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步进电机实验

步进电机实验

步进电机实验
步进电机实验

XX大学

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名称:A VR单片机课程设计设计课题: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专业班级:XXXXX

学生姓名:XXXX

指导教师:X老师

设计时间:201X年X月X日

目录

一步进电机原理及硬件和软件设计 (1)

1.1步进电机原理及控制技术 (1)

1.2总体设计方框图 (3)

1.3设计原理分析 (3)

1.3.1元器件介绍 (3)

1.3.2方案论证 (5)

1.3.3硬件设计 (6)

1.3.4软件设计 (10)

1.3.5源程序(C语言程序) (14)

二总结 (18)

三参考文献 (18)

1.步进电机原理及硬件和软件设计

1.1步进电机原理及控制技术

由于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直线或角位移的执行元件,它不能直接接到交直流电源上,而必须使用专业设备一步进电机控制驱动器,典型步进电机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控制器可以发出脉冲频率从几赫兹到几千赫兹可以连续变化的脉冲信号,它为环形分配器提供脉冲序列,环形分配器的主要功能是把来自控制环节的脉冲序列按一定的规律分配后,经过功率放大器的放大加到步进电机驱动电源的各项输入端,以驱动步进电机的转动,环形分配器主要有两大类:一类是用计算机软件设计的方法实现环形分配器要求的功能,通常称软环形分配器。另一类是用硬件构成的环形分配器,通常称硬环形分配器。功率放大器主要对环形分配器的较小输出信号进行放大,以达到驱动步进电机的目的,步进电机的基本控制包括转向控制和速度控制两个方面。从结构上看,步进电机分为三相单三拍、三相双三拍和三相六拍3种,其基本原理如下: (1)换相顺序的控制

通电换相这一过程称为脉冲分配。例如,三相步进电机在单三拍的工作方式下,其各相通电顺序为A→B→C→A,通电控制脉冲必须严格按照这一顺序分别控制A, B, C相的通断。三相双三拍的通电顺序为AB→BC→CA→AB,三相六拍的通电顺序为A→AB→B→BC→C→CA→A 。

(2) 步进电机的换向控制

如果给定工作方式正序换相通电,步进电机正转。若步进电机的励磁方式为三相六拍,即A→AB→B→BC→C→CA→A。如果按反序通电换相,即A→AC→C→CB→B→BA→A,则电机就反转。其他方式情况类似。

(3) 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

如果给步进电机发一个控制脉冲,它就转一步,再发一个脉冲,它会再转一步。两个脉冲的间隔越短,步进电机就转得越快。调整送给步进电机的脉冲频率,就可以对步进电机进行调试。

(4) 步进电机的起停控制

步进电机由于其电气特性,运转时会有步进感。为了使电机转动平滑,减小振动,可在步进电机控制脉冲的上升沿和下降沿采用细分的梯形波,可以减小步进电机的步进角,跳过电机运行的平稳性。在步进电机停转时,为了防止因惯性而使电机轴产生顺滑,则需采用合适的锁定波形,产生锁定磁力矩,锁定步进电机的转轴,使步进电机转轴不能自由转动。

(5) 步进电机的加减速控制

在步进电机控制系统中,通过实验发现,如果信号变化太快,步进电机由

于惯性跟不上电信号的变化,这时就会产生堵转和失步现象。所有步进电机在启动时,必须有加速过程,在停止时波形有减速过程。理想的加速曲线一般为指数曲线,步进电机整个降速过程频率变化规律是整个加速过程频率变化规律的逆过程。选定的曲线比较符合步进电机升降过程的运行规律,能充分利用步进电机的有效转矩,快速响应性好,缩短了升降速的时间,并可防止失步和过冲现象。在一个实际的控制系统中,要根据负载的情况来选择步进电机。步进电机能响应而不失步的最高步进频率称为“启动频率”,于此类似“停止频率”是指系统控制信号突然关断,步进电机不冲过目标位置的最高步进频率。电机的启动频率、停止频率和输出转矩都要和负载的转动惯量相适应,有了这些数据,才能有效地对电机进行加减速控制。加速过程有突然施加的脉冲启动频率f0。步进电机的最高启动频率(突跳频率)一般为0. 1KHz到3~4KHz,而最高运行频率则可以达到N* 102KHz,以超过最高启动频率的频率直接启动,会产生堵转和失步的现象。

图1 步进电机运行工程中频率变化曲线

在一般的应用中,经过大量实践和反复验证,频率如按直线上升或下降,控制效果就可以满足常规的应用要求。用PLC实现步进电机的加P减速控制,实践上就是控制发脉冲的频率。加速时,使脉冲频率增高,减速则相反。如果使用定时器来控制电机的速度,加减速控制就是不断改变定时中断的设定值。速度从v1 ~v2变化,如果是线性增加,则按给定的斜率加P减速;如果是突变,则按阶梯加速处理。在此过程中要处理好两个问题:

1.速度转换时间应尽量短。为了缩短速度转换的时间,可以采用建立数据表的

方法。结合各曲线段的频率和各段间的阶梯频率,就可以建立一个连续的数据表,并通过转换程序将其转换为定时初始表。通过在不同的阶段调用相应的定时初值,就可控制电机的运行。定时初值的计算是在定时中断外实现的,并不占用中断时间,保证电机的高速运行。

2.保证控制速度的精确性。要从一个速度准确达到另一个速度,就要建立一个校验机制,以防超过或未达到所需速度。

(6) 步进电机的换向控制

步进电机换向时,一定要在电机降速停止或降到突跳频率范围之内在换向,以免产生较大的冲击而损坏电机。换向信号一定要在前一个方向的最后一个脉冲结束后以及下一个方向的第一个脉冲前发出。对于脉冲的设计主要要求其有一定的脉冲宽度、脉冲序列的均匀度及高低电平方式。在某一高速下的正、反向切换实质包含了降速一换向一加速3个过程。步进电机有如下特点: ①步进电机的角位移与输入脉冲数严格成正比,因此当它转一转后,没有累计误差,具有良好的跟随性。

②由步进电机与驱动电路组成的开环数控系统,既非常方便、廉价,也非常可靠。同时,它也可以有角度反馈环节组成高性能的闭环数控系统。

③步进电机的动态响应快,易于启停、正反转及变速。

④速度可在相当宽的范围内平滑调节,低速下仍能保证获得很大的转矩,因此一般可以不用减速器而直接驱动负载。

⑤步进电机只能通过脉冲电源供电才能运行,它不能直接用交流电源或直流电源。

⑥步进电机自身的噪声和振动比较大,带惯性负载的能力强。

1.2总体设计方框图

总体设计方框图如图2所示。

1.3设计原理分析

1.3.1元器件介绍

(1)步进电机

步进电机是数字控制电机,它将脉冲信号转变成角位移,即给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因此非常适合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区别于其他控制电机的最大特点是:它是通过输入脉冲信号来进行控制的,即电机的总转动角度由输入脉冲数决定,而电机的转速由脉冲信号频率决定。

步进电机分三种:永磁式(PM),反应式(VR)和混合式(HB),步进电机又称为脉冲电机,是工业过程控制和仪表中一种能够快速启动,反转和制动的执行

图2总体设计方框图

元件,其功用是将电脉冲转换为相应的角位移或直线位移,由于开环下就能实现精确定位的特点,使其在工业控制领域获得了广泛应用。步进电机的运转是由电脉冲信号控制的,其角位移量或线位移量与脉冲数成正比,每个一个脉冲,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不距角)或前进、倒退一步。步进电机旋转的角度由输入的电脉冲数确定,所以,也有人称步进电机为数字/角度转换器。

①四相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该设计采用了20BY。型步进电机,该电机为四相步进电机,采用单极性直流电源供电。只要对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按合适的时序通电,就能使步进电机转动。当某一相绕组通电时,对应的磁极产生磁场,并与转子形成磁路,这时,如果定子和转子的小齿没有对齐,在磁场的作用下,由于磁通具有力图走磁阻最小路径的特点,则转子将转动一定的角度,使转子与定子的齿相互对齐,由此可见,错齿是促使电机旋转的原因。

②步进电机的静态指标及术语

相数:产生不同队N、S磁场的激磁线圈对数,常用m表示。

拍数:完成一个磁场周期性变化所需脉冲用n表示,或指电机转过一个齿距角所需脉冲数,以四相电机为例,有四相四拍运行方式即AB→BC→CD→DA→AB,四相八拍运行方式即A→AB→B→BC→C→CD→D→DA→A。

步距角:对应一个脉冲信号,电机转子转过的角位移用θ表示。θ=360度(转子齿角运行拍数),以常规二、四相,转子齿角为50齿角电机为例。四相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4) =1.8度,八拍运行时步距角为θ=360度/(50*8)=0.9度。定位转矩:电机在不通电的状态下,电机转子自身的锁定力矩(由磁场齿形的谐波以及机械误差造成的)。

③四相步进电机的脉冲分配规律

目前,对步进电机的控制主要有分散器件组成的环形脉冲分配器、软件环形脉冲分配器、专用集成芯片环形脉冲分配器等。本设计利用单片机进行控制,主要是利用软件进行环形脉冲分配。四相步进电机的工作方式为四相单四拍,双四拍和四相八拍工作的方式。各种工作方式在电源通电时的时序与波形分别如图1 a, b, c 所示。本设计的电机工作方式为四相单四拍,根据步进电机的工作的时序和波形图,总结出其工作方式为四相单四拍时的脉冲分配规律,四相双四拍的脉冲分配规律,在每一种工作方式中,脉冲的频率越高,其转速就越快,但脉冲频率高到一定程度,步进电机跟不上频率的变化后电机会出现失步现象,所以脉冲频率一定要控制在步进电机允许的范围内。 (2) 89C51单片机

Atmel 公司生产的89C51单片机是一种低功耗/低电压高性能的8位单片机,它采用CMO S 和高密度非易失性存储技术,而且其输出引脚和指令系统都与MCS-51兼容;片内的Flash ROM 允许在系统内改编程序或用常规的非易失性编程器来编程,内部除CPU 外,还包括256字节RAM, 4个8位并行I/O 口,5个中断源,2个中断优先级,2个16位可编程定时计数器,89C51单片机是一种功能强、灵活性高且价格合理的单片机,完全满足本系统设计需要。 1.3.2方案论证

从该系统的设计要求可知,该系统的输入量为速度和方向,速度应该有增减变化,通常用加减按钮控制速度,这样只要2根口线,再加上一根方向线盒一根启动信号线共需要4根输入线。系统的输出线与步进电机的绕组数有关。

这里选

图3步进电机工作时序波形图

进电机,该电机共有四相绕组,工作电压为+5V,可以个单片机共用一个电源。步进电机的四相绕组用P1口的P1.0~P1.3控制,由于P1口驱动能力不够,因而用一片2803增加驱动能力。用P0口控制第一数码管用于显示正反转,用P2口控制第二个数码管用于显示转速等级。数码管采用共阳的。

1.3.3硬件设计

本设计的硬件电路只要包括控制电路、最小系统、驱动电路、显示电路四大部分。最小系统只要是为了使单片机正常工作。控制电路只要由开关和按键组成,由操作者根据相应的工作需要进行操作。显示电路主要是为了显示电机的工作状态和转速。驱动电路主要是对单片机输出的脉冲进行功率放大,从而驱动电机转动。

(1)控制电路

根据系统的控制要求,控制输入部分设置了启动控制,换向控制,加速控制和减速控制按钮,分别是K1, K2, S2, S3,控制电路如图4所示。通过K1, K2状态变化来实现电机的启动和换向功能。当K1, K2的状态变化时,内部程序检测P1.0和P1.1的状态来调用相应的启动和换向程序,发现系统的电机的启动和正反转控制。

根据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可以知道,步进电机转速的控制主要是通过控制通入电机的脉冲频率,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对于单片机而言,主要的方法有:软件延时和定时中断在此电路中电机的转速控制主要是通过定时器的中断来实现的,该电路控制电机加速度主要是通过S2, S3的断开和闭合,从而控制外部中断根据按键次数,改变速度值存储区中的数据(该数据为定时器的中断次数),这样就改变了步进电机的输出脉冲频率,从而改变了电机的转速。

图4控制电路原理图

(2)最小系统

单片机最小系统或者称为最小应用系统,素质用最少的元件组成的单片机可以工作的系统,对51系列单片机来说,最小系统一般应该包括:单片机、复位电路、晶振电路。

复位电路:使用了独立式键盘,单片机的P1口键盘的接口。该设计要求只需4个键对步进电机的状态进行控制,但考虑到对控制功能的扩展,使用了6路独立式键盘。复位电路采用手动复位,所谓手动复位,是指通过接通一按钮开关,使单片机进入复位状态,晶振电路用30PF的电容和一12M晶体振荡器组成为整个电路提供时钟频率。如图5示。

晶振电路:8051单片机的时钟信号通常用两种电路形式电路得到:内部震荡方式和外部中断方式。在引脚XTAL 1和XTAL2外部接晶振电路器(简称晶振)或陶瓷晶振器,就构成了内部晶振方式。由于单片机内部有一个高增益反相放大器,当外接晶振后,就构成了自激振荡器并产生振荡时钟脉冲。内部振荡方式的外部电路如图5示。其电容值一般在5}30pf,晶振频率的典型值为12MHz,采用6MHz的情况也比较多。内部振荡方式所得的时钟信号比较稳定,实用电路实用较多。

图5复位及时钟振荡电路

(3)驱动电路

通过ULN2803构成比较多的驱动电路,电路图如图6所示。通过单片机的P1.0~P1.3输出脉冲到ULN2803的1B~4B口,经信号放大后从1C~4C口分别输出到电机的A, B, C, D相。

图6步进电机驱动电路

(4)显示电路

在该步进电机的控制器中,电机可以正反转,可以加速、减速,其中电机转速的等级分为七级,为了方便知道电机的运行状态和电机的转速的等级,这里设计了电机转速和电机的工作状态的显示电路。在显示电路中,主要是利用了单片机的P0口和P2口。采用两个共阳数码管作显示。第一个数码管接的a、b、c、d、e、f、g、h分别接P0.0~P0.7口,用于显示电机正反转状态,正转时显示“1”,反转时显示“一”,不转时显示“0"。第二个数码管的a、b、c、d、e、f、g、h分别接P2.0~P2.7口,用于显示电机的转速级别,共七级,即从1~7转速依次递增,“0”表示转速为零。电路如图7所示。

图7显示电路

(5)总体电路图

把各个部分的电路图组合成总电路图,如图8所示。

图8总体电路图

1.3.4软件设计

通过分析可以看出,实现系统功能可以采用多种方法,由于随时有可能输入加速、加速信号和方向信号,因而采用中断方式效率最高,这样总共要完成4个部分的工作才能满足课题要求,即主程序部分、定时器中断部分、外部中断0和外部中断1部分,其中主程序的主要功能是系统初始参数的设置及启动开关的检测,若启动开关合上则系统开始工作,反之系统停止工作;定时器部分控制脉冲频率,它决定了步进电机转速的快慢;两个外部中断程序要做的工作都是为了完成改变速度这一功能。下面分析主程序与定时器中断程序及外部中断程序。

(1)主程序设计

主程序中要完成的工作主要有系统初始值的设置、系统状态的显示以及各种开关状态的检测判断等。其中系统初始状态的设置内容较多,该系统中,需要初始化定时器、外部中断;对P1口送初值以决定脉冲分配方式,速度值存储区送初值决定步进电机的启动速度,对方向值存储区送初值决定步进电机旋转方向等内容。若初始化P1=11H、速度和方向初始值均设为0,就意味着步进电机按四相单四拍运行,系统上电后在没有操作的情况下,步进电机不旋转,方

向值显示“0”,速度值显示“0”,主程序流程图如图9所示。

1.3.5源程序(C语言程序)#include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KEY1 PINB0

#define KEY2 PINB1

const uchar FFW[8]={0x08,0x0c,0x04,0x06,0x02,0x03,0x01,0x09}; const uchar REV[8]={0x09,0x01,0x03,0x02,0x06,0x04,0x0c,0x08}; uint t=10,flag=0;

void delayms(uint n)

{

uint i,K=0 ;

for (K=0 ;K

for (i=0 ;i<100 ;i++) ;

}

void motor_ffw(uint n)

{

uchar i;

uint j;

uint flag1=0;

for (j=0; j<30; j++) //转n*30度

{

for (i=0; i<8; i++) //一个周期转30度

{

PORTA = FFW[i]; //取数据

if((PINB & (1<

{

delayms(35); //去抖

if((PINB & (1<

{ if(flag1==0)

{

n=n+50;

flag1=1; //调节转速

}

else

{

n=n-50;

flag1=0;

}

}

}

delayms(n);

}

//停止电机

}

//使步进电机掉电

}

void motor_rev(uint n)

{

uchar i;

uint j;

uint flag1=0;

for (j=0; j<30; j++) //转n*30度

{

for (i=0; i<8; i++) //一个周期转30度

{

PORTA = REV[i]; //取数据

if((PINB & (1<

{

delayms(35); //去抖

if((PINB & (1<

{

if(flag1==0)

{

n=n+50;

flag1=1; //调节转速

}

else

{

n=n-50;

flag1=0;

} //调节转速

}

}

delayms(n);

}

}

}

void main()

{

DDRA=0x0F;

PORTA=0xFF;

DDRB = 0x00;

PORTB =0xFF;

while(1)

{

if((PINB & (1<

{

delayms(10);

if((PINB & (1<

{

if(flag==0)

{

motor_ffw(t);

flag=1;

}

else

{

motor_rev(t);

flag=0;

}

}

}

}

}

2.总结

本设计通过分析步进电机结构、工作原理,查阅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相关

科技文献,遵循实用、简单、可靠和低成本的原则,设计了一种既可用于精度要求不高,但控制需完备的场合。对本次设计,有以下结论:

(1)采用单片机为控制核心,利用其强大的功能,把键盘和显示电路有机的结合起来,组成一个操作方便、交互性强的控制系统。而且整个系统所包含的技术几乎包括了现本科学校控制专业所要求的知识,有利于实践教学取得最大效果。

(2)键盘电路和显示电路采用了动态扫描技术,节约了单片机资源。

(3)系统软件采用结构化设计,具有易维护性,根据用户新的要求,对软件系统进行少量的修改,使系统功能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3.参考文献

【1】张家生. 电机原理与拖动基础【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2】马淑华,王凤文,张美金.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3】顾德英,张健,马淑华.计算机控制技术【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4】张靖武,周灵彬. 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步进电机工作原理,掌握用单片机的步进电机控制系统的硬件设计方法,熟悉步进电机驱动程序的设计与调试,提高单片机应用系统设计和调试水平。 二、实验容: 编写并调试出一个实验程序按下图所示控制步进电机旋转: 三、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是工业过程控制及仪表中常用的控制元件之一,例如在机械装置中可以用丝杠把角度变为直线位移,也可以用步进电机带螺旋电位器,调节电压或电流,从而实现对执行机构的控制。步进电机可以直接接收数字信号,不必进行数模转换,用起来非常方便。步进电机还具有快速启停、精确步进和定位等特点,因而在数控机床、绘图仪、打印机以及光学仪器中得到广泛的应用。 步进电机实际上是一个数字/角度转换器,三相步进电机的结构原理如图所示。从图中可以看出,电机的定子上有六个等分磁极,A、A′、B、B′、C、C ′,相邻的两个磁极之间夹角为60o,相对的两个磁极组成一相(A-A′,B-B′,C-C′),当某一绕组有电流通过时,该绕组相应的两个磁极形成N极和S极,每个磁极上各有五个均匀分布矩形小齿,电机的转子上有40个矩形小齿均匀地分布的圆周上,相邻两个齿之间夹角为9°。 当某一相绕组通电时,对应的磁极就产生磁场,并与转子形成磁路,如果这时定子的小齿和转子的小齿没有对齐,则在磁场的作用下,转子将转动一定的角度,使转子和定子的齿相互对齐。由此可见,错齿是促使步进电机旋转的原因。 三相步进电机结构示意图 例如在三相三拍控制方式中,若A相通电,B、C相都不通电,在磁场作用下使转子齿和A相的定子齿对齐,我们以此作为初始状态。设与A相磁极中心线对齐的转子的齿为0

基于C51单片机步进电机综合控制实验

重庆工商大学计算机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 《单片机原理及应用》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步进电机综合控制实验 实验班级:2010级自动化专业 班级:2010级自动化三班 指导老师:文远熔 组员:陶园2010133330 王路2010133344江洋2010133335 陈娅2010133326张琴芳2010133317张丹2010133320(组长)

一、摘要:本实验利用8051单片机达到控制步进电机的启动、停止、正转、 反转、点动、转过指定角度、状态显示和数据指示的目的,使步进电机控制更加灵活。步进电机驱动芯片采用ULN2003,ULN2003具有大电流、高电压,外电路简单等优点。利用ZLG7290模块驱动LED数码管显示速度设定值。通过这个单片机控制系统的设计来掌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和驱动过程以及LED显示原理和ZLG7290模块的使用方法,用LED数码管显示实验要求的状态结果,设计电路的硬件接线图和实现上述要求的程序。 关键词:51单片机步进电机ZLG7290 ULN2003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 1、任务介绍:实现步进电机按规定的速度正转、反转,转过指定的角度,要有点动功能。所有命令通过键盘输入,步进电机在运行过程中要有状态和数据指示。 2、每套设计文档应包括:系统原理说明、程序框图、电路原理图和程序清单。 三、实验器件介绍及原理: 本实验采用单片机来控制步进电机,实现了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控制方法。在单片机环境下,用ULN2003驱动芯片驱动步进电机,用ZLG7290芯片作用下的按键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行,从而达到实验要求。其控制框图(图一)为: 图一:控制框图 1、系统硬件介绍 1.1步进电机 1.1.1相关的技术指标: a、相数:指电机内部的线圈组数,目前常用的有二相、三相、四相、五相步进电 机,本实验用的是四相步进电机。电机相数不同,其步距角也不同。 b、步距角:表示控制系统每发一个步进脉冲信号,电机所转动的角度。本实验程 序运行前要先测量步进电机的步距角。 c、拍数:完成一个磁场周期性变化所需脉冲数或导电状态,或指电机转过一个步 距角所需脉冲数。本实验用四相八拍运行方式,为A-AB-B-BC-C-CD-D-DA-A 1.1.2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转化为角位移的执行机构。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

微型计算机原理步进电机实验

微型计算机原理综合实验装 题目:步进电机控制 订 线 学院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学科门类工学 专业通信工程 学号2012449149 姓名孙姣 指导教师侯顺艳 2015年1 月7日

目录 一、实验目的……………………………………………….. 二、设计要求………………………………………………. 三、设计原理………………………………………………. 四、程序流程图…………………………………………… 五、程序源代码…………………………………………… 六、总结与体会……………………………………………. 参考文献…………………………………………………….

一、实验目的 1.1掌握微机原理程序设计方法,达到运用所学知识来应用于实践的目的; 1.2培养学生查阅资料、使用工程设计标准、手册及编写设计技术的能力; 1.3培养初步掌握设计开发产品的能力,了解微机控制系统的一般设计方法。 1.4掌握汇编语言在硬件编程方面的应用 二、设计要求 2.1外设电路要求 设计电路,使其能够驱动步进电机转动,所需元件及器材由实验室提供,其中步进电机为35BYJ46型四相八拍电机,电压为DC12V,电源取自实验箱。根据相应状态,利用数码管完成输出显示。数据的输入采用键盘、输出采用实验箱上8255单元完成。 2.2程序要求 编写程序,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转,要求可调整步进电机运转的方向和速度。选择合适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理论阐述。编制相应的控制程序,要求有程序流程图,程序加注释。绘制实现电路原理图,所有图纸均用计算机绘制。 三、设计原理 3.1工作过程一、步进电机的概述及四相八拍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步进电机是一种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机电元件。步进电机的输入量是脉冲序列,输出量则为相应的增量位移或步进位移,正常运行情况下,它每转一周是有固定的步数。该步进电机为四相八拍步进电机,采用单极性直流电源供电。只要对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按合适的时序通电,就能使步进电机步进转动。图1是该四相反应式步进电机工作原理示意图。开始时,开关SB接通电源,SA、SC、SD断开,B相磁极和转子0、3号齿对齐,同时,转子的1、4号齿就和C、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D、A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当开关SC接通电源,SB、SA、SD断开时,由于C相绕组的磁力线和1、4号齿之间磁力线的作用,使转子转动,1、4号齿和C 相绕组的磁极对齐。而0、3号齿和A、B相绕组产生错齿,2、5号齿就和A、D相绕组磁极产生错齿。依次类推,A、B、C、D四相绕组轮流供电,则转子会沿A、B、C、D方向转动。

实验三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实验三 PLC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1、掌握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2、用PLC构成五相步进电机控制系统。 二、实验要求 1、通过实验,加深并验证学过的理论知识,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实验原理; 2、正确使用仪器设备; 3、认真观察仪器设备的运动方式,独立编写控制程序并进行操作。 4、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应学会独立思考,应用所学专业理论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验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三、实验原理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电磁式、磁阻式、永磁式、混合式四类。其中混合式步进电机从定子或转子的导磁体来看,它如反应式步进电机,所不同的是它的转子上置有磁钢,反应式转子则无磁钢。从它的磁路内含有永久磁钢这一点来说,又可以说它是永磁式,但因其结构不同,使其作用原理及性能方面,都与永磁式步进电机有明显区别。它好像是反应式和永磁式的结合,所以常称为混合式。混合式步进电机具有驱动电流小,效率高,过载能力强、控制精度高等特点,是目前市面上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步进电机。 四、实验所用仪器 1、三菱FX1N-60MR一台; 2、计算机一台; 五、实验步骤和方法 1、熟悉编程环境,输入所编制的程序; 2、接通实验箱电源、串口通讯线; 3、将程序下载至PLC并运行。 六、实验注意事项 经指导教师检查同意后,方可接通电源进行实验操作。 七、实验预习要求 1、预习PLC编程环境,上机前预先将控制程序编制完成; 2、预习步进电机工作原理。 八、实验报告要求 实验报告的主要内容 1、实验目的 2、实验所用仪器 3、实验原理方法简要说明 4、程序清单。

实验报告册样式

实验步骤: 1、熟悉编程环境,编制程序;

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 .. . 步进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班级:xx :xx 学号:xxx 指导老师:xx

步进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熟悉51系列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3、设计基于5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调速原理图(要现电机的速度反馈测量,测量方式:数字测量) 4、实现51系列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步进电机由实验中心提供,具体型号42BYG )由按钮控制步进电机的启动与停止;实现加速、匀速、和减速控制。速度设定由键盘设定,步进电机的反馈速度由LED数码管显示。 二、实验原理: 1.一般电动机都是连续旋转,而步进电动却是一步一步转动的,故叫步进电动机。步进电机是数字控制电机,它将脉冲信号转变成角位移,即给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因此非常适合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的转子为多极分布,定子上嵌有多相星形连接的控制绕组,由专门电源输入电脉冲信号,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动机的转子就前进一步。由于输入的是脉冲信号,输出

的角位移是断续的,所以又称为脉冲电动机。随着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步进电动机的应用将逐渐扩大。 进电动机需配置一个专用的电源供 电,电源的作用是让电动机的控制绕组 按照特定的顺序通电,即受输入的电脉 冲控制而动作,这个专用电源称为驱动 电源。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电源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步进电动机的运行性能是由电动机和驱动电源两者配合所形成的综合效果。 2.对驱动电源的基本要求 (1)驱动电源的相数、通电方式和电压、电流都要满足步进电动机的需要;(2)要满足步进电动机的起动频率和运行频率的要求; (3)能最大限度地抑制步进电动机的振荡; (4)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5)成本低、效率高、安装和维护方便。 3.驱动电源的组成 步进电动机的驱动电源基本上由脉冲发生器、脉冲分配器和脉冲放大器(也称功率放大器)三部分组成, 三、实验源程序: /*************** writer:shopping.w ******************/ #include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code FFW[]= {

实验6(步进电机实验)

实验6:步进电机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学会Linux下用软件的方法实现步进电机的脉冲分配,用软件 的方法代替硬件的脉冲分配器 二、实验内容 学习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了解实现电机转动对于系统的软件和硬件要求。学习ARM知识,要掌握I/O的控制方法。Linux下编程实现ARM的四路I/O通道实现环形脉冲分配用于控制步进电机的转动。 三、预备知识 C语言的基础知识、程序调试的基础知识和方法,Linux的基本操作。Linux关于module的必要知识。 四、实验设备及工具 硬件:UP-NETARM2410-S嵌入式实验平台、PC机Pentium 500以上,硬盘10G以上 软件:PC机操作系统REDHAT LINUX 9.0+MINICOM+ARM-LINUX开发环境 五、实验原理 1、步进电机概述 步进电机是一种能够将电脉冲信号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机电元件,它实际上是一种单相或多相同步电动机。单相步进电动机有单路电脉冲驱动,输出功率一般很小,其用途为微小功率驱动。多相步进电动机有多相方波脉冲驱动,用途很广。使用多相步进电动机时,单路电脉冲信号可先通过脉冲分配器转换为多相脉冲信号,在经功率放大后分别送入步进电动机各相绕组。每输入一个脉冲到脉冲分配器,电动机各相的通电状态就发生变化,转子会转过一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正常情况下,步进电机转过的总角度和输入的脉冲数成正比;连续输入一定频率的脉冲时,电动机的转速与输入脉冲的频率保持严格的对应关系,不受

电压波动和负载变化的影响。由于步进电动机能直接接收数字量的输入,所以特别适合于微机控制。 2、步进电机的种类 目前常用的步进电机有三类: 1、反应式步进电动机(VR)。它的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步距角可以做的相当小,但动态性能相对较差。 2、永磁式步进电动机(PM)。它的出力大,动态性能好;但步距角一般比较大。 3、混合步进电动机(HB)。它综合了反应式和永磁式两者的优点,步距角小,出力大,动态性能好,是性能较好的一类步进电动机。 3、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现以反应式三相步进电机为例说明其工作原理。定子铁心上有六个形状相同的大齿,相邻两个大齿之间的夹角为60度。每个大齿上都套有一个线圈,径向相对的两个线圈串联起来成为一相绕组。各个大齿的内表面上又有若干个均匀分布的小齿。转子是一个圆柱形铁心,外表面上圆周方向均匀的布满了小齿。转子小齿的齿距是和定子相同的。设计时应使转子齿数能被二整除。但某一相绕组通电,而转子可自由旋转时,该相两个大齿下的各个小齿将吸引相近的转子小齿,使电动机转动到转子小齿与该相定子小齿对齐的位置,而其它两相的各个大齿下的小齿必定和转子的小齿分别错开正负1/3的齿距,形成“齿错位”,从而形成电磁引力使电动机连续的转动下去。 和反应式步进电动机不同,永磁式步进电动机的绕组电流要求正,反向流动,故驱动电路一般要做成双极性驱动。混合式步进电动机的绕组电流也要求正,反向流动,故驱动电路通常也要做成双极性。 4、开发板中步进电机控制的实现 本开发板中使用的步进电机为四相步进电机。转子小齿数为64。 系统中采用四路I/O进行并行控制,ARM控制器直接发出多相脉冲信号,在通过功率放大后,进入步进电机的各相绕组。这样就不再需要脉冲分配器。脉冲分配器的功能可以由纯软件的方法实现。

步进电机的控制实验报告

步进电机的控制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1.学习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了解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 3.学会用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 二、实验器件 1.T IVA C 系列芯片,电机模块和LCD显示模块。 2.电脑以及CCS开发软件。 三、实验内容 设计一个简单的程序驱动步进电机并控制转速,通过LCD板上的滚轮装置可以调节步进电机的转速。 四、实验原理 双极性四线步进电机:一般双极性四线步进电机线序是 A B A/ B/, 其中A 与A/是一个线圈,B和B/是一个线圈,一般这种驱动需要的是H桥电路。 H双极性四线步进电机驱动相序: 1.单相四拍通电驱动时序 正转: A/ B A B/ 反转: B/ A B A/ 2.双相通电四拍驱动时序 正转:A/B AB AB/ A/B/ 反转:A/B/ AB/ AB A/B 3.半步八拍驱动时序 正转:A/ A/B B AB A AB/ B/ A/B/ 反转:A/B/ B/ AB/ A AB B A/B A/

DRV8833驱动芯片: DRV8833为玩具、打印机及其他机电一体化应用提供了一款双通道桥式电机驱动器解决方案。该器件具有两个H 桥驱动器,并能够驱动两个直流(DC)电刷电机、一个双极性步进电机、螺线管或其他电感性负载。每个H桥的输出驱动器模块由N沟道功率MOSFET组成,这些MOSFET被配置成一个H桥,以驱动电机绕组。每个H桥都包括用于调节或限制绕组电流的电路。借助正确的PCB设计,DRV8833的每个H桥能够连续提供高达1.5-ARMS(或DC)的驱动电流(在25℃和采用一个5VVM电源时)。每个H桥可支持高达2A的峰值电流。在较低的VM电压条件下,电流供应能力略有下降。该器件提供了利用一个故障输出引脚实现的内部关断功能,用于:过流保护、短路保护、欠压闭锁和过热。另外,还提供了一种低功耗睡眠模式。 DRV8833内置于16引脚HTSSOP封装或采用PowerPAD?的QFN封装(绿色环保:RoHS和无Sb/Br)。 图1 H桥电路真值表 设计思路:使用单相四拍通电驱动时序驱动步进电机。用单片机生成四个占空比为25%相位逐个延迟90度的PWM信号,按照特定顺序输入到驱动芯片的AIN1、AIN2、BIN1、BIN2引脚。通过调节LCD模块上的滚轮来调节PWM信号的周期从而控制步进电机的转速。调节的频率范围是25HZ-50HZ。步进电机的转速信息通过传感器采样送到单片机,信息处理后送到LCD显示模块显示。 实验主程序: int main(void) { uint32_t pui32ADC0Value[1]; // 保存ADC采样值 int speed = 0; uint32_t cur_Period, old_Period = 0; // 根据滚轮ADC转换值换算出当前的时间周期值 // 系统时钟设置 SysCtlClockSet(SYSCTL_SYSDIV_64 | SYSCTL_USE_PLL | SYSCTL_OSC_MAIN | SYSCTL_XTAL_16MHZ); // 初始化滚轮 Init_ADCWheel();

实验四步进电机控制接口实验

湖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微机接口技术》实验报告 学号: 124221031 姓名:李亮亮 实验题目:步进电机控制接口实验报告 指导老师:范建军 实验日期: 2014.12.12

一、实验目的 通过步进电机控制实验,学习并行接口电路及其控制程序的设计原理与方法。 二、实验内容 基本实验四相步进电机,以双八拍方式运行。按开关SW1启动;按开关SW2,停止。 三、实验要求 利用MFID实验平台和步进电机驱动模块板进行硬件连接,利用MFIDE-6集成开发环境进行步进电机软件控制程序的设计、调试,直到使步进电机正常运行。 四、实验原理 1.步进电机驱动模块板电路原理如图2.1.2所示。模块板上包括接口的对象永磁式四相步进电机和驱动电路达林顿管TIP,保护电路74LS373,相序指示灯以及开关SW1和SW2等。 2.步进电机接口设计原理与方法的详细阐述,参考《微型计算机接口技术及应用》教材第7.3节(P146~151)。 图2.1.2 步进电机驱动模块电路原理框图 五、实验资源配置 1.电源:机内供电,将平台的电源开关拔到“内”的位置上,并将模块电源中并口电源接通 2.电缆线:采用单线/20芯扁平线 3.开关:T区的SW1、SW2和SW3可以配置为用来控制步进电机的运行方向、速度和

启动/停止 4.本实验所涉及的模块:F(8255模块),P(步进电机),T(按键开关),L(跳线)四个模块 5.I/O端口地址:8255的4个端口地址为300H~303H。其中A口=300H,B口=301H,C口=302H,命令口=303H 6.软件资源:MFID-6集成开发环境软件提供了丰富的汇编语言和C/C++语言程序开发工具 六、实验的硬件连接与软件编程 1.硬件连线: F区P区 PA0 A相 PA2 B相 PA4 C相 PA6 D相 PC4 OE#74LS373开关

步进电机实验报告剖析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 课程设计报告(论文) 课程名称:微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 设计课题: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设计时间:2013年06月11日

北华航天工业学院电子工程系 微机控制技术课程设计任务书 姓名:专业:班级: 指导教师:职称:教授时间:2013.6.11 课程设计题目:步进电机的控制系统 设计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系统,其功能如下: 1.具有对步进电机的启停、正反转、加减速控制; 2.控制按钮分别为正转、反转、加速、减速、以及停止键; 3.能够通过三位LED数码管(或液晶显示器)显示当前的转动速度,并且由两只不同颜色的发光二极管分别指示正转和反转,因此可以清楚的显示当前转动方向和转速; 4.要求每组选择的步进电机控制字不同; 5.用单片机做控制微机; 应用软件:keil protues 成果验收形式: 1.课程设计的仿真结果 2.课程设计的报告书 参考文献: 【1】张家生. 电机原理与拖动基础【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2】马淑华,王凤文,张美金. 单片机原理与接口技术【M】.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7. 【3】顾德英,张健,马淑华.计算机控制技术【M】. 北京:北京邮电大学出版社,2006. 【4】张靖武,周灵彬. 单片机系统的PROTEUS设计与仿真【M】. 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7 第16周 时间 安排 指导教师教研室主任: 2013年06 月11日

内容摘要 步进电机是一种进行精确步进运动的机电执行元件,它广泛应用于工业机械的数字控制,为使系统的可靠性、通用性、可维护性以及性价比最优,根据控制系统功能要求及步进电机应用环境,确定了设计系统硬件和软件的功能划分,从而实现了基于8051单片机的四相步进电机的开环控制系统。控制系统通过单片机存储器、I/O接口、中断、键盘、LED显示器的扩展、步进电机的环形分频器、驱动及保护电路、人机接口电路、中断系统及复位电路、单电压驱动电路等的设计,实现了四相步进电机的正反转,急停等功能。为实现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系统在数控机床上的应用,系统设计了两个外部中断,以实现步进电机在某段时间内的反复正反转功能,也即数控机床的刀架自动进给运动,随着单片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单片机在日用电子产品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自六十年代初期以来,步进电机的应用得到很大的提高。 关键词:步进电机单片机数码管显示

步进电机控制技术综合实验-指导书2013-10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实验 ——机电控制实验 步进电机控制技术综合实验 ————可编程控制器控制滑台的速度、位置 实验指导书 重庆理工大学 重庆汽车学院 实践教学及技能培训中心 2012年10月

学生实验守则 1.学生应按照实验教学计划和约定的时间,准时上实验课,不得迟到早退。 2.实验前认真阅读实验指导书,明确实验目的、步骤、原理,预习有关的理论知识,并接受实验教师的提问和检查。 3.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室的规章制度。不得高声喧哗和打闹,不准抽烟、随地吐痰和乱丢杂物。 4.做实验时必须严格遵守仪器设备的操作规程,爱护仪器设备,服从实验教师和技术人员指导。未经许可不得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及其它物品。 5.实验中要细心观察,认真记录各种试验数据。不准敷衍,不准抄袭别组数据,不得擅自离开操作岗位。 6.实验时必须注意安全,防止人身和设备事故的发生。若出现事故,应立即切断电源,及时向指导教师报告,并保护现场,不得自行处理。 7.实验完毕,应主动清理实验现场。经指导教师检查仪器设备、工具、材料和实验记录后方可离开。 8.实验后要认真完成实验报告,包括分析结果、处理数据、绘制曲线及图表。在规定时间内交指导教师批改。 9.在实验过程中,由于不慎造成仪器设备、器皿、工具损坏者,应写出损坏情况报告,并接受检查,由领导根据情况进行处理。 10.凡违反操作规程,擅自动用与本实验无关的仪器设备、私自拆卸仪器而造成事故和损失的,肇事者必须写出书面检查,视情节轻重和认识程度,按学院有关规定予以赔偿。 重庆理工大学

说明 1.同学可以登录学校的“实验选课系统”(从学校首页登陆:https://www.doczj.com/doc/3e5964133.html,或从数字 校园登录),自己进行实验项目的选择。希望同学们能在每个实验项目开放的时间内尽早进行实验预约(预约时间必须比实验上课时间提前3天),因为学生数量比较多,如果某实验项目开放的时间内同学未能进行实验预约,则错过该实验项目的实验机会,补做就要在该实验项目下一次开放时进行。 2.如有什么问题,同学可以拨打电话62563127联系张君老师。

控制步进电机调速系统实验报告

华北科技学院计算机系综合性实验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微机原理及应用 实验学期 2011 至 2012 学年第二学期学生所在系部电子信息工程学院 年级 2009 专业班级 学生姓名学号 任课教师 实验成绩 计算机系制

《微机原理及应用》课程综合性实验报告 开课实验室:计算机接口实验室2012年5月29日 实验题目微机控制步进电机调速系统 一、实验目的 1、了解计算机控制步进电机原理 2、掌握步进电机正转反转设置方法 3、掌握步进电机调速工作原理及程序控制原理 二、设备与环境 TPC-2003A 微机。 Vc++编译器。 三、实验内容 硬件接线图参考实验指导书。 软件编程在TPC-2003A自带的VC++编译环境下使用。 在通用VC++下编程,需要拷贝相关的库文件。 用汇编语言编写控制程序需注明原理。 四、实验结果及分析 1、实验步骤 1、按如下实验原理图连接线路,利用8255输出脉冲序列,开关K0~K6控制步进电机转速,K7控制步进电机转向。8255 CS接288H~28FH。PC0~PC3接BA~BD;PA口接逻辑电平开关。 2、编程:当K0~K6中某一开关为“1”(向上拨)时步进电机启动。K7向上拨电机正转,向下拨电机反转。 实验原理图

2.实验结果 按照实验步骤连接实验电路,检查无误后运行程序。可以看到,当开关k0到k6依次为高电平时,电机转速越来越慢,k0闭合时速度最快,k6闭合时速度最慢,当k0到k6的低位有闭合时,步进电机按最低位的转速运行,因为程序中的查询方式是从k0-k6,即在程序的优先级别中k0的级别是最高的而k7的优先级别是最低的。k7控制电机的正转与反转。 3.实验分析 (1)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步进电机是将电脉冲信号转变为角位移或线位移的开环控制元件。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电机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即给电机加一个脉冲信号,电机则转过一个步距角。这一线性关系的存在,加上步进电机只有周期性的误差而无累积误差等特点,使得在速度、位置等控制领域用步进电机来控制变的非常的简单。 步进电机驱动原理是通过对每相线圈中的电流的顺序切换来使电机作步进式旋转。驱动 电路由脉冲信号来控制,所以调节脉冲信号的频率便可改变步进电机的转速。 如图(b)所示:本实验使用的步进电机用直流+5V 电压,每相电流为0.16A,电机线圈 由四相组成:即: φ1(BA) φ2(BB) Φ3(BC) Φ4(BD) 驱动方式为二相激磁方式,各线圈通电顺序如下表所示。图(b) 表中首先向φ1 线圈-φ2 线圈输入驱动电流,接着φ2-φ3,φ3-φ4,φ4-φ1,又返回到φ1-φ2,按这种顺序切换,电机轴按顺时针方向旋转。 实验可通过不同长度的延时来得到不同频率的步进电机输入脉冲,从而得到多种步进速度。

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步进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班级:XX ________ 姓名:XX ___________ 学号: XXX 指导老师:XX

步进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熟悉51系列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3、设计基于5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调速原理图(要求实现电机的速度反馈测 量,测量方式:数字测量) 4、实现51系列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步进电机由实验中心提供,具体型号 42BYG)由按钮控制步进电机的启动与停止;实现加速、匀速、和减速控制。速度设定 由键盘设定,步进电机的反馈速度由LED数码管显示。 二、实验原理: 1. 一般电动机都是连续旋转,而步进电动却是一步一步转动的,故叫步进电动机。步进 电机是数字控制电机,它将脉冲信号转变成角位移,即给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转 动一个角度,因此非常适合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的转子为多极分布,定子上嵌有 多相星形连接的控制绕组,由专门电源输入电脉冲信号,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 动机的转子就前进一步。由于输入的是脉冲信号,输出的角位移是断续的,所以又称为 脉冲电动机。随着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步进电动机的应用将逐渐扩大。 进电动机需配置一个专用的电源供电,电源的作用是让电动机的控制绕组按 照特定的顺序通电,即受输入的电脉冲控制而 动作,这个专用电源称为驱动电源。步进电动 机及其驱动电源是一个互相联系的整体,步进 图&步1誉赳动机驱动电源迪打框圏电动机的运行性能是由电动机和驱动电源两者 配合所形成的综合效果。 2.对驱动电源的基本要求 (1)驱动电源的相数、通电方式和电压、电流都要满足步进电动机的需要; (2)要满足步进电动机的起动频率和运行频率的要求; (3)能最大限度地抑制步进电动机的振荡; (4)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5)成本低、效率高、安装和维护方便。

电机驱动模块的使用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电机驱动模块的使用 2015212822 号学 张家梁学生姓名 应用物理学(通信基础科学)专业名称 理学院所在系(院) 指导教师韩康榕

日月年2017 4 4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电机驱动模块的使用 张家梁 () 100876北京邮电大学,北京摘要:实验中使用电机驱动模块,采用一片双通道H桥电流控制电机驱动器DRV8833,可以同时驱动两个直流电机或一个步进电机,可通过代码改变DRV8833控制信号的占空比来改变电机的转速或LED的亮度,可以通过电流表、电压表、示波器等来完成对具体观测点的测量,对数据分析后验证功能是否正常。 信号驱动;示波器;PWM关键词:直流电机;步进电机;TI Cortex M4 The Use of Motor Drive Module JiaLiang Zhang (Department of Applied Physics, Beijing, BJ 10, China) Abstract:The motor drive module is used in the experiment,. The dual-channel H-bridge current control motor driver DRV8833 can drive two DC motors or one stepper motor at the same time. The duty cycle of the DRV8833 control signal can be changed by code to change the motor speed or LED Of the brightness, you can through the ammeter, voltmeter, oscilloscope, etc. to complete the measurement of the specific point of view, after the data analysis function is normal. Keywords: DC motor; stepper motor; TI Cortex M4; PWM signal driver; oscilloscope. 1引言 电机驱动模块包括直流电机和步进电机,同时由PWM信号驱动,从而改变电机转速。 直流电机的驱动程序需要液晶、滚轮、Tiva的PWM输出、定时器等多个模块共同配合完成。液晶用于显示电机转数、滚轮用来调节PWM 的占空比从而控制电机的转速、PWM 输出用于驱动直流电机旋转、而定时器则是用来检测电机的旋转数度。 2 实验原理 1.电机驱动模块布局 卑微如蝼蚁、坚强似大象. 共享知识分享快乐 2.直流电机的控制与测速 电路等效原理结构图:

基于51系列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调速实验 (自动保存的)

基于51系列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调速实验 实验指导书 仇国庆编写 重庆邮电大学自动化学院 自动化专业实验中心 2009年2月

基于51系列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调速实验 实验目的及要求: 1、熟悉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 2、熟悉51系列单片机的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3、设计基于51系列单片机控制的步进电机调速原理图(要求实现电机的速度反馈测量,测量方式:数字测量) 4、实现51系列单片机对步进电机的速度控制(步进电机由实验中心提供,具体型号42BYG )由按钮控制步进电机的启动与停止;实现加速、匀速、和减速控制。速度设定由键盘设定,步进电机的反馈速度由LED 数码管显示。 实验原理: 步进电机控制原理 一般电动机都是连续旋转,而步进电动却是一步一步转动的,故叫步进电动机。步进电机是数字控制电机,它将脉冲信号转变成角位移,即给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因此非常适合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机可分为反应式步进电机(简称VR)、永磁式步进电机(简称PM)和混合式步进电机(简称HB)。因此步进电动机是一种把脉冲变为角度位移(或直线位移)的执行元件。步进电动机的转子为多极分布,定子上嵌有多相星形连接的控制绕组,由专门电源输入电脉冲信号,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动机的转子就前进一步。由于输入的是脉冲信号,输出的角位移是断续的,所 以又称为脉冲电动机。随着数字控制系统的发展,步进电动机的应用将 逐渐扩大。 步进电机区别于其他控制电机的最大特点是,它是通过输入脉冲信号来 进行控制的,即电机的总转动角度由输入脉冲数决定,而电机的转速由 脉冲信号频率决定。步进电机的驱动电路根据控制信号工作,控制信号 可以由单片机产生。 电机转子均匀分布着很多小齿,定子齿有三个励磁绕阻,其几 何轴线依次分别与转子齿轴线错开。0、1/3て、2/3て,(相邻 两转子齿轴线间的距离为齿距以て表示),即A与齿1相对齐, B与齿2向右错开1/3て,C与齿3向右错开2/3て,A'与齿5相对齐,(A'就是A,齿5就是齿1)下面是定转子的展开图:(图2所示)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参考模板

步进电机驱动电路设计 摘要 随着数字化技术发展,数字控制技术得到了广泛而深入的应用。步进电机是一种将数字信号直接转换成角位移或线位移的控制驱动元件, 具有快速起动和停止的特点。因为步进电动机组成的控制系统结构简单,价格低廉,性能上能满足工业控制的基本要求,所以广泛地应用于手工业自动控制、数控机床、组合机床、机器人、计算机外围设备、照相机,投影仪、数码摄像机、大型望远镜、卫星天线定位系统、医疗器件以及各种可控机械工具等等。直流电机广泛应用于计算机外围设备( 如硬盘、软盘和光盘存储器) 、家电产品、医疗器械和电动车上, 无刷直流电机的转子都普遍使用永磁材料组成的磁钢, 并且在航空、航天、汽车、精密电子等行业也被广泛应用。在电工设备中的应用,除了直流电磁铁(直流继电器、直流接触器等)外,最重要的就是应用在直流旋转电机中。在发电厂里,同步发电机的励磁机、蓄电池的充电机等,都是直流发电机;锅炉给粉机的原动机是直流电动机。此外,在许多工业部门,例如大型轧钢设备、大型精密机床、矿井卷扬机、市内电车、电缆设备要求严格线速度一致的地方等,通常都采用直流电动机作为原动机来拖动工作机械的。直流发电机通常是作为直流电源,向负载输出电能;直流电动机则是作为原动机带动各种生产机械工作,向负载输出机械能。在控制系统中,直流电机还有其它的用途,例如测速电机、伺服电机等。他们都是利用电和磁的相互作用来实现向机械能能的转换。 介绍了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原理及其驱动程序控制控制模块,通过AT89S52单片机及脉冲分配器(又称逻辑转换器) L298完成步进电机和直流电机各种运行方式的控制。实现步进电机的正反转速度控制并且显示数据。整个系统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可靠,通过按键控制,操作方便,节省成本。 关键词:步进电机,单片机控制,AT89S52,L297,L298目录

实验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实验步进电机控制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步进电机的工作原理和控制方法 二、实验设备 1、EL-MUT-III型单片机实验箱 2、8051CPU模块 3、电机综合模块 三、实验内容 单片机通过244设置步进电机运行的步数和方向,并显示在数码管上,同时驱动电机按照设定的步数和方向转动,同时在数码管上显示电机的实际转动步数。 四、实验原理 步进电机工作原理见模块说明书,控制电路如下图: 五、实验步骤 1、实验连线: P1口的P1.0---P1.3分别接模块上的A、B、C、D。 CS244接CS0,244的输入IN0--IN7接平推开关KK1--KK8的输入K1--K8。 P1.7接单脉冲输出P-。 2、运行Keil C运行环境,打开Step4文件夹下的Step4.uv2,检查工程的Debug 参数设置是否正确,然后全速运行,数码管的左两位显示设定的步数(16进制),可以通过改变平推开关kk1—kk7的状态设定不同的运行步数,改变kk8的状态可改变电机的转动方向,在数码管上当数值位的小数点位点亮时,表示为逆时针方向,否则为顺时针方向。完成设置后,按动单脉冲开关Pules,电机按照设定的方向和步数开始转动,同时在数码管的右侧显示电机的转动步数,当达到设定值时,电机停止转动。

3、观察步进电机的运动与设定值是否一致。 六、实验结果 输入运行步数N,电机运行N步后停止,且方向与设定方向一致。 七、程序框图

实验直流电机调压调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掌握直流电机测速和调速的工作原理 二、实验设备 1、EL-MUT-III型单片机实验箱 2、8051CPU模块 3、电机综合模块 三、实验内容 电机每转一周,SIGNAL端产生一如图所示的脉冲,通过用INT0检测该脉冲的高电平,并从P10输出输出一8253的GATA信号来控制8253计数器的启停。 通过8253的计数值计算转速,转速值经主机箱RS232串口送至PC机,在PC机上进行PID计算,计算结果通过串口送给CPU,经D/A转换成电压,控制电机转速。 四、实验原理

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Arduino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步进电机是将电信号转变为或的开环控制电机,是现代数字程序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执行元件,应用极为广泛。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来控制电机转动的和,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实验目的: (1)了解步进电动机工作原理。 (2)熟悉步进电机驱动器使用方法。 (3)掌握步进电动机转向控制编程。 实验要求: (1)简要说明步进电动机工作原理。 (2)熟记步进电机驱动器的使用方法。 (3)完成步进电动机转速转向控制编程与实现。 (4)提交经调试通过的程序一份并附实验报告一份。 实验准备: 1. ArduinoUNOR3开发板 Arduino是一块基于开放原始代码的Simplei/o平台,并且具有开发语言和开发环境都很简单、易理解的特点。让您可以快速使用Arduino做出有趣的东西。它是一个能够用来感应和控制现实物理世界的一套工具。它由一个基于单片机并且开放源码的硬件平台,和一套为Arduino板编写程序的开发环境组成。Arduino可以用来开发交互产品,比如它可以读取大量的开关和传感器信号,并且可以控制各式各样的电灯、电机和其他物理设备。Arduino项目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在运行时和你电脑中运行的程序(例如:Flash,Processing,MaxMSP)进行通讯。 2. ULN2003芯片 ULN2003 是高耐压、大电流复合晶体管阵列,由七个硅NPN 复合晶体管组成。可以

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步进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班级: xx 姓名: xx 学号: xxx 指导老师:xx 步进电机调速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得及要求: 1、熟悉步进电机得工作原理 2、熟悉51系列单片机得工作原理及调试方法 3、设计基于51系列单片机控制得步进电机调速原理图(要求实现电机得速度反馈测量,测量方式:数字测量) 4、实现51系列单片机对步进电机得速度控制(步进电机由实验中心提供,具体型号42BYG )由按钮控制步进电机得启动与停止;实现加速、匀速、与减速控制.速度设定由键盘设定,步进电机得反馈速度由LED数码管显示。 二、实验原理: 1、一般电动机都就是连续旋转,而步进电动却就是一步一步转动得,故叫步进电动机。步进电机就是数字控制电机,它将脉冲信号转变成角位移,即给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机就转动一个角度,因此非常适合于单片机控制。步进电动机得转子为多极分布,定子上嵌有多相星形连接得控制绕组,由专门电源输入电脉冲信号,每输入一个脉冲信号,步进电动机得转子就前进一步。由于输入得就是脉冲信号,输出得角位移就是断续得,所以又称为脉冲电动机.随着数字控制系统得发展,步进电动机得应用将逐渐扩大。 进电动机需配置一个专用得电源供电,电源得作用就是让电动机得控制绕组按照特定得顺序通电,即受输入得电脉冲控制而动作,这个专用电源称为驱动电源.步进电动机及其驱动电源就是一个互相联系得整体,步进电动机得运行性能就是由电动机与驱动电源两者配合所形成得综合效果。 2、对驱动电源得基本要求

(1)驱动电源得相数、通电方式与电压、电流都要满足步进电动机得需要; (2)要满足步进电动机得起动频率与运行频率得要求; (3)能最大限度地抑制步进电动机得振荡; (4)工作可靠,抗干扰能力强; (5)成本低、效率高、安装与维护方便。 3、驱动电源得组成 步进电动机得驱动电源基本上由脉冲发生器、脉冲分配器与脉冲放大器(也称功率放大器)三部分组成, 三、实验源程序: /***************writer:shopping、w ******************/ #include 〈reg52、h〉 #define uint unsigned int #define uchar unsigned char uchar code FFW[]= { ?0x01,0x03,0x02,0x06,0x04,0x0c,0x08,0x09 }; uchar code REV[]= { ?0x09,0x08,0x0c,0x04,0x06,0x02,0x03,0x01 }; sbit K1 = P3^0; sbitK2 = P3^1; sbit K3 = P3^2; void DelayMS(uint ms) { uchar i; while(ms-—) {

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Arduino步进电机实验报告 步进电机是将电信号转变为或的开环控制电机,是现代数字程序控制系统中的主要执行元件,应用极为广泛。在非超载的情况下,的转速、停止的位置只取决于脉冲信号的频率和脉冲数,而不受负载变化的影响,当步进驱动器接收到一个脉冲信号,它就驱动步进电机按设定的方向转动一个固定的角度,称为“步距角”,它的旋转是以固定的角度一步一步运行的。可以通过控制脉冲个数来控制角位移量,从而达到准确定位的目的;同时可以通过控制来控制电机转动的和,从而达到调速的目的。 实验目的: (1)了解步进电动机工作原理。 (2)熟悉步进电机驱动器使用方法。 (3)掌握步进电动机转向控制编程。 实验要求: (1)简要说明步进电动机工作原理。 (2)熟记步进电机驱动器的使用方法。 (3)完成步进电动机转速转向控制编程与实现。 (4)提交经调试通过的程序一份并附实验报告一份。 实验准备: 1. ArduinoUNOR3开发板 Arduino是一块基于开放原始代码的Simplei/o平台,并且具有开发语言和开发环境都很简单、易理解的特点。让您可以快速使用Arduino做出有趣的东西。它是一个能够用来感应和控制现实物理世界的一套工具。它由一个基于单片机并且开放源码的硬件平台,和一套为Arduino板编写程序的开发环境组成。Arduino可以用来开发交互产品,比如它可以读取大量的开关和传感器信号,并且可以控制各式各样的电灯、电机和其他物理设备。Arduino项目可以是单独的,也可以在运行时和你电脑中运行的程序(例如:Flash,Processing,MaxMSP)进行通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