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种土密度各种碎石堆积密度表观密度
- 格式:docx
- 大小:102.43 KB
- 文档页数:6
表示材料物理状态特征的性质1、体积密度: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体积密度。
2、密度: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密度。
3、堆积密度:散粒材料在规定装填条件下单位体积的质量称为堆积密度。
注意: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构成材料的固体物质本身的体积;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固体物质的体积与全部孔隙体积之和;堆积体积是指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与颗粒之间的空隙之和。
4、表观密度:材料的质量与表观体积之比。
表观体积是实体积加闭口孔隙体积,此体积即材料排开水的体积。
5、孔隙率:材料中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6、开口孔隙率:材料中能被水饱和(即被水所充满)的孔隙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7、闭口孔隙率:材料中闭口孔隙的体积与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即闭口孔隙率=孔隙率-开口孔隙率。
8、空隙率: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其中的空隙体积与散粒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的百分率。
什么是绝对密实状态悬赏分:20 - 提问时间2009-8-25 20:25问题为何被关闭建筑材料课程中有“绝对密实状态”一词,绝对密实状态是什么意思啊?说的细一点哦!提问者:秦瀛- 四级答复共1 条理想状态,无孔隙的。
玻璃一类的可以理想地看做绝对密实。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减去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测量密度时,由于一般材料的内部均含有一些孔隙,为了获得绝对密实状态的试样,须将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孔隙,再用排液置换法求出材料的绝对密实体积。
材料的密实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与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之比。
凡是内部有孔隙的材料,其密实度都小于1.材料的密实度反映固体材料中固体物质的充实程度,密实度的大小与其强度、耐水性和导热性等很多性质有关。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1、密度: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1) 密度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
按下式计算:式中ρ——密度,g/cm3;m——材料的质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
所以材料的密度大小取决于材料的组成与材料的微观结构,当材料的组成与结构一定时,材料的密度为常数。
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
在测定有孔隙材料的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干燥后,用李氏瓶测定其实体积。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密度数值就越精确。
砖、石材等块状材料的密度即用此法测得。
(2) 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ρo——表观密度,g/cm3或kg/cm3;m——材料的质量,g或kg;V o——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或m3。
材料的表观体积是指材料及所含内部孔隙的总体积,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质量与其含水状态关系密切,且与材料孔隙的具体构造特征有关。
故测定表观密度时,必须注明其含水情况,一般是指材料在气干状态(长期在空气中干燥)下的表观密度。
在烘干状态下的表观密度,称为干表观密度。
不含开口孔隙的表观密度称为视密度,以排水法测定其体积。
(3) 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质量,kg;——材料的堆积体积,m3。
测定散粒材料的堆积密度时,材料的质量是指填充在一定容器内的任意含水状态下的质量。
但须注明含水率,其堆积体积是指所用容器的容积而言。
因此,材料的堆积体积包含了颗粒内部的孔隙及颗粒之间的空隙。
材料的堆积密度与材料的表观密度、堆积的紧密程度有关。
在捣实状态下测定的堆积密度称为紧密堆积密度。
表观密度英文名称:Apparent density中文名称:表观密度说明:多数材料为多孔物质,具有与外部相通的开口孔和不通的闭孔,将含有闭孔材料的密度称为“表观密度”。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二、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 密度(p)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p = m/V式中p ----- 密度,g/cm3;M ——材料的重量, g;V ——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 rn 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 表观密度(p o)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P o= m/V0p o--- 表观密度,g/cm3或kg/m3;m ----- 材料的重量,g或kg;Vo ——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cm3或m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 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 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 堆积密度(p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 p0'=m/V'0 (10-1-3 )其中po ---- 堆积密度,kg/m 3;M ——材料的重量,kg;Vo ——材料的堆积体积,m 3。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g/cm)、最佳含水量(%)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液限:w L=33.0塑限:w P=21.0塑性指数:I P=12.0黄粘土:液限:w L=35.9塑限:w P=22.5塑性指数:I P=13.4黄粉砂:液限:w L=23.2塑限:w P=16.3塑性指数:I P=6.9黑粘土:液限:w L=37.9塑限:w P=23.5塑性指数:I P=14.4黑粉砂:液限:w L=20.5塑限:w P=16.5塑性指数:I P=4.0 三、基层无侧限成型:四、东风(6.93)中湿:186干燥:146(中湿:254÷1.37=186)五、计算工程量:1、沥青面层:马歇尔标准密度:2.39T/m3(kg/cm3)整个工程量:沥青砼(体积)=长9628m*宽11m*高0.05m总重量=体积*:2.39T/m3矿料总重=总重量-总重量*5.5%(沥青用量)各矿料米数(m3)2水泥:砂:碎石:水=372:611:1242:175 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水泥:18m3*372=6696kg中砂:18m3*611=10998kg10998÷1540=7.14m3碎石:18m3*1242=22356kg22356÷1560=14.33m3水:18m3*175=3150kg4、涵底标高: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118.60、左右侧涵长5.9、纵坡1.5% 左侧涵底标高:118.60+5.9*1.5%=118.689右侧涵底标高:118.60-5.9*1.5%=118.512六、。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一、击实试验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 kg加水:10% 12% 14% 16%3000*(10%-8%)=60 ml干土* 含水量之差二、液塑限试验特黄粘土:液限:w L=33.0 塑限:w P= 21.0 塑性指数:I P=12.0 黄粘土:液限:w L=35.9 塑限:w P= 22.5 塑性指数:I P=13.4 黄粉砂:液限:w L=23.2 塑限:w P= 16.3 塑性指数:I P=6.9 黑粘土:液限:w L=37.9 塑限:w P= 23.5 塑性指数:I P=14.4黑粉砂:液限:w L=20.5 塑限:w P= 16.5 塑性指数:I P=4.0 三、基层无侧限成型: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内掺)水泥6%;碎石56.4%;中砂37.6% 最大干密度:2.40g/cm3最佳含水量:4.5%料的本身含水量:1.5%试件体积:V=2651(兀R2*15)最大干密度P d=2.328 (最大干密度2.40*要求压实度97%)混合料总量:6172(V* P d)水泥:370(6172*6%)中砂:2321(6172*37.6%)碎石:3481(6172*56.4%)水:185 {6172*(4.5%-1.5%)四、弯沉值A*2*(10/6.96)0.87=A*1.37已知弯沉值:黄河(10t)中湿:254 干燥:200东风(6.93)中湿:186 干燥:146(中湿:254÷1.37=186)五、计算工程量:1、沥青面层:马歇尔标准密度:2.39 T/m3 (kg/cm3)整个工程量:沥青砼(体积) = 长9628m * 宽11m * 高0.05m总重量= 体积* :2.39 T/m3矿料总重= 总重量- 总重量* 5.5%(沥青用量) 各矿料米数(m3)20~40 (40%)碎石方数= 矿料总重* 40%÷1.56 (密度)10~20 ………..2、石灰土:4%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长* 宽* 高* 压实度体积:100m * 9.5m * 0.2m * 0.95% = 181 m3密度:1.77 T/m3 = 1.77(kg/cm3)总质量:181 * 1.77 = 330 T石灰重:330 * 4% = 12.8 吨水泥重:330 * 6% = 19吨19000kg ÷50kg = 380袋3、桥涵工程量:已知:盖板涵一侧墙身:12.5m * 1.8m * 0.8m = 18m3砂密度:1540 kg/cm3 碎石密度:1560 kg/cm3每立方米砼配合比(kg)水泥:砂:碎石:水= 372:611:1242:175 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水泥:18 m3*372=6696 kg中砂:18 m3*611=10998 kg 10998÷1540=7.14 m3碎石:18 m3*1242=22356 kg 22356÷1560=14.33 m3水:18 m3*175=3150 kg4、涵底标高: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118.60、左右侧涵长5.9、纵坡1.5% 左侧涵底标高:118.60 + 5.9 * 1.5% = 118.689右侧涵底标高:118.60 - 5.9 * 1.5% = 118.512六、钢筋:直径:28mm 长度:480mm(10d+200mm)标距:280mm截面积mm2:615.75 mm2(兀R2=0.61575 m2 )屈服:233 屈服点:380(233÷0.61575 m2)尾数取0或5 极限:336 拉伸强度:545(336÷0.61575 m2)断后标距:353 伸长率:26% {353 -(280÷280)}弯心直径: 84(3 * d)弯曲角度:1800单面搭接焊:10d+200 mm 双面搭接焊:5d+200 mm单面搭接焊:5d+l h mm双面搭接焊:8d+ l h mm。
2.1 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建筑材料在建筑物的各个部位的功能不同,均要承受各种不同的作用,因而要求建筑材料必须具有相应的基本性质。
物理性质包括密度、密实性、空隙率、孔隙率(计算材料用量、构件自重、配料计算、确定堆放空间)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与堆积密度密度是指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
单位为g/cm3或kg/m3。
由于材料所处的体积状况不同,故有实际密度(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之分。
(1)实际密度 (True Density)以前称比重、真实密度),简称密度(Density)。
实际密度是指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 ρ-实际密度(g/cm3);m-材料在干燥状态下的质量(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cm3)。
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包括孔隙在内的体积。
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接近于绝对密实的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有一些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在测定有孔隙的材料密度时,应把材料磨成细粉以排除其内部孔隙,经干燥至恒重后,用密度瓶(李氏瓶)测定其实际体积,该体积即可视为材料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材料磨得愈细,测定的密度值愈精确。
(2)表观密度 (Apparent Density)以前称容重、有的也称毛体积密度。
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所具有的质量,按下式计算:式中: ρ0-表观密度(g/cm3或kg/m3);m-材料的质量(g或kg);V0-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或称表观体积(cm3或m3)。
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是指材料的实体积与材料内所含全部孔隙体积之和。
对于外形规则的材料,其测定很简便,只要测得材料的重量和体积,即可算得表观密度。
不规则材料的体积要采用排水法求得,但材料表面应预先涂上蜡,以防水分渗人材料内部而影响测定值。
(3)堆积密度 (Bulk Density)散粒材料在自然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称为堆积密度。
可用下式表示:式中: ρ0'-堆积密度(kg/m3);m-材料的质量(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m3)。
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集团标准化工作小组 [Q8QX9QT-X8QQB8Q8-NQ8QJ8-M8QMN]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二、建筑材料的基本物理性质(一)材料的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1.密度(ρ)密度是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m/V式中ρ——密度, g/cm3;M——材料的重量, g;V——材料在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 cm3。
这里指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是同一含义,在建筑材料学中,习惯上称之为“重量”。
对于固体材料而言, rn是指干燥至恒重状态下的重量。
所谓绝对密实状态下的体积是指不含有任何孔隙的体积。
建筑材料中除了钢材、玻璃等少数材料外,绝大多数材料都含有一定的孔隙、如砖、石材等块状材料。
对于这些有孔隙的材料,测定其密度时,应先把材料磨成细粉,经干燥至恒重后,用比重瓶(李氏瓶)测定其体积,然后按上式计算得到密度值。
材料磨得越细,测得的数值就越准确。
2.表观密度(ρo)表现密度是指材料在自然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o=m/V0ρo——表观密度, g/cm3或kg/m3;m——材料的重量, g或kg;Vo——材料的自然状态下的体积, cm3或m3材料在自然状态下的体积包含了材料内部孔隙的体积。
当材料含有水分时,它的重量积都会发生变化。
一般测定表观密度时,以干燥状态为准,如果在含水状态下测定表度,须注明含水情况。
在试验室中测定的通常为烘干至恒重状态下的表观密度。
质地坚硬的散粒状材料,如砂、石,要磨成细粉测定密度需耗费很大的能量,一般测定其密度,在应用过程中(如混凝土配合比计算过程)近似代替其密度。
3.堆积密度(ρ'0)堆积密度是指粉状或散粒状材料在堆积状态下,单位体积的重量。
按下式计算:ρ'0=m/V'0(10-1-3 )其中ρ'0——堆积密度, kg/m3;M——材料的重量, kg;V'0——材料的堆积体积, m3。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一、击实试验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 kg加水:10% 12% 14% 16%3000*(10%-8%)=60 ml干土* 含水量之差二、液塑限试验?特黄粘土: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黄粘土: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黄粉砂: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黑粘土: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黑粉砂: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三、:四、基层无侧限成型: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内掺)水泥6%;碎石%;中砂%最大干密度:cm3最佳含水量:%料的本身含水量:%试件体积:V=2651(兀R2*15)最大干密度P d= (最大干密度*要求压实度97%)混合料总量:6172(V* P d)水泥:370(6172*6%)中砂:2321(6172*%)碎石:3481(6172*%)…水:185 {6172*(%%)五、弯沉值A*2*(10/)=A*已知弯沉值:黄河(10t)中湿:254 干燥:200东风()中湿:186 干燥:146(中湿:254÷=186)六、计算工程量:1、沥青面层:马歇尔标准密度:T/m3 (kg/cm3)整个工程量:)沥青砼(体积) = 长9628m * 宽11m * 高总重量= 体积* :T/m3矿料总重= 总重量- 总重量* %(沥青用量)各矿料米数(m3)20~40 (40%)碎石方数= 矿料总重* 40%÷(密度)10~20 ………..2、石灰土:4%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长* 宽* 高* 压实度体积:100m * * * % = 181 m3密度:T/m3 = (kg/cm3)^总质量:181 * = 330 T石灰重:330 * 4% = 吨水泥重:330 * 6% = 19吨19000kg ÷50kg = 380袋3、桥涵工程量:已知:盖板涵一侧墙身:* * = 18m3砂密度:1540 kg/cm3 碎石密度:1560 kg/cm3每立方米砼配合比(kg)水泥:砂:碎石:水= 372:611:1242:175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水泥:18 m3*372=6696 kg中砂:18 m3*611=10998 kg 10998÷1540= m3碎石:18 m3*1242=22356 kg 22356÷1560= m3水:18 m3*175=3150 kg4、涵底标高: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左右侧涵长、纵坡%左侧涵底标高:+ * % =右侧涵底标高:- * % =七、钢筋:直径:28mm 长度:480mm(10d+200mm)标距:280mm 截面积mm2:mm2(兀R2= m2 )屈服:233 屈服点:380(233÷m2)尾数取0或5极限:336 拉伸强度:545(336÷m2)断后标距:353 伸长率:26% {353 -(280÷280)}弯心直径:84(3 * d)弯曲角度:1800单面搭接焊:10d+200 mm 双面搭接焊:5d+200 mm单面搭接焊:5d+l h mm双面搭接焊:8d+ l h mm。
建材基本理论土木工程材料的分类土木工程材料的种类繁多,为了研究、使用和叙述上的方便,通常根据材料的组成、功能和用途分别加以分类。
(一)、按土木工程材料的使用性能分类通常分为承重结构材料、非承重结构材料及功能材料三大类。
1.承重结构材料。
主要指梁、板、柱、基础、墙体和其他受力构件所用的土木工程材料。
最常用的有钢材、混凝土、砖、砌块、墙板、楼板、屋面板和石材等。
2.非承重结构材料。
主要包括框架结构的填充墙、内隔墙和其他围护材料等等。
3.功能材料。
主要有防水材料、防火材料、装饰材料、保温材料、吸声(隔声)材料、采光材料、防腐材料等等。
(二)、按土木工程材料的使用部位分类按土木工程材料的使用部位通常分为结构材料、墙体材料、屋面材料、地面材料、饰面材料和基础材料等等。
(三)、按土木工程材料的化学组成分类根据土木工程材料的化学组成,通常可分为无机材料、有机材料和复合材料三大类。
这三大类中又分别包含多种材料类别,见下表:建筑材料标准组成作为有关生产、设计应用、管理和研究等部门应共同遵循的依据,对于绝大多数常用的土木工程材料,均由专门的机构制订并颁布了相应的“技术标准”,对其质量、规格和验收方法等作了详尽而明确的规定。
在我国,技术标准分为四级:国家标准、部颁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是由国家标准局发布的全国性的指导技术文件,其代号为GB;部颁标准也是全国性的指导技术文件,但它由各行业主管部门(或总局)发布,其代号按各部门名称而定。
如建材标准代号为JC,建工标准代号为JG,与建材相关的部颁标准还有交通标准(JT)、石油标准(SY)、化工标准(HG)、水电标准(SD)、冶金标准(YJ)等等;地方标准(DB)是地方主管部门发布的地方性指导技术文件;企业标准则仅适用于本企业,其代号为QB;凡没有制定国家标准、部颁标准的产品,均应制订相应的企业标准。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常常还涉及到一些与土木工程材料关系密切的国际或外国标准,其中主要有国际标准(ISO)、美国材料试验协会标准(ASTM)、日本工业标准(JIS)、德国工业标准(DIN)、英国标准(BS)、法国标准(NF)等。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一、击实试验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 kg加水:10% 12% 14% 16%3000*(10%-8%)=60 ml干土* 含水量之差二、液塑限试验特黄粘土:液限:w L=33.0 塑限:w P= 21.0 塑性指数:I P=12.0 黄粘土:液限:w L=35.9 塑限:w P= 22.5 塑性指数:I P=13.4 黄粉砂:液限:w L=23.2 塑限:w P= 16.3 塑性指数:I P=6.9 黑粘土:液限:w L=37.9 塑限:w P= 23.5 塑性指数:I P=14.4 黑粉砂:液限:w L=20.5 塑限:w P= 16.5 塑性指数:I P=4.0 三、基层无侧限成型: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内掺)水泥6%;碎石56.4%;中砂37.6% 最大干密度:2.40g/cm3最佳含水量:4.5%料的本身含水量:1.5%试件体积:V=2651(兀R2*15)最大干密度P d=2.328 (最大干密度2.40*要求压实度97%)混合料总量:6172(V* P d)水泥:370(6172*6%)中砂:2321(6172*37.6%)碎石:3481(6172*56.4%)水:185 {6172*(4.5%-1.5%)四、弯沉值A*2*(10/6.96)0.87=A*1.37已知弯沉值:黄河(10t)中湿:254 干燥:200东风(6.93)中湿:186 干燥:146(中湿:254÷1.37=186)五、计算工程量:1、沥青面层:马歇尔标准密度:2.39 T/m3 (kg/cm3)整个工程量:沥青砼(体积) = 长9628m * 宽11m * 高0.05m总重量= 体积* :2.39 T/m3矿料总重= 总重量- 总重量* 5.5%(沥青用量) 各矿料米数(m3)20~40 (40%)碎石方数= 矿料总重* 40%÷1.56 (密度)10~20 ………..2、石灰土:4%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长* 宽* 高* 压实度体积:100m * 9.5m * 0.2m * 0.95% = 181 m3密度:1.77 T/m3 = 1.77(kg/cm3)总质量:181 * 1.77 = 330 T石灰重:330 * 4% = 12.8 吨水泥重:330 * 6% = 19吨19000kg ÷50kg = 380袋3、桥涵工程量:已知:盖板涵一侧墙身:12.5m * 1.8m * 0.8m = 18m3砂密度:1540 kg/cm3 碎石密度:1560 kg/cm3每立方米砼配合比(kg)水泥:砂:碎石:水= 372:611:1242:175 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水泥:18 m3*372=6696 kg中砂:18 m3*611=10998 kg 10998÷1540=7.14 m3碎石:18 m3*1242=22356 kg 22356÷1560=14.33 m3水:18 m3*175=3150 kg4、涵底标高: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118.60、左右侧涵长5.9、纵坡1.5% 左侧涵底标高:118.60 + 5.9 * 1.5% = 118.689右侧涵底标高:118.60 - 5.9 * 1.5% = 118.512六、钢筋:直径:28mm 长度:480mm(10d+200mm)标距:280mm截面积mm2:615.75 mm2(兀R2=0.61575 m2 )屈服:233 屈服点:380(233÷0.61575 m2)尾数取0或5 极限:336 拉伸强度:545(336÷0.61575 m2)断后标距:353 伸长率:26% {353 -(280÷280)}弯心直径: 84(3 * d)弯曲角度:1800单面搭接焊:10d+200 mm 双面搭接焊:5d+200 mm单面搭接焊:5d+l h mm双面搭接焊:8d+ l h mm。
材料的绝对密度,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应用随着工业和科技的发展,材料的密度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参数。
材料的密度是指单位体积内所包含的质量,通常用公斤/立方米表示。
在材料科学中,常用的密度有绝对密度、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三种。
本文将介绍这三种密度的概念及其应用。
一、绝对密度绝对密度是指材料在标准温度和压力下单位体积内的质量,通常用ρ表示,单位为千克/立方米。
绝对密度是材料的固有特性,不会随着材料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绝对密度可以用于材料的性质研究和材料的分类。
以金属铜为例,它的绝对密度为8.96 g/cm3,是常见金属中密度较大的一种。
铜的绝对密度高,导电性好、耐腐蚀性强,因此在电子、化工等行业中广泛应用。
二、表观密度表观密度是指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含水量等条件下的密度,通常用ρapp表示。
表观密度与材料的形状、结构、大小等因素有关,同一种材料在不同条件下的表观密度也会有所不同。
表观密度可以用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的优化。
以砂浆为例,砂浆是由水泥、砂子、水等材料混合而成的,其表观密度与所用材料的比例、水泥的品种、水泥与砂子的混合方式等因素有关。
在砂浆的生产过程中,通过控制材料的比例和混合方式,可以调整砂浆的表观密度,以达到所需的强度和稳定性。
三、堆积密度堆积密度是指材料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含水量等条件下的最大密度,通常用ρs表示。
堆积密度是一种实验室测量方法,通常使用密度计测量材料在受到一定压力后的密度。
堆积密度可以用于材料的包装和运输。
以粉末为例,粉末在包装和运输过程中,需要考虑其体积和重量的平衡。
通过测量粉末的堆积密度,可以确定最适合的包装方式和容量,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输成本和空间浪费。
总之,材料的密度是材料科学中非常重要的参数,不同的密度可以用于不同的应用。
绝对密度用于材料的性质研究和分类;表观密度用于材料的质量控制和生产过程的优化;堆积密度用于材料的包装和运输。
在材料科学的研究和应用中,密度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参数,对材料的性能和应用具有重要的影响。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关系
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是固体物质性质的重要指标,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
表观密度是指某种固体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如温度、压力等),其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
而堆积密度则
是指某种固体物质在自由堆积的状态下,其单位体积内所含物质的质量。
空隙率则是指固体物质中空隙所占的比例。
表观密度和堆积密度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公式来表示:表观密度= 堆积密度×堆积系数。
堆积系数是指某种物质在自由堆积状态下,实际堆积密度与理论密度之比。
堆积系数越大,表示该物质在自由堆积状态下的堆积能力越好,密度越高。
空隙率和表观密度、堆积密度之间的关系也很密切。
空隙率可以通过公式计算得出:空隙率 = (1 - 表观密度 / 理论密度) × 100%。
可以看出,空隙率与表观密度成反比,即表观密度越大,空隙率越小。
同时,空隙率也与堆积密度成正比,即堆积密度越大,空隙率越小。
总的来说,表观密度、堆积密度和空隙率是固体物质性质的重要指标,它们之间的关系密切,相互作用。
在实际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指标进行测量和分析。
- 1 -。
多种土密度各种碎石堆积
密度表观密度
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
堆积密度、表观密度(g/cm3)
基层、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土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风化砂的最大干密度(g/cm3)、最佳含水量(%)
一、击实试验
测出料的本身含水量:8%
试样重:(湿土重)3000*(1+8%)=3240 kg
加水:10% 12% 14% 16%
3000*(10%-8%)=60 ml
干土 * 含水量之差
二、液塑限试验
特黄粘土:
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
黄粘土:
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
黄粉砂:
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
黑粘土:
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
黑粉砂:
液限:w L= 塑限:w P= 塑性指数:I P=
三、基层无侧限成型:
已知:混合料配合比(外掺)水泥6%;碎石60%;中砂40% (内掺)水泥6%;碎石%;中砂%
最大干密度:cm3最佳含水量:%
料的本身含水量:%
试件体积:V=2651(兀R2*15)
最大干密度P d= (最大干密度*要求压实度97%)
混合料总量:6172(V* P d)水泥:370(6172*6%)
中砂:2321(6172*%)
碎石:3481(6172*%)
水:185 {6172*(%%)
四、弯沉值
A*2*(10/)=A*
已知弯沉值:黄河(10t)中湿:254 干燥:200
东风()中湿:186 干燥:146
(中湿:254÷=186)
五、计算工程量:
1、沥青面层:
马歇尔标准密度: T/m3 (kg/cm3)
整个工程量:
沥青砼(体积) = 长9628m * 宽11m * 高
总重量 = 体积 * : T/m3
矿料总重 = 总重量 - 总重量 * %(沥青用量)
各矿料米数(m3)
20~40 (40%)碎石方数 = 矿料总重 * 40%÷ (密度)
10~20 ………..
2、石灰土: 4%石灰土、6%水泥综合稳定土
长 * 宽 * 高 * 压实度
体积:100m * * * % = 181 m3
密度: T/m3 = (kg/cm3)
总质量:181 * = 330 T
石灰重:330 * 4% = 吨水泥重:330 * 6% = 19吨
19000kg ÷50kg = 380袋
3、桥涵工程量:
已知:盖板涵一侧墙身: * * = 18m3
砂密度:1540 kg/cm3 碎石密度:1560 kg/cm3
每立方米砼配合比(kg)
水泥:砂:碎石:水 = 372:611:1242:175 求:该墙身所用种料的方数:
水泥:18 m3*372=6696 kg
中砂:18 m3*611=10998 kg 10998÷1540= m3
碎石:18 m3*1242=22356 kg 22356÷1560= m3
水: 18 m3*175=3150 kg
4、涵底标高:
左侧上游、右侧下游、涵底标高、左右侧涵长、纵坡%
左侧涵底标高: + * % =
右侧涵底标高: - * % =
六、钢筋:
直径:28mm 长度:480mm(10d+200mm)标距:280mm 截面积mm2: mm2(兀R2= m2 )
屈服:233 屈服点:380(233÷ m2)尾数取0或5
极限:336 拉伸强度:545(336÷ m2)
断后标距:353 伸长率:26% {353 -(280÷280)}
弯心直径: 84(3 * d)弯曲角度:1800
单面搭接焊:10d+200 mm 双面搭接焊:5d+200 mm
单面搭接焊:5d+l h mm
双面搭接焊:8d+ l h 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