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概论笔记(邢福义)
- 格式:pdf
- 大小:296.69 KB
- 文档页数:22
《语言学概论》(邢版)要点总结—导言
导言
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
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
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
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
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
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语言与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四、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区别?五、什么是副语言和人工语言?二者有什么关系?1、语言:从结构上看,语言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从功能上看,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识的工具。
语言具有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其他属性{民族性和生成性(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模糊性}2、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什么是符号):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和意义)。
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3、语言符号的特征:语言中的词语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2、稳固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3、渐变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采取渐变的方式)4、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4、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系统和规则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过程都取决于整个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语言虽然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还有其他副语言如文字、体态等交际工具,但是副语言只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一般使用范围有限,语言是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副语言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第二性的。
因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5、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语言和言语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区别在于: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这种区别是区分语言单位和言语单位的主要标准,如语素、词和固定短语属于语言单位,而自由短语和具体的句子都属于言语单位);语言是有限、稳定的,言语是无限、多变的.联系: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第6章语用学
6.1 复习笔记【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语用和语用学
1.语言运用(语用)
语言运用是指交际双方在一定场合,为着一定目的,以某种方式进行的话语表达和话语理解的活动。
表6-1 语言运用(语用)
2.语用学
(1)语用学的兴起
表6-2 语用学的兴起
(2)语用学的任务
表6-3 语用学的任务
(3)语用学与相关学科
表6-4 语用学与相关学科
考点二:语言环境
1.含义
语言环境(context)简称语境。
语境是语用研究中的一个核心概念。
语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
表6-5 语言环境的含义
2.语境的构成
语境是由影响言语交际的各种相关因素构成的,主要包括语言内部的上下文语境和语言外部的情景语境、背景语境。
表6-6 语境的构成
3.语境的功能
语境的功能指语境对意义的表达和理解所产生的影响,语境并不是独立地发挥功能,而是参与、协助话语的表达和理解。
可以分别从话语的表达和话语的理解两个角度考察语境的功能。
表6-7 语境的功能
考点三:语用原则
1.合作原则
表6-8 合作原则。
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1.1 复习笔记一、语言的性质和范围1.语言的性质(1)语言的定义①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由词语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符号性和系统性。
②从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人们需要而且可以用语言来进行社会交际,用语言来认识世界,思考问题。
(2)语言的符号性①能指与所指a.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b.甲事物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c.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②语言符号的主要特征a.任意性任意性是指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
第一,同样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不同的语义内容,如多义词、同音词;第二,不同的语音形式可以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同义词;第三,不同的语言可以用不同的语音形式代表相同的语义内容,如汉语的“马”[ma214]和英语的horse都可以指马。
b.稳固性稳固性是指语音和语义一旦约定俗成就稳固下来,不可随意改变。
因为语言是人们社会交际的工具,语音和语义关系的随意改变会导致社会交际无法正常进行。
(口令、暗号的意义不属于一般语言意义。
)c.渐变性渐变性是指语言符号随着社会的发展发生渐变。
第一,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为了适应社会的发展变化,语言符号会发生变化;(例如,古代汉语中很多词语的音和义发展到现代汉语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第二,语言符号一般只能采取渐变方式,因为突变会破坏语言符号的稳固性,影响正常交际。
其他的一些符号有的可以发生突变,如密电码一旦泄密,就可以随时更换。
d.线条性线条性是指说话时语言符号在时间上依次出现,像一根线条一样。
第一,人的发音器官只能依次发出一串音素、音节或词语;第二,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不能有空间上的上下相叠的关系。
(3)语言的系统性①语言系统性的内涵系统指由若干互相联系的元素构成的整体,而系统性则是指系统元素之间的联系性。
《语言学概论》复习要点导言重点名词概念:语言学、普通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共时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一、语言学、语言学的对象和任务二、语言学在科学体系中的地位三、语言学的基本类别根据研究的对象的不同,语言学分为共时语言学和历时语言学、专语语言学和普通语言学。
四、语言学流派各个语言学流派的观点、代表人物有所了解即可,注意布拉格学派、哥本哈根学派以及美国结构语言学派(也称美国描写语言学)都属于结构主义学派,是这一学派的三个分支。
关于语言学流派的具体内容阐述,不作考试要求。
第一章言语的社会功能本章须明确两个大的要点:语言的社会功能,即交际工具和思维工具;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主要名词概念:语言、社会、社会现象第一节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一、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1.语言的交际功能:语言是人类区别于其它动物的一个重要标志。
语言是联系社会成员的桥梁和纽带,是社会成员互相之间交际和交流思想的工具,也是协调社会成员行动一致的工具。
2.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和人类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没有人类社会,就没有语言,人类社会以外的社会无所谓语言。
所谓社会现象是指那些与人类共同体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等活动密切联系的现象。
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语言,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语言,同时社会的变化也给语言以极大的影响,而离开了人类社会,就无所谓语言可言了。
总之,语言就是一种社会现象,同社会的关系非常密切,其产生、发展等都要受到社会的影响。
语言不是自然现象,一方面,语言同社会有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社会的发展变化直接影响着语言的发展变化,也就是说,语言的发展变化是受制于社会的;另一方面,从语言的音义联系看语言不是自然现象,而是社会约定俗成的,没有必然的本质的联系,如果语言是自然现象,世界上的语言应该一样的,没有区别的,而实际上世界上的语言多种多样,而且许多语言中还有方言,这说明语言决不是自然现象。
3.语言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语言不但是社会现象,而且是一种特殊的社会现象。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第2版)笔记和课后习题详解
关注薇公号-精研学习网-查找资料
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
1.1复习笔记
【知识框架】
【考点归纳】
考点一:语言的性质和范围
1语言的性质
(1)语言的定义
①从结构上看,语言是一个复杂的符号系统。
语言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具有符号性和系统性。
②从功能上看,语言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知的工具。
人们需要而且可以用语言来进行社会交际,用语言来认识世界,思考问题。
(2)语言的符号性
①能指与所指
a.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
b.甲事物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c.能指与所指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②语言符号的主要特征
表1-1语言符号的主要特征
(3)语言的系统性
表1-2语言的系统性
(4)语言的社会性(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的形成、发展、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
表1-3语言的社会性
(5)语言的其他属性
表1-4语言的其他属性
2语言的范围
(1)语言与言语
①概念。
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语言学概论读书笔记第一章语言和语言学第一节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1.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表现为:口语、书面语。
2.书面语和口语的主要差别: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在有了文字之后才产生的。
口语发生在一定的社会背景和语言环境中,而且交际双方或各方在进行口头交际的同时常常伴随着各种面部表情、手势和体态,还有各种不同的口气和语调,而书面语一般只记录词语,没有记录这些成分。
书面语有可能比口语积累的语汇丰富,语法结构也更精密,表达方式也更多样化。
3.语言和民族的关系:它们之间的关系比较复杂,二者不存在一一对应的关系。
就大多数情况而言,一个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但在世界上也有不少这样的情况,即不同的民族使用同一种语言,同一种民族却又使用不同的语言。
第二节语言的性质句子是最小的交际单位。
2.符号是根据社会的约定俗成使用某种特定的物质实体来表示某种特定的意义而形成的这种实体和意义的结合体。
3.能指是语言符号的物质实体,能够指称某种意义的成分。
4.所指是语言符号所指的意义内容。
5.组合关系是一个语言单位和前一个或后一个语言单位,或和前后两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叫组合关系,也叫“句段关系”。
它体现在互相关联的语言单位组成的整体中。
6.聚合关系是在同一位置上可以互相替换出现的各个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
7.语言与言语的区别:语言是使一个人能够理解和被他人理解的全部语言习惯,是社会成员约定俗成共同使用的部分,是均质的,是言语活动的社会部分;言语则具有个人特色,因为每个人说话的嗓音,每个音的具体发音,使用的词语和句子结构都不尽相同。
即语言是言语活动中同一社会群体共同掌握的,有规律可循而又成系统的那一部分;而含有个人要素或个人杂质的说话行为和说出来的话(包括写出来的“话”)只能属于言语。
8.语言符号的特征:任意性、强制性与可变性。
人们最初创制单个的语言符号时,用什么样的形式——语音与什么样的内容——语义相结合,并没有什么必然性,而带有很大的偶然性或随意性。
第5章文字学5.1 复习笔记一、文字和文字学1.文字的性质(1)文字和字符文字是记录语言的视觉符号系统,以字符为元素构成。
①文字的基本书写单位是字符。
a.拼音文字的字符一般叫字母,一个字母是一个字符,如英语的字母、日语的假名;b.汉语的字符一般叫字,一个汉字是一个字符;c.计算机操作系统字库中,每个字符都是一个独立的编码单位。
②文字与字符的关系类似于语言与词的关系。
文字和语言都是符号系统,字符和词分别是文字系统和语言系统的符号。
③字符的主要特征是能代表某种具体的语言单位:音素(音位)、音节、语素、词等。
④文字分为广义的文字和狭义的文字。
a.字符包括字母、字和特殊符号(阿拉伯数字、科学符号、标音符号、标点符号)等;b.广义的文字包括:字母、字和特殊符号;c.狭义的文字只包括字母和字,文字一般指狭义的文字。
(2)文字和语言①文字和语言a.能指和所指第一,文字是记录语言的符号系统,字符作为文字系统的符号,也有能指、所指两要素;第二,字符的能指是字形,字符的所指是各种语言单位;第三,字符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也是人为约定的。
b.语言与文字第一,文字是语言的代码,是副语言,文字离不开语言。
第二,语言不依赖于文字,没有文字,可以有口头语言。
②文字的作用a.文字可保留和继承过去的、创造和发展将来的历史和文化。
文字是人类社会文明时代的界碑。
b.文字对语言有非常重要的影响。
第一,文字将语言的听觉符号转变为视觉符号,扩展了语言的功能和使用范围。
第二,文字弥补了语言时地的局限性,在时间和空间上扩展了语言的交际功能。
第三,文字能积极促进语言的发展。
用文字写成的书面语ᅳ般比口头语更严密简洁,语汇更丰富,语法更规范;书面语在一定程度上可消除或减少方言间的语音障碍,促进民族语言的统一和规范,增强了语言的社会功能,扩大了语言的交际范围。
c.文字与语言的关系错综复杂。
第一,一种文字系统可以记录不同的语言系统。
例如,汉字曾用来记录日语、朝鲜语。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第二版笔记邢福义语言学概论第二版笔记1. 引言在邢福义的语言学概论第二版中,作者深入探讨了语言学的概念、原则和应用,并从多个角度对语言的本质进行了研究。
本文将从简到繁、由浅入深地介绍这本书的主要内容,并在对每个章节进行回顾和总结时,提供个人观点和理解。
2. 语言学的基本概念邢福义在第一章中详细介绍了语言学的基本概念。
在我的理解中,语言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它研究的是人类语言的结构、功能和演化。
语言学可以分为不同的分支,如音韵学、形态学、句法学和语义学等,每个分支都有其独特的研究对象和方法。
3. 语言的产生与发展在第二章中,邢福义讨论了语言的产生与发展。
他认为,语言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人类进化的早期阶段,其演化过程中经历了天赋性、习得性和社会性等阶段。
我认同邢福义的观点,语言的发展与人类的认知、社会和文化密切相关,它是人类独特的智力能力和交流工具。
4. 语言的结构与规则第三章探讨了语言的结构与规则。
邢福义介绍了不同语言中的音素、音节、词汇和句子等元素,并解释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在我的理解中,语言的结构和规则是确保交流的有效性和准确性的基础,同时也反映了不同语言系统的独特之处。
5. 语音学及其应用在第四章中,邢福义对语音学及其应用进行了详细介绍。
他解释了不同语音的产生和区分方式,并分析了语音在问答系统、语音识别和人机交互等领域的应用。
我意识到,语音学的学习和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语言,同时也推动了人工智能和自然语言处理的发展。
6. 词汇学及其应用第五章涉及词汇学及其应用。
邢福义解释了词汇的组成和分类,并探讨了词汇在语言理解、机器翻译和自动摘要等方面的应用。
在我的观点中,词汇是语言的基本单位,它的灵活运用和准确理解对有效交流至关重要。
7. 句法学及其应用在第六章中,邢福义对句法学及其应用进行了深入研究。
他介绍了句子的结构和形式,并分析了句法在句子理解、机器翻译和自动问答等领域的应用。
第3章语义学3.1 复习笔记一、语义和语义学1.语义的含义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语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语义。
因此,语义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语言世界都有密切的联系。
语义是语言系统中最复杂的要素,不同的人对语义的认识很不相同,围绕着语言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义理论。
(1)指称论①观点a.把词语的意义与词语指称的对象等同起来;b.认为词语的意义是词语与其所指事物的关系。
②缺陷a.词语的意义不具备词语所指对象的性质。
例如,事物“苹果”具有可食用性,但我们不能吃“苹果”—词的意义。
b.并非所有词语都有所指对象。
例如,表示虚概念的词语“孙悟空、金山、飞马”等在客观世界不存在指称对象。
c.同一个词语在不同场合可以指不同对象,词义并不因此不同。
例如,“我、老师、儿子”可在不同的场合指不同的人。
d.不同的词语可以指相同的对象,但意义显然不同。
例如,“鲁迅”和“《阿Q正传》的作者”所指对象相同,意义不同。
(2)观念论①观点a.词语的功用在于能明晰地标记出各种观念;b.词语代表的观念是其固有的和直接的意义;c.观念是在意识中通过内省可区别的东西,即“感觉和精神意象”。
②缺陷a.许多词语无法在说话人或听话人心中产生意象。
例如,介词“当、因为”,名词“性质、矛盾”,动词“变得、担任”,形容词“好”等。
b.同一词语在不同的人在心中引起的意象很不相同。
例如,说“动物”时,张三头脑中出现一条狗,李四出现一头牛。
c.意义不同的词语,在人们头脑中可能出现相同意象。
例如,“猎狗、狗、哺乳动物、动物”都可能引起同一个意象:一条猎狗。
d.观念看不见摸不着,较为主观,若不通过某种形式表现出来,别人无法了解。
(3)用法论①观点一个词在语言中的用法就是它的意义。
②缺陷a.把词语的意义与语法混为一谈;b.片面认为语言的意义不需要通过实在或思维来解释,只需要在语言世界内部解释;c.用法或使用规则不一定能跟意义划等号。
第3章语义学3.1复习笔记【知识框架】【考点归纳】考点一:语义和语义学1.语义的含义语义是语言的意义,是语言形式所表达的内容。
语义是客观事物现象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即人们对客观事物现象的认识,这种认识用语言形式表现出来,就是语义。
因此,语义与客观世界、主观世界、语言世界都有密切的联系。
语义是语言系统中最复杂的要素,不同的人对语义的认识很不相同,围绕着语言的意义是什么的问题,许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意义理论。
表3-1不同的意义理论2.语义的性质(1)语义的客现性和主观性表3-2语义的客现性和主观性(2)语义的概括性和具体性①词语的意义概括了它所指的各个具体对象的共同特征。
例如,“人”概括了各种人的共同特征,包括男人,女人,中国人,外国人等。
②语义作为言语交际的内容,在具体的话语中是具体的。
例如,“她都三十了,还没找到合适的人”,“人”特指结婚的对象。
③人们在理解和运用词语时,要经历从具体到概括,从概括到具体的转化过程。
(3)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表3-3语义的稳固性和变异性3.语义的类型(1)概念①语义包括词语和句子的意义。
②词语的意义包括语言意义和言语意义。
a.语言意义是词语在语言系统中的概括的、一般的、固有的意义。
b.言语意义是词语在言语交际中的具体的、特殊的、临时的意义。
③语言意义包括语汇意义和语法意义。
a.语汇意义是词语在语汇系统中的独立的意义;b.语法意义是词语在语法系统中的关系意义或功能意义等。
④语汇意义包括概念意义和附加意义。
(2)概念意义①概念a.概念意义(理性意义、指称意义)是人们对所指对象的区别性特征的概括认识。
b.概念意义的作用是区别不同的事物现象,是词语的主要意义。
c.一般实词都有概念意义,少数叹词、象声词、语气词等虚词没有概念意义。
②分类表3-4概念意义的分类③词语的概念意义a.通俗意义在日常生活中广泛使用,专门意义一般只用于特定学科领域。
b.很多词语有通俗意义和专门意义的区别。
第4章语法学4.1 复习笔记一、语法和语法学1.语法的性质语法是语言的结构规则,即词语的组合规则。
(1)语法的规约性①语法制约人们的言语交际活动。
人们说话写文章都必须遵守语法规则,否则就会妨碍交际或受到指责。
②语法规则具有社会约定性。
自然语言语法规则是人们在长期言语交际活动中自然形成并共同遵守的一种社会惯例。
(2)语法的抽象性①语法潜存于具体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中,不能直接感知;②语法是从具体的话语中抽象概括出来的。
(3)语法的生成性①含义语法的生成性是指语法规则可以指导人们生成无限多的从未听说过的新话语。
②表现a.类推性:可以用同类词语替换。
例如,“张大爷”中“张”可以用“王、李、刘”等替换。
b.递归性;同样的结构规则可以反复运用。
例如,名词前面可加多个定语,是反复运用定语的规则。
2.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1)语法形式和语法意义的关系①二者相互联系、相互依存。
没有无语法意义的语法形式,没有无语法形式的语法意义。
例如,“慢慢、高高”表示很慢、很高,其中“很”(程度高)通过重叠形式表示。
②二者不是一一对应的。
一种语法形式可表示多种语法意义,不同语法形式可表示相同语法意义。
例如,“研究工作”可表示偏正关系或动宾关系,两者显性语法形式相同;又如,“我的朋友”与“我朋友”都是偏正关系,但前者有虚词“的”,后者没有。
(2)语法形式(语法手段)语法形式是反映词语的组合规则和语法类别的形式标志,是表示语法意义的形式手段。
①语法形式分类a.显性语法形式,可直接感知,包括语序、虚词、词缀、重叠以及各种语音形式;b.隐性语法形式,不能直接感知,可通过组合、替换、扩展、变换等方式抽象出来。
②语序a.语序是词语排列的先后顺序,是区别不同语法意义的重要语法形式。
例如,“他笑”是主谓结构,“笑他”是动宾结构,区别在于语序不同。
b.语序作为一种语法形式,在不同语言中的重要性不同。
汉语、英语、法语、德语、日语、藏语、彝语等语言中,语序作用重要。
第8章综合性语言学8.1 复习笔记一、心理语言学心理语言学研究语言与思维的关系、语言的生成和理解、语言习得的心理机制和过程。
1.心理语言学的兴起和发展(1)心理语言学的兴起①古希腊时期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对语言与知识的关系进行过哲学领域的论争。
②17世纪法国哲学家笛卜尔开创认识论哲学,开始研究精神世界,关注语言与思维的关系。
③19世纪a.开始使用“心理语言学”这一术语;b.比较人的语言与动物语言,研究儿童语言和智力发展,天生聋哑儿童语言问题。
c.研究属于心理学领域。
④20世纪50年代1954年语言学与心理学委员会召开学术讨论会,会议成果结集为《心理语言学:理论和研究问题概述》出版,标志着心理语言学的正式形成。
该集被称为“心理语言学的宪章”。
(2)心理语言学的发展主要动力来自语言学、心理学、信息科学、计算机科学。
①乔姆斯基创立的转换生成语言学,极大地促进了心理语言学的发展。
a.转换生成语言学要解释从思想到语言、从语言到思想的心理过程;b.“先天的语言能力”等观点促进了语言学与心理学的紧密结合。
②以皮亚杰为代表的现代认知心理学,是心理语言学发展的又一强大动力。
a.皮亚杰相互作用论:先天认知能力和后天客观环境相互作用,才能产生语言能力;b.以维戈茨基为代表的前苏联心理学家,提出“内部语言”学说,建立神经语言学。
③信息科学a.信息论创始人申农创建了一套处理信息的数学方法;b.信息论观点:语言是信息的重要载体,使用语言的心理过程是信息处理的过程。
④计算机科学a.计算机人工智能的研究促使人们深入细致地研究人脑处理语言信息的机制和模式;b.心理语言学的研究结果可让计算机进行模拟,加以检验。
2.心理语言学的主要流派(1)后天论①理论观点a.建立在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基础之上;b.儿童语言是通过后天成人语言的剌激和儿童对成人语言的模仿、强化而形成。
②代表人物a.华生的机械模仿说第一,儿童的语言掌握是一系列“刺激-反应”的结果,靠对成人语言的简单模仿获得。
语言学概论(邢福义)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能指与所指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二者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2)语言与言语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
言语活动是语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简言之就是说话。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
(4)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从词法的角度给语言划分出的类型叫语言的词法类型,又叫形态类型,一般分为四种:词根语、屈析语、粘着语、编插语;从句法的角度给语言分类叫语言的句法分类。
语言的句法分类最常见的是根据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S)、动词(V)、宾语(O)在简单陈述句中的位置来分类,一般分为SVO,SOV,VSO三种类型语言。
(5)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又称为本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
外部语言学又称宏观语言学或边缘语言学。
它主要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
(6)音质音质指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
其变化决定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
(7)音系学是对语言的语音系统的研究。
它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把许多从生理和物理角度分析出来的不同的语音单位归纳成数目有限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
(8)实验语音学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个语音研究的分支学科。
使用实验仪器或电子计算机对语音的各种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涉及语音的各个方面,研究手段和方法涉及多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9)音素与音位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语言学概论(邢福义)复习提纲一、名词解释(1)能指与所指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要的联系,甲事物就是乙事物的符号。
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意义)。
二者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2)语言与言语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系统包括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
言语活动是语用语汇材料和语法规则交流思想的活动,简言之就是说话。
(3)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
(4)词法类型和句法类型从词法的角度给语言划分出的类型叫语言的词法类型,又叫形态类型,一般分为四种:词根语、屈析语、粘着语、编插语;从句法的角度给语言分类叫语言的句法分类。
语言的句法分类最常见的是根据句子的基本成分主语(S)、动词(V)、宾语(O)在简单陈述句中的位置来分类,一般分为SVO,SOV,VSO三种类型语言。
(5)内部语言学与外部语言学内部语言学又称为本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它主要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
外部语言学又称宏观语言学或边缘语言学。
它主要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
(6)音质音质指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
其变化决定于: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形状。
(7)音系学是对语言的语音系统的研究。
它从语言的社会功能出发,把许多从生理和物理角度分析出来的不同的语音单位归纳成数目有限的、有辨义作用的语音单位——音位。
(8)实验语音学20世纪20年代以后逐渐形成和发展的一个语音研究的分支学科。
使用实验仪器或电子计算机对语音的各种特性进行实验研究,研究对象涉及语音的各个方面,研究手段和方法涉及多门学科,是一门综合性的边缘学科。
(9)音素与音位音素是人类语言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的语音单位。
邢福义《语言学概论》配套题库【课后习题(1-8章)】【圣才出品】第1章语言和语言学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答:(1)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从形成到发展变化,甚至直到消亡,都取决于社会意志和社会需要。
离开了社会,语言就不可能生存和发展。
①自然语言系统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
这是自然语言区别于人工语言的一个重要特点。
语言符号是由社会群体共同创造的。
语言符号的形式和意义之间的关系是由一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
某个人最初或者临时使用某种语音代表某种语义,如果得到了社会群体的共同认可,并且加以仿效,才能进入语言系统,成为语言符号。
如果得不到社会的认可,就不能成为语言符号。
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也是由社会群体共同约定的,哪些符号能够与哪些符号组合,不能与哪些符号组合,能够以什么方式组合,不能以什么方式组合,都取决于社会群体使用语言的惯例。
如果得不到社会的共同认可,任何个人或少数人都无法制定或者改变语言的组合规则。
②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
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
无论是语音的变化,还是语义、语法变化,都是为了更好地满足社会交际的需要。
而且语言的任何发展变化都取决于社会的集体意志,任何个人意志都不能决定语言的发展变化。
③一种语言如果不再为社会交际所需要,不再作为社会交际的工具使用,就会消亡。
如西方古拉丁语的消亡,中国满语的趋近消亡,就是典型的例子。
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生命过程都取决于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2)语言是所有交际工具中使用范围和使用领域最广的,人类社会时时刻刻都离不开语言;语言是其他交际工具的基础,其他交际工具代表的都是语言信息。
旗语、电报等交际工具,大多是在语言和文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各有其特殊的服务领域,使用的范围相当狭窄,它们是只适用于某些特殊领域的辅助性的交际工具。
第2章语音学2.1 复习笔记一、语音和语音学1.语音的性质语音是在人类大脑神经支配下由发音器官发出的负载一定意义并能为人们理解的声音。
(1)声学性质①声音的产生a.声波:振动体使周围的空气质点发生振动,由近及远,形成波状运动。
b.声波传到人耳中,使鼓膜发生相应振动,刺激听觉神经,人们就感觉到了声音。
c.声波包含振幅、周期和频率三个物理量。
第一,振幅,指空气质点离开平衡位置最大的偏移量;第二,周期,指空气质点完成一个全振动所需要的时间;第三,频率,指空气质点在一秒钟内完成全振动的次数。
②语音四要素a.音高第一,音高指声波每秒钟振动频率的高低,频率单位赫兹(Hz),代表“次/秒”。
第二,声波振动频率越高,音高越高;振动频率越低,音高越低。
第三,人耳可以感知的频率在20赫兹~20000赫兹。
第四,长、厚、松的发音体音高较低,薄、短、紧的发音体音高较高。
第五,音高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各种声调和语调。
b.音强第一,音强指声音的强弱,单位是分贝(dB),人耳能忍受的最大声音强度为130分贝。
第二,音强决定于声波振幅的大小:振幅大,声音就强;振幅小,声音就弱。
第三,语音强弱跟发音时用力程度有关。
发音时用力越大,呼出气流越多,声音越强。
第四,音强在语音中的作用是构成重音和轻音。
c.音长第一,音长指声波振动持续时间的长短,通常以毫秒(ms)为单位。
第二,声波振动持续的时间长,声音就长;持续的时间短,声音就短。
第三,语音的长短跟发音的速度快慢有关。
第四,音长在许多语言和汉语方言中具有区别意义的作用。
d.音质第一,音质指声音的性质、特色,它是语音最重要的属性。
第二,音质变化的决定条件:发音体、发音方法、共鸣器的形状。
③非音质形式a.音长、音高和音强的特征合称为非音质形式,又叫音律形式。
b.语音学重点研究音长、音高和音强的相对变化。
c.音高、音强与音长是相互关联的。
第一,一般升调都比降调要长;第二,时长变化对轻重音的区别有重要作用;第三,音高的变化对于重音有重要影响。
语言学概论第1章语言与语言学第1节语言的性质和范围一、为什么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为什么说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二、什么是符号?语言符号有什么特点?三、语言和言语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四、口语和书面语有什么区别?为什么会有区别?五、什么是副语言和人工语言?二者有什么关系?1、语言:从结构上看,语言就是由词语这种符号构成的复杂系统。
从功能上看,是人类进行社会交际和思维认识的工具。
语言具有符号性、系统性、社会性及其他属性{民族性和生成性(指人们可以根据有限的语言符号和组合规则生成无限的句子)模糊性}2、语言的能指和所指(什么是符号):用甲事物代表乙事物,而甲乙两事物之间没有必然联系,甲事物就是代表乙事物的符号,其中甲事物就是符号的能指(形式),乙事物就是符号的所指(内容和意义)。
符号的能指和所指之间的关系是人为约定的。
3、语言符号的特征:语言中的词语就是一种符号,具有符号的特征。
1、语言符号的任意性(用什么能指代表什么所指是任意的)2、稳固性(语言符号一旦约定俗成以后就具有稳固性)3、渐变性(为了适应社会发展的变化,采取渐变的方式)4、线条性(语言符号在言语中只能有时间上的前后相继的关系)4、语言的社会性:语言是社会交际的工具,社会是语言的本质属性。
自然语言系统和规则是由特定的社会群体共同约定俗成的,而不是由个别人或少数人创造的语言的发展变化离不开社会,无论是新词语的产生,还是旧词语的消亡,都取决于社会交际的需要。
由于自然语言从生到长到死的整个过程都取决于整个社会,所以说社会性是自然语言的本质属性。
语言虽然不是人类唯一的交际工具,还有其他副语言如文字、体态等交际工具,但是副语言只是辅助性的交际工具,一般使用范围有限,语言是一种独立的交际工具,是第一性的,副语言是建立在语言的基础之上的,是第二性的。
因而,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5、语言和言语的区别:语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语言包括语言系统、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狭义的语言只指语言系统,而言语则包括言语活动和言语作品。
语言和言语既有一定的区别,又有密切的联系,主要区别在于:语言是抽象的,言语是具体的;语言是社会的,言语是个人的;语言是现成的,言语是临时的(这种区别是区分语言单位和言语单位的主要标准,如语素、词和固定短语属于语言单位,而自由短语和具体的句子都属于言语单位);语言是有限、稳定的,言语是无限、多变的。
联系:一方面,语言来自言语,依存于言语,没有言语就没有语言,但是另一方面,语言又制约着言语,指导人们进行言语实践。
6、口语和书面语:语言包括口语和书面语两种不同的表现形式。
口语是以语音为载体的语言形式,书面语是以文字为载体的语言形式。
因为语言形式的载体不同,所以形成了不同的表达风格。
口语用词通俗,句子简短,结构松散;书面语用词文雅,句子较长,结构严谨。
关系:书面语在口语的基础上产生,即口语是第一性的,书面语是第二性的。
但书面语又是口语的发展和提高。
他们之间总有一定的差异出现“言文不一”,但是如果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别太大,就会产生变革,如“五四”时期,废除文言改用白话文运动。
7、副语言:又称为准语言,是指人类其他的辅助性交际工具,如文字、体态等,分为依附性副语言如文字、电报代码等,是语言的代码,一般可以准确地转换为语言。
另一种是独立性副语言如体态语、美术语言,可以独立使用。
副语言的价值在于不语言的不足,但由于使用范围有限。
8、人工语言:是与自然语言(是由社会群体在日常交际活动中自然形成的语言,如汉语、英语)相对是概念,是指个别人工设计出来的语言,如电报代码、计算机语言,其中,世界语就是一种典型的人工语言。
9、副语言和人工语言的联系:第2节语言的结构1、句子应该算语言单位还是言语单位?为什么?2、语言的层级与语言的子系统有什么关系?3、举例说明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
4、举例说明汉语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的特点。
5、语言类型的词法分类和句法分类各有哪几种?他们有什么特点?1、语言的层级和语言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语言系统可以分为:语音、语义、语汇、语法四个子系统。
语言的层级可以分为下层和上层,其中语言层级系统的下层是语言的形式层,即子系统中的语音层,包括音位和音节。
语言层级系统的上层是语言子系统中语音和语义结合的符号和符号组合层。
包括:语素、词、句子。
2、语言的子系统:1、语音系统(特点:语音系统由音位和音节构成,系统性主要体现在音位之间的对立如,汉语普通话辅音系统中有送气和不送气的系统对立,和音节内部的组合如,汉语有丰富的复元音但是,没有复辅音)2、语义系统(特点:其系统性体现在义项的聚合关系和句子的组合规则上)3、语汇系统(特点:包括语素、词和固定短语三级语汇单位,又因词语的地位和作用不同,分为基本语汇、通用语汇等类别)4、语法系统(就是语言符号的组合规则系统,如结构关系中的动宾结构关系。
)3、语言的基本关系(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组合关系:若干较小的语言单位组合成较大的语言单位,其构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是组合关系,又称线性序列关系,如词构成句子,同时组合关系就是结构关系且是有立体的层次关系,如主谓结构,动宾结构等。
聚合关系:具有相同组合功能的语言单位之间的关系,就是聚合关系,又称联想关系。
如汉语音节中的声母之间,都是聚合关系。
举例说明语音、语义、语汇、语法的组合关系和聚合关系:4、语言的结构类型:词法类型(分类):词根语(又称为独立语,其特点是缺乏形态变化,语法意义主要靠词序和虚词来表示,如汉语),屈折语(通过各种屈折方式来表示语法意义,内部屈折如阿拉伯语,外部屈折如英语的单数变复数)粘着语(附加多种词缀来表示)编插语(以动词词根为中心,在词根前后加词缀来表示语法意义和词汇意义)句法类型(分类):主语-动词-宾语、主语-宾语-动词、动词-主语-宾语。
第三节语言的功能1、为什么说语言的交际功能是其他功能的基础?语言的文化功能是由社会功能派生出来的吗?为什么?2、为什么很多国产商品的包装、说明书等不用中文而用外文,不用简体字而用繁体字?这与语言的什么功能有关?3、汉语中表示亲属关系的词泾渭分明,表兄和表弟,表姐和表妹,既要说出性别,还要分出年龄的大小,而英语中却一律称为cousin。
汉语中的伯父、叔父、姨夫、姑父、舅父等,在英语中没有内涵与外延相等的词和它们一一对应,英语中一律称为uncle。
请从文化的角度说明这种区别反应的什么问题。
4、有人认为思维离不开语言,你认为对吗?为什么?(不对,因为人在社会交际中,可以用语言思维也可以用其他方式,如体态语之类的副语言来思维,但语言是思维最主要的工具)5、什么是语言的认知功能?认知功能表现在哪些方面?1、语言的社会功能:交际功能和标志功能2、交际功能:体现为语言与社会的密切关系上,语言是社会中的人们相互交际最主要的工具,语言的社会交际功能是语言的本质功能,是其他诸如文化功能等的基础,因为语言就是为了适应社会交际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的,离开了社会交际需要,语言的生命就不可能存在。
也不可能有其他功能。
3、思维功能与语言交际功能的关系:语言的思维功能是语言交际功能的产物,因为,语言是在社会交际活动中产生的,而不是在个人思维活动中产生的,不在社会交际中学习和使用语言,是不可能用语言来思维的。
4、语言的标志功能:语言是一个民族、一个地区、一个社团的标志,是情感维系的纽带,是一个人身份和文化素养的标志,同时还是作家个人言语风格的标志。
如老舍小说“京味”特征。
5、语言与文化:A文化:社会成员共同创造并拥有的所有事物现象。
特征是超自然性(人为创造的)和超个人性(社会现象)分类:物质、智能、制度、精神文化B语言的文化特征: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具备超自然性和超个人性特征。
语言还属于制度文化(因为语言系统是一种社会惯例,言语行为是一种社会行为,人们的言语行为必须符合社会惯例)精神文化C语言的文化功能:(1)文化镜像功能(反映其他文化面貌的镜子)表现在:1、言语作品内容,如历史文献记录史前文化和人类文明发展。
2、语言系统本身也记录和反映人类文化面貌,如贝壳作为货币,与钱有关物品带“贝”字,3、语言还可以解揭示没有被语言作品记录下来的文化(2)文化传承功能(文化传播和继承的工具):6、克服语言障碍的办法:普及和发展外语教育和提高语言信息处理包括自动翻译的能力。
7、语言与心理:语言交际实质上是一种信息处理(编码-发送-传递-接受-解码),也是一种心理活动过程。
语言心理功能:指语言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的作用。
包括思维功能(抽象思维最主要的工具就是语言,而且可以帮助人们固定和保存思维的成果)和认知功能8、认知功能:指语言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一、语言在信息输入环节起重要作用,如通过语言获得历史知识和非亲历的知识。
二、在信息匹配环节也起重要作用,如通过语言分类储存对事物如颜色、形状、人亲属关系,社会身份等的认识。
三、在对输入信息进行特征分析的环节也起重要作用。
第4节语言学及其发展1、什么是内部语言学?什么是外部语言学?请举例说明。
2、索绪尔语言理论主要包括哪些内容?3、现代语言学与古代、近代语言学的主要区别是什么?转换生成语言学与结构主义语言学有什么异同?4、系统功能语言学的代表人物是谁?他的主要理论是什么?5、综合性语言学大批产生的主要原因有哪些?1、语言学:是研究人类语言的科学。
任务:研究语言的结构和功能,追溯语言发展演变的历史,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
2、内部语言学:又称为本体语言学或微观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的内部结构。
如20世纪50年代以前,将语言看作由语音、语法和语汇构成。
语音是语言的形式,语汇是语言的建筑材料,语法是词构成和变化以及组词成句的规则。
3、外部语言学:又称宏观或边缘语言学,主要研究语言与其他相关现象的关系。
如社会语言学、文化语言学等,与内部语言学没有太明确的界限。
4、共时语言学:研究某一时期的语言状况,如现代汉语语言学,历时语言学也称“历史语言学”研究语言的发展演变,如词源学,汉语史。
5、语音学发展:古代语言学(古代西方、印度语言学和中国古代语言学)——近代语言学(历史比较语言学)——现代语言学(结构主义语言学索绪尔)——当代语言学(转换生成语言学、系统功能语言学、综合性语言学)6、索绪尔语言理论: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现代语言之父第1,区分语言和言语第二,指出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第三,区分共时研究和历时研究第四,区分内部语言学和外部语言学以上内容共同构成结构主义语言学的基本理论。
7、系统功能语言学:也叫功能主义语言学,代表人物是韩礼德,强调语言的社会功能,注重语言的工具性质,认为语言的共性首先表现在语言所实现的功能上,其次才体现在各种结构上,因此,语法描写应从意义入手,对该语言的意义潜势做出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