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庭怎样避震
• 在楼内,应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在平房, 根据具体情况或选择小开间、坚固家具旁就地躲藏,或者 跑出室外空旷地带。
• 地震后房屋倒塌有时会在室内形成三角空间,这些地方是 人们得以幸存的相对安全地点,可称其为避震空间,它包 括炕沿下、坚固家具下、内墙墙根、墙角、厨房、厕所、 储藏室等开间小的地方。因此,当地震发生时,如果在室 里要注意利用它们。
古 训 "伏 而 待 定"
“卒然闻变,不可疾出,伏而待定,纵 有覆巢,可冀完卵”。这是1556年华县大地 震后一个叫秦可大的文人在《地震记》中总 结的经验。他是说;当面临一次大地震时,人 们往往来不及躲,最好就近寻个安全角落 (如柜的一侧),伏在地上,注意保护头部 和脊柱,等待震动过去再迅速撤离到安全地 方。简单说,就是伏而待定。
明火,因为空气中可能有易燃易爆气体。
在户外怎样避震
• 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不 要乱跑,不要随便返回室内,避 开人多的地方;
• 要避开高大建筑物,如:楼房、 高大烟囱、水塔下,避开立交桥 等一类结构复杂的构筑物;
• 避开危险物高耸或悬挂物,如变 压器、电线杆、路灯等、广告牌、 吊车等;
• 避开危险场所,如:狭窄街道、 危旧房屋、危墙、高门脸等。
• 震后,余震还会不断发生,你的环境还可 能进一步恶化,你要尽量改善自己所处的 环境,稳定下来,设法脱险。
• 设法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悬挂 物或其他危险物;
• 搬开身边可移动的碎砖瓦等杂物,扩大活 动空间。注意,搬不动时千万不要勉强, 防止周围杂物进一步倒塌;
• 设法用砖石、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 余震时再被埋压;
只有一位救护员的搬运方法
(2)背负法: 适用于老幼、 体轻、神志清 醒的伤病员。 如有上、下肢 及脊柱骨折不 能用此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