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子试验标准操作办法
- 格式:doc
- 大小:83.50 KB
- 文档页数:8
石子含泥量标准范围
1. 引言:
石子含泥量是用于评估石子材料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它直接影响到石子在建筑工程中的使用效果和耐久性。
本标准旨在规定石子含泥量的标准范围,为石子材料的选择和质量控制提供依据。
2. 定义:
2.1 石子:指用作建筑材料的经过破碎和筛分处理的天然矿石或人工石料。
2.2 含泥量:指石子中所含的粘土、泥土和其他较细粒颗粒的质量与总质量的比例。
3. 标准范围:
3.1 粗石子:粗石子的含泥量标准范围为0%至5%。
4. 试验方法:
4.1 采用标准筛分法进行含泥量的测试。
4.2 取一个重量已知的石子样品,进行筛分,并测得不同粒径级配的质量。
4.3 将筛分后的石子样品放入脱泥仪中,通过水流冲洗去除其中的泥土颗粒,并将剩余的石子干燥称重。
4.4 根据筛分前后石子的质量差别,计算出含泥量的百分比。
5. 质量控制:
5.1 选取合格的石子供应商,确保供应的石子符合标准范围要求。
5.2 对进货的石子进行抽样检测和检验,以确保其含泥量符合标准范围。
5.3 在现场施工过程中,对使用的石子进行抽样检测,以便及时调整或更换不符合要求的石子。
6. 结论:
石子含泥量标准范围的制定有助于保证建筑工程中石子材料的质量。
合格的石子样品应符合相应粒径级别的含泥量标准范围,并遵循质量控制措施,以确保工程质量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注意:以上标准范围仅为示例,并非真实标准,不可直接引用使用)。
石子的筛分析试验报告1. 引言本次试验旨在通过筛分分析的方法,对一组石子进行颗粒大小的测定和统计,以确定石子的粒径分布情况。
通过这些数据,可以进一步推断石子的物理特性,为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和选材提供依据。
2. 实验材料和设备•石子样本:一组约100克的石子样本•筛分装置:包括一套标准筛网和震动筛分仪•秤重设备:用于测量石子样本的质量•实验工具:小刷子、容器等3. 实验步骤3.1 样本准备1.将石子样本取出,去除表面的杂质和尘土。
2.使用小刷子清洁石子样本,确保表面干净。
3.使用秤重设备,测量并记录石子样本的质量。
3.2 筛分试验1.将标准筛网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放置在筛分装置上。
2.将石子样本均匀地放置在最上面的筛网上。
3.闭合筛分装置,并启动震动筛分仪进行筛分过程。
4.筛分时间一般为5分钟,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5.筛分结束后,关闭震动筛分仪,取出每个筛网上的石子样本。
3.3 数据处理1.将每个筛网上的石子样本分别称重,并记录下来。
2.计算每个筛网上的石子总质量,并计算出每个筛网的质量百分比。
3.计算出每个筛网上的石子平均粒径,并绘制出石子粒径分布曲线。
4. 结果与讨论通过上述实验步骤,我们获得了石子样本的粒径分布数据,并绘制了石子的粒径分布曲线。
根据实验结果,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石子样本的质量为XX克。
2.在筛分试验中,共使用了N个标准筛网进行筛分。
3.根据筛分结果,整个石子样本的质量百分比分布如下:–第一级筛网:XX%–第二级筛网:XX%–…–最后一级筛网:XX%4.根据每个筛网上的石子样本质量和筛网孔径,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筛网上的石子平均粒径,并绘制出石子的粒径分布曲线。
5. 结论本次石子的筛分析试验通过筛分分析的方法,对石子样本的粒径分布进行了测定和统计。
通过实验结果,我们可以获得石子样本的粒径分布曲线,并进一步推断石子的物理特性。
这些数据和结论将为相关工程项目的设计和选材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石子压碎值试验步骤石子压碎值试验是一种用于评估石子抗压强度的常用试验方法。
该试验可以确定石子在受到压力时的抗压能力,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将介绍石子压碎值试验的步骤。
一、试验前准备在进行石子压碎值试验之前,需要准备一些试验设备和材料。
首先,需要准备一台电子天平,用于称量石子和试验样品。
其次,需要准备一个压力机,用于施加压力。
同时还需要准备一些试验样品,通常是将石子按照一定规格进行筛选后得到的标准试验样品。
二、试验样品制备将筛选后的石子样品称重,并记录下质量。
然后,将样品放入压力机的试验模具中,并调整好试验模具的高度和压力机的压力。
确保试验样品在施加压力时不会发生侧向位移。
三、试验过程开始进行石子压碎值试验。
首先,将压力机的压力慢慢施加到试验样品上,使其受到均匀的压力。
然后,根据试验要求,逐渐增加压力的大小,直到试验样品发生破碎为止。
在试验过程中,需要记录下每次增加的压力值,并及时观察试验样品的破碎情况。
四、试验结果计算试验完成后,需要对试验结果进行计算和分析。
首先,根据试验记录,确定试验样品的破碎压力值。
然后,根据破碎压力值和试验样品的尺寸,计算出石子的压碎值。
通常,压碎值是以单位面积的破碎力来表示的。
五、结果分析与应用根据石子的压碎值,可以评估石子的抗压强度。
一般来说,石子的抗压强度越高,其在建筑材料中的应用范围就越广。
因此,通过石子压碎值试验,可以为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提供重要的参考依据。
总结:石子压碎值试验是一种常用的试验方法,用于评估石子的抗压强度。
通过准备试验设备和样品,进行试验过程,并计算和分析试验结果,可以得到石子的压碎值。
这个值可以用于评估石子的质量和适用性,对于建筑材料的选择和设计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在进行石子相关实验时,石子压碎值试验是不可或缺的一项试验。
一.目的检测石子各项指标,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操作,确定石子的规格和类别,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等。
执行标准: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2.5条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应均匀在料堆顶部,中部和底部的五个部位,铲除表面,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
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
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
规格产地相同。
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
六.仪器设备1.鼓风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2.台秤:称量10kg,感量1g;3. 摇筛机4. 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5. 受压试模 (测定压碎值);6.WE-300B压力试验机:量程300 kN.,示值相对误差2 %;7.方孔筛:孔径为75μm-90 mm的筛共14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8.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直径16 mm、长600 mm,的圆钢;9.容量筒;10L、20L10. 广口瓶:1000 mL,磨口,带玻璃片;11. 温度计、搪瓷盘、毛巾、毛刷、直尺,小铲等。
七.环境条件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 颗粒级配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根据最大粒径称取规定数量的样品,精确到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然后用摇筛机筛分10分钟。
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种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为止。
四、试验步骤(一)水泥混凝土用粗骨料干筛法试验步骤1.称取按表2 .1规定数量的试样一份,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0),准确至1%,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附底筛的套筛上进行筛分。
2.将套筛置于摇筛机上,筛分10min;取下套筛,按筛孔尺寸大小顺序逐个手筛,筛至每分钟通过量小于试样总质量的0.1%为止。
通过的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按此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3. 如果某个筛上的集料过多,影响筛分作业时,可以分两次筛分,当筛余颗粒的粒径大于19.00mm时,在筛分过程中,允许用手指拨动颗粒。
4.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至总质量的0.1%,试样在各号筛上的筛余量和筛底上剩余量的总量与筛分前后的试样总量(m0)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0.5%。
注:由于0.075mm筛干筛几乎不能反沾在粗集料表面的小于0.075mm, 部分的石粉筛过去,而且对水泥混凝土用粗集料而言,0.075mm通过率意义不大,所以也可以不筛,且把通过0.15mm筛的筛下部分作为0.075mm的分计筛余,将粗集料的0.075mm通过率假设为0.(二)沥青混合料及基层用粗骨料水洗法试验步骤:1 . 称取一份试样,置于(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干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3),准确至1%,2 . 将试样置一洁净容器中,加入足够数量的洁净水,将集料全部盖没,但不得使用任何洗涤剂或表面活性剂。
3 . 用搅棒充分搅动集料,使集料表面洗涤干净,使细粉悬浮在水中,但不得破碎集料或有集料从水中溅出。
4 . 根据集料大小选择一组套筛,其底部为0 .075mm标准筛,上部为2 .36mm或4 .75mm筛,仔细将容器中混有细粉的悬浮液徐徐倒出,经过套筛流入另一容器中,不得有集料倒出。
5. 重复2-4步骤,直至倒出的水洁净。
6. 将套筛的每个筛子上的集料及容器中的集料倒入搪瓷盘中,操作过程中不得有集料散失。
石子压碎值试验方法石子压碎值试验是评价石子抗压强度的重要指标,在道路、桥梁、机场等工程中广泛使用。
本文将介绍10条关于石子压碎值试验方法的规范,并展开详细描述。
1. 试验原理石子压碎值试验是将标准规格的石子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进行压碎,以确定其抗压强度的试验方法。
试验原理是将一定质量的石子置于试验机的压力板下,施加规定的载荷,当石子完全压碎或达到规定的压碎比例时,记录所施加的最大载荷。
2. 试验设备石子压碎值试验设备主要包括压力机、筛分机、天平、计时器、铁锤等。
压力机是进行石子压碎值试验的主要设备,应符合GB/T50081和JTG E42-2005标准的要求。
筛分机用于筛分试验前的石子,应符合GB/T6003标准。
3. 试验样品试验样品应按照规范从标准规格的石子中取样,样品应充分混合。
试验前应进行筛分,保留符合规定规格要求的试验样品。
4. 试验方法4.1 试验前准备将试验样品从标准规格的石子中取样后进行筛分,保留符合规定规格要求的试验样品。
清洗试验样品并晾干。
4.2 试验过程将试验样品放置于压力机的压力板下,开始施加载荷。
当试验样品达到规定的压碎比例或完全压碎时,记录所施加的最大载荷。
每个样品进行3次试验,取其平均值作为最终结果。
4.3 试验结果计算按照规范,计算试验样品的平均压碎值。
如果有2个或3个结果相差很大,应该重新进行试验。
5. 试验条件试验室温度应保持在20℃~25℃之间,相对湿度不应大于75%。
试验机的增速应符合规范要求,一般为1.25~2.5mm/min。
6. 计算公式计算试验样品的平均压碎值公式如下:PS=(P_1+P_2+P_3)/3PS为试验样品的平均压碎值,P1、P2、P3为进行3次试验所得的压碎值。
7. 报告要求试验结果应写入试验报告,报告应包括样品来源、试验室温度、相对湿度、试验机参数、试验过程和结果。
8. 试验注意事项试验过程中应注意下列事项:(1) 试验样品不应有吸水性,以免影响试验结果。
⽯⼦试验标准操作⽅法⼀.⽬的检测⽯⼦各项指标,指导检测⼈员按标准操作,确定⽯⼦的规格和类别,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检测参数及执⾏标准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值、针⽚状颗粒含量等。
执⾏标准: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结构⼯程施⼯质量验收规范》7.2.5条GB/T14685-2011《建设⽤卵⽯、碎⽯》。
JGJ52-2006《普通混凝⼟⽤砂、⽯质量及检验⽅法标准》三.适⽤范围适⽤于建设⼯程中⽔泥混凝⼟及其制品。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及抽样⽅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应均匀在料堆顶部,中部和底部的五个部位,铲除表⾯,然后由各部位抽取⼤致相等的⽯⼦15份,组成⼀组样品。
⼤型运输⼯具的,以400m3或600t为⼀验收批,⽤⼩型⼯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 为⼀验收批。
不⾜上述数量以⼀批论。
规格产地相同。
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
六.仪器设备1.⿎风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2.台秤:称量10kg,感量1g;3. 摇筛机4. 针状规准仪与⽚状规准仪;5. 受压试模 (测定压碎值);6.WE-300B压⼒试验机:量程300 kN.,⽰值相对误差2 %;7.⽅孔筛:孔径为75µm-90 mm的筛共14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8.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直径16 mm、长600 mm,的圆钢;9.容量筒;10L、20L10. ⼴⼝瓶:1000 mL,磨⼝,带玻璃⽚;11. 温度计、搪瓷盘、⽑⼱、⽑刷、直尺,⼩铲等。
七.环境条件操作室:20 ±5℃。
⼋.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 颗粒级配准备好试验⽤的⼯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根据最⼤粒径称取规定数量的样品,精确到1g。
将试样倒⼊按孔径⼤⼩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然后⽤摇筛机筛分10分钟。
混凝土石子压碎值试验步骤1. 引言嘿,朋友们!今天咱们聊聊一个看似无聊但其实挺重要的话题,那就是混凝土石子的压碎值试验。
听上去像个专业术语,但其实没啥复杂的,咱们就像喝茶聊天一样轻松地来聊聊这个过程。
混凝土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材料,而石子作为混凝土的关键组成部分,它的质量可是直接影响到咱们建筑的稳固性和安全性呢!1.1 为何要做压碎值试验首先,咱们得搞明白,为什么要进行这个试验。
简单来说,石子的压碎值就是它在承受压力时的表现。
想象一下,如果石头太脆,像个小玻璃球,那咱们的建筑能稳稳当当地屹立不倒吗?当然不行!所以,压碎值试验就像给石子“体检”,确保它的强度和可靠性,防止未来出现“开裂”的尴尬局面。
2. 试验准备好吧,接下来我们进入到试验的准备阶段。
首先,咱们得准备好一大堆工具和材料。
包括石子样品、压碎机、筛子、称量工具等等。
听着可能有点复杂,但其实就跟准备做一顿大餐似的,只要准备齐全,后面的过程就轻松了。
记得把所有的工具都擦拭干净,毕竟我们可不想在实验中让杂质“搅和”我们的结果,对吧?2.1 收集样品然后,咱们需要收集石子样品。
一般来说,石子的种类和大小对试验结果有很大影响,所以最好选取不同尺寸的石子,确保数据全面。
这就像挑选水果一样,要挑最新鲜、最优质的!选好后,把石子清洗干净,确保没有泥土和杂质,这可是个细致活儿,别偷懒哦。
2.2 设定参数一切准备就绪后,咱们要设定试验的参数。
包括试验的标准、压力的设置等等。
这个阶段就像是在为比赛定规矩,得确保一切都按照“游戏规则”来进行。
通常,石子样品的重量要精确到克,这样才能确保试验结果的准确性。
3. 进行试验现在,终于到进行试验的环节了!先把准备好的石子放进压碎机里,然后逐步增加压力,直到石子出现破碎的情况。
这个过程就像是在“压榨”石子的潜力,期待它展现出最真实的一面。
注意观察哦!别眨眼,因为石子破碎的瞬间,可能就是你科研生涯的“高光时刻”!3.1 记录结果一旦石子破碎了,赶紧记录下破碎前后的重量和样品情况。
石子压碎指标测试仪标准
石子压碎指标测试仪标准主要参考的是国家标准GB/T 13522-2018《高强混凝土用骨料》,具体引用如下:本标准规定了高强混凝土用骨料的强度、坚固性、压碎指标、级配等性能指标的测定方法。
其中,石子的压碎指标测试方法如下:
试样制备: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样品,将其置于温度为105℃±5℃的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取出冷却至室温。
试样质量:称取干燥试样的质量,精确至1g。
试样粒径:采用标准筛对试样进行筛分,选取符合要求的粒径范围的石子。
压碎指标测试:将试样分三层装入压碎指标测定仪的圆筒中,每层高度约为10mm。
在压力机上以0.0078kN/s的速度连续均匀地施加荷载,直至试样破碎。
取出破碎后的试样,称取各粒级的重量,精确至1g。
计算压碎指标:根据试验结果,计算出压碎指标值。
压碎指标值越大,表示石子的抗压能力越差。
例如,某组试样经过上述步骤后,得到破碎前后的质量分别为250g和150g,各粒级重量分别为50g、70g和30g。
根据这些数据,可以计算出该组试样的压碎指标值为(250-150)/250=40%。
普通混凝土用碎石或卵石质量标准及检验方法English: The quality standard for crushed stone or gravel in ordinary concrete is determined by various factors such as particle size, shape, texture, strength, durability, and cleanliness. The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of the aggregates is crucial in ensuring the workability, strength, and durability of the concrete. The standard test methods for evaluating the quality of aggregates include the determination of particle size distribution, shape and texture analysis, crushing value, abrasion resistance, and clay and organic impurities content. These tests help in determining whether the aggregates meet the required specifications and ensure the overall quality and performance of the concrete.Chinese: 普通混凝土中碎石或卵石的质量标准取决于诸多因素,如颗粒大小、形状、质地、强度、耐久性和清洁度。
骨料的颗粒大小分布对于混凝土的可塑性、强度和耐久性至关重要。
用于评估骨料质量的标准测试方法包括颗粒大小分布的测定、形状和质地分析、破碎值、抗磨损性能以及粘土和有机杂质含量的测定。
1-3粒径石子检验标准1-3粒径石子检验标准是用于评估和判断1-3粒径石子质量的准则和依据。
以下是一份详细的1-3粒径石子检验标准说明:一、概述1-3粒径石子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材料之一,主要用于混凝土、道路铺设等领域。
在购买、使用1-3粒径石子时,需要对石子的各项指标进行检验,以确保其符合工程要求和相关标准。
二、检验项目与标准外观检验(1)石子应具有较为规则的形状,无严重缺角、掉边和明显裂纹。
(2)石子表面应干净、无泥土、杂物等附着物。
(3)石子的粒径应符合规定要求,不得有过大或过小的现象。
尺寸检验(1)测量石子的最大粒径和最小粒径,应符合规定的范围。
(2)使用卡尺或千分尺测量石子的粒径,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
重量与含水率检验(1)使用天平或电子秤测量石子的重量,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2)使用烘干法或酒精燃烧法测量石子的含水率,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
强度检验(1)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进行抗压强度试验,以确定石子的抗压强度。
(2)抗压强度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一般不低于20MPa。
(3)使用压力试验机进行强度试验,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耐磨性检验(1)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进行耐磨试验,以确定石子的耐磨性能。
(2)耐磨指数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一般不低于60%。
(3)使用磨耗试验机进行耐磨试验,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耐久性检验(1)按照《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进行耐久性试验,以确定石子的耐久性能。
(2)耐久性指标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如抗冻性、抗腐蚀性等。
(3)使用相应的耐久性试验机进行试验,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化学成分检验(1)对石子的化学成分进行化验分析,以确定其主要成分及杂质含量。
(2)根据需要测定石子中的硫化物、氧化物、碳酸盐等杂质含量,以确保其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3)使用相应的化学分析仪器进行成分分析,误差应控制在±5%以内。
石子容重试验方法石子容重是指在相同的体积下,石子所占的质量的重量,是石子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在工程实践中,石子容重的测量与确定对于水泥混凝土、沥青混凝土及路面工程等具有重要意义。
下面我们来介绍一下石子容重试验方法。
一、试验仪器及设备1、称重器具:选用精度要求高、分度值小的天平。
2、试验容器:试验容器一般选择规格为10L、20L、50L的容器,必须具备耐腐蚀、不透气、光滑平整的特点。
3、筛网和筛分器:钢丝细筛和筛分器应满足规范的要求,筛孔应该均匀、排列整齐。
二、试验步骤1、样品准备:从原材料中取足量试样,使其充满试验容器并略过盛出杂物。
2、称重:将空试验容器先称重并记录重量。
将准备好的样品放入容器中,并清除容器边缘上的石子,用称重器具称出试验容器+石子总重并记录下来。
3、容重计算:计算石子的容重,公式如下:容重= (试验容器+石子总重-试验容器的重量)/试验容器的容积4、石子分级:将石子样品使用筛分器分级,确定分别占全样品重量不同比例的石子颗粒的质量和容重。
5、试验数据分析:根据试验结果,求出石子样品的平均容重值,统计各个分级的石子颗粒质量及容重比例,判别选择的石子样品是否符合工程用石标准要求。
三、注意事项1、在称重之前要将贮存在容器旁的石子全部清除。
2、在称重之前,需将试验容器彻底清洗干净,确保无水分及异物。
3、在称重石子总重之前需确定新鲜石子容器的重量。
4、筛分时筛孔屑塞应及时清除,尽量保证筛孔的通畅。
5、多次试验后应取其平均值,可提高实验数据的准确度。
总之,石子容重试验是工程中常见的试验之一,它对于保证工程材料质量有着重要的作用。
因此要严格按照规范要求操作,做好实验记录,确保试验数据的准确度及有效性,为工程质量提供有力保障。
石子压碎值标准一、试验原理石子压碎值是指按规定条件下,通过压力机对石子进行压缩,测定石子抵抗压碎的能力。
它是衡量石子质量的重要指标,用于评估石子的坚硬程度和承载能力。
本试验方法主要依据《公路工程集料试验规程》。
二试验设备1. 压力机:压力荷载范围应在200kN至400kN之间,压力机的精度应为±2.5%以内。
2. 压碎器:应配备足够大的开口和坚固的结构,保证在压碎过程中不发生变形或损坏。
3. 标准筛:用于筛选压碎后的石子,应符合相关标准要求。
4. 天平:用于称量压碎前后的石子质量,精度应为±0.1g。
5. 其他:计时器、钢尺、手套等。
三、试样准备1. 按照规定取样,确保样品具有代表性。
2. 将样品清洗干净,晾干备用。
3. 按照规定的粒径范围,筛选出符合要求的石子样品。
四、试验步骤1. 将压碎器放置在压力机上,确保其稳固不动。
2. 将标准筛放置在压碎器下方,防止压碎的石子散落。
3. 按照规定的加载速率,对样品进行加载,直到样品破碎。
4. 记录加载过程中的荷载值和时间。
5. 取出破碎后的样品,用标准筛筛选出不同粒径的石子。
6. 称量破碎前后的样品质量,并记录数据。
7. 重复以上步骤三次,以得到稳定的试验结果。
五、压碎值计算1. 根据试验数据,绘制荷载与时间的关系曲线。
2. 在曲线上找到最大荷载值(Fmax)。
3. 计算压碎率(C),公式为:C=m1/m2×100%,其中m1为最大荷载值对应的试样质量,m2为试样破碎后的平均质量。
4. 根据压碎率和相关标准,评估石子的质量和坚固程度。
六、结果表示1. 将试验数据整理成表格,包括试样编号、最大荷载值、压碎率、评估结果等。
2. 根据试验结果,对不同粒径的石子进行分类和评估,给出相应的使用建议。
3. 如果需要,可以绘制压碎率与粒径的关系图,以便更直观地观察不同粒径石子的坚固程度。
七、试验报告1. 试验报告应包括以下内容:试验目的、试验原理、试验设备、试样准备、试验步骤、压碎值计算、结果表示等。
石子的国家执行标准
石子的国家执行标准可以包括以下方面:
1. 尺寸要求:规定石子的最大尺寸、最小尺寸和允许的偏差范围。
2. 形状要求:规定石子的形状应为自然形状或人工加工后的规定形状。
3. 颜色要求:规定石子的颜色要求,例如颜色的均匀性或特定颜色的要求。
4. 物理性质要求:规定石子的硬度、密度、吸水率、压碎值等物理性质的要求。
5. 化学性质要求:规定石子的化学成分、pH值等化学性质的要求。
6. 应用要求:规定石子在特定应用场合下的要求,例如道路工程、建筑工程等。
7. 包装和标识要求:规定石子的包装和标识要求,例如包装方式、标识内容等。
8. 检测方法:规定检测石子是否符合标准的方法和要求,包括取样方法、试验方法等。
这些都是可能包含在石子的国家执行标准中的要求,具体执行标准的内容和要求应视情况而定,可能因不同国家、地区或者具体应用而有所不同。
砂石基本性能实验(表观密度松堆密度空隙率)一、实验目的与要求通过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的测定,计算出材料的孔隙率及空隙率,从而了解材料的构造特征,便于掌握材料的特性和使用功能。
二、实验仪器1、砂的表观密度(容量瓶法):容量瓶(500mL),电子秤、铝制料勺、浅盘、滴管等。
2、石子的表观密度广口瓶法:广口瓶、玻璃片、天平、浅盘、毛巾、电子秤等。
液体比重天平法:静水天平、配套器具、烘箱等。
3、砂松堆密度:下料漏斗、标准容器、台秤等。
4、石松堆密度:标准容器、小铲、台秤等。
三、实验操作(一)砂表观密度1、称取烘干砂300g();2、在容量瓶内注入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3、倒出容量瓶内部分水,剩余至约球部高度的1/3。
将300g砂全装入容量瓶,倾斜约45度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水中充分搅动(排除气泡)。
静置一段时间后用滴管添水至瓶颈刻度线,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二)石子的表观密度(广口瓶法)1、称取烘干石();2、将水注满广口瓶,用玻璃片封住瓶口,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其质量();3、倒出广口瓶内水约1/2,倾斜放置广口瓶,将石装入其中。
然后注满水,用玻璃片覆盖瓶口,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
再静置一段时间,将水注满广口瓶,用玻璃片封住瓶口,擦干瓶外水分,称其质量()。
(三)石子的表观密度(液体比重天平法)1、称取烘干石();2、将干石装入吊篮,并浸入生水容器,同时上下升降吊篮排除气泡。
3、调整好容器中水的高度后,称量出吊篮及石子在水中的质量()。
4、调整好容器中水的高度后,称量出吊篮在水中的质量()。
5、测量水温。
(四)堆积密度实验1、砂松散堆积密度(1)称取标准容器的质量(),测定标准容器的体积 (V)。
将标准容器置于下料漏斗下面,使下料漏斗对正中心;(2)用铝制料勺将试样装入下料漏斗,打开活动门,使试样徐徐落入标准容器直至试样装满并超出标准容器筒口,移开漏斗;(3)用直尺将多余的试样沿筒口中心线向相反方向刮平,称其质()。
一.目的检测石子各项指标,指导检测人员按标准操作,确定石子的规格和类别,保证检测结果科学、准确。
二.检测参数及执行标准颗粒级配、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紧密密度、空隙率、含泥量、泥块含量、压碎指标值、针片状颗粒含量等。
执行标准:GB50204-2002(2011年版)《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2.5条GB/T14685-2011《建设用卵石、碎石》。
JGJ52-2006《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质量及检验方法标准》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建设工程中水泥混凝土及其制品。
四.职责检测员必须执行国家标准,按照标准操作,随时作好试验记录,填写检测报告,并对数据负责。
五.样本大小及抽样方法在料堆上取样时,应均匀在料堆顶部,中部和底部的五个部位,铲除表面,然后由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石子15份,组成一组样品。
大型运输工具的,以400m3或600t为一验收批,用小型工具运输时,以200m3或300t为一验收批。
不足上述数量以一批论。
规格产地相同。
取样数量不少于80kg。
六.仪器设备1.鼓风烘箱:温度控制在(105±5)℃;2.台秤:称量10kg,感量1g;3. 摇筛机4. 针状规准仪与片状规准仪;5. 受压试模(测定压碎值);6.WE-300B压力试验机:量程300 kN.,示值相对误差2 %;7.方孔筛:孔径为75μm-90 mm的筛共14只,并附有筛底和筛盖;8.垫棒:直径10 mm、长500 mm、直径16 mm、长600 mm,的圆钢;9.容量筒;10L、20L10. 广口瓶:1000 mL,磨口,带玻璃片;11. 温度计、搪瓷盘、毛巾、毛刷、直尺,小铲等。
七.环境条件操作室:20 ±5℃。
八.检测步骤及数据处理1. 颗粒级配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根据最大粒径称取规定数量的样品,精确到1g。
将试样倒入按孔径大小从上到下组合的套筛,然后用摇筛机筛分10分钟。
取下套筛,按筛孔大小顺序再逐个用手筛,筛至每分种通过量小于试样总量0.1%为止。
通过颗粒并入下一号筛中,并和下一号筛中的试样一起过筛,这样顺序进行,直至各号筛全部筛完为止。
称出各号筛的筛余量,精确到1g。
a.计算分计算余百分率:各号筛的筛余量与试样总质量之比,计算精确至0.1%。
b.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该号筛的筛余百分率加上该号筛以上各分计筛余百分率之和,精确至1%。
筛分后,如每号筛的筛余量之和同原试样质量之超过1%时,须重新试验。
根据各号筛的累计筛余百分率,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该试样的颗粒级配。
2.表观密度(广口瓶法)a.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筛除小于4.75mm 的颗粒,然后洗刷净,分为大至相等的两份备用;表观密度试验所需试样数量b .试样浸泡水饱和然后装入广口瓶中。
装试样时,广口瓶应倾斜放置,注入饮用水玻璃片覆盖瓶口。
以上下左右摇晃的方法排除气泡;c .气泡排尽后,向瓶中添加饮用水,直至水面凸出瓶口边缘。
然后用玻璃片沿瓶口讯速滑行,使其紧贴瓶口水面。
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试样,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G 1,精确至1g 。
d .将瓶中试样倒入浅盘,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G 0,精确至1g 。
e.将瓶洗净并重新注入饮用水,用玻璃片紧贴瓶口水面,擦干瓶外水分后称出水,瓶和玻璃片总质量G 2,精确至1 g 。
表观密度按公式:ρρ⨯⎪⎪⎭⎫ ⎝⎛-+=01200G G G G 水计算。
式中 ρ0---表观密度,kg/m 3;G 0---烘干后试样的质量,g ;G 1---试样,水,瓶和玻璃片的总质量,g ;G 2---水,瓶和玻璃片的总质量,g ;ρ水---1000kg/m 3。
表观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20kg/m 3,须重新试验。
对颗粒村质不均匀的试样,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超过20kg/m 3,可取4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
3. 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与空隙率按抽样方法取样,烘干后,拌匀并把试样分为大至相等两份备用。
取试样一份,用小铲将试样从容量筒中心上方50 mm 处徐徐倒入,让试样以自由落体落下,当容量筒上部试样呈堆积,且容量筒四周溢满时,即停止加料.除去凸出容量口表面的颗粒,并以合适的颗粒填入凹陷部分,使表面稍凸起部分和凹陷部分的体积大至相等(试验过程应防止触动容量筒),称出试样和容量筒总质量G 1,精确至10g.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按公式:V G G P 211-=计算。
式中:P 1—松散堆积密度或紧密堆积密度,kg/m 3;G1—容量筒和试样的总质量,g ;G2—容量筒质量,g ;V —容量筒的容积,L 。
空隙率按公式:1001210⨯⎪⎪⎭⎫ ⎝⎛-=P P V 计算;式中:V 0-—空隙率%;p 1—松散(或紧密)堆积密度,kg/m 3;2P —试样的表观密度,kg/m 3。
堆积密度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 精确至10 kg/m 3。
空隙率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
4.含泥量a.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按规定粒径的量称取一定数量的试样一份G,精确到1g。
将试样放入淘洗容器中,注入清水,使1水面高于试样上表面150mm,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h,然后用手在水中淘洗试样,使尘屑、淤泥和粘土与石子颗粒分离,把浑水缓缓倒入1.18mm及0.75mm的套筛上(1.18mm筛放在0.75mm筛上面),滤去小于0.75mm颗粒,试验前筛子的两面应先用水润湿,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应小心防止大于0.75mm的颗粒流失。
b.再向容器中注入清水,重复上述操作,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澈为止。
c.用水淋洗剩余在筛上的细粒,并将0.75mm筛放在水中(使水面略出中石子颗粒上表面),以充分洗掉小于0.75mm的颗粒,然后将两只筛上筛的颗粒和清洗容器中已经洗净的试样一并倒入搪瓷盘中,置于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G, 精确至1g。
含泥量按下式计算:2式中:a Q-- 含泥量,%;G--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1G--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2含泥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0.1%。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
5.泥块含量a.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按规定粒径的量称取一定数量的试样一份G,精确到1g。
将试样倒入淘洗容1器中,注入清水,使水面高于试样上表面。
充分搅拌均匀后,浸泡24h。
然后用手在水中碾碎泥块,再把试样放在2.36 mm筛上,用水淘洗,直至容器内的水目测清为止。
b.保留下来的试样小心地从筛中取出,装入搪瓷盘后,放在烘箱中于(105±5)℃下烘干至恒量,待冷却至室温后,称出其质量,精确到1g。
泥块含量取两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2G,精确至0.1%。
泥块含量按下式计算:式中:b Q--泥块含量;G--试验前烘干试样的质量,g;1G--试验后烘干试样的质量,g;2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
6.压碎指标值a.风干后筛除大于19.0 mm及小于9.50 mm的颗粒,并去除针片状颗粒,分为大至相等的三份备用。
称取试样1G=3000g,将试样分两层装入圆模内,每装完一层试样后,在底盘下面垫放一径10mm的圆钢,将筒按住,左右交替颠击地面各25次,两层颠实后,平整模内试样表面,盖上压头。
b.把装有试样的模子置于压力机上,开动压力机,按1 kN/s速度均匀加荷至200kN并稳荷5s,然后卸荷。
取下加压头,倒出试样,用孔径2.36mm的筛筛除被压碎的细粒,称出留在筛上的试样质量2G。
精确至1g。
压碎指标值按下式计算,精确至0.1%式中:e Q---压碎指标值,%;G--试样的质量,g;1G--压碎试验后筛余的试样质量,g。
2压碎指标值取三次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精确至1%。
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
7.针片状颗粒含量a.准备好试验用的工具,检查仪器设各的状态是否正常。
b. 按规定粒径的量称取一定数量的试样一份G,精确到1g。
然后按规定的1粒级进行筛分。
针、片状颗粒含量试验的粒级划分及其相应的规准仪孔宽或间距,mmc.按表规定的粒级分别用规准仪逐粒检验,凡颗粒长度大于针状规准仪上相相应间距者,为针状颗粒;颗粒厚度小于片状规准仪上孔宽者,为片状颗粒。
称出其总质量2G,精确至1 g。
d.石子粒径大于37.5mm的碎石或卵石可用卡尺检验针片状颗粒,卡尺卡口的设定宽度应符合下列表的规定:针片状颗粒含量按下式计算,精确至1%式中:c Q---针、片状颗粒含量,%;G---试样的质量,g;1G---试样中所含针片状颗粒的总质量,g;2采用修约值比较法评定。
九.结果判定1.颗粒级配卵石、碎石技术要求分为Ⅰ类、Ⅱ类、Ⅲ类。
用途: Ⅰ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C60的混凝土,Ⅱ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Ⅲ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
2.表观密度表观密度≥2600kg/m3;3. 松散堆积密度与空隙率连续级配空隙率:Ⅰ类:≤43 %, Ⅱ类: ≤45% , Ⅲ类: ≤47 %。
4、含泥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指标(按质量计);含泥量Ⅰ类:< 0.5 %, Ⅱ类: <1.0 % , Ⅲ类: < 1.5 %。
5、泥块含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指标(按质量计);泥块含量--Ⅰ类:0 % ,Ⅱ类: < 0.2 % ,Ⅲ类: < 0.5 %。
6.压碎指标值压碎指标值应符合以下规定指标;碎石压碎指标:Ⅰ类:< 10 % ,Ⅱ类: < 20 % ,Ⅲ类: < 30 %。
卵石压碎指标:Ⅰ类:< 12 % ,Ⅱ类: < 14 % ,Ⅲ类: < 16 %。
7.针片状颗粒含量卵石、碎石的针片状颗粒含量应符合以下规定指标:Ⅰ类:< 5 % ,Ⅱ类: < 10 % ,Ⅲ类: < 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