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计算机等级二级MSOffice《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第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计算机等级二级MSOffice《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第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计算机等级二级MSOffice《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第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计算机等级二级MSOffice《二级公共基础知识》第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计算机等级二级M S O f f i c e高级应用

《二级公共基础知识》

第4章数据库设计基础

数据、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与数据库系统

1. 数据:是指描述事物的符号记录。如数字、声音、文字、图片等

2.数据库:简称为DB(Database),是指长期储存在计算机内的、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注意两点:其一是数据库不仅包括描述事物的数据本身,而且包括相关事物之间的关系。其二是数据库中的数据具有集成与共享的特点。

3. 数据库管理系统:简称为DBMS(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是指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方便用户管理与组织数据库的一种数据库管理软件。如Oracle、Access

4. 数据库管理员:由于数据库的共享性,因此对数据库的规划、设计、维护、监视等需要有专人管理,称他们为数据库管理员。

5. 数据库系统:由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管理员、硬件平台和软件平台5个部分所组成。简称为DBS(Database System)。注意:人们一般所说的数据库是指数据库系统。

数据库系统的发展

数据管理发展至今已经历了三个阶段: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

1.文件系统阶段:它提供了简单的数据共享与数据管理能力,但是它无法提供完整的、统一的、管理和数据共享能力,可以把它看成数据库系统的雏形,而不是真正的数据库系统。

2.层次数据库与网状数据库系统阶段:是真正的数据库系统,但脱胎于文件系统,受文件的物理影响较大。

3.关系数据库系统阶段:当前的主流数据库,系统结构简单,使用方便,逻辑性强物理性少。(数据管理3个阶段的比较,要求理解)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特点

1.数据的集成性2.数据的高共享性与低冗余性

3.数据独立性4.数据统一管理与控制

注意:

数据的独立性:是指数据与程序间的互不依赖性,即数据库中的数据独立于应用程序而不依赖于应用程序,也就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式的改变不会影响应用程序。数据独立性一般分为物理独立性与逻辑独立性两级。

物理独立性: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存取方式等)的改变,如存储设备的更换、物理存储的更换、存取方式改变不影响数据库的逻辑结构,从而不引起应用程序的变化。

逻辑独立性:数据库总体逻辑结构的改变,如修改数据模式、增加新的数据类型,改变数据间联系等,不需要相应修改应用程序。

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

数据库系统在其内部具有三级模式及二级映射,

三级模式分别是概念模式、内模式与外模式,

◆概念模式:也称为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全体用户的公共数据视图;

◆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是数据物理结构和存储方式的描述,是数据在数据库内部的表示方式;

◆外模式:也称为子模式或者用户模式,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能够看见和使用的局部

数据的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与某一应用有关的数据的逻辑表示。

二级映射则分别是概念模式/内模式的映射以及外模式/概念模式的映射。

注意:一个数据库只有一个概念模式和一个内模式,有多个外模式。

注意:三级模式与两级映射的引入,主要是实现数据的独立性。内模式与概念模式间的

映射,是达到物理独立性;而概念模式与外模式间的映射,是达到逻辑独立性。

【历届考题】

1、数据库独立性是数据库技术的重要特点之一,所谓数据独立性是指

A) 数据与程序独立存放B) 不同的数据被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

C) 不同的数据只能被对应的应用程序所使用D) 以上三种说法都不对

2、数据库设计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

A) 数据共享问题B) 数据安全问题C) 大量数据存储问题D) 简化数据维护

3、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 数据模型B) 数据库管理系统C) 数据库D) 数据库管理员

4、据管理技术发展过程经过人工管理、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三个阶段,其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阶段是数据库系统。

5、数据独立性分为逻辑独立性与物理独立性。当数据的存储结构改变时,其逻辑结构可以不变,因此,基于逻辑结构的应用程序不必修改,称为逻辑独立性。

6、在数据库系统中,用户所见的数据模式为

A)概念模式B)外模式C)内模式D)物理模式

7、数据库技术的根本目标是要解决数据的

A)存储问题B)共享问题C)安全问题D)保护问题

---------------------------------------------------------------------------

数据模型的基本概念

数据库应用系统就是将现实世界映射到计算机中的结果。为了简化这个映射过程,引入了数据模型。数据模型是从现实世界到计算机世界的一个中间层次,其不仅能方便地描述数据本身,而且能正确地反映出数据之间存在的整体逻辑关系。

数据模型:是数据特征的抽象,它从抽象层次上描述了系统的静态特征、动态行为和约束条件,为数据库系统的信息表示与操作提供一个抽象的框架。数据模型所描述的内容有三个部分(或数据模型的三要素):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与数据约束。

数据模型按不同的应用层次分成三种类型:概念数据模型、逻辑数据模型、物理数据模型。其中,概念数据模型简称概念模型,它是一种面向客观世界、面向用户的模型,与具体的数据库系统无关,与具体的计算机平台无关,如E-R(实体联系)模型;逻辑数据模型又称数据模型,它是一种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模型,着重于在数据库系统一级的实现,如层次模型、网状模型和关系模型;物理数据模型又称物理模型,它是一种面向计算机物理表示的模型,它给出了数据模型在计算机上物理结构的表示。

E-R 模型(重要),属于概念数据模型。

E-R 模型的基本概念

E-R 模型将现实世界中的要求转化成实体、联系和属性等几个基本概念。

a.实体:客观存在又能相互区别的事物。如一本书,一间教室,一场比赛

b.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如一个学生可以用学号、姓名、出生年月等来描述

c.联系:实体之间的对应关系称作联系,它反映现实世界事物之间的相互关联。

实体间联系的类型通常分为三种:

a、一对一联系:如居民信息与户口信息。

即一个居民信息对应着一个户口信息,并且一个户口信息也只对应着一个居民信息。

b、一对多联系或多对一联系:注意两个实体前后的顺序关系。

一对多联系:如班级信息与学生信息。

即一个班级对应着多个学生,并且一个学生只对应一个班级。

多对一联系:如学生信息与班级信息。

即一个学生对应一个班级,但一个班级却可对应多个学生。

c、多对多联系:如学生信息与课程信息。

即一个学生可以选修多门课程,并且一门课程可被多个学生选修。

2.E-R 模型三个基本概念之间的联接关系

a、实体是概念世界中的基本单位,属性依附于实体,它本身并不构成独立单位。

b、一个实体可以有若干个属性,实体以及它的所有属性构成了实体的一个完整描述。

c、属性有属性域,每个实体可取属性域内的值。

d、一个实体的所有属性取值组成了一个值集叫元组。

3.E-R 模型的图示法

a. 实体集表示法:使用矩形表示实体集。

b. 属性表示法:使用椭圆形表示属性。

c. 联系表示法:使用菱形表示属性。

如教学管理系统的E-R图为:

层次模型(属于逻辑数据模型)

层次模型的基本结构是树形结构。层次模型的特点:有且仅有一个无父结点的根结点,它位于最高的层次,即顶端;根结点以外的子结点,向上有且仅有一个父结点,向下可以由一个或多个子结点。比如家谱。

网状模型(属于逻辑数据模型)

网状模型是一个不加任何条件限制的无向图。

关系模型(属于逻辑数据模型)

1.关系模型的数据结构

关系:关系模型采用二维表来表示,简称表。二维表由表框架及表的元组组成。一个二维表就是一个关系。

属性:二维表中的一列称为属性。属性的个数称为属性元数。

值域:每个属性的取值范围。

元组:二维表中的一行称为元组。

候选码:二维表中能唯一标识元组的最小属性集。

主键或主码:若一个二维表中有多个候选码,则选定其中一个作为主键供用户使用。

外键或外码:表M中的某属性集是表N的候选码或主键,则称该属性集为表M的外键。

2.关系中的数据约束包括:

a.实体完整性约束:约束关系的主键中属性值不能为空值;

b.参照完整性约束:是关系之间的基本约束;

c.用户定义的完整性约束:它反映了具体应用中数据的语义要求。

【历届考题】

1、用树形结构表示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是

A) 关系模型B) 网状模型C) 层次模型D) 以上三个都是

2、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的图形是

A)矩形B)椭圆形C)菱形D)三角形

3、一个关系表的行称为元组。

【本节复习】

1、一间宿舍可住多个学生,则实体宿舍和学生之间的联系是()。

A)一对一B)一对多C)多对一D)多对多

2、一个教师可讲授多门课程,一门课程可由多个教师讲授。则实体教师和课程间的联系是()。

A)1:1联系B) 1:m联系C) m:1联系D) m:n联系

3、在E-R图中,用来表示实体联系的图形是()。

A)椭圆形B)矩形C)菱形D)三角形

---------------------------------------------------------------------------

1、传统的集合运算:

对于两个元组结构相同的关系,可对他们进行并、差和交集合运算。设置有关系R1和R2,运算后的结果为R3。

2、关系代数的基本运算:

a、选择运算:从关系中找出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组的操作。如从教师表中找出所有职称为教授有教师。

b、投影运算: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如从教师表中查询教师信息,并显示编号、姓名、职称三个字段。注意:经过投影运算可以得到一个新的关系,其关系模式所包含的属性个数往往比原关系少,或者属性的排列顺序不同。

c、笛卡尔积运算:是将两个关系(R、S)合并成一个大的关系(T)。大关系T的列数是关系R和关系S的列数共同所组成的,其行数是R中的行数与S中的行数的乘积。记T=R×S。

d、除运算:是笛卡尔积的逆运算,考试的可能性小。记为:T/R=S 或T÷R=S。

e、自然连接:是在笛卡尔积运算的基础上,得到指定两个字段的值相等的元组。记为:T=R|×|S。

【历届考题】

1、设有如下关系表:

则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 T=R∩S B) T=R∪S C) T=R×S D) T=R/S

2、设有如三个关系表

下列操作中正确的是

A)T=R∩S B)T=R∪S C)T=R×S D)T=R/S 【本节复习】

1、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R S

T

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A)笛卡尔积B)交C)并D)自然连接

1、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R S

由关系R通过运算得到关系S,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A)选择B)投影C)插入D)连接

3、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R S

由关系R和S通过运算得到关系T,则所使用的运算为()。

A)选择B)交C)并D)投影

-------------------------------------------------------------------------

数据库设计是对于给定的应用环境,构造最优的数据库模式,建立性能良好的数据库,使之满足各种用户的需求。数据库设计是数据库应用的核心。

数据库设计概述

数据库设计的4个步骤及阶段成果

数据库设计的需求分析

分析和表达用户的需求,经常采用的方法有结构化分析方法和面向对象的方法。结构化分析方法用自顶向下、逐层分解的方式分析系统。

对数据库设计来讲,数据字典是进行详细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结果。数据字典是各类数据描述的集合,它通常包括5 个部分。①数据项,是数据的最小单位;

②数据结构,是若干数据项有意义的集合;③数据流,可以是数据项,也可以是数据结构,表示某一处理过程的输入或输出;④数据存储,处理过程中存取的数据,常常是手工凭证、手工文挡或计算机文件;⑤处理过程。

数据库概念设计

数据库概念设计的目的是分析数据内在语义关系,在此的基础上建立一个数据的抽象模型。设计的方法有两种:

a、集中式模式设计法(适用于小型或并不复杂的单位或部门);

b、视图集成设计法。其设计过程分为三步:选择局部应用、视图设计、视图集成。

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从E-R图向关系模式转换:

关系视图的作用有以下几点:

1.提供数据逻辑独立性;

2.能适应用户对数据的不同需求;

3.有一定数据保密功能。

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数据库物理设计的主要目标是对数据库内部物理结构作调整并选择合理的存取路径,以提高数据库访问速度及有效利用存储空间。

数据库管理

数据库管理的内容:

1.数据库的建立;2.数据库的调整;3.数据库的重组;4.数据库安全性控制与完整性控制;5.数据库的故障校复;6.数据库监控

数据库课程设计完整版

HUNAN CITY UNIVERSITY 数据库系统课程设计设计题目:宿舍管理信息系统 姓名: 学号: 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 指导教师: 20年 12月1日 目录 引言 3 一、人员分配 4 二、课程设计目的和要求 4 三、课程设计过程 1.需求分析阶段 1.1应用背景 5 1.2需求分析目标5 1.3系统设计概要 5 1.4软件处理对象 6 1.5系统可行性分析 6 1.6系统设计目标及意义7

1.7系统业务流程及具体功能 7 8 2.系统的数据字典11 3.概念结构设计阶段 13 4.逻辑结构设计阶段 15 5.物理结构设计阶段 18 6.数据库实施 18 7.数据库的运行和维护 18 7.1 解决问题方法 19 7.2 系统维护 19 7.3 数据库性能评价 19 四、课程设计心得. 20 参考文献 20 引言 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对于一个学校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目前好多学校还停留在宿舍管理人员手工记录数据的最初阶段,手工记录对于规模小的学校来说还勉强可以接受,但对于学生信息量比较庞大,需要记录存档的数据比较多的高校来说,人工记录是相当麻烦的。而且当查找某条记录时,由于数据量庞大,还只能靠人工去一条一条的查找,这样不但麻烦还浪费了许多时间,效率也比较低。当今社会是飞速进步的世界,原始的记录方式已经被社会所淘汰了,计算机化管理正是适应时代的产物。信息世界永远不会是一个平静的世界,当一种技术不能满足需求时,就会有新的技术诞生并取代旧技术。21世纪的今天,信息社会占着主流地位,计算机在各行各业中的运用已经得到普及,自动化、信息化的管理越来越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我们针对如此,设计了一套学生宿舍管理系统。学生宿舍管理系统采用的是计算机化管理,系统做的尽量人性化,使用者会感到操作非常方便,管理人员需要做的就是将数据输入到系统的数据库中去。由于数据库存储容量相当大,而且比较稳定,适合较长时间的保存,也不容易丢失。这无疑是为信息存储量比较大的学校提供了

数据库应用程序设计作业

您的本次作业分数为:97分单选题 1.【第06章】在Database Desktop程序中,____就是数据表所在的 子目录或数据库文件名的替代名称。 ? A 数据库别名 ? B DSN ? C BDE ? D ODBC 单选题 2.【第06章】在ODBC层次结构中,_____包含在ODBC32.DLL中, 对用户是透明的,其任务是管理ODBC驱动程序,是ODBC最重要的部件。 ? A 数据源名 ? B ODBC管理器 ? C ODBC API ? D 驱动程序管理器 单选题

3.【第06章】使用Database Desktop程序,不能完成下列的_____ 功能。 ? A 创建和维护数据库表 ? B 创建和维护数据库别名 ? C 执行SQL语句 ? D 创建三层结构的数据库程序 单选题 4.【第06章】应用程序用以请求一个连到ODBC数据源的连接 (Connection)的名字是_____。 ? A DSN ? B ADO ? C ODBC ? D Connection 单选题 5.【第07章】创建一个名为RS的视图,用来显示所有学生的学号, 姓名和平均成绩,下面正确的语句是_____。

? A SELECT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SKB.平均成绩WHERE STUDENT.学号= SKB.学号GROUP BY STUDENT.学号INTO CURSOR RS ? B CREATE VIEW RS AS SELECT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SKB. 平均成绩WHERE STUDENT.学号= SKB.学号GROUP BY STUDENT.学号 ? C SELECT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SKB 平均成绩WHERE STUDENT.学号= SKB.学号GROUP BY STUDENT.学号INTO CURSOR RS ? D CREATE VIEW RS AS SELECT STUDENT.学号,STUDENT.姓名,AVG(SKB.成绩) AS 平均成绩WHERE STUDENT.学号= SKB.学号GROUP BY STUDENT.学号 单选题 6.【第07章】要选出平均成绩超过80分的学生的学号和平均成绩,下 列正确的语句是____。 ? A SELECT 学号,平均成绩FROM SKB WHERE 平均成绩>=80 ? B 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FROM SKB WHERE 平均成绩>=80 ? C 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FROM SKB GROUP BY 学号HAVING 平均成绩>=80 ? D SELECT 学号,AVG(成绩) AS 平均成绩FROM SKB ORDER BY 学号HAVING 平均成绩>=80 单选题

计算机二级数据库设计基础题库

1.在关系模型中,每一个二维表称为一个,关系。 2.若实体A和B是一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一对一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一对多。 3.一般情况下,当对关系R和S进行自然连接时,要求R和S含有一个或者多个共有的,属性。 4.在关系A(S,SN,D)和B(D,CN,NM)中,A的主关键字是S,B的主关键字是D,则D是A的,外键(码)。 5.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中,负责数据模式定义的是,数据定义语言。 6.在数据库管理系统提供的数据语言中,负责数据的查询,增加,删除和修改等操作的是,数据操纵语言。 7.一名雇员就职于一家公司,一个公司有多个雇员。则实体公司和实体雇员之间的联系是,1:m联系。 8.在数据系统中,用于对客观世界中复杂事物的结构及它们之间的联系进行描述的是,概念数据模型。 9.一个兴趣班可以招收多名学生,而一个学生可以参加多个兴趣班,则实体兴趣班和实体学生之间的联系是,m:n联系。 10.在数据库系统中,给出数据模型在计算机上物理结构表示的是,物理数据模型。 11.在数据库设计中,将E-R转换成关系数据模型的过程中,逻辑设计阶段。 12.设有关系表学生S(学号,姓名,性别,年龄,身份证号),每一个学生学号唯一,除属性学号外,也可以作为键的是,身份证号。 13.在数据库系统中,考虑数据库实现的数据模型是,逻辑数据模型。 14.在数据库设计中,描述数据间内在语义联系得到E-R图的过程属于,逻辑设计阶段。 15.关系数据模型,可以表示实体m:n联系。 16.将E-R图转换为关系模式是,E-R图中的实体和联系都可以表示为,关系。 17.在数据管理的三个发展阶段中,数据肥肉共享性好且冗余度最小的是,数据库系统阶段。 18.在进行数据库逻辑设计时,可将E-R图中的属性表示为关系模式的,属性。 19.优化数据库系统查询性能的索引设计属于数据库设计的,物理设计。 20.在数据库中,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数据约束。 21.一个运动员有多个队员,一个队员仅属于一个运动队,一个队一般都有一个教练,则实体运动队和队员的联系是,一对多。 22.在数据库系统中,数据模型包括概念模型,逻辑模型和,物理模型。 23.若实体A和B是一对一的联系,实体B和C是多对一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多对一。会 24.在数据库中数据总体逻辑结构发生变化,而应用程序不受影响,称为数据的,逻辑独立性。 25.若实体A和B是一对多的联系,实体B和C是一对多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一对多。 26.逻辑模型是面向数据库系统的模型,下面属于逻辑模型的是,关系模型。 27.运动会中一个运动项目可以有多名运动员参加,一个运动员可以参加多个项目,则实体项目和运动员之间的联系是,多对多。 28.数据库中对概念模式内容进行说明的语言是,数据定义语言。 29.某个工厂有若干个仓库,每个仓库存放有不同的零件,相同零件可能放在不同仓库中,则实体仓库和实体零件间的联系是,多对多。 30.数据看系统中完后才能查询操作使用的语言是,数据操纵语言。

计算机二级基础知识整理

计算机基础知识部分 1.1计算机概述 考点1计算机发展简史 1946年2月日,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 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考点2计算机的特点 现代计算机算一般具有以下几个重要特点。 (1)处理速度快(2)存储容量大。(3)计算精度高。(4)工作全自动。 (5)适用范围广,通用性强。 考点3计算机的应用 计算机具有存储容量大,处理速度快,逻辑推理和判断能力强等许多特点,因此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种科学领域,并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同时也进人了家庭。计算机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应用。 (1)科学计算(数值计算)。(2)过程控制。(3)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和计算机辅助制造(CAM)。(4)信息处理。(5)现代教育(计算机辅助教学(CAI)、计算机模拟、多媒体教室、网上教学和电子大学)。(6)家庭生活。 考点4计算机的分类: 巨型机,小巨型机,大型主机,小型机,工作站,个人计算机。 1.3 计算机中字符的编码考点7 西文字符的编码 计算机中常用的字符编码有EBCDIC码和ASCII码。IBM系列大型机采用EBCDIC码,微型机采用ASCII码是美国标准信息交换码,被国际化组织指定为国际标准。它有7位码和8位码两种版.国际的7位ASCII码是用7位二进制数表示一个字符的编码,其编码范围从0000000B一1111111B,共有7=128个不同的编码值,相应可以表示128个不同的编码。7位ASCII码表:p41 考点8汉字的编码 1.汉字信息的交换码 汉字信息交换码简称交换码,也叫国标码。规定了7 445个字符编码,其中有682个非汉字图形符和6763个汉字的代码。有一级常用字3755个,二级常用字3 008个。两个字节存储一个国标码。国标码的编码范围是2121H一7E7EH。区位码和国标码之间的转换方法是将一个汉字的十进制区号和十进制位号分别转换成十六进制数,然后再分别加上20H,就成为此汉字的国标码: 汉字国标码=区号(十六进制数)+20H位号(十六进制数)+ 20H 而得到汉字的国标码之后,我们就可以使用以下公式计算汉字的机内码:

数据库及程序设计复习题及答案

数据库系统概论复习资料 第1章: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 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 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答案: A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答案: A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能够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 易移植 (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能够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 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能够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 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 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答案: B

4.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答案: B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答案: C 6. 数据库中, 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答案: C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 严格地讲, 这里的数据共享是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答案: D 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 D.软件工具答

《数据库程序设计》在线测试汇总

《数据库程序设计》第01章在线测试 A B C D 的主要功能不包括 A B C D 、多用户数据库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 A B C D 、除了能存储已知的事实外,还能存储用于逻辑推理的规则的数据库为: A B C D 中能从管理上对项目的开发与维护给予有效支持的的辅助设计工具为: A B C D

D、弹出式菜单平时不显示,仅当使用时才弹出。 2、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功能包括: A、数据定义功能 B、数据操作功能 C、数据通讯功能 D、控制和管理功能 3、VFP的交互操作方式有 A、批处理 B、命令执行方式 C、图形界面操作 D、程序执行方式 4、数据库系统的特点是 A、能实现数据共享 B、数据结构化更强 C、数据独立性 D、可控冗余度 E、适合网络传送 5、项目管理器可以对项目中的进行管理。 A、文档 B、数据表 C、程序 D、菜单 E、类库 第三题、判断题(每题1分,5道题共5分)

正确错误、菜单项为灰色表示该项暂时不能使用。 正确错误、分布式数据库使用时没有集中式数据库存取速度快。 正确错误、数据库设计时,冗余度越小,质量越高。 正确错误、访问分布式数据库,需要指明数据的存放地点。 正确错误《数据库程序设计》第02章在线测试 A B C D 、通用型字段的嵌入和链接可以区别在于 A、嵌入的对象不会随原对象的变化而变化,链接的对象会随原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B 对象会随原对象的变化而变化。 C链接和嵌入的对象都不会随原对象的变化而变化。D 、如果需要将一个表 A B C D Sb表中“

A、dele for 部门=“21” B、dele for 部门=“21” pack C、pack for 部门=“21” D、zap for 部门=“21” 5、删除SB表中的“部门”字段,命令为 A、drop 部门 c(2) B、alter table sb drop 部门 C、alter table sb drop 部门 c(2) D、drop 部门 第二题、多项选择题(每题2分,5道题共10分) 1、一个表打开时,那些文件会被打开 A、.dbf文件 B、相关的所有文件 C、备份文件 D、如果有备注,相应的.fpt文件也被打开 2、命令窗口不显示时,要使它再现,可以用 A、窗口菜单 B、SHIFT+F2 C、CTRL+F2 D、数据工作期 E、项目管理器 3、能获得当天日期的表达式或函数为 A、_diarydate B、date() C、time() D、year(date()) 4、在SB表中,显示编号首位为1的设备信息。 A、list for left(编号,1)=1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步骤 一、数据库设计的生存期 按照规范设计的方法,考虑到数据库及其应用系统开发的全过程,将数据库 设计分为六个阶段。如下图。 ① 需求分析 需求收集和分析, 需求。 ② 概念结构设计 对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 DBMS 的概念模型(用 E-R 图表示)。 ③ 逻辑结构设计 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例如关系模型),并对其 进行优化。 ④ 物理结构设计 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 (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 方法)。 ⑤ 数据库实施 需求A 祈断段 T 1 概念设计阶段 i 逻辑 q 丰计阶段 1 物理. 1 殳计阶段 j 数据E L 支实施阶段 数据库运荷? 维护阶段 得到用数据字典描述的数据需求,用数据流图描述的处理

运用DBMS 提供的数据语言(例如 SQL )及其宿主语言(例如C),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 ⑥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数据库应用系统经过试运行后即可投入正式运行。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必须不断地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说明:设计一个完善的数据库应用系统是不可能一蹴而就的,它往往是上述 六个阶段的不断反复。 二、数据库设计阶段的内容 设计步骤既是数据库设计的过程,也包括了数据库应用系统的设计过程。下面针对各阶段的设计内容给出各阶段的设计描述。如下图。 阶段 濮块结构) 三、数据库设计阶段的模式 数据库结构设计的不同阶段形成数据库的各级模式,如下图 需求数据字睦、全系统中数据项、 分析數据證、数据存储的描述 数1E流图和判定我(利宦 闕)、数据字典中处理过程的 描述 设计 概念模型〔E?兄图) 模块设计 IPO表 编写模武装入 数JE 实施数揭库试 运行阶段 Create … L o豆恋■?. 程序编码 编译联结 测试 Tlain () * ■ A if???then ■■ i HUl 数据宇典 系窥说朋书包括: ①新系统要求、 方案和概图 ②反映新系统信息 流的数据流图 方法选择物理 存取路径建立设计

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二级(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考试大纲 公共基础知识 基本要求 1. 掌握算法的基本概念。 2. 掌握基本数据结构及其操作。 3. 掌握基本排序和查找算法。 4. 掌握逐步求精的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5. 掌握软件工程的基本方法,具有初步应用相关技术进行软件开发的能力。 6. 掌握数据库的基本知识,了解关系数据库的设计。 考试内容 一、基本数据结构与算法 1. 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复杂度的概念和意义(时间复杂度与空间复杂度)。 2. 数据结构的定义;数据的逻辑结构与存储结构;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线性结构与非线性结构的概念。 3. 线性表的定义;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插入与删除运算。 4. 栈和队列的定义;栈和队列的顺序存储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5. 线性单链表、双向链表与循环链表的结构及其基本运算。 6. 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的定义及其存储结构;二叉树的前序、中序和后序遍历。 7. 顺序查找与二分法查找算法;基本排序算法(交换类排序,选择类排序,插入类排序)。 二、程序设计基础

1. 程序设计方法与风格。 2. 结构化程序设计。 3.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方法,对象,方法,属性及继承与多态性。 三、软件工程基础 1. 软件工程基本概念,软件生命周期概念,软件工具与软件开发环境。 2. 结构化分析方法,数据流图,数据字典,软件需求规格说明书。 3. 结构化设计方法,总体设计与详细设计。 4. 软件测试的方法,白盒测试与黑盒测试,测试用例设计,软件测试的实施,单元测试、集成测试和系统测试。 5. 程序的调试,静态调试与动态调试。 四、数据库设计基础 1. 数据库的基本概念: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数据库系统。 2. 数据模型,实体联系模型及E-R图,从E-R图导出关系数据模型。 3. 关系代数运算,包括集合运算及选择、投影、连接运算,数据库规范化理论。 4. 数据库设计方法和步骤:需求分析、概念设计、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相关策略。 考试方式 1. 公共基础知识的考试方式为笔试,与Access数据库程序设计的笔试部分合为一张试卷。公共基础知识部分占全卷的30分。 2. 公共基础知识有10道选择题和5道填空题。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全)

1.1 算法 考点1 算法的基本概念 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施某种算法,这种算法称为计算机算法。 算法(algorithm)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并且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同时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后终止。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它是指令的有限序列,其中每一条指令表示一个或多个操作。 1算法的基本特征 (1)可行性(effectiveness):针对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算法,执行后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 (2)确定性(definiteness):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有明确的定义,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和多义性。 (3)有穷性(finiteness):算法必需在有限时间内做完,即算法必需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4)拥有足够的情报:要使算法有效必需为算法提供足够的情报当算法拥有足够的情报时,此算法才最有效的;而当提供的情报不够时,算法可能无效。 2算法的基本要素 (1)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每个算法实际上是按解题要求从环境能进行的所有操作中选择合适的操作所组成的一组指令序列。 计算机可以执行的基本操作是以指令的形式描述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系统的指令系统。计算机程序就是按解题要求从计算机指令系统中选择合适的指令所组成的指令序列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有以下4类: ①算术运算:主要包括加、减、乘、除等运算; ②逻辑运算:主要包括“与”、“或”、“非”等运算; ③关系运算:主要包括“大于”、“小于”、“等于”、“不等于”等运算; ④数据传输:主要包括赋值、输入、输出等操作。 (2)算法的控制结构:一个算法的功能不仅仅取决于所选用的操作,而且还与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有关。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称为算法的控制结构。 算法的控制结构给出了算法的基本框架,它不仅决定了算法中各操作的执行顺序,而且也直接反映了算法的设计是否符合结构化原则。描述算法的工具通常有传统流程图、N-S结构化流程图、算法描述语言等。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循环3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而成。 (3)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算法不同于人工处理的方法,下面是工程上常用的几种算法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各种方法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1)列举法 列举法是计算机算法中的一个基础算法。列举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并用问题中给定的条件检验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列举法的特点是算法比较简单。但当列举的可能情况较多时,执行列举算法的工作量将会很大。因此,在用列举法设计算法时,使方案优化,尽量减少运算工作量,是应该重点注意的。 (2)归纳法 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列举少量的特殊情况,经过分析,最后找出一般的关系。从本质上讲,归纳就是通过观察一些简单而特殊的情况,最后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

mysql数据库程序设计题目

一、选择题 1.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_B___。 A.数据库 B.数据库管理系统 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 2.SQL语言具有__B__的功能。 A.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B.数据定义、数据操纵、数据控制 C.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控制 D.数据定义、关系规范化、数据操纵 3.SQL语言的数据操纵语句包括 SELECT,INSERT,UPDATE和 DELETE,最重要的,也是使用最频繁的语句是__A__。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ELETE 4.在关系数据库设计中,设计关系模式是__C__的任务。 A.需求分析阶段 B.概念设计阶段 C.逻辑设计阶段 D.物理设计阶段 5.__C__是DBMS的基本单位,它是用户定义的一组逻辑一致的程序序列。 A.程序 B.命令 C.事务 D.文件 6.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__D__。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数据冗余 6.在数据库中,产生数据不一致的根本原因是__D__。 A.数据存储量太大 B.没有严格保护数据 C.未对数据进行完整性控制 D.数据冗余 7.下列SQL语句中,创建关系表的是__B__。 A.ALTER B.CREATE C.UPDATE D.INSERT 8.数据库的__B__是为了保证由授权用户对数据库所做的修改不会影响数据一致性的损失。 A.安全性 B.完整性 C.并发控制 D.恢复 9.事务是数据库进行的基本工作单位。如果一个事务执行成功,则全部更新提交;如果一个事务执行失败,则已做过的更新被恢复原状,好像整个事务从未有过这些更新,这样保持了数据库处于_____B___状态。 A.安全性 B.一致性 C.完整性 D.可靠性 10.对并发操作若不加以控制,可能会带来数据的___D_问题。 A.不安全B.死锁C.死机 D.不一致 二、填空题 1.数据冗余可能导致的问题有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①浪费存储空间及修改麻烦②潜在的数据不一致性 2.数据库在运行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故障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答案:①Transaction failure ②System crash ③Disk failure

数据库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

数据库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 1.在数据库中,数据模型包括数据结构、数据操作和()。A A)数据约束 B)数据类型 C)关系运算 D)查询 3.有两个关系R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A A)投影 B)交 C)选择 D)并 5.若实体A和B是一对一的联系,实体B和C是多对一的联系,则实体A和C的联系是()。A A)多对一 B)一对多 C)一对一 D)多对多

6.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A A)自然连接 7.当数据库中数据总体逻辑结构发生变化,而应用程序不受影响,称为数据的()。A A)逻辑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应用独立性 D)以上都不对 9.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A

A)并 B)投影 C)交 D)选择 11.运动会中一个运动项目可以有多名运动员参加,一个运动员可以参加多个项目。则实体项目和运动员之间的联系是()。A A)多对多 B)一对多 C)多对一 D)一对一 12.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B A)选择 13.下面对软件测试描述错误的是()。B A)严格执行测试计划,排除测试的随意性 B)随机地选取测试数据 C)软件测试的目的是发现错误 D)软件测试是保证软件质量的重要手段

15.某个工厂有若干个仓库,每个仓库存放有不同的零件,相同零件可能放在不同的仓库中。则实体仓库和零件间的联系是()。A A)多对多 B)一对多 C)多对一 D)一对一 16.有三个关系R、S和T如下: 则由关系R和S得到关系T的操作是()。A A)交 17.设数据集合为D={ 1,3,5,7,9 },D上的关系为R,下列数据结构B=(D,R)中为非线性结构的是()。D A)R={ (5,1), (7,9), (1,7), (9,3) } B)R={ (9,7), (1,3), (7,1), (3,5) } C)R={ (1,9), (9,7), (7,5), (5,3) } D)R={ (1,3), (3,5), (5,9) } 19.大学下面有若干学院,每个学院有一名院长(不可兼任),则实体学院和院长的联系是()。A A)一对一 B)一对多 C)多对一 D)多对多 20.大学生学籍管理系统中有关系模式 S(S#,Sn,Sg,Sd,Sa),其中属性S#、Sn、Sg、Sd、Sa 分别是学生学号、姓名、性别、系别和年龄,关键字是S#。检索全部大于20岁男生姓名的表达式为()。A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ySQL数据库程序设计

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二级MySQL数据库程序设计考试大纲(2013年版) 基本要求: 1. 初步掌握数据库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方法和技术; 2. 熟练掌握MySQL 的安装及配置技能; 3. 熟练使用MySQL 平台下的SQL 语言实现数据库的交互操作; 4. 熟悉一种MySQL 平台下的一个应用系统开发的主语言(C/ Perl/ PHP),并初步具备利用该语言进行简单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5. 掌握MySQL 平台下的数据库管理与维护技术。 考试内容: 一、基本概念与方法 1. DBS 三级(模式、外模式、内模式)结构; 2. DBS 的运行与应用结构(C/ S、B/ S); 3. 关系规范化的基本方法。 二、数据库设计 1. 概念设计; 2. 逻辑设计; 3. 物理设计。 三、SQL 交互操作 利用MySQL 进行数据库表、数据及索引的创建、使用和维护。 四、MySQL 的日常管理 1. MySQL 安装与配置技能; 2. MySQL 的使用及数据访问的安全控制机制; 3. MySQL 数据库的备份和恢复方法; 4. 性能调优技术。 五、MySQL 的应用编程 1. 触发器、事件及存储过程的使用方法; 2. MySQL 平台下的C 语言(或Perl/ PHP)的应用程序编制。 考试方式: 上机考试120 分钟,满分100 分。 上机考试题型及分值: 单项选择题40 分(含公共基础知识部分10 分)、操作题60 分(包括基本操作题、简单应用题及综合应用 题)。

上机考试内容: 1. 考试环境: 数据库管理系统:MySQL 编程语言:C/ Perl/ PHP 2. 在上述环境下完成如下操作: 创建和管理数据库;数据查询;安全管理;数据库备份与恢复;数据导入与导出。 3. 在上述环境下开发C/ S 或B/ S 结构下的一个简单应用系统。

数据库及程序设计(简答)

数据库及程序设计复习资料 三:简答题: 1.什么是数据库? 答:数据库是长期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组织的、可共享的数据集合。数据库是按某种数据模型进行组织的、存放在外存储器上,且可被多个用户同时使用。因此,数据库具有较小的冗余度,较高的数据独立性和易扩展性。 2.什么是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 答:数据独立性表示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存储的数据不存在依赖关系,包括逻辑数据独立性和物理数据独立性。 逻辑数据独立性是指局部逻辑数据结构(外视图即用户的逻辑文件)与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之间的独立性。当数据库的全局逻辑数据结构(概念视图)发生变化(数据定义的修改、数据之间联系的变更或增加新的数据类型等)时,它不影响某些局部的逻辑结构的性质,应用程序不必修改。 物理数据独立性是指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内视图)改变时,对数据库的全局逻辑结构(概念视图)和应用程序不必作修改的一种特性,也就是说,数据库数据的存储结构与存取方法独立。 3.什么是数据库管理系统? 答: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操纵和管理数据库的一组软件,它是数据库系统(DBS)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同的数据库系统都配有各自的DBMS,而不同的DBMS各支持一种数据库模型,虽然它们的功能强弱不同,但大多数DBMS的构成相同,功能相似。 一般说来,DBMS具有定义、建立、维护和使用数据库的功能,它通常由三部分构成:数据描述语言及其翻译程序、数据操纵语言及其处理程序和数据库管理的例行程序。 4.什么是数据字典?数据字典包含哪些基本内容? 答:数据字典是数据库系统中各种描述信息和控制信息的集合,它是数据库设计与管理的有力工具,是进行详细数据收集和数据分析所获得的主要成果。数据字典的基本内容有: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和处理过程5个部分。 1、数据库设计一般分为哪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解答:(1)数据库设计分为6个阶段:需求分析、概念结构设计、逻辑结构设计、物理结构设计、数据库实施、数据库运行和维护。 (2)各阶段任务如下:①需求分析:准确了解与分析用户需求(包括数据与处理)。②概念结构设计:通过对用户需求进行综合、归纳与抽象,形成一个独立于具体 DBMS 的概念模型。③逻辑结构设计:将概念结构转换为某个 DBMS 所支持的数据模型,并对其进行优化。④数据库物理设计:为逻辑数据模型选取一个最适合应用环境的物理结构(包括存储结构和存取方法)。⑤数据库实施:设计人员运用 DBMS 提供的数据语言、工具及宿主语言,根据逻辑设计和物理设计的结果建立数据库,编制与调试应用程序,组织数据入库,并进行试运行。⑥数据库运行和维护:在数据库系统运行过程中对其进行评价、调整与修改。 1、平凡的函数依赖: 在关系模式R(U)中,对于U的子集X和Y,如果X→Y,但Y ? X,则称X→Y是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2、非平凡的函数依赖: 在关系模式R(U)中,对于U的子集X和Y,若X→Y,但Y ? X, 则称X→Y是平凡的函数依赖

计算机二级公共基础知识(全)

1.1 算法 考点1 算法的基本概念计算机解题的过程实际上是在实施某种算法,这种算法称为计算机算法。 算法(algorithm)是一组严谨地定义运算顺序的规则,并且每一个规则都是有效的,同时是明确的;此顺序将在有限的次数后终止。算法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它是指令的有限序列,其中每一条指令表示一个或多个操作。 1 算法的基本特征 (1) 可行性(effectiveness):针对实际问题而设计的算法,执行后能够得到满意的结果。 (2) 确定性(definiteness):算法中的每一个步骤都必须有明确的定义,不允许有模棱两可的解释和多义性。 ⑶有穷性(finiteness):算法必需在有限时间内做完,即算法必需能在执行有限个步骤之后终止。 (4)拥有足够的情报:要使算法有效必需为算法提供足够的情报当算法拥有足够的情报时,此算法才最有效的;而当提供的情报不够时,算法可能无效。 2 算法的基本要素 (1) 算法中对数据的运算和操作:每个算法实际上是按解题要求从环境能进行的所 有操作中选择合适的操作所组成的一组指令序列。计算机可以执行的基本操作是以指令的形式描述的。一个计算机系统能执行的所有指令的集合,称为该计算机系统的指令系统。计算机程序就是按解题要求从计算机指令系统中选择合适的指令所组成的指令序列在一般的计算机系统中,基本的运算和操作有以下 4 类: ①算术运算:主要包括加、减、乘、除等运算; ②逻辑运算:主要包括“与” 、“或”、“非”等运算; ③关系运算:主要包括“大于” 、“小于”、“等于”、“不等于”等运算; ④数据传输:主要包括赋值、输入、输出等操作。 (2) 算法的控制结构:一个算法的功能不仅仅取决于所选用的操作,而且还与各操 作之间的执行顺序有关。算法中各操作之间的执行顺序称为算法的控制结构。算法的控制结构给出了算法的基本框架,它不仅决定了算法中各操作的执行顺序,而且 也直接反映了算法的设计是否符合结构化原则。描述算法的工具通常有传统流程图、N-S 结构化流程图、算法描述语言等。一个算法一般都可以用顺序、选择、循环3 种基本控制结构组合而成。 (3) 算法设计的基本方法 计算机算法不同于人工处理的方法,下面是工程上常用的几种算法设计,在实际应用时,各种方法之间往往存在着一定的联系。 (1) 列举法 列举法是计算机算法中的一个基础算法。列举法的基本思想是,根据提出的问题,列举所有可能的情况,并用问题中给定的条件检验哪些是需要的,哪些是不需要的。 列举法的特点是算法比较简单。但当列举的可能情况较多时,执行列举算法的工作量将会很大。因此,在用列举法设计算法时,使方案优化,尽量减少运算工作量,是应该重点注意的。 (2) 归纳法 归纳法的基本思想是,通过列举少量的特殊情况,经过分析,最后找出一般的关系。从 本质上讲,归纳就是通过观察一些简单而特殊的情况,最后总结出一般性的结论。 (3) 递推递推是指从已知的初始条件出发,逐次推出所要求的各中间结果和最后结果。其中初始条件或是问题本身已经给定,或是通过对问题的分析与化简而确定。递推本质上也属于归纳法,工程上许多递推关系式实际上是通过对实际问题的分析与归纳而得到的,因此,递推 关系式往往是归纳的结果。对于数值型的递推算法必须要注意数值计算的稳定性问题。

数据库及程序设计总复习试题及答案图文稿

数据库及程序设计总复习试题及答案 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

数据库及程序设计复习资料 第1章数据库系统概述 一选择题: 1.在数据管理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经历了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系统阶段和数据库系统阶段。在这几个阶段中,数据独立性最高的是阶段。 A.数据库系统 B.文件系统 C.人工管理 D.数据项管理 答案:A 2.数据库的概念模型独立于。 A.具体的机器和DBMS B.E-R图 C.信息世界 D.现实世界答案:A 3.数据库的基本特点是。 A.(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大,易移植(4)统一管理和控制 B.(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 C.(1)数据可以共享(或数据结构化) (2)数据互换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4)统一管理和控制 D.(1)数据非结构化 (2)数据独立性 (3)数据冗余小,易扩充 (4)统一管理和控制 答案:B 4. 是存储在计算机内有结构的数据的集合。 A.数据库系统 B.数据库 C.数据库管理系统 D.数据结构 答案:B 5.数据库中存储的是。 A.数据 B.数据模型 C.数据以及数据之间的联系 D.信息答案:C 6. 数据库中,数据的物理独立性是指。

A.数据库与数据库管理系统的相互独立 B.用户程序与DBMS的相互独立 C.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数据库中的数据是相互独立的 D.应用程序与数据库中数据的逻辑结构相互独立 答案:C 7. 数据库的特点之一是数据的共享,严格地讲,这里的数据共享是 指。 A.同一个应用中的多个程序共享一个数据集合 B.多个用户、同一种语言共享数据 C.多个用户共享一个数据文件 D.多种应用、多种语言、多个用户相互覆盖地使用数据集合 答案:D 8.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 A.数据库B.数据库管理系统C.数据模型D.软件工具答案:B 9. 下述关于数据库系统的正确叙述是。 A.数据库系统减少了数据冗余 B.数据库系统避免了一切冗余 C.数据库系统中数据的一致性是指数据类型一致 D.数据库系统比文件系统能管理更多的数据 答案:A 10. 数将数据库的结构划分成多个层次,是为了提高数据库的①和 ②。 ①A.数据独立性 B.逻辑独立性 C.管理规范性 D.数据的共享 ②A.数据独立性 B.物理独立性 C.逻辑独立性 D.管理规范性 答案:①B ②B 11. 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三者之间的关系是。 A.DBS包括DB和DBMS B.DD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答案:A

数据库程序设计计划书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 任务书 中原工学院信息商务学院 计算科学系 2014年5月

目的和意义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设计是实践教学环节之一,是《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的后续课程。通过课程设计,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结合实际的操作和设计,巩固课堂教学内容,使学生掌握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技术,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应用现有的数据建模工具和数据库管理系统软件,规范科学地完成一个小型数据库的设计与实现,把理论课与实验课所学内容进行综合,并在此基础上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实际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选题 以个人或小组为单位,从以下选题中选择其一:学生选课系统、图书馆借阅管理系统。 课程设计环境 硬件环境:服务器、客户机连接成局域网结构; 软件环境:前台开发平台Visual Studio 2010,开发语言C#; 后台数据库SQL Server 2005/2008。 课程设计的过程及要求 1.在深入理解数据库课程设计的基础上,进行选题,明确设计目标。 2.按照数据库设计的步骤进行设计,认真记录每个阶段的成果。 ●需求分析:根据自己的选题,分析系统需求,并书写相关文档。 ●概念结构设计:绘制所选题目的局部及整体E-R图。 ●逻辑结构设计:将E-R图转换成等价的关系模式;按需求对关系模式进 行规范化;对规范化后的模式进行评价,调整模式,使其满足性能、存 储等方面要求;根据局部应用需要设计外模式。 ●物理结构设计与实施:选定实施环境,存取方法等;用SQL Server 2005/2008建立数据库、创建及管理数据表,创建及管理索引、创建及 管理视图、创建存储过程及触发器等,输入数据,访问数据库实现各种 插入、删除、查询、更新等操作。 ●数据库维护:能对数据库做简单的备份和恢复操作。 3.用C#创建一个Windows应用系统,并实现系统相应的功能。 4.进行课程设计成果验收。 5.提交规范的课程设计报告。 时间安排 第16周:查阅资料,选题,进行需求分析,完成数据库设计及界面设计; 第17周:实现系统的功能,进行系统测试,系统验收,撰写课程设计报告。 课程设计报告要求 完成设计任务后,在课程设计的最后阶段,需要总结全部设计工作,写出完整、规范的设计报告,在指定的时间内提交指导教师。课程设计报告要求有完整的格式,包括封面、摘要(中英文)、目录、正文、收获体会和建议、主要参考文献等,具体如下: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程序设计基础和软件工程基础)模拟试卷14

国家二级ACCESS机试选择题(程序设计基础和软件工程基础) 模拟试卷14 (总分:56.00,做题时间:90分钟) 一、选择题(总题数:28,分数:56.00) 1.下面属于整数类I的实例的是 (分数:2.00) A.229 √ B.0.229 C.229E-2 D."229" 解析:解析:整数的全体构成整数集,整数集是一个数环。在整数系中,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1、-2、-3、…、-n、…(n为非零自然数)为负整数。则正整数、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系。整数不包括小数、分数。选项A是整数;选项B是小数;选项C是科学计数法;选项D是字符串。 2.软件生命周期可分为定义阶段、开发阶段和维护阶段,下面不属于开发阶段任务的是 (分数:2.00) A.测试 B.设计 C.编码 D.需求分析√ 解析:解析:开发阶段由三个阶段组成:设计、实现编码和测试。需求分析属于定义阶段。 3.下面属于黑盒测试方法的是 (分数:2.00) A.判定覆盖 B.条件覆盖 C.错误推测法√ D.基本路径测试 解析:解析:黑盒测试方法包括:等价类划分法、边界值分析法、错误推测法、因果图法、判定表驱动法、正交试验设计法、功能图法、场景法等。 4.下面属于整数类1实例的是 (分数:2.00) A.-101 √ B."101" C.101E02 D.123.456 解析:解析:整数的全体构成整数集,整数集是一个数环。在整数系中,零和正整数统称为自然数。-1、-2、-3、…、-n、…(n为非零自然数)为负整数。则正整数、零与负整数构成整数系。整数不包括小数、分数。选项A是负数,属于整数;选项B是字符串;选项C是科学计数法;选项D是小数。 5.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分数:2.00) A.软件过程是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一组彼此相关的资源和活动√ B.软件过程是软件开发过程 C.软件过程是软件维护过程 D.软件过程是软件开发过程和软件维护过程 解析:解析:软件过程是指软件整个生命周期,从需求获取,需求分析,设计,实现,测试,发布和维护一个过程模型。一个软件过程定义了软件开发中采用的方法,但软件过程还包含该过程中应用的技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