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义人类“良知”的声音
- 格式:ppt
- 大小:832.00 KB
- 文档页数:12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一、教材分析(说教材)本课内容是人教版思想品德教材八年级下册第十课的第一课时。
就全册书来讲,第十课是结束课,在综合提升学生的规则意识、法制观念方面有突出作用。
单就第十课来说,第一课时着重解决正义这一话题“知”的问题,即“什么是正义”、“为什么要维护正义”,为第二课时进一步解决“怎样维护正义”、“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等问题的解决奠定基础。
对这一课内容的学习是帮助学生学习做负责任的公民、增强社会责任感的前提和基础,是实现思想品德课程目标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
二、学情分析(说学情)初二学生对“正义”没有明确认识的实际情况。
由于“正义”问题比较抽象,学生虽然对“正义”有所耳闻,但对“正义”、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制度等没有明确的认识。
对上述问题有初步的认识,有利于学生成为一个富有正义感的人。
针对部分学生存在逃避规则对自觉的约束的行为,不能自觉遵守社会规则的现实。
部分学生为了个人利益或由于自由散漫等原因,会违法社会规则,这是非正义的行为,任其发展会产生严重后果。
应努力培养学生的正义感,使其鄙视以不正义的手段多得利益的行为。
三、教学目标(说目标)依照《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大纲》和本单元教学对学生知识和能力的要求,根据本课的具体内容,及本课的现实针对性,三个维度设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和技能: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涵义,正义对社会发展的关系,明确社会成员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了解有正义感的人应该做到的具体要求。
2.过程和方法运用分析、比较、讨论等方法帮助学生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能自觉维护社会规则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能积极主动维护正义,见义勇为,匡扶正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说重点难点)【重点】明辨正义与非正义、社会需要正义,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难点】未成年人维护正义既要见义勇为,又要见义巧为五、教法与学法(说教法、说学法)确立依据: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应充分发挥主导作用,学生则是学校的主人,学习即生活,德育即生活,课程内容应与学生的现实生活结合在一起,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能够充分体现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实现生生互助、师生互助,培养学生的分析解决能力和交流与合作能力。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正义与非正义行为的含义以及正义与社会发展、社会公平的关系。
能力目标:具有分辨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的认知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做有正义感的人,具有崇尚正直的优良品德。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理解正义的基本内涵,认识社会正义与社会公平及社会发展的关系。
难点:对“正义行为与非正义行为”、“正义制度”的认识。
(三)、教学方法情景体验法、活动教学法、案例分析法(四)、教学手段电子白板(五)、课前准备:学生在课前查阅有关正义的格言警句,近年来出现的正义和非正义的事例,以及体现正义要求的一些国家优惠政策和特殊政策。
(六)教学思路渲染导入:多媒体显示2008年度感动中国人物金晶的颁奖辞先让学生饱含深情的朗读颁奖辞,再回到金晶当时保护奥运火炬的片段当中(播放视频),让学生说说看到了什么?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让学生感受到,金晶的这件事不光牵动着我们的心,也牵动着祖国人的心。
)再多媒体显示:网友在网上对此事发表的看法。
(概括得出,金晶是一位有正义感的人,我们每个人都渴望生活在充满正义的世界里,但在现实生活中,像金晶遭遇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那么究竟什么是正义?哪些行为是正义的行为?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从而引出课题。
)讲授新课:活动一:感受正义让学生联想关于“正义”的词汇,并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讨论,生活中有哪些体现正义的事例?(列举出体现正义的四种现象:受委屈了,有鸣冤申诉的地方是正义;被欺负了,有人斥责欺人者,出来主持正义、公道是正义;被侵权了,有人制裁侵权者是正义;有困难了,有人伸出援助之手是正义。
)接着播放钱伟平抓小偷却遭众人冷漠的视频。
让学生谈感受。
(从而明确,到底什么是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
)活动二:我看正义播放“三鹿”奶粉事件,说说从这个材料中你看到了什么?三鹿集团的后果是什么?你们从中明白了什么?(让学生深知正义通过正义的制度来保证,才使得受害者有地方鸣冤申诉,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使得社会得以安宁。
初二政治自觉维护社会正义试题答案及解析1.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心声。
下列与正义行为相违背的是A.朋友有点胖,小进亲切地称呼他“八戒”B.小玲买到盗版书,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C.爸爸酒后欲驾车,小林千方百计地劝阻D.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小丁立即上前制止【答案】A【解析】根据教材知识,正义行为: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利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正义要求我们尊重人的基本权利,公正地对待他人和自己。
题文中A小进称呼他“八戒”是对同学的不尊重,损害同学的利益的行为,是非正义行为,所以答案选A。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理解正义行为的含义。
2.有善良之心的人是()①怀着自私利己的目的,为了得到回报,去做某些所谓的善事②以善良之心待人是发自内心的驱使,善良的行为必然不图回报③怀有善良之心的人不会容忍对公众利益的损害,对无辜者的伤害④怀有善良之心的人对社会上需要帮助的弱势群体充满爱心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明辨是非善恶,做负责人的公民,养成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有善良之心的人愿意帮助别人,不求回报,①怀着自私利己的目的,为了得到回报,去做某些所谓的善事,这种是错误的,排除①,故选C。
【考点】明辨是非善恶,做负责人的公民,养成亲社会行为,服务社会,奉献社会。
3.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心声。
下列与正义行为相违背的是A.朋友有点胖,小进亲切地称呼他“八戒”B.小玲买到盗版书,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C.爸爸酒后欲驾车,小林千方百计地劝阻D.看到有人乱扔垃圾,小丁立即上前制止【答案】A【解析】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属于正义行为。
B,C,D选项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正义行为;A选项没有尊重他人的基本权利,伤害他人的人格尊严,与正义行为相违背,正确的答案为A【考点】本题考查正义行为和非正义行为4.一个正直的人:①要有勇气坚持自己的信念②不会因为一己之利而丢掉做人的尊严③能够在面对“权势”时委曲求全④能够以国家和民族的大义为重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④【答案】D【解析】根据教材知识,做一个正直的人:在面对是非时,保持清醒和独立;在面对“权势”时,能不委曲求全;在有利益冲突时,勇于主持公道,维护正义,做一个正直的人。
政治知识点整理:维护正义政治知识点整理:维护正义读书使学生认识丰富多彩的世界,获取信息和知识,拓展视野。
接下来店铺为大家精心准备了我们维护正义知识点,希望大家喜欢!一、正义是人类的良知的“声音”(1)对正义的理解(2)正义的行为:①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政党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
②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利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行为。
(3)正义制度的作用正义制度的正义性,在于他的程序与规则不是为少数人制定的,而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制定每个人都能从制度规则的正常运行中受益,也都受正义制度规则的约束,如果没有正义制度规则的支持,就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正义制度是对公平对待的保证。
正义使得人与人之间的纽带更为紧密,使得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更为和谐。
二、自觉维护正义1、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1)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秩序①正义和正义制度是面向全体社会成员的,它要求每一个人都必须遵守制度,规则和程序,没有人可以例外。
作为社会成员,我们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就是维护正义。
②我们要从小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养成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的良好习惯,以实际行动维护正义(2)做有正义感的人①一个有正义感的人,会对正义行为表现出赞赏和崇敬之情,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会乐于吧对正义的崇尚之情付诸行动。
而面对非正义的行为,则会产生不安、不满、愤怒等情绪,乃至采取行动来维护正义。
②社会发展需要正义感的人我们都希望生活在一个充满正义的社会中,而非正义行为的盛行则会彻底毁掉我们的社会。
只有有正义感的人,政治的人越来越多,我们的社会才会更稳定、更和谐。
③正义感是做人的优良的品德政治具有无以摧毁的人格魅力,具有不可抗拒的精神力量,一个人可以没有某种能力,但不能没有正直的骨气,不能没有浩然的正气。
④如何做一个有正义感的人第一:如果非正义的.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自己能够采用正当方式,奋起抗争。
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问答题及答案第四单元我们崇尚公平和正义问答题及答案一、辨析下列情况是公平吗?请你说出自己的看法并说明这样判断的理由。
1.班级公开竞选班长,张河竞选前许诺:如果他当选就请全班同学吃饭,最终张河以微弱优势当选。
2.班上只能评出1名学生去参加作文竞赛,大家认为马某和张某水平相当,最后老师决定让马某参加,因为他是班长,为班级做了许多事。
二、观察与思考某学校八年级一班要评出五名三好学生,班主任王老师说:“学生就是看学习,本次期末考试成绩中的前五名为三好学生。
”小明想:“小刚虽考了第三名,但是他太自私,问他问题他也不告诉我,他配当三好学生吗?”小丽想:“以前考试我都是前五名,可纬度这次考了第六名,就没有资格当三好学生了,这公平吗?” (1)材料中王老师、小明、小丽为什么对评选“三好学生”有不同的想法和主张?(2)你认为王老师的做法公平吗?请你为王老师提点建议好吗?(3)结合材料回答:不公平会带来哪些危害?三、活动与探索 1.海尔,中国家电业的骄子,其产品占国内家电市场份额的30�以上并出口美国、加拿大等国家。
海尔成功的秘密之一是给每一个员工(上至副总裁下至普通员工)创造一个发挥才能的机会和公平竞争的环境,使员工收入与工作业绩挂钩,从而调动了员工的积极性,员工平均每天开发一个新产品,申报两项专利,并保持80�的平均增长速度。
(1)海尔成功的原因是什么?(2)结合材料回答,社会公平对个人发展有何作用?2.调查一下:在你的学校中、班级中,存在哪些公平现象?哪些不公平现象?并为此召开一次主题班会,为实现公平向老师或有关部门献计献策。
3.请列举自己通过公平合作克服困难的事例和自己不善于公平合作导致失利的事例各一个。
并结合事例回答:社会为什么需要合作?4.一个瞎子与一个跛子,被大火围困于楼内,眼看就要坐以待毙。
设想一下如果没有外人的帮助,他们怎样才能死里逃生?他们死里逃生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5.在现实生活中,不公平的现象时有发生:某同学作弊考了第一名;老师把市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送给了某镇长的儿子;公认为作文成绩很好的李娜在作文竞赛中却榜上无名…… 面对诸多不公平的现象,我们应该怎么做?6. 一个外国人来中国作调查,她邀请了五个学生来完成这个实验,在一个瓶子里放五个小球,每个小球由一根线牵着,每个学生拿着一根线,要在7秒钟内将小球全部取出。
《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正义与非正义的含义,初步懂得正义制度的作用。
2.能力目标能辨别正义和非正义行为,自觉遵守社会规则和程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树立以自觉遵守各项社会制度和规则为荣的意识,培养正义感,做一个对正义充满向往和追求、有正义感的人。
【教学重点】正义的行为与非正义的行为。
【教学难点】制度的正义性是为所有社会成员的利益而制定的。
【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活动法、讨论法。
【教学课时】2课时。
【教学过程】第1课时【导入新课】播放视频:公安局长任长霞教师:任长霞为什么能够赢得老百姓的尊重?学生回答(略)。
教师:任长霞把老百姓装在心里,为老百姓伸张正义,为老百姓惩治邪恶。
其实,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
那么,什么是正义?怎样维护正义?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第十课《我们维护正义》。
【新课教学】正义是人类良知的“声音”走进正义(板书)1.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板书)第一环节:看教材填表出现情况善良人的共同心声假设假设的后果被欺负了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受委屈了邪恶……被侵权了整个社会……有困难了教师:我们都愿意生活在正义中。
如果没有正义,善良就会被践踏,邪恶就会肆虐,整个社会就会陷入黑暗和混乱之中。
期盼正义、维护正义,是所有善良人的共同心声。
实施正义行为,不做非正义的事,是做人的基本要求。
2.正义的行为及要求第二环节:比一比教师提供三张关于正义的行为、非正义的行为的图片,启发学生列举。
教师把学生分成四组,一、二小组列举正义的行为,三、四小组列举非正义的行为。
在1分钟时间里,列举的行为最多的小组获胜。
第一组正义的行为第二组正义的行为第三组非正义的行为第四组非正义的行为事例1事例2事例3事例4事例5在学生比赛中,教师注意组织和调控,对不太恰当的例子,教师要点评、矫正。
教师:在社会进程中,凡促进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维护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正义的行为;凡阻碍人类社会进步与发展、损害公共利益和他人正当权益的行为,都是非正义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