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物理电路解题技巧
- 格式:pptx
- 大小:668.46 KB
- 文档页数:9
初中物理电学的解题技巧3篇要说物理这门学科哪一个部分最难,相信大部分人给出的答案都会是电学部分。
电学自我们接触以来,就一直是物理学习的重点。
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初中物理电学的解题技巧,欢迎大家阅读参考,我们一起来看看吧!初中物理:电学的解题技巧大全判断物体是否带电的技巧(1)、若两物体相互吸引。
则物体带电情况有两种:①都带电且带异种电荷;②一个带电、一个不带电;(2)、若两物体相互排斥。
则物体带电情况是:都带电且带同种电荷。
判断变阻器联入电路部分的技巧(1)、若是结构图,则滑片与下接线柱之间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部分;(2)、若是电路符号图,则电流流过的部分就是联入电路的部分。
判断串、并联电路和电压表与电流表所测值的技巧(1)、先把电压表去掉,把电流表看成导线,(2)、在看电路中有几条电流路径,若只有一条路径,则是串联;否则是并联;(3)、从电源正极出发,看电流表与谁串联,它就测通过谁的电流值;在看电压表与谁并联,它就测谁的两端电压值。
对与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引起电表示数变化的规律(一)、若是串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先根据滑片的移动情况判断出滑动变阻器电阻的变化情况,在根据串联电路特点判断出电路中总电阻的变化情况,据欧姆定律I=U/R,U一定判断出电路中总电流的变化情况(即:电流表的变化情况)。
(2)、电压表的示数变化有三种情况:a、当电压表与电源并联时,其示数不变;b、当电压表与定值电阻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同;c、当电压表与滑动变阻器并联时,其示数与电流表变化相反。
(二)、若是并联电路具体做法是:(1)、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没有滑动变阻器或开关,则滑片移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通断时,其示数不变。
(2)、若电流表所在支路上有滑动变阻器或控制该支路的开关,则电流表示数与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相反或与电路中的总阻值变化相反;(3)、电压表示数始终不变。
中考物理:电学解题技巧判断电路故障的技巧(一)、用电流表和电压表(1)、若电流表有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短路;若电流表无示数,电路有故障,则一定是某处开路。
初中物理电路故障分析题解题方法与答题技巧一、根据现象判断电路故障现象1:用电器不工作(1)串联电路:如果其他用电器均不能工作,说明某处发生断路;如果其他用电器仍在工作,说明该用电器被短路了。
(2)并联电路:如果所有用电器均不工作,则干路发生断路;如果其他用电器仍工作,则该用电器所在支路发生断路。
现象2:电流表示数正常,电压表无示数(1)分析:“电流表示数正常”表明电流表所在的电路为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电压表。
(2)故障原因:①电压表损坏;②电压表接触不良;③与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短路。
现象3: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1)分析:“电流表无示数”说明电流很小或几乎无电流通过电流表,“电压表有示数”表明电路中有电流通过。
(2)故障原因:①电流表短路;②和电压表并联的用电器断路。
现象4: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1)分析:“电流表、电压表均无示数”表明无电流通过两表. (2)故障原因:①两表同时短路;②干路断路导致无电流.二、测量小灯泡电阻或电功率实验中常见的故障现象故障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小灯泡不发光小灯泡短路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小灯泡不发光小灯泡断路或电流表与电压表互换位置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没有示数,小灯泡不亮滑动变阻器断路或开关断路闭合开关,过了一段时间,灯泡突然变亮,电流表、电压表示数均增大滑动变阻器短路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灯泡发光过亮滑动变阻器“上上连接”无论怎样移动滑片,电流表和电压表的示数不变,灯泡发光较暗滑动变阻器“下下连接”三、练一练1. 在探究串联电路电流规律的实验中,错将开关接在L1两端,电路图如图所示,其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由于其中一个灯泡可能出现了故障,当开关S闭合前后,电流表指针所在的位置不变,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A. 若灯L2都不发光,则只有L1短路B. 若灯L2都不发光,则只有L1断路C. 若灯L2都发光,则只有L1短路D. 若灯L2都发光,则只有L1断路1.【答案】C【解析】若灯L2不发光,则可能是灯L2短路或断路,与灯L1短路或断路无关,故AB中的描述不合题意;若灯L2发光,说明只有灯L1出现故障,且不可能是断路,因为灯L1断路在闭合开关前灯是不可能发光的,故只能是灯L1短路,所以C正确,与题意相符,D错误,不合题意.故选C.2. 如图所示的电路,闭合开关,观察发现灯泡L1亮、L2不亮.调节变阻器滑片P,灯泡L1的亮度发生变化,但灯泡L2始终不亮. 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A. 灯泡L2短路了B. 滑动变阻器短路了C. 灯泡L2灯丝断了D. 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2.【答案】A【解析】若灯L2短路了,则L2不亮,L1照常发光,故A正确;若滑动变阻器短路了,L1、L2串联,都可以发光,故B错误;若灯泡L2灯丝断了,则L1也不能发光,故A错误;若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则整个电路断路,两灯都不亮,所以D错误.故选A.3. 小雨在做测定小灯泡额定功率的实验中,将正常的电流表、电压表接入电路,如图所示.当闭合开关后,发现电流表有读数,电压表读数为零,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读数始终为零,其原因可能是()A. 开关接触不良B. 小灯泡短路C. 小灯泡的钨丝断了D. 滑动变阻器接触不良3.【答案】B【解析】电流表测电路中的电流,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闭合开关后,电流表有示数,则电路是通路;电压表无示数,说明电压表短路或小灯泡短路;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时电流表读数有变化,电压表示数始终为零,说明小灯泡短路或电压表短路,故B符合题意.故选B.4. 实验课上,同学们把两个相同规格的小灯泡连接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中,闭合开关后,两灯发光. 此时,一同学不小心把L1的玻璃外壳打破了,结果L1熄灭,L2却更亮了. 这是为什么呢?他们提出猜想:猜想一:可能L1处发生开路;猜想二:可能L1处发生短路.(1)根据_____(选填“串联”或“并联”)电路的特点. 可知猜想一是不正确的。
中考物理《电学重难点》解题技巧详解
电学是中考物理中的重要知识点之一,而在电学中,有一些重难点需要掌握。
下面将详细介绍这些重难点的解题技巧,帮助同学们更好地掌握电学知识,提高解题能力。
1. 电路分析方法
电路分析是电学中的重要内容,常用的分析方法有基尔霍夫定律、欧姆定律、功率定律等。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进行分析。
2. 电阻与电路
电阻是电学中的基本元件之一,掌握电阻的串联、并联关系以及等效电阻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
同时,理解电路中电流的分布规律和电势差的变化规律也是非常重要的。
3. 电容器和电感器
电容器和电感器是电学中的重要元件,掌握它们的基本性质和电路中的应用是解题的关键。
在解题时,需要注意电容器和电感器的充电、放电过程以及电路中它们的串联、并联关系等。
4. 电路中的电功率
电功率是电学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描述了电路中能量的转化情况。
掌握电功率的计算方法以及在电路中的应用,对于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和解题都非常重要。
5. 磁场和电磁感应
磁场和电磁感应是电学中的难点,需要掌握磁场的形成和磁场的
性质,以及电磁感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在解题时,需要根据题目中所给条件,确定磁场和电磁感应的方向和大小。
总之,电学是中考物理中的重点,掌握以上重难点的解题技巧对于提高解题能力和取得好成绩至关重要。
同学们可以通过多做练习题,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提高实际应用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中考物理考试。
初中物理电路图解题原则步骤与简答题答题技巧0 1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复杂电路可以通过如下原则进行简化:☀第一: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有电流流过的导线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二: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断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开关闭合有电流流过时,开关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三: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第四: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断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第五:用电器(电阻)短路:用电器(电阻)和导线(开关、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如下图示),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去掉)。
☀第六:滑动变阻器Pa段被导线(金属杆)短接不工作,去掉Pa段后,下图a变为图b。
☀第七: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分析总电流、总电压和分电流、分电压的关系。
☀第八:电流表和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
判断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可用滑移法和去源法。
☀第九:电压表原则上要求并联在电路中,单独测量电源电压时,可直接在电源两端。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电压(具体情况见笔记)。
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被烧坏,且让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第十:如果导线上(节点之间)没有用电器(开关,电流表除外),那么导线上的各点可以看做是一个点,可以任意合并、分开、增减。
(此法又称节点法)例如:0 2电路简化步骤☀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将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
☀第二步:将电流表变成导线(视具体情况也可保留)。
☀第三步:去掉电压表。
☀第四步:合并(或者换位)导线上的节点。
(此步骤在电路中用电器比较多,且相互纠结时,采用)☀第五步:画出等效电路图,判断各用电器是串联还是并联。
中考物理电学题型技巧全面精讲2018年12月25日一.电学基础题型1:电路设计——元件短路技巧:开关闭合,灯就暗,开关断开,灯就亮,用的是将灯短路的方法:灯和开关并联。
题型2:三个电阻的串联技巧:(1)V2测的是R3、R2;V1测的是R2、R1;(2)设R1的电压为U R1;R2的电压为U R2;R3的电压为U R3;电源电压为U。
①U1= U R1+U R2;②U2= U R2+U R3;③U1+U2=U+ U R2。
题型3:伪娘题技巧:(1)A1的示数为I1,A2的示数为I2,A3的示数为I3。
(2)这种题型最重要的是找准电流间的关系:与电流表相连的导线,接到哪两个电阻中间,就测哪两个电阻的电流。
①;②;③。
题型4:吹风机特征:题目中出现“吹风机”。
技巧:世界上所有的吹风机都是一个原理图,即:背过就行了。
题型5:电路设计——元件短路(反常)特征:开关闭合,灯就暗;开关断开,灯就亮。
技巧:用的是将灯短路的方法,即灯和开关并联。
题型6:电压表测的是谁?题型7:电路故障题——电压表有示数特征:出现“电压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等字眼技巧:“电压表有示数”一般有四种情况:1. 电压表的示数为部分电源电压:这时,电压表示数为部分电源电压,这种情况,是电路正常的工作情况,所以,不会出现在故障题中。
因为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凡是故障题中,出现“电压表有示数”时,这时,电压表的示数就是电源电压。
2.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U情况之一:被测电阻断路,相当于直接连在电源两端。
(1)这种情况相当于把电压表直接接在了电源两端,电压表的示数是电源电压。
(2)电压表左端到电源负极这段导线和电压表右端到电源正极这两段导线,都是正常的。
3. 电压表的示数为电源电压U情况之二:一个电阻短路。
这种情况相当于:电源电压只接一个电阻,电阻两端的电压是电源电压,电压表测的是电源电压。
4. 电压表无示数:这种情况下:电压表无示数,测的是导线电压。
电路图的简化与解题技巧电路问题是初中物理比较难的知识,也是中考很重要的一部分,占中考物理分数的40%。
很多同学遇到电路类的题目,摆在面前的第一个问题就是不会简化电路图。
总之就是——不会做!没关系,这次分享的10大原则和7大步骤,一定能够帮你拿下这个难题!1.电路简化的基本原则初中物理电学中的复杂电路可以通过如下原则进行简化:☀第一:不计导线电阻,认定R线≈0。
有电流流过的导线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二:开关闭合时等效于一根导线;开关断开时等效于断路,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
开关闭合有电流流过时,开关两端电压为零,断开时开关两端可以测得电压(电路中没有其他断点)。
☀第三:电流表内阻很小,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流表的地方可看作一根导线。
☀第四:电压表内阻很大,在分析电路的连接方式时,有电压表的地方可视作断路,从电路两节点间去掉.☀第五:用电器(电阻)短路:用电器(电阻)和导线(开关、电流表)并联时,用电器中无电流通过(如下图示),可以把用电器从电路的两节点间拆除(去掉)。
☀第六:滑动变阻器Pa段被导线(金属杆)短接不工作,去掉Pa段后,下图a变为图b。
☀第七:根据串、并联电路电流和电压规律“串联分压、并联分流”分析总电流、总电压和分电流、分电压的关系。
☀第八:电流表和哪个用电器串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流,电压表和哪个用电器并联就测哪个用电器的电压。
判断电压表所测量的电压可用滑移法和去源法。
☀第九:电压表原则上要求并联在电路中,单独测量电源电压时,可直接在电源两端。
一般情况下,如果电压表串联在电路中,测得的电压是电源两端电压(具体情况见笔记)。
电流表直接接在电源两端会被烧坏,且让电源短路,烧坏电源。
☀第十:如果导线上(节点之间)没有用电器(开关,电流表除外),那么导线上的各点可以看做是一个点,可以任意合并、分开、增减。
(此法又称节点法)例如:2.电路简化步骤☀第一步:按照题目要求将断开的开关去掉,将闭合的开关变成导线。
中考物理欧姆定律解题技巧归纳 考点一:对欧姆定律基本概念的理解 1.对于变形式U R I =: 不能说电阻与电压成正比,与电流成反比,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只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及温度有关,与电压、电流无关。
密度、比热容、热值等物理量其大小只由物质本身决定,表达式只能用于计算其数值大小,不能决定其大小。
m V ρ=Q q m = Q c m t=∆ 2.对于变形式U =IR : 不能说电压与电流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
考点二:欧姆定律基本计算1.欧姆定律基本公式:①表达式:U I R= R -电阻-Ω(欧) I -电流-A (安) U -电压-V (伏) ②变形式:a.U R I= b.U =IR 2.串并联电路中电流/电压/电阻规律串联 并联 电流I 总=I 1=I 2 I 总=I 1+I 2 电压U 总=U 1+U 2 U 总=U 1=U 2 电阻 R 总=R 1+R 2 1212=R R R R R +总考点三:串并联电路中的比例计算1.串联电路比例问题①由欧姆定律可知:111U I R = 222U I R = ②串联电路中,电流处处相等,因此有:2121=U U R R③在串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阻之比等于其两端的电压之比,即:1122=R U R U 2.并联电路比例问题并联电路中,用电器的电阻之比等于流过它们电流比值的倒数,即:1221=R I R I 考点四:基于电路分析的复杂计算1.电路分析思路①判断用电器之间是串联还是并联a.去除电路中的电压表,将电流表看作导线;b.将被分析的用电器从正负两极沿着导线分别接回电源,若能不经过其他用电器直接接回电源,则该用电器与其他用电器并联,若途中需要经过其他用电器,则被分析的用电器与该用电器串联。
②判断电流表测量对象去表法:将被分析的电流表断开,哪些用电器不能正常工作,则断开的电流表测量的就是这些用电器的电流。
③判断电压表测对象画圈法:将被分析的电压表分别从其正负两极出发接回电源,若能直接连接到电源两端,则该电压表测量电源电压;若不能,则除去电源,此时电压表和谁可以连成圈便测谁。
32.“欧姆定律动态电路”重难点突破及题型归类一、滑变型动态电路分析1.串联型技巧:阻大压大流的少,U滑、U定反着跑。
串联分压法:若滑片P向右滑动,则R滑变大。
电压:U滑(V2)变大,U定(V1)变小;(大电阻分大电压,小电阻分小电压)电流:I(A)变小。
(电阻增大,电流减小)例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开关闭合后,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若滑片向左滑动,V1变大,V2变小,A变小;若滑片向右滑动,V1变小,V2变大,A变大。
分析:P向左,R变大:阻大压大(V1↑)流的少(A↓),U滑(V1↑)、U定(V2↓)反着跑;P向右,R变小:阻大压大(V1↓)流的少(A↑),U滑(V1↓)、U定(V2↑)反着跑。
例2.(经典模型油量表)如图所示是汽车油量表的原理图,测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当油量表的油面降低时,浮标向下,滑杆的指针P向上,则:变阻器R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变大,电路中的电流变小,测量表的示数变小,定值电阻R′的作用是保护电路。
1.并联型技巧:压表定流不会变,总流跟着变流变。
若滑片P向右滑动,则R1变小。
电流表A1:变大(电阻减小,电流增大)电流表A2:不变(并联各支路互不影响)电流表A3:变大(支流增大,总流增大)电压表V:不变(电源电压不变)二、开关型动态电路分析S1、S2都闭合时,电路正常工作,只断开S2后:○A示数减小,○V示数不变(都测电源电压);S1、S2都闭合时,R1与R2并联,○A测:I总=I R1+I R2S2断开后,电路中只有R1,○A测:I总′=I R1′+I R2′前后对比:I R1不变(并联各支路互不影响),I R2减小为0,则:I总(○A)减小。
三、电路故障分析1.故障类型:断路、短路2.思路:技巧:电流定类型,电压锁位置。
第一步:电流定类型:电路中无电流:某处断路;电路中有电流:某处短路。
第二步:电压锁位置:①灯全不亮——无电流——某处断路②电压表有示数——内断(一般描述为有明显偏转/接近电压电压)故障:电压表所测部分断路(L1断路)④电压表无示数——外断故障:电压表所测部分外部断路(L2断路)3.开挂:“110” 技巧:○V ○A 故障 说 明1 1 外短 “1”指电表有示数,“0”指电表无示数,“内”指电压表所测部分,其它为外。
九年级物理电路问题重难点解决办法电路问题是初中物理比较难的知识,也是中考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很多同学遇到电路类的题目,首先不会分析电路图,找不到电流的走向,分析不清电路中各元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弄懂这4招,解决所有电路障碍!1、电路图的简化电学综合题是每年中考的必考题,但是电路图复杂多变,部分同学可能会觉得难以入手,这个时候就需要用到简化电路的技巧。
常用的简化电路的方法有:1. 从整体角度分析电路。
从电源正极(或负极)出发,先看电路的干路部分,再看支路部分(如果有支路)。
2. 判断电路中电表测量的对象。
判断电压表测量的是哪个电阻(或哪个用电器)的电压,将电压表并联在该电阻(或用电器)的两端;判断电流表测量的是干路还是支路的电流,画上串联的电流表。
3. 判断滑动变阻器(如果存在)的最大值、最小值分别在哪一端,以及接入电路中的方式。
4. 电流表本身阻值非常小,等同于导线电阻,电压表本身阻值非常大,等同于断路,因此:电流表=导线,电压表=断路,把电流表用导线代替,把电压表及其接入电路的导线去掉。
【真题演练】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不变,闭合开关S,则()A. 电流表A的示数将减小B. 电压表V1的示数将不变C. 电压表V2的示数将增大D. 电压表V1的示数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正确答案: D对电路如进行如下简化:本题考查电路的动态分析。
A选项,闭合开关S,R2被短路,电路总电阻变小,电源电压不变,根据I=U/R可知,电路中的电流将变大,所以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故A错误;B选项,电压表V1测的是R1两端的电压,电路电流增大,R1阻值不变,根据U=IR可知,电压表V1的示数将变大,故B错误;C选项,开关S断开时,电压表V2测的是R2两端的电压,示数大于零,开关S闭合后,电压表V2测的是导线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变为零,所以电压表V2示数减小,故C错误;D选项,由A、B选项可知,开关S闭合时,电压表V1示数变大,电流表A的示数将增大,所以电压表的示数V1与电流表A的示数的乘积将变大,故D正确。
欧姆定律在串、并联电路计算中的应用题型归类及解题技巧【题型归类】一、串、并联电路中的计算方法指引:利用欧姆定律解题时要注意:(1)上下标要统一。
在实际电路中,往往有几个用电器,即使是同一个用电器,在不同时刻的I、U 值也不同,因此在应用欧姆定律解题时应对同一用电器同一时刻的I、U值标上统一的上下标,以避免张冠李戴。
(2)单位统一。
欧姆定律中的各物理量的单位一定要统一。
例如有kV、mA 等单位时,要注意换成V、A。
【例1】如图甲所示的电路,电源电压保持不变。
闭合开关S,调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其从最右端向左滑动到a点时,小灯泡恰好正常发光。
在图乙中绘制出电流表与两电压表示数关系的图象,则电源电压为______V,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为_______Ω,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_____Ω。
二、I-U关系图像方法指引:I-U关系图像是一条直线时,说明是定值电阻,阻值不发生变化;I-U图像是曲线的,说明是非定值电阻,阻值会发生变化,该图像上的每个点表示的都是在该位置时对应的电阻值,故计算时只能从图像中读出相应的电流、电流值代入计算。
【例2】如图甲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为6V且不变,R为定值电阻。
闭合开关S,将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P从a端向b端移动过程中,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情况如乙图所示。
则()A.定值电阻的阻值是20ΩB.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10ΩC.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两电表的示数对应于乙图中的“B”点D.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在中点时,两电表的示数对应于乙图中的“C”点三、比值的计算 方法指引: 串联电路的分压规律:111222U IR R U IR R == 并联电路的分流规律:1221U R U R = 【例3】如图所示,滑动变阻器R 2的最大阻值与定值电阻R 1相等。
闭合开关S ,当滑片P 在a 端时,电压表示数为2V ,则电源电压为_______V , 此时电流表示数为I 1,当滑片P 在R 2的中点时,电流表示数为I 2,则I 1:I 2=________。
电路故障对电路故障进行分析,同学们往往感到无从下手,究其原因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没有搞清楚电路故障都有哪些情况;二是没有掌握对此类问题的分析方法;三是不知道电路出现断路和短路后会产生哪些现象。
【考点难点突破】1.电路断路当电路中出现断路时,电路不通,用电器不能工作。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灯泡不亮;(2)电流表无示数;(3)电压表示数为零;(4)电压表示数接近电源电压;(5)断开处一端能使试电笔氖管发光,另一端不能使其发光。
2.电路短路电路中出现短路时,电路仍然接通。
其主要表现为:(1)灯泡可能仍亮;(2)灯泡可能不亮(说明灯泡短路);(3)电流表有示数;(4)电压表可能有示数(与电压表并联部分无短路);(5)电压表示数可能为零(与电压表并联部分短路);(6)短路处任意点均能使试电笔氖管发光。
【技能方法】一、电路有三种状态:(1)通路:接通的电路叫通路;(2)断路:断开的电路叫开路;(3)短路:直接把导线接在电源两极上的电路叫短路。
甲图为电源短路,灯泡不亮,电源被烧毁,乙图为局部短路现象灯泡L2被短路,灯泡L2不亮。
二、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检查电路故障:如上图所示的电路中,若灯L1发生断路,则电路变为下图所示的电路,则灯L1和L2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有示数(指示电源电压);若灯L1发生短路,将变成下图所示电路,则灯L1不亮,灯L2亮,电流表有示数,电压表无示数;若灯L2发生断路,则电路变为下图所示的电路,则灯L1和L2都不亮,电流表无示数,电压表无示数;若灯L2发生短路,将变成下图所示电路,则灯L1变亮,灯L2不亮亮,电流表,电压表示数都变大。
三、用导线查找电路故障如图所示,灯L1和L2均不亮(肯定是断路了,因为若是短路,将有一个灯泡能发光)。
方法:将导线或电流表依次并联在ab、bc、cd两点间,若电路中灯泡亮了,则与导线并联处发生了断路。
四、用电压表查找电路故障如图所示,灯L1和L2均不亮(肯定是断路了,因为若是短路,将有一个灯泡能发光)。
中考物理复杂电路分析方法01、特征识别法串并联电路的特征是:串联电路中电流不分叉,各点电势逐次降低,并联电路中电流分叉,各支路两端分别是等电势,两端之间等电压。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征识别电路是简化电路的一种最基本的方法。
举例:试画出图1 所示的等效电路。
解:设电流由A 端流入,在a 点分叉,b 点汇合,由B 端流出。
支路a—R1—b 和a—R2—R3(R4)—b 各点电势逐次降低,两条支路的a、b 两点之间电压相等,故知R3 和R4 并联后与R2 串联,再与R1 并联,等效电路如图2 所示。
02、伸缩翻转法在实验室接电路时常常可以这样操作,无阻导线可以延长或缩短,也可以翻过来转过去,或将一支路翻到别处,翻转时支路的两端保持不动;导线也可以从其所在节点上沿其它导线滑动,但不能越过元件。
这样就提供了简化电路的一种方法,我们把这种方法称为伸缩翻转法。
举例:画出图3 的等效电路。
解:先将连接a、c 节点的导线缩短,并把连接b、d 节点的导线伸长翻转到R3—C—R4 支路外边去,如图4。
再把连接a、c节点的导线缩成一点,把连接b、d 节点的导线也缩成一点,并把R5 连到节点 d 的导线伸长线上(图5)。
由此可看出R2、R3 与R4 并联,再与R1 和R5 串联,接到电源上。
03、电流走向法电流是分析电路的核心。
从电源正极出发(无源电路可假设电流由一端流入另一端流出)顺着电流的走向,经各电阻绕外电路巡行一周至电源的负极,凡是电流无分叉地依次流过的电阻均为串联,凡是电流有分叉地分别流过的电阻均为并联。
举例:试画出图6 所示的等效电路。
解:电流从电源正极流出过A 点分为三路(AB 导线可缩为一点),经外电路巡行一周,由D 点流入电源负极。
第一路经R1 直达D 点,第二路经R2 到达C 点,第三路经R3 也到达C 点,显然R2 和R3 接联在AC 两点之间为并联。
二、三路电流同汇于c 点经R4 到达D 点,可知R2、R3 并联后与R4 串联,再与R1 并联,如图7 所示。
学好初三物理电学的方法技巧初三的电学是初中物理学习中又一个重要的板块,学问内容占比大,难度大,当然在中考中对应的分值也特别可观。
许多同学在学习电学的时候会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
其实根本学问点必须要谨慎学习,因为只有对学问理解到位,才能真正地学会这个学问点,最终我整理了学习方法,盼望能协助到您。
一、理解性记忆公式及定律。
大多数学生认为物理是理科,只要会做就行,但不知会做的前提是记忆公式、定律。
当学生刚刚接触电学觉得简洁,一旦到欧姆定律、电功率、焦耳定律及综合运用时,对公式、定律就不知如何运用。
当然,首先是公式、定律的记忆。
怎样把公式、定律长时间记住?就是理解记忆。
电学中的公式比拟的散乱,理解性的记忆尤为重要。
比方,欧姆定律:通过导体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
怎样理解欧姆定律?电压是形成电流的缘由,有电流,必须有电压,电压影响电流,所以是电流跟电压成正比。
电阻是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阻碍越大,电路中电流越小,所以是电阻影响电流,电流跟电阻成反比。
这在逻辑上用因果关系好比电压是爸爸,电流是儿子,当儿子存在的时候必须有爸爸,反之当爸爸存在时儿子不必须有儿子。
而电阻只是导体的一种属性,跟有无电压电流无关,不能说没有电压或电流时候电阻为零!学生错误的记忆成电压跟电流成正比,电阻跟电流成反比。
这就是不理解定律造成的。
二、分析驾驭电路电路局部要记住电路的形式、状态、及组成局部。
1、串联、并联初中物理中要求学生驾驭最根本的两种连接方式:串联、并联。
能否正确分析区分他们对后面内容的学习至关重要。
识别电路的类型,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依据定义:“逐个顺次连接”为串联,各元件“首首相接、尾尾相接”并列地连在电路的两点间,(“首”为电流流入用电器的哪一端,“尾”指电流流出用电器的那一端)此电路为并联电路;(二)依据电路路径法,此法为识别两种电路最常用的方法。
让电流从正极启程经过用电器回到电源负极,途中不分流始终为一条路径,那么连接方式为串联,假设电流在某处分流,且每条路上只有一个用电器,电流在电路中有分有合,那么连接方式为并联;(三)撤除法,撤除其中的一个用电器,假设其余用电器都不工作,那么用电器为串联连接。
中考物理电路图解题步骤及专题练习题(含答案解析)一、画电路图题型首先,画电路图题型大约可分为以下几种:1、看实物画出电路图。
2、明确每个元件的位置,然后作图3、看图连元件作图。
4、根据要求设计电路。
5、识别错误电路,并画出正确的图。
一般考试就以上四种作图,下面就它们的作图方法详细说明。
1、看实物画电路图关键是在看图,图看不明白,就无法作好图。
中考有个内部规定,混联作图是不要求的,那么你心里应该明白实物图实际上只有两种电路,一种串联,另一种是并联,串联电路非常容易识别,先找电源正极,用铅笔尖沿电流方向顺序前进直到电源负极为止。
2、明确元件位置后作图顺序是:先画电池组,按元件排列顺序规范作图,横平竖直,转弯处不得有元件若有电压表要准确判断它测的是哪能一段电路的电压,在检查电路无误的情况下,将电压表并在被测电路两端。
对并联电路,判断方法如下,从电源正极出发,沿电流方向找到分*点,并标出中文“分”字,(遇到电压表不理它,当断开没有处理)用两支铅笔从分点开始沿电流方向前进,直至两支笔尖汇合,这个点就是汇合点。
并标出中文“合”字。
首先要清楚有几条支路,每条支路中有几个元件,分别是什么。
特别要注意分点到电源正极之间为干路,分点到电源负极之间也是干路,看一看干路中分别有哪些元件,在都明确的基础上开始作电路图,具体步骤如下:先画电池组,分别画出两段干路,干路中有什么画什么。
在分点和合点之间分别画支路,有几条画几条(多数情况下只有两条支路),并准确将每条支路中的元件按顺序画规范,作图要求横平竖直,铅笔作图检查无误后,将电压表画到被测电路的两端。
3、看电路图连元件作图方法:先看图识电路:混联不让考,只有串,并联两种,串联容易识别重点是并联。
若是并联电路,在电路较长上找出分点和合点并标出。
并明确每个元件所处位置。
(首先弄清楚干路中有无开并和电流表)连实物图,先连好电池组,找出电源正极,从正极出发,连干路元件,找到分点后,分支路连线,千万不能乱画,顺序作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