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 格式:doc
- 大小:70.00 KB
- 文档页数:4
《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本课是初中历史九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古时期的欧洲和亚洲的第三节课。
本节课就开启了中古时代亚洲的学习。
本课主要介绍日本的大化改新,本课分为三个子目,第一个子目介绍大化改新前的日本,593年圣德太子进行了改革。
第二个子目介绍了日本的大化改新。
从大化改新的时间、改革人和大化改新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呈现。
第三个子目介绍的是大化改新后日本封建社会的发展。
武士阶层和幕府统治的兴起。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了解大和统一日本。
2.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体会古代中国文化对日本的深远影响及日本民族的主要特点。
3.了解日本的庄园经济和武士阶层的形成,知道幕府统治的建立。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课程讲解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采用图片展示给学生最直观感受;2.运用多元史观时采用先小组讨论再进行总结的方式。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历史的进程,感受历史学的魅力。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日本大化改新的内容和影响。
2.圣德太子改革【教学难点】日本的大化改新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2.学生完成相应预习内容;3.学生课前查阅相关背景资料,搜集有关资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打开ppt,简单回顾一下上节课的内容。
进行新课的学习。
【设计意图】回顾所学,加深学生对上节课的理解和记忆。
打开PPT,向学生展示本节课的三维目标,以及本节课的重难点【设计意图】学生能够对整节课有宏观把握,进行更加有目的的学习。
学习效果和课堂参与度会大大提升。
二、讲授新课(一)大化改新前的日本展示图片,老师提问,图片上的内容与哪个国家有关?学生回答:日本【设计意图】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提升课堂的活跃度。
老师介绍日本崇尚的是太阳神。
神武天皇,是日本的第一任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
活动一:学生自主阅读课本的小字部分,再加以补充课件内容了解古代日本大和国是如何一步步走向统一的?【设计意图】激发学生课堂的主人翁精神,贯彻新课标精神。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教案2.3日本的大化改新一、教材分析本节课的主题是“日本的大化改新”,属于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与社会上册第六章“亚洲和欧洲的封建社会”的第二节。
本节课主要内容是通过学习日本的大化改新,使学生了解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事件,认识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它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同时,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的历史思维能力。
二、核心素养目标本节课旨在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使学生能够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对日本历史发展的影响。
同时,通过分析大化改新的内容和意义,提升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学会运用历史知识分析问题。
此外,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使其能够对日本大化改新进行客观评价。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 大化改新的背景:理解日本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历史背景,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
- 大化改新的内容:掌握大化改新的主要措施,如实行土地制度改革、推行汉字文化、建立中央集权制度等。
- 大化改新的意义:认识到大化改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重大影响,包括推动社会结构的转变、促进文化的发展等。
2. 教学难点- 大化改新的原因:学生可能难以理解为什么日本会进行大化改新,需要通过具体的历史事件和数据来说明。
- 大化改新的具体措施:学生可能对大化改新的具体措施理解不清晰,需要通过图表、案例等方式进行解释。
- 大化改新的影响:学生可能难以理解大化改新对日本历史发展的深远影响,需要通过对比分析和其他国家的封建社会变革进行联系。
四、教学资源- 软硬件资源:教室、投影仪、电脑、白板、历史地图、教科书、多媒体教学软件。
- 课程平台:学校学习管理系统、历史教学论坛、在线历史学习资源库。
- 信息化资源:大化改新的相关视频资料、图片、图表、历史文献电子版本。
- 教学手段:小组讨论、角色扮演、案例分析、历史地图绘制、电子问卷调查。
初中历史《大化改新》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职业道德、时事政治、政治理论、专业基础、说课稿集、教资面试、综合素质、教案模板、考试题库、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professional ethics, current affairs and politics, political theory, professional foundation, lecture collections, teaching interviews, comprehensive qualities, lesson plan templates, exam question banks, other materials, etc.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so stay tuned!初中历史《大化改新》教案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能简单说出日本大化改新的背景,简述大化改新的内容,理解大化改新的影响。
日本的大化改新1教学目标1、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
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
2、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
3、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
2学情分析八年级大部分学生对日本历史有所了解,对本课内容有一定的兴趣。
教师利用他们对计算机网络的兴趣,充分调动他们学习历史的积极性,加强学生搜集资料、整理资料、提取有效信息等自主学习的能力。
3重点难点大化改新的背景、内容以及影响,从中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教学活动活动1【导入】世博会遣唐使船播放视频《世博会遣唐使船》。
2010年5月中国上海世博会期间,由日本在中国上海建造1:1的“遣唐使船”亮相在日本馆。
看了这段视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什么疑问或者感概?活动2【讲授】中大兄皇子与大化改新(二)、讲授(1)、日出之国——日本的发展历程在讲日本大化改新之前,和学生一起了解下中大兄皇子生活国度——古代日本的发展历程。
给大家时间阅读书本资料,找出重要的时间点。
1、出现国家的时间;大和统一日本的时间?师:在公元3世纪中叶,日本兴起了一个叫大和的国家,那么这个大和什么时候统一日本的?现在的日本是什么民族(大和民族)2、自主探究:再给大家时间,阅读书本资料,回答这个问题。
你了解日本天皇吗?请阅读课本和资料,了解天皇的由来及其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7世纪初,日本首次使用“天皇”称号。
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大和国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
(2)、逆天改命——大化改新的背景1、内部压力:社会矛盾十分尖锐,政局动荡不安。
材料一:统治阶级即奴隶主阶级内部的矛盾日益尖锐。
贵族们之间连年征战不断(其原因当然还是为了兼并土地),对朝廷的上供也日益怠慢。
奴隶主阶级之间的矛盾最突出表现在朝臣贵族和皇室成员的斗争上。
材料二:626年,日本发生大灾荒,饿莩遍野,人民群众群起而反抗统治阶级。
初中历史教案大化改新教学目标:1. 了解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2. 掌握古代中国的历史时期及其主要特点。
3. 能够描述中国古代各个朝代的主要事件和成就。
教学重点:1. 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时期及其特点。
2. 理解古代中国的文明成就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难点:1. 掌握古代中国各个朝代的主要事件和成就。
2. 理解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及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1. 古代中国文明的起源和发展。
2. 夏、商、周三代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
3. 秦始皇统一中国和建立了封建制度。
4. 汉、唐、宋等朝代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
5. 古代中国科技、文学、艺术的独特魅力。
教学方法:1. 图文并茂,讲解配合幻灯片展示。
2. 课堂小组讨论,激发学生思考和积极性。
3. 查阅资料,辨别真假,培养学生的辨别能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或者展示图片引入话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讲授内容(30分钟)1. 通过幻灯片展示介绍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过程。
2. 分析每个朝代的特点和成就,讨论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三、小组讨论(15分钟)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朝代进行讨论并展示。
四、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中国古代文明的伟大成就,并展示其对现代社会的影响。
五、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撰写一篇关于古代中国文明的作文,总结学到的知识并提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不仅能够了解古代中国的历史和文化,还可以培养其分析问题和判断能力。
同时,通过小组讨论和作业,可以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希望通过这样的教学方式,能够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并更好地发挥其学习能力和创造力。
历社八上2-3日本的大化改新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②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认识到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
【教学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教学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教学方法】合作、探究、交流【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视频【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新知导入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
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
公元7世纪,日本效仿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日本从此进入了一个新时期。
这次改革叫什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
二、新课学习一、日本发展历程1.日本概况观察古代日本地图概括“日本”与中国的地理关系。
一衣带水、一苇可航>>> 多媒体课件播放古代日本地图民族:大和民族国花:樱花国旗:日出之国国徽:圆形,绘有16瓣黄色的菊花瓣图案国服:和服国名:东瀛、东洋、扶桑>>>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本国旗国徽2.古代日本历程:前21世纪夏朝建立→前3世纪秦朝统一中国→1世纪日本出现早期国家→5世纪大和统一日本落后于中国日本的最高统治者——“天皇”天皇是日本国君主的尊称,是由最高统治者“大王”改称而来。
日本史书记载第一任天皇是被神化的神武天皇,传说是天照大神的后裔。
明治维新之后到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前,天皇是真正的最高统治者。
在当今日本,天皇依然是象征性的国家元首。
>>> 多媒体课件播放日本平成天皇明仁3.中日交往中日交往是从汉朝开始。
据《三国志·魏志·倭人传》记载,公元1~2世纪时,日本列岛上已有100多个小国,同中国交往的就有30余国。
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确立教学设计【导言】大化改新是日本历史上的一次重要变革,标志着日本从封建社会向中央集权政府过渡的关键时期。
幕府统治的确立则是日本历史上幕府政权的建立和巩固过程。
本次教学设计旨在通过生动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能够深入了解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重要意义,以及对日本社会产生的深远影响。
【教学目标】1. 了解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背景和意义;2. 掌握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关键事件和过程;3. 分析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教学内容】一、大化改新的背景和意义1. 那个时期的日本社会是怎样的?2. 大化改新的背景有哪些?3. 大化改新对日本社会产生了哪些影响?二、大化改新的关键事件和过程1. 大化改新的起因是什么?2. 大化改新的主要事件有哪些?3. 大化改新的过程和结果如何?三、幕府统治的建立和巩固1. 幕府政权是如何建立起来的?2. 幕府统治的关键事件和过程有哪些?3. 幕府统治的特点和影响是什么?四、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影响1. 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影响是怎样的?2. 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变革产生了哪些深远影响?【教学方法】1. 多媒体演示:使用图片、文字和声音等多媒体资源,生动展示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历史背景和重要事件;2.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意义和影响,并展示自己的观点;3. 角色扮演:学生扮演历史人物,通过模拟对话的方式,深入理解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过程和结果;4. 案例分析:选取几个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让学生分析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个体和社会的影响。
【教学评估】1. 参与讨论:评价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参与程度和贡献;2. 角色扮演表现:评价学生在角色扮演中对历史人物的理解和表演能力;3. 案例分析报告:评价学生对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影响的理解和分析能力;4. 总结归纳:评价学生对教学内容的整体理解和归纳总结能力。
【教学拓展】1. 组织参观:组织学生参观相关历史遗迹或博物馆,深入了解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的历史背景;2. 研究课题:鼓励学生选择感兴趣的课题,深入研究大化改新或幕府统治的某个方面,并进行报告;3. 辩论赛:组织学生进行辩论赛,讨论大化改新和幕府统治对日本社会的正面和负面影响。
《日本大化改新》教学设计
陕西省洛南县三要中学倪雪芬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了解日本的古代历史发展,知道最高统治者天皇的由来。
了解日本大化改新的历史背景,知道改革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意义,初步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材料分析和情景设置,了解大化改新的背景,知道其内容和影响。
把握改革过程中与唐朝的联系。
了解古代中日之间交流的史实,进一步感悟中日文化渊源。
对比大化改新和当今日本,理解日本民族特性,激发探讨对当今中华民族发展的启发。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日本学习与模仿中国文明进行的大化改新,日本成为依靠“律令”进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同时让学生理解日本民族的特性,形成善于学习与模仿他人是提高自身的素质的一种重要途径这样的价值观。
二、教学重难点
1.重点:日本大化改新的基本内容及影响
2.难点:理解中国先进文化对日本社会的影响
三、教学策略
1.采用探究──研讨的模式进行教学,贯穿讲授法、讨论法,指导学生开展小组探究和合作讨论。
2.采用情境创设法,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3.教师准备:制作多媒体课件,唐朝的相关制度和大化改新中代表人物的补充资料。
4.学生准备:预习课本,通过网络等途径查询关于日本大化改新的相关内容。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日本是中国的近邻,与中国“一衣带水”,古代时期,日本的发展长期落后于中国。
公元7世纪,日本仿效中国隋唐的制度,推行了一次重要的改革,把日本带入了一个新时期,引出大化改新。
(二)大化改新的背景
首先出示古代日本的地图,让学生了解日本的自然特征:它是个岛国,自然灾害频发,国土有限,资源匮乏。
引出在古代,这种岛国的特点使得日本人常有对国家和民族的忧患意识和危机感。
另外内部矛盾必须自己来解决,外部势力很难加以干涉,大海在那时还是人们与外
界交往的最大障碍,所以自身的改革极其必要。
接着用比例尺帮助学生理清教材:古代日本的发展史,立即引到日本为什么要进行大化改新?
引用两则材料:
材料一:大化前夕,上自王族,下至豪强,不但占领“国县山海林野池田”,平民百姓无立足之地,大批劳动力成为王族、豪族等有势之家的私有民。
豪族之间互相争战,自立为强,并且藐视大王和朝廷,自己修筑宫殿、园陵,进调赋税时,首先满足自己,然后再向朝廷进调。
材料二:607年,日本政府决定派遣隋使,恢复与中国断绝一个多世纪的国交。
前后共派遣隋使4次,派遣唐使19次。
分别说明古代日本与中国的社会现状,引起学生的反思,总结大化改新的国内外的背景。
(三)大化改新的内容
这是本课的教学重点,让学生仔细阅读教材,了解大化改新的主要内容。
在教学中要注意加以分段梳理(从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注重引导学生对改革的内容进行综合分析。
政治上,改革行政制度,实行中央集权;经济上,土地收归国有,国家定期按人口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向他们收取赋税;原来被贵族控制的农民转为国家公民。
法律上,701年,日本编订第一部律令法典,作为治国基础。
接着让学生回忆唐初的国家制度,可以看出日本的改革的内容大部分是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的模仿。
(过渡)除了这些日本还学习了中国的哪些方面呢?
这一块内容在教材中没有集中讲解,内容比较分散,所以需要教师加以整理和补充。
可以把阅读卡的解读和大化改新的背景衔接起来,展示古代中国与日本的政治、经济等方面的联系,说明古代中国对日本的影响,让学生结合历史地图和相关资料介绍来中国学习的遣唐使团规模和航海的路线,师生收集当代历史研究成果,了解古代中日之间的交流。
另一方面,结合课文内容和书本的资料补充中国文化在教育、宗教、文学、建筑、城市布局、服饰、书法、钱币、文字等方面对日本的影响。
(四)大化改新的影响
大化改新的影响主要是由改革的内容得出的,可在讲解改革的重要的意义的时候要结合内容从政治上、经济上、法律上进行逐条分析再加一点延伸。
改革以后的日本,农民生产积极性提高,农业繁荣,手工业发展,商业活跃。
尤其是日本参照中国的律令制度,编订了日本第一步律令法典,作为治国的基础,日本成为依靠“律令”实行统治的天皇制中央集权国家。
主要是引导学生解决问题,注重培养他们的提炼归纳和表达能力。
(过渡)但是大化改新以后,国家分配田地的方法逐步遭到破坏,武士阶层形成并不断壮大。
通过图文资料给学生补充日本武士的资料。
(五)小组合作探究
提供三则材料,让小组合作探究:从材料中可以反映了日本民族有什么特点?日本这样一个资源匮乏的岛国,现在却已是世界经济大国,从今天我们学习古代日本这段历史,你有何启示?
材料一:大化改新后的一段时期,在日本文化史上称为“唐风时代”。
日本文人以读唐诗做汉诗为荣,书法和绘画也多取法唐代。
国学中讲授的课程以儒家经典为主。
材料二:日本在7-8世纪利用汉字创造了本国的字母假名。
材料三:像日本人那样自觉的、大规模的文化引进,在西方历史中是找不出同样的例子的。
──赖肖尔《当今日本人》
(六)习题巩固
1.将信息表中的序号填入相应位置
2.选择题
1)模仿与创新相结合是日本民族的一大特色,以下能体现这一特色的是()
A.《汉谟拉比法典》 B.大化改新C.奴隶制民主政治D.种姓制度
2)古代中国光照四邻,日本的大化改新,其实是仿照()
A.中国秦朝制度B.中国汉朝制度C.中国隋唐制度D.中国明清制度
3)下列属于大化改新内容的是()
①建立天皇制封建国家②建立县制
③国家定期把土地分给农民耕种④农民转化为国家公民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教学反思】
本课是一节新课学习,对于大化改新的学习,主要是依靠老师的讲授为主,辅之以学生的思考。
教学过程中,课堂气氛比较活跃,自主探究学生们积极思考,但是学生思考问题,还是停留在表面思考,没有再继续深入,尤其大化改新的影响总结方面。
此外,八年级的学生文言文接触不是特别多,在文言材料的解读上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板书设计】
日本的大化改新:
1.历史背景:内因、外因
2.时间
3.主要内容:政治、经济、法律
4.历史影响:积极性、局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