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一年级上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 格式:ppt
- 大小:12.09 MB
- 文档页数:19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语音的基本概念,知道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等四个方面是语音的重要组成部分。
2.通过听、说、读、写等多种学习方式,逐步认识并掌握准确、得体的语音表达方式。
3.提高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让他们能够用适当的语音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4.让学生学会在不同情境下使用不同的语音表达方式。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理解语音的基本概念,认识到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等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注意用适当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
三、教学内容1.介绍语音的基本概念,分别讲解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四个方面的内容。
2.通过举例让学生感受不同语音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
3.设计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语音表达方式。
4.总结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让学生逐渐形成对于语音的自觉讲究。
四、教学方法1.交互式教学法。
2.示范教学法。
3.合作学习法。
4.活动式教学法。
五、教学步骤1.引入以“你会不会讲故事啊?”为引入,通过学生的放声答应来引出本堂课的学习内容: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
2.讲解语音的基本概念分别讲解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四个方面的内容,让学生了解不同方面所要表达的内容,以及不同方面之间的联系。
3.举例演示不同语音表达方式的效果请几名同学分别用不同的声音方式朗读同一段文字,比较几种表达方式的不同效果,引导学生认识到语音表达方式的重要性。
4.设计口语练习参考教材中的练习题和其他相关资料,设计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语音表达方式,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5.总结讲解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引导学生逐渐形成对于语音的自觉讲究。
六、教学要点1.让学生理解语音的基本概念,认识到音量、音调、语速和语气等四个方面的重要性。
2.引导学生注意用适当的声音表达自己的意思和情感,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设计多种形式的口语练习,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正确的语音表达方式。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教学内容】统编教材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口语交际【教学目标】1.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
3.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4.在交流与表达的过程中提高口语表达的能力。
【教学重点】1.能根据具体的情境判断什么时候要大声说话,什么时候要小声说话。
2.学习用合适的音量与他人交流。
【教学难点】1.学习根据具体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
2.知道根据场合,用合适的音量与人交流是文明、有礼貌的表现。
【教学过程】任务一:游戏式热身,引发探索音量的兴趣活动1:师生互动,游戏热身1.游戏一:我说你做举起两只手、拉拉小耳朵、拍拍小嘴巴、双手放放好、后背挺挺直、眼睛看老师。
(板贴:认真听)2.游戏二:我说你学集体互动:你好(由轻到响)个别互动:很高兴认识你!我们交个朋友吧!我是发言小能手!我的声音响又亮!(板贴:大声说)活动2:发现问题,激发兴趣1.分享心得:在生活中大声说话有哪些好处?2.揭示烦恼:(小新出场)大声说话多好啊,为什么总有人叫我小点声呢?3.烦恼共鸣:有没有也对你这样说过(板贴:小声说)揭题: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就来学习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齐读)。
让我们再次乘坐“神奇校车”一起去探索音量背后的秘密任务二:具象化感知,发现音量大小的奥秘◎“神奇校车”第一站:校园万花筒活动1:走进小新的一天图1:早上小新来到教室(1)看图猜一猜:小新在干吗?(今天小新要给大家讲一个故事)(2)设置矛盾①播放小新的录音(能听清吗?)②交流讨论:给大家讲故事要用多大的声音呢?③音量小贴士:面对众人听的人越多,说话的声音要越大声(板贴:看对象)(3)登台展示:谁也来给大家讲个小故事说明要求:表演时,台下的同学可都是小评委哦!(4)点评互动:请台下的小评委点评图2:下课了,小新来到老师的办公室(1)看图说话:用一句话说一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2)跟读句子:小新来了(出示:老师,我在教室里捡到一块橡皮。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语文《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1. 教学内容分析1.1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是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的重要内容。
这一主题紧密联系一年级学生的日常生活,旨在引导学生根据不同的场合,恰当地控制说话声音的大小。
在日常交往中,不同的情境对声音大小有不同的要求,这不仅涉及到语言表达的礼貌性,也关系到信息传达的有效性。
1.2 从教材的编排来看,教材通过生动有趣的场景图呈现不同的场合,如在图书馆、教室里、操场上等,让学生直观地感受并理解在不同地方应该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说话。
这有助于学生初步建立语境意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2. 人文主题与语文要素2.1 人文主题:培养学生在不同场合下文明、礼貌说话的意识,懂得尊重他人和公共环境。
2.2 语文要素:能够根据不同的交际情境,用合适的音量说话。
学会观察情境中的人物、环境等要素,以此判断声音大小的合适度。
3. 教学目标3.1 知识与能力3.1.1 学生能够理解并区分不同场合,如安静的场合(图书馆、医院等)、正常的场合(教室上课、家庭聚会等)、热闹的场合(操场、集市等)。
3.1.2 掌握在不同场合下,使用合适音量说话的能力,包括轻声说话、正常音量说话、大声说话。
3.2 过程与方法3.2.1 通过观察教材中的图片、创设实际生活场景、角色扮演等方式,提高学生对不同场合的感知能力和判断能力。
3.2.2 运用小组讨论、个人发言等形式,锻炼学生表达自己观点的能力,以及倾听他人意见的能力。
3.3 情感态度价值观3.3.1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遵守公共秩序的意识,让学生意识到在不同场合使用合适声音说话是一种文明礼貌的行为。
3.3.2 激发学生对口语交际的兴趣,增强自信心,让学生乐于在不同场合进行恰当的表达。
4. 教学重难点4.1 教学重点4.1.1 帮助学生明确不同场合对声音大小的要求。
例如在教材中的图书馆场景图里,书架旁的人都在安静地看书,这就需要轻声细语,避免打扰他人。
《用多大的声音》范例
欢欢:我们说话时,有的时候需要大声,有的时候需要小声。
要根据不同的环境选择不同的音量。
乐乐:是的。
我们在阅览室说话时要小声,悄悄地说,不要影响他人学习。
美美:我们在老师的办公室和老师说话时要轻声说,不能打扰其他老师办公。
丽丽:我们在课堂上发言或讲台上讲故事时声音要洪亮,让老师全体同学都能听清楚。
婷婷:我觉得我们在饭店用餐时也不能大声说话,用正常的音量说就可以了。
大声说话会影响他人就餐,不礼貌。
冬冬:我同意你们的观点。
概括起来说就是在公共场所要小声说话;在课堂上发言声音要大一些。
1 / 1。
一、教案基本信息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适用年级:小学一年级教学目标:1. 让学生能够理解并在适当的场合使用“用多大的声音”进行口语交际。
2. 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
3. 引导学生注意在不同的场合使用不同的声音大小。
教学重点:1. 让学生掌握“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
2. 培养学生能够在实际情景中运用“用多大的声音”进行口语交际。
教学难点:1. 让学生能够在不同的场合中,正确地使用“用多大的声音”。
二、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 教学PPT,内容包括“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和实例。
2. 教学素材,包括图片、故事等,用于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学生准备:1. 预习相关词汇和句子。
2. 准备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三、教学过程Step 1:导入新课1. 教师通过图片或故事引入“用多大的声音”的概念。
2. 引导学生关注在不同场合下,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
Step 2:讲解与示范1. 教师讲解“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并举例说明。
2. 教师进行示范,展示在不同的场合如何使用“用多大的声音”。
Step 3:小组讨论1. 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哪些场合需要使用不同大小的声音。
2. 每个小组分享讨论成果,并给出实例。
Step 4:情景模拟1. 教师设计不同场合的情境,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练习。
2. 学生分组进行情景模拟,练习使用“用多大的声音”。
Step 5:总结与反思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巩固“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
2. 学生反思自己在口语交际中,是否能够正确使用“用多大的声音”。
四、课后作业1. 学生回家后,向家长介绍“用多大的声音”的用法,并在家庭生活中尝试运用。
2. 学生写一篇日记,记录自己在日常生活中,使用“用多大的声音”进行口语交际的经历。
五、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本次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学生的掌握情况,以及需要在下次教学中进行改进的地方。
关注学生在日常生活和学习中,运用“用多大的声音”的情况,以便更好地指导学生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案)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学目标1. 通过情境体验,让学生懂得在不同场合用多大的声音。
2. 培养学生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做到表达清楚、连贯。
3. 引导学生学会倾听、尊重他人,培养良好的交际礼仪。
教学内容1. 认识不同的声音大小,学会用适当的音量进行口语表达。
2. 了解在不同场合下,声音大小的使用原则。
3. 通过实践演练,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学会根据场合调节声音大小。
2. 培养良好的口语交际习惯。
教学难点:1. 让学生理解在不同场合下,声音大小的使用原则。
2. 引导学生在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时间:- 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 老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关注声音的大小。
2. 学生分享在不同场合下,声音大小的感受和体验。
二、新课内容1. 老师讲解声音大小的概念,让学生认识不同声音大小的表达方式。
2. 学生学习在不同场合下,声音大小的使用原则。
3. 老师通过实例演示,让学生了解声音大小的重要性。
三、实践演练1. 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场合下的口语交际。
2. 学生互相评价,指出声音大小是否适中,提出改进意见。
3. 老师总结学生的表现,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总结与反思1. 学生分享自己在实践中的收获和体会。
2. 老师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声音大小在口语交际中的重要性。
3. 学生制定课后行动计划,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教学评价:1. 学生能够正确使用声音大小进行口语表达。
2. 学生在实践演练中,能够根据场合调节声音大小。
3. 学生在交际中表现出尊重他人、倾听他人的良好习惯。
教学延伸:1. 家长参与:家长在家中关注孩子的口语表达,提醒孩子注意声音大小。
2. 课后活动:组织学生参加口语交际比赛,提高口语表达能力。
3. 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运用所学知识,提高口语交际能力。
备注:本教案适用于一年级上册语文统编版,教学内容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多大的声音,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2. 培养学生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学会尊重他人。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与人文明交往的能力。
【教学重点】1. 学会根据不同的场合、对象,用合适的声音交流。
2. 培养学生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难点】1.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与人文明交往的能力。
2. 培养学生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1. 教师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发现声音大小的不同。
2. 学生自由讨论:在什么情况下应该用多大的声音?二、学习课文,感悟交际1. 学生自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
2. 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不同场合的声音大小,让学生明白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应该用合适的声音交流。
3. 学生讨论:课文中哪些场合声音大,哪些场合声音小?为什么?三、模拟实践,提升能力1. 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模拟实践,学会在不同场合、对不同对象用合适的声音交流。
2. 学生分组讨论,模拟实践,互相评价,共同提高。
四、总结延伸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明白在生活中与人交往要注意声音的大小。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和收获,教师给予鼓励和评价。
【作业布置】观察生活中的声音大小,与家人、朋友交流时注意用合适的声音。
【板书设计】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1. 了解声音大小的不同2. 学会根据不同场合、对象用合适的声音交流3. 培养注意倾听别人说话的习惯4. 关注生活,与人文明交往【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根据不同场合、对象用合适的声音交流,培养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
同时,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培养在生活中与人文明交往的能力。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继续关注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培养,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会与人交往。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过程在口语交际《用多大的声音》的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关注如何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讨论、模拟实践等方式,学会根据不同场合、对象用合适的声音交流。
一年级上口语交际之用多大的声音小朋友们,从幼儿园来到小学,我们会学习很多新的知识和本领。
今天呀,老师要和大家一起来聊聊一个很有趣的话题——用多大的声音。
在我们的生活中,说话的声音可大有讲究呢!有时候需要大声说,有时候又得小声说。
那到底什么时候该大声,什么时候该小声呢?比如,在教室里回答老师的问题,我们就要大声说,这样老师和同学们才能清楚地听到我们的想法。
想象一下,如果回答问题的时候声音很小,老师和同学们都听不清楚,那多不好呀!所以,上课的时候,要勇敢地大声回答问题。
可是,如果在图书馆里,大家都在安静地看书,这时候就得小声说话啦。
要是大声喧哗,会打扰到别人看书学习的。
再想想,在医院里看望生病的小伙伴,也要小声说话。
因为病人需要安静的环境休息,如果我们声音太大,可能会影响他们的身体恢复。
还有哦,在和小伙伴们玩游戏的时候,声音的大小也要合适。
如果大家都在小声地讨论游戏规则,那我们也不能大声喊叫;但要是玩“捉迷藏”这样的游戏,找人的时候就可以适当大声一点,不然小伙伴们可听不到我们的呼唤。
那小朋友们可能会问啦,怎么才能知道什么时候该用多大的声音呢?这就要我们多观察周围的环境和人们的表情啦。
如果看到大家都很安静,那我们就要小声点;如果是在比较热闹的地方,像操场上,就可以大声一点。
另外,我们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声音。
有时候,可能一兴奋就会不知不觉地大声起来,这时候要提醒自己,注意音量。
老师给大家讲个小故事吧。
有一天,小兔子乖乖去图书馆看书。
它一进去就大声地喊:“哇,这里的书好多呀!”其他看书的小动物们都皱起了眉头。
小兔子乖乖这才意识到自己声音太大了,赶紧捂住嘴巴,轻轻地找了个座位坐下看书。
从那以后,小兔子乖乖不管到哪里,都会先看看周围的情况,再决定用多大的声音说话。
小朋友们,我们也要像小兔子乖乖一样,学会用合适的声音说话,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回到家里,我们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练习。
比如,在客厅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大声地和他们交流;当爸爸妈妈在房间里工作或者休息的时候,我们就要小声说话,不要打扰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