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词》与《采桑子 重阳》
- 格式:pptx
- 大小:118.63 KB
- 文档页数:14
《重阳》古诗鉴赏《重阳》古诗鉴赏在日常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大家肯定对各类古诗都很熟悉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那么你有真正了解过古诗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重阳》古诗鉴赏,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重阳》古诗鉴赏1《重阳》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雁栖新月江湖满,燕别斜阳巷陌空。
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
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
《重阳》译文离家万里孤身被囚于元朝监狱,窗外梧桐叶落仿似故乡秋色。
祈望自己能像大雁般自由的在天地间翱翔,等到黄昏日落就归巢。
落叶本就无心定流水,无主的菊花就连那让万物凋敝的西风都无可奈何。
昨日隐痛恍如梦中,那心中的遗憾与悔恨该有多少呢?《重阳》译文二我远离故土,孤身被囚禁在这里,头发蓬乱不堪,故乡秋色里的老梧桐应该没改变吧。
在江水涨满江岸,天上入秋的新月渐渐升起时,大雁栖息了;巷子里空无一人,燕子也离别斜阳回巢了。
落叶无力阻挡流水,黄花也无力改变秋风。
天地间的遗恨你们知道多少?昨天晚上我战败的地点龙山又进入我的梦里。
《重阳》注释何心:何来的心。
无心。
黄花:指菊花,即黄菊、秋菊。
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的生息繁衍的发源地,也有称为“方山”的。
方山是指中岳嵩山的南麓两山之间,是夏族群的生息繁衍之地,也是中华第一个王朝夏朝、夏禹国的诞生地—河南登封。
《重阳》赏析《重阳》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作。
全诗没有一点过节的喜悦和快乐,也没有年轻有为、蒸蒸日上的朝气,更没有官场得意、登高望远的企盼;也许能看到一丝西风烈马、叱咤风云的.影子,但那也只是过去式。
更多的是凝重、自励、追忆、反省,但尽管如此,全诗却不曾给人一点消沉和沮丧,相反,它让人痛定思痛、发愤图强。
文天祥这首《重阳》,远不止是重阳节这么简单,更多是隐含诗人的心愿:盼望重见天日、重获阳光,甚至希望能起死回生、东山再起!“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
”是写实、写景。
“万里”是指地理距离,“飘零”是指他自己一个人,“万里飘零”实则孤身被囚于元朝监狱的写照。
2019-2020年七年级语文上册比较探究《秋词》、《采桑子》、《登高》预学案北师大版北定县)。
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
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
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资料《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
反映了他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却毫不气馁,仍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精神。
问题5、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明确:“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
“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
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
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
“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问题6、比较《山行》与《秋词》的异同。
明确: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问题7、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根本的不同?明确: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气势。
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抖擞。
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
体会“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蕴。
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
人果真有志气,就会奋斗不息,便不会感到寂寥。
“一鹤排云上”所体现的奋斗之志与诗人的情志已融为一体,画意与诗情相互映衬,相得益彰,让人觉得其诗情好像与鹤一起直冲云霄。
此可谓诗情画意的完美结合。
1.写作背景在1929年6月下旬于闽西龙岩召开的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上,毛泽东未能继续当选为红四军前委书记,于是暂时离开了红四军的主要领导岗位。
毛泽东离开红四军领导岗位后,在闽西一边养病,一边指导地方工作。
九月九日重阳节古诗词九月九日重阳节古诗词(精选50首)在日常学习、工作或生活中,大家都听说过或者使用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又称古体诗或古风。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九月九日重阳节古诗词,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九月九日重阳节古诗词篇11、《九月九日刘十八东堂集》(唐)李颀风俗尚九日,此情安可忘。
菊花辟恶酒,汤饼茱萸香。
云入授衣假,风吹闲宇凉。
主人尽欢意,林景昼微茫。
清切晚砧动,东西归鸟行。
淹留怅为别,日醉秋云光。
2、《九日》(唐)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3、《九日登山》(唐)李白渊明归去来,不与世相逐。
为无杯中物,遂偶本州牧。
因招白衣人,笑酌黄花菊。
我来不得意,虚过重阳时。
题舆何俊发,遂结城南期。
筑土按响山,俯临宛水湄。
胡人叫玉笛,越女弹霜丝。
自作英王胄,斯乐不可窥。
赤鲤涌琴高,白龟道冯夷。
灵仙如仿佛,奠酹遥相知。
古来登高人,今复几人在。
沧洲违宿诺,明日犹可待。
连山似惊波,合沓出溟海。
扬袂挥四座,酩酊安所知。
齐歌送清扬,起舞乱参差。
宾随落叶散,帽逐秋风吹。
别后登此台,愿言长相思。
4、《醉花荫》(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5、《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7、《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8、《同徐侍郎五云溪新庭重阳宴集作》(唐)独孤及万峰苍翠色,双溪清浅流。
毛泽东《采桑子·重阳》译文及鉴赏答案《采桑子·重阳》是由毛泽东所创作的,整首词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采桑子·重阳》译文及鉴赏,希望能帮助到大家!《采桑子·重阳》近现代: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采桑子·重阳》译文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采桑子·重阳》注释重阳:重阳节农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岁岁:年年。
今又重阳:此重阳是指诗人在战地重逢的重阳,1929年的重阳。
战地:这里指闽西农村根据地,当时这里外有敌人包围,内有地主民团的扰乱。
黄花:指菊花。
分外:格外。
劲:强劲。
不似:不类似,不像。
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光更美,是主观感受。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也指广阔高远。
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采桑子·重阳》创作背景此词作于1929年的重阳节(10月11日)。
当时,毛泽东在上杭县城的临江楼上养病,重阳佳节来到,院子里的黄花如散金般盛开。
此时毛泽东已经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毛他的梦想和现实再一次发生了位移,因而作了此词。
《采桑子·重阳》赏析“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
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
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更借凄清、萧瑟、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着一“悲”字者。
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
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句集锦关于描写秋天的古诗句集锦在平凡的学习、工作、生活中,大家总少不了接触一些耳熟能详的古诗吧,古诗言简意丰,具有凝炼和跳跃的特点。
你知道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吗?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描写秋天的古诗句,欢迎大家分享。
描写秋天的古诗句 11、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采桑子·九日》作者:纳兰性德【清代】赏析深秋绝塞谁相忆,木叶萧萧。
乡路迢迢。
六曲屏山和梦遥。
佳时倍惜风光别,不为登高。
只觉魂销。
南雁归时更寂寥。
2、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丹阳送韦参军》作者:严维【唐代】赏析丹阳郭里送行舟,一别心知两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鸦飞尽水悠悠。
3、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秋词》作者:刘禹锡【唐代】赏析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4、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夜雨寄北》作者:李商隐【唐代】赏析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
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5、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山行》作者:杜牧【唐代】赏析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6、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作者:李清照【宋代】赏析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7、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望洞庭》作者:刘禹锡【唐代】赏析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忆秦娥·箫声咽》作者:李白【唐代】赏析箫声咽,秦娥梦断秦楼月。
秦楼月,年年柳色,灞陵伤别。
乐游原上清秋节,咸阳古道音尘绝。
音尘绝,西风残照,汉家陵阙。
9、描写秋天的诗句古诗:《早寒江上有怀》作者:孟浩然【唐代】赏析木落雁南度,北风江上寒。
我家襄水曲,遥隔楚云端。
乡泪客中尽,孤帆天际看。
迷津欲有问,平海夕漫漫。
描写秋天的古诗句 21、西风八九月,积地秋云黄。
刘禹锡简介刘禹锡(772年-842年),字梦得,晚年自号庐山人,汉族,中国唐朝洛阳(今河南洛阳)人。
自言系出中山(今河北定州),其先中山靖王刘胜,又自称“家本荥上,籍占洛阳”。
近人卞孝萱则提出刘禹锡是匈奴族后裔,出生于嘉兴的新说,据邓声斌先生考证其父刘绪遭遇安史之乱,举族东迁定居彭城。
刘禹锡为贞元九年(793)进士。
初在淮南节度使杜佑幕府中任记室,为杜佑所器重。
后从杜佑入朝,为御史。
贞元末,与柳宗元,陈谏、韩晔等结交于王叔文,形成了一个以王叔文为首的政治集团。
后任朗州司马、连州刺史、夔州刺史、和州刺史、主客郎中、礼部郎中、苏州刺史等职,刘禹锡的最后一任是太子宾客,故后世题他的诗文集为《刘宾客集》。
白居易赞其“彭城刘梦得,诗豪者也”,故刘禹锡又誉为中唐“诗豪”之称,是中唐杰出的政治家、哲学家、诗人和散文家。
一、简介刘禹锡,着名诗人,文学家,哲学家。
刘禹锡与白居易并称“刘白”。
曾任太子宾客,世称刘宾客。
与柳宗元并称“刘柳”。
晚年在洛阳与白居易唱和较多,时称“刘白”。
贞元九年,擢进士第,登博学宏词科,从事淮南幕府,入为御史。
王叔文用事,引入禁中,与之图议,言无不从。
转屯田员外郎,判度支盐铁案。
叔文败,坐贬朗州刺史。
在贬官期间,在扬州碰到白居易,白居易写了《醉赠刘二十八使君》,刘禹锡作《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答谢白居易,再遭贬朗州司马。
落魄不自聊,吐词多讽托幽远。
蛮俗好巫,尝依骚人之旨。
倚其声作《竹枝词》十余篇,武陵溪洞间悉歌之。
居十年,召还。
将置之郎署,以作玄都观看花诗涉讥忿,执政不悦,复出刺播州。
裴度以母老为言,改连州,徙夔、和二州。
久之,征入为主客郎中。
又以作重游玄都观诗,出分司东都。
度仍荐为礼部郎中,集贤直学士。
度罢,出刺苏州,徙汝、同二州,迁太子宾客,分司东都。
禹锡素善诗,晚节尤精。
不幸坐废,偃蹇寡所合,乃以文章自适。
与白居易酬复颇多,居易尝叙其诗曰:与白居易唱和,世称他们“刘白”。
白居易称之为“诗豪”。
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大全重阳节来临之际,大家准备好了适合重阳节朗诵的诗句了吗?小编整理了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古诗精选,希望大家喜欢!关于重阳节的诗句古诗大全1、采桑子重阳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2、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3、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4、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唐)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唐)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9、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韦安石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10、醉花荫(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11、于长安还扬州九月九日行薇山亭赋韵(南朝陈)江总心逐南云逝,形随北雁来。
故乡篱下菊,今日几花开?12、沉醉东风重九(元)关汉卿题红叶清流御沟,赏黄花人醉歌楼。
天长雁影稀,月落山容瘦。
冷清清暮秋时候,衰柳寒蝉一片愁,谁肯教白衣送酒。
13、九日(明)文森三载重阳菊,开时不在家。
何期今日酒,忽对故园花。
野旷云连树,天寒雁聚沙。
登临无限意,何处望京华。
14.奉和圣制重阳旦日百寮曲江宴示怀【唐】崔元翰偶圣睹昌期,受恩惭弱质。
港中游学七年级语文课堂教学预学案生动,情感浓郁,寓意深刻,发人深省,因而成为千古传诵的名句。
15、例子:“新”和“旧”的对比,或“去”和“来”的对比好处:旧的亭台和新的词的对比,突出了物是人非的惆怅情怀;或“去”的是落花,“来”的是燕子,来去对比,增加了对时光流失的惋惜之情。
16、从“夕阳西下几时回”“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等句可以看出1、作者简介: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
洛阳(今属河南)人,祖籍中山(今河北定县)。
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刘禹锡生前与白居易齐名,世称“刘白”。
白居易则称他为“诗豪”,推崇备至。
他的诗歌,传诵之作极多。
有《刘梦得文集》。
2、背景资料《秋词》是作者被贬朗州(今湖南常德市)后写的。
反映了他虽励精图治、锐意改革而遭受打击,却毫不气馁,仍保持着高昂的进取精神。
问题5、怎样理解“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明确:“晴空”写出了秋日的天高云淡。
“一鹤”是孤单的,但也是独特的,正是这只鹤顽强奋斗,冲向云霄,才冲破了秋天的肃杀的氛围。
使大自然别开生面,使志士精神抖擞。
它是顽强不屈的志士的写照,奋斗不息的精神的象征。
“诗情”指豪情,也是壮志,有了这种豪情壮志,秋日的寂寥自然会一扫而空的。
问题6、比较《山行》与《秋词》的异同。
明确:同:二者都描写秋景,都借秋景抒发了对大自然的赞美。
异:《山行》全篇表现的都是生气盎然的画面和景致,形象鲜明,色彩绚丽;而本诗侧重抒写感受,以说理为主。
问题7、诗人表现“秋日胜春朝”,不写秋天如何秋高气爽,秋色如何迷人,而写万里晴空孤单的一鹤排云冲霄的景象,这与“悲寂寥”有何根本的不同?明确:万里晴空展现出一幅开阔景象,更显出“一鹤”矫健凌厉、奋发向上的气势。
显然,这只鹤是孤单的,但正是这只鹤的顽强奋斗,冲破了秋天的肃杀氛围,使人精神为之抖擞。
这便自然而然地引出“便引诗情到碧霄”。
体会“便引诗情到碧霄”的意蕴。
古人云:诗言志,诗情即志气。
最好的重阳节优美古诗词最好的重阳节优美古诗词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社会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准确地来说应该叫格律诗,包括律诗和绝句。
那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以下是店铺精心整理的最好的重阳节优美古诗词,欢迎大家分享。
最好的重阳节优美古诗词篇1《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九日作》(唐)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九日》(唐)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不堪今日望乡意,强插茱萸随众人。
《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作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沾衣。
《醉花荫》(宋)李清照薄雾浓云愁永昼,瑞脑销金兽。
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
莫道不销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最好的重阳节优美古诗词篇21、《九月十日即事》(唐)李白昨日登高罢,今朝再举觞。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
2、《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3、《奉和九日幸临渭亭登高得枝字》韦安石重九开秋节,得一动宸仪。
金风飘菊蕊,玉露泣萸枝。
睿览八紘外,天文七曜披。
临深应在即,居高岂忘危。
4、《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5、《九月九日玄武山旅眺》(唐)卢照邻九月九日眺山川,归心归望积风烟。
他乡共酌金花酒,万里同悲鸿雁天。
6、《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7、《九日作》(唐)王缙莫将边地比京都,八月严霜草已枯。
今日登高樽酒里,不知能有菊花无。
8、《九日》(唐)杨衡黄花紫菊傍篱落,摘菊泛酒爱芳新。
七年级语文《秋词(其一)》《采桑子重阳》《登高》北师大版【本讲教育信息】一. 教学内容:《秋词(其一)》《采桑子重阳》《登高》二、教学目标(一)语文基础知识目标1. 生字寂寥.liáo春朝.zhāo分.外fèn不似.sì寥廓.kuòxiāoāi渚.清zhǔ霜鬓.bìn潦.倒liáo 碧霄.xiāo啸哀..2. 词语寂寥:寂寞凄凉。
春朝:本指春天的早晨,这里泛指春天。
排云:凌云。
排,冲破。
碧霄:蓝天。
寥廓:广阔高远。
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黄花:这里指菊花。
霜:指的是烂漫的秋色。
猿啸哀:指猿猴的叫声凄厉。
落木:树叶。
万里:指离家万里,飘泊在外。
百年:指一生。
繁霜鬓:鬓发斑白如繁霜。
潦倒:衰颓,失意。
3. 作者刘禹锡(772~842)唐代文学家、哲学家。
字梦得。
贞元九年(793)中进士。
世称刘宾客、刘尚书。
临终前撰《子刘子自传》。
诗现存800余首。
刘禹锡是古文运动的积极参加者。
毛泽东(1893-1976),湖南省湘潭韶山人。
他从小就有远大的志向,八岁时写过一首题为《咏蛙》的诗:“独坐池塘如虎踞,绿荫树下养精神。
春来我不先开口,哪个虫儿敢作声”充分表露了他从小就有远大的抱负。
1920年9月,他与何叔衡等同志建立了湖南共产主义小组。
1923年4月,他离开长沙,赴上海、广州等地继续从事革命工作。
1925年春,他回湖南老家指导农民运动。
后来发动秋收起义,上井冈山,领导工农红军与军阀展开斗争。
杜甫(712~770)唐代诗人。
字子美。
祖籍襄阳(今属湖北),生于河南巩县。
因曾居长安城南少陵,自称“少陵野老”,后在成都被严武荐为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称之为杜少陵,杜工部。
其诗深刻反映社会现实,因此被称为“诗史”,他亦被称为“诗圣”。
7岁学诗,15岁扬名。
代表作有《闻官军收河南河北》、《蜀相》、《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江村》、《登岳阳楼》等。
关于秋天的古诗100首1.《山行》唐朝·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深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2.《登高》唐朝·杜甫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3.《枫桥夜泊》唐朝·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4.《天净沙秋思》元朝·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5.《山居秋暝》唐朝·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6.《峨眉山月歌》唐朝·李白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7.《望洞庭》唐朝·刘禹锡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白银盘里一青螺。
8.《秋词》唐朝·刘禹锡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9.《渔家傲·秋思》宋朝·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
10.《秋夜曲》唐朝·王维桂魄初生秋露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银筝夜久殷勤弄,心怯空房不忍归。
11.《天净沙·秋》元朝·白朴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青山绿水,白草红叶黄花。
12.《采桑子·重阳》近现代·毛泽东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3.《月夜忆舍弟》唐朝·杜甫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秋词》《采桑子重阳》阅读答案对比赏析
【阅读理解题目】:
秋词
刘禹锡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1.这两首诗词有什么共同之处?(2分)
答:古人一般都悲秋,刘禹锡、毛泽东两位诗人却颂秋。
(2分)。
2.秋天可写的景物很多,刘禹锡在诗中为什么只写冲天而上的一鹤?有何深意?(4分)
答:借托鹤冲天的形象表明心志:在厄运面前决不低头、奋发向上的积极精神。
(4分)。
10首最经典的重阳诗词,每一首都是千古流传的名作,最适合今天读九月九,饮菊酒,人共菊花醉重阳。
今天是九月初九,重阳节。
作为传统节日,在重阳节,古人有登高、插茱萸、祭祖等习俗,这些习俗构成了中国人共同的节日记忆。
诗人们用诗词记录重阳节,他们或欣喜、或悲伤,穿越千年之后,依然能打动你我。
诗词君分享10首最经典的重阳诗词,每一首都是流传千古的名篇,最适合今天读。
1、被后世引用最多的重阳诗:《九日齐山登高》《九日齐山登高》唐·杜牧江涵秋影雁初飞,与客携壶上翠微。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但将酩酊酬佳节,不用登临恨落晖。
古往今来只如此,牛山何必独霑衣。
唐会昌五年(845)张祜来池州拜访杜牧,因二人都怀才不遇,同命相怜,故九日登齐山时,感慨万千,遂作此诗。
杜牧是悲伤、消极的,表达了诗人人生多忧、生死无常的悲哀。
他说:尘世烦忧,平生难逢开口一笑。
“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成为唐诗名句,许多诗人如苏轼、朱熹等都借用过杜牧的诗意。
《唐诗绎》:通体浑灏流转,挥洒自然,犹见盛唐风格。
如觉不满,即时转台,无谓日日抱怨。
世界那么大,一定有更好的人与事,正在等待如此可爱的你去追求。
2、异乡最孤独的重阳诗:《蜀中九日》《蜀中九日》唐·王勃九月九日望乡台,他席他乡送客杯。
人情已厌南中苦,鸿雁那从北地来。
咸亨元年(670年)重阳节,客居西蜀的王勃与友人一起登玄武山遥望故乡。
时逢重阳佳节,又是客中送客,勾起了诗人浓郁的乡愁,于是作了这首诗。
诗前二句以“望乡台”、“送客杯”作对仗,用他乡送客来衬托诗中人思乡的情怀;后二句用呼告语作咏叹,从北雁南飞着想,反衬北人久居南方思念故乡的苦闷。
明周珽《唐诗选脉会通评林》:写登高旅况,情中想情,境中构境,不求刻画,自觉深微,当与杜审言《渡湘江》诗并美。
重阳佳节,思念倾泄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3、入选小学课本的重阳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采桑子·重阳古诗词•相关推荐采桑子·重阳古诗词无论是身处学校还是步入社会,大家一定没少看到经典的古诗吧,古诗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
那么什么样的古诗才是好的古诗呢?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采桑子·重阳古诗词,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采桑子·重阳古诗词1出自近现代毛泽东的《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
译文人的一生容易衰老而苍天却不老,重阳节年年都会来到。
今天又逢重阳,战场上的菊花是那样的芬芳。
一年又一年秋风刚劲地吹送,这景色不如春天的光景那样明媚。
却比春天的光景更为壮美,如宇宙般广阔的江面天空泛着白霜。
注释重阳:重阳节农九月九日,为传统的重阳节,又称“老人节”。
岁岁:年年。
今又重阳:此重阳是指诗人在战地重逢的重阳,1929年的`重阳。
战地:这里指闽西农村根据地,当时这里外有敌人包围,内有地主民团的扰乱。
黄花:指菊花。
分外:格外。
劲:强劲。
不似:不类似,不像。
胜似春光:是说秋风比春光更美,是主观感受。
寥廓:指宇宙的广阔,也指广阔高远。
江天:指汀江流域的天空。
采桑子·重阳古诗词2《采桑子·重阳》人生易老天难老,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廖廓江天万里霜。
作品赏析【注释】: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
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天难老: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黄花:指菊花。
不似:不类似,不象。
廖廓:空阔远大。
【题解】一九二九年六月二十二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
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
直到十一月二十六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