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全国“创新杯”电类说课大赛课件一等奖作品:纯电容电路说课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5.22 MB
- 文档页数:32
《纯电容电路》说课教案各位评委老师你们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国家规划教材,周绍敏主编的《电工基础》第八章第3节,本课程是电子类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
下面我将从教学设计、教学实施、教学收获三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一、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教学内容是本章也是全书的一个重点,电容元件是电子元件中的基础元件,在第四章我们已经分析过电容的基本性能和在直流范围内的应用,本节课既是电容在应用范围上的延续和拓展,又是学习RLC串联电路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
(二)确立目标根据教学内容的结构特征,依据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学生的实际水平,确定本课的教学目标如下:(1)认识:纯电容电路及电容的容抗(2)掌握:纯电容电路电压和电流的数值、相位关系(3)了解:隔直电容和旁路电容(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难点的确立教学重点:纯电容电路中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和数值关系,以及电容元件对电流的阻碍作用。
这些知识是今后学习电动机、变压器、电子技术的基础,特别是在收音机、电视机以及通信设备中应用更广泛,故设为本节课的重点。
教学难点:纯电容电路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
学生理论知识的欠缺,使其难以理解这部分内容,所以将它定为本节课的难点。
2、重难点的处理和突破通过任务引导使学生理解掌握重点知识。
通过仿真实验突破难点。
(四)教学方法1、教学方法任务引导式教学法:是将所要学习的新知识隐含在一个或几个任务之中,学生通过对所提的任务进行分析、讨论,明确它大体涉及哪些知识,并找出哪些是旧知识,哪些是新知识,在老师的指导、帮助下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最后通过任务的完成而实现对所学知识的掌握。
事实上它并不是简单的给出任务就了事,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学会学习。
任务引导式教学法,改变了传统的一根粉笔、一张嘴的教学模式,不仅发挥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同时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
2、教学手段仿真演示:增加直观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多媒体教学:可以节省时间,提高课堂利用率。
纯电容电路纯电容电路由绝缘电阻很大、介质损耗很小的电容器组成的交流电路.可以近似认为纯电容电路。
1) 电压与电流的相位关系当电容器接到交流电流上时,由于外加交变电压在不断变化,电容器就不断进行充、放电,电路中就产生交变电流,其数值等于电容极板上电荷量的变化率,即式中——电容两端电压变化率。
纯电容电路中正弦电压和电流的波形如图2 -26所示。
把一个周期内的电压变化也分为四个阶段来分析:(1)在电压的第一个1/4周期内,电容两端电压由零增加到正向的最大值,电压变化率为正,所以电流为正,这就是充电电流。
电压为零时,电压变化率最大,充电电流最大;电压为最大值时,电压变化率为零,充电电流为零。
(2)在电压的第二个1/4周期内,电容两端电压由正的最大减小到零,电压变化率为负,电流为负,这就是放电电流。
在电压最大时,放电电流为零;在电压为零时,放电电流与充电电流相反。
(3)在电压的第三个1/4周期内,电压由零变化到负的最大,电容器反向充电,电流为负值。
(4)在电压的第四个1/4周期内,电压由负的最大变化到零,电容器反向放电,电流变为正值图2-26中画出了电容上电流的波形图。
由图可见,电容电流的变化规律为正弦波形图,其频率与电压相同;电容上的电流超前电压90°,它们的相量图如图2-27所示。
2)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我们也可以像纯电感电路那样做一个交流电压加在纯电容上的实验,通过分析数据,也能得到与纯电感类似的结论。
在纯电容电路中,电压与电流有效值之比为一常数.用Xc来表示.称为容抗,或与感抗类似,容抗Xc在电容电路中起着阻碍电流通过的作用,它的单位也是欧姆(Ω).经分析证明,容抗Xc与电容C、频率f的乘积成反比,即式中C—电容器的电容量(F);f—电源电压的频率(Hz)Ω—电源电压的角频率(rad/s),ω=2Πf3)纯电容电路的功率纯电容电路中的瞬时功率与纯电感电路中的功率很相似,其瞬时电压值与瞬时电流值逐点相乘,就可以画出如图2-28所示的瞬时功率波形图。
§ 1.2.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陕西省明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顾雅祺授课班级:11电子2班班级人数:32人授课时间:2012年9月19日课时安排:3学时授课类型: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教具准备:器材:二极管、小型变压器、导线、万能板、示波器、万用表。
电化教具:《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教学课件,多媒体投影教材分析:取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张金华主编《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地位:本课题既第一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教材的重点。
学情分析:与平行班相比,该班学生的气氛活跃,学习习惯总体较好,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理实一体化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焊接组装简单电路的基本能力,并能正确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
教学内容地位分析:第一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教材的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电路组成2、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波形3、初步掌握电路的参数计算能力目标:能自主制作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并能解决简单问题 德育目标:培养严谨、细致、规范的作风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重点: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电路制作2、工作波形和电压的测量教学难点:工作原理和波形分析及电路的故障诊断教学关键点:学以致用教法:项目教学法做中学、做中教:体现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任务驱动法:给定任务,引导、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传帮带的和谐课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
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觉效果,教学形象直观。
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启发性讲授,传授知识。
学法:参与学习法实验观察:利用自己制作的电路作品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小组讨论:讲解控制过程,培养学生能思考能表达的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项目导入—项目实施—项目分析—项目评估—项目拓展〈板书设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一、项目导入二、项目实施三、项目分析四、项目评估五、项目拓展1、多媒体教学模块1 观察比较1、工作原理波形1、作品评估1、书面作业2、任务书归纳特点分析(重难点)2、项目小结 2、拓展作业模块2 依据电路2、故障诊断(难点)实际制作 A 任一二极管击穿模块3波形记录 B 任一二极管虚焊电压测量 C 任一二极管接反3、参数计算〈课后记〉。
《生产线物料自动打包装置》项目教学整机电路板的装配说课稿设计者姓名:邱建全所在学校:福建省晋江职业中专学校晋江职校电子教研组2012年6月20日《生产线物料自动打包装置》项目教学——任务三:整机电路板的装配说课稿晋江职校电子组邱建全★说课目录一、总说(教学理念,教学思路)二、说教材◆学情分析◆教材简析◆素质教育目标◆重点、难点及化解办法三、说教法、学法(一)教法◆情境设置法◆项目导入法◆任务驱动法(二)学法◆分组互助法◆实践操作法◆应用式学习法四、说教学程序设计◆项目活动一:项目导入,引发讨论(约3分钟)◆项目活动二:项目技术文件标准培训(约13分钟)◆项目活动三:“加工生产”电子产品(约55分钟)◆项目活动四:质量标准评价(约13分钟)◆项目活动五:项目小结(约3分钟)◆项目活动六:作业与课后延伸(约2分钟)五、谈板书设计六、教学反思一、总说(教学理念,教学思路)◆我校作为首批276所建设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之一,全校上下正进行着人才培养模式与课程体系的大力改革,三年级开设《电子产品装配与调试》这门课程;厦门、泉州、晋江电子企业众多,特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代工”和“顶岗”骤增;所以我们学校洞察用人需求,编出了校本教材,实现零距离上岗,校企无缝对接,适应当地企业的用人需求。
◆作为执教者,根据人才需求,结合学校有两条标准的电子装配生产线的实验环境,本堂课的教学理念是:项目驱动教学法。
实施“做中学,学中悟,悟中学”的教学思路。
搭建新教学理念与新教学行为之间的桥梁,应该是确实有效地组织教学的重要保证。
二、说教材◆学情分析对学生学情的了解是上好一堂的依据,首先我来谈一下学情的分析。
我执教的是即将走上工作岗位的09秋电子班学生, 他们已较扎实掌握专业知识和技能,且该班活跃,对专业实践课程颇感兴趣,我作为班级的班主任,对他们的情况也较为知根知底,该班已经两次下企业顶岗实习,对企业的流水线作业、质量、规范、安全意识较好;厦门、泉州、晋江电子企业众多,特别中小企业转型升级,“代工”和“顶岗”骤增,也为他们的学习激情添砖加瓦。
§ 1.2.2单相桥式整流电路陕西省明德职业中等专业学校顾雅祺授课班级:11电子2班班级人数:32人授课时间:2012年9月19日课时安排:3学时授课类型:实践与理论一体化教具准备:器材:二极管、小型变压器、导线、万能板、示波器、万用表。
电化教具:《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教学课件,多媒体投影教材分析:取材:高等教育出版社张金华主编《电子技术基础与技能》 特点: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
地位:本课题既第一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教材的重点。
学情分析:与平行班相比,该班学生的气氛活跃,学习习惯总体较好,而且通过前面内容的理实一体化学习,大部分学生已经具备焊接组装简单电路的基本能力,并能正确使用示波器和万用表。
教学内容地位分析:第一章的重点和难点,也是整个教材的重点。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电路组成2、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及工作波形3、初步掌握电路的参数计算能力目标:能自主制作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并能解决简单问题 德育目标:培养严谨、细致、规范的作风和团队协作能力教学重点: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电路制作2、工作波形和电压的测量教学难点:工作原理和波形分析及电路的故障诊断教学关键点:学以致用教法:项目教学法做中学、做中教:体现学生课堂主体作用。
任务驱动法:给定任务,引导、启发学生明确学习目的。
分层教学法:在教学中通过传帮带的和谐课堂使每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够获得成功的体验。
多媒体演示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的视觉效果,教学形象直观。
讲授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启发性讲授,传授知识。
学法:参与学习法实验观察:利用自己制作的电路作品进行实验,观察现象。
合作探究: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学习,树立团队合作意识。
小组讨论:讲解控制过程,培养学生能思考能表达的综合素质。
教学过程:项目导入—项目实施—项目分析—项目评估—项目拓展〈板书设计〉单相桥式整流电路一、项目导入二、项目实施三、项目分析四、项目评估五、项目拓展1、多媒体教学模块1 观察比较1、工作原理波形1、作品评估1、书面作业2、任务书归纳特点分析(重难点)2、项目小结 2、拓展作业模块2 依据电路2、故障诊断(难点)实际制作 A 任一二极管击穿模块3波形记录 B 任一二极管虚焊电压测量 C 任一二极管接反3、参数计算〈课后记〉。
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课题】电容器的识别与检测(高等教育出版社《电工技术基础与技能》第4章)【课时】1课时(45分钟)【设计理念】为了体现“做中学,做中教”,“乐中学,学中乐”以及职业特色教育的新教学理念,同时也为了使学生能够在实际电路板上识别电容,了解它的作用,检测它的好坏,因此,在教学中采用项目教学法,模拟职业情境组织教学,让学生从真实电视机主板上识别电容器,从中穿插小游戏环节,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配合上任务驱动,使整个教学过程围绕要完成的任务环环相扣,由浅入深。
【设计亮点】引入职业场景组织教学,让学生对真实的工作环境与任务有了一定的体验,同时也充分调动了学生对学习内容的好奇心及兴趣,在教学过程中穿插游戏等环节与学生进行互动,增添了课堂教学形式的丰富性和趣味性,充分体现了“乐中学,学中乐”的理念。
同时采用任务驱动模式,又突显了“做中学,做中教”的先进教学理念。
【内容简析】电容器是电子设备中大量使用的基本元件之一,广泛应用于电路中的耦合,旁路,滤波,储能等方面,几乎每一个完整的电路设计图中,都离不开电容器的身影,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因此,电容器的识别与应用这一内容对电类专业的学习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也能为后续相关内容的学习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
在教材的安排和处理上,为了让学生对电容器有一个全面,简要的了解,引起他们深入探究的欲望。
我整合了教材4.1、4.2、4.4节的内容,吸之精华、取其概要,使原本抽象的理论形象化,简单化,实用化。
【学情简析】针对职高学生理解力不强,但动手能力较强的特点,故本堂课是以“学生为主”,主动学,主动练,主动交流为原则,达到让学生真正手动、心动、脑动的目的。
【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了解电容器的种类与基本参数。
✧技能目标会从外观上判别电容器管脚的正负极性。
掌握指针式万用表检测电容器质量的方法。
✧情感目标养成仔细观察、认真记录、规范操作和安全生产的职业习惯。
【重点难点】重点:1.认识常用电容器的种类、基本参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