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
- 格式:ppt
- 大小:7.25 MB
- 文档页数:20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第56——61页,轴对称图形教学目标:1、联系生活中的具体物体,通过观察和动手操作,使学生初步体会生活中的对称现象,认识轴对称图形。
2、使学生能根据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在实物图案和平面图形中识别轴对称图形,能用一些方法做出轴对称图形,能在方格纸上画出简单的轴对称图形。
3、使学生在认识和制作简单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感受到物体或图形的对称美。
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和制作。
教学难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实物投影仪、剪刀、彩纸、图形纸、钉子板、字母卡片等。
教学过程一、猜一猜——情景导入1:欣赏录像。
(课件出示春天到北京旅游的景象)二、观察、操作——探究特征1、观察,初步感知(1)认识对称观察照片,你能发现它们有什么特点吗?(师课件点击放大剪纸图。
)生:它的两边都是一模一样的。
(课件点击返回)那其它物体有没有两边也是一模一样的呢?(2)揭示对称像这样物体的两边是一模一样的,我们就说这个物体它是对称的。
那这些物体它们都是对称的。
(3)扩展认识在生活中你还见过哪些物体也是对称的呢?(课件出示)和你的同桌说一说。
(同桌之间自由说,全班交流)2、操作,体会特征(1)从物体到图形的认识把这些对称的物体画下来,得到下面的图形:(电脑出示按天安门、飞机、奖杯、蝴蝶等实物画下来的图形)继续观察,这几个图形有什么特点呢?任选一个图形,在小组内合作,尝试能用什么方法来验证它们是对称的呢?(学生操作,教师巡视,选择不同的实验方法。
)交流反馈。
演示折纸过程:对折后两边是对称的板贴:对折师:那再请同学们观察一下,你把图形对折后发现了什么呢?在小组里说一说。
(学生小组交流)生:它们对折后两边是对称(一模一样)的。
师:那其他图形也是这样的吗?师加以补充:像这样,对折后折痕两边的部分完全一样(对称),称为完全重合。
板贴:完全重合师:为了使大家看得更清楚,我们请电脑老师来演示一下。
《轴对称图形》教学设计[教学内容] 《义务教育教科书(五·四学制)·数学(四年级下册第六单元第一课时)》83~86页。
[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等活动让学生进一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含义;准确判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能用对折的方法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2.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让学生经历观察、实践、发现、想象、创作等数学活动,亲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交流、概括、反思的意识和能力,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空间观念。
3.通过欣赏、创作等活动,使学生充分感知轴对称图形的对称美,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培养审美意识。
同时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学习数学的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轴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精确推断哪些图形是轴对称图形,并能找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准备]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形、等腰梯形、平行四边形等纸片若干、直尺、学习单、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一、感知“对称美”出示一张纸,如果是你,你会怎么玩?生:我们折飞机生:我会折青蛙生:我会折出千纸鹤生:我会把这张纸剪成爱心......师:想知道老师准备怎么玩这张纸吗?仔细看。
教师示范撕纸,先把只对折,对折后出现的线或者痕迹叫做折痕。
然后从折痕的地方撕下一块。
学生撕纸,在黑板上展示学生作品。
【评析:课伊始,就让孩子们以一张纸怎么玩激发了学生的兴趣。
让学生通过对折,然后再从折痕的地方撕下,再展示出来,这一过程其实教师是让学生在动手撕纸的过程中初步感知了数学的美。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已经对对称现象有了感性认识,让学生通过观察、主动的分析、判断,以唤起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
】二、研究“对称美”(一)在探究中,自主建构轴对称图形的概念1.认识轴对称图形的特征师:如果我们这些纸看作一个个图形的话?大家看一看这些图形大小?(不一样),你们有没有发现共同的地方?预设生:左右两边是对称的。
《轴对称图形》教案学情分析:本课的知识点是在学生以认识轴对称图形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的,重点是掌握对称轴的知识,能画全轴对称图形所有的对称轴。
四年级的学生已具有一定的操作能力,所以对学生来说并不难,只要抓住重难点,指导如何正确的画出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就能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
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观察、探究、操作等活动,初步认识轴对称现象,了解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的概念,并会识别简单的轴对称图形,找出所有的对称轴,并会设计简单的轴对称图案。
2.经历对生活中具有轴对称性质的图形的观察、分析、判断、归纳和创造的过程,理解轴对称图形的基本性质,并进一步发展学生的观察、归纳、操作和探究能力,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引导学生领略自然世界的美妙与对称世界的神奇,在欣赏丰富多彩的轴对称图形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提高自我的审美情操和审美价值,从而认识数学应用的广泛性,在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验与他人合作的快乐,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和思维品质,并体验探究学习带来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识和确定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
教学难点:找出一些轴对称图形的所有对称轴,以及对轴对称图形基本性质的透彻把握和理解。
教学过程:一、通过剪纸活动,引入新课。
(一)谈话引入剪纸,激发学生兴趣。
1.剪纸是我们中国古老的民间传统艺术之一,那些剪纸艺术家们用一把小小的剪刀和一张小小的纸片,就能剪出许多生动的艺术形象。
今天,同学们,一起来跟着老师学剪纸,请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剪刀和白纸。
2.课件展示剪纸步骤先把一张纸对折,折好的一侧画出图形,用剪刀剪下来,再把纸打开,看一看能得到一个什么样的图形?大家也可以画上自己喜欢的图案。
3.师生共同剪纸教师提示学生剪纸时要注意安全,剪好后举起自己的作品,向大家展示,师边欣赏边请同学们观察大家剪好的作品有什么共同特征。
学生可能会说:两边一样,左右相等,都是对称的、两边可以重合,轴对称等。
4.引入新课,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轴对称图形,板书课题:“轴对称图形”。
•••••••••••••••••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精选20篇)身为一位优秀的老师,我们要在课堂教学中快速成长,借助教学反思可以快速提升我们的教学能力,写教学反思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精选2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四年级下册《轴对称图形》教学反思篇1今天是第7遍讲这节课,教案已经非常熟悉,但由于有几十位老师听课,多少还是有些紧张。
这节课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的内容,轴对称图形的初步认识实在二年级,知道了什么是轴对称图形和对称轴,这是对轴对称图形的再认识,所以这节课开始先对什么是轴对称图形进行了复习,唤醒学生对轴对称图形的认识。
我的教学设计的第一环节是先让学生观察给出的轴对称图形介绍对称点的定义,让学生自己找出其他对称点,学生上台自己汇报。
在汇报过程中学生回答的比较完整说的也很好,但在姿态方面孩子有待提高。
汇报后引导学生完成作业纸上的活动一,一代表上前汇报发现的结论,我适时板书。
在教学这个环节的过程中,绝大部分学生能够得出结论,但对结论的理解却并不深刻。
在平常的课堂中可能会找很多学生再进行重复或者再解释一遍,但在公开课中往往一笔带过,不会重复很多次。
问题的根本原因可能是学生理解的并不深入,还有待探究。
第二个教学环节是利用轴对称图形的特点补全轴对称图形的另一半。
在此之前让学生通过找出谁是你的对称点的游戏进行练习,效果比较好,也暴露出一些问题:部分学生找错对称点,原因是到对称轴的距离不相等,没有把握准确这个特点。
教室里有四个大组,每个大组一排有两人,对称轴是中间过道,为了方便学生看出来特意找出几名学生充当对称轴,部分学生把和自己的不同组但同一位置的学生当做自己的对称点,没有理解到沿着对称轴对折对称点会完全重合这个定义。
补全图形时我让学生自己探究方法,提示学生思考怎么样画的又快又好?完成后在小组里说一说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