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丈见底——水之清
(夸张) (静态) (颜色)
急湍猛浪——水之急
(比喻) (动态) (状态) (夸张)
水 异
第三段:
山
4、这段是从哪些方面来写 山的?又分别写出了山的什么特 点?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 —— 树之奇
负势竞上,互相轩邈
争高直指,千百成峰
——山之势
(形状)
泉水激石,泠泠作响;
好鸟相鸣,嘤嘤成韵。 蝉则千转不穷, 猿则百叫无绝。
2、第一段的表达方式及作用: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写景)
从流漂荡,任意东西 (叙事) 奇山异水,天下独绝。(抒情)
起强调作用,并总领全文。
3、第2段,作者从哪几个方面描写
水?用了什么方法?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 游鱼碎石,直视无碍
——水之清
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水之急
急湍甚箭 猛浪若奔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 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文章体裁:骈文
特点:首先,讲究对仗,即所 谓“骈偶”(两马并架为骈,两人并处 为偶)。全篇以偶句为主,构成数字相 等的上下联,句法结构相互对称,词性 词义相互配对,句子的字数通常是四字 句、六字句相互交替,所以这种文体, 晚唐时被称为“四六文”,以后历代相 沿,到清代,才叫“骈体文”。
yù n
读一读
piāo dà ng fù shì
Xuānmiǎo韵 Nhomakorabealí ng
飘 荡
yīng piǎo bì
负势
hé ng kē
轩 邈
kuī gǔ
泠
yuān
嘤
hémí ng
缥 碧
lì tiān
横 柯 窥 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