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初一科学下册第4节-月相-综合测验.浙教版
- 格式:doc
- 大小:1.34 MB
- 文档页数:6
4.4 月相同步练习一、基础题1.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A. 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的变化B. “月有阴晴圆缺”说明不同的天气条件使月相产生了变化C. 月相是月球表面起伏状况的表现D. 月相是从地球上看到的月面形状2.下列不属于产生月相的原因的是()A.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B. 月球绕地球运动C. 月球本身不发光D. 地球绕日运动3.下列三球间的位置关系,能观察到上弦月的是()A. B.C. D.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①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②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③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④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A. ①②B. ②④C. ①④D. ②③5.“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A. B. C. D.6.看图回答下列关于月相的问题:(1)A表示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B表示________月,发生在农历________。
(2)按每月时间排列,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字母表示)(3)月相为A、B时,日地月三者位置________;为C、D时,日地月三者位置大致________。
月相的变化周期平均为________天,称为________月。
月相变化规律即从新月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再到新月,周而复始。
我国农历中月份是根据________确定的。
二、中档题7.“钱江潮水,天下奇观。
”每逢农历八月十六至十八,钱塘江即使在无风的情况下也会有几米高的浪涛。
关于潮水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与月球的形状有关B. 与月球上的环形山有关C. 与月球对地球的吸引力有关D. 与月球上无水有关8.下列能表示一次完整的月相过程的是()A. A→B→C→D→E→F→G→H→AB. E→A→G→B→F→C→H→D→EC. F→A→G→B→E→C→H→D→FD. E→D→H→C→F→B→G→A→E9.小科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夜晚看到的月亮应该是中的()A. B.C. D.10.根据下图回答:(1)图示时间所对应的月相为________。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4节月相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2016•湖州)许多科学事实是人类经过长期观测和实验获得认知的,知道这些科学事实能更好地帮助我们认识自然,下列叙述中,不符合科学事实的是()A . 蛋白质是生物的遗传物质B . 月相呈现周期性变化C . 引起食物腐败的是微生物D . 液体的沸点会随气压的增大而升高2. (2分)6月12日(农历五月十八)是衢州市科学中考的日子,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 . 当天的月相是下弦月,如右图所示B . 当天日、地、月的位置处于一条直线上C . 中秋、端午、清明等传统节日都是根据月相变化周期为依据划分的D . 十天之后,太阳在地球上的直射点将会逐步向南移动3. (2分)下列月相出现的时间按先后顺序排列的是()A . ①④③②B . ②①③④C . ①④②③D . ③④①②4. (2分)(2014.宁波)今天是2014年6月14日(农历五月十七),月球位置大致在图中的()A . 1~2之间B . 3~4之间C . 5~6之间D . 7~8之间5. (2分)(2013·衢州)地理知识是我们中学生学习的重要内容。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太阳系中太阳的质量最大B . 地球斜着身子绕日公转导致四季更替现象C . 正月初一这天晚上,可以看到圆圆的月亮D . 如果月球有大气层,月球上的环形山会减少6. (2分)日、地、月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B . 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有火山和地震C . 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且月球没有大气听不到撞击声D . 当日、地、月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相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满月7. (2分)2017年5月30日(农历五月初五)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十天后的月相为()A .B .C .D .8. (2分)2019 年 4 月 5 日(农历三月初一)是中国传统的节日——清明节。
科学浙教版七下第四章第4节《月相》试卷一、选择题:1.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这是由于( )A.地球自转 B.地球公转 C.月球自转 D.月球公转2.《敖包相会》这首歌开头的歌词是“十五的月亮升上了天空哟!”这里说的时间大约是( )A.黄昏后不久 B.后半夜C.子夜时分D.黎明前3.如图是小明在某天晚上抬头看到的月相,估计这一天的农历时间为()A. 农历初一B. 农历初四C. 农历二十D. 农历二十五4.“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人们在中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 )5.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
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6,2018年4月5日(农历二月二十)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清明节,这天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 )A.2附近B.4附近C.6附近D.8附近7.关于月相的叙述:①月相的变化就是月球形状的变化;②月球圆缺变化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③月相的变化是没有规律的;④月相变化是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不断变化的结果;⑤月相变化具有周期性特点,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③C.③④⑤D.②④⑤8.我们在地球上无法看到月球的背面,是因为( )A.月球并不做自转运动B.月球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C.月球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D.以上都错“9.嫦娥五号”是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一步,以下与月球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 )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B.“嫦娥五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C.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D.“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相是满月10.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自制的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如图所示时,参照月相的命名法,在A点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A.上弦地 B.满地C.下弦地D.新地二、综合题11.读月相形成示意图,如图所示,完成下列要求。
4.4《月相》同步练习一、选择题1.半夜看到月亮在东边天空,这一天是()A农历上半月 B 农历十五 C 农历下半月【答案】C2.唐代诗人李白的七绝《峨眉山月歌》中这样写到“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山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中所描述的月亮的月相是()【答案】B3.“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这首诗描述的月相是()A、新月B、上弦月C、下弦月D、满月【答案】B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元宵节的月相是上弦月B.“太阳东升西落”证明了地球是个球体C.种类繁多的生物也会促进岩石变成土壤D.今年某某“春如四季”,说的是某某的天气情况【答案】C5.中新网8月4日电据俄新网3日报道,俄罗斯联邦航天署打算在2012年发射携带登月器。
登月器附带一个月球车。
登月器上有立体相机、全景相机、降落相机等,还有相关的成分探测仪器和天文光学望远镜,月球上的观测环境与条件非常优越,可以全方位地观测地球、观测天体。
试分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月球车上有一台测月雷达,能够发射和接受超声波B.为使月球车能经受100多摄氏度的高温和零下100多摄氏度的低温,材料热胀冷缩率要尽量大C.为防止着陆器损毁,月球车上要携带降落伞D.要使立体照相机所拍的照片大一些,则相机的镜头应该靠近物体【答案】D6.2015年的“六一儿童节”是农历四月十五。
对于当天日、地、月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A.这一天的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B.这一天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位置成一直线,且月球在中间C.“月落乌啼霜满天”诗句中描述的月相与这一天的月相相同D.这一天某某地区都是昼短夜长【答案】A7.中秋佳节刚过不久,当晚你可曾赏月?下列图中属下弦月的是()【答案】C8.下列有关在我国观测到的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地、日、月大致成一直线时,观察到的月相一定是新月B.地、日、月大致成一直线时,观察到的月相一定是满月C.月地连线与日地连线成90。
浙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月相【同步练习-解析】一、选择题1.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3年9月23日(农历八月初九)起在杭州举办。
下列关于这一天的说法正确的是()A.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杭州处于夏季,昼长夜短B.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在同一条直线上C.地球绕日运动的位置正从甲向乙运行D.当晚杭州可能看到的月相最接近上弦月【答案】D【解析】太阳直射点此时位于赤道附近,杭州处于秋季,昼夜平分,A错误。
太阳、地球、月球的相对位置不在同一条直线上,三者形成一个直角,B错误。
此时地球绕日运动的位置正从以公转到丙,C错误。
当日为农历初九,月相最接近于上弦月,D正确。
故选D。
2.2022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在东风着陆场成功着陆,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这一天月球的位置大致在图中的()A.1B.4C.5D.7【答案】D【解析】月球绕地球运动,是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动。
根据题意,2022年4月16日(农历三月十六),地球公转轨迹位于春分日与夏至日之间,1、4位于秋分日与冬至日之间,AB错误;此时满月刚过,满月时,日、地、月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且地在日、月中间,即7处,D正确;5处日、地、月也大致位于一条直线上,但月在日、地中间,此时为初一,C错误。
故选D。
3.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
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A.B.C.D.【答案】A【解析】月球绕地球的公转轨道的平面与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平面并不是重合的处在同一个平面上,而是倾斜的,所以在太阳、地球、月球处于同一直线上,月球在地球的身后时,月球的位置并不是一直都能在地球的正后方而进入地球的阴影,而是在后方偏上或者偏下的位置,所以地球就无法遮挡住射向月球太阳光,也刚好是这个位置的关系,所以能看到月球的整个反光面,这就是满月,如果月球这时刚好在地球的正后方进入地球的阴影则会发生月食。
第4节月相同步练习1.“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表达了人们在中秋佳节对家人的思念之情。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这一天的月相是(C)图4-4-12.今年3月某晚,大多数地区可看到近十九年来最大的“超级月亮”,即图中近地点月亮。
下列有关“超级月亮”说法正确的是(A)图4-4-2A.那天晚上的月相是满月B.暗区是月球表面的高地C.太阳光在亮区发生的是镜面反射D.“超级月亮”是由于那天月球体积变大【解析】A.月亮圆缺的各种形状叫做月相,由图片可知,月球几乎全部是光明的,这时的月亮叫做满月,正确;B.月球表面有阴暗的部分和明亮的区域,亮区是高地,暗区是平原或盆地等低陷地带,分别被称为月陆和月海;C.月球本身不发光,它反射太阳光,地球上不同的角度都能看到月球表面的亮区,所以月球表面发生的是漫反射;D.超级月亮是指月亮距离地球近距离的状态,由于近,视觉效果变大,但月球体积没变。
故选A。
3.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视形状B.“月有阴晴圆缺”,是由于周围气候在变化才产生月相变化C.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无关D.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解析】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月球视形状,月球形状并没有变化,月相的变化与月球、地球运动有关。
4.月相的成因(D) A.太阳、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B.太阳、地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C.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D.太阳、地球、月球相对位置的有规律变化【解析】月球是一颗不发光、不透明的天体,我们能看到月球的圆缺变化,是因为月球环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发生有规律的变动。
人类看到的被太阳光照亮的月球部分的形状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从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据此分析,选项A、B、C是错误的,故正确答案是D。
5.当日、地、月大致一线,且地球处于月、日之间时,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是(D)A.新月 B.上弦月C.下弦月D.满月6.月相是指(D) A.月球的面貌B.月球的表面起伏状况C.月球的形状D.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7.判断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的是(B) 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C.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D.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解析】上弦月傍晚上中天,后半夜下落。
浙教版2021-2022学年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四节月相一、单选题1.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在杭州开幕且恰逢中秋节。
则当天地球大约处于公转轨道上的位置和当晚的月相是()A.甲、A B.丙、D C.乙、D D.丁、B 2.我们把一年中满月且最接近地球时又大又圆的月亮叫做“超级月亮”,今年超级月亮将发生在5月26日(农历四月十五)。
如图表示地球、月球的运动情况,届时月球的位置将处于图中的()A.A位置B.B位置C.C位置D.D位置3.农历初一时,假设你站在月球上看地球,看到的应该是什么样子()?A.像地球上看到的满月B.像地球上看到的新月C.像地球上看到的上弦月D.像地球上看到的下弦月4.如图为阳光照射地球、月球的示意图。
图中人所在位置的时间及看到的月相为()A.黄昏,上弦月B.清晨,上弦月C.黄昏,下弦月D.清晨,下弦月5.今年国庆和中秋正好在同一天,这样的情况非常少见,上一次出现还是在2001年。
下图所示为两个月相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当天的月相接近满月,如图b所示B.a图月相时,地月连线与地日连线几乎相互垂直C.清明、中秋等我国传统节日都是按照月相变化周期划定的D.当天太阳光直射于南半球,后续几天太阳直射点继续将向南移动6.下列古诗句所描绘的情境,与对应的月相最接近的是()A.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上弦月) 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下弦月)C.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
(新月)D.月黑雁飞高,单于夜遁逃。
(望月)7.如图表示月球公转过程中与地球的相对位置,其中能在地球上看到新月的是()A.①B.②C.③D.④8.下列四幅图中,可以表示形成上弦月的三个天体位置关系的是()A.B.C.D.9.下列关于月球的运动和月相的知识叙述错误的是()A.由于月球自转周期和公转周期相同,所以我们在地球上始终只看到月球的一面B.造成月相变化的主要原因是月球本身不发光且日、地、月三者位置在不断变化C.上弦月时月球有一半被照亮,所以满月时是整个月球被照亮D.一个朔望月就是月相变化的一个周期10.2019年1月3日(农历十一月二十八),我国“嫦娥四号”成功实现了人类探测器首次在月球背面的软着陆,开扁了月球探测的新旅程。
第4节月相月相1.月相是人们在地球上所能看到的月球被太阳照亮的部分,即月球的各种________。
2.月相的变化周期是指从新月开始,经上弦月到满月,再从满月经下弦月到新月的过程。
一个变化周期称为朔望月,平均为29.53天。
月相的变化周期是制定日历中的农历部分的依据。
例1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B.“月有阴晴圆缺”,说明天气条件的不同产生了月相变化C.月相是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的表现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月相变化的原因1.月球本身________,是反射太阳光。
2.月球绕________运动,使日、地、月三者的________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
例2下列不属于产生月相的原因的是()A.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B.月球绕地球运动C.月球本身不发光D.地球绕日运动月相与日、地、月三者关系及对应日期例3今天是2018年9月1日,月球接近D位置,你可能看到的月相是()月相变化规律说明①月相变化规律的记忆口诀:上上上西西、下下下东东。
上上上西西:上弦月出现在上半月的上半夜,出现在西边天空,月面的西侧半边明亮。
下下下东东: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出现在东边天空,月面的东侧半边明亮。
②月亮与太阳的升落时间并不相同,月亮每天升起的时间比前一天约迟50分钟。
农历初一新月(朔)这一天,月亮升落时间大致与太阳同步,月亮的暗面对着地球,终日不可见。
a.当日、地、月三者成一直线时,出现第一种情况:地球—月亮—太阳,注意三个天体中月球在中间。
这一天月球与太阳同升同落,月球的背光面对着我们。
这一天的月相为新月(朔),农历日期为初一。
b.当日、地、月三者成直角时,出现第二种情况。
这一天我们能看到的正好是半个月球的照亮面。
太阳落山时,我们看到的月球正好半个亮面挂在头顶。
这一天的月相就是上弦月,农历日期为初七、初八。
c.当日、地、月三者再次成一直线时,出现第三种情况:月亮—地球—太阳,注意此时地球在三个天体中间。
浙教版七年级科学下册第4章综合素质评价限时:60分钟满分:100分题号一二三四总分得分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将一盏电灯放在桌子中央代表太阳,在离电灯大约1米远的桌边放一个地球仪代表地球,拨动地球仪模拟地球自转运动,该实验能够演示的地理现象是()A.昼夜更替B.板块运动C.四季更替D.月相变化2.月食是一种特殊的天文现象,是指月球全部或部分进入地球的影子而变暗的现象。
月食发生时,日地月三者的位置关系是()3.假如有一天你作为登月航天员登上月球,在无大气的月面上行走时,可能遇到的考验是()A.风吹雨打B.荒漠沼泽C.严寒酷热D.雪山沟谷4.太阳和月球是地球在宇宙中两个最重要的近邻,下列关于太阳、月球和地球的叙述正确的是()A.它们都是自身不发光的球体B.我们肉眼可见的太阳主要是色球层C.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恒星D.月球是绕地球运动的唯一天然行星5.2022年10月25日出现了第二次日偏食,我国新疆、西藏、甘肃及青海极西部可见带食日落。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日食很好看,直接用双筒望远镜观察效果更佳B.太阳是一颗由炽热气体组成的恒星,是离地球最近的天体C.日食发生时,可能看到满天的星空下一轮淡淡的圆月D.太阳大气层从里到外依次为光球层、色球层和日冕层6.人类在寻找地球之外的宜居星球的过程中,需明确星球所处的天体位置。
土星的其中一颗卫星——“土卫6”上因有大量液态水而成为人们的目标星球。
对“土卫6”所处的天体位置,下列描述最精确的是()A.宇宙B.银河系C.太阳系D.地月系7.【2022·嘉兴期末】2022年6月23日,夜空上演了“火星合月”:红色的火星与皎洁的月亮近距离相互辉映、齐放光芒。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火星的体积比月球小B.火星比月球距离地球近C.月球比火星亮是因为能发光D.该天是农历月的十五左右8.第19届亚洲运动会原计划于2022年9月10日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此时恰逢我国传统节日——中秋节。
浙教版科学七年级下册第四章第4节月相同步练习(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3题;共26分)1. (2分)2013年8月13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七夕节”,当天晚上的月相是()A .B .C .D .2. (2分)日、地、月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太阳是离地球最近的一颗行星B . 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有火山和地震C . 月球上的环形山都是陨石撞击形成的,且月球没有大气听不到撞击声D . 当日、地、月运行到一条直线上时,月相可能是新月,也可能是满月3. (2分)日、地、月是人类最熟悉的三个星球,下列有关它们的说法正确的是()A . 太阳能量的释放是由于核裂变B . 地球上的四季更替是由于地球自转形成的C . 火山和地震都是地幔运动的表现形式D . 日、地、月在同一条直线上,月相是新月或满月4. (2分)我们“嫦娥工程”计划进展顺利,“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已成功发射。
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嫦娥N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如下所示时,在A点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A . 上弦地B . 满地C . 下弦地D . 新地5. (2分)月球因进入地球的影子而失去了光明的现象被称为月食.某年某月某日上海地区观察到了月全食,这一天的月相是()A . 新月B . 上弦月C . 满月D . 下弦月6. (2分)小马在农历二十二、二十三的晚上看到的月亮应该是下图所示的()A .B .C .D .7. (2分)2017年6月17日(农历五月廿三),结合右图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 当月球位置在1时,此时的月相为满月B . 此时月球的位置大约在图中的6C . 此时太阳直射点向北回归线移动D . 当月球位置在5时,可能会出现月全食8. (2分)北京时间2019年1月21日(正月十六)天宇中再一次出现超级血狼月,在美国以及欧洲和非洲西部地区的人们欣赏到了这个天文奇观,这一天的月相是()A .B .C .D .9. (2分)从农历初一到二十二,月相变化的情况是()A . 月面面积从小变大,再变小B . 月面面积不断变大C . 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D . 月面总是西边亮10. (2分)(2016•金华)即将发射的“嫦娥五号”是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一步,以下与月球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A . 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B . “嫦娥五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C . 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D . “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相是满月11. (2分)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
4.4 月相同步测试一、选择题1.今天是2018年9月1日,月球接近D位置,你可能看到的月相是()A. B. C. D.2.我们“嫦娥工程”计划进展顺利,“嫦娥一号”和“嫦娥二号”已成功发射。
假如有一天,你乘上我国的“嫦娥N号”飞船登上月球,当日、月、地三者位置如下所示时,在A点你能看到地球的地相是:( )A. 上弦地B. 满地C. 下弦地D. 新地3.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
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A. B.C. D.4.读月球、地球公转轨道图,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月球公转到A点时,月相是满月,可能发生日食B. 月球公转到C点时,月相是满月,可能发生日食C. 月球公转到A点时,月相是新月,可能发生日食D. 月球公转到C点时,月相是新月,可能发生日食5.2018年5月1日是农历三月十六,这一天的月相是A. 新月B. 上弦月C. 满月D. 下弦月6.一个月中,从图甲的月相到图乙的月相,大约需要的天数为()A. 7-8天B. 15-16天左右C. 23-24天左右D. 30天7.2018年1月31日(农历腊月十五),时隔152年的“超级蓝血月全食”(即超级月亮、蓝月亮、红月亮三月合一)”的天文奇观再次横空出世,引众人举头望月。
下图是地球绕日公转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当天的月相为满月B. 月亮“超级(大)”是由于当天月球离地球较近C. 当天地球位置位于A、D之间D. 当天奇观发生时,地月、地日连线基本相互垂直8.当太阳、地球、月球的位置如图所示,我们这里可能的节气和月相是()A. 冬至满月B. 夏至满月C. 冬至新月D. 夏至新月9.下列有关日食和月食的说法正确的是()A. 日食和月食的形成是由于光的直线传播B. 日食和月食一般出现在农历的初一C. 出现月食这一天的月相为新月D. 出现日食这一天的月相为满月10.下列按月相形状、月相名称、出现时间的正确组合是A. 新月初三、初四B.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C. 上弦月初七、初八D. 下弦月二十二、二十三11.如图是小明在某天晚上抬头看到的月相,估计这一天的农历时间为()A. 农历初一B. 农历初四C. 农历二十D. 农历二十五12.中国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
4.4月相1. 当我们观察上弦月时,以下事物可信的是( )A. 观察时大约为初七、初八B. 上半夜出现在东半部的天空C. 黎明前见于西半部天空D. 再过一星期可观察到蛾眉月2.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
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3. 下列关于月相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B. “月有阴晴圆缺”,说明天气条件的不同产生了月相变化C. 月相是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的表现D. 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4. 下列不是产生月相的原因的是()A. 太阳、地球、月球三者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的变化B. 地球饶太阳运动C. 月球饶地球运动D. 月球本身不发光5. 我们在地球上无法看到月球的背面,因为( )A. 月球并不做自转运动B. 月球自转周期与地球自转周期相同C. 月球自转周期与绕地球公转的周期相同D. 以上都错6. 当满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 )A. 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 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 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 月球在太阳的南侧7. 月相变化的原因是()①月球本身不发光②月球自转③月球、地球、太阳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A. ①②③B. 只有①②C. 只有②③D. 只有①③8. 如图所示是我们经常见到的四种月相,按时间的先后排序正确的是()A.①②③④B.②④③①C.①④②③D.③①④②9. 14.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
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10. 如图是在地球上看到的月相,其中表示新月的是()A.①B.②C.③D.⑤11. 从农历初一到二十二,月相变化的情况是( )A. 月面面积从小变大,再变小B. 月面面积不断变大C. 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D. 月面总是西边亮12. 下面是一张日历的内容:“2005年11月23日乙酉年鸡十月大廿二星期三”,则这一天出现的月相与下列哪句诗所表示的月相相似的?()A. 月落乌啼霜满天,夜半钟声到客船B.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 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D. 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13. 一个月中,从图甲的月相到图乙的月相,大约需要的天数为()A. 7~8天B. 15~16天左右C. 23~24天左右D. 30天14. 土星是太阳系的第二大行星,2013年4月28日,发生了土星“冲日”现象。
4.4 月相课堂追踪训练1.当望月的时候,日、地、月三者的相互位置应是()A.日地在月球的同侧B.日地在月球的两侧C.月球在太阳的北侧D.月球在太阳的南侧2.当日、地、月大致成一线而月球处在太阳与地球中间时,地球上看到的月相被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3.月全食出现的月相为()A.新月B.满月C.蛾眉月D.下弦月4.下列诗词所描述的月相出现在农历相同日期的是()A.今宵酒醒何处,杨柳岸,晓风残月B.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C.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D.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5.2001年7月5日夜,天空的月亮特别圆,特别大,此时日地距离、月相、潮位依次是 ( )A.近日点、朔、大潮B.远日点、上弦月、小潮C.远日点、望、大潮D.近日点、满月、大潮某宇航员登临月球表面某处时,发现地球和太阳同时可见,据此判断6~7题。
6.有关该宇航员观察到的现象表述不可信的是()A.地球像一只大圆盘,比地球上看到的“满月”大得多B.地球一直固定在天空某位置上,没有明显视运动C.太阳也有东升西落视运动,但速度较地表慢D.地球始终是个明亮的圆盘,没有圆缺变化7.月球表面昼夜温度的变化幅度比地表大得多,主要因为()A.没有大气的作用B.直接绕地球公转C.日、月距离变化大D.月表物质比热小8.当地球上的人们能看到西部半个月面时,这个月相称为()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9.从农历初七到二十二,月相变化情况()A.月面面积由小→大→小B.月面面积由大→小→大C.月亮都与太阳一起升落D.月亮升起的时间越来越早10.关于月相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A.月相变化是因为月球形状在变化B.月相变化是月球不规则运动而产生C.由于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而使月相不断变化D.如果月球能自行发光,就不会有月相变化11.“傍晚一弯明月挂在树梢”的明月应是()A.月面朝西B.月面朝东C.位于东部天空D.位于仰头正中天空12.诗句“月落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4节月相1.(2018浙江衢州期末模拟)2017年6月2日(农历五月初八)晴朗的夜晚,天空中能看到的月相是图中的( )A B C D2.关于月相的说法,正确的是( )A.月相变化是月球形状在变化B.“月有阴晴圆缺”说明天气条件的不同产生了月相的变化C.月相是月球表面的起伏状况的表现D.月相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3.下列各项中能够正确描述一个农历月内从月初至月末月相变化的是( )4.(2018浙江杭州萧山党山初级中学月考)下列关于产生月相变化原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月球是一个球体②月球本身不发光③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④月球的自转运动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5.“楼上黄昏欲望休,玉梯横绝月如钩。
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
”诗中描述的月相( )A.是新月B.弓背向东C.出现在西方天空D.出现在农历初一1.(2017浙江杭州萧山期末)人们观察月面,始终只能看到同一个面,主要原因是( ) A.月球是不动的B.月球只有公转,没有自转C.月球两半的景观没有差别D.月球自转与公转周期方向相同2.某天晚上,小金在天空中看见一轮满月。
此时日、地、月三者的相对位置图正确的是( )A B C D3.唐代诗人李白的七绝《峨眉山月歌》中这样写道“峨眉山月半轮秋,影人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诗中所描述的月相是( )A.蛾眉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4.(2017浙江杭州萧山期末)一个月中,从图甲的月相到图乙的月相,大约需要的天数为( )甲乙图4-4-1A.7~8天左右B.15~ 16天左右C.23~ 24天左右D.30天5.(2017浙江湖州中考)中秋节是我国的传统佳节。
夜晚能欣赏到一轮明月从东边升起,西边落下。
这是由于( )A.地球自转B.地球公转C.月球自转D.月球公转6.下图所示为月相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4-4-2(1)当月球位于D时的月相是____,农历日期为____。
(2)月相变化的原因是( )①月球本身不发光②月球自转③月球、太阳、地球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不断变化A.①③B.①②C.②③D.①②③(3)诗句“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描述的月相是________。
(填图中代号)1.(2018浙江温州外国语学校一模.6.★★☆)图l中,阴影部分表示黑夜,箭头表示月光,图1 图24-4-3据图1中所示日、地、月三者之间的相互位置关系,判断在图2中能正确反映这种关系的点可能是( )A.①或③B.②或④C.①或②D.③或④2.(2017浙江慈溪鸣鹤中学竞赛辅导,16,★★☆)我们观察到的月相变化主要是由于( ) A.月球自转和公转同步的结果B.日地月三者相对位置变化的结果C.月地之间变化的结果D.地球自西向东自转和公转的结果3.(2017浙江宁波鄞州联考,16,★★☆)2017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十七)浙江磐安发生3.5级地震,震感范围主要集中在金华、台州。
图4-4-4(1)这一天看到的月相最接近的是_______(填“新月”“满月”“上弦月”或“下弦月”)。
(2)该天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所处的位置大约是_____(填序号)。
4.(2017浙江湖州九校联合模拟,16,★★☆)第19届亚运会将于2022年9月10日(周六,中秋节)在浙江省杭州市开幕。
根据下图所示,地球在公转轨道上沿甲→乙→丙→丁绕着太阳公转,这天地球位置最接近图中的_____,当晚的月相是_____(填月相名称)。
图4-4-51.(2017浙江衢州中考,2,★☆☆)今年2月3日(正月初七),柯城区九华乡举行了隆重的祭祀立春活动。
下列有关这天的说法正确的是( )图4-4-6A.月相是上弦月B.太阳直射点在北回归线上C.地球运行到图中③和④之间D.太阳的东升西落是由地球公转造成的2.(2015浙江湖州中考,1,★☆☆)“每当明月升起的时候,我深深地怀念亲爱的故乡;每当佳节来到的时候,我深深地怀念亲爱的故乡。
”这是电影《庐山恋》中的几句歌词。
若歌词中所指的佳节是我国传统的中秋节,则中秋节晚上看到的明月是( )A B C D3.(2014浙江嘉兴中考,15,★☆☆)今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六)晚,太阳系的“大个子”——木星与月亮距离达到最近,上演了一幕“木星合月”的美景。
木星合月时,我们可以看到的景象为( )A B C D4.(2016浙江舟山中考.8,★★☆)农历八月十五夜晚,某同学在舟山看到月如玉盘,七天后该地的月相大致是( )A B C D5.(2016浙江金华中考,7.★★☆)即将发射的“嫦娥五号”是我国登月计划的重要一步,以下与月球相关的描述合理的是( )A.月球是地球的一颗天然卫星,月球本身会发光B.“嫦娥五号”登月后不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C.月球上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可以自由呼吸D.“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农历十五、十六看到的月相是满月6.(2018浙江绍兴中考节选,18,★★☆)嫦娥任务是我国重要的绕月探月工程。
(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____,即月坑。
(2) 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鹊桥号”中继卫星发射升空,当天晚上的月相接近____。
1.读月相形成示意图,完成下列要求。
图4-4-7(1)填出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A.____B.__C.____D.__(2)月相从A→B→C→D→A的周期时间为______,又称为______。
(3)我们观察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____________。
2.下图所示为月球运动示意图,据此回答问题。
图4-4-8(1)此图所示的日、地、月三者位置时的月相是什么?(2)随着月球继续绕地球运动,我们看到的明亮的月面面积将逐渐____。
(3)再过七天后的月相是什么?第4节月相1.B初七、初八的月相是上弦月。
2.D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它是地球上看到的视形状。
3.B月球的各种圆缺形态叫月相。
根据月相的周期变化规律可知,初一为新月,又称朔;初七、初八为上弦月;十五、十六为满月,又称望;二十二、二十三为下弦月,上弦月月面朝西,下弦月月面朝东,故选B。
4.C由于月球本身不发光,且月球绕地球公转运动,产生了月相的变化。
5.C此题可用排除法,由诗中黄昏得出,月亮出现在西边的时候,弓背是向西的,因此排除B:农历初一为新月,是看不到月亮的,排除A、D;故选C。
1.D月球自转与公转周期方向相同,使得人们总是看到同一个面。
2.A满月时地球位于太阳和月亮之间,日、地、月在同一直线上。
3.B“半轮秋”指半圆的秋月,即上弦月或下弦月;平羌,即今青衣江,在蛾眉山东北:“影人平羌”就是说月影在东边,相对的月亮就应该在西边:因此描述的月相是上弦月。
4.A从满月到下弦月历经7-8天左右。
5.A假设太阳不动,地球24小时由西往东自转一圈,所以我们看到日出日落。
月亮30天由西往东绕地球一圈,虽然月亮是由西往东的方向绕地球旋转,但地球的转速要快月亮很多,所以在地球上的我们,仍然感到月亮在向西退去,也就是东升西落。
6.答案(1)新月初- (2)A (3)B解析(1)当太阳、月球、地球在同一直线上,月球居中时为新月(朔),时间为农历初一。
(2)月球本身不发光,它只是反射太阳光:月球绕地球运动,使太阳、地球、月球三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在一个月中有规律地变化,形成月相的周期变化。
(3)诗句中的“明月”即满月,满月为农历十五、十六的月相,升落时间为日落月出、日出月落,月亮整夜可见。
1.B由图可知,太阳直射北半球,月光与抛轴垂直,平分地球为东西两半球。
①所示位置为新月.抛球没有月光照射;⑧所处位置为满月,月光与地轴不垂直;因此可能为②或④两点。
2.B月相是太阳、月球、地球三者之间位置规律性变化的结果。
3.答案(1)满月(2)④解析农历每月十五、十六为满月,接近农历十七;2月13日处于冬至(12月22日)和春分(3月21日)之间。
4.答案丙满月解析9月10日接近秋分(9月23日)即图中的丙位置;中秋节是农历的八月十五,这一天月相是满月。
1.A正月初一为新月,正月初七、初八为上弦月,正月十五、十六为满月。
2.C中秋节出现的月相是满月,如图C所示。
3.A农历四月初六的夜晚看到的月相是上弦月,亮面朝西,在西边的天空,星图判别方法为上北下南、左东右西,所以月亮位于图中右侧:因为木星距离地球远远大于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所以看起来木星要比月球小,因此A图正确。
4.D八月十五后七天为八月二十二,接近下弦月。
星图的方位是“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下弦月判断口诀是“下下下东东”,即下弦月出现在下半月的下半夜,在东边的天空出现,月亮面朝东。
5.D月球本身不会发光,我们看到的月光是月球反射太阳的光:“嫦娥五号”登月后仍然会受到月球引力的作用,月球车在月球上的引力是它在地球表面受到的引力的1/6;月球表面没有空气,也没有氧气,宇航员在月球上不能自由呼吸;当月球运行到对地球来说正好跟太阳相反的方向的时候,我们可以看到一轮圆月,这叫“望”。
当月亮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时,月亮被太阳照亮的半面正好背着地球,我们看不见月亮,这叫“朔”。
由“望”到“望”,或由“朔”到“朔”,平均起来需要29天12小时44分,这叫一个朔望月。
朔一定在农历的每月初一,朔之后平均起来要再经过14天18小时22分才是望,因此,月亮最圆常常不是发生在十五的晚上,而是十六的晚上,俗话说的“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就是这个道理,但十五、十六月相都是满月。
6.答案(1)环形山(2)上弦月。
解析(1)月球表面地形复杂,最引人注目的是随处可见的是环形山,即月坑。
(2)由题中材料可知.2018年5月21日(农历四月初七),月相是上弦月。
1.答案(1)新月上弦月满月下弦月(2) 29.53日朔望月(3)①月球不透明②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解析(1)读图可知,A、B、C、D四处月相的名称是:A新月、B上弦月、C满月、D下弦月。
(2)月相从A—B—C—D—A的周期时间为29.53日,又称为朔望月。
(3)我们观察到的月球有圆缺变化的原因是:①月球不透明,②日地月三者的位置不断发生变化。
2.答案(1)下弦月(2)减小(3)新月解析(1)日、地、月三者大致垂直,且月球向太阳、地球中间运动时为下弦月,时间为农历二十二、二十三;(2)随着月球继续绕地球运动,我们看到的月面面积逐渐减小;(3)再过七天,月球转至地球与太阳之间,约是月末或初一,月相为新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