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蛊记杰众文学小学语文四年级_石榴笑了综述
- 格式:ppt
- 大小:1.23 MB
- 文档页数:22
小学语文《石榴笑了》教学反思_语文教学反思课文第一段妈妈说: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
对于这个笑字,老师先让学生自己读读,初步感知,然后联系学生实际,让他们同桌互相笑一笑,把笑字的表面意思呈现在学生面前,然后老师语锋一转:妈妈说的石榴一笑中的笑,和我们小朋友的笑一样吗?从课堂反馈来看学生都知道不一样,妈妈说的笑是指石榴成熟的意思,这样通过读读想想比比,石榴一笑的笑就在学生头脑中生根了,为后文的笑做好了坚实的铺垫。
课文第三段石榴慢慢地裂开嘴,露出牙齿,笑了。
教师不急于去让学生理解笑的意思,而是先让学生在句子中找一找从哪儿可以看出石榴笑了?再结合学生的回答紧扣慢慢地裂开嘴,露出牙齿这些关键词语来读读、悟悟、品品,感受石榴笑的具体过程,让石榴的笑在学生头脑中发芽。
当学生对石榴一笑中的笑有了深刻地感悟之后,教师再次联系王力力的笑,让学生感受到同一个汉字在不同的句子中表示不同的意思,领略语言文字的美妙。
小学语文《手指》教学反思_语文教学反思所带班级的学生大多爱看书,语感较强,想象力丰富,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对语言文字把握准确。
因此,平时阅读教学中,我常常补充与课文相关的阅读材料,拓展学习内容,并延伸思维空间,引导学生从另一视角上形成自己的新认识,进而加深对课堂阅读素材的理解。
昨天,临时调整教学,先让学生观看《大师丰子恺》记录片。
今天教学《手指》,课后反思:增添观看记录片的教学内容,使阅读教学显得更为丰富和深刻了吗?教学中,我觉得文中所写五根手指的特点,五根手指的长处与短处,学生容易把握;作者表达感悟的方法是在文末直接表达,以直接表白的形式,道出给人的启示:手指的全体,同人群的全体一样,五根手指如果能团结一致,成为一个拳头,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强弱、美丑之分了。
这个反映作者的写作意图的句子无华丽的辞藻,无晦涩用词,用笔质朴自然,通俗易懂,学生易于理解。
教学至此,显然没有激发本班学生的更大的阅读兴趣,还没有拓展学生独立阅读的思维空间,留下思想,提升素养。
小学一年级语文《石榴笑了》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一年级语文《石榴笑了》原文院子里有棵石榴树,树上挂满了石榴。
妈妈说:“石榴一笑,就可以吃了。
”石榴什么时候笑呢?王力力想:我逗逗它,它会不会笑呢?力力唱歌,石榴不笑。
力力跳舞,石榴不笑。
力力讲笑话,石榴还是不笑。
呼——呼——呼——秋风来了。
树上的石榴渐渐地咧开嘴,露出牙齿,笑了。
力力望着石榴,也笑了。
【篇二】小学一年级语文《石榴笑了》教案教学目标:1、熟悉“石、棵、什、时、就、王、力、不、讲、还、出、牙”12个生字,会写“力、王、牙、石”4个生字。
2、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3、让学生明白全部植物的生长都有肯定的规律。
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认字、识字。
2、知道“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教学难点:体会全部植物的生长都有肯定的规律课前预备一个石榴、生字词语卡片。
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激发学生兴趣1、板书课题2、谈话:同学们,你们见过石榴吗?石榴是什么样子的呢?(让学生说,不作评判,然后出示一个课章前预备的石榴,让学生直观感受)3、石榴怎么会笑呢?想知道是怎么回事吗,那我们就一起来看课文吧二、初读课文1、借助拼音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并把本课的生字在课文中圈出来。
认真的拼读拼读。
2、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了些什么?(让同学说)三、再读课文1、想一想文中哪个自然段是写第一幅图的内容,哪个自然段是写其次幅图的内容。
2、看一看图,对比着图再读课文。
四、逐段学习课文1、学习第一自然段观看没笑的石榴是什么样子,想象树上挂满石榴的情景。
王力力的妈妈是怎么说的?读一读(留意对读的指导)2、学习其次自然段读课文其次段,说说王力力想了哪些方法来逗石榴笑?结果怎样?(让学生读,还可让学生演)3、学习第三自然段观看其次幅图中石榴的外形、颜色,外形变化,说说石榴笑了没有,是怎样笑的?引导学生说出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小学语文《石榴笑了》教案小学语文《石榴笑了》教案1教材简析《石榴娃娃笑了》是一首儿歌,内容浅显易懂,写了石榴成长过程中的样子。
__用了拟人的写法,把石榴当成娃娃,夏天时闭着嘴巴,秋天到了张开嘴巴,露出小红牙,表示已成熟。
这首儿歌清新活泼,贴近秋天这一单元主题。
设计理念以兴趣为先导,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读得轻松,读得高兴,增强读书的成就感。
注重学生阅读的实践,珍视学生在读书中的独特体验,使学生喜欢阅读,并感受阅读的乐趣。
学习目标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知道秋天石榴成熟时的特征,感受秋季景物的变化。
2、让学生在“快乐读书屋”中感受到阅读的乐趣,喜欢阅读。
3、认识本课要求认识的4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让学生了解秋天石榴成熟时的特征,感受秋季景物的变化。
教具准备石榴,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1课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读书兴趣1、展示石榴实物,简单介绍,引入“快乐读书屋”。
2、谈话引导。
(1)让吃过石榴的学生说一说石榴的样子、味道。
(2)自学读文前提示。
(3)适时提问:儿歌中写石榴娃娃笑了,露出了小小的红牙,石榴娃娃什么时候才露出小小的红牙?引入读文。
二、自读,感知课文内容1、借助拼音自由读文,读后和同桌说一说石榴娃娃什么时候露出了小小的红牙?2、尊重差异,独自试读(要求读准字音,把句子读通顺)。
3引导学生圈画出本课要认的生字,注意读准字音。
4、生生互动:同伴之间互相读给对方听,注意倾听,发现同伴读得好的地方学一学,对同伴读不好的地方要帮一帮。
5、指名分段汇报朗读,师生相机评价、鼓励,使学生感受自己能读书的乐趣。
6、讨论、交流:石榴娃娃什么时候露出了小小的红牙?你是怎么知道的?7、引导有感情读文:秋天一到,石榴娃娃高兴地笑了,你们高兴吗?带着愉快的心情,带着微笑,再读课文。
三、检查、认读生字1、同桌互相检查,比一比,认一认。
2、开火车读字卡识字。
3、指名认读字卡。
四、迁移拓展1、介绍一种熟悉的水果,可以从它的颜色、形状、味道等几方面说说它的特征。
小学一年级语文《ng eng ing ong》教学反思《石榴笑了》是语文s版第一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课文。
这篇课文是一篇童话故事,讲的是王力力听了妈妈的话后,盼望石榴快点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标志是外皮裂开,就像是张开嘴巴笑了。
教学这篇课文,我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入手:在教学时我从书中描写的“大爱”入手,让学生结合图片内容,讲讲《王子与美人鱼》《霸王别姬》《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体会书中描写的那些缠绵悱恻,花前月下;刻骨铭心,荡气回肠;海誓山盟,生死与共的“大爱”。
然后,再引入如茉莉般平淡无奇的爱,形成强烈反差,激发学生的好奇,真爱怎么能像茉莉呢?这部分的设计意图,一是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二是说话训练,给学生一个展现自己的平台,来进行表情达意的练习,培养学生的语感。
在教学的最后一个环节——拓展延伸部分,我给学生设计了“春天跟--说话了,说着说着,---。
”这样的问题,让学生也试着学写诗歌。
学生的思路很宽阔,如:陈柳欣说的:“春天跟花儿说话了,说着说着,花儿红了。
”张彦鹏说的:“春天跟青蛙说话了,说着说着,青蛙从洞里钻出来了。
”周梦婷说的:“春天跟小草说话了,说着说着,小草发芽了。
”多么有诗意啊,学生在得到了老师的认可之后,感到无比的自豪。
是啊,学生的可塑性很强,给学生一个天空,学生可以在蓝天中自由的翱翔,不要束缚孩子,孩子会在学中自由地成长。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我是这样来实施汉语拼音教学的。
一、融入游戏,融入故事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
”由于低年级学生刚刚从幼儿园步入到小学课堂中,35分钟学习时间对于他们来说是很漫长的。
根据学生爱玩的特性,我在教学中穿插了一些游戏,如“摘桃子”、“闯关”等,在课堂中引入了孙悟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童话般的情境中学习,活跃了课堂的气氛,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语文《石榴笑了》说课稿语文《石榴笑了》说课稿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小学语文s版一年级上册第六单元15课《石榴笑了》,本单元主题是“生活多美好,世界真奇妙”,激励儿童“快快乐乐的生活,认认真真的思考”。
一、说教材:这篇课文是一个儿童故事,讲的是王力力听了妈妈的话后,盼望石榴快点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标志是外皮裂开,就像是张开嘴巴笑了。
课文配了两幅插图。
第一幅图对应课文第二自然段:小朋友王力力在想办法逗石榴笑,显得天真可爱,让人忍俊不禁,极具儿童情趣。
第二幅图对应课文第三自然:秋天到了,石榴笑了,力力也笑了。
课文讲了王力力看到石榴,想吃石榴。
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石榴成熟的过程,同时也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具有好奇爱探索,易感染的心理特点,容易被新事物吸引。
学生在以前的学习基础上,能初步感悟到课文意义,并能在教师创设的情境中体验、感受,达到情感共鸣。
学生能较准确表达内心所想,并能说一句完整的话。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认识12个生字,会写“王、石、力、牙”等字,积累词语“石榴、慢慢地、露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弄清“石榴笑了”是什么意思。
过程与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学生拼一拼、想一想、讨论交流,掌握生字,理解内容。
情感态度价值观:1、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2、让学生明白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懂得所有植物的生长都有一定的规律。
教学重点: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知道石榴什么时候笑以及石榴笑了的意思。
二、说教法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
让学生与文本对话,是我们在新课程实验中致力寻求的新理念,也是我们语文教学的至高追求。
通过对话,让每一位学生的个性都得到充分的张扬,让他们享受学习语文的乐趣,感受到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小学语文《石榴笑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石榴笑了》。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3)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法,激发学生对石榴的兴趣。
(2)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学会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
(2)培养学生尊重农民、珍惜劳动人民的感情。
(3)培养学生勤奋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会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
(3)通过课文学习,体会石榴的生长过程和农民的辛勤劳动。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三、教学方法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展示、实物观察等方法,让学生身临其境,激发学习兴趣。
2. 互动式教学法:运用小组合作、讨论等形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培养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启发式教学法:教师提问,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课文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四、教学准备1. 课件:制作课件,包括课文动画、生字词、图片等。
2. 实物:准备石榴实物,让学生观察。
3. 作业本:准备学生的作业本,用于检查学习效果。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课件展示石榴实物,引导学生观察石榴的外观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石榴的了解,引出课文《石榴笑了》。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生字词的读音。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纠正发音,讲解生字词的含义。
3. 理解课文(1)学生通过小组合作,讨论课文内容,理解石榴的生长过程。
(2)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深入理解课文中的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
4.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小学语文《石榴笑了》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学习生字词,并能灵活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展示、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学会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事物的变化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珍惜生命的态度。
(2)培养学生懂得分享、互相帮助的品质。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正确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3)通过讨论交流,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运用。
(2)用优美的语言描述事物的变化过程。
三、教学准备1. 教学材料:课文《石榴笑了》,生字词卡片,图片素材。
2. 教学设备:投影仪,计算机,音响设备。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展示石榴图片,引导学生观察石榴的特点。
(2)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对石榴的了解和印象。
2. 朗读课文(1)学生自读课文《石榴笑了》。
(2)教师辅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气、节奏的把握。
3. 学习生字词(1)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
(2)教师选取重点生字词进行讲解,引导学生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4. 理解课文内容(1)学生讲述课文大意,教师引导补充。
(2)讨论交流:石榴为什么笑了?笑的原因是什么?(2)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关于石榴的小作文。
五、课后作业1. 熟读课文,巩固生字词。
2. 运用所学生字词,写一段关于石榴的小作文。
3. 观察大自然,发现生活中的美好,与同学分享。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积极性以及合作交流的能力。
2. 生字词掌握评估:通过课后作业和小测验,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3. 作文评估:对学生的课后作业进行批改,评估学生在实际运用中语言表达的能力。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反思教学效果,包括学生的参与度、课堂气氛、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以及学生的写作能力等方面。
S版小学语文一年级公开课《石榴笑了》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是一个儿童故事,讲的是王力力听了妈妈是话后,盼望石榴快点笑,好早日吃到石榴的故事。
这个故事告诉小朋友石榴到了秋天才成熟,成熟的标志是外皮裂开,就像是张开嘴巴笑了。
学情分析
我的教学对象是农村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阅读面不广,也没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和兴趣,我用谈石榴的方式来勾起他们对石榴的回忆,引起他们的兴趣。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的兴趣以及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4.会认12个生字,会写4个生字。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难点: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本帖最后由网站工作室于2012-10-1219:02编辑
教学过程
教学反思
课文讲了王力力看到石榴,想吃石榴,秋天到了,石榴成熟了这样一个充满童趣的故事,向我们介绍了石榴成熟的过程,同时也刻画了一个天真可爱的儿童形象。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图文结合,让学生借助文中的插图较直观地理解课文,较好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同时,我也较注重对学生朗读的培养,让学生在读中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