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讲-多媒体通信协议
- 格式:ppt
- 大小:1.20 MB
- 文档页数:31
计算机多选题连答案第1题:Word的标尺上可以进行操作。
(A)首行缩进(B)设置左边距(C)分栏(D)改变字间距第2题:在E某cel中,有关图表的叙述,是正确的。
(A)图表的图例可以移动到图表之外;(B)选中图表后再键入文字,则文字会取代图表;(C)图表传略区可以显示数据值;(D)一般只有选中了图表才会出现[图表]菜单第3题:在PowerPoint幻灯片浏览视图中,可进行的工作有(A)复制幻灯片(B)幻灯片文本内容的编辑修改(C)设置幻灯片的动画效果(D)可以进行“自定义动画”设置第4题:原码+127的反码是(A)+127(B)0(C)127(D)-0第5题:将包含有足够多的冗余信息与要发送的数据一起传送,使接受端能从中推断出真正传输的数据,这种方法称为另一种方法是发送的数据信息中仅包含有足以让接受端判断是否发生了差错的冗余信息,在判定有错后,请求发送端重传该组数据,这种方法称为(A)纠错(B)查错(C)验错(D)出错第6题:对Word编辑软件,“格式”菜单的“段落”命令中可实现的操作有(A)设置段落间距(B)设置字符间距(C)设置首字下沉(D)设置制表位第7题:设置页面,可设置(A)纸张大小(B)缩放比例(C)打印方向(D)打印页数第8题:在PowerPoint2000窗口水平滚动条左侧有五个按钮,都能实现什么功能(A)切换各种视图方式(B)放映幻灯片(C)插入新幻灯片(D)改变窗口设置第9题:计算机内使用的数(A)二进制数(B)八进制数(C)十进制数(D)十六进制数第10题:数据终端设备可以是计算机或,也可以是各种(A)终端(B)中继器(C)I/0设备(D)Modem第11题:在Window98的资源管理器中,利用[查看]菜单可以对显示的文件按一定顺序进行排列,即可根据之一为序进行重排。
(A)按名字(B)按大小(C)按属性(D)按时间第12题:在Word中关闭文件是(A)可以关闭文件而不退出Word(B)可以退出Word而不关闭文件(C)可以不保存所作的修改而关闭文件(D)不可以单独关闭同一个文件的几个活动窗口中的一个第13题:在E某cel中,复制单元格格式可采用(A)链接(B)复制+粘贴(C)复制+选择性粘贴(D)“格式刷”工具第14题:计算机病毒通常容易感染扩展名为的文件。
IEEE802协议集介绍(802.1~802.21)TCP/IP协议(Transfer Controln 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叫做传输控制/网际协议,又叫网络通讯协议,这个协议是Internet国际互联网络的基础。
TCP/IP协议世界上有各种不同类型的计算机,也有不同的操作系统,要想让这些装有不同操作系统的不同类型计算机互相通讯,就必须有统一的标准。
TCP/IP协议就是目前被各方面遵从的网际互联工业标准。
TCP/IP是网络中使用的基本的通信协议。
虽然从名字上看TCP/IP包括两个协议,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但TCP/IP实际上是一组协议,它包括上百个各种功能的协议,如:远程登录、文件传输和电子邮件等,而TCP协议和IP协议是保证数据完整传输的两个基本的重要协议。
通常说TCP/IP是Internet协议族,而不单单是TCP和IP。
TCP/IP是用于计算机通信的一组协议,我们通常称它为TCP/IP协议族。
它是70年代中期美国国防部为其ARPANET广域网开发的网络体系结构和协议标准,以它为基础组建的INTERNET是目前国际上规模最大的计算机网络,正因为INTERNET的广泛使用,使得TCP/IP成了事实上的标准。
之所以说TCP/IP是一个协议族,是因为TCP/IP协议包括TCP、IP、UDP、ICMP、RIP、TELNETFTP、SMTP、ARP、TFTP等许多协议,这些协议一起称为TCP/IP协议。
以下我们对协议族中一些常用协议英文名称和用途作一介绍:TCP(Transport Control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IP(Internetworking Protocol)网间网协议UDP(User Datagram Protocol)用户数据报协议ICMP(Internet Control Message Protocol)互联网控制信息协议SMTP(Simple Mail Transfer Protocol)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NMP(Simple Network manage Protocol)简单网络管理协议FTP(File Transfer Protocol)文件传输协议ARP(Address Resolation Protocol)地址解析协议从协议分层模型方面来讲,TCP/IP由四个层次组成:网络接口层、网间网层、传输层、应用层。
多媒体通信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1. 多媒体通信的定义多媒体通信是指通过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媒体形式,进行信息传输和交流的过程。
它可以在不同的平台和设备上进行,如电脑、手机、电视等,为用户提供丰富多样的信息和娱乐体验。
2. 多媒体通信的特点(1)多样性:多媒体通信可以包括音频、视频、图像等多种形式的媒体内容,满足用户不同的需求和喜好。
(2)交互性:用户可以通过多媒体通信平台进行实时的交流和互动,分享信息和经验。
(3)良好的用户体验:多媒体通信提供丰富多样的内容,为用户带来更加生动、直观的体验。
(4)数据量大:多媒体通信的数据量通常比较大,需要良好的传输和处理能力。
3. 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历程多媒体通信的发展可以追溯到20世纪60年代,当时电话系统开始使用数字信号传输语音信息。
而在80年代,随着数字音频和视频技术的发展,多媒体通信开始进入人们的视野。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的快速发展,多媒体通信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
二、多媒体通信的技术1. 基本技术(1)编解码技术:针对不同的媒体内容,包括音频、视频和图像,需要使用不同的编解码技术进行处理和压缩,以提高传输效率和降低成本。
(2)传输技术:多媒体内容的传输需要借助网络技术,包括有线网络、无线网络等,以实现数据的快速、稳定的传输。
(3)存储技术:对于多媒体内容的存储也需要有良好的技术支持,包括云存储、硬盘存储、闪存等。
(4)交互技术:通过互联网技术和软件应用,实现用户与多媒体内容的交互和共享。
2. 新兴技术(1)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通过引入虚拟现实和增强现实技术,可以将多媒体内容与现实世界进行融合,为用户带来更加沉浸式的体验。
(2)人工智能技术:通过人工智能技术,可以对多媒体内容进行自动识别和处理,提高用户体验和服务效率。
(3)5G技术:5G技术的应用将大大提高多媒体通信的速度和带宽,更好地支持高清视频、虚拟现实等多媒体应用。
多媒体通信网络中的协议设计与实现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通信网络已经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通信手段。
在这个网络中,各种音频、视频、文本等多媒体数据需要通过不同的协议来传递和处理,而这些协议的设计与实现对整个网络的性能和可靠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多媒体通信网络中的协议种类在多媒体通信网络中,涉及到很多种协议,主要包括传输协议、应用层协议、传输控制协议和网络协议等。
其中,传输协议主要用于将多媒体数据从一个节点传输到另一个节点,包括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
传输层协议主要有TCP和UDP两种,而应用层协议则有HTTP、FTP、SMTP、POP3等多种。
传输控制协议(TCP)是一种面向连接的可靠传输协议,常用于可靠传输大数据量的应用。
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则是一种无连接的不可靠的传输协议,常用于一些需要实时传输的应用。
网络协议则主要包括IP、ICMP、IGMP等。
在协议的设计和实现中,需要考虑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和网络环境的变化,采用合适的协议和算法来提高传输效率和可靠性。
例如,对于实时视频和语音应用,需要使用一些低延迟和丢包率较低的传输协议,如RTP协议和RTCP协议等。
二、协议设计与实现的基本原则在协议设计和实现中,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来保证协议的可靠性和高效性。
首先,需要考虑多媒体数据的特点,包括数据量大、传输速度快、实时性要求高,以及数据容错能力较低等。
这就要求协议的设计和实现要具备以下特点:1.高效性要尽可能地减少网络传输延迟,提高数据传输速度和吞吐量,并考虑到网络容量和带宽等限制因素,以实现高效的网络传输。
2.可靠性要保证数据传输的完整性,防止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丢失、损坏或重复等情况,采用各种冗余校验机制以提高数据的可靠性。
3.实时性要尽可能地减少数据在传输过程中的延迟,保证数据能够及时到达接收方,实现实时数据传输和交互。
4.灵活性要考虑到多媒体数据的不同特点和网络环境的变化,采用多种传输协议和算法,以适应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应用需求。
第一章• 1. 媒体是承载信息的载体,媒体有5种:感觉媒体、表示媒体、显示媒体、存储媒体和传输媒体。
• 2.多媒体的关键特性主要包括信息载体的多样性、交互性和集成性这三个方面。
• 3.多媒体的集成性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多媒体信息媒体的集成,二是处理这些媒体的设备与设施的集成。
• 4.多媒体技术.定义为:以数字化为基础,能够对多种媒体信息进行采集、编码、存储、传输、处理和表现,综合处理多种媒体信息并使之建立起有机的逻辑联系,集成为一个系统并能具有良好交互性的技术。
• 5.人机交互形式有四种:人—人(通过计算机);人—计算机;计算机—人;计算机—计算机。
第二章• 1. 媒体元素主要有文本、图形、图像、视频、动画、音频等。
• 2.一幅分辨率为640×480的256色图像的大小为307.2KByte。
(640×480×8/8=307200Byte)• 3. 视频中重要的技术参数有帧速,数据量,图像质量。
• 4. 数字音频可分为波形声音、语音、音乐。
• 5. 数字声音波形质量的主要技术参数有采样频率、采样精度、和通道数。
• 6. 在多媒体系统中常见的表示媒体的种类主要有视觉媒体、听觉媒体和触觉媒体。
•7.媒体数据具有以下性质:媒体是有格式的;不同媒体表达信息的特点和程度各不相同;媒体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媒体之间的关系也具有丰富的信息。
•8. 多媒体信息的空间意义为表现空间和媒体按相互的空间关系进行组织。
•9.媒体的时间性质是表现需要时间和媒体在时间坐标轴上的相互关系。
•10. 听觉的心理变量有响度、音调、音色、音量、密度等,听觉的物理变量有声强和频率等。
•11.声音在真实世界是模拟的,时间和幅度上是连续的,声音的数字化主要包括采样、量化、编码等步骤。
•12.对声音的抽象化(即符号化)表示包括两种类型,一种是音乐、一种是语音。
声音的符号化即将声音转变为符号序列的过程。
•13. 1min单声道的声音,采样为11.025KHz,采用8位采样位数,则声音数据量为0.66MByte。
RTP,RTCP,RTSP协议介绍流媒体是边下载边播放的⽅式, 是视频会议、IP电话等应⽤场合的技术基础。
为什么TCP/IP协议就不能满⾜多媒体通信的要求呢?因为TCP有以下4个特点:1.TCP重传机制2.TCP拥塞控制机制3.TCP报⽂头⽐UDP报⽂头要⼤4.TCP的启动速度慢对⽐:IP:数据传输 RTP:多媒体数据实时传输TCP:保证数据传输可靠 RTCP:保证多媒体数据传输的可靠RTP提供时间标志,序列号以及其他能够保证在实时数据传输时处理时间的⽅法RTCP是RTP的控制部分,是⽤来保证服务质量和成员管理的RTSP具体数据传输交给RTP,提供对流的远程控制RSVP预留带宽,提⾼QoS(Quality of Sever)RTP通常使⽤UDP来传送数据,但RTP也可以在TCP或ATM等其他协议之上⼯作。
当应⽤程序开始⼀个RTP会话时将使⽤两个端⼝:⼀个给RTP,⼀个给RTCP(RTP port + 1). RTP本⾝并不能为按顺序传送数据包提供可靠的传送机制,也不提供流量控制或拥塞控制,它依靠RTCP提供这些服务。
通常RTP算法并不作为⼀个独⽴的⽹络层来实现,⽽是作为应⽤程序代码的⼀部分。
RTSP与RTP最⼤的区别在于:RTSP是⼀种双向实时数据传输协议,它允许客户端向服务器端发送请求,如回放、快进、倒退等操作。
RTSP可基于RTP来传送数据,还可以选择TCP、UDP、组播UDP等通道来发送数据,具有很好的扩展性。
RTSP 默认使⽤554端⼝, ⾮常类似 HTTP 协议的流控制协议, rtsp 的命令总是按照顺序来发送.RTP/RTCP -------------------------RFC3550/RFC3551RTSP --------------------------RFC23262.1 RTP数据协议RTP 为实时应⽤提供端到端的运输,但不提供任何服务质量的保证,服务质量由RTCP来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