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体生物组织相变潜热的DSC测试
- 格式:pdf
- 大小:387.55 KB
- 文档页数:4
基于DSC的石蜡相变潜热检测影响因素分析作者:丁志英唐贤文李向峰李穗良林世聪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20年第13期摘要:石蜡作为相变材料,是重要的化学储能产品之一,应用于建筑节能、电池热管理等多个领域。
相变潜热和相变温度是表征相变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其测定可能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本文研究了在使用差式扫描量热仪(DSC)进行石蜡相变潜热和相变温度检测的过程中升温速率、样品质量及起止温度等对检测结果的影响,并对设备进行检测过程中的可重复性进行验证。
通过对多种测试条件下获得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优选的测试条件,为更方便、快速、准确地获得检测结果提供参考。
关键词:石蜡相变材料相变潜热 DSC中图分类号:R75 文獻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20)05(a)-0127-031 引言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气候环境恶化等矛盾日益突出,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的技术和途径。
储能材料及产品是战略性新兴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及核心发展环节,而相变材料作为其重要化学储能产品之一,种类层出不穷,呈快速发展态势,在太阳能利用、余热回收和建筑节能等多个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和推广价值[1]。
石蜡作为相变材料由于其优异的储热性能、性能稳定、价格便宜等优点而被广泛研究与应用[2]。
相变温度与相变潜热值是评价石蜡或石蜡类相变材料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如何准确测定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值就显得尤为重要。
然而,针对石蜡及其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的测试方法还没有形成相关检测标准。
目前,检测机构主要参考地方标准DB13/T 1610-2012中引用的针对塑料产品提出的GB/T 19466.3-2004(等同采用ISO 11357-3)中的熔融焓的检测方法,依照其中规定的仪器操作准备、测试样品量、升温速率、起止温度等条件开展测试。
但塑料与石蜡等相变材料存在一定的差异,针对石蜡及其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潜热的测定,如何选择较优的测试条件,仍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dsc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DSC测试
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通过示差扫描量热计(DSC)测试样品的热力学性能,探究样品的热稳定性和热动力学参数,为其后续应用提供参考。
实验原理:
DSC利用样品同参比样品在一定范围内进行升温或降温时在内
部吸、放热现象的差别进行样品的热分析。
对于常用的多晶、玻
璃态、高分子、液晶分子等材料都可以用DSC法分析表征其热熔、玻璃化、结晶和相变信息。
实验装置:
DSC仪
实验步骤:
1. 首先将待测样品加入样品盒中,将参比样品加入参比盒中,并将两个盒子放入DSC设备中。
仪器将启动准备程序,并等待室温达到预定值。
2. 特定条件下,开始进行升温实验,升温率一般在1-20℃/min 之间,通过红外测温计实时记录样品及参比样品温度变化,并实时获取热流曲线和温度曲线。
3. 实验完成后,先对样品进行冷却至室温,然后再将样品盒和参比盒重新取出,清洁干净。
实验结果:
通过DSC测试,我们得到了样品的实时温度和热流曲线,通过分析热流曲线和温度曲线,得出样品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热动力学参数,为样品后续的应用提供参考。
同时,我们也可以通过DSC法研究液晶分子、高分子材料、全玻璃外观材料以及固相化学物质等的热性质和热计量学参数,为不同领域的研究提供分析手段。
实验结论:
本实验采用DSC仪器测试样品,通过分析样品的热流曲线和温度曲线,得出样品具有优异的热稳定性和热动力学参数。
DSC 法可以对多种材料的热性质和热计量学参数进行分析,对不同领域的研究有着广泛的应用。
dsc测试实验报告DSC测试实验报告引言:热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其中,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简称DSC)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仪器,用于研究材料的热性能和热行为。
本文旨在通过对DSC测试实验的探索和分析,介绍DSC的工作原理、实验过程和结果解读。
一、DSC的工作原理DSC是一种基于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热量差异的测量技术。
其工作原理基于样品与参比物在相同的热处理条件下的热量交换差异。
通过测量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差异,可以得到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热量变化曲线。
二、DSC实验的准备工作在进行DSC实验之前,首先需要准备样品和参比物。
样品应具有明确的热性质和热行为,以便能够准确地观察和分析。
参比物则应具有已知的热性质和热行为,以便作为对照和校准的基准。
三、DSC实验的步骤1. 样品和参比物的称量:将事先准备好的样品和参比物分别称量,并记录其质量。
2. 样品和参比物的装填:将样品和参比物分别装填到DSC仪器的样品盒和参比盒中。
注意保持样品和参比物的纯净性和均匀性。
3. 实验条件的设置:根据实验需求,设置DSC仪器的温度范围、扫描速率和环境气氛等参数。
4. 实验的运行:启动DSC仪器,开始实验运行。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DSC仪器会记录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
5. 数据的收集和分析:实验结束后,将DSC仪器记录的数据导出,并进行数据分析。
通过对温度变化和热量变化的曲线进行解读,可以获得样品的热性能和热行为信息。
四、DSC实验结果的解读根据DSC实验的结果,可以得到样品的热性能和热行为的定性和定量信息。
其中,常见的结果包括熔点、熔融峰面积、热焓变化等。
通过对这些结果进行分析和解读,可以了解样品的热稳定性、热分解特性、相变行为等。
五、DSC在材料科学中的应用DSC广泛应用于材料科学领域。
例如,在聚合物材料研究中,DSC可以用于研究聚合物的结晶行为、玻璃化转变、热稳定性等;在药物研发中,DSC可以用于研究药物的熔点、溶解度、晶型转变等。
剪切波弹性成像监控离体猪肝组织温度变化的实验研究张存程; 杨扬【期刊名称】《《临床超声医学杂志》》【年(卷),期】2019(021)012【总页数】5页(P881-885)【关键词】剪切波弹性成像; 光热治疗; 离体猪肝; 温度; 弹性模量【作者】张存程; 杨扬【作者单位】400016 重庆市重庆医科大学超声分子影像重庆市重点实验室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科【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445.1; R73.33; R735.7肝癌是全球高发的恶性肿瘤之一。
局部热消融是治疗单发直径<3 cm肝癌首选的治疗方法[1-2]。
相对于目前应用广泛的射频消融和微波消融治疗,光热疗法具有温度低、非侵入性、高选择性、高精度,对正常组织无害等优点[3-4]。
对于光热疗法的监控目前多采用表面红外成像和针式温度计测量两种方式,二者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反映光热治疗时肿瘤周边正常组织的温度变化,但也易出现治疗温度过高损伤正常组织或者治疗温度不足而引起肿瘤复发的情况[5]。
寻求精确评价光热疗法中治疗温度及治疗范围的检测方法十分必要。
MRI 可以用于热消融治疗监控[6],但其设备昂贵且操作复杂,推广应用受限。
有研究[7-8]显示,肝组织硬度值增加与肝组织凝固坏死具有相关性,利用肝脏射频消融或微波消融治疗前、后组织硬度值变化可以推断肝组织消融灶的面积。
剪切波弹性成像(shear wave elastography,SWE)在光热疗法中是否有上述作用目前鲜见报道。
本实验应用SWE 监测离体猪肝组织硬度值随温度变化情况,旨在探讨SWE 在监测光热治疗中的作用。
材料与方法一、主要材料与仪器新鲜离体猪肝(离体时间<2 h,购自生猪屠宰场,4℃低温冷链运输);HH-S4 数显型大功率恒温水浴锅(江苏新瑞仪器);法国声科Supersonic Imagine Aixplorer 彩色多普勒超声诊断仪,SL15-4 探头,频率4~15 MHz;针式电子温度计(-50℃~200℃,台湾泰仕)。
peg的相变潜热参数表理论说明以及概述1. 引言1.1 概述在材料科学和化学领域,相变潜热参数是衡量物质在相变过程中吸发的热量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中的PEG(Polyethylene glycol)作为一种常见且重要的高分子化合物,在医药、食品、农业等多个领域具有广泛应用。
PEG的相变潜热参数表是对其不同温度下相变潜热值进行系统整理和归纳,能够提供有关PEG相变性质的基础数据,对其在实际应用中的设计和选用具有指导意义。
1.2 文章结构本文主要包括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为引言,介绍了PEG相变潜热参数表相关的背景与意义;第二部分阐述了PEG相变潜热参数表的理论定义、计算方法以及相变过程分析;第三部分概述了PEG相变潜热参数表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结构和形式,并列举了一些典型PEG物质的相变潜热参数值;第四部分详细描述了实验验证和数据分析方法,并进行结果讨论;最后一部分为结论与展望,总结了本文的研究内容,并提出了不足之处和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1.3 目的本文旨在系统介绍PEG相变潜热参数表的理论说明以及相关概述。
通过对该参数表的理论定义、计算方法和分析,探讨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作用与意义。
同时,通过实验证明和数据分析来验证理论,并对结果进行深入讨论。
最后,对于当前存在的不足之处提出改进方向,并展望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相关领域的科学研究和工程应用提供参考。
2. peg的相变潜热参数表理论说明2.1 peg的相变潜热参数定义在理论上,peg(Polyethylene glycol)的相变潜热参数是指在其相变过程中单位质量物质吸收或释放的热量。
相变通常包括液态到固态(冷凝)或固态到液态(融化)的转变。
2.2 peg的相变过程分析peg作为一种高分子化合物,在特定条件下会发生相变现象。
对于peg来说,其主要相变过程是从液态状态向固态状态进行冷凝转变,或者从固态状态向液态状态进行融化转变。
这些相变具有可逆性和非可逆性两种情况。
HESON DSC 测试环氧粉末涂料的固化和玻璃化转变温度
本文介绍了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测试相变储存材料相变温度、相变潜热。
在我们熟知的导热界面材料(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之外,还有一种特殊的温控材料,它的目的不是散热,而是控制温度在一定的范围内,我们称之为相变储能材料(Phase Change Energy Storage Material)。
相变储能材料可以从一种物态转变到另一种物态,在此过程中可吸收热量。
这种吸热过
程中,材料温度不变,以很小的温度变化带来大量的能量转换,这是相变储能的主要特点。
测试条件
温度范围:
-15→120℃加热/冷却速率:
10℃/min 气氛:
N 2样品质量:
7.6mg·坩埚类型:铝坩埚试验结果使用常规的敞口坩埚测试,样品固化放热峰与反应过程中产生挥发物的吸热峰叠加,在67.7°C (峰值温度)处的吸热峰是由样品挥发物的吸热。
在第二次加热中,玻璃化转变转变为59.6℃。
仪器
HS-DSC-101
P006。
相变研究以及相变温度的确定方法材料科学与工程1121900133 缪克松关键词:相变研究是材料科学与工程中重要的一门研究,温度、压力等因素会诱发材料的相变,相变前后材料的微观结构的差异将使材料在物理性质、化学性质等方面发生较大程度的改变,从而决定了材料的应用范围。
温度作为材料在制备、加工、应用中常常面对的环境变量,对于相变的影响最为直观可控,本文就确定材料的相变温度介绍了几种方法。
关键词:相变温度;膨胀法;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法;声发射法;电阻法1相变概述从广义上讲,构成物质的原子或分子的聚合状态、相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均称为相变。
[1]例如液相到固相的凝固过程、液相到气相的蒸发过程等。
相变前的相状态称为旧相或者母相,相变后的相状态成为新相。
固态相变发生后,新相与母相之间必然存在某些差别。
这些差别或者表现在晶体结构上(同素异构转变),或者表现在化学成分上(调幅分解),或者表现在表面能上(粉末烧结),或者表现在应变能上(形变再结晶),或者表现在界面能上(晶粒长大),或者几种差别兼而有之(过饱和固溶体脱溶沉淀)。
相变的发生往往收到外界环境的激发,温度是最直观也最容易控制的参数,通过对材料在不同温度下几种不同类型的相变的控制,就可以获得预期的组织和结构,充分发挥材料体系的潜能,因此,确定材料的相变温度十分有意义。
随温度的变化,材料在相变前后的差别可以作为检测材料相变温度的依据,本文所述的几种方法其基本原理都是通过比对材料随温度变化发生的改变从而来确定相变温度。
2 膨胀法2.1 原理物质的热膨胀是基于构成物质的质点间平均距离随温度变化而变化的一种现象,晶体发生相结构变化的同时总是伴随着热膨胀的不连续变化,因此相变过程中的热膨胀行为的测量是研究相变的重要手段之一。
将样品放入加热炉内,按给定的温度程序加热,加热炉和样品的温度分别由对应的热电偶进行测量,样品长度随温度变化而变化,同时样品支架和样品推杆的长度也发生变化,测量的长度变化结果是样品、样品支架和推杆三者长度变化总和。
dsc测试实验报告
《DSC测试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本实验旨在利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对样品进行热分析,了解样品的热性能及热动力学参数。
二、实验原理
DSC是一种热分析仪器,通过比较样品与参比物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的热容量差异来研究样品的热性能。
在实验中,样品和参比物一起受热,当样品发生相变或化学反应时,会释放或吸收热量,导致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发生变化。
通过测量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差异,可以得到样品的热容量曲线和热动力学参数。
三、实验步骤
1. 准备样品和参比物,并将它们分别放置在DSC样品盒和参比盒中。
2. 设置DSC仪器的温度范围和升温速率。
3. 启动DSC仪器,开始实验。
4. 实时监测样品和参比物的温度变化,并记录数据。
5. 分析实验结果,得到样品的热容量曲线和热动力学参数。
四、实验结果
通过DSC测试,我们得到了样品的热容量曲线和热动力学参数。
通过分析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了解样品的热性能和热动力学特性,为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提供了重要参考。
五、实验结论
DSC测试是一种有效的热分析方法,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热性能和热动力学参
数。
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DSC测试的原理和操作方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并得到了有价值的实验结果。
六、参考文献
[1] 王明. 差示扫描量热仪在材料热分析中的应用[J]. 材料科学与工程, 2018(5): 56-60.
[2] 张三. 热分析仪器原理与应用[M]. 北京: 科学出版社, 2017.
以上为《DSC测试实验报告》的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dsc分析实验报告DSC分析实验报告引言:热分析技术在材料科学、化学、生物学等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差示扫描量热仪(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简称DSC)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仪器,通过测量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热量变化,可以获得材料的热力学性质、相变温度、热稳定性等信息。
本实验旨在通过DSC分析,对某种材料的热性质进行研究。
实验方法:1. 样品制备:将待研究材料粉末样品取出,经过严格的制备和处理,确保样品的纯度和均匀性。
2. 仪器调试:对DSC仪器进行调试和校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实验条件设置:根据样品的特性和研究目的,设置合适的实验条件,如扫描速率、温度范围等。
4. 实验操作:将样品放置在DSC样品盒中,加热或冷却样品,记录样品温度和热量变化的数据。
5. 数据处理:根据实验数据,进行曲线绘制、峰值分析等处理,得到材料的热性质参数。
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DSC实验,我们得到了样品的热量-温度曲线。
根据曲线特征,我们可以得到以下结论:1. 相变温度:在热量-温度曲线中,我们观察到了样品的相变峰。
通过对峰的位置和形状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确定样品的相变温度。
相变温度是材料性质的重要指标,它可以反映材料的热稳定性和结构变化。
2. 热焓变化:在相变峰的上方或下方,我们观察到了热量的变化。
通过计算峰下方的面积,可以得到相应的热焓变化。
热焓变化反映了样品在相变过程中吸收或释放的能量,它与材料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化等密切相关。
3. 结晶行为:对于具有结晶性质的材料,DSC实验可以揭示其结晶行为。
在加热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样品的熔化峰,而在冷却过程中,我们观察到了样品的结晶峰。
通过分析峰的位置和峰的形状,可以了解样品的结晶行为和热稳定性。
4. 反应动力学:通过改变扫描速率,我们可以研究样品的反应动力学。
在快速扫描下,反应峰会向高温方向移动,反应速率加快;而在慢速扫描下,反应峰会向低温方向移动,反应速率减慢。
DSC设计实验方案1. 引言DSC(Different Scanning Calorimetry)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材料研究和分析的实验技术,它通过测量样品在控制的温度和升降速率下的热响应来获得材料的热性质信息。
DSC技术可以用于研究材料的相变行为、热稳定性、热分解机制等。
本文档将提供一个基于DSC技术的设计实验方案。
2. 实验目的本实验旨在使用DSC技术研究材料A的热性质,包括其相变温度、热容量等参数。
通过分析DSC曲线,了解材料A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热响应,并探究其热行为的变化规律。
3. 实验步骤3.1 样品制备准备材料A的样品,要求样品纯度高、无杂质,并控制样品质量在适当范围内。
样品制备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外部湿度和杂质的干扰。
3.2 仪器设置将DSC仪器连接好并打开电源,根据实验要求设置实验参数,包括升降温速率、样品量、试样盖、气氛等。
3.3 样品放置使用合适的样品盒或试样杯,将样品放置在DSC仪器中心位置,并严格控制样品的质量和形状。
3.4 实验条件设定设定所需测试的温度范围和升降温速率,并按照实验要求进行设置。
3.5 实验数据采集启动DSC仪器,开始数据采集。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及时记录得到的数据,包括温度-时间曲线、热流曲线等信息。
3.6 实验分析将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包括计算样品的相变温度、热容量等参数。
根据实验目的,可以采用不同的数据处理方法,如峰面积的积分法、峰高法等。
4. 结果与讨论根据实验数据和分析结果,得到材料A的热性质信息。
可以将实验结果与现有文献进行比对,验证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此外,还可以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探究材料A的热行为特点和机制。
5. 结论通过使用DSC技术对材料A进行研究,得到了材料A的热性质参数。
实验结果表明,材料A在一定温度范围内发生相变行为,并且其热容量值符合某种规律。
这些结果对深入理解材料A的热行为和性质具有重要意义。
6. 参考文献[1] Smith A, Johnson B. Application of Differential Scanning Calorimetry in Material Research. Journal of Material Science, 2010, 30(5): 456-467.[2] Wang C, Li M. Analysis of Thermal Behavior of Materials by DSC. Journal of Thermal Analysis, 2012, 25(8): 123-134.附录A. 实验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DSC实验前,应熟悉仪器的操作原理和安全操作规程,并遵循实验室相关安全规定。
用DSC法测量U_(0.77)Zr_(0.23)合金的热容
李永静;李文
【期刊名称】《原子能科学技术》
【年(卷),期】1996(30)4
【摘要】用示差扫描量热法(简称DSC法)测量了U0.77Zr0.23合金(w(Zr)=10%)在300-1010K温度范围内的热容。
在850K以下的摩尔热容合理地低于T.Matsui测得的U0.80Zr0.20的摩尔热容,而与由Y.Takahashi的数据经内括得到的U0.77Zr0.23的摩尔热容基本一致。
热容曲线示出了4个相变峰,对应的4个相变焓分别为583、116、2810和263J/mol。
它们不同于T.Matsui的值,而与下落卡计法测得的完全吻合。
4个相变温度与文献值相近。
【总页数】7页(P312-318)
【关键词】快堆燃料;热容;相变焓;相变温度;UZr合金;DSC法
【作者】李永静;李文
【作者单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L352.1
【相关文献】
1.DSC法测量低温相变蓄冷纳米流体的比热容 [J], 何钦波;童明伟;刘玉东
2.应用DSC法测量有机热载体比热容 [J], 罗昭强;谭蓬
3.用DSC法测量U0.77Zr0.23合金的热容 [J], 李永静;李文埮
4.用DSC法测量U0.77Zr0.23合金的比热容 [J], 李永静;李文炎
5.淬火U_(0.77)Zr_(0.23)合金组织结构研究 [J], 谢国强;杨继廉;褚凤敏;郑剑平;张百生;李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相变材料的热学性能测试与评价相变材料是一种具有特殊热学性质的材料,其在特定温度范围内可发生相变,从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
这种相变过程伴随着热量的吸收或释放,因此相变材料具有优异的储能和调温功能。
为了评价相变材料的热学性能,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测试和评价。
首先,对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进行测试。
相变温度是指相变材料从一个物态转变为另一个物态所需要的温度。
常见的相变材料有固液相变材料和固气相变材料,因此需要分别测试其熔点和沸点。
通过热差示扫描量热仪等仪器,可以准确地测定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
其次,对相变材料的相变潜热进行测试。
相变潜热是指相变过程中单位质量的热量变化。
相变潜热的大小直接影响相变材料的储能能力。
常见的测试方法是差示扫描量热仪,通过测定相变材料的热容和温度变化,可以计算得到相变潜热。
除了相变温度和相变潜热,还需要测试相变材料的热导率。
热导率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热量传导量。
相变材料的热导率对于其在储能和调温过程中的热量传递效率至关重要。
常见的测试方法有热导率仪,通过测定相变材料的温度梯度和热流量,可以计算得到热导率。
此外,还可以对相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进行评价。
循环稳定性是指相变材料在多次相变循环中性能的保持程度。
相变材料的循环稳定性直接影响其在实际应用中的可靠性和使用寿命。
通过多次循环测试,观察相变材料的相变温度、相变潜热和热导率是否发生变化,可以评估其循环稳定性。
最后,还可以对相变材料的微观结构进行表征。
相变材料的微观结构对其热学性能有着重要影响。
通过扫描电子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等仪器,可以观察相变材料的晶体结构、晶粒尺寸和晶界等微观结构特征,从而深入了解其热学性能。
综上所述,相变材料的热学性能测试与评价是一个复杂而重要的过程。
通过对相变温度、相变潜热、热导率、循环稳定性和微观结构的测试和评价,可以全面了解相变材料的性能特点,为其在储能、调温等领域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变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前景广阔,相信在不久的将来,相变材料将在能源领域、建筑领域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dsc热分析实验报告一、实验目的DSC(差示扫描量热法)是一种常用的热分析技术,本次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 DSC 热分析方法研究样品在加热或冷却过程中的热性能变化,包括但不限于相变温度、热焓、比热容等参数的测定,为材料的研发、质量控制以及工艺优化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二、实验原理DSC 测量的是样品与参比物之间的热流差随温度或时间的变化关系。
当样品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如相变、分解、氧化等)时,会吸收或释放热量,导致样品与参比物之间产生温度差,通过热传感器检测到这种温差,并转化为热流信号记录下来。
三、实验仪器与材料1、仪器:仪器型号差示扫描量热仪2、材料:样品名称,纯度具体纯度四、实验步骤1、样品制备将待测样品研磨成细小粉末,以确保样品受热均匀。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样品(通常在 5 10mg 之间),放入特制的铝坩埚中。
2、仪器调试打开 DSC 仪器,设置实验参数,如升温速率(通常为 10 20℃/min)、温度范围(根据样品性质和实验目的确定)、气氛(如氮气、空气等)。
进行空白实验,即使用空坩埚作为样品和参比物,以扣除仪器的基线漂移和热阻等因素的影响。
3、实验测量将装有样品的坩埚和作为参比物的空坩埚分别放入仪器的样品池和参比池中。
启动实验程序,仪器按照设定的参数进行升温或降温,并实时记录热流信号。
4、数据处理实验结束后,导出实验数据,并使用相应的软件进行处理和分析。
确定样品的相变温度、热焓等关键参数,绘制 DSC 曲线。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一)DSC 曲线分析得到的 DSC 曲线如下图所示:此处插入 DSC 曲线图片从曲线中可以清晰地看到以下几个特征:1、在温度为具体温度 1时,出现了一个明显的吸热峰,对应着样品的相变类型 1过程,通过计算得到该相变的热焓为具体热焓值 1。
2、在温度升高到具体温度 2时,又出现了一个放热峰,这可能是由于样品发生了化学反应或相变类型 2,其热焓值为具体热焓值 2。
(二)相变温度的确定通过对 DSC 曲线的分析,采用切线法确定相变的起始温度和峰值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