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淮安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化学试卷 (Word版含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720.00 KB
- 文档页数:8
江苏省淮安市2014-201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化学试卷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20分)1.“碧水千河扬长帆,蓝天白云飘纸鸢.草长莺飞千山绿,人与江山共画卷.”我们淮安市人民正在积极建设“碧水蓝天”的生态城市,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 )A.限制化学工业发展,关停所有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B.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的使用,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富营养化D.禁止农村燃烧秸杆,积极推广沼气、秸秆发电、秸秆制乙醇等实用技术的使用考点:常见的生活环境的污染及治理.专题:化学应用.分析:A.关停所有化工企业,能消除污染源头限制化工发展,但关停化工企业,在现阶段是不现实的;B.积极开发使用新能源,可以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有利于保护环境;C.水体富营养化指:生活污水中由于过量营养物质(主要是指氮、磷等)的排入天然水体中,引起各种水生生物、植物异常繁殖和生长;D.就地焚烧麦秸秆时可能引发火灾,生成的烟尘使能见度降低,容易引起交通事故、诱发呼吸道疾病、造成部分肥力损失等,发展沼气,变废为宝,可持续发展;解答:解:A.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虽然能消除污染源头,但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不符合“生态城市宗旨,故A错误;B.积极开发使用风能、太阳能、潮汐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可以防止环境污染,从而保护地球,符合“生态城市宗旨,故B正确;C.大量含有各种含氮和磷有机物的废污水排入水中,促使水域富营养化,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可遏制水体富营养化,故C正确;D.将废弃的秸秆就地焚烧,一方面污染了环境,另一方面还会造成土壤肥力下降,大力发展沼气,将废弃的秸杆转化为清洁高效的能源,节能减排,故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化学与生活、生产以及环境的有关知识,为2015届高考高频考点,题目难度不大,解题围绕生态城市宗旨,注意限制化工发展,关停化工企业,虽然能消除污染源头,但不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需求,注意相关基础知识的积累.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基态188O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考点:原子核外电子排布;电子式;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分析:A.烯烃结构简式要写出官能团;B.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C.基态188O的核外有8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电子排布式;D.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要标出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并写出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解答:解:A.烯烃结构简式要写出官能团,乙烯的结构简式为CH2=CH2,故A错误;B.硫原子核外有16个电子,3个电子层、最外层有6个电子,原子结构示意图为,故B正确;C.基态188O的核外有8个电子,根据构造原理书写电子排布式为1s22s22p4,故C错误;D.过氧化钠是离子化合物,要标出阴阳离子所带电荷,并写出阴离子最外层电子数,其电子式为,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用语,涉及原子结构示意图、结构简式、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式、电子式的书写,明确这些化学用语的书写规则是解本题关键,注意D中过氧化钠电子式的书写方式,为易错点.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遇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a+、Al3+、Cl﹣、SCN﹣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K+、Mg2+、SO42﹣、NO3﹣C.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的溶液:Na+、CO32﹣、HSO3﹣、OH﹣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中:NH4+、SO42﹣、HCO3﹣、Cl﹣考点:离子共存问题.分析:A.遇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中含有铁离子;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呈强酸性;C.加入淀粉KI溶液变蓝色的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离子;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解答:解:A.遇苯酚显紫色的溶液中含有铁离子,Fe3+、SCN﹣发生络合反应而不能大量共存,故A错误;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呈强酸性,离子之间不反应且和氢离子不反应,所以能大量共存,故B正确;C.加入淀粉KI溶液变蓝色的溶液中含有强氧化性离子,HSO3﹣、OH﹣发生复分解反应,且HSO3﹣能被强氧化剂氧化,故C错误;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mol•L﹣1的溶液呈酸性或碱性,强酸性或强碱性条件下HCO3﹣都不能大量共存,碱性条件下,铵根离子不能大量共存,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离子共存,为高频考点,明确离子共存条件及离子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题干中限制性条件,注意隐含条件的挖掘,易错选项是D.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错误的是( )A.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用作净水剂B.SO2具有漂白性,常用来漂白纸浆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金属器件表面油污D.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可放在氮气中冷却考点:钠的重要化合物;胶体的重要性质;氮气的化学性质;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分析:A、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用于漂白纸浆;C、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碱性;D、氮气在镁中反应生成氮化镁;解答:解:A、明矾中的铝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铝胶体具有吸附悬浮杂质的作用;故A正确;B、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用于漂白纸浆;和二氧化硫的氧化性无关,故B正确;C、碳酸钠是强碱弱酸盐,水溶液呈碱性,所以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金属器件表面油污,故C正确;D、氮气在镁中反应生成氮化镁,所以炽热的镁粉不可放在氮气中冷却,故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盐类水解的分析应用,二氧化硫的漂白性判断,金属镁的性质的应用和氮的性质,综合性强,但题目难度中等.5.下列装置用于海水中提取镁,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A.煅烧石灰石B.氢氧化镁沉淀过滤C.氢氧化镁固体溶解D.氯化镁晶体制氯化镁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煅烧石灰石用坩埚;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C.固体要放置在烧杯中溶解,且要不断搅拌;D.由氯化镁晶体制备氯化镁需要在HCl氛围中加热.解答:解:A.煅烧石灰石用坩埚不能用蒸发皿,故A错误;B.过滤时要用玻璃棒引流,否则易溅出液体,故B错误;C.固体要放置在烧杯中溶解,且要不断搅拌,加快固体溶解,故C正确;D.氯化镁易水解生成氢氧化镁和HCl,升高温度促进水解,所以由氯化镁晶体制备氯化镁需要在HCl氛围中加热,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评价,为高频考点,侧重考查基本操作及仪器的使用,明确操作规范性及仪器的用途是解本题关键,注意从实验的规范性及评价性分析解答,易错选项是D.6.2SO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E1﹣E2=△H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升高温度,不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D.使用催化剂使该反应的反应热发生改变考点: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分析:A.图象分析反应焓变=E1﹣E2;B.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大;D.催化剂对反应的焓变无影响.解答:解:A.△H=断键吸收的能量﹣成键放出的能量=E1﹣E2,故A正确;B.图象分析反应物能量高于生成物能量,反应是放热反应,故B错误;C.升高温度,活化分子百分数增大,单位体积内的活化分子数增大,所以反应速率增大,故C错误;D.催化剂对反应的始态和状态无响应,只改变活化能,则对反应的焓变无影响,故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化学变化过程中能量变化的分析的,主要是活化能概念的理解应用,掌握图象分析方法是关键,题目较简单.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HSO3﹣在溶液中发生水解:HSO3﹣+H2O⇌SO32﹣+H3O+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ˉ+SO2+H2O═SO32ˉ+2HClOC.苯酚钠溶液显碱性:C6H5O﹣+H2O⇌C6H5OH+OH﹣D.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Cl﹣+2H2O OH﹣+Cl2↑+H2↑考点: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分析:A.HSO3﹣在溶液中发生水解生成亚硫酸与氢氧根离子;B.次氯酸根离子具有强的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根离子;C.苯酚钠为强碱弱酸盐,水解显碱性;D.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生成氢氧化镁、氯气和氢气.解答:解:A.HSO3﹣在溶液中发生水解,离子方程式:HSO3﹣+H2O⇌H2SO3+OH﹣,故A错误;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离子方程式:SO2+H2O+3ClO﹣=SO42﹣+Cl﹣+2HClO,故B错误;C.苯酚钠溶液水解生成苯酚与氢氧化钠,离子方程式:C6H5O﹣+H2O⇌C6H5OH+OH﹣,故C正确;D.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离子方程式:Mg2++2Cl﹣+2H2O Mg(OH)2↓+Cl2↑+H2↑,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方程式的书写,明确反应的实质是解题关键,注意盐类水解与电离的区别,题目难度不大.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①FeS2SO2H2SO4②SiO2SiCl4Si③饱和NaCl溶液NaHCO3Na2CO3④1mol•L﹣1HCl(aq)Cl2Ca(ClO)2⑤CuSO4(aq)Cu(OH)2Cu2O.A.①③⑤B.②③④C.②④⑤D.①④⑤考点:二氧化硫的化学性质;氯、溴、碘及其化合物的综合应用;硅和二氧化硅;钠的重要化合物;铜金属及其重要化合物的主要性质.分析:①二硫化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氧化;②二氧化硅和HCl不反应;③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④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⑤硫酸铜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铜能检验醛基.解答:解:①二硫化亚铁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具有还原性,能被氧化剂双氧水氧化生成硫酸,所以能一步实现,故正确;②二氧化硅和HCl不反应,所以不能一步实现,故错误;③饱和氯化钠溶液中通入氨气和二氧化碳,氨气、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氢铵,碳酸氢钠的溶解度小于氯化钠;碳酸氢钠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碳酸钠,所以能一步实现,故正确;④实验室用浓盐酸和二氧化锰加热制取氯气,1mol/LHCl是稀盐酸,所以不能制取氯气,所以不能一步实现,故错误;⑤硫酸铜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生成氢氧化铜悬浊液,氢氧化铜能检验醛基,葡萄糖中含有醛基,葡萄糖和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发生氧化反应生成砖红色氧化亚铜,所以能一步实现,故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物质之间的转化,明确物质的性质是解本题关键,注意物质的特殊性质,如HF能和二氧化硅反应但HCl和二氧化硅不反应等,为易错点.9.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r(Y)>r(Z)>r(R)B.含有Y、Z、R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最多只有2种C.元素R和Y形成的化合物RY2是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D.Y与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和晶体类型均相同考点: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的关系.专题:元素周期律与元素周期表专题.分析: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其K层为次外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是C元素;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则Y是O元素;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Z是Na元素;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则R的核外电子数是17,所以R是Cl元素.解答:解:X、Y、Z、R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最外层电子数不超过8个,则其K层为次外层,最外层电子数为4,则X是C元素;Y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则Y是O元素;Z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则Z是Na元素;R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原子与Z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则R的核外电子数是17,所以R是Cl 元素,A.原子的电子层数越多,其原子半径越大,同一周期中,元素的原子半径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大而减小,所以原子半径大小顺序是r(Na)>r(Cl)>r(C)>r(O),故A错误;B.Y、Z、R分别是O、Na、Cl元素,含有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有NaClO、NaClO2、NaClO3、NaClO4等,故B错误;C.元素Cl和O形成的化合物ClO2是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故C正确;D.Y与Z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为氧化钠、过氧化钠,前者含有离子键,后者含有离子键、共价键,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推断元素是解本题关键,易错选项是C,注意根据Cl元素化合价判断,难度中等.10.某同学利用家中废旧材料制作一个可使玩具扬声器发出声音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流方向为:铝质易拉罐→导线→扬声器→导线→炭棒B.铝质易拉罐将逐渐得到保护C.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D.炭棒上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H++2e﹣═H2↑考点:化学电源新型电池.分析:该装置构成原电池,Al易失电子作负极、碳棒作正极,发生吸氧腐蚀,负极电极反应Al﹣3e﹣=Al3+,正极电极反应O2+2H2O+4e﹣=4OH﹣,电子守恒后合并得到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据此分析解答.解答:解:A.该装置是原电池,Al作负极、碳棒作正极,电流从正极流向负极,电流方向为:碳棒→导线→扬声器→导线→铝,故A错误;B.铝质易拉罐作原电池负极而加速被腐蚀,故B错误;C.负极电极反应Al﹣3e﹣=Al3+,正极电极反应O2+2H2O+4e﹣=4OH﹣,电子守恒后合并得到电池总反应为:4Al+3O2+6H2O=4Al(OH)3,故C正确;D.正极反应式为O2+2H2O+4e﹣=4OH﹣,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电源新型电池,侧重考查原电池原理,明确各个电极上发生的反应及电流流向即可解答,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题目难度不大.二、选择题(共5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20分)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高温下,5.6 g Fe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数为3×6.02×1022B.FeCl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FeCl3C.电解精炼铜时,阳极泥中常含有金属金、银、锌等D.向0.1 mol•L﹣1氨水中加少量水,pH减小,c(OH﹣)/c(NH3•H2O)增大考点:铜的电解精炼;物质的量的相关计算;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的电离平衡;盐类水解的原理.分析:A.高温下,Fe和水蒸气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5.6gFe的物质的量是0.1mol,该反应中部分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部分铁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B.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盐酸,升高温度促进氯化铁水解;C.电解精炼粗铜时,阳极上Cu、Zn易失电子;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氨水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溶液中n(OH﹣)增大、n(NH3•H2O)减小.解答:解:A.高温下,Fe和水蒸气反应方程式为3Fe+4H2O(g)Fe3O4+4H2,5.6gFe的物质的量是0.1mol,该反应中部分Fe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3价、部分铁元素化合价由0价变为+2价,所以Fe完全反应转移电子数小于3×6.02×1022,故A错误;B.氯化铁是强酸弱碱盐,铁离子水解生成氢氧化铁和盐酸,升高温度促进氯化铁水解,蒸干溶液时得到的固体是氢氧化铁,灼烧氢氧化铁,氢氧化铁分解生成氧化铁,所以最后得到的固体是氧化铁,故B错误;C.电解精炼粗铜时,阳极上Cu、Zn易失电子,Ag、Au以单质形式进入溶液而形成阳极泥,故C错误;D.一水合氨是弱电解质,加水稀释氨水促进一水合氨电离,溶液中n(OH﹣)增大、n(NH3•H2O)减小,溶液中n(OH﹣)增大但小于溶液体积增大程度,所以c(OH﹣)减小,溶液的pH减小;n(OH﹣)/n(NH3•H2O)增大,溶液体积相同,所以c(OH ﹣)/c(NH3•H2O)增大,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弱电解质的电离、电解精炼粗铜、盐类水解、氧化还原反应计算等知识点,侧重据此基本理论及基本计算,易错选项是D,注意加水稀释氨水时,n(OH﹣)增大、c(OH ﹣)减小,为易错点.12.霉酚酸酯(MMF)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它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molMMF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多可消耗5molNaOHB.可以用NaHCO3溶液区别MMF与化合物ⅠC.化合物 R的分子式为C6H13NO2D.一个MMF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考点: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分析:A.MMF中含2个﹣COOC﹣和酚﹣OH,均可与NaOH反应;B.化合物Ⅰ含﹣COOH,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C.由原子守恒及水解规律可知,R为;D.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解答:解:A.MMF中含2个﹣COOC﹣和酚﹣OH,均可与NaOH反应,则1mol MMF与足量NaOH溶液共热,最多可消耗3mol NaOH,故A错误;B.化合物Ⅰ含﹣COOH,与碳酸氢钠反应生成气体,则可以用NaHCO3溶液区别MMF与化合物Ⅰ,故B正确;C.由原子守恒及水解规律可知,R为,其分子式为C6H13NO2,故C正确;D.连接四个不同原子或原子团的碳原子为手性碳原子,MMF中不含手性碳原子,故D错误;故选BC.点评:本题考查有机物结构和性质,为高频考点,明确官能团及其性质关系即可解答,侧重考查水解反应,易错选项是D.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A.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K sp(AgCl)>K sp(AgI)B.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蛋清溶液和葡萄糖溶液,能产生光亮“通路”的是蛋清溶液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溶液一定是钾盐溶液考点: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分析:A.溶度积越小越易生成沉淀;B.FeCl2被氧化生成FeCl3;C.蛋清溶液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D.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只能说明含有钾元素.解答:解:A.AgCl、AgI构成相似,溶度积越小的越易生成沉淀,故A正确;B.FeCl2被氧化生成FeCl3,应加入铁粉除杂,故B错误C.蛋清溶液为胶体,具有丁达尔效应,可形成光路,故C正确;D.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只能说明含有钾元素,可能为盐,也可能为碱,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检验、除杂以及难溶电解质的溶解平衡等知识,侧重于学生的分析能力、实验能力和评价能力的考查,为2015届高考常见题型和高频考点,注意把握实验的严密性和合理性,难度不大.14.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HSO4和NaOH溶液混合:c(Na+)═c(SO42﹣)>c(NH4+)>c(OH﹣)>c(H+)B.常温下,将CH3COONa溶液和稀盐酸混合至溶液pH=7:c(Na+)>c(CH3COOH)═c(Cl ﹣)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c(HClO)+c(ClO﹣)═2c (HCO3﹣)+2c(H2CO3)+2c(CO32﹣)D.pH=1的NaHSO4溶液:c(H+)═2c(SO42﹣)+c(OH﹣)考点:离子浓度大小的比较.分析:A.二者反应生成等浓度的硫酸钠和硫酸铵,铵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显示酸性,则c(H+)>c(OH﹣);B.反应后的溶液为中性,则c(H+)=c(OH﹣),然后结合物料守恒和电荷守恒进行判断;C.根据混合液中的物料守恒判断;D.根据硫酸氢钠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判断.解答:解:A.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HSO4和NaOH溶液混合,反应后溶质为等浓度的硫酸钠和硫酸铵,由于铵根离子部分水解,溶液呈酸性,则:c(H+)>c(OH﹣)、c(Na+)=c(SO42﹣)>c(NH4+),正确的离子浓度大小为:c(Na+)=c(SO42﹣)>c(NH4+)>c(H+)>c(OH﹣),故A错误;B.混合溶液呈中性,则c(H+)=c(OH﹣),根据电荷守恒得:c(H+)+c(Na+)=c(Cl﹣)+c(OH﹣)+c(CH3COO﹣),所以c(Na+)>c(Cl﹣),根据物料守恒得:c(Na+)=c(CH3COOH)+c(CH3COO﹣),故c(Cl﹣)=c(CH3COOH),所以溶液中存在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c(Na+)>c(Cl﹣)=c(CH3COOH)>c(H+)=c(OH﹣),故B正确;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根据物料守恒可得:2c(HClO)+2c(ClO﹣)═c(HCO3﹣)+c(H2CO3)+c(CO32﹣),故C错误;D.NaHSO4溶液中,根据电荷守恒可得:c(Na+)+c(H+)═2c(SO42﹣)+c(OH﹣),故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离子浓度大小比较,题目难度中等,明确反应后溶质组成及电荷守恒、物料守恒、盐的水解原理的含义为解答关键,试题侧重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及灵活应用基础知识的能力.15.在1.0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mol CO2和2.75mol H2发生反应:CO2(g)+3H2(g)⇌CH3OH (g)+H2O(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及压强下,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压强大小关系为p1<p2<p3C.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约为1.04×10﹣2D.在p2及512 K时,图中N点v(正)<v(逆)考点:化学平衡的影响因素.专题:化学平衡专题.分析:A.根据图象,随着温度升高,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在减小,所以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根据图象,作一条等温线,根据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越大,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也越大判断;C.由图可知,M点对应的甲醇产量为0.25mol,据此列三段式结合平衡常数K的计算公式进行计算;D.由图可知,在p2及512 K时,N点甲醇的物质的量还小于平衡时的量,所以应该正向移动;解答:解:A.由图可知,随着温度升高,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在减小,所以升温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则正反应为放热反应,故A正确;B.由图可知,作一条等温线,因为该反应为气体体积减小的反应,压强越大,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也越大,所以p1>p2>p3,故B错误;C.由图可知,M点对应的甲醇产量为0.25mol,则CO2(g)+3H2(g)⇌CH3OH(g)+H2O(g)开始 1 2.75 0 0反应 0.25 0.75 0.25 0.25平衡 0.75 2 0.25 0.25又体积为1.0L,所以K==1.04×10﹣2;故C正确;D.由图可知,在p2及512 K时,N点甲醇的物质的量还小于平衡时的量,所以应该正向移动,则v(正)>v(逆),故D错误;故选AC.点评:本题考查温度、压强等之间的关系,明确外界条件对平衡的影响,学会采用定一议二法分析图象是解本题的关键,难度不大.三、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68分)16.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电子云形象化描述;在基态14C原子中,核外存在2对自旋相反的电子.(2)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σ键和Π键.(3)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其固体属于分子晶体.(4)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3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2个C原子.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12个六元环.考点:金刚石、二氧化硅等原子晶体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原子核外电子排布;共价键的形成及共价键的主要类型;分子晶体.分析:(1)电子云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机会的多少;在基态14C原子中,有2对成对电子,成对电子中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反;(2)CS2分子结构式为S=C=S,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3)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4)①每个六元环只有C原子个数=;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为六元环,每个C原子连接4个碳原子,连接的4个C原子中每个C原子形成3个六元环.解答:解:(1)电子云表示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机会的多少;在基态14C原子中,有2对成对电子,成对电子中两个电子自旋方向相反,所以在基态14C原子中,存在两对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故答案为:电子云;2;(2)CS2分子结构式为S=C=S,共价单键为σ键,共价双键中一个是σ键、一个是Π键,所以在二硫化碳中存在σ键和Π键,故答案为:σ键和Π键;(3)分子晶体的熔沸点较低,该化合物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所以属于分子晶体,故答案为:分子;(4)①每个六元环只有C原子个数==2,故答案为:2;。
高三年级月测试卷 化学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分) 下列措施不属于预防大气污染的是( ) A.燃煤脱硫B.汽车排气系统安装净化装置 C.对烟囱中的烟进行静电除尘D.植树造林,吸收污染物 某天然水含有较多的Mg2+、HCO、SO等杂质,关于此天然水的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该天然水具有暂时硬度和永久硬度 B.加入适量的明矾,能除去此天然水的硬度 C.将此天然水蒸馏,可得到蒸馏水 D.将此天然水通过装有磺化煤的装置后可使之软化 下列垃圾与其对应的垃圾类别关系不对应的是( )A.——有机垃圾B.——危险垃圾 C.带尖角的碎玻璃——危险垃圾D.核桃壳——有机垃圾 各种营养素在人体内的含量都有一定的范围,过高或过低都可能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机能,故应合理饮食,下列做法不科学的是( ) A.拒绝脂肪B.对蛋白质要“亲疏有度” C.科学饮食从“微量”元素做起D.饮食中不可缺“肠道的清道夫——纤维素” 石灰石是许多工业的原料之一,但制取下列物质不需用石灰石的是( ) A.制硅酸 B.制水泥 C.制玻璃 D.制生石灰 钙是人体必需的常量元素之一,下列关于钙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 ) A.钙是人体内含量最丰富的元素之一 B.在人体内钙构成骨骼和牙齿 C.缺钙的人可以多喝牛奶、豆奶等乳制品补钙 D.钙是人体内公认的“智慧元素”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白色污染”主要是由合成材料的废弃物,特别是一些塑料制品废弃物造成的 B.“白色污染”只能影响环境卫生 ,没有其他危害 C.治理“白色污染”主要应从减少使用、加强回收和再利用开始 D.使用可降解塑料是治理“白色污染”的理想方法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糖类摄入不足,易患低血糖,而摄入过多,则可能引发动脉硬化、冠心病等疾病 B.某些植物油和鱼油中的不饱和酯含量丰富,而动物脂肪中饱和酯含量很高 C.蛋白质溶液遇到浓的硫酸铵、硫酸钠等无机盐溶液,会析出沉淀,这个过程称为变性 D.人体对维生素的需求量很小,但是人类的生命活动不可缺少维生素 下列用品的有效成分及用途对应错误的是( )ABCD用品有效成分NaClNa2CO3Al(OH)3Ca(ClO)2用途做调味品做发酵粉做抗酸药做消毒剂23、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 A.加热能杀死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因为病毒的蛋白质受热变性 B.为了防止龋齿,人人都要使用含氟牙膏 CCO2合成聚碳酸酯可降解塑料,实现“碳”的循环利用 D.2012年3月修订的《环境空气质量标准》增设了PM2.5平均浓度限值,因为PM2.5在空气中能形成了气溶胶,富含大量有害物质,对空气质量影响较大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分)第部分 非选择题共3分二、非选择题 20.(分)硝酸工业产生的废气(NO、NO2等)会对环境造成污染,同时汽车尾气(含烃类、CO、SO2与NO等)是城市空气的主要污染源。
淮安市淮阴区第二学期期末高二年级调查测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Mn 55 Fe 56 Co 59 Cu 64 Br 80 Ba 137选择题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7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下列措施不能达到节能减排目的的是A .利用太阳能制氢燃料B .用家用汽车代替公交车C .利用潮汐能发电D .用节能灯代替白炽灯2.以下表示氦原子结构的化学用语中,对电子运动状态描述最详尽的是A .:HeB .C .1s 2D .3.水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
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 .H 2O 的电子式为....H :O:H -+⎡⎤⎢⎥⎣⎦ B .4℃时,纯水的pH=7C .162D O 中,质量数之和是质子数之和的两倍D .273K 、101kPa ,水分子间的平均距离d :d (气态)>d (液态)>d (固态)4.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 可用25ml 碱式滴定管量取20.00ml KmnO 4 溶液B. 用pH 试纸测定溶液的pH 时,需先用蒸馏水润湿试纸C. 蒸馏时蒸馏烧瓶中液体的体积不能超过容积的2/3,液体也不能蒸干D. 将金属钠在研体中研成粉末,使钠与水反应的实验更安全5.下列对化学反应的认识错误的是A .会引起化学键的变化B .会产生新的物质C .必然引起物质状态的变化D .必然伴随着能量的变化6.下列排列顺序正确的是①热稳定性:H 2O >HF >H 2S ②原子半径:Na >Mg >O③酸性:H 3PO 4>H 2SO 4>HClO 4 ④结合质子能力:OH ->CH 3COO ->Cl -A .①③B .②④C .①④D .②③7. 25 ℃,101 k Pa 时,强酸与强碱的稀溶液发生中和反应的中和热为57.3kJ/mol ,辛烷的燃烧热为5518 kJ/mol 。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He-4 C-12 N-14 O—16 Na—23 Al—27 S—32 Cl—35。
5 I-127 Ba-137选择题(共65分)一、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3分)1、化学与生活、社会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生铁在潮湿的空气中易发生化学腐蚀而锈蚀B.海水淡化能解决淡水供应危机,向海水中加净水剂明矾可以使海水淡化C.在食品袋中放入盛有硅胶和铁粉的透气小袋,可防止食物受潮、氧化变质D.在米汤中加入食盐,可以检验食盐中是否加碘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装置①用来电解饱和食盐水,c电极产生的气体能使湿润的淀粉KI试纸变蓝B.装置②可用于收集H2、NH3、Cl2、HCl、NO2C.装置③可用于分离沸点相差较大的互溶的液体混合物D.装置④可用于干燥、收集氨气、并吸收多余的氨气3、下列表示物质结构的化学用语或模型正确的是A。
甲酸甲酯的结构简式:C2H4O2B.H2O2的电子式:C。
中子数为10 的氧原子:188OD。
对-硝基甲苯的结构简式:4、锑(Sb)在自然界一般以硫化物的形式存在,我国锑的蕴藏量占世界第一.从硫化物中提取单质锑一般是先在高温下将硫化物转化为氧化物,再用碳还原:①2Sb2S3+3O2+6Fe=Sb4O6+6FeS ②Sb4O6+6C=4Sb+6CO 关于反应①、②的说法正确的是()A.反应①②中的氧化剂分别是Sb2S3、Sb4O6B.反应①中每生成3molFeS时,共转移6mol电子C.反应②说明高温下Sb的还原性比C强D.每生成4molSb时,反应①与反应②中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3:45、下列有关物质的性质与应用不相对应的是()A.CaH2能与水反应生成H2,可用作野外制氢气B.NH3具有还原性,可与灼热的CuO反应制备少量氮气C.SO2具有还原性,可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D.Si能导电,可用于制作光导纤维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胶体区别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特征是分散质微粒直径在1nm~100nm之间B.NH3的沸点高于PH3,是因为N-H键能大于P-H键能C.金属阳离子只存在于离子晶体中D.由非金属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7、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Na+、Al3+、SO42—、Cl—B.滴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Na+、Cu2+、Br-、SO42-C.c(Fe2+)=1mol/L的溶液:H+、Na+、Cl—、NO—3D.加入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Na+、K+、Cl—、HCO3-8、设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0。
2025届江苏省淮安市淮安中学化学高二下期末统考试题注意事项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一、选择题(共包括22个小题。
每小题均只有一个符合题意的选项)1、2015年春,雾霾天气对环境造成了严重影响,部分城市开展PM2.5和臭氧的监测。
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臭氧的摩尔质量是48 gB.同温同压条件下,等质量的氧气和臭氧体积比为2∶3C.16 g臭氧中含有6.02×1023个原子D.1.00 mol臭氧中含有电子总数为18×6.02×10232、下列物质的分子中,键角最大的是A.H2O B.BF3C.CH4D.NH33、下列关于金属冶炼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金属冶炼是指用化学方法将金属由化合态转变为游离态B.天然矿藏很少只含有一种金属元素,往往含有较多杂质C.金属的冶炼方法主要有热分解法,热还原法和电解法三种方法D.金属冶炼一定要用到还原剂4、下列关于有机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A.已知甲醛分子中各原子共平面,则丙烯醛所有原子一定共平面B.以淀粉为原料可制取乙酸乙酯C.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沉淀析出,再加水沉淀不会溶解D.实验室用溴乙烷在浓硫酸存在并加热条件下制备乙烯5、下列选项中,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0.1 mol/L K2CO3溶液:c(OH-)=c(HCO3-)+c(H+)+c(H2CO3)B.0.1 mol/L NaHCO3溶液中离子浓度关系:c(Na+)=2c(CO32-)+c(HCO3-)+c(H2CO3)C.等物质的量的一元弱酸HX与其钾盐KX的混合溶液中:2c(K+)= c(HX)+c(X-)D.浓度均为0.1 mol/L的NaHCO3溶液和NaOH溶液等体积混合:c(Na+)+ c(H+)=c(CO32-)+c(OH-)+c(HCO3-)6、线型PAA()具有高吸水性,网状PAA在抗压性、吸水性等方面优于线型PAA。
淮安市2014-2015学年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调研测试历 史 试 题(考试时间:100分钟 满分:120分) 2015.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刘泽华先生评述说:“他的理论是现实生活的高度抽象,在这种高度抽象的图画中,既肯定了现实的等级、君臣、剥削与被剥削以及家族关系,又为这些关系涂上了一道釉彩,显得温情脉脉。
”这里的“温情脉脉”是指他主张A .克己复礼B .人性本善C .实施仁政D .以法治国2.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创制了一套御玺。
如任命国家官员,则封印“皇帝之玺”;若任命四夷的官员,则用“天子之玺”;信玺用于对国内和四夷用兵事宜,行玺则为皇帝外巡时随身携带。
材料不能..说明 A.皇帝处于至高无上的地位 B.秦朝处理国事有内外区别之分C.秦朝实行中央集权的体制D.三公九卿制大大提升行政效率3.西方学者威廉斯说:“中国政府中文武官吏所由产生的这种著名的考试制度,虽在古代的埃及或有类似的制度,但在古今任何一个大国中都可算是一种无可比拟的制度”。
对材料所述制度评述正确的有①有利于养成良好读书风气②保证了选拔的相对公平③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发展④提高了官员的文化素质A .①②③B .②③④C .①②④D .①③④4.苏轼曾经感慨道:“余犹及见老儒先生,自言其少时,欲求《史记》、《汉书》而不可得,幸而得之,皆手自书……近岁市人转相摹刻诸子百家之书,日传万纸。
”发生上述变化主要是由于宋朝A .造纸术不断完善B .彩色套印技术使用C .统治者重视儒学D .活字印刷术的采用5.宋代山水画家郭熙在《林泉高致》说:“诗是无形画,画是有形诗”;宋代作家蔡绦在《西清诗话》中指出:“丹青,吟咏妙处相资”。
下列最能够印证他们观点的艺术作品是A .《女史箴图》B .《步辇图》C .《清明上河图》D .《墨梅图》6. 在中国古代,“中央政府的组织,皇权相权是划分的,期间比重纵有不同,但总不能说一切由皇帝专制”。
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我们只说喜欢,就算喜欢也是偷偷摸摸的。
”6.方茴说:“我觉得之所以说相见不如怀念,是因为相见只能让人在现实面前无奈地哀悼伤痛,而怀念却可以把已经注定的谎言变成童话。
”7.在村头有一截巨大的雷击木,直径十几米,此时主干上唯一的柳条已经在朝霞中掩去了莹光,变得普普通通了。
8.这些孩子都很活泼与好动,即便吃饭时也都不太老实,不少人抱着陶碗从自家出来,凑到了一起。
9.石村周围草木丰茂,猛兽众多,可守着大山,村人的食物相对来说却算不上丰盛,只是一些粗麦饼、野果以及孩子们碗中少量的肉食。
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一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化学试题总分:100分时间:75分钟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Fe:56 Cu:64第Ⅰ卷选择题(共32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6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32分)1.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我国今年的地球日主题为: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提高资源利用效益。
下列有关做法与此不相符...的是A.建立废旧电池回收站,对其进行回收再利用B.将木材边角料制成木屑颗粒,用作环保能源C.露天焚烧农作物秸秆还田,用作农作物肥料D.部分煤炭转直接开采为先在地下气化或液化2.烟雾传感器中的放射源是241Am。
已知Am的原子序数为95。
下列关于241Am的说法正确的是A.241Am的中子数与电子数之差为146B.241Am与243Am的核外电子数相等C.241Am与243Am是同种核素D.241Am与243Am的化学性质不同3.下列化学用语正确的是A.Cl-离子的结构示意图:B.氯化氢的电子式为:C.甲烷的比例模型:D.乙醛的结构简式:C2H4O4.下列物质中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A.Na2O B.MgCl2C.CH3COOH D.NaOH5.实验室用100mL 1 mol·L—1盐酸与锌粉反应制备氢气,下列措施能加快反应速率的是A.改用300mL 1 mol·L—1盐酸B.降低温度C.用锌粒代替锌粉D.滴加少量CuCl2溶液6.在强酸性或强碱性溶液中都能大量共存的一组离子是A.Ba2+、Fe3+、Cl-、NO3-B.Na+、Ca2+、HCO3-、NO3-C.Al3+、NH4+、SO42-、Na+D.Na+、K+、NO3-、SO42-7.下列关于苯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5.方茴说:“那时候我们不说爱,爱是多么遥远、多么沉重的字眼啊。
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调研测试物理试题答案及评分标准2015.07一,二、选择题:第1--6题为单选题,第7--10题为多选题。
三、填空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1、12题)和选做题(第13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11.(6分)(1) 如图所示 (2分)(2) A . 左(2分)B . 右(2分)12.(8分)(1)保护作用(2分) (2)电动势的倒数(2分)(3)等效电阻与保护电阻之和的倒数(2分) (4)下 (2分)13.【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C 三小题,请选定A 、B 两小题或A 、C 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13A.[选修模块3-3](21分)(1)B D (3分)(2) D (3分)(3) C , 增加(每空2分)(4) 25, 40 (每空3分)(5) (5分)解: ①A N M Vρ=N 25102.1⨯= (3分,答案251.010´ 也同样给分)②d =36πρA N M » 10410-´m (2分)13B.[选修模块3-4](7分)(1) D (3分)(2) 振幅A=5cm (2分)f v λ=频率 10==λv f Hz (2分)13C.[选修模块3-5](7分)(1) C (3分)(2) 1)(0v m m mv +=+ (1分)P E v m m mv ++⨯=+212)(21021 (1分) 最大弹性势能241mv E P =;滑块速度大小v v 211= (各1分) 四、计算题:本题共4小题,共计44分.14.(6分)解:(1) 2121n n U U = (2分) 原线圈匝数=1n 50 (1分)(2)2211U I U I = (2分)输入电流A I 4.01= (1分)15.(9分)(1)有效值220U =?V (3分)(2)电功率2968U P R==W (3分,答案961W 也同样给分) (3)02.02==ωπT s (2分) 10002=⨯=Tt N ,即电流方向改变1000次 (1分) 16.(15分)解:⑴ 根据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 欧姆定律 安培力公式和牛顿第二定律 有BLv E = (1分)RE I 2= (1分) BILF A = (1分)ma F mg A =-θsin (1分)即 ma Rv L B mg =-2sin 22θ 当加速度a 为零时,速度v 达最大,速度最大值22sin 2LB mgR v m θ=(1分) ⑵根据能量守恒定律 有Q mv mgx m 221sin 2+=θ (3分) 得4422sin 2sin 2LB g R m mg Q x θθ+= (1分) ⑶ 根据电磁感应定律 有tE ∆∆=φ (2分) 根据闭合电路欧姆定律 有 2E I R =(1分) 感应电量t I q ∆=22BLx R Rj D == (2分) 得233sin sin BLQ m Rg q mgR B L q q =+ (1分)17.(14分)解:(1)假设bc 边的右侧也存在同样的匀强磁场,则线圈中产生的瞬时感应电动势 t t S NB e πωω100sin 250sin ==(V ),其中峰值250=m E V ,周期02.0=T s 而实际情况是仅有bc 边的左侧存在匀强磁场,线圈转动一周过程中有一半时间内不产生感应电动势,从线圈平面经中性面开始计时,图中实线为电动势随时间变化情况。
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Fe:56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碧水千河扬长帆,蓝天白云飘纸鸢”我们淮安市人民正在积极建设“碧水蓝天”的生态城市,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限制化学工业发展,关停所有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B.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的富营养化D.禁止露天焚烧秸杆,推广秸秆沼气、发电、制酒精技术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基态18 8O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遇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a+、Al3+、Cl-、SCN-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K+、Mg2+、SO42-、NO3-C.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的溶液:Na+、CO32-、HSO3-、OH-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NH4+、SO42-、HCO3-、Cl-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错误的是A.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用作净水剂B.SO2具有漂白性,常用来漂白纸浆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金属器件表面油污D.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可放在氮气中冷却5.下列装置用于海水中提取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煅烧石灰石B.氢氧化镁沉淀过滤C.氢氧化镁固体溶解D.氯化镁晶体制氯化镁6.2SO 2(g)+O2(g)2SO3(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2013—2014学年度高二年级学业质量调查测试物理试卷2014.06说明:试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20分.考试用时10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关于电磁感应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闭合线圈放在变化的磁场中就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B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阻碍引起感应电流的磁通量的变化C .感应电流的磁场总是与原磁场方向相反D .闭合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时,一定能产生感应电流 2.关于传感器的应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电子秤所用的测力装置是力传感器B .宾馆天花板上的烟雾散射式火灾报警器都是利用温度传感器来工作的C .电饭锅中的温度传感器主要是用两层膨胀系数不同的双金属片做成的D .楼道中的声光控开关是用红外线传感器制成的3.淮安公共自行车已投入使用.高二年级某兴趣小组积极响应“生态淮安,低碳出行” ,为了给市政府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决定利用速度计来研究行车速度安全问题.于是从站台租借一辆自行车,按要求连接速度计:将磁铁安装在前车轮的辐条上;将内部装有线圈的接受端安装在前车叉一侧,如图中虚线框.当车轮转动时将带动磁铁通过接受端.则该速度计接受端的工作原理是A .感应器的工作原理是电磁感应现象B .车轮转动一圈,线圈中电流方向改变一次C .车匀速行驶时,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匀变化D .车速越大,线圈中感应电动势变化越快4.某电站不经变压器直接向用户输送电能.若输电功率为P ,输电电压为U ,输电线总电阻为R ,用户得到的电压为U ′,则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 .输电线上损失电压为R U P B .输电线上损失电功率为()RU U 2'- C .用户得到的功率为RU 2' D .用户得到的功率为P U U ' 5.如图所示,线圈L 的直流电阻、电流计G 1和G 2的内阻均可不计,电流计的零点在表盘的中央.当开关S 处于闭合状态时,两电流计的指针均偏向右方.那么,当开关S 断开时ωA .G 1和G 2的指针都立即回到零点B .G 1的指针立即回到零点,而G 2的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C .G 1的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而G 2的指针先立即偏向左方, 然后缓慢地回到零点D .G 1的指针立即偏向左方,然后缓慢地回到零点,而G 2的 指针缓慢地回到零点6.在半径为r 、电阻为R 的圆形导线框内,以直径为界,左、右两侧分别存在着方向如图甲所示的匀强磁场.以垂直纸面向外的磁场为正,两部分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随时间t 的变化规律分别如图乙所示. 则0~t 0时间内,导线框中 A .没有感应电流 B .感应电流方向为逆时针 C .感应电流大小为2πr 2B 0/(t 0R ) D .感应电流大小为πr 2B 0/(t 0R ) 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全对得4分;选对但不全的得2分;有选错或不答的,得0分.7.淮安市现代有轨电车将采用超级电容对直流电机进行供电.超级电容器利用活性炭多孔电极和电解质组成,是双电层结构具有超大容量的电容器.其特点是充电快,约30s 即可充满,因而只需在站台设置充电装置,利用上下客时间便可将电充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超级电容器的电容单位是韦伯B .超级电容器放电时提供的是直流电C .超级电容器放电时提供的是交流电D .电容器对交流的阻碍作用与交流电的频率有关8.如图所示为一电子感应加速器原理图,磁场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电子在真空室中的圆形轨道上沿逆时针方向被加速,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磁场对电子的洛伦兹力提供电子做圆周运动所需的向心力 B .磁场对电子的洛伦兹力使电子加速C .变化的磁场在真空室中产生感生电场从而使电子加速D .变化的磁场在真空室中产生感生电场改变电子运动方向9.如图所示是街头变压器给用户供电的示意图.变压器的输入电压是市电网的电压,不会有很大的波动(可视为不变),输出电压通过输电线输送给用户.输电线的电阻用R 0表示,变阻器R 表示用户用电器的总电阻,当滑动变阻器触头P 向下移动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B 乙A .V 1表的示数随V 2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B .A 1表的示数随A 2表的示数的增大而增大C .R 0消耗的功率减小D .变压器的输入功率增大10.如图所示,实线a 是线圈在匀强磁场中匀速转动时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当调整线圈转速后,所产生正弦交流电的图象如虚线b 所示,以下关于这两个正弦交流电的说法正确的是A .交流电a 的瞬时值为u =20sin 5πt (V )B .在图中t =0时刻穿过线圈的磁通量均为零C .线圈先后两次转速之比为3∶2D .交流电b 的最大值为340V 三、填空题:本题分必做题(第11、12题)和选做题(第13题)两部分,共计42分.请将解答填写在答题纸相应的位置. 11.(6分) 在“研究感应电流产生的条件”实验中: (1)在右图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验电路补充完整; (2)电路连接完成后,如果闭合电键时发现电流表指针向右偏转,则在闭合电键情况下A .将原线圈迅速插入副线圈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 ___▲____(选填“左”或“右”)偏转.B .原线圈插入副线圈后,将滑动变阻器触头迅速向左拉时,灵敏电流计指针将向 ____▲____(选填“左”或“右”)偏转12.(8分) 交流电压表或电流表有一定的量度范围,它的绝缘能力也有限,不能直接连接到高压电路上.为了测量某高压交流电路的电压和电流,在输电线路的起始端接入电压和电流互感器,如图所示,其中a 为__▲__,b 为___▲__(选填“电流表”或“电压表”);线圈匝数n 1__▲__n 2, n 3___▲__n 4(选填“>”或“<”).13.【选做题】本题包括A 、B 、C 三小题,请选定A 、B 两小题或A 、C 两小题,并在相应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若三题都做,则按A 、B 两题评分. 13A .[选修模块3-3](21分)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A .PM 2.5颗粒物的运动是其固体颗粒的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B .只要努力,相信第一类永动机最终会研制成功的C .摄氏温度每升高1°C ,对应的热力学温度也升高1KD .内能不同的物体,它们分子热运动的平均动能可能相同(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A .晶体熔化后成液态,形成液晶B .单晶体表现出的各向异性是由其微观结构决定的C .太空制作水膜和水球实验是利用液体的表面张力作用D .一切与热现象有关的宏观自然过程都是不可逆的(3) 两分子间的斥力和引力的合力F 与分子间距离r 的关系如图所示,曲线与r 轴交点的横坐标为r 0.相距很远的两分子只在分子力的作用下,由静止开始相互接近.若两分子相距无穷远时分子势能为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 A .在r =r 0时,分子势能为零B .在r =r 0时,分子力为零,因为此时分子间既不存在引力也不存在斥力C .在r =r 0时,分子势能最小,动能最大D .在r >r 0阶段,F 做正功,分子动能增加,势能减小(4)已知水的摩尔质量M =18×10-3 kg/mol ,水的密度为1.0×103kg/m 3,1 mol 水中含有6.0×1023个水分子,试估算水分子的质量和直径 (结果保留一位有效数字).(5) 如图为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从状态a 变化至状态c 的两条途径,若经过abc 过程实现,需吸收了410J 的热量,并对外做功280J ;若经过adc 过程实现,气体需对外做功70J ,求:①经过abc 过程实现时,气体内能的增量;②经过adc 过程实现时,气体传递的热量是多少,是吸热还是放热?13B.[选修模块3-4](7分)(1)如图所示,两物块甲和乙在一张紧的轻绳和两完全相同的轻质弹簧的共同作用下,静止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已知甲的质量大于乙的质量,当轻绳突然断裂后,两物块都开始做简谐运动,则在运动过程中_▲_ A .甲的振幅大于乙的振幅 B .乙的振幅大于甲的振幅 C .甲的最大速度大于乙的最大速度 D .甲的最大速度小于乙的最大速度(2)图示为水平方向的弹簧振子相对于平衡位置的位移x 随时间t 的变化关系图,则与P 点速度相同的是图中____▲__点,振子经0.8s 通过的路程是_______▲____cm .13C.[选修模块3-5](7分)(1) 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用等大反向的力F 1、F 2分别同时作用于A 、B 两个静止 的物体上,已知m A <m B ,经过相同的时间后同时撤去两力,以后两物体相碰并粘为一 体,则粘合体最终将_▲_ A .静止不动 B .向右运动 C .向左运动D .无法确定(2) 光滑水平面上,质量m a =1kg 的 a 球向右运动与b 球发生 正碰,碰撞前后x-t 图像如图所示.则b 球的质量 m b =___▲__kg ,该碰撞损失的机械能△E =____▲_.四、计算题:本题共3小题,共计44分.解答时请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只写出最后答案的不能得分.有数值计算的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14.(14分)一个质量m =0.016kg 、边长L =0.1m ,均匀电阻丝围成的正方形线框abcd ,从离匀强磁场上边缘高h 1=5m 处由静止自由下落.有界匀强磁场区域的宽度h 2=0.1m,磁感应强度B=0.4T .线框进入磁场后,由于受到磁场力的作用,恰能做匀速运动(设整个运动过程中线框ab 边保持水平),取g =10m/s 2,求: (1)整个线框通过磁场区域的时间t ; (2)通过磁场过程中线框中产生的热量Q ;(3)ab 边进入磁场时两端的电势差U-264h15.(14分)如图甲所示,空间存在一有界的匀强磁场,磁场方向垂直纸面向里.在光滑绝缘水平面内有一边长为L 的单匝正方形金属线框,其质量m =1kg 、电阻r =1Ω,线框平面与磁场垂直.在水平向左的外力F 作用下,线框自t = 0时刻以v 0=4m /s 的向右初速度进入磁场,0—2s 时间内在磁场中作匀减速直线运动,外力F 大小随时间t 变化的图线如图乙所示.求(1)线框运动的加速度a 及边长L 的长度分别是多少? (2)匀强磁场的磁感应强度B 是多少?(3) 线框进入磁场的过程中,通过线框的电荷量q 的值是多少?16.(16分)如图所示,两足够长平行光滑的金属导轨MN 、PQ 竖直放置,导轨间相距为l ,电阻不计.磁感应强度为B 的匀强磁场垂直导轨平面向里,长为l 的金属棒ab 垂直于MN 、PQ 水平放置在导轨上,且始终与导轨接触良好,金属棒的质量为m 、电阻为R .金属导轨的上端连接阻值为2R 的灯泡L .Rx 为变阻箱,重力加速度为g ,试求: (1)保持电键断开,金属棒由静止释放,下滑过程中能达到的最大速度v m ;(2)在(1)条件下,若金属棒下滑距离为h 时速度恰好达到最大,此过程中,整个电路产生的焦耳热Q 热;(3)保持电键闭合,调节变阻箱R x 的阻值,当R x 为何值时,金属棒处于匀速运动的过程中R x 消耗的功率最大.NB甲乙2013—2014学年度高二年级学业质量调查测试物理试卷参 考 答 案2014.06一、二选择题(1~6小题,每题3分共18分,7~10小题,每题4分共16分,总计34分)三、填空题 11.(6分) (1)如图(2分)(2)右偏,(2分)左偏(2分) 12.(8分)电压表(2分) 电流表(2分) >(2分) <(2分)13 A .[选修模块3-3]1.CD (3分,漏选得2分) 2.BCD (3分,漏选得2分) 3.C D (3分,漏选得2分) 4.(6分)解:①水分子质量为0m :得由A N Mm =0 kg kg m 262330103100.61018--⨯=⨯⨯=……………3分 ②水的摩尔体积:ρMV =水分子体积:AA N MN V V ρ==0 水分子直径为D :由3061D V π=得:m 103A104N 6M D -⨯≈=πρ………3分 5.(6分)解:① 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130410280=+-=+=∆Q W U (J) ………3分 ②两过程内能增量相同,根据热力学第一定律有13070=+-=+=∆Q Q W U200=∴Q J ………2分气体需吸收热量………1分13B .[选修模块3-4] 1.D (3分) 2. C 、 24 (各2分,共4分)13C .[选修模块3-5] 1. A (3分) 2. 3 、 0 (各2分,共4分) 四、计算题:(共3小题,共44分) 14.(14分)解:(1)线框先做自由落体运动 1021==gh v m/s ……………………2分由于L =h 2,则线框进出磁场一直做匀速直线运动02.02==∴vLt s ………………………………………2分 (2)由于线框匀速运动,则线框减小的重力势能完全转化为焦耳热032.02==mgL Q J或032.022==⨯=mgL L F Q A J …………………………4分(3)ab 匀速进入磁场时产生的电动势:4.0==BLv E V ……………………2分ab 两端电压: 3.043==E U V …………………2分 由右手定则得:b 点电势高 …………………………………… 2分15、(14分)解:(1) 1s 后物体只受外力F 作用,由牛顿第二定律得:12==m F a =2m /s 2…………3分 边长L 的长度等于物体在1s 内的位移:L =211021at t v -=(4×1-21×2×12)=3m ……2分(2)设0时刻物体的外力为F 0=1N ,安培力为F A ,由F 0+F A =ma 得F A =1N …………2分又由F A =BIL 、I =r BLv 0得rv L B F A 022=代入数据得B =T 61………………………3分(3)设线圈进入磁场时间为△t ,电量q =t I ∆⋅…………………………………………2分平均电动势E ,由r EI =、t E ∆∆=φ得:r q φ∆==r L B 2⋅=13612⨯ C =23C ……2分16.(16分)解:(1)当金属棒达到最大速度v m 时,由mg =RR v l B m 222+得:223l B mgRv m =………………5分(2)设安培力做功大小为W A ,由动能定理得:mgh -W A =0212-m mv ………………2分 W A =Q 热……………………………………………………………………………………1分Q 热=mgh -222)3(21l B mgR m =mgh -4422329l B R g m ……………………………………………2分(3)当金属棒再次达到匀速运动时:mg =xxR R R R R vl B +⋅+2222………………………………2分P m =xx R U 2代入得P m =22)2()2(x xR R R Bl mgR +⋅=R R R R Bl mgR x x441)2(22++⋅≤22222l B Rg m ……2分当R x =2R 时P m 有最大功率为22222l B Rg m …………………………………………………2分(只给出R x =2R 的得2分。
江苏省淮阴中学2014—2015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化学试题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S:32 Cl:35.5 Ca:40Ba:137第I卷选择题(共56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2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6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石墨烯是一种由碳原子组成六角形成蜂巢晶格的平面薄膜,其结构模型见下图。
下列关于石墨烯的说法正确的是A.是一种新型化合物B.与石墨互为同位素C.晶体中碳原子键全部是碳碳单键D.是一种有发展前途的导电材料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错误..的是A.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C.碳-14的原子组成符号:14 6CB.碳原子的外围电子轨道表示式:D.Cl-的结构示意图:3.工业上氧化二氧化硫制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 催化剂高温高压2SO3(g)ΔH=-198kJ·mol-1在一定条件下,将SO2和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措施会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二氧化硫B.升高温度C. 降低温度D. 移出三氧化硫4.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右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B.Bi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是209.0C.Bi原子6p能级有一个未成对电子D.Bi原子最外层有5个能量相同的电子5.气体分子中的极性键在红外线的照射下,易像弹簧一样做伸缩和弯曲运动,从而产生热量而造成温室效应。
下列不属于...造成温室效应气体的是A.CO2B.N2O C.CH4D.N26.下列关于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需加热才能发生的反应一定是吸热反应B.任何放热反应在常温条件一定能发生C.反应物和生成物分别具有的总能量决定了反应是放热反应还是吸热反应D.当ΔH<0时表明反应为吸热反应7.下列表达方式错误的是()A.B.甲烷的电子式C.硫离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D.碳-12原子构成126C8.在2A(g)+B(g) =3C(g)+4D(g)反应中,表示该反应速率最快的是() A.v A=0.5mol·L-1·s-1B.v B=0.3 mol·L-1·s-1C.v C=0.8 mol·L-1·s-11D.v D=1.0 mol·L-1·s-119.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而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B.离子键的强弱主要决定于离子半径和离子所带电荷数C.配位键在形成时,由成键双方各提供一个电子形成一对共用电子D.金属键的实质是金属中的自由电子与金属阳离子形成的一种强烈的相互作用10.工业上氧化二氧化硫制三氧化硫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SO2(g)+O2(g) 催化剂高温高压2SO3(g)ΔH= --198kJ·mol-1在一定条件下,将SO2和O2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下列措施会使化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的是A. 增加二氧化硫B. 升高温度C. 降低温度D. 移出三氧化硫11.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的化学工作者已成功研制出碱金属与C60形成的球碳盐K3C60,实验测知该物质属于离子化合物,具有良好的超导性。
化学试题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选择题非选择题16.(12分,每空2分)(1)电子云 2(2)σ键和Π键(3)分子(4)① 2 ②1217.(15分)(1)醛基、羰基(2分,各1分)加成反应(2分)(2)工资(2分)(3)(2分)(4)(合理答案均可)(2分)(5)(5分)(全部正确的得5分;若有错误,每有一步正确的给1分;第四步用高锰酸钾氧化直接得目标产物亦可)18.(12分)(1)H2C2O2O4—+H+(2分);HC2O4—形成分子内氢键(2分)(2)最后1滴KMnO4溶液滴入后,溶液变为浅红色,且半分钟内不变色。
(2分)(3)在250 ml溶液中,n(Fe3+) = 2n(Fe2O3) = 0.08 g÷160 g/mol × 2 × 10 = 0.01 mol (1分)n(C2O42—) = n(KMnO4) ÷2 × 5 × 10= 0.050mol/L × 24.00 × 10-3 L ÷2 × 5 × 10 = 0.03 mol (1分)根据电荷守恒:n(K+) + 3n(Fe3+) = 2n(C2O42—)n(K+) = 0.03 mol (1分)n(H 2O) =(4.91g-39g·mol -1×0.03mol - 56g·mol -1×0.01mol - 88g·mol -1×0.03mol)÷18g·mol -1= 0.03 mol (1分)故:n(K +)∶n(Fe 3+) ∶n(C 2O 42—)∶n(H 2O) = 3∶1∶3∶3化学式为:K 3Fe(C 2O 4)3·3H 2O (2分) 19.(15分)(1)SiO 2(1分)。
2FePO 4+Li 2CO 3+H 2C 2O 4·2H 2O 煅烧2LiFePO 4+3CO 2↑+3H 2O (2分) (2)2Fe 2++H 2O 2+2H + =2Fe 3++2H 2O (2分) AB (2分) (3)FePO 4(2分) (4)100︰63(2分)(5)①避免生成的Ti 3+被空气氧化(2分)③bc (2分) 20.(14分)(1)ΔH 1+2ΔH 2-2ΔH 3 (2分)(2)2NH 4HS +O 2===2NH 3·H 2O +2S↓ (2分)(3)①K =c 2(CO)·c 2(H 2)/ c(CO 2)·c (CH 4) (2分) ②小于 (1分) 大于 (1分)(4) (2分)(5)CO 2+8e -+8H +===CH 4+2H 2O (2分) 硫酸 (2分) 21.(12分)(1)O >Si >Al >Na (2)[Ar]3d 3或1s 22s 22p 63s 23p 63d 3(3)H 2S sp 37mol 或7×6.02×1023个 (4) Ca Cr O 3(每空2分) CH 3H 3C。
江苏省淮安市高二下学期化学期末考试试卷C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单选题 (共12题;共24分)1. (2分)下图中每条折线表示周期表ⅣA~ⅦA中的某一族元素氢化物的沸点变化,每个小黑点代表一种氢化物,其中a点代表的是A . H2SB . HClC . PH3D . SiH42. (2分) (2018高一下·桂林开学考) 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 . CO2的比例模型:B . 氢氧根离子的电子式:C . 氯原子的结构示意图:D . 中子数为146,质子数为92的铀(U)原子3. (2分) (2018高一下·宿迁期末) 化学与能源开发、环境保护、资源利用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风力发电和火力发电都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B . “有计划的开采煤、石油和天然气,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符合“低碳经济”发展的新理念C . 硫的氧化物和碳的氧化物都是形成酸雨的主要物质D . 可燃冰实质是水变成的固态油4. (2分)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 . 二氧化硅是一种良好的半导体材料B . 过氧化钠可用于呼吸面具或潜水艇的供氧剂C . 氢氧化铝可用作医用胃酸中和剂D . 氧化铁常用作红色油漆和涂料5. (2分) (2015高一上·宣城月考) 下列实验操作中不正确的是()A . 不慎将浓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立即用大量水冲洗,然后涂上硼酸溶液B .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时,应向沸水中逐滴滴加1~2 mL饱和的FeC1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液体呈透明的红褐色为止C . 分液时,分液漏斗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D . 将固体加入容量瓶中溶解并稀释至刻度线,配制成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6. (2分)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 铁生锈、白磷燃烧均为自发放热过程B . 冰融化过程其熵值增大C . 高温高压下可以使石墨转化为金刚石是自发的化学反应D . 同一物质固态时熵值最小7. (2分)(2018·南通模拟)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 . 无色透明的溶液中:Fe3+、NH 、I-、COB . 0.1 mol·L-1 KNO3溶液中:Na+、Fe2+、Cl-、SOC . 使甲基橙变红的溶液中:Na+、Mg2+、SO 、AlO2-D . 水电离产生的c(H+) =10-13mol·L-1的溶液中:K+、Ca2+、NO 、HCO8. (2分) (2019高一下·浙江期中) 下列离子方程式书写正确的是()A . 向稀硫酸中加入溶液:B . 往溶液中加入过量NaOH溶液并加热:C . 将少量通入次氯酸钙溶液中:D . 将足量通入溶液中:9. (2分)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 向1mol/L氯化铁溶液中加入1mol/L氢氧化钠溶液可制得氢氧化铁胶体B . 0.1mol/L的氨水和氢氧化钠溶液分别稀释100倍后,氢氧化钠溶液的pH较氨水的大C . 用标准盐酸滴定未知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选用石蕊试液作指示剂D . 在铜、锌、稀硫酸构成的原电池中,阳离子向负极移动10. (2分)如图所示,将两烧杯中用电极用电线相连,四个电极分别为Mg、Al、Pt、C。
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高二年级第二学期期末调研测试政治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3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66分。
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最符合题意的。
1.孔雀可以开屏,却不会绘画;黄鹂可以唱歌,却不会谱曲。
只有人类可以通过一定的物质载体将自己的精神活动记录并传承下来。
这主要说明A.文化是人类精神活动及其产品B.文化有意识形态和非意识形态之分C.文化是人类社会所特有的现象D.动物界的文化水平远远低于人类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经常看到国家举办精神文明创建活动、道德模范评比活动、各类先进人物表彰活动等。
国家这样做的依据是A.在一定条件下文化可以转化为物质力量B.举办文化活动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标志C.文化的影响表现在每个人的成长历程之中D.精神上富有是实现物质上富有的根本保证3.随着受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我国各级人大代表参政议政的能力也显著增强。
近年来的历次人代会上人大代表提出的议案不仅数量明显增多,而且质量也在提高,他们出席人大会议再也不只是拍拍手、握握手、举举手了。
这说明A.文化是当代国际政治斗争的重要内容B.文化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C.发展民主政治有赖于文化素养的提升D.文化日益成为民族凝聚力的重要源泉4.有人认为,只有以创造性文化为血液,一个国家才能拥有把握外在世界的能力,才能被其他国家认可和尊重。
文化之灵魂已经成为创造新时代民族、国家甚至人类的决定性因素。
这一观点包含的文化生活道理是①一定的文化总是由一定的经济所决定的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③国家之间在综合国力方面的竞争日趋激烈④文化建设是我们立于不败之地的重要条件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5.“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听潮头。
”有什么样的环境,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情致。
这说明A.文化对人的影响来自特定的文化环境B.不同性质的文化往往带有时代的印记C.文化方面的差异根源于价值观的不同D.不同时代占统治地位的价值观念不同6.一天不读书,自己知道;一月不读书,朋友知道;一年不读书,地球人都知道。
淮安市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期末高二调研测试化学试题考试时间100分钟满分120分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K:39 Fe:56 Ag:108第Ⅰ卷选择题(共40分)单项选择题:本题包括10小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碧水千河扬长帆,蓝天白云飘纸鸢”我们淮安市人民正在积极建设“碧水蓝天”的生态城市,下列措施中不合理的是A.限制化学工业发展,关停所有化工企业,消除污染源头B.积极推广太阳能、风能等新能源,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C.加强城市生活污水脱氮除磷处理,遏制水体的富营养化D.禁止露天焚烧秸杆,推广秸秆沼气、发电、制酒精技术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A.乙烯的结构简式:CH2CH2B.硫原子的结构示意图:C.基态18 8O的电子排布式:1s22s22p63s23p6D.过氧化钠的电子式: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遇苯酚显紫色的溶液:Na+、Al3+、Cl-、SCN-B.使甲基橙变红色的溶液:K+、Mg2+、SO42-、NO3-C.加入淀粉碘化钾溶液变蓝色的溶液:Na+、CO32-、HSO3-、OH-D.由水电离产生的c(H+)=10-12 mol·L-1的溶液中:NH4+、SO42-、HCO3-、Cl-4.下列有关物质性质的应用错误的是A.明矾水解生成Al(OH)3胶体,用作净水剂B.SO2具有漂白性,常用来漂白纸浆C.碳酸钠溶液显碱性,可用热的纯碱溶液除去金属器件表面油污D.氮气化学性质通常不活泼,可将炽热的镁粉可放在氮气中冷却5.下列装置用于海水中提取镁,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A.煅烧石灰石B.氢氧化镁沉淀过滤C.氢氧化镁固体溶解D.氯化镁晶体制氯化镁6.2SO2(g)+O23(g)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如图所示(图中E1表示正反应的活化能,E2表示逆反应的活化能)。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E1-E2=∆H B.该反应为吸热反应C.升高温度,不影响活化分子百分数D.使用催化剂使该反应的反应热发生改变7.下列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HSO3-在溶液中发生水解:HSO3-+H2O SO32-+H3O+B.向NaClO溶液中通入少量SO2:2ClOˉ+SO2+H2O=SO32ˉ+2HClOC.苯酚钠溶液显碱性:C6H5O-+H2O C6H5OH+OH-D.惰性电极电解MgCl2溶液:Cl-+2H2O OH-+Cl2↑+H2↑8.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① FeS 2――→O 2/高温SO 2――→H 2O 2(aq )H 2SO 4 ② SiO 2――→HCl (aq )SiCl 4――→H 2/高温Si③ 饱和NaCl 溶液――→NH 3,CO 2 NaHCO 3 ――→△ Na 2CO 3④ 1 mol ·L -1HCl(aq)――→MnO 2/△ Cl 2――→石灰乳 Ca(ClO)2⑤ CuSO 4(aq) ――→过量NaOH (aq )Cu(OH)2 ――→葡萄糖(aq )/△ Cu 2OA. ①③⑤B. ②③④C. ②④⑤D. ①④⑤9.X 、Y 、Z 、R 是短周期主族元素,X 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的两倍,Y 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最多,Z 元素的化合物的焰色反应呈黄色,R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是X 原子与Z 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之和。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 .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X)>r(Y)>r(Z)>r(R)B .含有Y 、Z 、R 三种元素的化合物最多只有2种C .元素R 和Y 形成的化合物RY 2是一种高效安全灭菌消毒剂D .Y 与Z 形成的两种化合物中的化学键和晶体类型均相同10.某同学利用家中废旧材料制作一个可使玩具扬声器发出声音的电池,装置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流方向为:铝质易拉罐→导线→扬声器→导线→炭棒B 、铝质易拉罐将逐渐得到保护C .电池总反应为:4Al+3O 2+6H 2O=4Al(OH)3D .炭棒上发生的主要反应为:2H ++2e -=H 2↑不定项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或两个选项符合题意。
若正确答案只包括一个选项,多选时,该小题得0分;若正确答案包括两个选项,只选一个且正确的得2分,选两个且都正确的得满分,但只要选错一个,该小题就得0分。
1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高温下,5.6 g Fe 与足量水蒸气完全反应失去电子数为3×6.02×1022B. FeCl 3溶液蒸干、灼烧至恒重,最终剩余固体是FeCl 3C. 电解精练铜时,阳极泥中常含有金属金、银、锌等D. 向0.1 mol·L -1 氨水中加少量水,pH 减小,c(OH -)/c(NH 3·H 2O)增大12.霉酚酸酯(MMF )是器官移植中抑制细胞增殖最常用的药物,它在酸性溶液中能发生如下反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1molMMF 与足量NaOH 溶液共热,最多可消耗5molNaOHB .可以用NaHCO 3溶液区别MMF 与化合物ⅠC.化合物R的分子式为C6H13NO2D.一个人MMF分子中含有2个手性碳原子13.下列依据相关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向浓度均为0.1 mol·L-1NaCl和NaI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AgNO3溶液,产生黄色沉淀,说明K sp(AgCl)>K sp(AgI)B.在含FeCl2杂质的FeCl3溶液中通足量Cl2后,充分加热,除去过量的Cl2,即可得到较纯净的FeCl3溶液C.用激光笔分别照射蛋清溶液和葡萄糖溶液,能产生光亮“通路”的是蛋清溶液D.用铂丝蘸取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到火焰呈紫色,该溶液一定是钾盐溶液14.下列溶液中有关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关系正确的是A.等物质的量浓度等体积的NH4HSO4和NaOH溶液混合:c(Na+)=c(SO42-)>c(NH4+)>c(OH-)>c(H+)B.常温下,将CH3COONa溶液和稀盐酸混合至溶液pH=7:c(Na+)>c(CH3COOH)=c(Cl-)C.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1:2的NaClO、NaHCO3混合溶液中:c(HClO)+c(ClO-)=2c(HCO-3)+2c(H2CO3)+2c(CO2-3) D.pH=1的NaHSO4溶液:c(H+)=2c(SO2-4)+c(OH-)15.在1.0 L恒容密闭容器中投入1 mol CO2和2.75 molH2发生反应:CO2(g)+3H2(g)3OH(g)+H2O(g),实验测得不同温度及压强下,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变化如图所示。
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放热反应B. 压强大小关系为p1<p2<p3C. M点对应的平衡常数K的值约为1.04×10-2D. 在p2及512 K时,图中N点v(正)<v(逆)第II卷非选择题(共80分)16.(12分)碳及其化合物广泛存在于自然界中,回答下列问题:(1)处于一定空间运动状态的电子在原子核外出现的概率密度分布可用形象化描述;在基态14C原子中,核外存在对自旋相反的电子。
(2)CS2分子中,共价键的类型有。
(3)CO能与金属Fe形成Fe(CO)5,该化合物熔点为253K,沸点为376K,其固体属于晶体。
(4)碳有多种同素异形体,其中石墨烯与金刚石的晶体结构如图所示:①在石墨烯晶体中,每个C原子连接3个六元环,每个六元环占有个C原子。
②在金刚石晶体中,C 原子所连接的最小环也为六元环,每个C 原子连接 个六元环。
17.(15分)化合物F 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中间体,它的合成路线如下:(1)化合物F 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是 和 ,由B 生成C 的化学反应类型是 。
(2)写出化合物C 与乙酸反应生成酯的化学方程式: 。
(3)写出化合物B 的结构简式: 。
(4)某化合物是D 的同分异构体,且分子中只有三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
写出该化 合物的结构简式: (任写一种)。
(5)请根据已有知识并结合相关信息,写出以苯酚()和CH 2=CH 2为原料制备有机物 的合成路线流程图(无机试剂任用)。
合成路线流程图示例如下:CH2CH 2CH 3CH 2OH 2CH 2Br18.(12分)化合物K a Fe b (C 2O 4)c ·dH 2O (其中铁为正三价)是重要的光化学试剂。
通过下述实验确定该晶体的组成。
步骤a :称取该样品4.91g 溶于水中配成250mL 溶液,取出25mL 溶液,向其中加入过量的NaOH 溶液,将沉淀过滤,洗涤,高温灼烧至质量不再改变,称量其固体的质量为0.08g 。
步骤b :另取出25mL 溶液,加入适量稀H 2SO 4溶液,用0.050 mol·L -1KMnO 4溶液滴定,到达滴定终点时,消耗KMnO 4溶液24.00mL 。
已知:2KMnO 4+5H 2C 2O 4+3H 2SO 4=2MnSO 4+K 2SO 4+10CO 2+8H 2O(1)草酸(H 2C 2O 4)为二元弱酸,其一级电离的方程式为 。
草酸的Ka 1约为Ka 2的1000倍,可能的原因是 。
(2)滴定终点观察到的现象为 。
(3)通过计算确定样品的组成(写出计算过程)。
19.(15分)磷酸铁(FePO 4)为难溶于水的米白色固体,可用于制备药物、食品添加剂和锂离子电池的正极材料。
实验室利用钛铁矿(主要成分为FeTiO 3,含有少量MgO 、CaO 、SiO 2等杂质)制备磷酸铁和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LiFePO 4)的部分工业流程如图所示:(1)富钛渣中的主要成分为TiO 2和 ▲ (填化学式)。
煅烧得到LiFePO 4的化学方程式为 ▲ 。
(2)在共沉淀步骤中加入H 2O 2的目的是让滤液中的Fe 2+完全被H 2O 2氧化。
①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②下列实验条件控制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加入适当过量的H2O2溶液B.缓慢滴加H2O2溶液并搅拌C.加热,使反应在较高温度下进行D.用氨水调节pH=7(3)已知Ca2+、Mg2+和Fe3+离子形成磷酸盐的Ksp分别为2.0×10-29、1.0×10-24和9.9×10-16,若溶液中三种金属阳离子的浓度均为0.1 mol·L-1,则加入H3PO4时首先生成沉淀的化学式为▲ 。
(4)制备LiFePO4的过程中,理论上所需 17%双氧水与H2C2O4·2H2O的质量比为▲ 。
(5)钛铁矿中钛含量的测定步骤为:①还原。
将含钛试样溶解于强酸溶液中,再加入铝片将TiO2+还原为Ti3+,并将Fe3+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