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水量计算表
- 格式:xls
- 大小:13.50 KB
- 文档页数:1
9.3.5管道闭水试验时,应进行外观检查,不得有漏水现象,且符合下列规定时,管道闭水试验为合格:
1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表9.3.5规定的允许渗水量;
2管道内径大于表9.3.5规定的管径时,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1.25Di(9.3.5-1)
3异形截面管道的允许渗水量可按周长折算为圆形管道计;
4化学建材管道的实测渗水量应小于或等于按下式计算的允许渗水量。
q≤0.0046 Di (9.3.5-2)
式中: q-允许渗水量(m3/24h•km);
Di-管道内径(mm)。
表9.3.5 无压力管道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
9.3.6 当管道内径大于700mm时,可按管道井段数量抽样选取1/3进行试验;试验不合格时,抽样井段数量应在原抽样基础上加倍进行试验。
9.3.7不开槽施工的内径大于或等于l500mm钢筋混凝土结构管道, 设计无要求且地下水位高于管道顶部时,可采用内渗法测渗水量;渗漏水量测方法按附录F的规定进行,符合下列规定时,则管道抗渗能力满足要求,不必再进行闭水试验:
1管壁不得有线流、滴漏现象;
2对有水珠、渗水部位应进行抗渗处理;3管道内渗水量允许值:q≤。
蓄水池渗水量如何计算公式蓄水池渗水量计算公式。
蓄水池渗水量是指在一定时间内,蓄水池中水的渗漏量。
蓄水池渗水量的计算是非常重要的,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蓄水池的渗漏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改进。
下面我们将介绍蓄水池渗水量的计算公式以及相关知识。
蓄水池渗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K A (H1-H2) / L。
其中,Q为蓄水池的渗水量,单位为m³/s;K为渗透系数,单位为m/s;A为蓄水池的渗透面积,单位为m²;H1为蓄水池水面高度,单位为m;H2为蓄水池底部水位高度,单位为m;L为蓄水池的长度,单位为m。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蓄水池的具体情况,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K、A、H1、H2、L的数值,然后代入上述公式进行计算,就可以得到蓄水池的渗水量。
在计算蓄水池渗水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 渗透系数K的确定,渗透系数是指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水渗透量,它是衡量土壤渗水能力的重要指标。
我们可以通过水文地质勘察、实地测试等方式来确定蓄水池渗透系数的数值。
2. 渗透面积A的测量,渗透面积是指蓄水池底部的渗透面积,它是计算渗水量的重要参数。
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蓄水池底部的面积来得到A的数值。
3. 水面高度H1和底部水位高度H2的测量,水面高度和底部水位高度是蓄水池渗水量计算中的重要参数,我们可以通过水位计等设备来进行测量。
4. 蓄水池长度L的测量,蓄水池的长度也是计算渗水量的重要参数,我们可以通过测量蓄水池的长度来得到L的数值。
通过以上步骤,我们就可以得到蓄水池渗水量的计算结果。
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可以根据蓄水池的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减少渗水量,提高蓄水池的使用效率。
蓄水池渗水量的计算对于水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蓄水池渗水量的计算,我们可以及时了解蓄水池的渗漏情况,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改进,从而提高蓄水池的使用效率,保护水资源,促进可持续发展。
总之,蓄水池渗水量的计算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它可以帮助我们了解蓄水池的渗漏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或改进。
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闭水试验是一种常用的地下工程勘察方法,用于测定地下水渗透性及地下水位的高度。
在进行闭水试验时,我们需要计算允许渗水量,以评估地下水渗透性的情况。
本文将介绍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的计算公式。
在进行闭水试验之前,我们需要明确一些基本参数和概念。
以下是与本文相关的一些术语和符号:1. 允许渗水量(Q):指地下水在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渗水试验井的流量,单位为立方米每秒(m³/s)。
2. 面积(A):指某一渗水试验井截面的水平断面面积,单位为平方米(m²)。
3. 压水头(H):指地下水位与地面之间的垂直距离,单位为米(m)。
4. 渗透系数(k):指地下水渗流的性质参数,单位为米每秒(m/s)。
根据上述参数和概念,我们可以得到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的计算公式如下:Q = k × A × H其中,Q表示允许渗水量,k表示渗透系数,A表示面积,H表示压水头。
在进行计算时,我们需要准确测量和估算上述参数的数值。
通常情况下,测量和估算的误差会对计算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因此应尽量减小误差,确保数据的准确性。
在实际应用中,为了提高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对计算公式进行适当的修正和改进。
例如,当地下水位变化较大或地下水渗透性不均匀时,可以将井孔分段处理,并对每一段进行单独的计算。
在闭水试验中,通过计算允许渗水量,我们可以对地下水渗透性进行评估。
根据允许渗水量的大小,我们可以判断地下水的渗透性好坏,并进一步分析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潜力和地下水动态变化的趋势。
综上所述,闭水试验允许渗水量的计算公式为Q = k × A × H,其中Q表示允许渗水量,k表示渗透系数,A表示面积,H表示压水头。
在进行计算时,应注意准确测量和估算参数的数值,并根据具体情况修正和改进计算公式,以提高计算的精度和可靠性。
通过闭水试验,我们可以评估地下水渗透性,进而分析地下水资源的利用潜力和动态变化的趋势,为地下工程的设计和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二建渗水量计算公式
建筑物的渗水量由多个因素决定,包括建筑物的材料、结构、周围环
境等。
因此,有多种渗水量计算公式可供选择,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1. Darcy公式
Darcy公式是经典的渗流计算公式,适用于比较简单的渗透条件下的
渗水量计算。
它是通过测量流体通过孔隙介质的速度和斜度来计算渗水量的。
渗水量Q由下式给出:
Q=K*A*i
其中,Q是渗水量,K是渗透系数,A是渗透面积,i是水头斜坡。
2. Kozeny-Carman公式
Kozeny-Carman公式是用来计算多孔介质渗透性的公式,它是建立在Darcy公式的基础上的改进公式。
渗水量Q由下式给出:
Q=K*A*(h/l)²
其中,Q是渗水量,K是渗透系数,A是渗透面积,h是水头,l是渗
透路径。
3.抗渗水混凝土结构的渗透公式
对于抗渗水混凝土结构,可以根据混凝土结构的设计参数和材料特性,采用以下公式进行渗水量的计算。
渗水量Q由下式给出:
Q=β*A*H
其中,Q是渗水量,β是抗渗水系数,A是渗透面积,H是渗透水头。
4.基于有限元法的渗流计算模型
除了传统的公式方法外,还可以使用有限元法进行建筑物渗水量的计算。
有限元法是一种数值模拟方法,通过将建筑物划分为多个小单元,并
以数学模型来描述渗流过程,从而计算建筑物的渗水量。
总结:
以上是四种常用的二建渗水量计算公式,根据具体工程条件和建筑物
特点,可以选择合适的公式进行计算。
渗水量计算是建筑工程设计和施工
中的重要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确保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和结构的
稳定性。
埋地管道严密性试验,应在试验压力下进行,按公式(2)、(3)实测渗水量,小于或等于按公式(4)、(5)、(6)、(7)计算的允许渗水量为严密性试验为合格。
管道内径小于或等于400 mm,且长度小于或等于1 km的管道在试验压力下,10 min压降不大于0.05 MPa时,为严密性试验合格。
严密性试验采用放水法时,实测渗水量按公式(2)计算。
严密性试验采用补水法时,实测渗水量按公式(3)计算。
(2)qs=W/{( T1- T2)*L0}(3)qs= W1/( T* L0)上列式中:T——从开始计时至保持恒压结束的时间,min;W——表压下降0.1 MPa时经放水阀流出的水量,L;L0——试验管段长度,m;T1——未放水时从试验压力降压0.1 MPa所用的时间,min;T2——放水时从试验压力降压0.1MPa所用的时间,min;W1——恒压时间内(不少于2 h)补入管道的水量,L;qs——实测渗水量,L/min·m。
钢管内径Di>250时,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4)计算。
铸铁管Di>150时,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5)计算。
预应力、自应力混凝土管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6)计算。
塑料管道严密性试验允许渗水量按公式(7)计算。
(4)Q=0.05√Di(5)Q=0.1√Di(6)Q=0.14√Di(7)Q=0.4Pf·Di上列式中:Q——允许渗水量,L/min·km;Di——管道内径,mm;Pf——试验压力,MPa。
在GB50268-2008 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附录D 闭水法试验中有这样的公式Q=W/(T*L)式中Q=实测渗水量{L/(min.m)}W=补水量(L)T=实测渗水观测时间(min) 一般不小于30分钟L=试验管段的长度(m)我没做过这方面的计算,按我自己的思路,看行不行!依据你的实验方法可以这样推算补水量等于下降5MM的漏水量,井径按1M计算即漏水量为3.925L/(半小时);则Q=3.925/(30*80)=0.001635L/(min.m)}=2.355(吨/天*公里)另外根据规范如果是塑料管的话,允许渗水量计算公式为Q≤0.0046D 式中Q单位(吨/天*公里)D为管径单位MM则允许渗水量为1.84(吨/天*公里)所以你上诉的管道闭水实验不合格,需施工方重新检查并补救后再进行二次闭水实验!算的真辛苦,望采纳诶!~原理:根据水位变化算出水池内水减少的量,再扣除蒸发量,就是实际渗漏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