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污水的一体化反应器同步脱氮除磷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521.08 KB
- 文档页数:4
《城市污水处理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污水处理成为环境保护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
传统的污水处理方法虽然能够满足基本需求,但面对日益增长的城市人口和日益复杂的污水成分,传统的处理技术已经难以满足当前的环保要求。
因此,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与进步对于改善水质、保护生态环境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旨在梳理近年来城市污水处理中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
二、生物脱氮技术研究(一)发展概况生物脱氮技术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作用,将污水中的氮素转化为无害的氮气排放到大气中。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优化反应器设计、改进微生物菌群以及调控环境因素等手段,推动了生物脱氮技术的进步。
(二)技术分类目前,生物脱氮技术主要包括厌氧-好氧(A/O)工艺、同步硝化反硝化(SND)技术、短程硝化反硝化等。
这些技术通过不同的反应过程和微生物活动,实现了高效脱氮的效果。
(三)研究进展随着研究的深入,新型生物脱氮技术如微氧脱氮技术、基于膜生物反应器的脱氮技术等逐渐崭露头角。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脱氮效率,还降低了能耗和运行成本。
三、生物除磷技术研究(一)发展概况生物除磷技术主要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将污水中的磷素去除或转化为易于回收的形态。
近年来,随着对微生物除磷机制的了解加深,除磷技术的效率也得到了显著提高。
(二)技术分类常见的生物除磷技术包括聚磷菌(PAOs)除磷工艺、厌氧-好氧(A/O)结合除磷等。
这些技术通过调控微生物的生长环境和代谢过程,实现了对污水中磷的高效去除。
(三)研究进展新型的生物除磷技术如基于微藻的除磷技术、电化学辅助生物除磷技术等逐渐成为研究热点。
这些技术不仅提高了除磷效率,还为后续的磷资源回收提供了可能。
四、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优势与挑战(一)优势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相比传统技术,具有更高的处理效率、更低的能耗和运行成本。
同时,这些技术还能够实现对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回收利用,具有良好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Environmental Science192《华东科技》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除磷效果研究丁红胜,阮东亮(合肥蔡田铺首创水务有限责任公司,安徽 合肥 230000)摘要:本文对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除磷原理和技术进行详细分析,针对当前的污水除磷技术要点,提出增强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除磷效果的具体措施,为城市污水厂开展污水除磷工作提供参考意见。
关键词:城市现代化;污水处理厂;污水除磷效果城市建设中排放的污水中含有大量的磷元素,当污水汇入城市江河湖海后,磷元素会发挥其营养特性,增加水质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导致海藻类生物迅速繁殖和生长,带来城市水质营养化,影响城市用水的质量,同时对水中生物生长造成不良影响,因此,污水除磷工作刻不容缓,成为当前城市污水处理厂的重点工作内容。
1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除磷原理我国城市污水除磷技术发展历程较为曲折,相关人员经过长期实践和探索研发出现代化污水除磷技术,主要包括氧化沟除磷技术、曝气生物滤池、导流曝气生物过滤技术、微生物反应技术,针对活性污泥采用水解法、气浮法、快沉法、微波法以及超声波法进行城市污水除磷,综合利用膜生物反应器以及复合生物反应器,根据污水除磷效果,决定是否采用高效污水除磷剂,提升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水除磷效率。
2 城市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水除磷技术 2.1 污水除磷技术工艺 城市污水厂在进行污水除磷工作期间,利用先进的污水除磷技术,形成完善的污水处理系统,该系统在正常运行条件下,一般采用活性污泥法进行污水除磷,活性污泥法处理污水的相关技术工艺是将活性污泥交替使用在厌氧和好氧环境中,进而形成A/O 系统,即厌氧-好氧系统,具体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1]。
图1 氧化沟A/O 污水处理流程2.2 生物除磷法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主要以生物除磷技术为主,利用生物制约法对水源中的磷元素进行数量控制,压缩污水中磷元素的生存和发展空间,起到有效净化水资源的作用,依靠活性污泥法对废水进行除磷处理,在磷元素好氧和厌氧两种条件下,实现摄取和释放磷元素。
《城市污水处理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研究进展》篇一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污水处理问题日益突出。
在众多的污水处理技术中,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因其高效、经济、环保等优点而备受关注。
本文旨在探讨城市污水处理中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的研究进展,分析其技术特点、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趋势。
二、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概述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是一种利用微生物的新陈代谢活动,通过生物膜法或活性污泥法等工艺,将污水中的氮、磷等营养物质去除的技术。
该技术具有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污泥产量少等优点,是当前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的研究热点。
三、新型生物脱氮技术研究进展(一)A2/O工艺及其改进型技术A2/O(厌氧-缺氧-好氧)工艺是一种典型的生物脱氮技术。
近年来,研究者们针对A2/O工艺的不足,开发了多种改进型技术,如MBBR(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SBR(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等。
这些技术通过优化反应器结构、调整运行参数等手段,提高了脱氮效率,降低了能耗。
(二)新型厌氧氨氧化技术厌氧氨氧化技术是一种利用厌氧氨氧化菌将氨氮转化为氮气的生物脱氮技术。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提高菌种活性等手段,推动了厌氧氨氧化技术的发展。
该技术具有脱氮效率高、能耗低等优点,是未来生物脱氮技术的重要发展方向。
四、新型生物除磷技术研究进展(一)PAOs(聚磷菌)强化除磷技术PAOs强化除磷技术是一种利用聚磷菌在厌氧-好氧条件下实现高效除磷的技术。
近年来,研究者们通过优化反应条件、提高聚磷菌活性等手段,提高了PAOs强化除磷技术的除磷效率。
该技术具有除磷效果好、污泥产量少等优点。
(二)化学与生物联合除磷技术化学与生物联合除磷技术是一种结合化学沉淀与生物吸附的除磷技术。
该技术通过投加化学药剂与生物反应相结合的方式,实现高效除磷。
近年来,研究者们针对不同水质条件,优化了药剂种类和投加量,提高了除磷效果。
五、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应用及发展趋势(一)应用现状新型生物脱氮除磷技术在城市污水处理中已得到广泛应用。
一、同步脱氮除磷的bardenpho工艺流程图?各段的作用?这个是四段的,五段的是在前面再加一个厌氧池,加强除磷能力。
(1)缺氧池1:首先是脱氮,通过好氧1的内循环去除含硝酸盐的氮;其次是回流剩余污泥释放磷;(2)好氧池1:首先去除BOD5,其次是硝化,但是由于BOD浓度还比较高,产生的硝酸盐很少;然后是聚磷菌对磷的吸收,但是由于硝酸盐的存在,吸收磷的效果也不好;(3)缺氧池2:脱氮和释磷,以脱氮为主;(4)好氧池2:吸收磷;进一步硝化;进一步去除BOD5;(5)二沉池:泥水分离,污泥回流缺点:工艺复杂,反应器单元多,运行繁琐且成本高。
参考文献:排水工程.张自杰二、生物除磷机理?厌氧:PAOs利用体内聚磷酸盐为能源快速吸收乙酸,并以PHB和其它聚羟基羧酸(PHAs)的形式储存起来,同时将聚磷酸盐分解产生的溶解性无机磷酸盐释放出来;好氧:PAOs以PHAs为能源用于生长,并摄取废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磷酸盐,以聚磷酸盐的形式储存起来。
好氧和厌氧能量动力学的区别:摄取的磷比释放的磷多。
活性污泥典型的含磷量:P/VSS=1.5%-2.0%;当PAOs存在时,P/VSS增至5%-7%,有时高达12%-15%参考文献:废水生物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三、asm1,asm2适合的工艺?asm1里面各个参数的意义?1986年推出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包括去除污水中有机碳以及硝化和反硝化等过程。
1995年推出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包含了脱氮和生物除磷处理过程。
1999年ASM2被拓展为ASM2d,将反硝化聚磷菌包含在内。
1998年推出了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所包含的主要反应过程和ASM1相同。
是对ASM1的改进,更适合于实际应用。
模型的组分1.可溶性惰性有机物S I2.易生物降解有机底物S S3.颗粒性惰性有机物X I4.慢速可生物降解有机底物X S5.活性异养菌生物量X B.H6.活性自养菌生物量X B.A7.微生物衰减产生的颗粒性产物X P8.溶解氧S O9.硝态氮S NO10氨氮S NH11.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氮S ND12.颗粒性可生物降解有机氮X ND13碱度S alk参考文献:李咏梅的ppt。
一、同步脱氮除磷的bardenpho工艺流程图?各段的作用?这个是四段的,五段的是在前面再加一个厌氧池,加强除磷能力。
(1)缺氧池1:首先是脱氮,通过好氧1的内循环去除含硝酸盐的氮;其次是回流剩余污泥释放磷;(2)好氧池1:首先去除BOD5,其次是硝化,但是由于BOD浓度还比较高,产生的硝酸盐很少;然后是聚磷菌对磷的吸收,但是由于硝酸盐的存在,吸收磷的效果也不好;(3)缺氧池2:脱氮和释磷,以脱氮为主;(4)好氧池2:吸收磷;进一步硝化;进一步去除BOD5;(5)二沉池:泥水分离,污泥回流缺点:工艺复杂,反应器单元多,运行繁琐且成本高。
参考文献:排水工程.张自杰二、生物除磷机理?厌氧:PAOs利用体内聚磷酸盐为能源快速吸收乙酸,并以PHB和其它聚羟基羧酸(PHAs)的形式储存起来,同时将聚磷酸盐分解产生的溶解性无机磷酸盐释放出来;好氧:PAOs以PHAs为能源用于生长,并摄取废水中的溶解性无机磷酸盐,以聚磷酸盐的形式储存起来。
好氧和厌氧能量动力学的区别:摄取的磷比释放的磷多。
活性污泥典型的含磷量:P/VSS=1.5%-2.0%;当PAOs存在时,P/VSS增至5%-7%,有时高达12%-15%参考文献:废水生物处理.化学工业出版社三、asm1,asm2适合的工艺?asm1里面各个参数的意义?1986年推出活性污泥1号模型(ASM1):包括去除污水中有机碳以及硝化和反硝化等过程。
1995年推出活性污泥2号模型(ASM2):包含了脱氮和生物除磷处理过程。
1999年ASM2被拓展为ASM2d,将反硝化聚磷菌包含在内。
1998年推出了活性污泥3号模型(ASM3):所包含的主要反应过程和ASM1相同。
是对ASM1的改进,更适合于实际应用。
模型的组分1.可溶性惰性有机物S I2.易生物降解有机底物S S3.颗粒性惰性有机物X I4.慢速可生物降解有机底物X S5.活性异养菌生物量X B.H6.活性自养菌生物量X B.A7.微生物衰减产生的颗粒性产物X P8.溶解氧S O9.硝态氮S NO10氨氮S NH11.溶解性可生物降解有机氮S ND12.颗粒性可生物降解有机氮X ND13碱度S alk参考文献:李咏梅的ppt。
改良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改良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生活污水的处理一直是城市环境保护的重要课题之一。
其中,氮和磷是主要的污染物,对水体的富营养化和生态环境的破坏起到了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生活污水脱氮除磷效果,改良A2/O工艺成为了被广泛研究和推广的方案之一。
A2/O(Anaerobic Anoxic Oxic)工艺是一种采用厌氧-缺氧-好氧的工艺流程处理污水。
它通过堆积并逐层分隔生物接触氧化池、内循环在一体的方式,有效地减少了处理过程的空间需求和能耗,同时也提高了生物降解效果。
在A2/O工艺中,脱氮和除磷主要通过好氧和厌氧条件下的微生物活动来完成。
初始的厌氧阶段通过在缺氧环境下引入nong氮细菌,将有机物转化为无机物。
良好的环境条件和高效的微生物群落,有助于提高脱氮效果。
接下来的好氧阶段,则通过在含氧环境下引入niao氧细菌,将有机氮转化为无机氮。
同时,好氧条件也有助于溶解磷的转化。
为进一步改良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研究人员使用了多种方法和技术。
首先,优化厌氧反应器的环境条件,如调节温度、pH值和进水速度,能够创造更有利于脱氮细菌生长和活动的环境。
其次,合理选用良好的微生物菌种,培养适应性强、活性好的菌株,有助于提高处理水质的稳定性和脱氮除磷效果。
此外,增加曝气时间和增加外源性碳源的供给,也能够刺激微生物菌群的生长和代谢能力,加速脱氮除磷过程。
值得一提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配合使用其他工艺和技术,能够更好地发挥A2/O工艺的脱氮除磷效果。
比如,与生物接触氧化(BIOX)和生物接触氧化-微生物燃烧(BIOX-MBR)工艺相结合,能够进一步提高污水处理的效果。
此外,使用化学物质如聚合铝和聚合铁作为辅助剂,结合A2/O工艺,能够显著提高磷的去除率。
改良A2/O工艺处理生活污水的脱氮除磷效果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研究表明,在合适的操作条件下,A2/O工艺能够达到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