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的辉煌
- 格式:ppt
- 大小:2.62 MB
- 文档页数:45
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
设计思路
本单元是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中先秦至两汉时期的欣赏与评述课,时间跨度从新石器时代到奴隶制社会再到封建社会,其间派生出的美术作品也随时代的变换而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对于这几个时期美术作品的理解,首先要建立在对其社会历史背景的了解上,才能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文化价值。
所以这节欣赏课有必要先让学生做些历史的“功课”,了解几个时期的社会制度、社会特点,以及收集感兴趣的相应时期的文献资料,著名的美术图片等等,并把他们编好组,一个组对应一个时期,组长负责简述时代特征和介绍两件这个时期里最有名的美术作品。
教师引导学生深入探讨美术作品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
教学目标
通过本课的欣赏活动,使学生初步了解美术作品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与美术作品艺术特色之间的关系,并且能从历史文化的角度来认识美术的社会价值和审美特征。
教学重点
从先秦到两汉时期的美术作品的特色及与社会历史的关系。
教学过程。
第23课美术的辉煌一、学法指导1.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等。
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19世纪以来,科学的飞速进步使人们既渴望发明和创新,又不断地产生厌倦,这就造成欣赏趣味上的巨大差异,并形成各派崛起、大放异彩的繁荣局面。
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资料丰富并容易找到,因此建议提前预习,通过网络或图书查询有关资料,对教学中难点内容如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2.必记知识(1)从新古典主义到浪漫主义美术(2)现实主义和印象画派(3)现代主义美术二、知识结构三、重难点分析1.19世纪以来的美术(1)新古典主义:①背景: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大革命前后的剧烈动荡中;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②特点:内容上,强调理性,往往以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
在表现形式上,它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严整与和谐。
③成就:法国: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安格尔的《泉》(2)浪漫主义:①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推崇的“理性王国”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②特点:注重表现人的感情,强调画面整体的完整和统一,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
③成就:法国德拉克洛瓦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3)现实主义:①背景:见文学②特点:注重表现社会现实③成就:法国:米勒《拾穗者》;俄国:列宾《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4)印象画派:①背景:19世纪后半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科学技术和的进步(光学领域的新成就)②特点:醉心于光和色的研究,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③成就:法国:莫奈的《日出·印象》;荷兰:梵高《向日葵》(“扑向太阳的画家”);法国:塞尚(现代绘画之父)(5)现代主义:①背景:20世界的两次世界大战,给人们的心灵造成巨大创伤;伴随工业化而来的快节奏加剧了人们的紧张感,传统的艺术表现形式已经无法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科技的发展拓宽了艺术家认识世界的视野。
舫争辉北宋绘与美术的辉煌时期北宋时期是中国绘画与美术的辉煌时期,以舫争辉见称。
在此期间,中国绘画与美术经历了繁荣发展的时期,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成就。
本文将从不同方面介绍舫争辉时期的北宋绘与美术。
一、绘画技法的突破与创新在北宋时期,中国绘画技法取得了显著的突破与创新。
继承了南唐绘画的传统与风格,北宋画家进一步发展了线条、色彩和构图等方面的技术。
他们注重写实,追求真实的艺术表现。
同时,北宋绘画也注重表达情感和思想,艺术作品更加深入人心。
这种技法的突破与创新对后世的绘画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二、绘画题材的丰富多样北宋时期的绘画题材非常丰富多样。
除了人物、山水、花鸟等传统题材外,还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例如儿童、花酒、农民等。
这些题材的出现丰富了绘画的内容,展现了当时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
同时,绘画的题材多样性也反映了人们对不同生活场景的关注和追求。
三、绘画与文学的融合北宋时期,绘画与文学的融合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画家不仅注重绘画技法的表现,还将文学与绘画相结合。
他们通过写诗、题字等方式,对绘画作品进行评论和赞美,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绘画与文学的融合为北宋绘画带来了更丰富的内涵与意义。
四、宫廷绘画的繁荣在北宋时期,宫廷绘画繁荣发展。
皇宫中聚集了许多优秀画家和文人墨客,为绘画创作提供了良好的环境与条件。
同时,宫廷绘画也成为绘画艺术的重要流派之一,对后世的绘画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
宫廷绘画的繁荣使得绘画与美术得到了更高的社会地位和认可。
五、民间绘画的兴起除了宫廷绘画,北宋时期民间绘画也得到了兴起。
民间绘画通常是为了满足人们的日常需求而创作的,如家庭装饰、民俗节庆等。
这些绘画作品继承了民间艺术的传统,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审美观念。
民间绘画的兴起使得绘画艺术走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了广大人民的精神寄托。
六、北宋绘与美术的影响与传承北宋绘与美术的辉煌时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得到了广泛的传承与发展。
绘画技法、题材的丰富多样、绘画与文学的融合等特点成为后世绘画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了后世绘画艺术的发展方向。
2.美术的辉煌目标解读本课教材主要介绍了19世纪以来在西方流行的主要美术流派:新古典主义美术、浪漫主义与现实主义美术、印象画派、现代主义美术五大流派。
介绍了这些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基本特征、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使人们从浪漫的迷梦中惊醒,对西方的繁荣产生了怀疑,在这方面,艺术家往往更加大胆,试图用惊世骇俗的表现形式来揭示这个令他们不解的世界,马蒂斯、高更、梵高等人的画作在当时人们的眼中是不可理喻的,他们自己也往往郁闷不欢。
毕加索甚至用扭曲的形象直接控诉战争造成的痛苦等。
重点:19世纪以来的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及代表作品。
难点:主要美术流派产生的社会背景、艺术特点和主要美术流派之间的关系。
课堂大检查一、选择题2.新古典主义美术的基本特点不包括:A .采用浪漫的形式,体现理性和新制度,B .大多选取了古代历史和现实重大事件为题材,C.体现了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追求;D .画风古朴、庄严、典雅,注重素描,3.左图是著名的《泉》,反映了画家对美的全新观念,用精湛的技巧去创造古典美感是十分必要的。
《泉》实现了他对人体美与古典美完美结合的形式追求。
在这里,他展示了人类普遍赞美的恬静美、抒情美和纯洁美。
他描绘一位举罐倒水的裸体少女,身躯略呈S 型,婀娜多姿,双目透出清纯,虽然身体袒露,却让人觉得她如清泉般圣洁。
这幅名画属于什么流派的美术1.左图以严谨的写实手法表现刚刚发 生的悲剧,作者对遇刺战友的崇敬 通过刚劲的用笔溢于画面,表现了 庄严和永生。
该作者是: A .安格尔 B .大卫 C .达.芬奇 D .德拉克洛瓦4.浪漫主义美术特点有:①深入发掘人类的感情世界,注重感情表现②注重画面整体的完整统一③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④特别强调色彩的作用,画面丰富多彩,辉煌瑰丽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5.和现代主义美术作品风格最为接近的是A.新古典主义 B.浪漫主义 C.现实主义 D.印象画派6.19世纪法国的展览厅里,你想找一幅不属于法国画家的作品,正确的选择是:A.《马拉之死》 B.《泉》 C.《拿破仑加冕式》 D.《格尔尼卡》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浪漫主义美术产生于大革命失败以后的波旁王朝复辟时期B.浪漫主义代表人物重感情轻理性,重色彩轻素描,不满现实,追求幻想C.法国的德拉克洛瓦是最伟大的浪漫主义画家之一D.现实主义美术产生于19世纪中期的英国8.如果按类型分组,下列人物应该与梵高、塞尚、高更分在一组的是:A.米勒 B.列宾C.马奈 D.大卫9.被称为“扑向太阳的画家”的是:A.莫奈 B.马奈C.梵高 D.高更10.描绘了希土战争中希腊人民遭受土耳其军队虐杀的情景画是:A.《枪杀马德里市民》B.《西奥岛的屠杀》C.《自由引导人民》D.《播种者》11.西班牙画家哥雅是浪漫主义绘画的杰出代表,他的艺术具有鲜明的“民族特性、现代性和实际的历史性感觉。
第23课美术的辉煌[课程标准] 1.欣赏19世纪以来有代表性的美术作品。
2.了解这些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一、从新古典主义美术到浪漫主义美术1.新古典主义美术(1)背景①18世纪末19世纪初,法国处于__________前后的剧烈动荡中。
②资产阶级对古代____________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
(2)特点①强调理性,以古代历史和现实____________为题材。
②表现形式上,突出理性,注重画面的______________。
(3)代表①法国画家________是杰出的新古典主义美术画家,代表作有《____________》《拿破仑加冕》等。
②法国画家__________的作品《泉》,充分展现了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满结合。
2.浪漫主义美术(1)背景:拿破仑统治结束后,人们对“____________”感到失望,寻求新的精神寄托。
(2)特点①注重表现____________,运用鲜明色彩和奔放笔法,强调____________的完整和统一,但不拘泥于局部和细节的过分描绘和刻画。
②特别强调________的作用,使画面____________,辉煌瑰丽。
(3)代表:法国画家______________的代表作《自由引导人民》,典型表现了这一画派的风格特征。
二、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1.现实主义美术(1)时间:19世纪中期。
(2)特点:注重表现____________。
(3)代表①法国米勒的《播种者》《__________》等。
②俄国列宾的《____________________》。
2.印象画派(1)兴起①时间:19世纪后半期。
②背景:社会经济的发展和____________的进步。
③特点:借助当时光学领域的新成就,醉心于__________的研究,强调捕捉“____________”,表现微妙的色彩变化。
④代表:法国莫奈的《____________》。
(2)发展①时间:19世纪末20世纪初。
第23课美术的辉煌班级:小组:学生姓名:【学习目标】知道19世纪以来浪漫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现代主义等有代表性的美术流派的美术作品。
了解浪漫主义和现代主义美术作品产生的时代背景及其艺术价值。
【学法指导】对比分析,与美术特长生多交流【自主预习】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法国著名作家乔治·桑说:“不是对于现实世界的研究,而是对于理想的真实的追求。
”美国文学理论家韦勒克说:“就诗歌观来说是想象,就世界观来说是自然,就诗体风格来说是象征与神话。
”德国作家席勒说:“试图用美丽的理想去代替那不足的真实。
”材料二从19世纪开始,西方绘画艺术便日新月异,从古典主义、现实主义、印象主义等直到抽象主义,如果把这一发展过程描述得概括一点,基本上可以说是主观因素不断压倒以至全部取代客观因素的过程。
材料三爱斯特拉冈:咱们走吧。
弗拉季米尔:咱们不能。
爱斯特拉冈:为什么不能?弗拉季米尔:咱们在等待戈多。
材料四 20世纪60年代初,英国著名戏剧理论家马丁·埃斯林在《荒诞派戏剧》一书中,给贝克特、尤内斯库等为首的这一流派定名为荒诞派戏剧。
请回答:(1)材料一中三位伟人的言论是对同一文学流派的评价。
请指出这一流派的名称。
(2)材料二列举的艺术流派中,深受光学理论启发、兴起于19世纪后期的画派是哪一个?其主要风格特点是什么?请列举其代表人物及其作品。
(3)材料三出自哪一艺术流派的作品?这段文字的作者是谁?(4)据材料三、四和所学知识,简析此类作品兴起的背景。
【我的疑惑】【思维导图】【自测反馈】1.与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产生直接相关的历史因素是( )A.资产阶级对古代希腊罗马英雄主义精神的追求 B.资本主义社会弊端的暴露C.资产阶级的对外殖民扩张 D.欧洲的文艺复兴运动2.近代以来,随着中国各个阶层对农民问题的关注,文艺创作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身影,世界史上也不乏其例。
19 世纪中期,现实主义美术在欧洲兴起。
其中主要表现农民的感情和生活,被称为“农民画家”的是( )A.法国的德拉克洛瓦 B.俄国的列宾 C.法国的米勒 D.西班牙的毕加索3.下列美术作品与其艺术价值对应错误的一项是( )A.《泉》充分展现了人体美与古典美的完美结合B.《拾穗者》让人们感受到人性的庄严与浑厚C.《伏尔加河上的纤夫》反映了俄国劳动人民对未来的失望D.《格尔尼卡》控诉了德国轰炸西班牙城市的罪行【课后作业】完成导学案分层演练题。
美术的辉煌[导入新课]这位向我们招手的帅哥是谁?你们认识他吗?刚刚当选为美国总统的奥巴马,他是美国历史上首位黑人总统。
你们认识这幅画吗?不认识。
这幅19世纪时期的美术作品曾经让奥巴马感动得热泪盈眶。
这幅画改变了他的生活,也是这幅画让他立志竞选美国总统。
实际上19世纪以来,还有许多许多曾经甚至至今仍感动着我们的作品。
今天,就让我们举行一场色彩交响的巡礼,走进艺术的殿堂,共同去追寻19世纪以来美术的辉煌历史。
[新课探究]第一篇色彩交响的巡礼—欣赏19世纪以来的美术作品巡礼前的准备当然,巡礼前咱们得准备准备,做到心中有数,课前同学们都做了预习,现在请一位同学来给大家谈一谈,说一说19世纪以来主要美术流派、代表人物及其代表作。
在这些美术大师中,哪一个国家的最多?法国。
好,那么我们巡礼的第一站就在法国。
英雄和女神这是法国画家大卫画的《马拉之死》,马拉是谁?他是怎样死的?请大家看教材的导言框。
马拉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他的革命活动遭反动势力的痛恨,被反动派暗杀,作为他的好友,大卫在他被暗杀后2个小时赶到现场,画了这幅画。
请大家看一下马拉的表情,他的表情是怎样的?(生答:非常宁静淡定),这说明画家并没有过分地去渲染他对好友马拉之死的悲伤的情感,保持更多的理性,注重理性。
那么透过马拉安详的表情,画家想向人们传达什么呢?他想向人们传达的是马拉作为法国革命的活动家,他为自己所追求的革命事业而献身,他死得其所,象这样的一个人在你们的心目中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呢?(生答:英雄),对,英雄。
由此,我们可以看出,强调理性,选择重大严肃题材,追求英雄主义,这就是新古典主义美术的特点。
好,我们来观察《自由引导人民》这幅画,从画中人物的表情、神态,我们看出这是一个群情激昂的斗争场面。
你们看,画中的焦点人物是谁?(生答:自由女神)在德拉克洛瓦笔下她是自由女神,在硝烟中,自由女神一手高举法国三色旗,一手提枪,头向后,仿佛在呼喊着什么。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参与——以《美术的辉煌》一课为例谈高中历史“文学艺术史”有效教学在高中历史新课程中,文化史比例大大增加,形成较为完整的历史必修三模块。
其中文学艺术史的内容也是占据了前所未有的分量,但由于考试机制的限制,声像资料的冲击,学生文学艺术知识的匮乏以及教师专业知识更新问题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导致理想的文学艺术史有效教学很难实现。
下面,我从《美术的辉煌》一课的教学实践中谈谈自己的一些思考。
关于本课的导入,教师通过引导学生回顾19世纪以来出现的文学流派及主张,指出美术作品也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它受到当时社会背景、社会思潮的影响,导入新课。
创设课堂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是上好“文学艺术史”课堂的前提。
在一个教学主题开始以后,教师要创设一个求知、探究的环境和氛围,激发起学生探求的愿望和热情,激活学生主动参与的积极性。
对于“文学艺术史”教学每一主题我都会在课前做一个多媒体课件。
比如在讲述“浪漫主义美术”一目的时候,可以先把法国大革命后波旁王朝复辟这个背景通过图片等方式呈现给大家,在引导他们认识人们对启蒙运动宣扬的理想王国越来越感到失望,一些知识分子感到苦闷,他们反对权威,传统和古典模式,从而产生了浪漫主义美术。
再如,“现代主义美术”一目的教学,可以首先指出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时间和现代主义美术的概念。
然后设置问题:1、20世纪以来,世界历史上发生了哪些大事?2、二战后科技取得了哪些成就?3、科技的发展给人类带来种种便利的同时又产生了哪些新问题?在学生积极参与和回答的基础上,总结现代主义美术产生的原因。
最后,以《格尔尼卡》为例,师生探究总结现代主义美术的艺术特点。
总之,文艺史是透过文学艺术的创造而认识人类历史进程的一种表示形式。
文艺作品不仅展示了个人的内心世界,也反映了时代的文化特征。
通过文学艺术专题教学,帮助学生了解文学艺术的发展进程和主要成就,感受其时代风貌和文化多样性,掌握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和欣赏文艺作品的方法,提高理解历史,分析问题的能力,是我们进行文学艺术专题教学的基本价值和要求。
课题:中国美术的辉煌历程与文化价值课程类别:欣赏课教学目标:通过本节欣赏与评述活动,使学生比较概括地、历史地、具体地了解中国美术的优秀传统和辉煌成就,认识和理解中国美术的审美特征与社会文化价值。
教具准备:有关历史背景资料教学过程:一、启发引导阶段:1、欣赏课本所选的近现代中国优秀美术作品图片和有关历史资料。
2、和学生一起回顾和讨论近代中国所产生的重大社会变化,以及外来画种和现代美术教育的引进对中国美术所产生的重大影响。
(1937抗日战争,1949新中国成立等)(西方绘画和美术教育传入特别是素描和油画更加丰富了中国的美术,打破了由中国画为主要绘画形式的单一局面,为艺术家进行创作提供了更加广阔的空间)。
二、深入欣赏阶段:1、结合任伯年、吴昌硕的作品与“泥人张“彩塑的欣赏,探讨传统美术表现形式所产生的市民化、通俗化趋向。
2、结合抗日战争和新中国时期美术作品《流民图》《开国大典》的欣赏,来探讨体会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方向和推陈出新,百花齐放的文艺方针,对发展繁荣美术创作物重要意义。
三、总结巩固阶段:回忆和归纳本课的各次欣赏评述,总结自己对中国美术的悠久历史和辉煌成就及其社会文化价值,有什么总体的认识和突出的心得体会。
四、课后拓展:课后选择自己最有欣赏心得的一件中国优秀美术作品,写一篇美术作品评论短文。
课题:优美的校园(第1课时)课程类别:造型表现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通过细致的观察,感受校园环境及建筑的美感。
2、结合校园建筑物,学习方形物体的透视现象和规律,了解平行透视和成角透视的基本知识。
3、指导学生运用绘画透视和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和建筑的美感。
教具准备:石膏立方体、长方体、校园环境或建筑照片等。
学具准备:画纸、铅笔等。
教学过程:一、教学内容:1、教师带领学生游览校园环境,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回忆校园各个角落,对具有美感特征的场景进行必要的观赏提示。
2、引导学生注意建筑物呈现的透视现象,并讨论怎样才能基本正确地表现校园场景和建筑的透视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