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_周良权)》电子教案 12
- 格式:ppt
- 大小:466.50 KB
- 文档页数:15
模拟电子技术电子教案第一章:模拟电子技术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1.2 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的定义模拟电子技术与数字电子技术的区别模拟电子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1.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概念和应用领域通过实物演示或图片展示,让学生了解模拟电子技术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模拟电子技术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其作用1.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实际应用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基本组成部分的掌握情况第二章:放大电路基础2.1 教学目标理解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原理掌握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学会分析放大电路的性能曲线2.2 教学内容放大电路的定义和作用放大电路的基本原理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放大电路性能曲线的分析方法2.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放大电路的作用和原理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放大电路的主要参数及其作用2.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放大电路作用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放大电路主要参数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放大电路性能曲线分析方法的掌握情况第三章:滤波器电路3.1 教学目标理解滤波器的作用和原理掌握滤波器的主要类型学会分析滤波器的性能指标3.2 教学内容滤波器的作用和原理滤波器的主要类型滤波器的性能指标3.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滤波器的作用和原理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滤波器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滤波器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3.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滤波器作用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滤波器主要类型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滤波器性能指标的掌握情况第四章:振荡器电路4.1 教学目标理解振荡器的作用和原理掌握振荡器的主要类型学会分析振荡器的性能指标4.2 教学内容振荡器的作用和原理振荡器的主要类型振荡器的性能指标4.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振荡器的作用和原理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振荡器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振荡器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4.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振荡器作用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振荡器主要类型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振荡器性能指标的掌握情况第五章:模拟集成电路5.1 教学目标理解模拟集成电路的作用和原理掌握模拟集成电路的主要类型学会分析模拟集成电路的性能指标5.2 教学内容模拟集成电路的作用和原理模拟集成电路的主要类型模拟集成电路的性能指标5.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集成电路的作用和原理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模拟集成电路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模拟集成电路的主要类型及其作用5.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模拟集成电路作用和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模拟集成电路主要类型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模拟集成电路性能指标的掌握情况第六章: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6.1 教学目标理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学会分析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6.2 教学内容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调制与解调技术模拟电子技术在无线通信和有线通信中的应用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6.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通信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通信系统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通信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作用6.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通信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在通信系统中的应用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通信系统性能指标的掌握情况第七章:模拟电子技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7.1 教学目标理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学会分析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指标7.2 教学内容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滤波器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放大器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7.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信号处理的基本概念和模拟电子技术在信号处理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信号处理系统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信号处理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作用7.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信号处理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在信号处理中的应用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信号处理系统性能指标的掌握情况第八章: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8.1 教学目标理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掌握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学会分析电力系统的性能指标8.2 教学内容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如电压调节、电流检测等电力系统的性能指标分析8.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电力系统的基本原理和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电力系统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电力系统的性能指标及其作用8.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电力系统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电力系统性能指标的掌握情况第九章:模拟电子技术的测量与调试9.1 教学目标理解模拟电子技术测量与调试的基本原理掌握模拟电子技术测量与调试的方法和技巧学会分析测量数据和进行故障排查9.2 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测量与调试的基本原理测量仪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如示波器、万用表等模拟电子技术调试方法与技巧故障排查与解决方法9.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子技术测量与调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通过实物演示或模拟软件,让学生了解测量与调试的实际应用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探讨测量数据分析和故障排查的技巧9.4 教学评价课堂问答:了解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测量与调试基本原理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对测量与调试方法和技巧的掌握情况课后作业:检查学生对故障排查和解决方法的掌握情况第十章:模拟电子技术的创新与应用10.1 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对模拟电子技术应用的兴趣和热情培养学生运用模拟电子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了解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发展趋势10.2 教学内容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实例,如智能手机、无线充电等模拟电子技术的创新研究方向,如纳米电子技术、生物电子学等学生分组进行模拟电子技术应用的创新项目设计和实践10.3 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讲解模拟电子技术在现代科技领域的应用实例和创新研究方向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项目实践,鼓励学生提出创新应用的想法提供相关资料和指导,帮助学生进行创新重点和难点解析教案编辑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环节包括:1. 教学目标:确保每个章节的教学目标明确、具体,并与课程的整体目标相一致。
实验一电子仪器的使用【实验目的】1.学习电子电路实验中常用的电子仪器—数字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数字万用表等的主要技术指标、性能及正确使用方法。
2.初步掌握用数字示波器正确观测正弦信号波形和读取波形参数的方法。
【实验原理】在模拟电子电路实验中,经常使用的电子仪器有示波器、函数信号发生器、直流稳压电源、交流毫伏表及频率计等。
它们和万用表一起,可以完成对模拟电子电路的静态和动态工作情况的测试。
实验中要对各种电子仪器进行综合使用,可按照信号流向,以连线简捷、调节顺手、观察与读数方便等原则进行合理布局,各仪器与被测实验装臵之间的布局与连接如图1-1所示。
接线时应注意,为防止外界干扰,各仪器的公共接地端应连接在一起,称“共地”。
信号源和交流毫伏表的引线通常用屏蔽线或专用电缆线,示波器接线使用专用电缆线,直流电源的接线使用普通导线。
图1-1 模拟电子电路中常用电子仪器布局图1.示波器DS1000系列数字示波器,是一款高性能指标、经济型的数字示波器。
其中,DS1052E型为双通道加一个外部触发输入通道的数字示波器。
前面板设计清晰直观,完全符合传统仪器的使用习惯,方便用户操作。
为加速调整,便于测量,您可以直接使用 AUTO 键,将立即获得适合的波形显示和档位设臵。
(1)前面板DS1000系列数字示波器向用户提供简单而功能明晰的前面板,以进行基本的操作。
面板上包括旋钮和功能按键,旋钮的功能与其它示波器类似。
显示屏右侧的一列5 个灰色按键为菜单操作键(自上而下定义为1 号至5 号)。
通过它们,您可以设臵当前菜单的不同选项;其它按键为功能键,通过它们,您可以进入不同的功能菜单或直接获得特定的功能应用。
图1-2 DS1000系列前面板使用说明图(2)后面板DS1000系列数字示波器的后面板主要包括以下几部分:① Pass/Fail 输出端口:通过/失败测试的检测结果可通过光电隔离的Pass/Fail 端口输出。
·12· 第3章 多级放大电路与频率特性3.1 乘积、输入电阻、交流负载。
3.2 电压放大倍数、幅频特性、相位差、相频特性。
3.3 零、–270°、–90°。
3.4 b 、e3.5 a 、e 、f3.6 b 、f 、j3.7 (√)3.8 (×)3.9 (√)3.10 (1)图题3.10(a)第一级为分压式射极偏置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固定偏置共射放大电路;图题(b )第一级为分压式射极偏置共射放大电路,第二级为射极跟随器(共集电极放大电路)(2)图题3.10(a) i1b1b2be11e1////[(1)]R R R r R β=++i2b3be2//R R r =1c1i21be11e1(//)(1)u R R A r R ββ=-++,2c22be2u R A r β=- 总12i i1b1b2be11e1,////[(1)]u u u A A A R R R R r R β===++o o2c R R R ==图3.10(b),i1b1b2be1i2b3be22e2L ////,//[(1)//]R R R r R R r R R β==++1c1i22e2L 12be1be22e2L (//)(1)(//),(1)(//)u u R R R R A A r r R R βββ+=-=++ 总be2b3c112i i1b1b2be1o o2e22(//),////,//1u u u r R R A A A R R R R r R R R β⎡⎤+=====⎢⎥+⎣⎦3.11 (1)总的电压增益A u =20 dB+24 dB+18 dB=62 dB=20 lg A u ,故电压放大倍数162lg 1258.920A -==倍,O 2.51258.9mV =3147 mV =3.147V u =⨯。
(2)A u =20 lg 4 000 dB=72 dB 。
模拟电⼦技术基础(第4版)课后习题答案(周良权)第2章半导体三极管及其基本放⼤电路⼀、填空题2.1 BJT ⽤来放⼤时,应使发射结处于偏置,集电结处于偏置;⽽⼯作在饱和区时,发射结处于偏置,集电结处于偏置。
2.2 温度升⾼时,BJT 的电流放⼤系数β,反向饱和电流CBO I ,发射结电压BE U 。
2.3⽤两个放⼤电路A 和B 分别对同⼀个电压信号进⾏放⼤,当输出端开路时,OB OA U U =;都接⼈负载L R 电阻时,测得OB OA U U ?,由此说明,电路A 的输出电阻⽐电路B 的输出电阻。
2.4对于共射、共集和共基三种基本组态放⼤电路,若希望电压放⼤倍数⼤,可选⽤组态;若希望带负载能⼒强,应选⽤组态;若希望从信号源索取电流⼩,应选⽤组态;若希望⾼频性能好,应选⽤组态。
2.5 FET 是通过改变来改变漏极电流(输出电流)的,所以它是⼀个器件。
2.6 FET ⼯作在可变电阻区时,D i 与DS u 基本上是关系,所以在这个区域中,FET 的d 、s 极间可以看成⼀个由GS u 控制的。
2.7 FET 的⾃偏压电路只适⽤于构成的放⼤电路;分压式⾃偏压电路中的栅极电阻S R ⼀般阻值很⼤,这是为了。
⼆、选择正确答案填写(只需选填英⽂字母)2.8 BJT 能起放⼤作⽤的内部条件通常是:(1)发射区掺杂浓度 (a 1.⾼,b 1.低,c 1.⼀般);(2)基区杂质浓度⽐发射区杂质浓度 (a 2.⾼,b 2.低,c 2.相同),基区宽度 (a 3.⾼,b 3.窄,c 3.⼀般);集电结⾯积⽐发射结⾯积 (a 4.⼤,b 4.⼩,c 4.相等)。
2.9 测得BJT I B =30µA 时,I C = mA ;I B =40µA 时,I C =3 mA ,则该管的交流电流放⼤系数β为 (a .80,b .60,c .75)。
2.10⽤万⽤表判别放⼤电路中处于正常⼯作的某个BJT 的类型(指NPN 型还是PNP 型)与三个电极时,以测出最为⽅便(a .各极间电阻,b .各极对地电位,c .各极电流)。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教案 1、本课程教学目的本课程是电气信息类专业的主要技术基础课。
其目的与任务是使学生掌握常用半导体器件和典型集成运放的特性与参数,掌握基本放大、负反馈放大、集成运放应用等低频电子线路的组成、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基本分析方法和工程计算方法;使学生具有一定的实践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和深入学习这方面的内容打好基础。
2、本课程教学要求1.掌握半导体器件的工作原理、外部特性、主要参数、等效电路、分析方法及应用原理。
2.掌握共射、共集、共基、差分、电流源、互补输出级六种基本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特点及分析,熟悉改进放大电路,理解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及分析方法,理解场效应管放大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分析方法,理解放大电路的频率特性概念及分析。
3.掌握反馈的基本概念和反馈类型的判断方法,理解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熟练掌握深度负反馈条件下闭环增益的近似估算,了解负反馈放大电路产生自激振荡的条件及其消除原则。
4.了解集成运算放大器的组成和典型电路,理解理想运放的概念,熟练掌握集成运放的线性和非线性应用原理及典型电路;掌握一般直流电源的组成,理解整流、滤波、稳压的工作原理,了解电路主要指标的估算。
3、使用的教材杨栓科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教出版社主要参考书目康华光编,《电子技术基础》(模拟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童诗白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高等教育出版社,张凤言编,《电子电路基础》第二版,高教出版社,谢嘉奎编,《电子线路》(线性部分)第四版,高教出版社,陈大钦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问答、例题、试题》,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唐竞新编,《模拟电子技术基础解题指南》,清华大学出版社,孙肖子编,《电子线路辅导》,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谢自美编,《电子线路设计、实验、测试》(二),华中理工大学出版社,绪论本章的教学目标和要求要求学生了解放大电路的基本知识;要求了解放大电路的分类及主要性能指标。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第4版习题解答第1章半导体二极管及其基本应用电路一、填空题1.1 在杂质半导体中,多数载流子的浓度主要取决于,而少数载流子的浓度则与有很大关系。
1.2 在N型半导体中,多子是,少子是;在P型半导体中,多子是,少子是。
1.3二极管具有性;当时,二极管呈状态;当时,二极管呈状态。
1.4 2APl2型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2CZ52A型二极管是由半导体材料制成的。
1.5在桥式整流电路中接入电容C(与负载并联)滤波后,输出电压较未加C时,二极管的导通角,输出电压随输出电流的增大而。
二、选择正确答案填空(只需选填英文字母)1.6二极管正向电压从0.7 V增大15%时,流过的电流增大(a.15%;b.大于15%;c.小于15%)。
1.7当温度升高后,二极管的正向压降将,反向电流将(a.增大;b.减小;c.不变)。
1.8利用二极管的组成整流电路(a1.正向特性;b1.单向导电性;c1.反向击穿特性)。
稳压二极管工作在状态下,能够稳定电压(a2.正向导通;b2.反向截止;c2.反向击穿)。
三、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用√或×号表示)1.9在N型半导体中,掺入高浓度的三价杂质,可以改型为P型半导体。
( )1.10 PN结的伏安特性方程可以描述PN结的正向特性和反向特性,也可以描述其反向击穿特性。
( )1.11 在桥式整流电路中,如用交流电压表测出变压器二次侧的交流电压为40 V,则在纯电阻负载两端用直流电压表测出的电压值约为36 V。
( ) 1.12光电二极管是受光器件,能将光信号转换为电信号。
( ) 解答:1.1 杂质浓度温度1.2 电子空穴空穴电子1.3 单向导电性 正向偏置 导通 反向偏置 截止1.4 N 型锗材料 N 型硅材料1.5 增大 减小 减小1.6 (b )1.7 (b ) (a )1.8 (b 1) (c 2)1.9 (√)1.10 (×)1.11 (√)1.12 (√)1.13某硅二极管在室温下的反向饱和电流为910-A ,求外加正向电压为0.2 V 、0.4 V 时二极管的直流电阻R D 。
4.17(1)E3E12300 I I ==μA ,因I R 2=I C3,所以BE 2210100.7k 31 k 0.3R U R I --==Ω=Ω(2)因单端输出,差模电压放大倍数为 1d be 160=6022u R A r β⨯20==⨯10差模输入电阻: id be =220 k R r =Ω(3)静态时,U o =10–I C2·R 1=(10– 0.15×20) V=7 V ,输入信号U 后,U o =4 V ,则输出变化量ΔU o =(4–7)V= –3 V 故 o d 3V 50 m V 60u U U A ∆-===- 4.18 CC BE REF 1260.7mA 1.1 mA 4.70.051V U I R R --===++2C2REF 32C3REF 451 m m 50051 m m 200R I I R R I I R ≈=⨯1.1A =0.11A ≈=⨯1.1A =0.28 A4.19 如表题解4.19所示。
续表4.20 理想运放的主要特点:开环差模电压放大倍数o u A →∞;输入阻抗R id →∞;输出阻抗o 0R →;共模抑制比CMR K →∞;带宽BW →∞;转换速率R S →∞;失调电压、失调电流及温漂均为零。
由于实际运放的技术指标与理想运放的技术指标比较接近。
在分析运放组成的电路时,用理想运放代替实际运放使分析计算大大简化,而带来的误差并不大,在工程计算中是完全允许的。
但是若需要对运算结果专门进行误差分析时,则必须考虑实际运放的运放参数。
因运算精度直接与实际运放的技术指标有关。
4.21 理想运放工作在线性区的特点:u +=u –,i +=i –=0。
理想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时的特点:当+u u ->,u o = –U om ,当+u u -<时,U o = +U om ,且i +=i –=0。
其中U om 是运放正向或反向的最 大值。
第9章直流稳压电源解答:9.1 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9.2 基准电压取样电路比较放大电路调整器件9.3 电网交流电压负载电流9.4 a9.5 b9.6 d9.7 (√)9.8 (√)9.9 (√)9.10解答:硅稳压管的稳压电路特点是属于并联型稳压电路,输出电压不能调节,能供给负载电流变化范围小,稳压精度不高,适用于固定的电压和轻负载的稳压电路。
串联型具有放大环节稳压电路特点,输出电压可调,负载电流变化范围较大,稳压精度较高,适用于电源稳压值可调,负载较大的稳压电路。
9.11解答:输入直流电压I 21.2 1.218V 21.6V U u ==⨯=,I max I 1.1 1.121.6V U U =⨯=⨯ 23.76V =;I min I 0.90.921.619.44V U U =⨯=⨯=。
由式I m in O I m ax O Z m in O m axZM O m inU U U U R I I I I -->>++19.44623.7665303810R -->>++ 得 384 Ω>R >370Ω9.12解答:(1)三极管T 组成射极跟随器电路,故O Z BE (8.20.7)V 7.5V U U U =-=-=。
(2)I I (10%)0.112 1.2V U U ∆=±=±⨯=± ,这电压通过R 1和Z r 上分压,反映跟随器的输出为Z O I1Z151.2V 0.0235V 23.5m V75015r U U R r ∆=∆=±=±=±++;O O0.02350.31%7.5U U ∆±==±。
(3)若O Z O BE B C CE U U U U I I U ↑↑↓↓↓↑→-=→→→,而趋于稳定。
O U↓9.13解答:(1)电路如图题解9.13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