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蛋白血症的护理知识分享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6
低蛋白血症护理措施简介低蛋白血症是指机体血浆中蛋白质含量低于正常范围的一种病理状态。
蛋白质在维持正常生理功能、调节体液平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低蛋白血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营养不良、肾脏疾病、炎症、损伤等。
在护理过程中,针对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需要采取一些特殊的护理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低蛋白血症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1. 营养支持低蛋白血症的患者由于蛋白质摄入不足或者蛋白质丧失过多,常常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因此,及时给予充足的营养支持对于康复十分重要。
以下是一些建议:•给予高蛋白饮食:饮食应尽量选用高蛋白食物,如禽肉、蛋类、奶制品、豆类等。
同时,要根据患者的需要调整蛋白质的摄入量,个体差异较大,因此需咨询专业营养师。
•补充蛋白质奶粉:根据医生或者营养师的建议,可以使用蛋白质奶粉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但要注意合理使用,以避免过量摄入造成肾脏负担增加等问题。
2. 水肿控制低蛋白血症患者常常伴有水肿症状,因为血浆蛋白质的减少导致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进而造成组织液体渗出增加。
以下是一些控制水肿的方法:•限制钠摄入:对于水肿较为明显的患者,应限制钠的摄入量。
减少盐的使用,避免高钠食物,如咸菜、零食等。
•饮食调整:增加富含钾的食物摄入,如蔬菜、水果等。
同时,食用高纤维食物有助于促进排尿,减少水肿。
•使用利尿剂: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量使用利尿剂来增加尿液排除,减少水肿。
3. 炎症控制炎症状态是低蛋白血症的一个常见原因,因此需要控制炎症反应。
以下是一些建议:•控制感染: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感染的风险较高。
及时发现并控制感染对于治疗低蛋白血症十分重要。
•使用抗炎药物: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适量使用抗炎药物来减轻炎症反应,如非甾体类抗炎药物。
•补充维生素:适量补充维生素C、维生素E等抗氧化维生素可以减轻炎症反应,并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
4. 定期监测对于低蛋白血症患者,定期监测血浆蛋白质水平和其他相关指标是必要的。
定期检查可以帮助护理人员了解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低蛋白血症的护理措施引言低蛋白血症是指血浆蛋白质在体内降低,导致血浆蛋白质的总量低于正常范围。
蛋白质在身体中起着重要的功能,包括运输营养物质、调节细胞功能和免疫等。
低蛋白血症可能由多种原因引起,如营养不良、肾脏疾病、肝脏疾病等。
对于患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可以帮助提高蛋白质水平,缓解相关症状。
护理措施1. 调整饮食饮食是提高蛋白质水平的关键。
患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应该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
可以建议患者增加食用富含蛋白质的食物,如肉类、鱼类、奶制品、豆类和坚果等。
此外,患者还应多食用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以提高身体的免疫力。
2. 补充蛋白质患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可能需要补充蛋白质。
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医生可以选择给患者静脉输液补充蛋白质,或者口服蛋白质补充剂。
需要注意的是,在给患者补充蛋白质时,要根据患者的肾功能和肝功能来确定剂量,以避免对身体造成负担。
3. 规律运动适当的运动可以提高血液循环和新陈代谢,帮助身体吸收和利用蛋白质。
患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可以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散步、跑步、游泳等。
运动不仅可以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和分解,还可以改善肠道功能,提高营养物质的吸收。
4. 管理并发症低蛋白血症可能导致一些并发症,如水肿和感染。
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病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对于出现水肿的患者,可以采取限制钠摄入、提高患者腿部抬高休息的姿势、按时服用利尿剂等方法来缓解水肿。
对于感染风险增加的患者,护理人员要做好手卫生和环境卫生,加强患者的营养监测和病情观察,并及时就医治疗。
5. 心理支持低蛋白血症可能对患者的生活和情绪造成影响。
护理人员除了提供身体护理之外,还应给予患者心理上的支持和鼓励。
可以通过与患者进行交流、倾听患者的困扰和抱怨,帮助他们调整心态,提升生活质量。
结论低蛋白血症是一种常见的血液疾病,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会产生负面影响。
合理的护理措施对于患者的康复至关重要。
主题:低蛋白血症护理问题计划及护理措施一、低蛋白血症简介低蛋白血症是指血浆蛋白含量过低的一种疾病。
血浆蛋白主要包括白蛋白和球蛋白,它们在维持血浆渗透压、输送营养物质、调节酸碱平衡、免疫防御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低蛋白血症常见于肾脏疾病、营养不良等疾病,严重的低蛋白血症会影响身体的正常功能,甚至危及生命。
二、低蛋白血症的护理问题1. 营养支持不足:患者常常因为肾功能不全或其他原因而导致食欲不振或者饮食限制,导致蛋白质摄入不足。
2. 水肿及渗出液增多:由于血浆蛋白含量减少,会引起组织渗出液增加,导致水肿等情况出现。
3. 营养代谢紊乱:低蛋白血症会影响体内的脂肪、糖、蛋白质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导致各种营养物质的代谢紊乱。
三、低蛋白血症的护理计划1. 营养支持:合理的膳食安排和营养补充非常重要,特别是要保证足够的蛋白质摄入。
2. 液体管理:监测患者的体重、尿量和水肿情况,合理控制液体的摄入和排出。
3. 促进血浆蛋白合成:对于肾脏疾病等患者,可以采取适当的药物干预,促进血浆蛋白的合成。
四、低蛋白血症的护理措施1. 严格监测:定期监测患者的血浆蛋白含量、肾功能、水肿情况等指标,及时发现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 膳食指导:对于营养不良的患者,可以制定合理的膳食计划,包括增加高蛋白食物的摄入,避免过多的盐摄入等。
3. 水肿处理:针对患者出现的水肿情况,可以采取利尿剂、透析等措施,帮助患者排出多余的液体。
五、结语低蛋白血症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疾病,对患者的健康造成严重影响。
护理人员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合理的护理计划和护理措施,以保证患者获得最佳的护理效果。
希望通过相关护理措施的实施,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恢复正常的生活功能。
六、心理护理除了生理方面的护理外,对于患有低蛋白血症的患者,心理护理同样至关重要。
患者可能会因疾病和治疗带来的身体不适、情绪波动等问题而产生焦虑、抑郁等情绪反应。
护理人员需要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支持,帮助他们调整心态,保持乐观的心情。
低蛋白血症的护理
低蛋白血症护理
低蛋白血症是一种营养缺乏的特殊表现。
由于长期的负氮平衡,导致血浆蛋白减少,胶体渗透压降低,使组织间潴留过多的水分,出现全身水肿为特征的营养不良性疾病。
南于低蛋白血症引发的全身重度水肿,皮肤张力非常高,极易发生破溃感染,加重病情,不仅病人痛苦,而且护理难度增加。
护理
2.1 基础护理
2.1.1 心理护理
每天多与病人交流,耐心解答病人提出的问题,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向病人及家属交代相关病情及注意事项,从而取得患方积极配合,有利于提高治疗及护理效果。
2.1.2 生活护理
病人卧位应安全舒适,符合病情需要。
保持床单平坦、整洁、干燥、柔软,床面不得存有碎屑、残渣等,以免损伤皮肤。
对出汗较多的病人,更要做好臀、背部的护理。
及时更换湿、污的衣服、被褥。
经常用温水擦洗受浸渍部位,洗净后抹干,局部扑滑石粉,以保持皮肤光滑、干燥。
指导病人穿宽松舒适的全棉内衣,以薄为宜,减少对皮肤的摩擦。
每日定时叩背,鼓励病人自主咳嗽,及时排痰,避免发生肺部感染等并发症。
对严重全身水肿的病人,首先
应绝对卧床休息,减少其热量与蛋白质的消耗,当水肿有所缓解后,则宜鼓励病人适当地进行活动。
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每日开窗通风2次,每次15 min~30 min。
2.1.3 皮肤护理
避免皮肤长时间受压,收治此类病人均在第一时间使用气垫床,无一例压疮发生。
预防压疮关键在于精心的护理,要求必须加强责任心,经常鼓励或协助病人翻身,必要时1 h~2 h更换体位1次,同时按摩受压部位。
应尽量使用软枕垫支撑起骨骼突出部及易受压部位。
经常检查易发生压疮的部位,如发现局部皮肤红润或淤血,应积极采取措施,避免再受压,改善局部血液循环,进行定期按摩、红外线照射受损局部、外涂碘伏原液每天3次,待干后再外涂美宝湿润烧伤膏。
湿润烧伤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化瘀、生肌止痛作用,且对已经出现红肿、疼痛、裂开的皮肤具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湿润烧伤膏很容易清洗干净,不需用力擦洗,不会加重对局部皮肤的机械损伤,能阻止压疮的发展。
协助病人翻身时应避免拖、拉、拽等动作,要保护好病人皮肤的完整性,及时修剪病人及家属的指甲,严防抓伤、抓破皮肤等不良事件发生。
尽量避免使用热水袋,如必须使用热水袋,水温应<50℃,并有护套相隔,热水袋不得与皮肤直接接触,严防擦伤和烫伤。
对手术后的病人,应加强切口换药,选用相对广谱的抗生素治疗,切口愈合欠佳时,可用微波照射治疗。
2.1.4 大小便护理
病人排便时给予便盆,保持便盆清洁、干燥,避免刺激损伤皮肤,要求控制时间,每次使用应小于8 min,且动作应轻柔,以免压伤、擦伤皮肤。
便后应注意会阴部清洁,可用温水清洁会阴,消除异味。
对于会阴部水肿的病人,每日用50℃~52℃温开水清洗2次,肿胀严重者可局部湿热敷50%硫酸镁,可使血管扩张,纠正局部组织缺血、缺氧,促进水分吸收,由于微循环的改善,增加了新陈代谢和白细胞的吞噬能力,促进炎性渗出物的吸收和消散,从而达到抗感染、止痛、消肿的目的。
要求温度控制为4O℃~48℃,持续湿敷,纱布随干随换,每日2次,每次15 min-30min ,能有效减轻水肿,缓解病人的不适。
2.1.5 各种导管的护理
若病人身上有吸氧管、胃管、导尿管,将会导致病人床上活动受限,潜在皮肤完整性受损的危险,必须定时查看、定时冲洗、定时更换。
准确记录24 h 出入量,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2.1.6 用药护理
遵医嘱正确实施治疗,用药及时、准确、安排合理,并观察、了解病人的反应。
视病情使用促进蛋白质合成的药物,输人血浆或白蛋白,酌情给予利尿剂,排除过多的体液。
2.2 对症护理
观察病人各部位水肿的程度,以便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水肿严重时,应防止肢体弯曲影响血液回流;下肢水肿严重tl,1.必须绝对卧床休息,给予抬高双下肢,适当在床上做主动、被动运动。
各种治疗应严格遵守无菌技术操作原则,工作人员接触病人前后要认真洗手,严防医院感染。
每日仔细观察水肿部位皮肤有无发红或苍白,及时发现破溃处,并给予必要的处理。
对已形成的张力性水疱应进行积极的处理,小水疱可每日外涂碘伏原液消毒,尽量减少摩擦,防止水疱破裂、感染,使其自行吸收;大水疱可用碘伏原液消毒后,在无菌操作下用小号针头的注射器抽出疱内的液体,再用红外线每日照射2次,治疗时严格按照操作规程,注意保持灯距,严防烫伤。
皮肤破溃处渗液不止者,创面处理原则为暴露、干燥、无菌,严禁敷料覆盖,应使创面暴露,保持局部清洁、干燥;在破溃感染初期刨面表浅时,每日用3 过氧化氢和生理盐水清洁创面2次,用红外线照射每日2次,照射3 d~5 d破溃处渗液明显减少。
每日外涂碘伏原液4次或5次,待干后外涂美宝湿润烧伤膏,1周~2周创面基本能结痂。
阴囊肿胀过大的病人应卧床休息。
为减轻阴囊下坠不适,病人卧位时把柔软的毛巾折叠起来垫在阴囊下部,折叠毛巾的大小以阴囊水肿的大小为准,高度以病人感觉舒适、无下坠感为宜。
每日给予温水清洗阴囊3次,再外涂美宝烧伤湿润膏保护。
若阴囊肿胀并出现红、肿、热、痛等炎症反应,可局部湿热敷5O 硫酸镁,每日2次,l周后症状基本能缓解。
2.3 饮食护理首先应治疗引起蛋白质摄人不足、丢失过多、分解亢进的原发疾病。
对严重水肿病人应暂时限制食盐,待水肿消退后,则应及时恢复食盐
量,以免食欲减退而不能摄入足够的蛋白。
若原发疾病无禁忌,可给予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使每日摄人蛋白质达60 g~8O g,保证充足热量供应。
3 体会
低蛋白血症有皮肤受损的危险、有感染的危险、体液过多、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等护理问题,这些都是护理的重点、难点。
除疾病本身外,食欲减退、蛋白摄人不足、吸收不良等也会丢失白蛋白,这些都是加重水肿的原因,应给予合理的饮食,供给蛋白质时,可根据年龄、食欲与并发症的性质而决定其用量,不能进食者应遵医嘱静脉补充营养。
必须认真做好基础护理,并不断总结经验,进一步做好低蛋白血症全身重度水肿病人的对症护理,糖尿病肾病综合征低蛋白血症病人,因高糖更有利于某些细菌生长,易发生感染,因此对该类病人应积极采取各项预防感染的措施,减轻病人的病痛,不断提高其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