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地区非营利组织现况和发展
- 格式:ppt
- 大小:944.50 KB
- 文档页数:64
台湾社会企业现况与发展之初探台湾近年来在政府部门福利产业化的政策鼓励,并伴随着经济成长不佳的大环境之下,有越来越多的非营利组织(NPO)开始将经济概念的商业行为,纳入组织营运模式中。
例如,以劳委会“多元就业开发方案”与经建会、卫生署及社政单位推动的“照顾服务产业”,基本上就是类似欧盟国家所推动的“社会经济”(Social Economy)或“社会企业”(Social Enterprises)途径模式。
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传统的政府部门、营利部门和第三部门之间的界线,已经不像过去那般分明,社会企业发展正是这种情况的体现。
[1]社会企业的运作模式可说是营利组织与非营利组织的混合体,代表着另一种慈善福利机构对社会提供的服务。
以台湾社会为例,陈淑兰[2]认为,非营利组织发展社会企业的环境因素有四:(一)非营利部门面临日增的竞争以及资源的缺乏。
(二)福利服务民营化与购买式服务的发展,促使NPO发展使用者付费的直接服务方案,进而形成福利产业的模式。
(三)应对高失业率环境下弱势人口群的就业困境,提供这类群体服务的NPO,发展出一些庇护工厂以提供扩大职场安置计划。
(四)NPO财务自主性的发展趋势,NPO为避免财务收入来源过度集中而导致风险,希望在政府的补助、捐款之外,能开辟更多不同管道的组织收入来源。
在台湾,非营利组织在永续发展及社会企业的使命与实践中关心两个课题,一是非营利组织本身的经营管理能力,无论在学术、实务方面,都要与在地公民一同参与、建立小区意识,了解社会资本营造。
当谈论到草根公民参与时,扎根、专业性的经营管理便是非常重要的观念。
从社会看企业、从企业看社会,都有互相效法之处,也有其意义所在;另一面向是策略面向,需要从前瞻规划能力上去建构,必须具备全球在地化的宏观意识,因此策略管理人才的培养或参与,对整个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从这两个角度来看整个社会企业,对非营利组织来说,就是其发展相当重要的关键因素。
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及对策分析非营利组织,简称NPO,是不以营利为目的而向社会提供公益服务的组织的总称。
美国学者塞拉蒙认为非营利组织应具备组织性、民间性、非营利性、自治性、志愿性、和公共性6个要素。
目前在我国国内,对非营利组织的还没有严格统一的界定,存在“民间组织”、“非政府组织”、“公民组织”、“社会组织”等多种称呼。
我国的非营利组织的发展主要兴起于改革开放后,由于市场经济的确立和“小政府、大社会”行政改革的提出,为非营利组织的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
非营利组织在现实生活中主要表现为各种社团、事业单位或者民办非企业单位等形式,他们在教育、文化、科学技术、医疗卫生、环境保护、权益保护、社区服务、扶贫、慈善救济等领域为社会公益提供服务,他们在弥补市场失灵和政府失灵方面发挥着不可或缺的决定性作用。
我国非营利组织的现状:经过多年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我国的社会生活中正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日益成为促进我国文明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之一。
然而由于起步较晚,市场经济、民主政治的建设方面的不完善,公民社会的发展更是刚刚起步,我国非营利组织发展还存在诸多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经费不足非营利组织的经费来源主要有收费、公共部门的拨款、社会慈善捐赠等。
其中收费包括会员费、服务收费、投资和出售产品、服务的所得。
公共部门的拨款主要是指来自于政府部门和准政府机构的资金支持和补助。
社会慈善捐赠主要包括个人捐赠、私人基金会、企业等的捐赠。
但是政府迫于财政压力,不愿在经费上给予非营利组织较大的支持,同时非营利组织本身不思进取,他们努力的方向在于争取更多的公共部门的拨款,而不是主动向社会提供更优质的的产品和服务,导致组织收入减少。
同时社会捐赠数量的有限对于非营利组织本身的发展所需资金来说无异于是杯水车薪,各种因素交织导致了大部分非营利组织存在经费严重不足的问题,限制了组织的进一步发展,甚至有些非营利组织由于缺乏资金支持,其已经处在名存实亡的“休眠状态”。
台湾行业报告数据2021年,台湾的经济发展呈现出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本文将通过对台湾各行业的报告数据进行分析,探讨台湾经济发展的现状和未来走势。
首先,我们来看看台湾的制造业。
台湾的制造业一直是其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根据最新的数据显示,台湾的制造业在2021年取得了稳步增长。
尤其是半导体和电子产品制造业,受益于全球市场对高科技产品的需求增加,产值和出口额均呈现出明显的增长趋势。
同时,台湾的传统制造业也在转型升级中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例如机械制造和汽车零部件制造等行业也在逐渐实现产业升级和转型发展。
其次,台湾的服务业也表现出了一些新的特点。
随着全球数字化和信息化的加速推进,台湾的互联网和科技服务业迎来了快速增长的机遇。
数据显示,2021年台湾的互联网金融、电子商务和软件开发等行业均取得了显著的增长,成为推动台湾服务业发展的新动力。
同时,随着台湾国际旅游业的逐步恢复,旅游和酒店业也在逐渐复苏,为台湾服务业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此外,台湾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也展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
随着台湾民众对健康食品和有机农产品的需求不断增加,台湾的农业和食品加工业也在不断调整产业结构,加大对有机农业和绿色食品的投入。
数据显示,2021年台湾的有机农产品产量和销售额均呈现出了较大幅度的增长,有机农业成为了台湾农业发展的新亮点。
最后,我们来看看台湾的能源和环保产业。
随着全球对清洁能源和环保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台湾的能源和环保产业也在逐步崛起。
数据显示,2021年台湾的太阳能和风能产业均取得了显著的增长,成为台湾能源产业的新增长点。
同时,台湾政府也加大了对环保技术和设施建设的投入,推动了台湾环保产业的发展。
综上所述,通过对台湾各行业的报告数据进行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台湾经济发展呈现出了一些新的趋势和特点。
制造业、服务业、农业和能源环保产业都在不同程度上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为台湾经济的持续增长和转型升级提供了新的动力。
相信在未来,台湾经济将会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非营利组织发展现状非营利组织(Non-profit organization)是指为了社会公益目的而设立的组织,其目标不是追求经济利益,而是为了实现一定的社会、环境或文化价值。
随着社会的发展,非营利组织在各行各业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对社会发展和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
首先,非营利组织在社会服务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在许多社会问题和困境面前,非营利组织通过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来帮助弱势群体,改善社会环境。
例如,有些非营利组织关注儿童教育和健康问题,向贫困地区提供教育和医疗资源。
同时,一些关注环境问题的非营利组织也发起各种活动和项目,以保护自然环境和生态系统。
其次,非营利组织在公益慈善领域起到了推动和引领的作用。
公益慈善是非营利组织的重要领域之一,通过筹集善款和物资,并将其用于救助贫困人群、拯救灾区人民和推动社会进步。
非营利组织通过开展慈善活动提高社会意识,号召更多人参与进来,共同关注和解决社会问题。
此外,非营利组织在文化艺术领域的发展也非常重要。
许多非营利组织致力于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保护文化遗产和艺术形式。
它们积极策划和组织各类文化活动,丰富人们的文化生活,推动文化产业的发展。
然而,非营利组织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和挑战。
首先,资金来源和筹款能力是非营利组织发展最大的瓶颈。
由于无法追求经济利益,非营利组织的经济基础相对薄弱,面临资金不足的问题,难以维持运作。
此外,一些不规范和低效的非营利组织也会破坏整个行业的声誉,加大了筹款难度。
其次,非营利组织在组织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方面亟需提升。
由于缺乏竞争性的薪酬待遇和晋升机制,非营利组织的员工往往存在流动性大和素质不高的问题,这对非营利组织的长期稳定发展带来了不利影响。
而更加专业化的管理和人才队伍建设是非营利组织发展的重要保障。
综上所述,非营利组织在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提供各种社会服务、推动和引领公益慈善、促进文化艺术的繁荣,为社会进步和改善作出了贡献。
台湾金融市场动态分析台湾金融市场近年来发生了一系列的动态变化。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对台湾金融市场的现状和未来进行分析。
一、银行业:从稳健到转型在台湾金融市场中,银行业一直是最为稳定的行业之一。
但是,近年来,受到数字化的影响,台湾的银行业正向转型迈进。
据证券时报资讯网报道,2021年1月,花旗银行台湾分行宣布推出全面数字化的新行动,即“无纸化转型计划”,以响应当地的数字化趋势。
此外,台湾的金融技术公司数量也在逐年增加,这些技术公司主要为银行业提供软件、硬件以及相关的咨询服务等等,促进银行业的数字化。
二、证券市场:市值规模增长较慢证券市场是台湾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然而,近年来,台湾证券市场市值规模增长较慢。
数年前,台湾的股票市场曾被外界看好,但是,由于多种原因,包括政治、经济和金融等等方面的不稳定因素,台湾证券市场的增长并未达到预期。
据《经济日报》报道,截至2021年3月底,台湾股票市值约为38万亿新台币(约合1.3万亿美元),相较于10年前的数值增长了约4.1倍,但同期内,美国和中国大陆股票市值的增长分别达到了5.2倍和7.6倍之多。
因此,目前,在台湾的证券市场中,有很大的空间需要提升。
三、保险业:新产品和新服务的发展保险业是台湾金融市场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保险业也在逐渐发展新产品和新服务。
例如,投资型保险产品在台湾的市场上受到了广泛的关注,这些产品不仅仅可以提供安全的保险保障,还可以为投资者带来可观的收益。
此外,保险公司的线上销售渠道也在逐渐增加,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加便捷的购买渠道。
四、金融科技:成为台湾金融市场的重要力量金融科技是整个金融行业的一个重要领域,也是台湾金融市场未来的发展方向之一。
在台湾,金融科技公司数量增长迅速,这些公司主要涉及区块链、支付、消费金融、人工智能和数据分析等领域,为金融业注入了新的动力。
据中金在线报道,台湾的金融科技公司数量已经超过800家,涉及了多个领域,为台湾金融市场带来了新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