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
- 格式:ppt
- 大小:572.00 KB
- 文档页数:33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回顾·拓展三》同步练习1一、在下列带点字正确的一组读音后打“√”。
打扰.掀.起强.制魁梧.1.jiǎo xiān qiánɡ wú ( )2.rǎo xuān qiǎnɡ wǔ ( )3.rǎo xiān qiánɡ wú ( )4.jiǎo xuān qiǎnɡ wǔ ( )二、把词语补充完整身( )分( ) ( )之( )吉怒目( )( )心( )肉( ) 自( )自( ) 流连( )( )三、比一比,组词。
虑( ) 议( ) 歉( ) 怨( )虚( ) 仪( ) 谦( ) 祭( )四、选词填空。
1.( )的马路十分平坦。
(广阔宽阔)2.这个工厂规模( ),很有发展前途。
(广大宏大)3.( )要你学习,( )你要学习。
(不但……而且……不是……而是……)五、给下列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
1.自言自语. ( )①话。
②说。
③谚语。
2.是啊,是啊,天气坏透.了! ( )①渗透;穿透。
②透彻。
③达到饱满的、充分的、极点的程度。
3.身无分文. ( )①文字。
②文言。
③用于旧时的铜钱。
4.你竟.说她是聋子。
( )①完毕。
②终于。
③表示出于意料之外。
5.轻.诺必寡信 ( )①轻松。
②不重要。
③轻率;轻易。
6.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 )①动作;举动。
②感动;打动。
③改变。
7.诚者,天之道.也 ( )①道路。
②道德。
③道理;准则。
六、阅读短文。
回答问题。
“是啊,是啊,”丈夫喃喃地说,“这天气真是活见鬼!可是有什么办法呢!”两个人了一阵。
()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哦()什么时候()()我也不知道()大概是昨天()唉()她死得好惨哪两个孩子都在她身边()睡着了()他们那么小()一个还不会说话()另一个刚会爬()桑娜了。
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
“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
最新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全册教案第一组1山中访友‥‥‥‥‥‥‥‥‥‥‥‥‥‥‥‥‥‥‥‥‥‥‥‥‥‥‥‥12某山雨‥‥‥‥‥‥‥‥‥‥‥‥‥‥‥‥‥‥‥‥‥‥‥‥‥‥‥‥‥‥43草虫的村落‥‥‥‥‥‥‥‥‥‥‥‥‥‥‥‥‥‥‥‥‥‥‥‥‥‥‥64某索溪峪的“野”‥‥‥‥‥‥‥‥‥‥‥‥‥‥‥‥‥‥‥‥‥‥‥‥9口语交际习作一‥‥‥‥‥‥‥‥‥‥‥‥‥‥‥‥‥‥‥‥‥‥‥‥‥12回顾拓展一‥‥‥‥‥‥‥‥‥‥‥‥‥‥‥‥‥‥‥‥‥‥‥‥‥‥‥20第二组5詹天佑‥‥‥‥‥‥‥‥‥‥‥‥‥‥‥‥‥‥‥‥‥‥‥‥‥‥‥‥236怀念母亲‥‥‥‥‥‥‥‥‥‥‥‥‥‥‥‥‥‥‥‥‥‥‥‥‥‥‥267某彩色的翅膀‥‥‥‥‥‥‥‥‥‥‥‥‥‥‥‥‥‥‥‥‥‥‥‥‥‥298某中华少年‥‥‥‥‥‥‥‥‥‥‥‥‥‥‥‥‥‥‥‥‥‥‥‥‥‥‥32口语交际习作二‥‥‥‥‥‥‥‥‥‥‥‥‥‥‥‥‥‥‥‥‥‥‥‥‥35回顾拓展二‥‥‥‥‥‥‥‥‥‥‥‥‥‥‥‥‥‥‥‥‥‥‥‥‥‥‥41第三组9穷人‥‥‥‥‥‥‥‥‥‥‥‥‥‥‥‥‥‥‥‥‥‥‥‥‥‥‥‥‥‥4410别饿坏了那匹马‥‥‥‥‥‥‥‥‥‥‥‥‥‥‥‥‥‥‥‥‥‥‥‥4711唯一的听众‥‥‥‥‥‥‥‥‥‥‥‥‥‥‥‥‥‥‥‥‥‥‥‥‥‥4912某用心灵去倾听‥‥‥‥‥‥‥‥‥‥‥‥‥‥‥‥‥‥‥‥‥‥‥‥‥52口语交际习作三‥‥‥‥‥‥‥‥‥‥‥‥‥‥‥‥‥‥‥‥‥‥‥‥‥54回顾拓展三‥‥‥‥‥‥‥‥‥‥‥‥‥‥‥‥‥‥‥‥‥‥‥‥‥‥‥58第四组13只有一个地球‥‥‥‥‥‥‥‥‥‥‥‥‥‥‥‥‥‥‥‥‥‥‥‥‥6014某鹿和狼的故事‥‥‥‥‥‥‥‥‥‥‥‥‥‥‥‥‥‥‥‥‥‥‥‥‥6315这片土地是神圣的‥‥‥‥‥‥‥‥‥‥‥‥‥‥‥‥‥‥‥‥‥‥‥6516某青山不老‥‥‥‥‥‥‥‥‥‥‥‥‥‥‥‥‥‥‥‥‥‥‥‥‥‥‥69口语交际习作四‥‥‥‥‥‥‥‥‥‥‥‥‥‥‥‥‥‥‥‥‥‥‥‥‥72回顾拓展四‥‥‥‥‥‥‥‥‥‥‥‥‥‥‥‥‥‥‥‥‥‥‥‥‥‥‥82第五组17少年闰土‥‥‥‥‥‥‥‥‥‥‥‥‥‥‥‥‥‥‥‥‥‥‥‥‥‥‥8618我的伯父鲁迅先生‥‥‥‥‥‥‥‥‥‥‥‥‥‥‥‥‥‥‥‥‥‥‥8919某一面‥‥‥‥‥‥‥‥‥‥‥‥‥‥‥‥‥‥‥‥‥‥‥‥‥‥‥‥‥9220某有的人‥‥‥‥‥‥‥‥‥‥‥‥‥‥‥‥‥‥‥‥‥‥‥‥‥‥‥‥952口语交际习作五‥‥‥‥‥‥‥‥‥‥‥‥‥‥‥‥‥‥‥‥‥‥‥‥‥98回顾拓展五‥‥‥‥‥‥‥‥‥‥‥‥‥‥‥‥‥‥‥‥‥‥‥‥‥‥‥105第六组诗海拾贝‥‥‥‥‥‥‥‥‥‥‥‥‥‥‥‥‥‥‥‥‥‥‥‥‥‥‥‥108与诗同行‥‥‥‥‥‥‥‥‥‥‥‥‥‥‥‥‥‥‥‥‥‥‥‥‥‥‥‥116第七组25伯牙绝弦‥‥‥‥‥‥‥‥‥‥‥‥‥‥‥‥‥‥‥‥‥‥‥‥‥‥‥14326月光曲‥‥‥‥‥‥‥‥‥‥‥‥‥‥‥‥‥‥‥‥‥‥‥‥‥‥‥14727某蒙娜丽莎之约‥‥‥‥‥‥‥‥‥‥‥‥‥‥‥‥‥‥‥‥‥‥‥‥15028某我的舞台‥‥‥‥‥‥‥‥‥‥‥‥‥‥‥‥‥‥‥‥‥‥‥‥‥‥153口语交际习作八‥‥‥‥‥‥‥‥‥‥‥‥‥‥‥‥‥‥‥‥‥‥‥‥‥156回顾拓展八‥‥‥‥‥‥‥‥‥‥‥‥‥‥‥‥‥‥‥‥‥‥‥‥‥‥‥1631《山中访友》学习目标第一课时导入新课(1)导语:同学们,春风夏雨,秋霜冬雪;青松迎客,寒梅报春。
六年级上册语文回顾拓展教案设计五篇教学设计为了追求教学效果的优化,在解决教学问题的过程中,注意把个别教师的教学经验升华为便于广大教师掌握和运用的教学科学,注意把已有的教学研究理论成果综合应用于教学实践,使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紧密地连接起来。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方便大家学习。
小学六年级语文教案1《少年旅行队》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并会写本课5个生字,注意“簿”、“茂”的写法。
2、知道本组诗歌从哪几方面学了少年旅行队在旅途中的所见、所闻、所做、所感。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初步感受散文诗的节奏美、韵律美以及浓郁的抒情色彩。
4、背诵课文最后一部分。
过程与方法:1、积累本课生词,并学会运用。
2、通过充分的读,不同形式的读,体会诗中所表达的情感,及蕴含的节奏美、韵律美、意境美。
3、画出重点词语,理解课文,体会诗人热爱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够通过理解课文、朗读课文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重点、难点能结合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出旅行队队员们在旅途中的愉快、兴奋而又满怀向往的心情,以及热爱自然,热爱生活,渴望到生活的海洋里探索求知,锻炼成长的美好感情。
教学准备1、课前指导布置学生预习课文,查阅作者柯蓝的资料。
2、制作课件,创设情景,提示重点语句。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调动学习热情1、同学们,你外出旅行过吗?你觉得旅行的过程中的收获是什么?2、有一支和你们一样喜欢旅行的少年旅行队,感受到了旅行的快乐,让我们与他们一起分享。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点评:结合生活经验谈话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自读----发现与探究1、自读课文,注意将字音读准。
2、检查生字的掌握情况。
3、[出示课件:“……少年旅行队在生活的海洋探索,在知识的海洋探索。
”]教师激情引读。
回顾·拓展三日积月累“轻诺必寡信”意思是轻易向别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民无信不立’’意思是如果百姓对当局失去信心,那么国家就失去生存之本。
“不精不诚,不能动人”意思是不真诚就不能打动别人。
“诚者,天之道也;诚之者,人之道也”意思是真诚,是万事万物共同遵循的准则;真诚待人,是做人的基本准则。
“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意思是答应给别人的东西,一丝一毫都不能少;与人约好的时间,一时一刻也不能改。
关于讲诚信的名言人无忠信,不可立于世。
言必信,行必果。
人不诚不行,国无信不兴。
信乃安生立命之根本。
第三单元智能测试题一、看拼音,写词语。
(5分)kuí wú bào yuàn bào qlàn liū zǒu gē shě( ) ( ) ( ) ( ) ( )答案:魁梧抱怨抱歉溜走割舍二、比一比,再组词。
(5分)嘶( ) 虑( ) 莓( ) 仪( ) 填( )撕( ) 虚( ) 霉( ) 议( ) 镇( )三、在下面的括里填上合适的词。
(6分)答案:清新的(空气、海风) 平静的(心情、湖面) 悠悠的(笛声、岁月) 耐心地(解释、回答) 幸福地(歌唱、回忆) 尽心尽力地(演奏、协助)四、把下面的词语和句子补充完整。
(9分)心( )肉( ) ( )( )不安( )( )大吉 ( )( )忘返蹑( )蹑( ) 一如( )( )刻( )铭( ) 自( )自( )1._______________,不能动人。
2.诚者,______________;诚之者,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纤毫必偿;______________,时刻不易。
答案:心惊肉跳忐忑不安溜之大吉流连忘返蹑手蹑脚一如既往刻骨铭心自作自受1.不精不诚2.天之道也人之道也3.有所期诺有所期约五、写出下面句子中带点词的意思。
(6分)1.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
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上册教材知识点梳理●教材概貌全册共有课文28篇,其中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14篇;教材后面还附有8篇选读课文,总共36篇。
教材设计了八个专题.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全册安排综合性学习两次,“资料袋”三次,“阅读链接”两次。
安排“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各七次。
“回顾·拓展”由三个栏目组成,“交流平台”“日积月累”是固定栏目,另有“展示台”“成语故事"“课外书屋”“趣味语文"穿插安排,其中,“趣味语文”“成语故事”“课外书屋"各安排了两次,“展示台"安排了一次。
●学期教学目标识字与写字1、会写120个字,掌握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有较强的独立识字能力。
2、能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3.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阅读1、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能正确地背诵和抄写要求背诵的语段。
2、加快默读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能边读边思考,习得质疑的习惯,能根据句子或不懂的内容提出问题。
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通过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生活实际和时代背景)等方法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
抓住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课文,体会其表达效果。
4、在阅读中揣摩文章的表达顺序,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学习通过联想和想象、环境描写和人物心理描写等初步领悟文章表达方法,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学习列小标题,养成独立的概括能力。
5、能根据注释和课外资料理解文言文,积累中华经典诗文。
6、学习浏览,扩大知识面,能根据需要搜集信息。
7、能利用图书馆、网络等信息渠道尝试进行探究性阅读。
扩展自己的阅读面,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20万字。
习作1、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重点掌握写人记事的文章,内容具体,感情真实。
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回顾·拓展三一、给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打上“√”。
勉强.(qiáng qiǎng) 强.制(qiáng qiǎng) 着.迷(zháo zhuó)掀.起(xiān xuān) 仪.式(yíyì) 瘦削.(xuēxiāo)二、从“读读写写”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舒服——( ) 埋怨——( ) 担忧——( ) 圣洁——( ) 在意——( ) 名望——( ) 三、选词填空。
幽静安静寂静平静1.同学们都( )地在教室里自习。
2.夜深了,山村又变得十分( )。
3.这难听的声音,一定破坏了这位老人独享的( )。
4.桑娜十分担心丈夫的安危,因为海面仍旧没有( )下来的迹象。
四、名言警句我会用。
1.妈妈经常对我说:“古人常说,。
意思是轻易向别人做出承诺的人,一定很少讲信用。
你在向别人做出承诺之前,一定要想想自己能不能做到,否则就会失信于人。
”2.丽丽的同桌童童是个不讲信用的孩子,答应给别人的东西,总会少给一点;与人约好的时间,却总是不遵守。
丽丽看了,对他说:“古人说:‘’你可要好好理解这两句话的意思啊!”五、课文回顾。
本组课文如一首首心灵之歌,唱出了动听的旋律,唱出了人间真情。
《穷人》一课中,生活贫困的桑娜夫妇主动收养了,有着的美好心灵;《唯一的听众》一课中,教授用她善意的谎言——,成就了“我”的梦想。
六、交流平台。
平平:你知道什么是心理描写吗?果果:心理描写就是对人物内心的思想活动进行描写。
如《穷人》中“”,就是心理描写的句子。
平平:对,这句话反映了桑娜。
果果:我们在写作中也要学会通过人物的心理描写来突出人物的品质。
参考答案:一、qiǎng qiáng zháo xiān yíxuē二、舒适抱怨忧虑神圣介意声望三、1.安静2.寂静3.幽静4.平静四、1.轻诺必寡信2.有所期诺,纤毫必偿;有所期约,时刻不易。
回顾·拓展三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累革命诗歌。
3.推荐好书,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1.通过回顾、交流,学习首尾呼应的写法,并试着运用。
2.积革命诗歌。
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
1课时一、回顾“词语盘点”1自读“词语盘点”中的词语。
2积本组词语,进行听写或抄写。
二、交流平台1读一读对话,说说小林和小东在交流什么?2再读《十六年前的回忆》的开头和结尾,体会“首尾呼应”这种写法的好处。
3课外阅读中,你留意到哪些文章也采用了“首尾呼应”的写法,读给大家听。
4把有这个特点的习作读给大家听。
三、日积月累1谈话导入革命战争时期,许多爱国志士用诗歌的形式表达了对敌人的仇恨和对革命胜利的向往之情。
阅读这些诗歌,透过字里行间,我们会从作者精炼的语言中看到他们视死如归的高大形象。
2朗读《囚歌》,感受形象。
〔让学生利用工具书,自行掌握生字、新词,要读准字音,读顺句子。
之后联系时代背景,整体感知全诗的思想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囚歌》第一节:叶挺将军以形象的语言,把自由与尊严相分离的情况表达了来。
下一节中,诗人先直接抒发了对自由的渴望,他决不会以屈尊为代价,更不会以奴颜婢膝去换得所谓的“自由”。
表明他为了坚持真理,坚贞不屈的顽强斗志;为了革命事业,“头可断、血可流”的坚定信念;为了革命的理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视死如归的大无畏革命精神。
最后作者以革命的凛然正气,慷慨激昂地说“我应该在烈火与热血中得到永生”。
《囚歌》的结尾气势豪迈,慷慨悲壮,反映一位革命战士无惧于死亡,甚至乐于把这视为生命最后辉煌的崇高境界,是作者向世人豪迈的真情告白,使我们的心灵为之震撼!在血与火的斗争考验面前,革命先辈为了崇高的理想,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体现生命的真正价值,从而得到永生。
他们的英名彪炳史册,让我们肃然起敬!3背诵《囚歌》。
4课外再搜集一首革命诗词,练习朗读、背诵。
四、课外书屋1明确“课外书屋”的目的。
第三单元《人间真情》单元整体备课【单元教材分析】生活处处有真情。
真情是一轮暖阳,温暖你那颗潮湿的心;真情是一股清泉,洗去你心头的不悦;真情是黑暗中的一把火,照亮你人生的道路……本组教材就是以真情为专题安排教学内容的。
小说《穷人》赞美了穷苦渔民桑娜与丈夫的美好心灵。
《别饿坏了那匹马》则讴歌了一群普通群众,特别是残疾青年的美好心灵。
《唯一的听众》表现了德高望重的老教授爱护、鼓励年轻人成才的美德。
《用心灵去倾听》展现了一位普通的问讯处的工作人员,用心灵去倾听,给人们带来快乐与幸福的事情。
课文中的这些人物虽然身份不同,但他们都有一颗善良的心,用实际行动谱写了一曲曲人间真情。
主题丛书:《寸草春晖》《父爱无边》《友情无价》《师爱永恒》《陌路情浓》《生灵有情》《真情如歌》。
【单元教学目标】1.学会18个生字,正确读写“勉强、心惊肉跳、忧虑、抱怨”等词语。
2.理解文中重点词句,读懂课文,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抄写印象深刻的句子。
3.通过本组课文学习,共同感受真情的美好,并让爱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扎根。
4.在读懂课文,体会情感的基础上,学习作者是如何通过对环境,人物心理活动等方面的描写,抒发了美好情感。
5、阅读《三字经》,了解三字经的主要思想,学会自学《三字经》6、阅读《西游记》前7回,了解【教学重难点】本组课文人物形象鲜明,感情真挚。
教学时要引导学生从字里行间体会情感,感受人物美好的心灵。
特别注意有关人物的言行、心理活动及环境写的句子,了解这些语句对表现人物品质的作用。
【教学准备】学生搜集课文以及当时社会背景的资料。
【重组单元教材与教学时数安排】教学内容教学时数单元导读与识字教学 29《穷人》 110《别饿坏了那匹马》 111《唯一的听众》 112《用心去倾听》 1《三字经》阅读指导 3回顾拓展三 2口语交际•习作三 3合计14 【学情分析】针对本组课文来说,课前搜集一些有关的资料,了解文章的时代背景,能够拉近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消除陌生感,帮助学生更好的体会文章所饱含的爱国之情,提高课堂实效。
小学六年级语文上册《课程纲要》课程类型:基础型课程教学材料: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六年级上册授课教师:授课时间:课文学习 56课时综合性学习 14课时口语交际 7课时习作指导 14课时回顾拓展 14课时机动时间 15课时总计 120课时一、教材简析(一)教材的基本结构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八组,依次是:感受自然,祖国在我心中,心灵之歌,珍爱我们的家园,初识鲁迅,轻叩诗歌的大门,人与动物,艺术的魅力。
除去第六组,共有课文二十八篇,精读课文、略读课文各十四篇。
每组课文都有“导语”“课例”“口语交际·习作”“回顾·拓展”四部分组成。
(二)教材的特点1、全面、准确地落实语文教学目标。
2、加强整合,使教材成为互相联系的整体。
3、加强导学功能,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
4、“口语交际*习作”的编排,加强指导,明确要求。
5、综合性学习”培养学生的语文综合运用能力。
6、加强语文学习与生活实际的联系。
二、学习目标(一)字词目标1、在阅读和语言实践中会写本册要求书写的120个字,正确读写“词语盘点”里的“读读写写”中的词语。
2、学生借助字帖临摹,继续学习用硬笔书写楷书,指导学生注意笔顺,安排好字的间架结构,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继续学习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培养学生的书写兴趣以及对书法的爱好之情。
(二)理解感悟3、能借助词典阅读,理解词语在语言环境中的恰当意义,辨别词语的感情色彩。
联系上下文和自己的积累,推想课文中有关词句的意思,体会其表达效果。
4、继续学习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朗读中增强语感。
注意联系情感积累和知识积累,在读中理解内容、体会感情,在体悟中促进朗读表达。
继续练习默读,养成一边默读,一边思考的习惯,默读后有自己的感受,并能对不理解的地方提出疑问。
有一定的速度,默读一般读物每分钟不少于300字。
5、在阅读中根据课文内容及文体特点,利用导语、课后题或其他方法,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或要点;继续学习抓住关键词句、重点句段,能联系自己的生活经验,理解课文内容,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体会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