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
- 格式:doc
- 大小:67.00 KB
- 文档页数:22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气象学中,大气压力的基本单位是什么?A. 帕斯卡(Pa)B. 百帕(hPa)C. 千帕(kPa)D. 标准大气压(atm)答案:B2. 以下哪项不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A. 纬度B. 海洋C. 地形D. 人类活动答案:D3. 热带气旋在哪个气压带形成?A. 赤道低压带B. 副热带高压带C. 极地低压带D. 极地高压带答案:A4. 以下哪种云属于低云族?A. 高积云B. 层积云C. 卷云D. 雨层云答案:B5. 全球气候变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A. 太阳辐射增强B. 大气污染C. 温室气体排放增加D. 地球轨道变化答案:C6. 气象学中,风向是指什么?A. 风的起点B. 风的去向C. 风的来向D. 风的速度答案:C7. 以下哪个现象不属于天气现象?A. 霜冻B. 龙卷风C. 火山爆发D. 雷暴答案:C8. 世界上最长的纬向气候分类带是什么?A. 热带B. 亚热带C. 温带D. 寒带答案:C9. 以下哪种现象不属于气候系统?A. 大气圈B. 水圈C. 岩石圈D. 生物圈答案:C10. 气象学中,相对湿度是指什么?A.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饱和水蒸气含量的比值B.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总气体含量的比值C.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露点温度的比值D. 空气中水蒸气含量与气温的比值答案:A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1. 气象学中,一天中气温最低值通常出现在________。
答案:日出前后12. 根据科里奥利力的作用,北半球的风向会向右偏,南半球的风向会________。
答案:向左偏13. 气象学中,降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________的深度。
答案:无渗漏条件下,水平地面上降水的14. 气象观测站通常将一天分为四个主要观测时段,分别是02时、08时、14时和________。
答案:20时15. 气候类型中,地中海气候的特点是________、干夏。
气象学与气候学题库
1. 什么是气象学和气候学?
答:气象学是研究大气现象、天气变化规律的学科。
气候学是研究地球表面及其周围的大气环境长期变化规律的学科。
2. 气象常规观测项目有哪些?
答:气象常规观测项目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降水等。
3. 什么是气候系统?
答:气候系统是由地球大气、海洋、陆地表面、冰冻层、生物圈等组成的复杂的自然系统。
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共同影响着地球的气候变化。
4. 什么是温室效应?
答:温室效应是指地球大气中的温室气体吸收太阳辐射热能后向地面放散的过程,使得地表温度升高的现象。
5. 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答: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包括自然和人为因素。
自然因素包括太阳辐射、火山喷发、地球轨道变化等;人为因素主要是人类工业发展、森林砍伐、能源消耗等行为导致的大气中温室气体含量的增加。
6. 什么是全球变暖?
答:全球变暖是指地球表面温度变暖的现象。
全球变暖的主要原因是温室气体的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加强。
7. 如何应对气候变化?
答:应对气候变化需要采取积极措施,包括减少温室气体排放、推广清洁能源、加强环境保护、发展低碳经济等。
同时还需要加强气候变化的监测和预测,提高适应能力,减轻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带来的影响。
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干空气:2.水汽压:3.降水:4.大气逆辐射:5.位温:6.雾:7.气团:8.温带气旋:9.赤道辐合带:10.气候变化:二、填空题(每空1分, 共20分)1.气温直减率的数值是 , 干空气的平均分子量是。
2.1个标准大气压相当于 mm水银柱高度,等于 hpa.3.到达地面的太阳总辐射是由太阳辐射和太阳辐射两部分构成的。
4.干绝热直减率的数值是 , 等温大气的压高方程的表达式为。
5.地转偏向力的作用(科里奥利力)只能改变空气运动的 , 而不能改变它的运动。
6.大气中的水汽凝结物有两大类, 一类是 , 另一类是。
7.饱和水汽压是随着温度的升高而显著增大的。
高温时空气的饱和水汽压 , 低温时空气的饱和水汽压。
8. 是我国有名的辐射雾区;我国高原地区迎风坡上,常见的雾属于雾。
9.反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 , 气旋控制下的天气一般是。
10.山谷风是由于山地的热力因子形成的, 白天形成风;夜间形成风。
二. 读图解答: (10分)读下面的图, 回答如下问题:1.此锋是暖锋还是冷锋?2.在当地, 此锋来临时是什么天气?在当地, 此锋过境时是什么天气?在当地, 此锋过境后是什么天气?三、简答题(每小题5分, 共30分。
)1.为什么暴雨总是发生在暖季?。
2.霜和霜冻有什么区别?3.雾形成的条件有哪些?4. 降水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5.气候系统的结构分哪几部分?6.气团按照地理原地分为哪几类?四、论述题(共20分。
)针以当前全球气候变化, 人类当采取何种对策? (从气候变化的历史事实、当前气候变化的原因、气候变化造成的影响和气候变化对策四个方面加以论述。
答案一、名词解释(每小题2分, 共20分。
)1.干空气: 大气中除了固、液态微粒及水汽以外的的空气称为干洁空气。
2.水汽压: 指大气压强中的水汽分压。
3.降水: 从天空降落到地面的液态或者固态水。
4.大气逆辐射: 大气辐射中方向指向地面的这一部分大气辐射。
气象与气候学试题(含答案)一、单选题(共40题,每题1分,共40分)1、锋面属于()尺度的天气系统.A、大B、半球C、中D、洲际正确答案:C2、关于青藏高原的特点叙述正确的是OA、地球的第三极地B、以上都对C、气温日、年较差大D、气温季节变化急,春温高于秋温正确答案:B3、海洋是巨大的()贮存库。
A、S02B、N02C、C02D、02正确答案:D4、就整个地-气系统来讲,辐射差额的多年平均值()。
A、为正B、为0C、为负正确答案:B5、水平气压梯度力()等压线,并且由()。
A、垂直、低压指向高压B、平行、低压指向高压C、平行、高压指向低压D、垂直、高压指向低压正确答案:D6、平流层中的温度升高是因为OA、臭氧多B、空气运动快C、氮、氧分子多D、水汽多正确答案:A7、下列地区受寒潮影响最大的是()A、华北平原B、台湾岛、海南岛C、云贵高原D、四川盆地正确答案:A8、北半球台风发生最多的季节是()月.A、7-10B、7-8C、6-8D、5-8正确答案:A9、海洋上的降水绝大多数属于()Λ^对流雨B、地形雨C、锋面雨与气旋雨正确答案:C10、晴天夜晚至清晨,低层大气的垂直湍流运动通常将热量向输送。
A^上B、A和B都错C、A和B都对D、下正确答案:D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大陆夏季为冷源B、海洋冬季为冷源C、海洋夏季为热源D、大陆冬季为冷源正确答案:D12、“大气的温室效应”中起作用的是()A、尘埃B、水C、大气逆辐射D、C02正确答案:C13、北半球冷气团南下变性时,不仅使所经之地降温,同时冷气团逐步升温,气温直减率,气层趋于。
A、增大、稳定B、增大、不稳定C、减小、稳定D、减小、不稳定正确答案:B14、“大气窗”的能量占地面总辐射量的()%A、30B、15C、10D、20正确答案:D15、冰雪覆盖是大气的冷源,它不仅使冰雪覆盖地区的气温—,而且通过大气环流的作用,可使远方的气温—OA、降低降低B、升高降低C、降低升高D、升高升高正确答案:A16、北半球夏季副高的强度比冬季().A^小B、不一定C、大D、一样正确答案:C17、对太阳辐射平均反射率最大的圈层物质是()A、森林B、海洋C、冰雪D、岩石正确答案:C18、()的降水是阵性的。
简答题系列05年1、简述大气的垂直结构及其特点答:对流层、平流层、中间层、热层、散逸层①对流层特点:a.气温随着高度增加而降低。
平均而言,高度每增加100m,气温下降0.65℃b.垂直对流运动由于地表面不均匀加热,产生垂直对流运动c.气象要素水平分布不均匀,天气现象复杂多变②平流层特点:a.随着高度的增高,气温最初保持不变或微有上升b.到30KM以上,气温随高度增加而显著升高,受地面温度影响很小,特别是存在大量臭氧能够直接吸收太阳辐射。
③中间层特点: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下降b.有相当强烈的垂直运动④热层特点: a.气温随高度增加而迅速增高b.空气处于高度电离状态,其电离的程度是不均匀的⑤散逸层特点:a.大气粒子经常散逸至星际空间b.气温随高度增加很少变化2、简述大气的主要成分及其作用答:大气是由多种气体混合而成的气体及其悬浮其中的液体和固态杂志所组成①臭氧:大量的吸收太阳紫外线,使臭氧层增温,影响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从而对地球大气环流和气候的形成起着重要重要。
②温室气体CO2、CH4、N2 :对太阳辐射吸收很少,却能强烈的吸收地面辐射,同时又向周围空气和地面放射长波辐射,使空气和地面增温的效应③大气气溶胶粒子:散射、漫射和吸收一部分太阳辐射,减少地面长波辐射的外溢,对地面和空气温度有一定影响。
④液体微粒:以云、雾形式出现,不仅使能见度变坏,还能减弱太阳辐射和地面辐射⑤H2O:吸收太阳短波辐射和长波辐射3、为什么晴朗的天空是蓝色的,而早晨和傍晚的太阳呈红色答:1)晴天,主要是空气分子有选择地对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进行散射,使天空呈蔚蓝色。
2)早晨和傍晚的太阳呈红色:①太阳高度不同,太阳光通过大气厚度不同;②大气层愈厚则大气的吸收、散射、反射作用也愈强,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愈少;③太阳高度越小,日光垂直投射时穿过的大气质量就越大;④日出,日落时,日光通过的大气质量数最大,短波光散射增强,红色光在太阳光的比例增加。
气象学与气候学练习题一.名词解释。
(30分)1.气候系统。
气候系统是一个包括大气圈、水圈、陆地表面、冰雪圈和生物圈在内的,能够决定气候形成、气候分布和气候变化的统一的物理系统。
2.相对湿度。
相对湿度(f):空气中的实际水汽压与同温度下的饱和水汽压的比值,即f=e/E ×100%,相对湿度直接反映空气距离饱和的程度。
3.太阳常数。
太阳常数:在大气上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1cm2面积1min内获得的太阳辐射能量。
I。
= 1370W/m24.位势不稳定。
位势不稳定:在实际大气中,有时整层空气会被同时抬升,在上升过程中,气层的稳定情况也会发生变化,这样造成的气层不稳定,称位势不稳定。
5.冰晶效应。
“冰晶效应”:在云中,冰晶和过冷却水共存的情况是很普遍的,如果当时的实际水汽压介于两者饱和水汽压之间,会产生冰水之间的水汽转移现象,即水滴会因不断蒸发而缩小,冰晶会因不断凝华而增大。
6.平流冷却。
平流冷却: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气流本身温度降低。
若暖空气与冷地面温度相差较大,暖空气降温较多,也可能产生凝结。
7.高压脊。
高压脊:简称脊,是由高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在脊中各等压线弯曲最大处的连线叫脊线,脊附近空间等压面类似地形中狭长山脊。
8.东风波。
东风波:是副高南侧(北半球)深厚东风气流受扰动而产生的波动。
槽前吹东北风,为辐散下沉气流区,湿层较薄,只生成一些小块积云或晴朗无云;槽后吹东南风,为辐合上升气流区,有大量水汽向上输送,湿层较厚,形成云雨。
9.切断低压。
切断低压:是温压场结构比较对称的冷性气压系统。
切断低压是西风带长波槽不断加深、南伸,直至槽南端冷空气被暖空气包围并与北方冷空气主体脱离而形成的闭合低压。
10. 山谷风。
山谷风:当大范围水平气压场比较弱时,在山区,白天地面风常从谷底吹向山坡,晚上地面风常从山坡吹向谷地,即山谷风。
二.计算题。
(20分)1、温度为12℃的未饱和气块在气温直减率r = 0.8 ℃/100m 的气层中作向上运动,其温度按干绝热直减率变化,问气块上升300m 后的温度是多少,这时它周围空气的温度呢,并说明此气块的运动趋势,这时的气层的稳定情况如何?参考答案:气块温度12-1*3 =9°c ;周围空气温度12-0.8*3 =9.6°c ;气块将有返回原来位置(向下)的运动趋势,气层是稳定的。
气象学与气候学试题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30题)1. 气象学研究的是()。
A. 气候现象的起因和变化规律B. 气候变化对人类生活的影响C. 大气中的天气现象和过程D. 地球大气层的组成和结构2. 下列哪个是气象学中用来描述大气热力状态的重要物理量?()A. 气压B. 温度C. 相对湿度D. 风向3. 气象学中用来量化大气湿润程度的物理量是()。
A. 温度B. 风速C. 露点温度D. 气压4. 气候学是研究()的科学。
A. 短期天气变化B. 中期气候变化C. 长期气候变化D. 季节气候变化5. 咸阳地区的气候属于()。
A. 寒冷季风气候B. 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C. 热带季风气候D. 热带雨林气候二、判断题(每题2分,共10题)1. 大气温度与海拔高度成正比,随着海拔的升高,温度也会升高。
()2. 雨量是指单位面积内降水的量,常用单位为毫米。
()3. 露点温度是指空气饱和时的温度。
()4. 在副热带高压区,空气下沉,天气晴朗,湿度较低。
()5. 季风是由于气压的分布差异而形成的,常见于近赤道地区。
()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10题)1. 请解释什么是台风,并简要描述其形成和发展过程。
2. 什么是气候变化?列举至少两个气候变化的迹象。
3. 简要解释气压和风力之间的关系。
4. 简述温暖前线和冷锋之间的天气特征及其形成原因。
5. 什么是反气旋?它的气象特征是什么?6. 请解释什么是静稳天气,它会对空气质量产生什么影响?7. 什么是云核?它对云的形成有何重要作用?8. 请解释什么是电闪雷鸣,并简要描述其产生的原理。
9. 简述地球自转对风的产生和风向的影响。
10. 简要解释什么是洋流,列举至少两个重要洋流,并描述其运动规律。
四、应用题(每题20分,共4题)1. 某地一天的气象数据如下,请根据数据回答以下问题:温度:25°C相对湿度:80%风速:6米/秒降水量:无降水a) 请计算出露点温度。
b) 请判断当前天气可能是晴朗、多云、阴天还是雨天。
答案:1、简述干洁空气的概念及其主要成分。
(答案)1、干洁空气是指大气中除去水汽、液体和固体微粒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简称干空气。
它的主要成分是氮、氧、氩、二氧化碳等,其容积含量占全部干洁空气的99.99 %以上。
其余还有少量的氢、氖、氪、氙、臭氧等。
2、虚温含义,它可直接测量吗? (答案)2、在等压条件下,当干空气具湿空气密度时之温度即称为虚温,由此可知其代表干空气的温度,一般由Tv 表示。
定义虚温的用意在于,湿空气的分子量会随环境水气量改变而改变,使气体常数(R)成为变数,而较难正确计算出来。
为使计算方便,所以利用干空气的气体常数来计算,因此定义虚温来代替湿空气的温度,如此就不用考虑变动的气体常数了,亦即可以处理掉复杂的水气效应,由此可知,虚温为水气的函数。
因为实际观测环境大气所得的温度为湿空气温度,而所使用的气体常数为干空气气体常数(R),所以实际上状态方程(P= p RT)(其中R=R*/md)并不成立(因为其使用干空气气体常数(R),而温度却用湿空气的),所以为使其成立需使用虚温(即干空气之温度),如此才可使R与T均为干空气之值。
由于虚温与实际观测之温度误差不算大(仍在允许的误差范围内),因此目前大多数的人仍直接利用实际观测之温度来代替虚温。
Tv=T+W/&其中T为实际大气温度,W为饱和混合比值。
表示虚温与实际温度之差距,等于露点温度所在的饱和混合比数值的六分之一。
6、当气温为25 °C,气压为1080hPa,相对湿度f=65 %时,求e (水汽压)、E (饱和水汽压)、d (饱和差)、a (绝对湿度)、q (比湿)。
(答案)6、25 C 时,饱和水汽压E=31.668,f=e/E, _则e=fE=65%*31.668=20.5842d=E-e=31.668-20.5834=11.0838,a=289*e/T=289*20.5834/(25+273)=19.9625 q=0.622*e/P=0.01197、若相对湿度f,气压p不变,增温时,绝对湿度a和比湿q前后是否相同?(答案)7、当温度升高时,饱和水汽压E要增大,而f不变,所以水汽压e 也要增大,q 是比湿,q=0.622e\P ,P 不变,e 增大,所以q 要增大。
气象学与气候变化考试试题一、选择题1. 气象学是研究什么的科学?A. 太阳系中其他行星的气象B. 地球大气的物理过程和变化C. 地球地壳的运动和变化D. 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2. 气候是指某个地区在相当长时间内的什么情况?A. 天气的变化B. 大气层的厚度C. 气温的波动D. 年降水量和气温的统计数据3. 气象预报主要通过什么手段进行?A. 地面气象观测站的观测数据B. 卫星遥感和气象雷达C. 数值模型和气象雷达D. 大气压力和风速的测量4. 下列哪项是气候变化的主要原因?A. 人类活动导致的温室气体排放B. 太阳活动引起的太阳辐射变化C. 大气层中水蒸气和云量的变化D. 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5. 气候模型是利用什么方法来模拟和预测气候变化?A. 数值模拟法B. 实验观测法C. 统计分析法D. 经验推断法二、填空题1. 气候系统中主要的能量输入源是________。
2. 恒温层的顶部高度大约为________。
3. 当植被覆盖率减少时,地表的________能力会减弱。
4. 南极洲的冰盖主要储存在________上。
5. 常用的超长期气候观测变量有________和________。
三、简答题1. 简述气象学的研究内容和意义。
2. 什么是温室效应?简述其对气候变化的影响。
3. 请列举至少三种减轻气候变化的措施,并简要说明其原理。
4. 解释一下气候变暖引起的海平面上升的原因。
5. 请描述气象观测中常用的主要仪器和方法。
四、论述题请就气候变化对人类社会和环境的影响以及应对措施等方面进行论述。
- 结语 -以上是气象学与气候变化考试试题的内容,通过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和论述题的形式,综合测试了对气象学和气候变化的了解和掌握程度。
认真思考并回答每个问题,相信您对气象学和气候变化会有更深入的理解。
注:本文仅作为范例,实际文字内容应根据题目要求进行书写。
18气象学习题(有答案)-29.假如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铅直,地球上还会有;10.为何长日照植物大多原产于高纬度地区,而短日;11.对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植物进行南北引种,哪一;12.已知日地平均距离为1.495×108公里,;14.根据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的计算式,分;16.任一坡面上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Rsb坡=;17.武汉夏至日测得正午水平面上的直接辐射通量密;18.太阳9. 假如地球自转轴与公转轨道面铅直,地球上还会有季节交替吗?可照时间还会变化吗?正午太阳高度角随纬度如何变化呢?为什么?10. 为何长日照植物大多原产于高纬度地区,而短日植物一般原产于低纬度地区?11. 对长日照作物和短日照植物进行南北引种,哪一种更易成功?为什么?12. 已知日地平均距离为1.495×108公里,太阳直径为1.392×106 公里,太阳常数为 1367瓦?米-2,将太阳视为绝对黑体,忽略宇宙尘埃对太阳辐射的吸收作用,试推算太阳表面辐射的辐射通量密度、总功率和有效温度。
13. 为何晴天天空常呈尉蓝色?而日出、日落时太阳光盘又呈红色?14. 根据水平面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的计算式,分析直接辐射的影响因素。
15. 计算武汉(30°N)和北京(40°N)冬至和夏至日晴天真太阳时10、12时的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设透明系数 p=0.8)。
16. 任一坡面上太阳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 Rsb坡=Rsc?am sinα(其中α为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试分别计算武汉冬至和夏至正午时,在坡度为30°的南坡和北坡上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设透明系数 p=0.8)。
17. 武汉夏至日测得正午水平面上的直接辐射通量密度为800瓦?米-2 ,设这一天天空晴朗,透明系数不变,试计算透明系数和下午16时的太阳辐射通量密度。
18. 太阳直接辐射、散射辐射与总辐射各受哪些因素影响?19. 晴天直接辐射和散射辐射中光谱能量分布各随太阳高度角如何变化?为什么?(提示:根据分子散射规律解释)。
一、名词解释1、大气污染: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的浓度,而对人类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2、大气稳定度:是指气块受任意方向振动后,返回或远离原平衡位置的趋势和程度。
3、干洁空气: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4、气团:一定范围内,水平方向上气象要素相对比较均一的大块空气。
5、气候:一个地区在太阳辐射,下垫面性质,大气环流和人类活动长时间作用下,在某一时段内大量天气过程的综合,是时间尺度较长的大气过程。
6、水汽压: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7、辐射能: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由辐射传播的能量称为辐射能。
8、辐射地面有效辐射:指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所吸收的大气辐射E气之差。
9、光谱: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
10、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空气涡旋,在北半球,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逆时针旋转,在同一高度上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低。
11、高气压;由闭合等压线构成的高气压,水平气压梯度自中心指向外圈。
12、低气压:由闭合等压构成的低气压区,水平气压梯度自外向中心递减。
13、反气旋:是一个占有三度空间的大尺度空气涡旋,在北半球,反气旋范围内空气作顺时针方向旋转,在同一高度上,反气旋中心的气压比四周的高。
14 锋面气旋——生成和活动在温带一区的气旋称为温带气旋,而具有锋面结构的低压,称锋面气旋。
15、锋:是冷暖气团之间狭窄的过渡带,是一个三度空间的天气系统。
16、暖锋:是暖气团起主导作用,推动锋线向冷气团一侧移动。
17、冷锋:指冷气团势力比较强,向暖气团方向移动而形成的锋。
18、海陆风:由于海陆热力差异而引起的以一日为周期变化的风,白天风从海洋吹向陆地(海风);夜晚风从陆地吹向海洋(陆风)。
19、山谷风:大山区,白天日出后山坡受热,其上的空气增温快,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因距地面较远,增温慢,于是暖空气沿山坡上升,风由山谷吹向山坡,称谷风。
夜间山坡,辐射冷却,气温迅速下降,而同一高度的山谷上空的空气冷却慢,于是山坡上的冷空气沿山坡下滑,形成与白天相反的热力环流。
下层风由山坡吹向山谷,称为山风。
这种以一日为周期而转换风向的风称为山谷风。
20、季风:以一年为周期,大范围地区的盛行风随季节而有显著改变的现象,风向不仅有季节改变,且方向的变化在120°以上21、气候资源:指能为人类合理利用的气候条件,如光能、热能、水分、风等。
22、地转风:是气压梯度力与地转偏向力相平衡时,空气作等速、直线水平运动的形式。
23、梯度风:自由大气中作曲线运动的空气,当G、A、C这个力达到平衡时形成的风称为梯度风24、相对湿度:空气中实际具有的水汽压与同一温度下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25、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风度小于1KM的物理现象。
如果能风度在1-10KM范围内,则称为轻雾。
26、台风:当地面中心附近最大风速大于或等于s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热带气旋是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
27、露: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面的空气层也随之降温,当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有水汽的凝结物,如果此时的露点温度在0度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就出现微小的水滴,称为。
28、龙卷风:龙卷是自积雨云底部伸出来的漏斗状的涡旋云柱。
龙卷伸到寺面时引起的强烈旋风,你为龙卷风。
29、寒潮:当冷性反气旋南移时就造成一次冷空气袭击,(一般地,冷空气袭击时,使当地气温在24小时内降温10度。
)如果冷空气十分强大,如同寒冷潮流滚滚而来,给所流经地区造成剧烈降温、霜冻、大风等等灾害性天气,,这种大范的强烈冷空气活动,称为寒潮。
30、饱和水汽压:当跑出水面的水分子与落回水中的水汽分子正好相等时,即系统内的水量和水汽分子含量都不再改变时,水和水汽之间就达到两相平衡,这种平衡称为动态平衡,动态平衡时的水汽压,称为饱和水汽压。
31、温室效应:大气逆辐射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一些,大气的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32、城市气候:是在区域气候背景上,经过城市化后,在人类活动影响下而形成的一种特殊局地气候。
城市气候的特征可归纳为城市“五岛效应”即浊岛、热岛、干岛、湿岛、雨岛。
33、气温年较差:一年中的最冷月的平均温度与最热月的平均温度之差,称为气温年温差。
34、积温——指高于某个农业界限温度持续期内逐日平均气温的总和,也称活动积温。
35、干燥度——指一定时期内农田水分消耗量与水分供应之比。
36、城市热岛效应——城市气温经常比其四周郊区为高,在气温的空间分布上,城市气温高,好像一个“热岛”矗立在农村较凉的“海洋”之上,这种现象称为城市热岛效应或城市热岛。
37、热岛效应:由于人为热的释放,温室气体的排放,人类活动和城市的特殊环境,使城市的气温比四周郊区气温高,以市中区向郊外递减,好像一个热岛矗立在农村较凉的海岸上。
38、虚温:同温,同压下 P温<P<SPAN>干,若压强不变,升高干空气温度,P干逐步减小,当P温=P干时,此时干空气的温度为Tv=(1+T)T39、焚风效应:未饱和湿空气,受山地阻挡被迫作动力抬升后,沿背风坡下滑时形成的干热风,在坟风作用下出现气候生态环境迎风坡麓与背风坡麓截然不同的自然植被景观。
40、青藏高压:南亚高压,暖季出现在亚州大陆南部青藏高原上空对流层顶大型暖高压系统,因高原的加热作用而成,它的存在和加强可加太平洋副高的势力,对我国天气影响很大。
41、位温:气体从原有的压强与温度出发,绝热膨胀或压缩到标准压强(1000hpa)时的温度。
可用来比较不同气压下的气体热状态。
42、大气常数:二、填空题1、大气中除去水汽和固体杂质以外的整个混合气体称为干洁空气-。
2、水是大气中唯一能发生相变的成分。
3、飞机起飞拔高后一般都要进入平流层,因为这个高度空气能见度好。
4、气温实质上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表现。
5、由太阳喷焰中发射的高能粒子与高层大气中的空气分子相撞,使之电离,并在地球磁场作下偏于两极上空形成,这种现象称为极光-。
6、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光谱。
7、气团形成的条件有(1、大范围性质比较均一的下垫面,(2、有利于空气停滞和缓行的环流条件。
8、锋两侧的温度、湿度、稳定度以及云、风、气压等气象要素有明显的差异。
9、根据锋两侧冷暖气团的移动方向和结构状况可分为四种类型。
10、大气中水汽所产生的那部分压力称为水汽压。
11、对流层中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12、辐射就是以各种各样电磁波的形式放射或输送能量,它们的传播速度等于光速,它们透过空间并不需要-媒介物质-。
13、地面辐射E地和地面吸收的大气逆辐射E气之差值,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14、由于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形成的逆温称为辐射逆温-。
15、等压线愈密集,水平气压梯度越大,反之等压线愈疏-水平气压梯度就愈小。
16、水平面上存在着气压差-,是空气产生运动的直接动力。
17、泠气团温度低于所经过地区温度,冷气团使所经过地区变-冷,气团底部获热、增温、气温直减率增大,气层趋于稳定-。
18、大气污染物在大气中达到一定浓度,并对人类的生产和健康造成直接或间接危害时称为-大气污染。
19、气温实质上是空气分子平均动能大小的表现。
20 大气分层的原则是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水汽的含量-、扰动的程度、电离现象等特征来划分的。
21、大气中的水汽主要来源于-下垫面。
22、大气投向地面的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它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
到达大气顶的太阳辐射,强度取决于太阳辐射强度-,日地距离,日照时间。
23、暖气团温度高于所经过地区温度,暖气团使所经过地区变暖,气团底部失热、冷却、气温直减率减小,气层趋于不稳定。
24、气团的地理分类是按气团的气团的源地和下垫面的性质进行分类。
25、太阳辐射是气候形成和变化的根本原因,也是气候系统的能源。
26、柯本气候分类法是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而确定的。
27、大气的垂直结构中,-对流层,水汽、尘埃含量少,天气晴朗、能见度好。
28、单位时间内垂直投射在单位面积上的太阳辐射能称为-太阳辐射强度。
29、晴天,主要是空气分子有选择地对波长较短的蓝色、紫色光进行散射,使天空呈尉蓝色。
30、降水的形成过程就是水滴-增大成雨滴雪花及其他降水物的过程。
31、气压随着高度递减会因空气密度大小而不同,空气密度大的,气压随高度递减得快些-些,空气密度小的地方则相反。
32、白贝罗风压定律为,在北半球,背风而立,高压在右,低压在左,南半球则相反。
33、等压线横穿锋线时,产生折角,折角的尖端指向-高压的一方。
34、当锋面暖气流上升,冷气流下沉时,大气温度直减率小于干绝热直减率时,有凝结现象发生,则有利于锋生,否则有利于锋消。
35、冬季陆地气温低于海洋气温,故海洋是热源,夏季陆地气温高于海洋气温,故海洋是冷源36、大气环流、洋流调节了高、低纬之间的的热量差异,并使同纬度大陆东西两岸气候-出现差异。
37、太阳辐射能按波长的分布称为太阳光谱。
38、大气投向地面的辐射称为-大气逆辐射,它的存在使地面实际损失的热量比它以长波辐射放出的热量少。
39、地面通过长波辐射的交换而实际损失的热量称为地面有效辐射。
40、当暖而轻的空气上升时,周围冷而重的空气便下降来补充,这种升降运动称为-对流。
41、在副热带高压的控制下,气流下沉,天气干燥。
42、一般来说,气温直减率愈大,大气愈不稳定,反之气温直减率愈小,大气就愈稳定,若气温直减率为负值,即为逆温现象。
43、气压梯度指每改变一个单位高度时,气压的变化量。
44、 -锋面天气主要指锋附近的云系、降水、风、能风度等气象要素的分布和演变状况。
45、冷性反气旋是由-由冷空气-组成,势力十分强大,中心气压值高,水平范围广的一个浅薄的天气的天气系统。
46、由于暖空气平流到冷的下垫面上形成的逆温称为-平流逆温-。
47、连续性降水,降水时间较长,强度变化较大,这种降水通常多降自高层云和雨层云中。
48、气团离开源地后,随着下垫面性质和空气运动状况的不断变化,从而引起气团的属性发生相应的变化,这种气团原有物理属性的改变过程称为气团的变性。
49、形成于热带海洋上,具有暖心结构、强烈的气旋性涡旋称为热带气旋。
50、大气分层的原则是根据大气温度的垂直分布、水汽分布、扰动的程度、电离现象等特征来划分的。
51、海洋对大气的主要作用在于给大气热量和水汽,为大气运动提供能量。
52、到达大气顶的太阳辐射,强度取决于太阳高度,日地距离,日照时间。
53、如果把地面和大气看作是一个系统,那么收入的辐射和支出的辐射差额就是地气系统辐射差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