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最新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

最新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

最新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
最新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

14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

1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2

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环境承3

载力分为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

4

承载力分析就是要科学、准确地确定水环境、空气环境容量和经济、土地、水5

资源的承载力。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合理分析环境承载力,能够提高规划对6

环境影响的评估准确性,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掌握环境与资源对社会经7

济发展所具有的支持能力,确保规划的社会经济发展在阈值内有控制的进行,促8

进规划的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9

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空间、载体、资源,并容纳废弃物,其能力的大小与环10

境和人类活动均有关系。不同的环境,对同一种人类活动的承载力不同;同一种11

环境,对不同的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承载力也不同。开发区的建设,社会、经济12

系统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深度将不断加大,三者逐渐形成一个相互影响、13

相互制约的复合系统。

14

14.1环境资源承载力

15

14.1.1评价指标

16

环境承载力不仅限于自然环境所固有的自然承载能力,还包括人工环境承载17

力,人类通过科技手段能够改善和提高环境整体的承载能力,所以本次环评所指18

的承载力包括环境承载力和人工环境承载力。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复杂19

性,人类活动的多组合性,衡量承载力的指标体系难以包括人类活动的全部,也20

不可能对具体指标作硬性的统一规定,只能从各子系统中选择有代表性、易量化21

的指标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综合考虑开发区的自然、社会现状和数据获22

取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如下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详见表14.1-1。

23

24

25

26

表14.1-1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27

28

14.1.2评价方法

29

14.1.2.1资源指标评价方法

30

水资源承载能力、能源承载能力、环境承载力采用承压度进行计算,土地资源31

承载力采用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方式来评价。方法如下:

32

CCPS = CCP/CCS

33

CCPS—承载压力度,简承压度;

34

CCP—压力度,代表资源压力或资源需求量;

35

CCS—承压度,代表资源承载能力或区域资源可供应量。资源可供应量是指从36

社会经济的功能安排、资源合理配置角度讲,区域发展所依赖的资源从技术、经37

济上可行的可供应量。

38

1、水资源承载力力

39

水资源承载力=

项目区总用水量(万m3)

项目区水资源可供给量(万m3)

40

从水资源利用的角度,流域或区域中由降水形成的当地水资源量可划分为三部41

分:一部分是由于技术手段或经济因素等原因尚难以被利用的水量(主要是汛期42

洪水下泄量和不具备开发利用价值的地下水);第二部分是维系生态系统功能而43

应保持在河道内和保持一定的地下水合理水位所需要的相应水量(主要指维系河44

道生态环境的最小河道内用水量和维护地下水系统采补基本平衡而不宜开采的45

地下水补给量);剩余的部分为水资源可利用量,即可供人类经济社会活动消耗46

利用的河道外一次性最大水量。通过估算河流生态环境需水量、汛期不能被利用47

的洪水下泄量和地下水可开采量,计算水资源可利用总量,将其作为水资源可供48

给量。调查统计和估算基准年工业、农业和城市等方面用水量,计算水资源可供49

给量承载力。

50

2、能源承载力

51

能源承载力= 项目区能源可供给量(万t标准煤/a)项目区能源需求量(万t标准煤/a)

52

3、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

53

传统意义上的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指“在未来不同的时间尺度上,可以预见的54

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或地55

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主要是围绕耕地-食56

物-人口而展开的,以耕地为基础,食物为中介,以人口容量的最终测算为目标。

57

但是随着经济技术水平提高,需要研究具有特定功能的区域的土地承载力,如居58

住区、工业开发区、经济开发区等,现用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A来描述区域的土59

地资源承载力。

60

人均土地资源饱和度A= 人均土地最小占有量人均土地占有量

61

对于一个确定的区域,是土地对人口量、经济类型和规模的承载能力的量度,62

当A≥1时,土地满载或超载,应控制开发强度和人口增加;当A<1,该区域尚63

有开发潜力。

64

14.1.3指标计算结果

65

1、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指标

66

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指标计算结果见表14.1-2。

67

表14.1-2 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指标计算结果68

69

70

71

72

73

2、循环经济水平及区域支持能力指标

74

循环经济水平及区域支持能力指标评价如表14.1-3所示。

75

表14.1-3 循环经济水平及区域支持能力指标评价结果76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8.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8.1.总量控制原则 总量控制是我国环境保护管理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而实行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是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要求,它不仅是促进经济结构战略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根本性转变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促进工业技术进步和管理水平的提高,做到环保与经济的相互促进。根据环境保护的要求,因地制宜,以区域环境容量为基础,目标总量为手段,实施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严格控制排放标准,规范化设置排污口,达到环境功能标准要求。此外,根据本项目性质、周边环境质量要求、环境目标及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的要求,本项目总量控制既要为城市和工业经济发展提供可利用的环境容量,又要保证环境质量要求,进而实现保护资源、保护环境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目标。 8.2.总量控制因子 根据新颁布的《建设项目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指标审核及管理暂行办法》(环发[2014]197号),结合本项目污染物排放特征,确定本项目总量控制因子为:废水:COD、氨氮; 废气:SO2、NOx、烟粉尘、TVOC(苯酚+VOC+甲醇); 8.3.拟建项目污染物总量指标核算 8.3.1.本环评核算的污染物排放总量 本项目所需蒸汽来自天华公司动力车间,根据天华及富邦公司目前实际蒸汽消耗量(约为204t/h),目前天华动力车间仅开了1台220t/h燃煤锅炉和一台75t/h循环流化床锅炉。待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天华动力车间需同时启动原环评批复的2台220t/h 燃煤锅炉,可满足本项目所用蒸汽(218t/h)的需要。鉴于本项目启用的1台220t/h燃煤锅炉产生的SO2和烟尘排放量已在《四川天华股份有限公司利用清洁生产技术3×220t/h锅炉节能扩产改造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批复(见附件21)中下达了污染物总量指标,故本次环评不考虑锅炉SO2和烟尘排放总量,仅将锅炉NOx的排放量纳入本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征求意见稿) 二O一O年五月

目录 一、总则 (1) (一)目的和意义 (1) (二)指导思想 (2) (三)编制原则 (2) (四)总量控制目标和指标 (3) (五)规划基准年与排放基数 (4) (六)规划编制技术路线 (5) 二、“十一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实施情况评估 (6) (一)总量控制目标完成情况 (7) (二)主要减排措施落实情况 (7) (三)减排配套政策制定和落实情况 (7) (四)实施中存在的问题与建议 (7) 三、“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总体思路 (7) (一)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总体思路 (7) (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总体思路 (9) 四、“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新增量测算 (10) (一)社会经济发展主要参数预测 (10) (二)工业水污染物新增量预测 (15) (三)城镇生活水污染物新增量预测 (17) (四)农业源水污染物产生量预测 (18)

(五)二氧化硫新增量预测 (19) (六)氮氧化物新增量预测 (25) 五、“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途径和要求 (29) (一)水污染物减排途径和要求 (29) (二)大气污染物减排途径和要求 (38) 六、“十二五”主要污染物减排项目和减排量测算 (45) (一)水污染物减排项目和削减量 (45) (二)大气污染物减排项目和削减量 (52) 七、可达性分析 (59) 八、政策措施 (60) 附表及附件 (61)

一、总则 (一)目的和意义 污染减排是调整经济结构、转变发展方式、改善民生的重要抓手,是改善环境质量、解决区域性环境问题的重要手段。“十一五”期间通过实施减排措施,大幅度推进治污工程建设,全国主要污染物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排放基本得到控制,环境恶化趋势得到一定程度缓解,但总体环境形势依然严峻。以化学需氧量为代表的水体有机污染尚未解决,部分水域富营养化问题突出;酸雨污染未得到有效缓解,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转化形成的细颗粒物污染加重,光化学烟雾频繁发生,许多城市和区域呈现复合型大气污染的严峻态势。 “十二五”期间我国仍然处于工业化中后期,工业化和城市化仍将处于加快发展阶段,资源能源与环境矛盾将更加集中。为实现2020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得到有效控制、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的战略目标,应抓住“十二五”这一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和解决重大环境问题的战略机遇期,继续强化污染减排,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力度,促进经济发展模式转变,推动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科学编制总量控制规划是落实国家环保目标、有效配臵公共资源、强化政府宏观调控措施的一项重要工作,是“十二五”环境保护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指导“十二五”污染减排工作的纲领性文件,同时也是“十二五”排污总量指标分配、减排考核评估的重要依据。 为进一步加强总量控制规划编制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提高规划指导性和可操作性,保障“十二五”总量控制目标任务的顺利完成,特制订《“十二五”主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编制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

中图版学高中人口分布迁移与合理容量资源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教案必修第二册地理

课程标准 核心素养目标 结合实例,解释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人口合理容量。1.结合资料,分析影响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因素。(综合思维)2.结合区域资料,分析影响区域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区域认知)3.结合资源环境承载力,分析合理的人口规模。(人地协调观)4.通过调查本地区情况,估算本地区人口合理容量。(地理实践力) 一、资源环境承载力 1.概念: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资源环境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某一人口规模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2.资源承载力和环境承载力 (1)资源承载力:主要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和矿产资源承载力等。 (2)环境承载力:主要指自然生态环境承载力,包括大气环境、水环境和土壤环境承载力等。 3.影响因素 (1)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常常是由区域中的“短板”即最紧缺要素决定的。 (2)影响因素:区域资源、环境因素、经济水平、科学技术、社会文化和地域开放程度等。 4.提高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途径 (1)发展生产力和科学技术,提高资源利用率,开发新资源,改善环境。 (2)提高区域开放程度。 [图表点拨] 教材P22图1—3—2,该图展示出: (1)环境承载力的大小由区域中的“短板”即最紧缺要素决定。 (2)干旱地区环境承载力是由水资源决定的。 1.概念:按照合理的生活方式,保障健康的生活水平,同时又不妨碍未来人口生活质量的前提下,一个国家或地区适宜的人口数量。 2.意义

(1)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 (2)人口数量与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相适应性。 3.大小:人口合理容量要小于资源环境承载力。 4.影响因素:自然环境和资源的状况、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科学技术水平、地域的开放程度等。 5.特性:具有相对性。 [易错提醒] 资源贫乏的国家或地区环境承载力不一定很小。尽管资源是决定环境承载力的重要条件,但它不是唯一条件。还有其他因素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大小,如科技发展水平、地域开放程度等。如果一个国家开放程度高,经济、技术力量强,能充分利用区域外的资源,就会大大提高自身的环境承载力。如日本地狭人稠,资源贫乏,依靠大量进口资源和能源,出口产品,经济发展水平高,环境承载力高。 (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一个地区理想的人口规模。() (2)水资源是估算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 (3)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低于人口合理容量。() (4)日本、尼德兰等国土地、矿产资源都不足,但人口合理容量较高的最主要原因是人口素质较高。 ()(5)我国下列地区中,人口合理容量最高的是() A.青藏地区B.长江中下游地区 C.内蒙古地区D.新疆地区 提示:(1)×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是指在一定时期内,特定区域在资源环境功能处于相对稳定的状态下,所能承受的某一人口规模下各种社会经济活动的能力。 (2)√通常用某一种或几种资源的承载力作为估算某个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依据。西北地区的水资源是“短板”,因此水资源是估算我国西北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的主要依据。 (3)×我国西部地区的实际人口数量超过了人口合理容量。 (4)×日本、尼德兰的土地、矿产资源不足,但其开放程度高,大量利用其他国家的资源,提高了人口合理容量。 (5)B [我国西部地区资源环境承载力小,因此人口合理容量也小;相反,我国东部地区资源环境

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指导意见

—3 — 附件: 主要水污染物总量分配指导意见 一、总则 (一)为控制全国主要水污染物(化学需氧量)排放总量,防 治水环境污染,促进经济、社会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根据国家有关 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规定、《国务院关于“十一五”期间全国主要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计划的批复》和环保总局受国务院委托与各省 级人民政府签订的《“十一五”水污染物总量削减目标责任书》的 要求,制定本指导意见。 (二)本指导意见适用于地方环境保护部门对区域(流域)和 排污单位分配化学需氧量总量指标。 本指导意见所称排污单位,是指直接或间接向环境排放水污染 物的单位,包括企事业单位、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或其它工业污水集 中处理设施等。 (三)各级环境保护部门依据本指导意见逐级分配给区域(流 域)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即为核定的区域(流域)总量控制指标; 分配给排污单位的化学需氧量排放量,即为核定的排污许可量。 (四)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制定的化学需氧量总量分配方案,应 报本级人民政府批准,并报上一级环境保护部门备案。下一级环境 保护部门分配的化学需氧量总量指标之和不得突破上一级下达的区 域总量控制指标,也不得突破国家确定的水污染防治重点流域等专 —4 — 项规划下达的流域总量控制指标。 二、区域(流域)总量指标分配 (五)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在分配区域(流域)化学需氧量总量 指标时,应综合考虑不同地区的环境质量状况、环境容量、排放基 数、经济发展水平和削减能力以及有关污染防治专项规划的要求, 对重点保护水系、污染严重水体、一般水域等实行区别对待,确保 流域水环境质量的总体改善。 (六)区域(流域)化学需氧量总量指标在水质控制目标容量 测算和出境断面污染物总量削减的基础上进行分配,计算方法如下:(1)以2005 年环境统计数据为基准,核算2005 年区域(流域) 化学需氧量出境量,计算公式如下: Pc=∑PsiKi Pc—省(市、县)控断面化学需氧量出境量; Psi—流域内第i个控制区域的实际排放量; Ki—流域内第i个控制区域的污染物综合传递系数。 污染物综合传递系数Ki按下式计算: Ki=K1i×K2i×K3i×K4i K1i—入河系数(以企业排放口和城市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到入 河排污口的距离(L)远近确定:L≤1km,入河系数取1.0;1<L≤10km,入河系数取0.9;10<L≤20km,入河系数取0.8;20<L≤40km,入 河系数取0.7;L>40km,入河系数取0.6);

Matlab课程设计--河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Matlab课程设计--河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题目:河流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第一章总论 一、目的和要求 环境系统工程是环境工程专业重要主干课程之一。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进一步巩固和加深课程理论知识,并能结合具体的环境系统问题,进行系统解决方案的优化。通过课程设计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利用系统工程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 1、环境系统工程设计的基本方法、步骤,技术资料的查找与应用; 2、环境系统模型的建立过程与建立方法; 3、利用计算机编程节能型环境系统模型参数进行求解、模型的灵敏度分析等; 4、环境问题解决方案的优化方法; 5、综合运用本课程及其有关课程的理论知识解决工程中的实际问题;

6、熟悉、贯彻国家环境保护法规及其它有关政策。 二、设计任务 题目:某河流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规划 根据设计原始资料,设计河流城区段水环境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及污染物消减方案,并编制规划方案说明书。 三、设计内容、步骤和方法 1、通过对该河流的自然特征、水文特征以及水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对该河流的污染状况进行评价,确定该河段的主要污染问题及主要污染因子。 2、根据河流的水文特征,建立适宜的环境水质模型,估算模型中的参数,并对模型进行检验。在此基础上,建立环境容量模型,计算该河流的环境容量、允许排放量,并合理分配到各个污染源。 3、选定某一支流,按照其允许排放量,合理分配到支流的各个污染源,并根据各个污染源

的水质、水量情况,优化设计各个污染源污染物的消减工艺。 第二章原始资料 一、河流概况 沙河是盐河的直流,干流全长30公里,流域面积206平方公里。一般流量在,本次规划河段长度为19.75公里,是非潮河段;两岸分布的主要污染源有:伟捷毛娟厂,子扬石油化工厂,五万居民的五龙小区和二万居民的蛤蟆塘小区。 毛绢厂 五 龙 小 区 石 化 厂 蛤 蟆 小 区 老右沟河(水源) 新健河炮守营河劈材沟河 第一稳定段第二稳定段 单位:公里;1.2.3.4.5为五个主要水质监测控制断面 第二章污染源现状和水体水质评价 1、水质目标 按照沙河两岸近期(2015年)环境规划,结合当地技术经济条件,提出不同河段的水质目标组,S9断面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Ⅲ类,S3断面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Ⅲ类,S8及S4-3断面水质目标为地表水Ⅳ类,S7及S6断面水质目标为Ⅴ类。规划情况下水温取10℃。

课标解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课标解读-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一、教学目标: 1.说出环境承载力与合理环境容量的含义。 2.区别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3.讨论并说出影响合理人口容量的因素。 二、教学重点、重点:区别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三、教学方法:启发讲授、案例学习 四、板书设计: 五、教学流程: 课标教师学生设计意图 说出环境承载力和合理人口容量的含义 区别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问题:门头沟能够供养整个北京市的人口吗?为什么?房山能够供养的人口数与门头沟一样吗?为什么?持续供养的人口数是一个固定值吗?为什么? 环境承载力表示的是一个警戒值,体现的是人口生物学意义上的“生存”,人类的生存需要仅仅是满足生存吗? 合理容量强调人口与社会、经济、环境、资源相互协调,合理容量远小于环境承载力 指导读图 讨论分析回答 针对问题,说说你的想法 思考两个数值的关系 归纳影响门头沟这两个数值变化的因素 读图11分析图中反映的是什么问题? 阅读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思考对地球承载人口的估计数差异为何惊人 阅读案例研究,并思考中国今后人口应如何发展?人口规模目标该如何定位?通过什么样的手段实现该目标?讨论得出能够供养的人口数是有极限的,主要受自然资源的限制,而自然资源在不同时期也不同,引出环境承载力的概念。 引出合理人口容量 加深理解人均粮食等因素的变化趋势将对人口产生的影响 区别两种数值类型生成的依据 进一步理解控制人口、合理利用资源、保护环境的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门头沟区大峪中学梁有雁 高一新课程教学设计 设计者:(西城区-第四组) 课题:(中图版-必修第2册) 第一章人口的增长、迁移与合理容量 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1学时) 一.学习目标 通过阅读资料,能够分别说出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概念、体现的含义和考察(估算)的依据。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第三节 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环境承载力概念及影响因素;能区别环境承载力和人口合理容量。 2、掌握影响人口合理容量的因素。 3、应用评价一个地区环境承载力大小及人口合理容量大小。 4、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及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5、理解人口合理容量的含义 6、认识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深刻理解实施计划生育的重大意义,树立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环境观 7、通过阅读分析各类图表,培养读图,读表能力。 二、教学重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人口合理容量 三、教学难点:环境承载力及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四、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 复活岛的悲剧 在烟波浩渺的南太平洋上,有一个面积仅117平方千米的小岛——智利复活节岛。丰富的资源使得岛上的居民不劳作便可衣食无忧,人口开始膨胀,全盛时期高达7 000人。 后来岛屿居民开始制作巨大的石像,人口的膨胀使得资源得到很大的破坏,特别是制作石像需要砍伐大量树木,使得森林开始消失。为争夺资源,战争开始发生,文明开始衰落,到了1700年左右,岛屿上居民只有2 000人左右。再加上后来的奴隶贩卖、天花流行,到了1877年,岛屿居民只有111人。 尝试探究:复活节岛的悲剧说明了什么? 提示:随着人口的增加,复活节岛的树木被砍伐殆尽,生态系统完全摧毁,食物逐渐短缺,人口急剧下降。复活节岛的悲剧充分说明了地理环境的承载力是有限的,如果超过地理环境的承截力,就会造成生态破坏,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 一、环境承载力 1.概念:在一定时期内,某一地域环境和资源能够维持抚养的 (又称环境人口容量)。 2.影响因素:主要有 、科技发展水平和 。 3.估算 (1)单个要素考察估算,如 资源、淡水资源、 等。一般方法: (2)多要素综合考察估算,如 、科技、 等要素的综合。 二、人口合理容量 1.概念 (1)条件??????? 的生活方式 舒适的生活环境满足 和 等各方面的需求不妨碍 (2)实质:一个国家或地区 的人口数量。

《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教案(1)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一、课标要求: 说出环境承载力与人口合理容量的区别 二、教学目标 1.理解环境承载力的概念和影响环境承载力的因素。 2.理解合理人口容量的含义。 3.认识我国的环境人口容量,深刻理解我国实施计划生育和环境保护的重大意义,树立 正确的人口观、资源观和环境观。 4.通过阅读和分析各类图表,培养读图、读表能力。 三、教学重点: 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合理人口容量。 四、教学难点: 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的区别。 五、教学方法: 图表法、比较法、案例分析法、举例法、讨论法 六、课时安排 共2课时 七、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同学们有没有想过我们地球上最多能容纳多少人?地球上容纳多少人适合?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第三节环境承载力与合理人口容量 〖活动1〗课本P18图1-3-1(计算机模拟的未来趋势)分析 (1)2000年以后世界人口的增长有何特点? (2)在人口增长、粮食增长、自然资源、工业生产和污 染五个因素中,哪个因素的发展变化会导致其他因素 的变化? (3)当资源不断减少、污染不断增加时,人们的生活质 量会发生怎样的变化?这些变化反映了什么问题? 〖活动2〗探索河流淡水资源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1)从河流淡水饼状图中找出河流淡水总量居于前三位的大洲和总量最少的大洲; (2)对照人口比重饼状图,你认为那些大洲会出现水源短缺问题? (3)为何各大洲的水资源总量与人口总量占世界的比重不一样?说明影响环境承载力大小 的因素有哪些? (4)为什么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正面临着淡水资源不足的危机? 小结: 产生水资源危机的原因缓解水资源危机的 措施 自然 原因 ①水资源的地区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 ②水资源的时间分配不均修建水库 人为 原因 ③人口增多、工农业发展,用水量剧 增 节约用水 ④水污染严重防治水污染 〖活动3〗探索土地资源的生产力对环境承载力的影响 下图是人口增长与土地资源减少的动态关系图,请同学们在它们之间加上因果关系的箭头。 〖活动4〗阅读教材第20页,《地球到底能承载多少人口》 然后展示下图,让学生谈一谈自己对地球环境承载量的看法

1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12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分析 12.1总量控制原则 总量控制是区域性概念,当局部不可避免地增加污染物排放时,应对同行业或区域内进行污染物排放量削减,使区域内污染源的污染物排放负荷控制在一定数量内,实现“增产不增污”,使受纳水体、空气等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环境目标。 目前,国家实施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基本原则是:由各级政府层层分解、下达区域控制指标,各级政府在根据辖区内企业发展方向和污染防治规划情况,给企业分解、下达具体控制指标。对确实需要增加排污总量的新建项目,可经企业申请,由当地政府根据环境容量条件,从区域控制指标调剂解决。 12.2总量控制规划 12.2.1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 根据《山东省生态环境保护“十三五”规划》(鲁政发〔2017〕10号)和《山东省“十三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鲁政发〔2017〕15号),山东省环境保护工作的规划目标、总量指标及保障措施如下: 1、总体目标 (1)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到2020年,省控重点河流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功能区划要求;环境空气质量比2013年改善50%左右;土壤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定;生态破坏得到遏制,退化湿地修复取得积极进展。 (2)环境安全基本保障。到2020年,河流、湖泊、滩涂等底泥重金属污染、化工企业聚集区及周边地下水污染、农村饮用水源保护、城镇饮用水源管理等突出问题得到基本控制,危险废物得到安全处置,核与辐射环境应急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3)环保服务能力增强。到2020年,环境保护作为经济社会转变发展方式的观测点、倒逼传统行业转型升级的着力点、激发环保市场释放发展红利的增长点作用明显增强;生态文明建设的监测与考核体系更加科学,环境保护对传统行业倒逼引导与环境监管体系更加完善,环境经济政策体系更加健全,环保市场潜力得到更加充分地释放。

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

14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分为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 承载力分析就是要科学、准确地确定水环境、空气环境容量和经济、土地、水资源的承载力。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合理分析环境承载力,能够提高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准确性,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掌握环境与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支持能力,确保规划的社会经济发展在阈值内有控制的进行,促进规划的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空间、载体、资源,并容纳废弃物,其能力的大小与环境和人类活动均有关系。不同的环境,对同一种人类活动的承载力不同;同一种环境,对不同的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承载力也不同。开发区的建设,社会、经济系统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深度将不断加大,三者逐渐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合系统。 14.1环境资源承载力 14.1.1评价指标 环境承载力不仅限于自然环境所固有的自然承载能力,还包括人工环境承载力,人类通过科技手段能够改善和提高环境整体的承载能力,所以本次环评所指的承载力包括环境承载力和人工环境承载力。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人类活动的多组合性,衡量承载力的指标体系难以包括人类活动的全部,也不可能对具体指标作硬性的统一规定,只能从各子系统中选择有代表性、易量化的指标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综合考虑开发区的自然、社会现状和数据获取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如下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详见表。

表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15 社会稳定风险评价 社会稳定风险评价,是指与人民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重大决策、重要政策、重大改革措施、重大工程建设项目、与社会公共秩序相关的重大活动等重大事项在制定出台、组织实施或审批审核前,对可能影响社会稳定的因素开展系统的调查,科学的预测、分析和评估,制定风险应对策略和预案。为有效规避、预防、控制重大事项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社会稳定风险,为更好的确保重大事项顺利实施。 15.1 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识别 社会稳定风险的形式包括影响社会治安、涉众经济案件、群众信访、破坏安全生产施工等形式。一般情况下,项目社会稳定问题产生之初,其表现多是书信、电子邮件、传真、电话、走访等形式中的一种或几种方式,数量零星,也比较缓和。但随着事态发展,也有可能朝着反腐上访、越级信访、集体上访、进京上访等严重恶性社会稳定问题的方向发展,特殊情况下甚至发展为非法集会游行示威、蓄意破坏、群体性罢工、械斗、暴乱等群体性事件。 风险识别一般可选用对照表法、专家调查表以及访谈法、实地观察法、案例参照法、项目类比法等。常见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归纳起来主要包括:政策规划和公众参与、征地拆迁、涉农利益、技术经济、经济效益、社会环境、建设及运营管理等。本项目采取对照表法对该项目风险进行识别。 根据识别,该项目存在政策规划及公众参与、经济社会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安全卫生与媒体舆情等5类,共12个主要社会风险因素。具体见表15.1-1。 表15.1-1 拟建项目社会稳定风险因素识别汇总表

15.2 社会稳定风险因素分析 该项目存在政策规划符合性及公众参与、征地拆迁及补偿、经济社会影响、生态环境影响、安全卫生和媒体舆情等6类社会风险类别,其中包含立项审批程序、对周边交通的影响、水土流失等12个主要社会稳定风险因素。 一、政策规划及公众参与分析 1、政策规划符合性分析 根据前面章节分析拟建项目建设符合《城市生活垃圾处理及污染防治技术政策》(建城[2000]120号)、《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国发[2005]40号)、《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修正本)、《资源综合利用目录》、《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的意见》、《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物质发电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管理工作的通知》(环发[2008]82号)、《关于加强二噁英污染防治的指导意见》(环发[2010]123号)等国家产业政策要求,符合《关于构建全省环境安全防控体系的实施意见》(鲁环发[2009]80号)等山东省环保厅的有关要求,项目距离市区较远,不位于《鱼台县城市总体规划》之内。 根据相关规划要求,项目建设单位应分别向城乡规划、国土资源和环境保护部门申请办理规划选址预审、用地预审和环境影响评价审批等相关手续。目前拟建项目前期已取得《建设项目选址意见书》及用地说明(见本报告附件)。同时,该项目已委托有资质的咨询机构编写《环境影响评价报告》等,其他各项工作正有序推进。该项目因立项审批程序不符合规定引发社会稳定风险的概率中等;若

5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

检索号:5961-05183K-P 密级:无 南京梅山能源有限公司1×60MW 发电供热机组工程 环境影响报告书 (简要版) 南京梅山能源有限公司 2006年4月中国·南京

1 项目的基本组成、规模及基本构成 梅山能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梅山热电厂)是上海梅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的全资子公司,采用热电联产生产方式,向梅钢公司高炉风机和其它生产设施提供中低压蒸气为主,多余蒸汽发电上网。热电厂现有规模为四炉三机,总装机容量为116MW。 目前梅钢公司在生产钢铁的同时,每天还向南京供应22~33?104Nm3城市煤气,随着国家西气东输工程的完成,南京城市天然气用量将逐步增加,煤气用量逐步减少,而钢铁生产过程中伴生的大量多余煤气将面临散放。此外钢产能的增加还将产生大量高、焦炉煤气,这不仅浪费宝贵的优质二次能源,同时将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本扩建工程采用富余的煤气作为燃料,不仅解决了煤山公司生产中的煤气平衡问题,而且还能避免煤气释放污染环境,同时通过能源资源利用的重新配制,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 因此,考虑避免污染环境、实现煤气资源的循环再利用,本工程拟扩建1?60MW发电供热机组,建设规模为在现有基础上扩建一台220t/h全烧煤气锅炉(5#锅炉)、一台60MW双抽式冷凝发电机组(6#机组)及相应的配套辅助设施。形成五炉四机规模,总装机容量达176MW。建设性质属扩建工程。 工程的基本构成见表1-1。 表1-1 项目的基本构成

2 环境保护目标及环境质量现状 (1)环境保护目标 本工程厂址位于梅山钢铁集团内部,北面紧邻钢铁厂,距离西南厂界50m 有桥北村及联合村,距离南厂界最近50m有孙家村。梅钢公司生活区最近距离厂址东面约700m。 本次环评大气、水体、噪声具体敏感保护目标见表2-1。 表2-1 厂址主要环境敏感区域和保护目标

2020年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中心工作总结 2020年,总量控制中心按照年初确定的目标,履职尽责,较好地完成了各项任务。现将有关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省环保厅对我市2018年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指标的考核认定(鲁环函[2018]82号),我市化学需氧量、氨氮、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总量比2015年分别削减6.0%、6.2%、14.7%、14.1%,超额完成了2018年省环保厅下达我市的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具体工作中,重点采取了以下措施:一是组织抓好工程减排项目。我市突出重点、多措并举,强力推进污染物减排,大力实施重点减排工程项目,并做好周调度、月通报、季评价工作,确保按期完成,尽快发挥效益。二是强化指导保障减排任务。主动组织、学习研讨有关总量减排工作情况,规范指导各县市区按照新要求积极上报总量减排项目的电子材料和纸质档案,对存在的问题及时发现、整改到位,不断提高总量减排工作档案资料的质量和水平,充分保障总量减排项目的认定率,为我市圆满完成总量减排目标任务夯实基础、打牢根基。三是组织做好2018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核查核算工作。我市严格按照此次核查的部署安排和任务要求,提前组织2018年度主要污染物总量减排迎查的各项准备工作,认真准备减排项目现场,梳理汇总整理重点减排工程项目清单和统一格式的核查核算表格,精心准备重点减排项目档案资料,努

力确保顺利通过省级减排核查。 (二)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发放情况 按照国家环保部、山东省环保厅的部署安排和任务要求,我市火电、 造纸、钢铁、水泥、制药、焦化等重点行业的排污许可证已按照规范 要求全部核发完毕,圆满完成了2018年度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任务,提前实现了国家、省下达的工作目标。具体工作中,主要采取了 以下六方面措施:一是强化组织领导,牵头成立了XX市排污许可证管 理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市污染物排放总 量控制中心,以保证该项工作顺利开展。二是牵头制定并印发了《XX 市火电、造纸行业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济环字〔2018〕14号)、《XX市13个重点行业排污许可证核发管理工作实施方案》(济环字〔2018〕34号)等系列文件,并积极组织县市区扎实开展摸底调查工作,全面掌握各个企业污染物排放状况,为后续填报工作的顺利开展 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三是先后联合临沂市、淄博市,成功举办了两期 排污许可证管理工作培训会议,切实提高管理部门依证执法监管和企 业持证排污的理念意识,为后期实施该项工作夯实了丰富的理论基础 和提供了有效的技术保障。四是前期从将要发证的重点行业中选取具 有代表性的企业作为试点单位开展先行先试工作,选派相关管理人员 到试点企业进行调研走访、座谈交流,多角度、全方位、系统性地了解、梳理、掌握试点企业生产现状,详细分析并记录基本生产设施、 产品产量、产污环节、治理设施、主要污染物排放许可量、自行监测、环境管理台账等信息,为后续其他企业的填报工作摸索了方法、积累 了经验、锻炼了队伍。五是对符合许可证发放条件的企业,严格按照 属地管理权责,具体明确许可证审批审核不同层级的职责权限,进一 步理顺许可证管理运行机制,切实保障发证质量。六是积极探索“互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计影响评价方法

环境容量、环境承载力分析及累计影响评价方法 1、环境容量;指人类和自然环境不致受害的情况下或者具体来说是在保证不超出环境目标值的前提下,区域环境能够容许的污染物最大允许排放量。 2、在提出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的工作内容要求时应考虑的原则(3项):集中供热;污水集中处理排放;固体废物分类处置。 3、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内容(5项):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对所涉及的区域进行环境功能区划,确定各功能区环境空气质量目标;根据环境质量现状,分析不同功能区环境质量达标情况;结合当地地形和气象条件,选择适当方法,确定开发区大气环境容量:结合开发区规划分析和污染控制措施,提出区域环境容量利用方案和近期(5年计划)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指标。 4、水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主要内容(5项):选择总量控制指标;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对于拟接纳开发区污水的水体,应根据环境功能区划所规定的水质标准要求,选用适当的水质模型分析确定水环境容量,季节性河流原则上不要求确定水环境容量;对于现状水污染物排放实现达标排放,水体无足够的环境容量可资利用的情形,应在制定基于水环境功能的区域水污染控制计划的基础上确定开发区水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如预测的各项总量值均低于上述给予技术水平约束下的总量控制和基于水环境容量的总量控制指标,可选择最小的指标提出总量控制方案,如

预测总量大于上述两类指标中的某一类指标,则需调整规划,降低污染物总量。 5、河流/湖泊:水环境容量;河口/海湾:水环境容量/最小初始稀释度;(开敞的)近海水域:最小初始稀释度。 6、给定区域内,达到环境空气保护目标而允许排放的大气污染物总量,就是该区域大气污染物的环境容量。特定地区的大气环境容量与以下因素有关(5个):涉及的区域范围与下垫面复杂程度;空气环境功能区划及空气环境质量保护目标;区域内污染源及其污染物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区域大气扩散、稀释能力;特定污染物在大气中的转化、沉积、清除机理。 7、大气容量的计算方法(3种):修正的A-P值法;模拟法;线性优化法。 A-P值法特点:不需要知道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就可粗略估算制定区域的大气环境容量,对决策和提出区域总量控制指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适用于开发区规划阶段的环境条件的分析。该法原则只适用于大气SO2环境容量的计算,在计算PM-10的环境容量时,可作参考方法。 模拟法:利用环境空气质量模型模拟开发活动所排放的污染物引起的环境质量变化是否会导致环境空气质量超标。适用于规模较大、具有复杂环境功能的信件开发区,或将进行污染治理与技术改造的现有开发区。需要通过调查和类比了解或虚拟开发区大气污染源的布局、排放量和排放方式。其优势在于充分考虑周边发展的影响。 线形优化法:将不同功能区的环境质量保护目标为约束条

6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污染物总量控制分析 排污总量控制对象 根据实际生产情况,其总量控制因子和总量考核因子如下: ()大气:; ()废水:、氨氮; ()固体废物:无。 排污总量控制分析 我公司总量控制因子产生量和排放量情况见表。 总量控制平衡途径及完成分析 ()废水污染物 我公司废水排入徐州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废水接管量,其中:、:,在徐州市三八河污水处理厂范围内平衡。 ()废气 我公司排放(含甲苯、二甲苯):,其中甲苯:、二甲苯:,向云龙区环保局申请总量平衡途径。 ()固体废物 固体废物均得到妥善处置,不申请总量。

环境风险评估 风险评价指导思想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是分析和预测建设项目存在的潜在危险、有害因素,建设项目建设和运行期间可能发生的突发性事件或事故(一般不包括人为破坏和自然灾害),引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等物质泄漏所造成的人身安全与环境影响和损害程度,提出合理可行的防范、应急与减缓措施,以使建设项目事故率、损失和环境影响达到可接受水平。 根据《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国环发[]号),本次风险评价拟按照“风险评价导则”的要求,通过分析项目中主要物料的危险性、毒性和储存使用量,确定评价等级,识别潜在危险,并就最大可信事故的概率和发生后果进行影响预测。本风险评价着重评价事故引起厂界外人群的伤害、环境质量的恶化及对生态系统影响的预测和防护。 环境风险评价的目的和重点 根据《关于加强环境影响评价管理防范环境风险的通知》(环发[]号)的要求,风险评价需识别建设项目生产过程中存在的环境风险隐患,提出改进措施和建议,消除环境风险隐患,防止重大环境污染事故及次生事故的发生。评价重点为分析主要风险源、确定最大可信事故、预测事故造成的污染影响、风险预防和应急措施。 评价工作程序 本次评价结合本项目自身的特点,将技术工作程序大体分为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后果计算、风险评价、风险管理和防范措施及应急计划等几部分内容。 评价工作程序见图。 对象方法目标 储存物质 储存装置综合评价法 确定危险因素 确定风险类别

202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治理工作总结以及2021年工作计划

2020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治理工作总结以及2021 年工作计划 根据《关于上报xx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___》要求,现将xx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治理工作情况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 ㈠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为全面推进和抓好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治理工作,根据全州环保工作会议和《××县人民政府关于做好和推进全省xx年重点督查20个重大建设项目和20项重要工作 ___》(元政发〔xx〕23号)等有关文件精神,切实采取加强对污染减排工作的领导、召开专门会议部署减排工作、加强建设项目环评管理、强化环境执法检查、加大社会 ___力度等五项措施推动污染减排,从而从思想上、行动上站在讲政治的高度,进一步提高相关企业负责人和我局干部职工对污染减排工作形势的严峻性、必要性和紧迫性,切实地明确工作目标和任务。 ㈡签订目标,落实责任

根据xx年全州环保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我县xx年重点污染减排单位××天生桥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与州人民政府签订目标责任书,污染减排项目为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110吨。为切实抓好落实××县110吨化学需氧量减排任务,主要采取以下措施:⒈加强领导。坚持“党委领导、人大监督、政府负责、环保部门统一监管、有关部门分工合作、公众参与”的环境保护管理体制,成立了以县政府 ___为组长,分管环保工作的县政府领导为副组长,相关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县减排工作领导小组,对减排整体工作统一组织、实施、落实和督导,县相关部门各负其责,分工合作,协调联动,形成合力,为落实各项污染减排工作提供坚强的组织保障。⒉周密安排。按照上级减排工作的有关精神和要求,结合××实际,对年度工作进行统一谋划部署,并组织相关部门召开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扎实推进,积极落实,做到各项工作量化有目标、落实有措施、责任有单位、推进有时间、考核有奖惩,确保各项工作扎实有序开展。⒊明确责任。制定印发了我县《环保工作目标考核责任制》,明确了考核范围、考核目标及责任单位及奖惩,把减排工作细化分解到各乡镇和相关企业。并于xx年4月15日,与南沙镇政府等14个乡镇和××天生桥农业开发有限责任公司等14家相关企业签订了总量削减与控制目标责任书,把削减任务落实到基层和重点排污企业,明确任务,压死责任,确保完成,为年度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污染治理工作目标的实现提供了有力保障。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包括哪些 内容? 根据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规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制度包括以下主要内 容: 1.在宏观上,国家应当采取措施,有计划地控制或者逐步削减各地方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总量;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对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负责,包括要制定大气污染防治规划,采取污染防范及治理措施,使本辖区的大气环境质量达到规定的标准。 2.在具体作法上,应当遵守以下规定:一是确定对哪几种大气污染物实行总量控制制度,因为大气污染物有许多种,在经济、技术条件上都不允许对所有的大气污染物都实行总量控制制度,而只能是首先对几种主要大气污染物的排放实行总量控制制度。二是划定实行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制度的区域,即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对尚未达到规定的大气环境质量标准的区域和国务院批准划定的酸雨控制区、二氧化硫控制区,可以划定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区(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的具体办法由国务院规定)。三是由国务院对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实施的具体办法作出规定。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制度的推行涉及面很广,操作比较复杂,需要按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方针和有关产业结构调整的要求,由政府统一组织,由国务院结合实际制定较完善的实施办法,循序渐进,逐步稳妥地推行。四是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区内的有关地方人民政府依照国务院规定的条件和程序,按照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核定企业事业单位的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核发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许可证;有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按照核定的主要大气污染物排放总量和许可证规定的排放条件排放污染物。

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讲解学习

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

14环境承载力、环境容量和污染物总量控制 环境承载力是指环境系统的自我维持、自我调节能力,资源与环境子系统的供容能力及其可维育的社会经济活动强度和具有一定生活水平的人口数量。环境承载力分为资源承载力与环境容量。 承载力分析就是要科学、准确地确定水环境、空气环境容量和经济、土地、水资源的承载力。在区域环境影响评价中,合理分析环境承载力,能够提高规划对环境影响的评估准确性,从而提高评价的科学性。准确掌握环境与资源对社会经济发展所具有的支持能力,确保规划的社会经济发展在阈值内有控制的进行,促进规划的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良性循环,实现可持续发展。 环境为人类活动提供了空间、载体、资源,并容纳废弃物,其能力的大小与环境和人类活动均有关系。不同的环境,对同一种人类活动的承载力不同;同一种环境,对不同的人类活动,所具有的承载力也不同。开发区的建设,社会、经济系统的变化,对环境的影响范围、深度将不断加大,三者逐渐形成一个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复合系统。 14.1环境资源承载力 14.1.1评价指标 环境承载力不仅限于自然环境所固有的自然承载能力,还包括人工环境承载力,人类通过科技手段能够改善和提高环境整体的承载能力,所以本次环评所指的承载力包括环境承载力和人工环境承载力。同时由于社会经济环境系统的复杂性,人类活动的多组合性,衡量承载力的指标体系难以包括人类活动的

全部,也不可能对具体指标作硬性的统一规定,只能从各子系统中选择有代表性、易量化的指标作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分析。综合考虑开发区的自然、社会现状和数据获取等多方面因素,制定如下的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详见表14.1-1。 表14.1-1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

成都高新南区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成都高新南区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 一、规划目标 成都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南区位于成都市南郊,与旧城区连为一体,面积为47平方公里,截止2004年末,高新南区总人口为14 .5万人,全年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68亿元。预计2007年国民生产总值达到255亿元,2010年可达到400亿元。由于靠近城区,区内主要水体均受到有机污染,多为4-5类水;但环境空气质量良好,满足环境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标准要求,除交通干线外,声环境质量较好。 该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规划的目标是:通过规划的实施,用3至5年时间使环境污染得到基本控制,规划区环境质量达到相应标准的要求,初步实现环境与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 二、水污染总量控制规划 本规划涉及的河流为龙爪堰、栏杆堰两个控制单元。 1. 工业污染源调查及评价 工业污染源调查表见表8-2。 表8-2 工业污染源调查及排放量表 工业企业名称废水排放量 (t/a) 排污去向 水环境功能 区名称 污染物排放量 (kg/a) COD Cr NH3-N 华西乳业有限责任公司128000 龙爪堰龙爪堰17664 166 成都高新电镀厂3500 龙爪堰龙爪堰500.5 69.3 四川嘉田制版有限公司8000 龙爪堰龙爪堰1088 144 成都新耀华食品有限公司21800 龙爪堰龙爪堰2746.8 413.64 成都新成食品有限公司15296 板桥堰栏杆堰1651 183 成都住矿电子有限公司181688 板桥堰栏杆堰8721 1998 四川海特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21675 污水管网9948 346 成都地奥制药集团148600 污水管网67613 2972 成都普天电缆股份有限公司390000 污水管网185250 8697 成都恩威投资(集团)有限公司100000 污水管网41200 2010 成都康宁光缆有限公司70000 污水管网31640 1386 成都美登高食品有限公司8500 污水管网3383 168 吉泰安(四川)药业有限公司8000 污水管网3384 168 成都旺旺食品有限公司309700 污水管网131932 6627.5 成都三联纺织印染有限公司17850 污水管网7318 339 四川华西医药发展有限公司7000 污水管网2464 149 2. 城市生活污染源调查与评价 各控制河段的生活污染源调查表见表8-3。 表8-3 城市生活污染源调查及排放量表 水环境功能城镇人口数人均综合用水人均综合排水生活污水平均浓度(mg/l)生活污染物排放量(t/a)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