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舶管系工工艺(1)
- 格式:ppt
- 大小:3.47 MB
- 文档页数:92
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技术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技术是一项与船舶管道建造和安装相关的技术,它涉及到管路设计、选材、加工、安装以及测试等方面。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工艺技术步骤。
首先是管路的设计。
在船舶管系制作安装过程中,需要根据船舶的结构和用途,设计出合理的管路布置方案。
这需要考虑到安全性、舱室利用率、航海性能等因素,以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
第二步是选材。
船舶管道的选材需要考虑到船舶的使用环境,例如高温、高压、腐蚀性等。
常见的管道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和铜等。
需要确保选用的材料符合相关标准,并具有良好的耐蚀和耐压性能。
接下来是管道的加工。
在制作管道过程中,需要根据设计要求进行切割、弯曲、焊接等加工工艺。
对于精确度要求高的管道,可能需要使用数控加工设备进行加工。
然后是管道的安装。
管道的安装是一项需要高度技术的工作,包括管道支架的安装、管道的连接和紧固等。
需要确保管道的安装牢固、无漏水,并符合设计要求。
最后是管道的测试。
在安装完成后,需要对管道进行压力测试和泄漏测试,以确保管道的质量和安全性。
测试包括对管道进行水压试验或气压试验,并进行相应的检测和记录。
总的来说,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艺技术,需要具备相关的知识和经验。
在船舶建造过程中,正确应用这些技术可以确保管道的正常运行,提高船舶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在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技术中,还有许多其他关键的步骤和考虑因素需要注意。
首先是管道支架的选择和安装。
管道支架是用来支撑管道系统,并确保其稳定性和垂直度。
在选择管道支架时,需要考虑到管道的重量、振动情况以及船舶的运动等因素。
通常,管道支架可以使用钢结构或者钢筋混凝土等材料制作,需要确保其牢固可靠。
其次是管道的连接方式。
船舶管道系统中常见的连接方式有焊接、螺纹连接、法兰连接等。
具体选择何种方式取决于管道的材质、压力要求、容易维修性以及人员的技术水平等因素。
焊接是较常见的连接方式,要求焊接接头强度高、密封性好。
船舶管系安装工艺规范船舶管系安装工艺规范插图前言本规范为公司新编制企业标准。
是根据公司的生产实际经验并参照有关船厂企业标准编制而成。
本规范由上海外高桥造船有限公司提出;本规范由设计部归口;本规范起草部门:设计部本规范主要起草(编制):周德兴、庄家樑。
标检:徐玉珍。
审核:杜剑锋。
本标准由总工程师南大庆批准。
1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管系的安装前准备、人员、工艺要求、工艺过程和检验。
本规范适用于大中型船舶管系的安装。
对于特种船舶或有特殊要求的管系,应按设计要求,编制相应的工艺文件。
2 安装前准备2.1 熟悉和掌握管系设计图纸与技术文件,按要求进行安装准备。
2.2 安装的管子应有合格标记。
管端严密封口,对封口损坏的管子,安装前需用压缩空气吹净管内壁。
2.3 安装的阀门及管件等应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书。
并具有良好的清洁封口。
法兰密封面和螺纹接头的螺纹不能碰伤或其它损坏,如有损坏应予修正。
2.4 安装的管子、阀门及管件等应对照相应图样和技术文件核查其正确性和配套完整性。
2.5 管子和管件安装前应堆放在环境清洁的场所。
2.6 镀锌管或镀锌零件的镀层表面应光滑,如在装焊时局部受到损伤应及时用富锌底漆补涂。
2.7 管子连接机械设备时,应仔细检查管子与设备的对应接口是否一致,并检查设备接口内的清洁状况,如有污物或其它不清洁的情况,应视实际情况,进行局部清洁或拆卸清洗,在达到要求后,方可与管子连接。
2.8 管子连接阀门和其他管件时,应仔细检查管子与阀门和其他管件的对应接口是否一致,并检查阀门和其它管件接口内的清洁状况,如有污物或锈蚀,必须进行局部或全部清洁,在达到要求后,才能提交安装。
3 人员3.1 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应具备专业知识,并经过相关专业培训、考试或考核取得合格证书,方可上岗操作。
3.2 安装人员和检验人员应熟悉本规范要求,并严格遵守工艺纪律和现场安全操作规程.4 工艺要求4.1 管系安装必须按图纸进行,管子的排列应尽可能平直、成组成束并列、整齐和美观,避免不必要的迂回和斜交。
管系安装工艺1、施工及厂检依据1.1主要规范和标准《钢质内河船舶入级与建造规范》(2009版)《长江钢质船舶管系通用技术条件》QJ/CL006-92《中国造船质量标准》CB/T4000-2005《船舶管系布置和安装通用技术条件》CB/Z345-85《钢管、铜管、铝管的化学清洗》CB/T3760-1996《船舶管子加工技术条件》CB/T3790-1997《船舶管路和识别符号的油漆颜色》GB3033-19821.2设计图纸、技术文件1.2.1轮机管系全套施工图纸、技术文件及有关资料。
1.2.2参考船体、舾装及轮机相关的图纸。
2、管系布置原则2.1根据设计原理图和技术要求,结合规范和标准的要求,进行管路敷设。
2.2管路布置的先后顺序以先大口径后小口径管,先水路管后油路管,先主管后支管为原则。
管子排列应横平竖直,成组成束并列,整齐和美观,拆装方便。
2.3管子尽量取直线,弯头少,管子短,法兰、管接头等互相错开。
阀件及管子附件安装位置应便于操作,拆装维修方便。
2.4高温管、油管及法兰、套接管头、管接头、阀件安装位置要远离油舱柜,配电板、控制箱、电缆等电气设备。
应尽量避免燃油舱柜的空气管、溢流管和测量管通过居住舱室,如有困难时,则管子不得有可拆接头。
清水管不得通过油舱,油管不得通过清水舱,如不可避免时,应在套管内通过。
其它管子通过时,管壁应加厚,且不得有可拆接头。
2.5高温管与油管之间间距符合规范要求,排气管不允许布置柴油机气缸上方。
2.6排污管、大便管水平管路应有一定的倾斜(5%左右)。
2.7所有管路通过水密舱壁和甲板处均应安装通舱管件且双面满焊。
2.8排出舷外与船壳板连接,箱柜与管路的连接均采用法兰座板或加厚短管连接。
3、管子的弯曲和切割3.1管子严格按照图纸要求的材料、规格选用。
3.2管子下料前应对管材内外表面质量进行检查:3.2.1钢管其内外表面不得有裂缝、折叠、分层、结疤、轧折、发纹等缺陷存在,如有上述缺陷的管子不得使用。
船舶管系通用工艺(厂标)南京蛟龙船舶技术部编制目录(1) 总则----------------------------------------------3(2) 管子等级、材料与规格------------------------------3(3) 管子布置原则与要求--------------------------------5(4) 管子的加工技术要求--------------------------------7(5) 管子的连接形式和要求-----------------------------12(6) 管路安装-----------------------------------------18(7) 管子通过船体结构的安装要求-----------------------20(8) 管子支架-----------------------------------------24(9) 管子试验-----------------------------------------31 附管路垫片使用表-------------------------------------331总则1.1.为了缩短船舶船台建筑周期,确保船舶管系制作安装的可靠性、准确性、结合本公司实际施工状况特制定本工艺。
1.2.本工艺适用于我公司船舶设计的管系设计和管子加工、布置、安装。
对有专门要求的管子加工、安装以图纸要求为准或另编单船专用工艺。
1.3.本工艺规定了船舶管系加工、布置、安装要求及检验规则。
1.4.本工艺是南京蛟龙船舶企业标准,其内容与规范或设备资料有矛盾时,应按规范或设备资料要求执行。
2.管子等级、材料与规格2.1.管系等级2.1.1.船舶耐压管系按其设计压力与温度,一样分为Ⅰ、Ⅱ、Ⅲ三级见表1。
具体管子等级应依照所入级船级社规范而定。
表1 管系等级2.2.材料与规格2.2.1.无缝钢管的规格优先选用表2。
船舶液压管制作、安装、串油工艺1 概述该工艺对液压系统串油清洗作了规定,以清除船舶管系在加工运输以及安装时都可能受到污染和颗粒杂物的附着。
2 范围适用本公司船舶建造过程中,对液压管路的制作、安装、串油作业。
3 职责由生产组织部门负责组织液压管的具体串油工作,串油须报船东检验认可。
4实施4.1液压管的制作装4.1.1液压管的联接(1)液压管的联接一般有对接、机械联接、法兰联接三种。
(2)采用对接时,应采用氩弧焊打底,二氧化碳焊盖面。
采用法兰联接时,管子应插入法兰。
非通孔法兰时应双面焊接。
(3)焊接完毕后应打磨清除焊接缺陷和焊渣等残附物,打磨时切忌对焊缝的过度打磨。
(4)打磨清渣后按船级社要求对焊缝进行检查并报验。
报验合格后将液压管在车间内场有序连接进行强度试验。
强度试验压力为1.5倍工作压力或按图示压力进行,并报船级社、船东认可。
注意:试验时严禁超压或者带压补焊,试验时如有渗漏,须将压力完全卸放后才能修补。
(5)将强度试验合格的管子拆下装车送外清洗处理。
清洗回厂的管子应进行外观检查是否有锈斑、黄渍等缺陷存在。
清洗合格的管子外表面应涂刷一层防锈底漆,两端端口用厚白帆布或者三防布进行有效的封口。
安装时间较长的管子在封口前还需在管子内壁涂上一层防锈油。
4.2管子的安装4.2.1将需安装的管子吊上船,按零件图或者安装图所示位置将管子大致安放到位。
4.2.2安装一根管子拆除一根管子的封口。
必要时还应用压缩空气对管子内壁进行吹洗。
4.2.3未装妥的管子应及时封口,防止垃圾进入管子。
4.2.3管子安装完毕,检查管子的完整性。
4.3串油前准备工作.4.3.1系统安装完整。
4.3.2系统管路安装后密性试验报验合格。
4.3.2系统管子用临时管将设备、油缸、操作阀箱等设备脱离,系统管路与串油工装接通。
4.3.3振荡器,木榔头,滤纸等附属物件准备到位。
4.4串油4.4.1 启动串油工装串油泵,向系统管路泵油。
4.4.2检查管路是否有漏油现象,如有,立即停泵消除漏油。
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指导书1范围本规范规定了船舶管系等级、布管原则、材料供应、内场预制、管子焊接、压力试验、镀锌、酸洗、上船安装、系统清洗及密性试验等方面的工艺和技术要求;对于特种材料的管系不例入本标准。
本规范适用于海洋和内河航行的钢质船舶管系制造及修理。
2引用标准3管系等级为了确定适当的试验要求、连接型式以及热处理和焊接工艺规程,不同用途的压力管系按其设计压力和温度分为三级,如表1所示。
计压力和设计温度两参数均达到表中Ⅱ级或Ⅲ级规定时,即定为Ⅱ级或Ⅲ级管系。
②其它介质是指空气、水、滑油和液压油等。
不受压的开式管路,如指泄水管、溢流管、透气管和锅炉放汽管等,也为Ⅲ级管级。
4管路在船上的布置原则4.1一般原则4.1.1为了避免管子因温度变化或船体变形而损坏,管路应加以固定。
4.1.2管子穿过船体结构横梁、肋骨、肘板、纵桁、内底板舱壁、甲板等处需开孔时,应用开孔补偿方法进行加强。
4.1.3管子穿过水密或气密结构处时,应采用贯通件或座板。
穿过非水密平台、甲板或非水密隔板时,应加装防护罩,并双面焊接。
4.1.4通常管子布置要利于管子的拆装。
尽量减少管子弯头及减少定型弯的使用。
4.2蒸汽管4.2.1蒸汽管的布置应避免产生水囊。
4.2.2穿越舱壁与甲板的管子贯通件应予以绝热,以防止热传递。
4.2.3除作取暖用外,蒸汽加热管路不得穿越起居舱室。
4.2.4蒸汽管一般不应穿过灯间、油漆间和货舱。
4.2.5除加热管路和吹洗管路外,蒸汽管路一般不应敷设在花钢板下面。
4.2.6蒸加热管路不得与电缆靠得太近。
一般经包扎后的蒸汽管与电缆相距大于300mm。
4.2.7蒸汽管排气管法兰距电缆的空间距离,平行敷设应不小于100mm;交叉敷设应不小于50mm。
热水管管壁距电缆应不小于100mm。
特殊情况不能达到以上规定的,应增加隔热层厚度。
4.3燃油管4.3.1燃油管路不可穿越盛有给水、饮用水、润滑油或热油的舱柜。
4.3.2通过压载舱的燃油管路应按规范要求增加壁厚。
(工艺技术)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东海船舶修造有限公司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技术科编制Lenovo User2008-9-1船舶管系制作安装工艺为现代造船的发展,规范管系制作及安装,保证管系制作和安装质量,使船舶建造更加规范化、正规化所编制。
本工艺参照各种相关船舶建造标准、规范及本公司实际而编制。
管系布置、预制及安装流程原则、规则。
一.管系布置原则1.管系布置要层次分明,顺序为先大口径管,后小口径管。
管子的排列应尽可能平直,成组成束并列,整齐和美观,以最短的距离连接,达到最佳目的,避免不必要的迂回和斜交叉。
2.管系的布置间距(1) 并行管或交叉管,邻近两根管子(包括管子附件),间距应在20mm 以上。
(2) 对于需要包扎绝缘的管子,包好绝缘后,其外缘与相邻管子、管系附件或船体结构件的间距在30mm以上。
(3) 下列管子与电缆的间距应在100mm以上。
a.蒸汽管子绝缘层外表。
b.非水隔层绝缘的排气管外表。
c.工作压力9.8MPa(100kg/cm2)以上的高压空气管。
3.位置应便于安装和操作,各种管子应尽量沿准船体结构或箱柜的附近布置。
4在通道拆装维修及检查等必要的空间内,不应设置管路,对机械拆装、维修、检查等必要的空间应根据设备详图,经阅校核后再做最后决定。
5.当电缆、管子和通风管道在同一位置时,最好由上至下,按照电缆-管子-通风管的顺序布置。
6淡水管不得通过油舱,油管不得通过淡水舱,如不能避免时,应在油密隧道或套管内通过,海水管也尽量避免通过淡水舱,其它管子通过燃油舱时,管壁按规范要求加厚,且不得有可拆接头。
7.燃油舱柜的空气管、溢流管、测量管和注入管应避免通过居住舱室,如必须通过时,则通过该类舱室的管子不得有可拆接头。
8.配电板及重要仪器上方及后面不得设置蒸汽管、油管、水管、排气管、油柜和水柜。
特殊情况下必须布置时,则不得设置管接头,并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9.锅炉、烟道、蒸汽管、排气管及消音器的上方应避免设置油管及油柜,如无法避免时,油管不得有接头,且应装设滴油盘或其他防护设备。
船舶管件加工工艺前言目前造船行业里管加工工艺越来越倾向于自动化制造,所以,我们非常有必要对管加工工艺进行总结和研究,将现代科技运用到造船中来。
目录第一章:绪论 (1)1.1 管加工技术研究背景 (1)1.2 本课题主要研究内容 (1)第二章:管子加工工艺 (2)2.1 各种管子的性能特点 (2)2.2管件连接形式 (7)2.3通舱管件的制作工艺 (10)2.4管子截面积计算 (11)2.5 选材 (12)2.6下料 (12)2.7弯管工艺 (16)2.8校管、试验和清理 (20)第三章:实例 (25)3.1 沪东船厂管子单件加工流水线 (25)3.2 蒸汽系统锅炉管子制作实例 (25)结束语 (28)致谢 (29)参考文献 (30)摘要随着造船科技的不断进步,管加工工艺越来越倾向于自动化制造,所以,我们有必要对管加工工艺进行总结和研究。
目前存在的问题:国内管子生产工艺仍和国外有一定的差距,加工方面,本身材料的强度和管材有关,也有后期的制造加工工艺有关,弯管的制造工艺以及支管仍然是比较难控制的。
本论文主要总结了现在各大船厂的管加工工艺,并且按照船舶管加工工艺的流程:下料——弯制——校管——焊接——泵磨——清洗,针对各种管子的性能特点,分析研究了几种管加工工艺中出现的问题和新技术,比如:弯管,焊接,切割,强度试验,弯管回弹问题的解决等等。
用了三种不同的方法确定了支管马鞍线和相贯线的方法:传统计算法,CAD作图分析法,PROE作图分析法。
基本确定了船舶管加工整个的工艺流程。
关键词:加工工艺流程管材特性新工艺方法管件连接计算放样第一章绪论1.1 管加工技术研究背景国内:武昌造船厂采取先焊后弯等新工艺,逐步建立全船关系计算机三维放样和管子加工流水线及自动化管子加工车间,减少了弯管废品率和各种消耗等。
国外:管子加工趋向于自动化流水线技术,自上世界70年代初开始,国内外船厂开始使用管子加工流水线,德国的奥斯得力公司已为世界各有关行业建造了50多条管子加工流水线,应用范围适合所有管子制造行业,其自动化程度可视客户的实际需要而定。
船舶结构与船舶管系(一)船体骨架形式根据船体骨架中型材排列方式,船体结构可分为横骨架式(transverse framing system),纵骨架式(longitudinal framing system)和纵横混合骨架式(combined framing system)三种形式。
1.横骨架式船体结构横骨架式船体结构是在上甲板、船底和舷侧结构中,横向构件数目多,排列密,而纵向构件数目少,排列疏的船体结构:(1)横向强度和局部强度好。
(2)结构简单,容易建造。
(3)舱容利用率高。
横向构件数目多,不需要很大尺寸,因而占据舱内空间较小。
(4)空船重量大。
船体总纵强度主要靠纵向构件和船壳板、甲板板来保证。
由于纵向构件数目少,必须增加船壳板的厚度来补偿,结果增加了船体重量。
2.纵骨架式船体结构纵骨架式船体结构是在上甲板、船底和舷侧结构中,纵向构件数目多、排列密,而横向构件数目少、排列疏的船体结构:(1)总纵强度大。
(2)结构复杂。
小尺寸的纵向构件数目多,焊接工作量大。
(3)舱容利用率低。
船体结构的横向强度主要靠少数横向构件来保证,尺寸很大,占据舱容较多。
(4)空船重量小。
因为船壳板和甲板板可以做得薄些,所以结构重量减轻。
3.混合骨架式船体结构混合骨架式船体结构,在上甲板和船底采用纵骨架式结构,而在舷侧采用横骨架式结构:(1)既满足总纵强度的要求,又有较好的横向强度。
(2)结构较为简单,建造也较容易。
(3)舱容利用率较高。
因为舱内突出的大型构件少,所以不妨碍舱容及货物的装卸。
(4)舷侧与甲板、船底的交接处,结构连接性不太好。
舷侧的横向构件多,而甲板、船底的横向构件少,因此,舷侧上有部分横向构件不能与甲板和船底的横向构件组成横向框架。
混合骨架式船体结构在大中型干散货船中广泛采用。
(二)外板和甲板板1.外板外板双叫船壳板,包括舷侧板和船底板,其基本组成单位是列板。
1.列板的概念外板由一块块钢板对接而成,钢板的长边沿船长方向布置,长边与长边相接叫边接,其焊缝叫边接缝;短边与短边相接叫端,其焊缝叫端接缝。
8.1钢管焊接支管型一般分为:直三通,斜三通,角尺三通三种形式。
如图10所示。
8.1.1角尺三通尽量少用且不允许用于滑油系统和液压系统。
8.1.2支管宜设在总管法兰近端,但不得少于60mm,同时支管高度在确保法兰连接螺栓安装方便时尽量缩短,以便于内部焊缝补焊及打磨清洁,清楚焊渣毛刺等。
8.1.3 支管不允许插入总管中,马鞍口应与总管很好吻合其焊缝尺寸按图8.当支管壁厚≤4mm是可不口,当支管壁厚>4mm时,并当主管直径≥2.5倍支管直径时,在整个支管端部开坡口;当主管直径<2.倍支管时,可在支管端面按图11所示θ部位开坡口。
8.1.4 总管上支管孔与支管内孔应同轴,其同轴度公差不得超过1mm8.2 铜管焊接支管形式一般采用图12中a型和b型8.2.1当总管内径大于支管内径时采用a型;当总管内径等于支管内径时采用b型。
8.2.2a型支管插入端不得超过领口最低点。
8.2.3 b型支管与总管交接处应相贯,马鞍口相吻合。
8.3 法兰连接8.3.1 钢管法兰连接形式和适用范围按表16。
表16 钢管法兰连接形式和适用范围表16(续)注:表16中所列“不限”系指在造船规范中所允许各系统管路使用的最高压力或最高温度范围内。
8.3.2 铜管法兰连接形式和使用范围按表17表17 铜管法兰连接形式和适用范围8.4钢管的管套连接8.4.1 一般套管连接的结构形式见图13,套管选用规格见表18 表18连接套管规格选用表mm表18(续)8.4.2 表18套管连接适用范围1)箱柜内最高设计压力≤0.7Mpa﹑最高设计温度≤170℃的加热管;2)操纵控制室内管子;3)舱室空气测量管;4)居住室内生活管子;5)套管式通舱管件;6)最高设计压力≤0.7Mpa、最高设计温度≤60℃的部分的燃油管;7)其他工作介质最高设计压力≤01.6Mpa、最高设计温度≤200℃的Ⅲ级管8)只有在预期系统中无过度应力、腐蚀发生时,才可在Ⅱ级管系中适用套管焊接连接,且DN≤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