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MC与IBM、HP、HDS、NATAPP等多家产品的对比
- 格式:pdf
- 大小:253.69 KB
- 文档页数:11
存储各厂商自己总结日立存储:存储管理软件:Storage Navigator Modular 2(SNM2)HDS存储初始化配置流程:1.注册2.登陆3.改变模式4.license Key的添加5.设置主机联接模式point to point6.创建RAID7.划分LUN8.格式化LUN9.添加HOST 平台10.MAPPING LUN11.绑定WWNUSPV/USP VM的部分硬件参数和软件列表-146GB,300GB 15Krpm-300GB、400GB 10Krpm-750GB/1TB SATA-HSD-Storage Navigator-RAID5:3D+1P,7D+1P,可以做成4个7D+1P条带化组-RAID1:2D+2D,4D+4D-RAID6:6D+2P-Hotspare 固定,最多40个-Performance Monitor(performance Monitor,Tuning Manager)-TrueCopy-Shadowlmage-*Partition ( Cache Partition、存储Partition)-*UVM (使用Cache放置,)-*HUR 基于存储之间作容灾复制(异步)-*COW (快照)-Dynamic Providing(预先分配,IBM DS系列存储管理软件:storage manager配置过程:1、右击左边Devices选项卡下的电脑图标,选择Add Storage Subsystem。
2、在弹出的窗口内输入存储管理IP:192.168.128.101和192.168.128.1023、右键新建立的storage subsystem,选择Manage Storage Subsystem4、右键左边的Total Unconfigured Capacity,选择Create Logical Driver,然后按下列步骤创建磁盘组和逻辑卷,5、Create array6、Create logical drive7、输入逻辑卷大小,此次为所有空闲空间Free capacity的值,Logical Driver Name输入一个可识别的名称,初始化参数设置Advanced logical drive parameters:选择Customize settings,单击Next,8、选择Map later using the Mappings View,等会在挂载,然后单击Finish,重复上面创建磁盘组和逻辑卷的步骤,创建另外一个逻辑卷(为了AB控制器能负载均衡,最好在控制器选择步骤分别选择不同控制器;最好预留一块磁盘用于热备)。
各厂商高端存储产品的技术对比目录1背景信息....................................................................................................... 错误!未定义书签。
2技术指标列表............................................................................................... 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大型号指标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小型号指标列表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体系结构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3.1HDS USP V/USP VM体系结构——先进的统一星型网络架构......... 错误!未定义书签。
3.2EMC DMX-4/DMX-4 950体系结构 ..................................................... 错误!未定义书签。
3.3IBM DS8300 Turbo/DS8100 Turbo体系结构——落后的双控制器结构错误!未定义书签。
4Cache技术分析............................................................................................ 错误!未定义书签。
1.国外相关技术发展与市场情况说明我们选择在国内知名度较高的BMC、IBM、HP这三厂商的监控产品进行分析比较。
1.1.监控产品市场调研1.1.1.产品组成在IT管理的监控领域中,目前的主流厂商有BMC、HP、IBM,具体产品如下:●◆BMC●✧监控管理产品——BMC ProactiveNet Performance Management●✧事件及服务影响管理产品——BMC Event and Impact Management●◆IBM●✧监控管理产品——IBM Tivoli Monitoring●✧事件及服务影响管理产品——Tivoli Enterprise Console、TivoliNetCool/Omnibus、Tivoli Business Service Manager(TBSM)、NetCool/RealtimeActive Dashboards、Tivoli NetCool/Impact等●◆HP●✧监控管理产品——HP Operations Manager、Smart Plug-ins 、SiteScope等●✧事件及服务影响管理产品——HP Operations Manager、Service Navigator、Business Process Insight等1.1.2.市场表现BMC、IBM、HP三家厂商在BSM(业务服务管理)管理理念及解决方案成熟性方面的表现,排名依次为BMC、HP、IBM。
BMC、IBM、HP三家厂商在IT管理软件方面的表现,排名依次为BMC、IBM、HP。
BMC、IBM、HP三家厂商在数据库开发和管理方面的表现,排名依次为BMC、IBM、HP。
BMC、IBM、HP三家厂商在事件关联和分析方面的表现,排名依次为BMC、HP、IBM。
1.2.监控技术比较在IT管理的监控领域中, BMC、HP、IBM的产品比较如下:。
网络存储测试方案一.目前主流网络存储设备厂商及其主要产品的特点及主要性能指标主流厂商: EMC,IBM,HDS,Netapp等。
EMC目前EMC产品存储方面主要涵盖:NAS、SAN、云计算等方面。
主要产品有:EMC Atmos集全球规模的存储能力与云体系结构的优势于一身,提供能够满足企业和服务提供商需求的解决方案。
EMC isilon针对大数据的强大横向扩展NAS 解决方案,不管规模如何,其安装、管理和扩展都很简单。
EMC Symmetrix 10K/20K/40K这系列三个产品从经济性到高性能均覆盖到,其中10K:最经济划算的多控制器阵列,专门针对高性能和高效率而设计,适合在虚拟环境中整合应用程序。
20K:专门针对高要求虚拟数据中心环境的性能、整合和自动化需求而打造。
40K:专为混合云环境打造,提供了业界最高级别的整合、性能和可扩展性。
EMC VNX高性能统一存储,具有无与伦比的简洁性和高效性,针对虚拟应用程序而优化。
IBMIBM TotalStorage DS8870提供高达 3 倍的性能提升,以实现更快的事务处理速度和实时分析凭借与IBM 企业级服务器集成的完全硬件冗余的先进业务持续性解决方案,提供卓越的系统可用性凭借 5 代IBM® System Storage® Easy Tier® 功能和其他先进的自我调整功能,优化性能和成本目标扩展至高达 1 TB 的系统缓存和高达 2 PB 的容量通过出色的可扩展性、自我优化、驱动器分层和对广泛工作负载的支持实现整合IBM XIV 存储系统针对极致的易用性和运营敏捷性设计的久经考验的创新性高端磁盘存储系统热点、始终如一的高性能,以及通过网格架构实现的大规模并行处理适用于优化的云与虚拟环境的虚拟化存储资源通过完全冗余、自我修复和无与伦比的重建速度实现的极高可靠性与可用性汇聚高密度驱动器、简化的规划、低接触管理和无成本功能等优势,从而实现的极低总拥有成本NETAPPNETAPP FAS2200全新的FAS2220 和FAS2240 提供了功能更加强大的系统,可以适合任何预算NetApp 虚拟存储分层可提高性能和效率能够腾出资源、时间和资金能够灵活满足不断增长的业务需求专注于您的业务而非技术采用功能更为强大的新System Manager 界面,只需几分钟即可完成安装与Windows® 和虚拟化环境等关键应用程序紧密集成利用闪存池技术,可以在SSD 与SATA 磁盘之间实现简单的“即装即用式”自动数据移动NETAPP FAS3200性能提高多达80%,容量增加100%。
HDS高端存储介绍与EMC、IBM竞争分析和技术比较日立数据系统有限公司2012年2月目录第1章中端与高端存储划分分析 (4)1.1业界公认的中端、高端存储对应分析 (4)1.2业界选型的高端划分证明 (5)1.3中端和高端存储差异和划分依据 (7)1.3.1结构差异,高端多控制器的优势 (7)1.3.2高端存储的扩展能力优势 (12)1.3.3高端存储的可靠性优势 (12)1.3.4容灾优势,高端存储才有三中心技术 (13)第2章中端存储的对比分析 (15)第3章高端存储的对比分析 (18)3.1HDS高端存储指标比较 (31)3.2HDS高端存储总体优势比较 (35)3.2.1HDS高端存储市场占有第一 (35)3.2.2HDS存储100%承诺的可靠性第一 (36)3.2.3安全服务、易用易管理第一 (38)3.2.4完美高端“交换式”结构带来的性能第一 (38)3.2.5HDS存储创新的“软件功能”第一 (39)3.2.6HDS有众多OEM厂商,开放性第一 (40)第4章国家电网2010年存储入围选型档次对应说明 (41)第5章HDS解决方案的优势对比 (43)附件:HDS、EMC、IBM存储详细比较 (48)第1章中端与高端存储划分分析1.1业界公认的中端、高端存储对应分析HDS、EMC与IBM作为传统的竞争对手,存储产品线的发展一直处于交替竞争状态。
目前三个厂商都把自身产品明确分为中端和高端存储产品线,高端存储主要为HDS的VSP系列,EMC的DMX系列,IBM DS8000系列,并主要采用多控制器结构,在扩展容量的同时可以横向扩展控制器并保证性能扩展。
中端存储主要为HDS AMS2000系列,EMC CX4系列(刚升级为VNX系列),IBM DS5000系列,HP EVA系列,主要采用双控制器接口,尤其两个控制器已经固定配置,能够扩展的只有容量。
在高端存储中,业内公认竞争比较关系如下图,其中HP和SUN都是OEM的HDS高端存储,SUN已经被ORACLE收购,因此目前拥有高端技术的只有HDS、EMC、IBM这三个厂商(IBM因为采用2台小机的控制器结构只能是部分高端技术):在中端存储产品中,业内公认竞争比较关系如下图:具体的对比分析详见后面的参数对比详细说明部分。
各厂商高端存储产品技术对比各厂商高端存储产品的技术对比目录1背景信息4 2技术指标列表6 2.1大型号指标列表6 2.2小型号指标列表7 3体系结构分析9 3.1HDS USP V/USP VM体系结构先进的统一星型网络架构9 3.2EMC DMX-4/DMX-4 950体系结构11 3.3IBM DS8300 Turbo/DS8100 Turbo体系结构落后的双控制器结构13 4Cache技术分析16 4.1HDS USP V/VM缓存技术16 4.2EMC DMX-4缓存技术17 4.3IBM DS8000缓存技术17 5缓存并发访问能力比较19 5.1HDS USP V缓存并发数19 5.2HDS USP VM缓存并发数21 5.3EMC DMX-4/DMX-4 950缓存并发数22 5.4DS8300缓存并发数22 5.5小结23 6IO性能24 6.1测试结果公开网站24 6.2DS8300测试结果25 6.3USP V测试结果26 6.4对比26 6.5DMX-4/950测试结果26 7存储虚拟化整合技术27 7.1HDS USP V/USP VM虚拟化27 7.2IBM和EMC虚拟化技术28 8存储分区技术30 9动态供应技术32 10各个厂商的宕机记录34 11HDS向客户承诺的系统可靠性36 1 背景信息存储(即智能磁盘阵列)已经成为企业IT支撑系统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分支。
目前全球范围公认的主流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有HP、EMC、IBM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分化,上述几个主流厂商都向市场提供两个系列的存储产品即高端存储和中端存储两个系列,分别满足不同级别和不同规模的应用需求。
为了更好地进行产品选型,我们需要对各厂商的产品进行深入分析对比,以作为我们选择的重要依据。
本文首先对各厂商的高端存储进行分析,中端存储的分析将在其他文件中提供。
下表是各厂商高端存储型号的详细列表。
产品HP EMC IBM HDS 大XP24000 DMX-4 DS8700 USP V 小XP20000 DMX-4 950 DS8300 USP VM 在技术分析前,我们确定了一些主要的技术方面,然后在这些技术指标上对各厂商的产品进行对比,包括主要指标列表、体系结构、Cache技术、性能、存储虚拟化功能、存储分区、以及容量动态供应技术等。
X-IO存储产品与EMC、HP存储产品的比较(其他品牌如Dell,HDS,Netapp,IBM等和EMC,HP情况类似)
我们可以在高层次上做比较:
1、IOPS
XIO有2个型号,一个3U的Hyper ISE型号机箱可以给峰值超过200,000 IOPS,平均大概66,000 IOPS; 一个3U的ISE2型号3U机箱可以给平均大概16,000 IOPS。
EMC 和HP都没有产品达到Hyper ISE级别的参数。
但是,他们的产品可以和XIO 的ISE2型号比较,如果要做到同样的IOPS数字,他们要用上多4到6倍的机箱空间才可以。
(IOPS数字都是按照SPC-1标准的测试数字)
2、5年保修
XIO所有硬件都是5年全球免费保修的,EMC和HP都只提供3年,第4和第5年的收费都不低。
3、硬盘故障率
XIO的硬盘故障率是每年0.06%,EMC和HP的大概是5-7%。
4、100%硬盘速度不变
XIO的独有RAGS技术可以保证所有硬盘可以使用到从0%到100%满时的速度不变。
EMC和HP的硬盘速度会从50%满时开始下降,到70%满时速度会下降超过50%。
5、自动调优
XIO的独有CADP技术可以实时的把数据放在最优化的状态,其他的如EMC和HP等都需要定时做手工调优,EMC每一次调优的收费是RMB20,000。
6、节能
XIO的同样可用TB的耗电和空调要求大概是EMC和HP的25%到50%左右,所以是非常节能的。
7、扩容性
XIO采用的是完全横向扩容架构,也完全不需要机头。
EMC只有最高端的Isilon产品系列和HP只有最高端的3PAR产品系列是采用类似的架构。
竞争销售指南:EMC VNX 系列与 IBM Storwize V7000U 之对比IBM StorwizeV7000U 概述IBM V7000U 在 2011 年 10 月作为一个系统推出,它“核心是基于数据块”,并使用一些文件模块来提供一个统一平台。
它基于 SVC 体系结构并使用 XIV 管理GUI。
2012 年 6 月的软件更新增加了实时压缩、无中断卷迁移、FCoE 和 4 路群集功能。
IBM 将 V7000U 定位为面向中等规模客户的企业级系统。
(相比之下,XIV 则面向需要持续性能的中高端客户,并主要与 EMC Symmetrix VMAX 竞争。
)V7000U 支持客户从小规模配置 2U 存储模块单元开始;在单一管理 GUI 中以群集方式最多可以组合 4 个 V7000 双控制器,从而获得多达 960 个驱动器。
不过,每个 V7000 控制器都作为一个独立系统使用,因此各个控制器的存储被束缚在各自的控制器中,无法在控制器之间共享。
IBM V7000U 宣传侧重于以下几个方面:∙统一数据块和文件存储,具有易用的管理界面∙通过自动分层 (EasyTier) 将应用程序的性能优化高达 200%∙跨系统(包括磁带)实现基于策略的文件分层 (Active Cloud Engine)∙具有动态迁移功能的虚拟化存储系统为何 VNX 系列优于 IBM?全新的 VNX 系列为文件、数据块和对象存储提供行业领先的创新和企业级功能。
利用 MCx 技术,VNX 提供真正的可扩展性(不是孤立的小环境),旨在充分利用SSD 和虚拟存储池/存储层。
VNX 为虚拟化应用程序提供业界领先的 VMware集成。
∙模块化系统,可从单一平台本机访问文件和块数据—节省时间和资源。
∙领先性能—速度最多提高至上一代 VNX 的 4 倍。
∙易用的单一管理界面— Unisphere。
∙与 Unisphere、VMware vCenter 插件和 VAAI 紧密集成,提供虚拟化环境的端到端视图。
EMCNetWorker竞争对手对比EMC NetWorker备份软件与竞争对手的比较一、EMC NetWorker与Symentec NetBackup的综合比较EMC公司目前在存储安全业界的领先公司,2006年营业额达112亿美金,公司总市值达370亿美金,公司每年在数据存储与安全领域的投资达10亿美金,目前整体备份与归档解决方案的销售额每季度增长30%以上。
而Symantec公司自从收购了Veritas公司,整体公司的重组效应并不明显,对于Veritas来说,市场份额有下滑趋势,而且直至目前来说,两家公司的产品线也未实现清晰的脉络,2006年营业额41亿美金,但是在存储备份领域增长率非常低。
产品的稳定性EMC NetWorker自从1988年出现以来一直在UNIX主流备份平台上占有牢固的位置,对于稳定性一直非常重视,目前全球企业1000强中仍然有85%的客户选择NetWorker做为其主要系统的备份软件,自从进入中国以来,为中国的政府、通信、金融、国防、气象等等各行各业提供了非常稳定的备份系统。
而Symantec的产品在Windows 领域的市场份额领先,提供的BackupExec产品在Windows平台上运行还可以,但是在与高端UNIX主机的NetBackup配合时则会产生各种各样的问题,如:介质不统一、管理不集中、策略难于制定等等。
产品的高性能NetWorker是业界首先发布1TB/Hour和10TB/Hour的备份软件厂商,目前在第三方测试机构Veritest提供的所有的测试报告中,NetWorker的性能都是业界第一,在相同的环境下,NetWorker总是为用户提供更好的性能。
产品的开放性NetWorker的开放性包括:介质的开放性、产品协议的开放性、与其他备份应用配合的开放性等等方面:●NetWorker采用了Windows、Linux与UNIX相同格式的磁带统一格式,保证系统的升级与操作系统的无关性;●产品协议的开放性则提供了通用的编程接口,保证客户可以在其基础上实现客户化的开发,甚至自行根据内部的需要增加安全加密机制、数据特殊编码机制、数据压缩机制等等各种客户化的应用;●与其他备份应用配合的开放性则表现在EMC还提供管理监控NetBackup、IBMTSM、HP DataProtector等备份软件的集中管理,真正实现备份系统的集中管理;管理的简易性NetWorker Console提供了对于多个备份系统的集中管理的功能,提供了各种功能丰富的报表以及各种情况下的报警通知功能,并且管理界面可以进行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修订,根据不同人员的权限访问不同的管理界面。
华为赛门铁克与EMC存储产品对比分析
1.中端存储产品档次对比
华赛、EMC、Netapp、IBM、HDS、HP主流厂商中端存储产品档次对应如下表:
中端SAN存储,华赛S5000T与EMC存储产品型号对应:
S5500T ——VNX5500、CX4-240
S5600T ——VNX5700、CX4-480
S5800T ——VNX7500、CX4-960
2.S5000T与VNX系列规格对比
S5000T与EMC VNX中端存储相比,优势在于:
1、S5000T与EMC VNX系列同档次产品相比,在内存容量、主机接口数量、磁盘接口数量、支持硬盘类型等关键硬件规格指标占优。
2、S5000T控制器提供更多的IO槽位,可根据业务系统需求灵活配置主机接口和磁盘接口类型与数量。
针对高带宽要求的制作网存储,可通过配置多通道8Gb FC前端主机接口和高带宽6Gb SAS2.0后端磁盘接口,提升存储设备带宽性能。
3、S5000T提供SSD加速解决方案,通过SmartCache软件动态识别热点数据并自动迁移到高性能固态硬盘,提升存储性能。
华为赛门铁克有自身SSD研发团队,具备企业级SSD硬盘研发能力和成熟SSD硬盘产品。
S5000T采用华为赛门铁克自研SSD硬盘,具备更细粒度的热点数据识别和迁移能力。
关于磁阵型号对比关系的说明对比不同厂商的磁盘阵列产品,需要从磁阵的关键性指标来一一对比。
决定磁盘阵列的关键性指标为:系统架构(控制器、后端环路带宽)、I/O性能、扩展性等指标。
下表是我们在基于EMC磁阵型号提出的HDS磁阵竞争对比关系,并以SUN为参考。
之所以加入SUN 为参考对象,是因为EMC及其他友商都认可下表中EMC与SUN产品的竞争对比关系。
EMC HDS SUNAX4-5 N/A ST2540CX4-120 AMS2100 ST6140BCX4-240 AMS2100 ST6140A/ST6180CX4-480 AMS2300 ST6580CX4-960 AMS2500 ST6780对于竞争对比关系的划分,我们的主要的、也是最重要的依据是磁阵的I/O性能以及系统架构!下面关于机型对比关系的详细说明均以AMS2100为例。
一、系统架构1、控制器下图为AMS2100控制器架构:AMS2100采用特有的Active-Active Symmetric的对称均衡控制器架构,每个控制器采用全新的HiPer 体系结构。
一般,模块化阵列系统采用的是内部共享总线结构,CPU是整个控制系统的核心,缓存、前端接口、后端接口通过共享的总线进行数据交换。
而与传统共享总线结构不同,在HDS AMS 2100的系统中采用了类似HDS USP系列中的内存交换结构,并且将这种结构通过一个专用的大规模集成电路实现,这个大规模集成电路是由日立公司专门研发的RAID性能增强IC,该IC采用的是第八代DCTL-S控制部件,是整个HiPer结构的核心,而CPU只是用来处理管理及协调。
从上图中可以看到AMS2100的缓存、前端接口和后端磁盘通道接口都是通过Hi-Per结构以交换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并且在两个控制器的Hi-Per结构之间通过PCI-Express x8链路实现负载平衡的内部数据交换,包括任意前端到任意后端的访问和写I/O的镜像操作等,这样保证了两个控制器在Dual Active模式下工作的性能。
各厂商高端存储产品的技术对比目录1背景信息72技术指标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2.1大型号指标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2.2小型号指标列表错误!未定义书签。
3体系结构分析93.1HDS USP V/USP VM体系结构——先进的统一星型网络架构93.2EMC DMX-4/DMX-4 950体系结构153.3IBM DS8300 Turbo/DS8100 Turbo体系结构——落后的双控制器结构 (18)4Cache技术分析234.1HDS USP V/VM缓存技术234.2EMC DMX-4缓存技术254.3IBM DS8000缓存技术265缓存并发访问能力比较285.1HDS USP V缓存并发数295.2HDS USP VM缓存并发数315.3EMC DMX-4/DMX-4 950缓存并发数335.4DS8300缓存并发数345.5小结356IO性能366.1测试结果公开网站376.2DS8300测试结果386.3USP V测试结果396.4对比396.5DMX-4/950测试结果407存储虚拟化整合技术417.1HDS USP V/USP VM虚拟化417.2IBM和EMC虚拟化技术438存储分区技术479动态供应技术错误!未定义书签。
10各个厂商的宕机记录错误!未定义书签。
11HDS向客户承诺的系统可靠性错误!未定义书签。
1 背景信息存储(即智能磁盘阵列)已经成为企业IT支撑系统越来越重要的一个分支。
目前全球范围公认的主流存储解决方案供应商主要有HP、EMC、IBM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市场的分化,上述几个主流厂商都向市场提供两个系列的存储产品:即高端存储和中端存储两个系列,分别满足不同级别和不同规模的应用需求。
为了更好地进行产品选型,我们需要对各厂商的产品进行深入分析对比,以作为我们选择的重要依据。
本文首先对各厂商的高端存储进行分析,中端存储的分析将在其他文件中提供。
下表是各厂商高端存储型号的详细列表。
HDS与EMC和IBM的高端存储对比1.HDS高端存储市场占有第一HDS公司在2007-2008年度投入了20亿美圆用于存储新技术研发和创新,使的HDS在存储竞争中取得了完全领先地位,获得著名评测机构如IDC的全新存储类型之最高评价和各大用户的认可。
早在2007年的2-3季度,HDS已经超过了EMC位于全球中高端存储的领先位置,成为最大的中高端存储供应商。
见国外第三方权威机构(Source: Wachovia Capital Markets ,2008)的统计:而获得这一成绩,与用户对HDS产品的信任是密不可分的,实际上,HDS存储的先进性、稳定性、可扩展、可维护性已经获得了越来越多用户的认可。
竞争友商EMC公司近年来逐渐向软件公司转变,投入在最基本的存储研发上后继乏力,IBM公司主要为服务器厂商,存储研发投入少,已处于落后的位置。
2.完美高端“交换式”结构带来的性能第一HDS 交换式结构技术——HDS USP V/VM采用的是业界证明了的CrossBar技术,其体系架构是成熟的立体光纤交换式架构。
它采用“交换机”使得存储的重要部件如前端板、后端板、缓存形成交换式的无阻塞的高速连接,任和点到点都没有瓶颈。
EMC——EMC的所谓DMX技术,实际上是存储的前端控制卡与Cache卡之间,后端控制卡与Cache卡之间进行点对点连接,因此本质上是点对点+HUB的体系结构。
从技术发展的历史看,这种体系结构已经被淘汰掉了。
不管是在存储领域、还是在服务器、交换机领域。
IBM——DS8000本质上采用的是2台控制器(实际上就是P570服务器),加上后端简单盘阵打包起来的一个结构。
对于要求响应速度非常快的存储系统来说,这种架构难于适应:一旦一台控制器出现故障,另一台控制器很难快速接管后端磁盘,从而很大可能性导致整个系统宕机。
这是IBM DS8000系列存储系统稳定性问题的根源。
如果其中一路控制器故障将导致整个存储系统失去50%的控制系统,整体处理能力大大降低,同时整个存储系统此时只有一套控制系统,系统风险极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