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面投影图的绘制于识读
- 格式:ppt
- 大小:1.76 MB
- 文档页数:34
任务2.3圆柱三视图的绘制和识读【任务载体】圆柱的三面投影图(见图10247)【知识导入】由曲面或曲面与平面所围成的形体,称为曲面立体。
回转体是物体中常见的曲面立体。
回转体由回转面或回转面与平面组成,常见的回转体有圆柱、圆锥、圆球、圆环等。
回转面是由一母线绕定轴旋转一周而成的。
母线在回转面上的任一位置称为素线,母线上任一点的轨迹称为纬线圆并垂直于轴线。
由于回转面是光滑曲面,其投影图只需画出曲面上可见面和不可见面分界线的投影,这种分界线称为转向轮廓素线。
2.3.1圆柱的三视图一、圆柱的形成圆柱是由上下是圆形的底面和圆柱面所围成。
圆柱面可看成是由一条直母线绕着与其平行的轴线旋转而成,圆柱面上任意一条平行于轴线的直线都称为素线。
如图10248所示。
二、投影分析将圆柱体放入三投影面体系中,使轴线垂直于H 面,如图10247所示。
圆柱的俯视图为一圆,反映圆柱上、下底面的实形,圆周表示圆柱面的积聚性投影,圆柱面上任何点、线的投影都重合在此圆周上;圆柱的主视图是一矩形线框,其上、下边反映上、下底面的积聚投影,左、右边是圆柱面的最左、最右素线的投影;圆柱的左视图是一和主视图全等的矩形线框,其各边分别代表上、下底面的积聚投影与圆柱面的最前、最后素线的投影。
这四条素线是圆柱面可见部分与不可见部分的分界线,即转向轮廓素线。
三、三视图的特点圆柱三个视图中,其中一个视图是圆,另两个视图是全等的矩形。
四、圆柱表面上的点(1)原理和方法点在回转体表面上有两种位置:处于回转体的转向轮廓素线上的点称为特殊点,一般都能直接求出;处于回转体表面的任意位置点称为一般位置点,常借助于积聚性投影求出。
(a)直观图(b)投影图图10247圆柱及其三面投影图图10248圆柱面的形成(2)圆柱表面上点的可见性判断原则若点所在表面的投影可见,则点的同面投影也可见;反之为不可见。
对不可见的点的投影,需加圆括号表示。
在平面积聚投影上的点的投影,可以不必判别其可见性。
教学过程一、布置绘图任务1.班级各小组下发绘图任务书。
2.各小组拆解齿轮式机油泵,小组成员查阅相关资料认识齿轮泵各部件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各小组穿插、讨论解决存在问题二、新课引入如果要通过图形反映机油泵从动轴、钢球、销、轴衬的形状结构,图形应该怎样绘制,需要掌握什么知识?提问与思考:请同学们看下面几个常见的自然现象,考虑它们是怎样得到的?同学观看图片这种现象称为是投影投影是光线(投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面(投影面)投射,并在该面上得到图形的方法.三、新课讲解第一节投影的基本知识一、投影的概念投影——空间物体在光线的照射下,在地上或墙上产生的影子,这种现象叫做投影。
投影法——在投影面上作出物体投影的方法称为投影法二、投影法的种类1.中心投影法:特性: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距离有关。
同学观看图片:结论:从图中可以看出,空间图形经过中心投影后,直线变成直线,但平行线可能变成了相交的直线.中心投影后的图形与原图形相比,虽然改变很多,但直观性强,看起来与人的视觉效果一致,最象原来的物体.所以在绘画时,经常使用这种方法,但在立体几何中很少用中心投影原理来画图.2.平行投影法1)正投影法特性:投影大小与物体和投影面之间距离无关2)斜投影法:投影线倾斜于投影面。
提问:观察正投影法、斜投影法与中心投影法得到的得到的投影与原物体比较有什么特点。
结论:正投影能正确的表达物体的真实形状和大小,作图比较方便,在作图中应用最广泛.斜投影在实际中用的比较少,其特点是直观性强,但作图比较麻烦,也不能反映物体的真实形状,在作图中只是作为一种辅助图样。
小结:中心投影:投影线汇交于一点平行投影法:(1)斜投影法:投影线互相平行但与投影面倾斜(2)正投影法:投影线互相平行并且与投影面垂直(本节主要学习利用正投影绘制空间图形的三视图,并能根据所给的三视图了解该空间图形的基本特征)三、正投影法的主要特性1.点的投影:点的投影仍是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