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数学乘法公式
- 格式:doc
- 大小:85.50 KB
- 文档页数:7
数学中常⽤的乘法公式有哪些及如何推倒出来?我是中考数学当百荟,我来回答。
对初中⽣⽽⾔,乘法公式分两类:平⽅公式和⽴⽅公式。
其中常⽤的是平⽅公式,现⾏《课标》中已经把⽴⽅公式不做要求了。
平⽅公式包括:平⽅差公式和完全平⽅公式,⽴⽅公式包括:完全⽴⽅公式、⽴⽅和、⽴⽅差公式等。
它们的推导主要有两种⽅式:代数法和⼏何法,两种⽅式相互印证,体现数形结合的思想。
代数⽅法,主要运⽤整体思想和分配律,⼏何⽅法,主要运⽤图形的等(⾯)积变换。
01--乘法公式平⽅公式平⽅差(a-b)(a+b)=a²-b²完全平⽅公式(a-b)²=a²+b²-2ab(a+b)²=a²+b²+2ab⽴⽅公式⽴⽅差(a-b)(a²+b²+ab)=a^3-b^3⽴⽅和(a+b)(a²+b²-ab)=a^3+b^3完全⽴⽅公式(a-b)^3=a^3-3a²b+3ab²-b^3(a+b)^3=a^3+3a²b+3ab²+b^302--乘法公式的推导乘法公式是初中阶段务必掌握的基础内容,也是重点。
对初学者⽽⾔,乘法公式太多了,容易犯死记硬背的⼤忌。
死记硬背绝对是最后的选择,除⾮不能理解,学习没有章法(可想⽽知,死记硬背者,在公式运⽤阶段的那种痛苦和不堪状)。
因⽽学习乘法公式必须弄清楚公式的来龙去脉,掌握公式的推导,推导包括代数法和⼏何法。
理解了,你就会发现其中的规律,理解了,你就会巧妙记忆,将公式归类,在此基础上,你就会发现原来公式并不需要那么多,4个够了,甚⾄1个(分配律)⾜矣!乘法公式的代数法推导,主要依据初中七年级所学的多项式乘法法则,追根溯源,初中所学的多项式的乘法法则,是⼩学所学乘法对加法分配律⽽来。
乘法公式的⼏何法解释除了印证代数法推导的合理解释外,更重要的是其中涉及的数学思想:数形结合。
个性化一对一教学辅导教案学科: 数学 学生姓名 年级 七 任课老师 授课时间 一、教学内容:乘法公式二、教学重、难点:难点是整体思想的应用,公式中符号的变化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①(a+b)(a-b)=a 2-b 2 ②(a+b)2=a 2+2ab+b 2 ③(a-b)2=a 2-2ab+b 2 ④(a+b)(a 2-ab+b 2)=a 3+b 3⑤(a-b)(a 2+ab+b 2)=a 3-b 3⑥(a +b +c )2=[(a +b )+c ]2=(a +b )2+2(a +b )⋅c +c 2 =a 2+2ab +b 2+2ac +2bc +c 2=a 2+b 2+c 2+2ab +2bc +2ac即(a +b +c )2=a 2+b 2+c 2+2ab +2bc +2ac二、典型例题例1、计算(-a 2+4b)2分析:运用公式(a+b)2=a 2+2ab+b 2时,“-a 2”就是公式中的a ,“4b ”就是公式中的b ;若将题目变形为(4b-a 2)2时,则“4b ”是公式中的a ,而“a 2”就是公式中的b .1、2)2332(y x -2、22)2()2(a b b a -++3、2)72(y x -4、22)23()32(+-+x x例2、 计算(-2x 2-5)(2x 2-5)分析:本题两个因式中“-5”相同,“2x 2”符号相反,因而“-5”是公式(a+b)(a-b)=a 2-b 2中的a ,而“2x 2”则是公式中的b .练习、1、(2a-3b )(2a+3b ) 2、(5ab -3x )(-3x -5ab )3、(-y 2+x )(x+y 2)4、x (x+5)-(x -3)(x+3)5、(-1+a )(-1-a )(1+b 2)把公式本身适当变形后再用于解题。
这里以完全平方公式为例,经过变形或重新组合,可得如下几个比较有用的派生公式:()()()()()()()12223244222222222222....a b ab a ba b ab a ba b a b a ba b a b ab+-=+-+=+++-=++--=灵活运用这些公式,往往可以处理一些特殊的计算问题,培养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初一数学]乘法公式精品文档-可编辑乘法公式二项式的平方,等于其中每一项(连同它们前面的符号)的平方,加上这两项积的两倍.完全平方公式是计算两数和或差的平方的简算公式,在有关代数式的变形和求值中应用广泛.正确运用完全平方公式就要抓住公式的结构特点,通过与平方差公式的类比加深理解和记忆.运用中要防止出现(a±b)2=a2±b2,或(a-b)2=a2-2ab-b2等错误.需要指出的是,如同前面的平方差公式一样,这里的字母a,b可以表示数,也可以是单项式或多项式.例1利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1)(-3a-5)2;(2)(a-b+c)2.分析:有关三项式的平方可以看作是二项式的平方,如(a-b+c)2=[(a-b)+c]2或[a-(b-c)]2,通过两次应用完全平方公式来计算.解:(1)(-3a-5)23a)2-2×(-3a)×5+52精品文档-可编辑9a2+3a+252)(a-b+c)2a-b)+c]2a-b)2+2(a-b)c+c2a2-2ab+b2+2ac-2bc+c2a2+b2+c2+2ac-2ab-2bc.例2利用完整平方公式进行速算.1)112(2)992解:(1)112分析:将112变形为(1+1)2原式可1+1)2利用完全平方公式来速算.12+2×1×1+12121解:(2)992分析:将992变形为(1-1)2原式可1-1)2利用完整平方公式来速算.12-2×1×1+12981例3计算:22精品文档-可编辑1)992-98×1;(2)49×51-2499.解:(1)992-98×11-1)2-98×112-2×1+1-981-2-98+11;2)49×51-24995-1)(5+1)-249925-1-24990.例4已知a+b=8,ab=1,求a2+b2,(a-b)2的值.分析:由前面的公式变形可以知道:a2+b2=(a+b)2-2ab,(a-b)2=(a+b)2-4ab.解:由于a2+b2=(a+b)2-2ab,(a-b)2=(a+b)2-4ab.而a+b=8,ab=1所以22精品文档-可编辑a2+b2=(a+b)2-2ab=82-2×1=44a-b)2=(a+b)2-4ab=82-4×1=24.三:练1.利用乘法公式进行计算:1)(x-1)(x+1)(x2+1)(x4+1)(2)(3x+2)2-(3x-5)2(3)(x-2y+1)(x+2y-1)4)(2x+3y)2(2x-3y)2(5)(2x+3)2-2(2x+3)(3x-2)+(3x-2)26)(x2+x+1)(x2-x+1)解:(1)原式=(x2-1)(x2+1)(x4+1)x4-1)(x4+1)x8-1.2)解法1:原式=(9x2+12x+4)-(9x2-3x+25)9x2+12x+4-9x2+3x-2542x-21解法2:原式=[(3x+2)+(3x-5)][(3x+2)-(3x-5)]2222222佳构文档-可编辑6x-3)×742x-21.3)原式=[x-(2y-1)][x+(2y-1)]x2-(2y-1)2x2-(4y2-4y+1)x2-4y2+4y-14)原式=[(2x+3y)(2x-3y)]24x2-9y2)216x4-72x2y2+81y45)原式=[(2x+3)-(3x-2)]2x+5)2x2-1x+256)原式=[(x2+1)+x][(x2+1)-x]x2+1)2-x2x4+2x2+1)-x2x4+x2+12.:a+b=5,ab=3,求:(1)a-b)2;2)a2+b2;(( 佳构文档-可编辑解:(1)(a-b)2=(a+b)2-4ab52-4×3132)a2+b2=(a+b)2-2ab52-2×319.在线测试选择题1.在以下多项式的乘法中,能够用平方差公式计较的是()222A、(x+1)(1+x)B、(a+b)(b-a)C、(-a+b)(a-b)D、(x2-y)(x+y2)2.下列各式计算正确的是()A、(a+4)(a-4)=a2-4B、(2a+3)(2a-3)=2a2-9C、(5ab+1)(5ab-1)=25a2b2-1D、(a+2)(a-4)=a2-8精品文档-可编辑3.(-x+2y)(-x-2y)的计较成效是()2222A、x2-4y2B、4y2-x2C、x2+4y2D、-x2-4y24.(abc+1)(-abc+1)(a2b2c2+1)的结果是()。
乘法公式、整式的除法【考向解读】一、考点突破本讲考点主要包括: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同底数幂的除法、单项式除以单项式、多项式除以单项式。
通过多项式的乘法运算得到乘法公式,再运用公式计算多项式的乘法,培养从一般到特殊,再从特殊到一般的思维能力;通过乘法公式的几何背景,培养运用数形结合思想和整体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平方差公式是中考命题中比较重要的考点之一,单独命题的题型多为填空题,选择题和简单的计算题,这一知识点也常融入其他知识命题;完全平方公式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它在数的运算,代数式的化简,方程,函数等方面都有极其广泛的应用。
整式的除法在中考中出现的频率比较高,题型多见选择题与填空题,有时也会出现化简求值题,因此运算必须熟练。
二、重点、难点提示重点:平方差公式、完全平方公式,整式的除法及零指数幂的运算。
难点:乘法公式中字母的广泛含义及整式除法法则的应用。
【重点点拨】知识脉络图【典例精析】能力提升类例1 计算:(1)(-2a-b)(b-2a);(2)(2x+y-z)2.一点通:第(1)题中的b-2a=-2a+b,把-2a看成平方差公式中的“a”即可;第(2)题有多种解法,可把2x看成完全平方公式中的“a”,把y-z看成公式中的“b”,也可把2x+y看成公式中“a”,把z看成公式中的“b”。
答案:(1)(-2a-b)(b-2a)=(-2a-b)(-2a+b)=(-2a)2-b2=4a2-b2;(2)(2x+y-z)2=[(2x+y)-z]2=(2x+y)2-2z(2x+y)+z2=4x2+4xy+y2-4xz -2yz +z 2.点评:这两题都可以运用乘法公式计算,第(1)题先变形,再用平方差公式;第(2)题把三项和看成两项和,两次运用完全平方公式。
例2 计算:(1)[(-3xy )2·x 3-2x 2·(3xy 2)3·12y ]÷(9x 4y 2);(2)[(x +2y )(x -2y )+4(x -y )2]÷(6x ).一点通:本题是整式的混合运算,解题时要注意运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有括号先算括号里的。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公式》导学案教案课堂教学实录教案浙教版七年级下册数学《乘法公式》导学案课件教案课堂教学实录5.4乘法公式(1)【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观察总结平方差公式的特点和结果。
并能判断多项式相乘是否能运用平方差公式计算。
2、掌握平方差公式,并能从广泛意义上理解公式中字母的含义。
3、会运用平方差公式进行多项式的乘法运算。
4、会用平方差公式进行简便计算。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多项式乘以多项式法则,观察、猜想、验证、平方差公式应用的条件和结论,并初步学会运用平方差公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使学生体验数学有关结论的形成过程,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思考的习惯。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掌握平方差公式?难点:构造图形来解释平方差公式,需要较强的综合运用数学的能力,是本节的教学难点。
【教学准备】电脑、投影【教学过程】一、设情景,引出课题:昨天我们学习了多项式相乘的法则。
(学生回忆)。
今天老师在一本参考书上看到这样一些多项式相乘和相乘的结果,请同学们观察他们的特点,并猜想下面的多项式相乘的结果。
(1)(_+2)(_-2)=_2-4(2)(3-a)(3+a)=9-a2(3)(5m+2n)(5m-2n)=25m2-4n2小组合作:1、这些多项式相乘有特点吗?有什么特殊?2、他们的结果有什么特点?和等式左边的多项式有什么联系?3、运用你观察的结论,猜想下列多项式相乘的结果。
并用所学的知识进行验证。
(a)(a+2)(a-2)=(b)(3-_)(3+_)=(c)(2m+n)(2m-n)=(d)(a+b)(a-b)=二、交流对话,探索新知:1、请学习小组的代表根据所观察的结论进行总结:(1)等式的左边是两个数(字母)的和乘以这两个数(字母)的差。
(2)等式的右边是这两个数(字母)的平方差。
2、以(a+b)(a-b)为例,师生共同猜想结论,并共同验证:(a+b)(a-b)=a2-ab+ab-b2=a2-b2教师揭示,这就是代数中重要的乘法公式之一:平方差公式。
10.5乘法公式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能根据完全平方公式的特点,正确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2、通过完全平方公式的推导过程,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
(二)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公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
1、学生主动探索,敢于实践,勇于发现的科学精神。
2、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创新的意识。
二、学法引导
1.教学方法:尝试指导法、讲练结合法.
2.学生学法:本节学习了乘法公式中的完全平方,一个是两数和的平方,另一个是两数差的平方,两者仅一个“符号”不同.相乘的结果是两数的平方和,加上(或减去)两数的积的2倍,两者也仅差一个“符号”不同,运用完全平方公式计算时,要注意:
(1)切勿把此公式与公式
()222b a ab = 混淆,而随意写成()222b a b a +=+ .
(2)切勿把“乘积项”ab 2中的2丢掉.
(3)计算时,要先观察题目是否符合公式的条件.若不符合,应先变形为符合公式的条件的形式,再利用公式进行计算;若不能变
为符合条件的形式,则应运用乘法法则进行计算.
三、重点·难点及解决办法
(一)重点
掌握公式的结构特征和字母表示的广泛含义,正确运用公式进行计算.
(二)难点
综合运用平方差公式与完全平方公式进行计算.(三)解决办法
加强对公式结构特征的深入理解,在反复练习中掌握公式的应用.
四、课时安排
一课时.
五、教具学具准备
投影仪或电脑、自制胶片.
六、师生互动活动设计
1.让学生自编几道符合平方差公式结构的计算题,目的是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
2.引入完全平方公式,让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的内容,培养抽
象的数字思维能力.
3.举例分析如何正确使用完全平方公式,师生共练完成本课时重点内容.
4.适时练习并总结,从实践到理论再回到实践,以指导今后的解题.
七、教学步骤
(一)明确目标
1、会推导乘法公式中的两数和的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了解公式的几何背景,并能进行简单的计算。
2、体会数形结合的思想方法。
(二)整体感知
让学生先计算两数和的平方的特例,再计算典型的2)(b a +,从而
得出两数和的平方公式,接着播放课件帮助学生理解这个公式的几何背景,再通过分析公式的特征,帮助学生理解公式并加深记忆,最后通过例题和练习使学生运用公式进行简单的运算。
对于两数差的平方公式,可以将()b a -看作()[]b a -+,这对于学生的数学概括能力的培养有好处,()2222b ab a b a +-=-可以当作公式直接用。
(三)教学流程
1.计算导入;求得公式
(1)我们已经学了什么乘法公式?请分别用式子和文字表示出来?
(2)有理数的减法法则是什么?
(3)按照幂的意义,a
a⋅可以记作什么?反过来,2a可以写作什么?
(4)多项式乘以多项式的法则是什么?
(5)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103×97
②103 × 103
要想用好公式,关键在于辨认题目的结构特征,正确使用公式,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乘法公式.
引例:计算2)
a+,
(b
学生活动:计算2)
(b
a+,两名学生板演,其他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说出答案,得出公式.
22
2
2
+
=
a+
(
+
)b
b
ab
a
教师引导学生用文字概括公式.
方法:由学生概括,教师给予肯定、否定或更正,同时板书.
两数和的平方,等于它们的平方和,加上它们的积的2倍.2.结合图形,理解公式
根据图形完成下列问题:
如图:A图为正方形,
(1)图A 中正方形的面积为____________,(用代数式表示) 图Ⅰ、Ⅱ、Ⅲ、Ⅳ的面积分别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分别得出结论:2222)b ab a b a ++=+(
学生活动:在教师引导下回答问题.
(互动)
(1)公式的左边是什么形式?(2)公式的右边是什么形式?(3)公式的右边有多少项?(4)公式的右边的符号有什么特点?
3.探索新知,讲授新课计算:
(1)2)32b a +( (2)2)22(b a +
教师讲解:在2)32b a +(中,把2a 看成a ,把3b 看成b ,在2)22(b a + 中把2a 看成a ,把2b 看成b ,则2)32b a +(、2)2
2(b a +,就可用完全平方公式来计算,即
解:(1)2)32b a +(
=22)3(322)2(b b a a +⋅⋅+
=229124b ab a ++
解:(2)2)22b
a +( =22)2
(222)2(b b a a +⋅⋅+
=22424b ab a ++ 4.尝试反馈,巩固知识
练习一:做练习题1:()23+x ;()22y x +
学生活动:学生在练习本上完成,然后同学互评,教师抽看结果,练习中存在的共性问题要集中解决.
例5 计算:
(1)()2b a - (2)()232y x -
问:这两道要计算的式子有什么特点?
问:我们学多两数的和的平方的计算公式,那么这两道题能不能变形,以能够运用两数和的平方公式来计算呢?请同学们思考讨论。
解(1)(a -b )2
=[a +(-b )]2
=a 2+2 • a • (-b )+(-b )2
=a 2-2ab +b 2
(2)(2x -3y )2
=[2x +(-3y )]2
=(2x )2+2 •(2x )•(-3y )+(-3y )2
=4x 2-12xy +9y 2
达标反馈:练习2:做84页“讨论”,练习第2,3,4题
(2)图B 中,正方形的面积为
____________________,
Ⅲ的面积为______________,
Ⅰ、Ⅱ、Ⅳ的面积和为____________,
用B、Ⅰ、Ⅱ、Ⅳ的面积表示Ⅲ的面积_________________。
5、学习小结
(1)内容总结
两数和的平方公式:注意公式中的字母取值具有广泛性。
公式中的a,b既可以取任意有理数,也可以是单项式、多项式等等。
(2)方法归纳
通过体验、探索与认识,由学生自己得出乘法公式;再通过观察公式的几何背景图形,例题与练习加深对乘法公式的理解、认识,形成一定的运用公式计算的能力。
6、巩固练习
习题第2,3,4题
7、板书设计(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