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技巧及效果
- 格式:pdf
- 大小:338.76 KB
- 文档页数:2
整形外科技术在治疗面部软组织创伤中的意义【摘要】目的:研讨整形外科技术在治疗面部软组织创伤中的作用及意义。
方法:选取我院2010年6月-2011年6月收治的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甲组患者30例,采用普通的面部创伤缝合技术缝合。
乙组患者34例,采用整形外科的技术缝合,对比两组患者恢复后发生严重瘢痕的几率及患者的满意程度。
结果:乙组患者的严重瘢痕发生率为11.76%、患者满意度为88.23%明显优越于甲组患者的严重瘢痕发生率40%、满意度60.0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方法:甲组患者采用普通的外科缝合技术进行缝合,乙组患者采用整形外科的技术进行逐层的清创缝合。
其主要操作方法为修复创面及缝合伤口,3cm 的伤口需要进行“z”字切开,采用交错的缝合方法;伤口张力较大时应于窗口的两侧皮下采用潜行游离或是外牵张后进行减张缝合的方法;对于创面较大或是严重皮肤缺损的患者,依据窗口的具体情况,可采用旋转皮瓣、滑行皮瓣、双叶皮瓣、交错皮瓣、远位皮瓣、易位皮瓣及游离皮瓣等进行修复处理。
如果皮肤创面较小或是缺损较少的患者的情况下,可以采取植皮处理,供皮区可以依据创面皮肤缺损面积选择耳后皮肤或上臂内侧的皮肤。
在皮下缝合时,应该使用可吸收线进行减张的缝合,真皮层对位缝合,此种方法有利于减轻张力,伤口覆盖对合良好,可减少及减轻瘢痕的形成。
1.3评价标准:轻度瘢痕:为瘢痕面积较小,颜色相对较浅,不影响其生活及美观程度。
严重瘢痕:形成的瘢痕面积较大,相对瘢痕的颜色较深,严重影响患者的自信心及美观程度。
1.4统计方法:统计学分析选用sas8.0统计软件,以±s表示计量资料,应用t检验,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为p<o.05。
2结果在患者康复后的1年里进行随访,两组患者的情况进行对比乙组患者的严重瘢痕发生率为11.76%、患者对愈后情况满意度为88.23%明显优越于甲组患者的严重瘢痕发生率40%、满意度60.00%,两组对比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软组织损伤是人体常见的一种损伤类型,包括肌肉、韧带、肌腱等组织的受伤。
在日常生活和运动训练中,软组织损伤是较为常见的一种情况。
针对软组织损伤,正确的治疗方法对于恢复和康复至关重要。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软组织损伤治疗方法。
首先,冰敷是软组织损伤后的常见急救方法。
冰敷可以有效地减轻疼痛和肿胀,减少出血和渗出液,从而有利于损伤组织的修复。
在损伤发生后的前24-48小时内,可以每隔3-4小时进行一次冰敷,每次15-20分钟,持续2-3天。
其次,适当的压迫也是软组织损伤后的治疗方法之一。
通过适当的压迫可以减轻局部出血和渗出液,减少肿胀和疼痛。
在损伤部位用弹性绷带进行适当的包扎,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
另外,提升患肢的高度也是软组织损伤后的治疗方法之一。
将患肢抬高,有利于减轻肿胀和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助于软组织损伤的康复。
此外,适当的功能锻炼也是软组织损伤后的重要治疗方法。
在损伤的早期,可以进行一些轻度的功能锻炼,如活动受伤部位周围的肌肉,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和康复。
在医生的指导下,可以逐渐增加运动量和强度,进行适当的功能锻炼。
最后,在软组织损伤的治疗过程中,合理的营养补充也是非常重要的。
蛋白质是软组织修复和生长的重要营养成分,适当增加蛋白质的摄入量有利于软组织的修复和康复。
总之,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包括冰敷、适当的压迫、提升患肢的高度、功能锻炼和合理的营养补充。
在进行治疗时,应根据具体的损伤情况和医生的建议进行综合治疗,以促进软组织的康复和恢复。
希望以上内容对软组织损伤的治疗方法有所帮助。
整形清创美容缝合术处理面部外伤关键词整形清创美容缝合术面部是人体最为重要的显眼的标志性部位,人人都希望有一张皮肤光洁的脸庞。
因此面部受伤后人们首先想到的是否会毁容,怎样才能不留或少留疤痕。
由于面部的重要性决定了其治疗上的特殊性。
因此自2005年5月至2008年5月笔者对67例面部外伤的患者采用整形清创美容缝合的处理方式,收到了医患双方满意的临床疗效。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67例,其中男性37例,女性30例,年龄在18个月—82岁。
损伤类型有切割伤、挫裂伤、撕裂伤、咬伤、擦伤等。
损伤部位有面颊部10例,口周下颌部15例,前额眉区12例,颧部13例,眼眶部12例,耳廓部5例。
大多数在伤后6小时接受治疗。
伤口最长13㎝,最短0.5㎝,最厚达骨皮质,最浅达真皮浅层。
少数患者有多处外伤。
2 手术方法2.1 术前准备了解患者伤情,询问受伤过程,需要时完成必要的辅助检查排除重要的组织器官损伤,确保生命体征平稳,做好临时止血等准备工作,方可心中有数的进行下面的精雕细琢处理。
2.2 所需器械消毒清创包、眼科剪、整形镊、多型号无创缝合线、肉色尼龙线、免缝胶(胶布)、微型电凝器等2.3 术区准备(1)对于颜面部擦伤、跐伤。
这种伤势较轻,但处理不好易留下沙石尘土等异物,将来成外伤性纹身。
我们的处理是:在局麻下用手术刀刮、刀尖剔(剜),并反复擦拭、冲洗,直至异物完全去除,外涂抗生素软膏后暴露治疗。
术后随访一年未见外伤性纹身,医患双方满意。
(2)若伤口满布油渍、尘土、沙粒等异物,污染较重。
通常用肥皂水、清水等初步冲洗干净后,再用碘伏、双氧水、生理盐水等依次反复冲洗创区及周围区域。
术中用稀碘反复湿覆伤口。
根据伤口情况做好血管、神经等标记,做好面部及五官的定位,充分暴露伤口深度广度及组织挫伤情况,为进一步的创面修复做好选择性治疗。
2.4 创区修复修剪创缘污染及失活组织,尽量保存健康组织,使挫裂伤变成锐利伤,伤口整齐愈合后疤痕较小。
急诊面部损伤修复的美容效果(湖北省鄂州市泽林镇医院整形美容科湖北鄂州 436000)【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整形美容外科的手术原则和技术修复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的美容效果。
方法对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应严格清创,并根据损伤的部位、范围、程度和与邻近器官的解剖关系,进行美学评估。
依据评估情况,按整形外科原则选择适合的整形美容方法进行修复,包括:直接缝合法;不规则几何线改型缝合法;局部皮瓣移植修复法;分次修复法。
并于创面愈合后,早期进行抗瘢痕治疗。
结果本组67例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采用上述整形美容方法修复,均获得了良好的外形和功能恢复,无感染、血肿及皮瓣坏死发生。
术后随访3~10个月,美容效果满意。
结论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采用适合的整形美容外科方法进行修复,能达到理想的美学效果。
【关键词】面部软组织;损伤;整形美容修复【中图分类号】r62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6455(2011)06-0075-02面部外形的完整对容貌美起着决定性作用,任何缺损或畸形都会对人的心理产生严重的影响,面部损伤发生率较高[1,2].其修复的美学要求也很高[3,4]。
自2010年2月至2011年5月,笔者收治各类急诊面部软组织损伤患者67例,均采用整形美容外科的手术方法进行修复,效果满意。
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67例。
男性41例,女性26例;年龄5~53岁。
面部外伤的原因:交通事故造成的面部软组织挫裂伤、撕脱伤、31例;锐器造成的切割伤、刺伤16例;人或动物指甲造成的抓伤5例;运动中摔倒造成的捻挫伤、10例;动物踢伤3例、咬伤2例。
受伤部位包括:额部,眉部,眼睑,颊部,鼻部,唇部,颏部,耳部。
其中直接进行清创缝合27例,采用几何线改型缝合法15例,局部皮瓣移植修复21例,分次进行修复4例。
2 修复方法2.1 修复时机:一般在伤后12 h内进行修复;对轻度污染的头面部伤口,修复时间可延至伤后48 h。
2.2 伤情评估:根据致伤的性质,程度,以及对眼睑、口唇、鼻翼等部位的影响程度进行美学评估,并决定采用适合的修复方法。
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在面部软组织创伤急诊处理中的应用目的: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急诊修复面部软组织创伤。
方法:在面部软组织创伤急诊清创术中,遵循整形外科原则,用皮肤磨削、无张力缝合、植皮、皮瓣转移等技术进行修复。
结果:460例患者中,术后1-2年中随访356例患者,均无瘢痕增生和错位畸形等并发症。
结论:面部软组织创伤用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修复,能避免患者术后错位畸形,减少瘢痕。
标签:整形外科;面部软组织;创伤面部是人体最为暴露的部位,在日常生活及工作中容易遭受各种外力打击,导致面部软组织损伤。
以往人们面部受到外伤后,一般会到门诊外科做简易清创缝合治疗,待出现了明显瘢痕,甚至造成面部器官的错位畸形和功能障碍,影响美容以后,才会想起到整形美容科寻求治疗,早期不易引起注意。
因此,自2000年以来,我们应用整形外科原则和技术对460例面部软组织创伤的患者的急诊处理之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共460例,其中男性309例,女性151例。
最小为1岁,最大为75岁,以青年居多。
致伤原因以交通事故致伤为最多,共139例,占30.22%:因斗欧而致伤次之,122例,占26.52%。
均显示与现代社会交通发达,车辆增多以及当地地域和人民文化素质、生活习惯有关。
损伤部位最好发于额部和颧部,所占比例为31.09%和20.87%,与这两处在面部所处的位置最为突出有关。
损伤程度以皮肤裂伤、挫裂伤为主,共268例,占58.26%,皮肤擦伤68例,皮肤软组织缺损伤65例,合并颌骨骨折32例,合并颅脑损伤14例,合并躯干、四肢损伤13例。
2手术方法2.1麻醉:一般采用局部浸润麻醉;对精神紧张、躁动不安的患者或儿童,在施行基础麻醉后辅以局部麻醉;对严重损伤者及伴有颌骨骨折、颅脑损伤者或估计手术时间较长的复杂手术,选择全身麻醉。
2.2整形美容修复方法2.2.1对面部皮肤污染严重的擦伤和爆炸伤患者,清创在全麻下进行,先用肥皂水、双氧水、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创面,再用软、硬毛刷彻底刷洗创面,把嵌入皮肤的如沙石、泥土、煤渣、铁沙等异物仔细剔除,对创面上大片的黑色油污可用磨削器具进行皮肤磨削,清理后的创面外用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
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整形外科治疗作者:胡昭华等来源:《中国美容医学》2013年第13期[摘要]目的:探讨应用整形外科技术治疗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的方法及临床疗效。
方法:2006年11月至2013年2月,分别采用改良菱形瓣、局部旋转推进瓣、鼻唇沟瓣、颊部粘膜瓣、颞浅筋膜瓣等治疗颜面部外伤及病损148例。
结果:术后各皮瓣均存活良好,创面均Ⅰ期封闭,无血肿、感染及坏死,术后美容效果满意。
结论:应用整形外科技术及方法,治疗颜面部各类皮肤创伤及病损,术后愈合快、外形满意。
[关键词]颜面部皮肤病损;整形外科技术;创面封闭[中图分类号]R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6455(2013)13-1371-03颜面部皮肤病损及创伤在生产生活当中较为常见,特别是各类外伤中占较高的比例,临床工作中,整形外科技术及方法的合理应用对颜面部皮肤病损的Ⅰ期修复及预后非常重要[1]。
笔者自2006年12月至2013年2月,分别采用改良菱形瓣、局部旋转推进瓣、鼻唇沟异位皮瓣、颊部粘膜瓣、颞浅筋膜瓣等治疗颜面部病损148例,疗效满意,外观及功能恢复良好,现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本组患者共148例,男性105例,女43例,年龄3~68岁。
病因:外伤112例,其中车祸伤82例,摔倒致伤16例,利器伤12例,抛掷类异物击伤2例,其中复合颜面部骨折22例(下颌骨骨折15例,上颌骨、颧弓骨折7例);颜面部皮肤病损36例,其中色素痣21例,皮脂腺囊肿17例,恶性黑色素瘤2例,睑黄瘤1例。
修复缺损最大者10cm×8cm,最小者2cm×1.5cm,2例恶性黑色素瘤均未发现远位转移。
2 手术方法2.1 术前准备:明确诊断后,首先处理合并脏器损伤,抗休克及镇痛等治疗,伤情平稳后,清洁创周,去除局部油污、血渍等污物,必要时剃除局部毛发,常规消毒铺巾后清创、过氧化氢、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口内粘膜损伤的替硝唑漱口液漱口,备术;病损者常规术前准备,消毒铺巾,恶性肿瘤患者无菌纱布覆盖瘤体,备术。
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技巧及效果
发表时间:2015-11-16T16:06:03.393Z 来源:《健康世界》2015年9期供稿作者:董子帅王东海(通讯作者)陈君霞
[导读] 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皮肤科 467499 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可以获得良好的愈合,美学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河南省宝丰县中医院皮肤科 467499
摘要:目的:探讨分析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技巧及效果。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整形美容技术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的1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进行精细清创法彻底清创,修整伤口,用整形技术修复错位损伤及深部组织断裂,无张力精细缝合。
观察修复效果。
结果:180例,所有患者伤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
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瘢痕纤细,呈暗红色线形,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瘢痕基本消褪,和正常皮肤无异。
患者满意度调查结果显示,满意度为100%。
结论: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可以获得良好的愈合,美学效果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关键词:整形美容技术;软组织损伤;面部皮肤
面部皮肤暴露于人体表面,易受损伤,虽然不会对患者造成生命威胁,但大大影响美观[1],传统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方法为在简单消毒的条件下,利用粗针粗线直接进行皮肤拉拢及缝合,拆线后也不进行抗瘢痕治疗[2]。
这种治疗方式常导致者疼痛、皮肤瘙痒、挛缩、伤口瘢痕增生、面部皮肤表面不光滑、面色灰暗等,不良后果严重,患者满意度低[3]。
为了改善皮肤外观,纠正上述不良后果,我院采取整形美容技术对损伤的面部皮肤软组织进行修复,现报道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应用整形美容技术进行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修复的患者180例,其中男性85例,女性95例,年龄7-58岁,平均年龄(36.3±13.9)岁,致伤原因有切割、车祸、爆炸、摔伤等,车祸和摔伤者比例最大。
受伤部位有额部、颊部、眼睑、鼻部、颏部,也有多部位损伤患者。
伤口性质有切割伤、挫裂伤、撕脱伤等,部分患者伤口内有色素物沉积。
全部患者均经检查证实无生命危险。
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方面(如性别、致伤原因、受伤部位、伤口性质等)不存在显著的统计学差异,P>0.05。
1.2方法:(1)术前准备:术前仔细了解患者病情,损伤时间、部位,根据患者损伤情况做合理地手术设计,询问患者是否有个人要求,根据患者所提的特殊要求,进行伤口缝合及手术的设计及方式选择[4]。
局部麻醉,严重受损者全身麻醉。
碘伏溶液、双氧水反复冲洗创面,去除皮肤内部的异物,彻底止血。
(2)修复:对于张力较小,创面边缘整齐的伤口,6-0无损伤美容线直接缝合;伤口边缘皮肤严重挫伤,创面边缘不整齐的伤口,首选应修剪掉创面边缘的皮肤,再进行缝合,皮肤利用6-0无损伤美容线缝合,真皮层和皮下组织利用4-0 至5-0 薇乔线间断缝合,缝合时彻底止血,不留死腔,缝合后在伤口处涂抹红霉素软膏后进行包扎。
对于皮肤有缺损情况,缝合有张力的患者,采用V-Y 成形术、“Z”成形术对创面进行修复,若缺损面积较大,可进行移植游离皮瓣,再进行包扎[5]。
(3)包扎:术后适当加压包扎,1-3d后正常包扎,伤口外敷油布,无菌敷料覆盖,松紧适度。
(4)术后处理:常规抗感染治疗,4-5d,补充充足维生素。
忌食辛辣,忌烟忌酒。
5-8d插线,温的生理盐水仔细清洗伤口缝合处,康涂抹抗瘢痕药物每日2次,持续1个月[6]。
1.3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患者一般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所得数据用%表示,运用X2检验分析,若P<0.05,则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则说明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患者修复效果评价:180例,所有患者伤口均为Ⅰ期甲级愈合。
术后6个月随访结果显示,瘢痕纤细,呈暗红色线形,术后1年随访结果显示,全部患者瘢痕基本消褪,和正常皮肤无异。
1年内,全部患者均未发生伤口错位畸形以及瘢痕增生等并发症,伤口均得到良好恢复。
2.2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度调查结果问卷显示,180例患者对于修复效果较为满意,满意度为97.8%。
见表1。
3.讨论
目前临床上一般采取外科处理原则对面部外伤患者进行修复,注重的是功能恢复及伤口愈合,虽然伤口愈合效果较好,但常伴随着严重的继发畸形及明显瘢痕,影响着患者面部美观,常常还需进行后期手术修复[7]。
软组织损伤主要指由于慢性劳损或者外界伤害以及自身疾病原因造成的人体皮肤、肌肉、韧带、腱鞘、肌腱、滑膜囊、关节囊、周围神经血管等的病理受损。
临床表现主要为畸形、肿胀、疼痛、功能障碍[8]。
修复软组织损伤必须要遵循美容外科的技巧及原则:(1)无创伤操作:手术过程中每一项操作都要避免对患者造成不必要创伤,手法轻柔、准确、熟练,避免不必要的挤压、扭转、拉扯、钳夹等。
(2)术中要按照解剖层次分层对损伤组织进行缝合、修复,准确到位,做到各解剖层次严密对合。
缝合要张力适度,张力主要分布在真皮深层及皮下组织,表皮层和浅层不应有张力。
(3)从美学角度对伤口、伤口与周围器官的毗邻关系、皮肤软组织上的缺失范围、缺失大小能够进行评价,做到伤口修复完成后,各种解剖标志线及面部器官无移位变形[9]。
总而言之,随着时代的进步,人们越来越注重自身容貌,以往的外科修复方法不能使患者满意,应用整形外科技术修复面部软组织创伤,可以抑制瘢痕增生,减轻炎症反应,疗效确切。
本次研究所选取的180例患者中,术后均得到了良好的恢复,1年后瘢痕基本消失,患者对于该种修复方式认可度高,满意度为100%。
综上所述,整形美容技术修复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愈合效果及美学效果良好,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广泛推广。
参考文献:
[1]黎咏璇,杜学亮,陈平,刘必来,邓林.整形美容外科技术在颜面部皮肤软组织创伤修复中的应用[J].岭南急诊医学杂志,2013,06(6):433-435.
[2]邹元明.应用整形美容技术急诊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疗美容,2014,05(6):62+64.
[3]金武军,马越波,徐佩君,谢小丽.整形外科技术在颜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中的应用[J].现代实用医学,2015,01(7):11-12.
[4]徐春雷,欧仁松.整形美容外科技术修复颜面部软组织损伤[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24(7):55.
[5]李青峰,昝涛,李海洲,顾斌,刘凯,谢峰,谢芸.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分型与治疗建议[J].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2013,03(9):257-261.
[6]杨跃,杨红华,刘伟,李文芳,章杰,潘安萍.“风筝”皮瓣在修复颜面部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医学版),2014,02(22):24-27.
[7]葛礼正,江燕,郭利刚,刘安军,王凌东,焦洋.面部皮肤软组织外伤急诊整形美容修复[J].安徽医学,2010,05(7):479-481.
[8]张明媚,胡永璐,郝瑜,张鹏.颜面部皮肤软组织损伤的护理[J].中国美容医学,2010,10(5):1557.
[9]陈建军,卢家灵,谭勇明,李文恒,宁海甄.皮肤软组织损伤美容修复的临床应用[A].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第十一次全国会议、中国人民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学术交流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全国会议论文集[C].中华医学会整形外科学分会、解放军整形外科学专业委员会、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医学美容专业委员会.2011:1.
作者简介:董子帅,男,汉族,大专,主治医师,研究方向:大疱性皮肤病、细菌性皮肤病及激光美容、面部整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