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触线磨耗测量方法及磨耗对照表
- 格式:pdf
- 大小:222.05 KB
- 文档页数:19
接触线检调一、周期200km/h及以下区段正线检调周期为12个月,侧线为24个月。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接触线的线面校正、校直、磨耗测量和调整接触线位置、接触线补强等作业。
三、作业项目校正接触导线线面、校正接触导线波浪弯、测量接触导线磨耗、检调接触线拉出值(之字值)、检调接触线高度、检查接触线补强四、技术标准1、在曲线区段,接触线与承力索的连线应该垂直于轨平面,直线区段接触线呈“之”字型布置。
2、接触线之字值、拉出值(含最大风偏时跨中偏移值)应符合:200km/h以下区段:直线区段200-300mm;曲线区段根据曲线半径不同在0-350mm之间选用。
200km/h及以上区段:设计值±20mm,并保证在0-300mm间。
同时,应满足受电弓动态包络线的要求。
3、接触线高度应符合:(1)最高高度不得大于6500mm,最低高度不得小于5700mm。
(2)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的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
(3)符合设计要求,并结合接触线坡度同时调整。
4、接触线坡度(工作支)应符合:(1)标准值:120km/h及以下区段≤3‰;120~160km/h区段≤2‰;200km/h区段≤2‰;坡度变化率不大于1‰;安全值:120km/h及以下区段≤5‰;120~160km/h区段≤4‰其他同标准值。
(2)160km/h及以上区段定位点两侧第1根吊弦应等高,相对定位点的高度允许偏差±10mm;但不得出现V字型。
(3)200km/h区段相邻两吊弦的高差不得大于10mm。
相邻两悬挂点的高差不得大于30mm。
5、接触线不得偏磨和扭面。
6、接触线硬弯不得超过0.2mm。
7、200km/h及以上区段,正线接触线不允许接头。
200km/h以下区段,正线接触线接头不超过2个,接头处必须有负驰度。
8、接触线接头距悬挂点的距离应不小于2m。
9、中心锚结所在跨距内避免出现接头,各接头距离不小于150m。
10、接触线磨耗和损伤后不能满足规定的机械强度安全系数时,若系局部磨耗和损伤,可以加补强线或切除损坏部分重新接续,若系普遍磨耗和损伤则应更换;接触线接头、补强处过渡平滑。
架空刚性接触网接触线磨耗分析发布时间:2023-02-01T02:58:11.769Z 来源:《中国建设信息化》2022年9月18期作者:周林[导读] 为减缓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架空刚性接触网接触线的磨耗速度,延长接触线使用寿命周林身份证号:51018419880705****摘要:为减缓城市轨道交通牵引供电系统中架空刚性接触网接触线的磨耗速度,延长接触线使用寿命,通过对运营线路实际数据统计分析,得出接触线绝缘锚段关节设置位置、客流量过大、隧道和轨面结构变化等为造成磨耗过快的主要原因。
并针对性的提出改变绝缘锚段关节设置位置或结构方式、减缓大站载客量和改用扁平耐磨接触线材等方法来解决此问题。
关键词:架空刚性接触网;接触线;磨耗;绝缘锚段关节;客流量城市轨道交通作为现代化交通工具,以其运量大、速度快、准点舒适、安全环保等优点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亲睐。
由于供电系统在城市轨道交通中担当着动力源泉的重要角色,而接触线正是列车从此动力源取流的唯一且无备用渠道,它的状态良好与否直接决定着列车能否安全运营。
近年来,据实际调查数据显示,接触线磨耗过快已成为地铁的一个高发问题。
为了保证列车的长期安全稳定运营,我们必须积极寻求有效方法,减缓接触线的磨耗。
一、线路实际调查R市地铁1号线开通运营四年多,部分锚段磨耗加剧,开始换线工作。
据统计,截止2017年12月,1号线一期共计换线60个锚段,其中2015年6个,2016年25个,2017年29个,数量逐年攀升。
而1号线一期全程总计176个锚段,短短几年,换线率竟高达34.1%。
依照行业标准,正常情况下,接触线寿命为12-15年。
此点可从各市2005年前开通的线路实际换线统计中得到印证。
两相对比,不难看出,R市地铁接触线磨耗过快问题已十分严重。
本文以R市为引出点,重点分析架空刚性接触网接触线磨耗问题。
下面,我将通过实际调查数据来浅谈一下个人的观点。
通过实际跟踪调查,本人从R市地铁1号线一期所换的60个锚段和未换的锚段中,分别抽取了10个二次换线锚段、20个一次换线锚段和20个未换线锚段进行详细对比,具体如下表1、表2、表3。
浅谈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分析及检规修改建议摘要:尤其是地铁,在城市交通设计中起着重要作用,因为它交通便利,运力大,无障碍。
地铁覆盖是衡量一个城市发展的重要指标,在大中、省会城市都修建了地铁,以有效缓解交通压力,便捷性对人们的生活提高。
为了避免交通事故和其他类型的安全问题,必须改善线路维护和运营,以确保地铁的安全稳定运行。
地铁接触网路径受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磨耗因素可能影响地铁系统的运行,而地铁系统可能无法及时监测或处理。
关键词:接触网;导线磨耗;检修建议引言由于接触网导线直接关系到地铁运行的安全性,因此可以通过分析网络导体的磨耗情况来测量导线是否具有承重挂张和承载流量。
然而,实际上很难做到这一点,因为磨损参数很低,并且对触网导线磨耗进行了许多在直观上很难检规修改。
1地铁接触网导线磨耗定义我国目前大部分地铁触网导线都采用刚性、柔性接触网,并具有一定的工作优势,但可以长期使用,地触网导线易受电弓磨损和腐蚀不断,被称为磨耗导线。
导线磨耗的原因是接触线与滑板的电气腐蚀和机械摩擦电弓碳滑板,氧气化学腐蚀等。
但是,由于磨耗接触网导线的是整个地铁的安全性、耐久性和载流能量的电网内部,设计接触网导线必须符合相关标准,并坚持以下原则:第一,控制合金导线铜和铜的接触面积小于20%。
第二,机械安全系统的数量不得少于2.0,此外,如果地铁接触网磨损太严重,必须立即修复。
第三,如果地铁接触网局部磨损35%,导线应及时连接。
布线过程中,接触过渡必须平滑,可以安装吊弦,但吊弦点必须在0-100mm之间导线控制。
2地铁接触线磨耗计算方法在地铁线路上进行维护和维修工作时,必须定期准确测量接触线磨耗,超过限额时,必须立即采取纠正措施。
2.1计算磨耗情况图1中,阴影区域是接触线磨损,应在测量期间计算。
图1地铁接触线磨耗情况示意接触线半径为R,12.9/2=6.45mm,与铜和银接触的接触线CTA120。
如果接触线的磨损部分为h,则根据现行安全系统标准和编号与图1中的接触线之间的最大磨耗关系。
探讨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接触线的磨耗检测与控制摘要:目前,我国城市轨道中所使用的接触网接触线与过去的相比,具有更加良好的优势,而且在使用时还没有较多的要求。
但是,我国城市轨道在使用接触网时,很容易出现弓网异常磨损现象,此时就需要工作人员对交通接触网和接触线进行有效的检查,并采取有效的措施改进,从而确保我国城市轨道的稳定运行。
基于此,本文着重阐述了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接触线出现磨耗的主要原因,提出了具体的改进措施,希望可以更好地推动我国城市轨道的发展。
关键词:地铁刚性接触网;弓网异常磨耗;措施在我国城市轨道建设过程中,刚开始使用接触网或者接触线时,由于接触网或接触线具备非常良好的使用效果,成为了各个城市建设轨道交通线路时首要选择的材料。
但是尽管接触网或接触线有很多优点,但是如果在使用过程中不对其进行仔细的分析,那么就有可能导致接触网或接触线出现弓网异常磨损的现象,这时就有可能导致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出现弓网事故[1]。
因此,城市轨道交通的工作人员必须对弓网异常磨损的现象进行有效的分析,进而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确保城市轨道交通稳定运行。
一、城市轨道交通接触网和接触地线产生磨耗效应的几种主要影响原因之一(一)刚性接触网的弹性非常差在我国城市轨道交通建设过程中最常使用的就是刚性接触网,但是刚性接触网存在着一个非常大的缺点,那就是几乎没有弹性,那就使得受电弓整体处在高低不平的情况之中。
而且由于受电弓此时还远不能全部将它自身发出的低频振动和能量完全垂直向下释放了出来,那么如果当受电弓从导高相对较大位置走向了导高相对较小位置的相反方向时,就会出现碰撞现象和击打刚性接触网,非常的容易地出现离线和诱发各种电气短路烧损现象。
(二)接触网或接触线存在磨耗的重灾区在接触网或者接触线的一些固定位置中,经常会出现弓网异常磨损的现象。
而且由于位置原因或者其他原因,一直没有对此进行优化,这些就变成了接触网或接触线出现磨耗现象的重灾区。
接触轨磨耗研究摘要:接触轨安装简单、维修量少,广泛应用于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轨道交通牵引网中的供电轨。
在地铁列车持续运行靴轨取流下,接触轨会存在磨耗,特别是端部弯头。
结合广州地铁二十一号线接触轨运行情况,分析研究钢铝复合轨、膨胀接头、端部弯头的磨耗,提出针对接触轨磨耗而进行的设备维修策略。
关键词:接触轨;磨耗;膨胀接头;端部弯头;维修策略1.接触轨简介接触轨由钢铝复合轨、膨胀接头、端部弯头等构成。
钢铝复合轨由接触面的不锈钢带和轨本体的铝合金型材复合而成。
如下图所示,不锈钢带厚度为6㎜,钢带有效接触面宽为65㎜,接触轨高度为105㎜。
接触轨膨胀接头由左、中、右三个滑块、1套电流连接器和2个锚固夹板及标准紧固件组成,用于消除钢铝复合轨温度变化而产生的热胀冷缩量,其留有间隙,会随两侧钢铝复合轨热胀冷缩而伸缩,闭合长度为1775mm,补偿量为200mm,起始滑动力不大于500N。
膨胀接头左、中、右三块轨本体同钢铝复合轨,不锈钢带厚度为6㎜,接触轨高度为105㎜。
接触轨端部弯头安装于钢铝复合接触轨断口的端部,用于车辆运行过程中,受流器完好地滑入/滑出钢铝复合接触轨。
根据安装位置不同,分为高速端部弯头,长度为7.4m,纵向坡度为1:60;普通端部弯头,长度为5.2m,纵向坡度为1:41;低速端部弯头,长度为3.4m,纵向坡度为1:22。
2.集电靴介绍集电靴是接触轨的受流装置,主要由碳滑板、弹簧组件、高度调节装置等部件组成,碳滑板与接触轨接触从而获取直流电源,高压电缆将电能提供给列车,实现整个列车的供电。
集电靴碳滑板长度为272㎜,宽度60㎜。
集电靴至钢轨面的高度,升靴允许范围为276(0,-15)mm,降靴允许范围为87(+3,-2)mm。
集电靴至轨面的高度为200mm时,集电靴接触压力为130±15N。
3.接触轨磨耗由于集电靴碳滑板的机械摩擦、接触轨与碳滑板间的电气侵蚀、空气中的化学腐蚀等,接触轨在运行过程中表面产生的磨损和腐蚀现象称为接触轨磨耗。
普速铁路接触线检修标准化作业指导书一、准备工作1.人员:车梯作业不少于11人,作业车作业不少于7人(不含司机)。
2.工具:序号 工具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1 接触网作业车或车梯 台 12 卡线器 适用于所架线型个 23 大绳滑轮组 1:3 套 14 手板(链条)葫芦 2-3T 台 15 导线炜弯器 套 16 接触线五轮较直器 套 17 接触线平直度检测尺 套 18 扭面器 85-120 把 39 工具包 个 110 钢卷尺 把 111 水平尺 600 把 112 游标卡尺 0.02 把 113 塞尺14 力矩扳手 套 215 断线钳 900 把 116 钢丝套 800-1000mm 根 217 木手锤(橡胶锤) 把 218 测量工具 测量仪或测杆 套 119 安全工具20 防护工具3.材料:序号 材料名称 型号 单位 数量 备注1 接触线终端锚固线夹 与线型匹配 套 22 接触线接头线夹 与线型匹配 套 1 带附导线3 接触线补强线夹 与线型匹配 套 34 接触线电连接夹线 与线型匹配 个 45 电连接线 与线型匹配 m 适量6 整体吊弦 与线型匹配 根 适量7 不锈钢丝 Φ3.5 kg 适量8 螺帽 M10、M12 个 适量9 防松垫片 个 适量10 夹环 个 适量11 砂布 张 适量12 导电膏 瓶 适量二、检修技术标准1.接触线张力和弛度满足设计和安装曲线要求,半补偿链形悬挂和简单悬挂弛度允许误差为15%;全补偿链形悬挂弛度允许误差为10%,弛度误差不足15mm者按15mm掌握。
正线接触网综合张力和正线接触线张力不应低于以下数值:列车运行速度(Km/h) 综合张力(KN)接触线张力(KN)V≤120 25 10120<V≤160 28 13~15V≥200 30~35 20~252.接触线高度接触网悬挂点处接触线距轨面的高度符合设计规定,应满足以下要求:(1)V<160Km/h区段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100mm,最低高度不低于5183mm、最高高度不高于6500mm;(2)V≥160Km/h区段接触线高度允许误差±30mm,定位点两侧第一吊弦处接触线高度应等高,相对该定位点的接触线高度允许偏差为±10mm,但不得出现“V”字型;(3)任何情况下,双层集装箱区段接触线最低高度不低于《技规》规定的6330mm;(4)普速区段接触线当隧道间距不大于1000m时,隧道内、外接触线可取同一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