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第05讲 第四章自然美
- 格式:ppt
- 大小:4.81 MB
- 文档页数:50
第四章自然美
学习目标
1、掌握自然美的分类、自然美的特征;
2、能够欣赏自然美。
重点难点
1、自然美的本质与分类;
2、自然美的审美价值与欣赏。
主要内容
第一节自然美的本质与分类
一、自然美的本质
(一)概念自然美是客观世界中自然事物和自然现象作为审美对象而形成的美。
自然美是自然的人化这一过程的结果。
(二)本质
二、自然美的分类自然景观(作为人类物质生活环境的自然景观和作为审美经验对象化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通过物质实践活动直接加工改造过的自然和经过精神实践活动加工改造的自然)
第二节自然美的特征
一、丰富性与天然性
二、变异性与多面性
三、喻义和象征性
四、重在形式美
第三节自然美的审美价值与欣赏
一、自然美的形式特点与欣赏
(一)自然美的雄伟
1、对比显高大
2、累叠生节奏
3、形体凝厚重
4、松石蓄生命
5、风云增气势
(二)自然美的秀丽
(三)自然美的奇特
(四)自然美的险峻
(五)自然美的幽深
(六)自然美的开阔
二、自然美的领略与升华
(一)选择最佳的自然时空与观赏角度
(二)把自然美同人类创造的美融为一体
(三)展开自由联想和空间
三、自然美的人性陶冶功能
(一)乐山乐水,启心养性
(二)“比德”“畅神”,塑造人格
四、人与自然的和谐化
本章小结:
本章主要讲解了自然美的本质与分类,自然美的特征等;阐述了自然美的审美价值与欣赏。
【教案】感受自然之美精品公开课第一章:自然美的概念与内涵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美的概念,理解自然美的内涵。
1.2 教学内容:自然美的定义与特点自然美的表现形式:山水、花草、动物、气候等自然美的价值与意义1.3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1.4 教学步骤:引入自然美的概念(5分钟)分析自然美的特点与表现形式(10分钟)探讨自然美的价值与意义(10分钟)案例分析:自然美的实例欣赏(10分钟)小组讨论:自然美的体验与感受(10分钟)第二章:自然美的感知与欣赏2.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美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对自然美的欣赏水平。
2.2 教学内容:自然美的感知方法:观察、体验、感悟自然美的欣赏技巧:审美、情感投入、想象力运用自然美的欣赏角度:宏观与微观、动态与静态2.3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小组讨论法、实地考察法2.4 教学步骤:讲解自然美的感知方法与欣赏技巧(10分钟)示范欣赏自然美的方法:观察、体验、感悟(10分钟)小组讨论:自然美的欣赏角度与方法(10分钟)实地考察:选择一处自然景观进行欣赏与感知(20分钟)第三章:自然美的创作与表达3.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通过创作与表达来感受自然之美,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
3.2 教学内容:自然美的创作方法:绘画、摄影、写作、音乐等自然美的表达技巧:情感投入、形象塑造、创意运用自然美的创作与表达的意义:记录美好、传递情感、锻炼审美3.3 教学方法:讲解法、示范法、小组讨论法、创作实践法3.4 教学步骤:讲解自然美的创作方法与表达技巧(10分钟)示范欣赏自然美的创作与表达实例(10分钟)小组讨论:自然美的创作与表达的感悟(10分钟)创作实践:选择一种创作方法进行自然美的表达(20分钟)展示与点评(5分钟)第四章:自然美的保护与传承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自然美的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4.2 教学内容:自然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自然美的保护方法:环保法律法规、环保组织行动、个人行动自然美的传承意义:弘扬民族文化、培育后代审美情感4.3 教学方法:讲解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4.4 教学步骤:讲解自然美面临的问题与挑战(10分钟)分析自然美的保护方法与传承意义(10分钟)案例分析:自然美保护与传承的实例(10分钟)小组讨论:如何进行自然美的保护与传承(10分钟)第五章:自然美的应用与创新5.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将自然美应用于生活,创新审美观念。
论述自然美什么是自然美自然美的性质什么是美学中的自然美?就自然美的存在领域而言,它存在于自然中,凭借自然而存在,是自然形态。
它具有自然的属性。
这个自然是与社会对称的自然。
花、草、山、水、鱼等。
什么是美?什么是丑?这个领域中的美有何特点?这个领域的美是完全因为对象本身,还是因其与人构成特殊关系才美,观点完全不同。
其一,认为美完全是自然的,自然美美在自然本身。
月亮美,是因为有独特的光;杏花美是其独特的色彩形状。
在人类之外,与人无关的东西可以是美的。
其二,美是因与人构成了某种关系,即美在自然的人化,这是常见的一种观点。
认为人把自身的东西加于自然,自然才成为美的,美不是自然本身原本就有的,是和人构成对象化关系时才有的,是人化的美。
那么,人能否使一切自然对象均成为美的关系呢?自然美的对象条件是不可忽视的。
自有人类始,无人不认为月亮是美的,太阳有时被认为是不美的。
如后羿射日、夸父逐日均不把太阳作为美的对象。
而月亮在各民族神话中没有认为它不美的。
如的嫦娥奔月,人在那里得到一个宁静、温馨的处所。
只苏轼“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除猜度那里可能温度略低外,还没有太多的贬词。
“嫦娥应悔偷灵药”,是出于寂寞难耐,也只是与人间的欢乐、无烦恼相比较而言。
如果在人间已是烦恼不堪,那月亮就是绝好的超脱之所。
月亮其光不强不弱,是非常可人的空间,而且它特别能与人亲近,可进入人的心灵的空间。
因它总是出现在夜间,是人放下白天的琐事,清心、闲暇、孤寂之时,从而成为人的一个可以倾诉、渴望的对象。
从这个意义上讲,对象虽有自身美的条件,但与人没有分开,它是人的对象,人在其身上发现许多人的东西,或说人将自己的东西加于其上,才能使自然对象的自身的条件显现为美的条件。
既不能脱离自然条件,也不能完全归于自然条件。
因而将自然美定义为:它是自然对象所具有的底蕴和人对这个自然对象的人化的统一。
完全归结为人化那就和“移情论”没有区别了,以为可以完全无视自然对象,只要将情移入,就产生了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