色彩的肌理
- 格式:doc
- 大小:3.80 MB
- 文档页数:14
色彩肌理构成名词解释
色彩肌理构成是指在设计或绘画中,通过不同的色彩和纹理表现手法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色彩肌理构成主要包括两个方面:色彩和肌理。
其中,色彩指的是颜色和色调,而肌理则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
在色彩肌理构成中,色彩和肌理的相互作用会创造出丰富的视觉感受,如对比、和谐、动感、冷静、热情等。
在色彩肌理构成中,色彩的应用是至关重要的。
色彩能够影响人们的情感和情绪,因此需要在设计中充分考虑色彩的作用。
在色彩选择上,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颜色和色调,以达到特定的效果。
例如,如果想要创造出温暖、柔和的氛围,可以选择柔和的色调,如暖色调的黄色、橙色和红色等;如果想要创造出冷静、清新的氛围,可以选择冷色调,如蓝色、绿色和紫色等。
除了色彩外,肌理也是色彩肌理构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方面。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和质感,可以通过不同的表现手法来创造。
例如,可以采用平涂、渲染、素描、水彩等手法来表现物体的肌理。
在肌理选择上,可以根据需要采用不同的肌理效果,如光滑、粗糙、硬、软等,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
色彩肌理构成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可以通过不同的色彩和肌理表现手法来创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在设计中,需要充分考虑色彩和肌理的作用,以达到最佳的设计效果。
色彩的肌理色彩肌理是指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与相应的处理塑造手法所造成画面的组织纹理。
肌理可看作是制作手法(塑造、用笔)与材质两个因素的综合表现。
如画家特定的塑造方法、用笔;各种笔痕墨迹皴擦与渗化的细微变化;画布、扁笔、画刀及颜料所产生的笔触、刀痕、布纹等效果。
它们生动自然、奇妙,能唤起作者和观者内心深处的幻想和联想。
给人们独特的美感享受。
色彩肌理决定了画面的细节。
一、画面肌理在美术作品上的审美表现1 、具象的反映物象——状物这是色彩肌理存在的客观依据之一。
例如:在写意的中国画中以干涩的含有许多飞白肌理的枯笔 , 象征性的表现干枯的树干 , 以渗化的湿墨肌理去表现鸡雏的羽毛 , 以各种皴法肌理去表现不同的山石地貌。
在印象派的绘画里利用点彩的细碎肌理去摹拟光与大气粒子的闪烁感。
印象派画家莫奈,他在白画布上直接用不透明的颜色厚涂,采用跳跃、活泼的小笔触,形成斑斑点点、粗糙不平的画肌结构。
这种画肌,是随着油画工具材料的改进,及户外写生方式的兴起,以及新的色彩学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才产生的。
2 、悦目人类视觉对装饰美的要求是审美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装饰美的内涵也就是具有意味的形式美,而色彩肌理正是具备了较强的肌理形式美感。
如各种用笔的肌理效果;各种不同的塑造手法;水、色、纸自然融合的墨韵趣味;都满足了人们俱有“愉悦性”的形象感受。
3 、传情色彩肌理的表象也正是一种形象。
这种点线面、浑浊与清楚、突出与凹进、光滑与粗糙等等的组织纹理,经过人们感官唤起了人们的记忆与联想。
如垂直的肌理可以造成静穆崇高的感觉,倾斜的肌理可以产生冲击与运动的联想,破碎的肌理使人想到残破与杂乱,整齐的肌理能表现秩序与条理。
线型肌理有方向感、粒状肌理有着沉静与自若 , 曲线肌理象征着优美、流动与不安 , 水平的肌理又可表现稳定与宽广。
4 、色彩肌理对形成个人风格具有明显作用在名家作品中,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色彩肌理结构:塞尚的作品色彩肌理,多如泥水刀刷墙,厚涂重抹。
色彩肌理的表现形式一、颜色的表现形式颜色是色彩肌理的基础,它可以通过明暗、冷暖、饱和度等方面来表现。
明暗方面,颜色可以通过色调的浅深来展现不同的质感。
浅色给人一种轻盈、柔和的感觉,而深色则给人一种厚重、稳固的感觉。
冷暖方面,颜色可以通过色调的冷暖来传达不同的氛围。
冷色调给人一种清凉、冷静的感觉,而暖色调则给人一种温暖、活泼的感觉。
饱和度方面,颜色可以通过色彩的鲜艳程度来表现不同的活力。
高饱和度的颜色给人一种鲜明、活跃的感觉,而低饱和度的颜色则给人一种柔和、温和的感觉。
二、纹理的表现形式纹理是色彩肌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通过线条、斑点、条纹等形式来表现。
线条纹理可以通过不同粗细、长度、方向等来展现不同的肌理感。
细线条给人一种柔和、细腻的感觉,而粗线条则给人一种粗犷、有力的感觉。
斑点纹理可以通过大小、形状、分布等来传达不同的肌理质感。
小斑点给人一种细腻、精致的感觉,而大斑点则给人一种粗犷、有力的感觉。
条纹纹理可以通过宽窄、间距、重复等来展现不同的肌理效果。
窄条纹给人一种细腻、柔和的感觉,而宽条纹则给人一种粗犷、有力的感觉。
三、光线的表现形式光线是色彩肌理的重要影响因素,它可以通过明暗、投射、反射等方式来表现。
明暗方面,光线可以通过明暗的对比来展现不同的肌理效果。
强光照射下的明亮部分给人一种鲜明、突出的感觉,而阴影部分则给人一种暗淡、隐晦的感觉。
投射方面,光线可以通过光源的位置和强度来传达不同的肌理效果。
光源从上方照射下来给人一种平和、柔和的感觉,而光源从侧面照射则给人一种明亮、锐利的感觉。
反射方面,光线可以通过物体表面的反射来展现不同的肌理质感。
光线在光滑表面的反射给人一种光亮、光滑的感觉,而光线在粗糙表面的反射则给人一种暗淡、粗糙的感觉。
色彩肌理是通过颜色、纹理和光线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的。
颜色通过明暗、冷暖、饱和度等方面来传达不同的质感。
纹理通过线条、斑点、条纹等形式来展现不同的肌理感。
光线通过明暗、投射、反射等方式来表现不同的肌理效果。
色彩肌理知识点总结一、色彩的基本概念1、色彩的定义色彩是物体反射、吸收某些可见光波长的能力。
人眼接收到的光线,通过视觉中枢的处理,产生各种颜色的感觉。
2、色彩的三要素色相、明度、饱和度是构成色彩的三个要素。
色相是色彩的本质属性,是由物体反射或发射的光的频率和波长决定的。
明度是颜色的明暗程度,即白与黑的比例关系。
饱和度是颜色的鲜艳程度,即颜色的纯度与灰度的对比程度。
3、色彩的构成色彩由红、黄、蓝三原色及其混合色组成,是一种复杂的视觉感知现象。
二、色彩的分类1、色相的分类色相是通过色轮进行分类的,包括红、黄、绿、青、蓝、紫六种颜色。
2、颜色的分类颜色可以按照明度、饱和度进行分类,通常有纯净色、灰度、混合色等分类方式。
三、色彩的心理效应1、色彩的心理作用每种颜色都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效应,不同的颜色能够激发人们不同的情感和感觉。
2、色彩的情感作用红色能够激发人们的热情和活力,黄色能够带来愉快和温暖的感觉,蓝色能够让人感觉平静和宁静。
3、颜色的文化象征不同的文化背景、传统习惯会影响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和情感,比如在中国,红色代表吉祥喜庆,而在西方,红色有着暴力和危险的象征。
四、色彩的搭配与运用1、色彩的搭配色彩的搭配包括单色调、相邻色、对比色等搭配方式,能够提升空间的美感和舒适性。
2、色彩的运用在室内设计、服装设计、视觉传达等方面,色彩的运用都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影响人们的情感和心理感受。
五、色彩的环境影响1、色彩对环境的影响不同的色彩能够产生不同的环境氛围,影响人们的情绪和行为。
2、色彩的文化地域差异不同文化、地域背景下,人们对颜色的认知和情感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也会影响到环境中色彩的运用。
六、色彩的艺术表现1、色彩在绘画中的表现色彩在绘画中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表现作品的主题和情感。
2、色彩在设计中的表现在平面设计、产品设计等领域,色彩的运用能够增加作品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有效传达设计的意图。
综上所述,色彩是一种复杂的视觉感知现象,通过不同的搭配和运用方式,能够产生丰富多彩的效果。
材料色彩肌理色彩,是一种极具表现力的艺术语言。
在我们的生活和工作中,色彩无处不在,无论是娱乐场所、购物中心、办公场所,还是家庭、公共交通和户外景观,都少不了色彩的运用。
而在建筑设计、室内设计、产品设计和艺术创作中,色彩更是不可或缺的元素。
在这些领域中,对色彩的运用和理解,是关乎作品质量和表现效果的重要因素。
对于材料色彩的肌理,我们不仅需要了解色彩的基本概念和分类,还需要深入理解色彩的肌理和材料的特性。
色彩的肌理可以决定着整个作品的表现效果,对材料的肌理有深刻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运用色彩,提高作品的艺术水平和审美价值。
色彩的肌理主要包括了色彩的明度、饱和度和色调。
在建筑设计和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肌理对于营造空间氛围和表现主题、情感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产品设计和艺术创作中,对于材料的肌理和色彩的运用,更是直接关系到作品的质量和效果。
在建筑设计中,选材料和色彩都是设计师要考虑的重要问题。
不同的材料会有不同的肌理特性,比如木材、石材、金属、玻璃等。
这些不同的材料在不同的色彩应用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质感和肌理。
比如,在室内设计中,木地板搭配暖色调的墙面,会给人一种温馨舒适的感觉;而金属材料搭配冷色调的灯光和家具,会给人一种现代感和科技感。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的肌理更是直接影响空间氛围和舒适度。
光线的颜色和亮度也会对室内空间起到一定的影响。
在设计灯光的时候,选择合适的灯光颜色和光线亮度,可以改善空间的舒适度和观感效果。
在肌理材料的选择上,柔软的织物、粗糙的石材、光滑的金属、透明的玻璃等不同的材料肌理对于空间氛围和观感效果都有很大的影响。
在产品设计中,色彩的肌理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素。
产品的材料和肌理不仅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品位,还关系到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和用户体验。
比如,手机壳、家具、家电等产品的材料和色彩的肌理选择,会直接影响用户的选择和使用体验。
比如木纹手机壳和金属质感的手机壳,虽然都是手机壳,但给人的感觉会完全不同。
色彩肌理知识点总结图表一、色彩概念1. 色彩的基本概念色彩是一种通过视觉感知的光线的性质,是人们对光线的感觉体现出来的一种特性。
色彩是由颜色、亮度和饱和度三个要素构成的。
2. 色彩的分类色彩可以根据其在色谱图中的位置分为红、橙、黄、绿、蓝、靛、紫七种基本颜色;也可以根据色彩的通透性分为明亮色和灰暗色;此外还可以根据色彩的对照性分为冷色和暖色。
二、色彩基本理论1. 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三要素分别为色相、亮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基本颜色,如红、橙等;亮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纯度程度,即色彩的灰色成分的少多程度。
2. 色彩的对比色彩的对比包括冷暖色对比、明暗对比、明度对比、饱和度对比等。
这些对比关系可以让色彩更加丰富多彩,更加生动鲜明。
三、色彩的心理效应1. 色彩的情绪效应不同颜色对人的情绪会产生不同的影响,比如红色会让人兴奋,蓝色会让人安静等。
2. 色彩的视觉效应不同颜色的对比和搭配会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比如红色和绿色对比强烈,黑色和白色对比鲜明等。
四、色彩的应用1. 广告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在广告设计中,色彩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元素,可以通过色彩的运用来吸引人们的注意力,传达产品的信息,激发购买欲望。
2. 空间设计中的色彩应用在空间设计中,色彩可以用来营造不同的氛围,比如暖色调可以让人感觉温暖舒适,冷色调可以让人感觉清新凉爽。
五、色彩搭配技巧1. 色彩的搭配原则色彩的搭配需要遵循一定的原则,比如冷色和暖色不能混用,对比色的搭配要谨慎等。
2. 色彩的搭配技巧色彩的搭配有很多技巧,比如可以利用色相的颜色搭配来达到柔和过渡效果,可以利用亮度、饱和度的对比来创造强烈的效果等。
六、色彩的文化意义1. 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象征意义在不同的文化中,对于色彩的象征意义是不同的,比如在中国红色象征喜庆,在西方红色象征危险等。
2. 色彩在艺术作品中的应用在艺术作品中,色彩可以用来表达画家的情感,表现画面的氛围,传达作品的主题。
色彩肌理及表现技法肌理:指形象表面的纹理。
如大理石.树皮.年轮等。
视觉肌理:平面的纹理,触觉肌理:物理肌理。
肌理的表现技法:一.颜料肌理的表现1.吸附法:能表现出青烟缭绕如大理石般纹理的效果。
在一盆清水中,将少量墨汁或油彩滴入水中,用笔按同一方向轻轻搅动浮于水面的色彩,使之呈旋转状态,将准备好的吸附性能强的纸张接触水面,浮动的颜色迅速吸入纸面,取出晾干即可。
2.流淌法:利用水性颜料的流动性产生特殊效果。
把水性颜料滴洒在吸水性较差的纸面上,然后将纸倾斜,色彩就会在流淌中相互渗透出现奇特的效果。
在颜料的流淌过程中,可以根据需要转动纸张的角度。
3.吹彩法:线条生动。
用笔将水性颜料滴洒在纸面上,在颜料未干前,用吸管或嘴对滴洒的颜料斜吹,颜料按吹气的方向分叉滑行,出现细枝般的造型。
4.抗水法:利用油水不溶的原理。
先将彩色蜡笔.油画棒. 蜡烛.乳胶等阻水性能强的材料按设计好的图形涂在纸上,再用水性颜料涂刷,涂染过油性色彩的地方,由于水油不溶,会产生抗拒之处所形成的图形,有厚重性和神秘感。
5晕染、水化法5晕染、水化法5晕染、水化法5晕染、水化法二.工具肌理的色彩表现1.对印法:利用版画的原理,这种技法有很大的偶然性。
在玻璃上或吸水性差的纸上涂色后,再用吸水性较差的纸覆盖在上面用力压印,得到随意而奇妙的造型,可以对印,也可以拖拉。
2.刮擦法:有很强的表现力。
用刮刀或海绵等工具代替笔,用刮和擦的方法,在涂好底色的纸上趁湿刮.擦出需要的效果。
三.纸张肌理的色彩表现 1.揉纸法:(卡纸.宣纸等)先将纸揉皱,再将纸平铺,涂上所需的颜色,产生粗矿的皱纸效果。
2.拼贴法:通过综合材料,如纺织物. 树皮.纸张.皮毛甚至金属等材料的组合拼贴,产生新的视觉效果。
肌理的画法虽然有助于表现主题,并且有相当的新颖性,但它只是一种表现手段,是用来辅助和提高作品的表现力和感染力的。
没有内容,没有主题和主要表现手法,它可能就失去了本身的美感。
设计色彩肌理知识点总结导言色彩肌理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可以影响我们的情绪、行为和心理状态。
在设计领域中,了解色彩肌理知识对于创作出流畅、有趣和引人注目的作品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色彩肌理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以帮助设计师更好地运用色彩肌理知识进行创作。
第一部分:色彩基础知识色彩的构成色彩是由光线和物体表面的反射或发射而产生的,可以分成三种基本颜色:红色、绿色和蓝色。
通过不同比例的混合,我们可以获得各种各样的颜色。
色彩的分类色彩可以根据其在色谱中的位置进行分类。
常见的色彩分类有红色、橙色、黄色、绿色、蓝色、紫色等。
每种颜色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代表意义,比如红色代表热情、激情,蓝色代表冷静、安宁等。
色彩的属性色彩有三个基本属性:色相、亮度和饱和度。
色相指的是色彩的种类,比如红色、蓝色等;亮度指的是色彩的明暗程度,比如明亮的黄色和暗深的蓝色;饱和度指的是色彩的强度,比如饱和度高的红色和饱和度低的灰色。
第二部分:色彩与情绪色彩对情绪的影响色彩可以直接影响我们的情绪,不同的颜色会引发不同的情绪反应。
比如红色可以激发激情和兴奋,蓝色可以带来安宁和平静,黄色可以让人感到愉悦和开心。
因此,在设计中选择合适的颜色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情感和传达信息。
色彩心理学色彩心理学是研究色彩对人类心理和行为的影响的学科。
通过研究不同颜色对人类的影响,可以更好地理解色彩在设计中的运用。
比如研究表明,红色可以提高人们的兴奋感,黄色可以让人感到宽慰,蓝色可以带来放松的效果。
第三部分:色彩与文化不同文化中对色彩的理解不同的文化对色彩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意义。
比如在西方国家,红色通常被视为热情和力量的象征,而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和吉祥。
了解不同文化对色彩的理解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跨文化设计。
色彩在不同文化中的运用在不同的文化中,色彩也会被用于不同的场景和活动中。
比如在中国传统的婚礼中,红色是主要的婚庆色彩,而在西方国家的婚礼中,白色是主要的婚礼色彩。
色彩肌理的名词解释色彩肌理是指由不同颜色和纹理组成的物体或表面的视觉特征和质感。
它不仅是视觉艺术的基本元素,也是影响我们感知和理解世界的重要因素之一。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色彩肌理的概念、分类和应用,并解释为什么它在我们生活中如此重要。
概念和描述从字面上看,“色彩肌理”可理解为色彩的质地或质感。
它是通过不同颜色和纹理的组合来创造出丰富多样的视觉效果。
例如,木材的纹理可以赋予它自然、温暖和质朴的感觉,而金属的色彩肌理则可能呈现出冷酷、现代和坚硬的特点。
分类和类型色彩肌理可以分为几种基本类型:粗糙、光滑、细腻和混合。
粗糙的肌理通常包含不规则、不均匀和有明显纹理的表面,如石头、砖块或草木的表面。
光滑的肌理则具有平滑、连续和无明显纹理的特点,例如玻璃、钢铁或高光泽的材料。
细腻的肌理则纤细而柔和,常见于丝绸、羽毛或温和的粉末。
而混合的肌理则是将不同类型的肌理元素组合在一起,产生更丰富多样的效果。
色彩肌理的应用色彩肌理在不同领域和行业中都有广泛的应用。
在室内设计中,色彩肌理可以帮助创造出独特的氛围和视觉效果。
例如,在现代风格的设计中,通常会使用光滑表面和冷色调来传达简洁和现代感。
而在古典风格的设计中,会使用粗糙表面和暖色调来营造出古朴和典雅的氛围。
在艺术创作中,色彩肌理是艺术家表达情感、传达思想和创造视觉冲击力的重要手段。
通过选择和运用不同类型的色彩肌理,艺术家可以创造出独特而引人入胜的作品。
例如,梵高的《星夜》运用了颜料的厚重质地和独特的笔触,营造出了独特的视觉体验和情感共鸣。
在产品设计和广告中,色彩肌理可以用来吸引消费者的注意力、增加产品的吸引力和与目标受众建立情感连接。
例如,汽车制造商可能会选择光滑且具有金属质感的外观来传达豪华和现代感。
而家居用品制造商可能会选择细腻而温暖的肌理来传达舒适和温馨的感觉。
对个人而言,色彩肌理也可以通过我们所穿的服装、所选择的家居装饰和所欣赏的艺术作品来表达我们的个性和情绪状态。
色彩肌理构成名词解释(一)色彩肌理构成•色彩 (Color)–色相 (Hue): 色彩的基本属性,例如红、橙、黄等。
•例:红色是一种鲜艳的色相,常用于表达激情和力量。
–饱和度 (Saturation): 色彩的纯度或饱和程度,即色彩的鲜艳程度。
•例:高饱和度的蓝色可以给人带来一种清新和冷静的感觉。
–亮度 (Brightness): 色彩的明暗度,即色彩的亮度或暗度。
•例:浅色调的绿色通常被认为是一种温和和平和的颜色。
•肌理 (Texture)–触感 (Tactile Texture): 物体表面的触感特征,可以用来描述物体的光滑、粗糙、柔软等特性。
•例:丝绸面料具有光滑的触感,而木材表面通常具有一定的粗糙感。
–视觉纹理 (Visual Texture): 艺术作品中通过色彩、线条等表现出来的观察者能够感知到的纹理效果。
•例:画家通过使用明暗交错的绘画技巧可以营造出视觉上的纹理质感。
–空间纹理 (Spatial Texture): 物体或场景中的分布规律或排列形式所形成的纹理效果。
•例:树木在森林中的分布形成了一种自然而成熟的空间纹理。
•构成 (Composition)–对比 (Contrast): 不同元素之间的明显差异或对立,用于吸引观察者的注意力。
•例:在黑白构图中,黑色与白色的对比可以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
–平衡 (Balance): 画面元素之间的稳定分布或重量平衡。
•例:一个图案在画面左右两侧相等分布可以营造出平衡的感觉。
–重复 (Repetition): 重复使用相同或相似元素营造出一种统一和连贯的效果。
•例:一系列颜色相同的几何图形重复排列可以形成有序的重复效果。
以上是关于色彩肌理构成的一些相关名词及其解释。
通过理解这些概念,创作者可以更加准确地运用色彩和肌理来创作出丰富多样的作品。
色彩肌理引言:色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影响着我们的情绪、感知和认知。
而色彩肌理则是色彩与表面纹理相结合的一种视觉效果,它能够增添物体的立体感和视觉层次感,使场景更加真实和具有触感。
正文:一、色彩与肌理的基本概念色彩是由光线的特定频率和波长决定的,并通过视网膜传递给我们的大脑。
肌理是指物体表面的纹理、细节和形状。
色彩和肌理的结合能够创造出无穷无尽的视觉效果和感受。
二、色彩肌理的分类1. 表面肌理表面肌理是指观察者通过肉眼观察物体表面时所能感知到的纹理。
这种肌理可以是物体表面的凹凸不平、粗糙或光滑程度等。
例如,木材的纹理、石头的纹理等。
不同的表面肌理会对色彩产生不同的反射和折射效果,从而影响我们对色彩的感知和认知。
2. 视觉肌理视觉肌理是指观察者通过视觉获得的一种虚拟的、模拟真实肌理的效果。
这种肌理可以通过图像处理软件进行合成和制作。
通过在图像上添加不同的纹理和细节,可以使图像更加真实和有触感。
视觉肌理常用于电影特效、游戏设计和广告制作等领域。
三、色彩肌理的应用领域1. 室内设计色彩肌理在室内设计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通过合理选择和组合不同的色彩和肌理,可以创造出不同的空间氛围和风格。
例如,在现代风格的室内设计中,通常使用光滑和简洁的表面肌理,搭配明亮和鲜艳的色彩,营造出清爽和简洁的感觉。
而在古典风格的室内设计中,通常使用细腻和华丽的表面肌理,搭配柔和和雅致的色彩,营造出典雅和奢华的感觉。
2. 广告设计色彩肌理在广告设计中也是一个重要的元素。
通过选择合适的色彩和肌理,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增加广告的认知度和影响力。
例如,在食品广告中,使用明亮和饱满的色彩来表现食物的新鲜和美味。
而在服装广告中,使用柔软和丝滑的肌理来表现服装的质感和舒适度。
3. 艺术创作艺术家们常常运用色彩肌理来表达自己的创作理念和情感。
通过运用不同的色彩和肌理,艺术作品可以变得更加丰富多样和有层次感。
例如,印象派画家通过运用明亮和斑驳的色彩来表现光线和气氛的变化,从而使画面更加生动和真实。
色彩的肌理
色彩肌理是指运用特定的物质材料与相应的处理塑造手法所造成画面的组织纹理。
肌理可看作是制作手法(塑造、用笔)与材
质两个因素的综合表现。
如画家特定的塑造方法、用笔;各种笔痕墨迹皴擦与渗化的细微变化;画布、扁笔、画刀及颜料所产生的
笔触、刀痕、布纹等效果。
它们生动自然、奇妙,能唤起作者和观者内心深处的幻想和联想。
给人们独特的美感享受。
色彩肌理决定了画面的细节。
一、画面肌理在美术作品上的审美表现
1 、具象的反映物象——状物
这是色彩肌理存在的客观依据之一。
例如:在写意的中国画中以干涩的含有许多飞白肌理的枯笔 , 象征性的表现干枯的树干 , 以渗化的湿墨肌理去表现鸡雏的羽
毛 , 以各种皴法肌理去表现不同的山石地貌。
在印象派的绘画里利用点彩的细碎肌理去摹拟光与大气粒子的闪烁感。
印象派画家莫奈,他在白画布上直接用不透明的颜色厚涂,采用跳跃、活泼的小笔触,形成斑斑点点、粗糙不平的画肌结构。
这种画肌,是随着油画工具材料的改进,及户外写生方式的兴起,以及新的色彩学原理在绘画中的应用才产生的。
2 、悦目
人类视觉对装饰美的要求是审美过程中的一个基本要求。
装饰美的内涵也就是具有意味的形式美,而色彩肌理正是具备了较强
的肌理形式美感。
如各种用笔的肌理效果;各种不同的塑造手法;水、色、纸自然融合的墨韵趣味;都满足了人们俱有“愉悦性
”的形象感受。
3 、传情
色彩肌理的表象也正是一种形象。
这种点线面、浑浊与清楚、突出与凹进、光滑与粗糙等等的组织纹理,经过人们感官唤起了
人们的记忆与联想。
如垂直的肌理可以造成静穆崇高的感觉,倾斜的肌理可以产生冲击与运动的联想,破碎的肌理使人想到残破与
杂乱,整齐的肌理能表现秩序与条理。
线型肌理有方向感、粒状肌理有着沉静与自若 , 曲线肌理象征着优美、流动与不安 , 水平
的肌理又可表现稳定与宽广。
4 、色彩肌理对形成个人风格具有明显作用
在名家作品中,可以看到丰富多彩的色彩肌理结构:塞尚的作品色彩肌理,多如泥水刀刷墙,厚涂重抹。
高更的作品则是漫不
经心的大块平涂。
凡高的条状笔道,浓稠的颜色密集如编织篱笆;劳特累克爱使用吸油的底子或透露出底色 , 画面貌似粉彩。
名
家的作品往往通过色彩肌理,就可识别真品与赝品,这是因为画家在长期艺术实践中自然形成的作画方式和技法特点,及不同艺术
气质和不同艺术观念,也是个人风格形成的界标。
二、肌理在画面上的表现运用
色彩肌理从它的形态面貌上讲有着它自身的审美价值,从它的结构表现形式上讲也有着它独立的表现规律。
如画面上的秩序感
、节奏感、韵律感、对比与和谐、变化与统一等等。
1 、对比、变化的表现
对比变化是指把不同大小形状的肌理单元在同一画面空间内 , 进行不同方向的、不同粗
细的、不同疏密虚实的有组织的安排。
肌理形象要有区别有变化有对比才会使画面有生气,才会充分体现出肌理美的特性。
如
:一片颗粒状的肌理平均罗列是较为呆板的,若把它们以疏密搭配,深浅搭配进行有规律的变化则会表现出节奏的变化美。
再如背
景上的笔触或肌理,如果都是同一方向、同一大小则显得呆板,应该大小有致、参差错落才能表现出生动和自然。
2 、和谐统一的处理
用和谐统一的色彩肌理去创造特定的主调 , 帮助表达主题是肌理表现的最终目的。
但过于和谐统一虽具备秩序感,但又会显
得呆板平淡、单调和乏味。
而过于对比变化则又显得零乱、破碎和繁琐。
因此,和谐统一与对比变化是对
立的两个面,两者之间应
掌握一个合适的度量关系,在画面上即不因变化而散乱无序,也不因和谐统一而平淡无奇。
理想的肌理画面效果应是:和谐——对
比,变化——统一。
三、色彩肌理构成
1 、塑造方法:塑造的方法是很多的 , 有不同种类的颜色,它们依据的理论、以及应用时的技法不同,浓与稀、厚与薄、透
明与不透明、染色力和覆盖力的不同,皆可产生不同色彩肌理。
如古典画派(明暗)、印象派(光影变化)、纳比派(装饰性)、抽象派(结构)等,其塑造方法是不同的。
2 、笔触的运用:有平涂法、散涂法、厚涂法和点彩法等。
每一种又有多种变化 , 而产生不同的画面肌理。
如平涂法中,象安格尔那种不同的笔迹细腻光洁的笔法和高更的笔迹显露的平涂笔法 , 其肌理效果大不一样。
在点彩笔法中 , 修拉的小点子和毕沙罗的点子就不同,莫奈的小笔触,凡高的短促的线条,也都产生了这类笔法的多种画面
肌理效果。
其他工具如笔杆、手指、砂纸及滚筒、喷枪等运用,都会使画肌产生特殊的效果。
3 、材质的运用:不同的材质产生不同的色彩肌理,应用时注意对比统一。
课题研究
1 、发挥色彩动态的感觉
画面里的线条也好,色彩也好,都是根据趋势或运动而带有方向性的。
这不仅是单独地带着动感的形态的色面,而且是根据色
彩的连带、对应、相关,在画面上制作出疏密,并由此在这种对比之间产生出向心力或扩散力。
更进一步地讲,复数的色彩之间的和谐的构成,对绘画的造型给予了很大的贡献。
这种均衡对于主题的发挥是不可缺少的。
这
种意志一旦被统一,就会在画面上产生力量。
应该说在画面的基础阶段就起伏着动感。
凡高《奥维尔的教堂》巴黎印象派美术馆
动感的方向
各部分的笔触一边弯弯曲曲地行进,一边提高动感地往上升,最后汇集在尖塔的上部。
与此同时,被强烈地抑制住的绿灰色使
描线显露出来,与天空的蓝色对峙着。
2 、发挥色彩节奏的感觉
1 )、色彩本身有规律的重复能够产生节奏感。
2 )、色彩的肌理、笔触、细节能够产生节奏感。
《电棱镜》蓬皮杜艺术中心索尼娅·德洛奈抽象主义
思考:色彩动态产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