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文化知识教学探析_以_中国国情与文化_课程为例
- 格式:pdf
- 大小:346.32 KB
- 文档页数:5
关于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是当前中国汉语国际推广的一项重要工作。
随着中国的崛起和国际地位的提升,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对汉语学习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如何将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了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一个重要议题。
本文将结合实际问题,就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方面进行深入探讨。
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需要根据不同的文化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设计。
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而这些文化内涵是汉语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我们应该根据学生的国情和文化背景,有针对性地对中国文化进行深入讲解。
对于西方学生来说,可以通过与西方文化相对比的方式,让他们更好地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而对于东南亚学生来说,可以重点介绍华夏文化对周边文化的渗透和影响,让他们了解中国文化对周边文化的重要性。
在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文化背景,灵活调整教学内容,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
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着力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的情感认同。
学习一门语言不仅仅是学习它的词汇、语法和语音,更重要的是要理解它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内涵。
对外汉语教学不能仅仅停留在语言层面上,更要通过文化的渗透,让学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魂魄。
可以通过中国传统节日的讲解、中国古代诗词的朗诵等方式,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文化的深厚底蕴。
在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兴趣,让他们对中国文化产生浓厚的情感认同。
只有在学生对中国文化产生了真正的情感认同后,他们才会更加努力地学习汉语,提高汉语水平。
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教学手段也在不断更新,教学手段的灵活运用对于中国文化的融入至关重要。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实地考察等方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中国文化。
通过互动式教学、游戏化教学等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汉语的积极性,让中国文化融入到日常教学中,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了解和接受中国文化。
浅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姓名:***专业:中文教育年级:08学号:**********浅析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中国文化摘要:对外汉语教学很重要的一点是促进语言的推行,促进不同文化的交流,但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同样也就没有文化,从另一个角度看,语言深刻的反映了文化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文化的影响。
因此,本文就针对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传播本国文化教育的必要性,深远意义以及传播教育方式等方面做以简要分析。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国文化;传播Analysis of spreading Chinese culture in foreignlanguage teachingSummary:Teaching Chinese as a second important point is to promote implementation of the language, promoting cultural exchanges, language is the cornerstone of culture, there is no language, as there would be no culture, from another point of view, the language profoundly reflects the cultural development, but also reflects the influence of culture. Therefore, this article against the dissemination of national culture and education in the teaching of Chinese need profound significance and the dissemination of education approach has done brief analysis.Key words:teaching Chinese;Chinese Culture;Spread汉语是世界上最古老、最优美、最丰富的语言之一,与人类文明的进程相生相伴。
关于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几点思考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文化丰富的国家,其文化内涵深厚,包括传统文化、现代文化、民间文化等多个层面。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中国文化元素不仅可以增加学习者的兴趣,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语。
本文将围绕中国文化融入对外汉语教学的几个思考点进行探讨。
一、传统文化传承中国传统文化深受儒家、道家、佛家思想的影响,包括孝道、礼仪、文学、绘画、音乐、舞蹈等多个方面。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教授诗词、典故、四书五经等经典文化内容,让学习者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和精髓。
可以通过诗词歌赋的学习,激发学习者对汉语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语感和表达能力。
二、现代文化体验随着中国的不断发展和变化,现代文化也成为对外汉语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部分。
通过讲解中国的历史、政治、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内容,让学习者了解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国家形象,增强对中国的了解和认同感。
可以引导学习者关注中国当代文学、电影、音乐等现代文化形式,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中国当代社会和文化动态。
中国民俗文化丰富多彩,包括传统节日、民间艺术、民间技艺等多个方面。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通过介绍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让学习者了解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习俗;可以通过学习中国的民间艺术如京剧、评书、杂技等,让学习者感受中国的文化魅力;还可以通过学习中国的民间手工艺如剪纸、京绣、蜀锦等,让学习者亲身体验中国的传统工艺文化,加深对中国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除了课堂教学,还可以组织学习者参加一些与中国文化相关的体验活动,如赏月、包饺子、观戏曲等,让学习者在亲身参与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还可以组织学习者参观中国的历史古迹、博物馆、美术馆等,让他们对中国的历史文化有更加具体的了解和感悟。
还可以组织学习者参加一些文化交流活动,如与中国学生交流、参与中国文化节庆等,让他们在真实的交流中感受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融入中国文化元素对于对外汉语教学是非常重要的。
⽂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论⽂⽂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运⽤论⽂【摘要】语⾔是⽂化的载体,⽂化是语⾔的源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化教学,可以让学⽣在学习中减轻“陌 【摘要】语⾔是⽂化的载体,⽂化是语⾔的源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引⼊⽂化教学,可以让学⽣在学习中减轻⽣感”、增强“认同感”、培养“成就感”,事半功倍地提⾼学习效果。
【关键词】⽂化对外汉语教学运⽤ 【关键词】⽂化对外汉语教学运⽤ 随着我国综合国⼒增强和国际地位提⾼,使⽤汉语的⼈越来越多,在联合国《2005年世界主要语种、分布和应⽤⼒调查报告》上,汉语被排在第⼆位,仅次于英语。
“汉语热”的⽇渐升温,也暴露出对外汉语教学中存在的薄弱环节。
很多教师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往往只重视语⾔结构系统和⽂字的学习掌握,却忽视了⽂化的教学,容易导致学⽣在交流中因对民俗民风、交际礼节、历史沿⾰等⽂化因素的缺失,导致理解不达意、表达不得体的尴尬。
因此,将⽂化教学引⼊对外汉语教学之中,选择恰当的⽂化教学⼿段,提⾼外国留学⽣的跨⽂化交际能⼒,已成为提⾼学习效果的有效⼿段。
⼀通过⽂化背景引⼊,减轻学习中的“陌⽣感” 语⾔是民族的重要特征,是⽂化的体现和传承。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注重引⼊⽂化背景的熏陶,可以让学⽣更容易理解汉语的字、词、语法,从掌握语⾔的表⾯到了解⽂化的内涵,做到既知其然⼜知其所以然,有效地减轻学习中的“陌⽣感”。
1.“⽅块字”中蕴含的⽂化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最⼤难点是对汉字的理解和掌握,在学⽣的眼中,⼀个个汉字就好像⼀幅幅⽅块的“图画”,彼此相似变化繁杂,很难掌握。
根据我们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对于初次接触汉字的学⽣,⼀定要通过对汉字所含⽂化信息的⽣动诠释,帮助学⽣形象理解汉字的取意和构形,克服初学时的畏惧⼼理。
可以从汉字构字的象形原理帮助学⽣学习汉字。
如“⽠”字,两撇表⽰藤,中间竖钩表⽰结的果⼦,捺表⽰叶,传说仓颉造字,就是独居深沟“观奎星圜曲之式,察鸟兽蹄⽖之迹”,创造出了原始象形⽂字,所以“⽇”、“⽉”、“⼭”、“⽔”,最早在甲⾻⽂时,就是描绘的图案。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和需求日益增长。
而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中国社会文化。
本文旨在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一、文化教学的意义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意义不可忽视。
首先,文化教学有利于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折射,文化是语言行为的载体。
通过文化教学,可以深入挖掘语言背后的文化含义和文化内涵;其次,文化教学有利于加深学习者对中华文化的认知和理解。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每一部分都有其独特的的文化内涵和意义。
了解中华文化除了能提高学习者的文化素养,更能增强学习者的文化自信心,使其在跨文化交际中更加自如地表达和沟通;最后,文化教学能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和理解。
文化的多元性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并尊重不同的文化习俗和观念,进而促进跨文化间的交流和互通。
二、文化教学的方法针对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适当的教学方法。
以下是本文作者总结的常见的文化教学方法:1. 语言与文化相结合的教学法毫无疑问,语言与文化的相互作用不断延伸和加深。
在语言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将语言与文化相结合,将文化元素融入到对外汉语教学的各个环节中。
比如,对中国传统节日的介绍;讲解“饮食文化”、“礼仪文化”、“婚姻家庭文化”等话题内容。
2. 多媒体配合的教学法多媒体配合教学法是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普遍采用的教学方法。
通过图像、声音和其他视听资料的配合,能够使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文化知识。
例如,可以配合视频资料,展示不同历史时期中国的社会生活和文化传统。
3. 互动交流的教学法在文化教学中,进行互动交流是非常重要的。
学习者之间的讨论和交流,使得文化学习的效果能够得到进一步提高。
可以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进行互动交流。
三、文化教学的实际操作在实际的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更好地实施文化教学呢?本部分总结几个实际的操作策略:1. 老师的角色教师在文化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中国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一、本文概述《中国文化与对外汉语教学》这篇文章旨在探讨中国文化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将文化元素有效融入语言教学中。
文章首先对中国文化的丰富内涵和独特魅力进行了概述,强调了文化在语言学习中的重要性。
接着,文章分析了当前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现状,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
在此基础上,文章提出了一系列改进策略和建议,旨在提高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效果,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通过本文的探讨,我们期望能够为对外汉语教学领域提供一些有益的参考和启示,推动对外汉语教学的不断发展和完善。
二、中国文化概述中国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是世界文化宝库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它承载着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智慧与情感,体现了中华民族独特的价值观念和精神追求。
中国文化以其深厚的历史底蕴、丰富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目光。
中国文化可以大致分为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三个层面。
物质文化主要体现在中国人的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中,如中国的传统服饰、饮食文化、建筑艺术等,都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
制度文化则体现在中国的社会制度、法律制度、教育制度等方面,这些制度在中国文化的熏陶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运行方式。
而精神文化则是中国文化的核心,包括中国的哲学思想、道德观念、宗教信仰、文学艺术等,这些都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宝贵精神财富。
在中国文化中,儒家文化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儒家思想强调仁爱、礼义、忠诚等价值观念,对中国社会的道德建设、人际关系、政治稳定等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同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也在中国文化的形成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共同构成了中国文化的多元性和包容性。
中国文化还以其独特的艺术风格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中国的传统艺术如书法、绘画、陶瓷、音乐、舞蹈等,都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深厚的文化内涵,成为了世界艺术宝库中的瑰宝。
这些艺术形式不仅展示了中国人的审美追求和艺术才华,也是中国文化向世界传播的重要载体。
试析对外汉语教学与中华文化传播论文摘要: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特定标记。
对外汉语教学第一步是促进语言的推行,但语言是文化的基石,没有语言,同样也就没有文化。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语言深刻的反映了文化发展,同时也反映了文化的影响。
因此,当在进一步发展对外语教学,文化地位的更加深化也更为突出。
为了使得国家“软实力”的战略发展能够顺利实施,能够使世界成为一个更全面的对中华文化的深入了解,我们要加强对外汉语教学,促进文化交流。
论文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中华文化;传播1汉语言的特点1.1不同语言有不同的语言系统在中国,我们可以看到很多的象声词来描绘复杂和奇怪的声音,各种客观世界有许多叠韵词在使用中,传达出一定程度的放松,友好,愉快的感觉。
国民性的声音使一些欧洲和美国学生学习这些国家的艰苦,枯燥数字,但如果老师能将演讲知识,放在所隐含文化背景下解释给学生,可能会增加学生的兴趣,加深对汉语的认识。
1.2词汇是语言最为重要的基础词汇体现出一个民族的精神,哲学思想和道德信念。
汉语中的一些话同汉民族的历史发展是密切相关的,反映了汉族文化的积累、渗透知识经验、情感色彩。
例如,在汉语的许多话中的含义是代表吉祥高贵。
如“龙”、“凤凰”代表好运气,独一无二的,对词或短语的组成通常有这个意思。
这与中华文化的“龙”、“凤凰”图腾有关。
“牡丹”为代表的财富与贵族,鸳鸯”表明一个美丽的爱情,松树和柏树表明了不屈不挠。
汉语词汇的许多引申是需要理解这些文化的寓意,否则很难正确地使用这些字眼。
另一方面,汉语成语谚语具有高度的文化性。
汉语中的成语有上千条,使用的十分频繁。
外国学生如果不明白这些成语的文化内涵,根本就不能掌握这些术语的正确使用。
2以对外汉语教学为依托推广中国文化2.1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因材施教对学生的了解是外语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为什么他们学习中文,有什么是他们的个人需要和他们的学习方法等,出于学生正确理解的目的,我们需要对学生进行了解,结合教科书和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总结,编写指导材料以帮助学生学习汉语。
对外汉语教学对文化教学的看法和认识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速,掌握多种语言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外语教育也正在成为各国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学习外语除了掌握语言技能外,还要了解其背后的文化背景,这就需要外语教育与文化教育相结合,从而形成对外汉语教学。
对外汉语教学中融入文化教育有助于培养学习者的文化素养,增强对汉语的认同感和了解程度,使学习汉语的学生更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为将来的中文交流和跨文化交流打好基础。
外汉教学应该注重传授中国文化知识,促进学习者对中国和中国文化的了解和认知。
这一点,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提高学习者的文化意识,将日常生活、饮食文化、节日文化、历史文化等多方面内容加以融入,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习过程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有趣有益。
同时,教师在教授汉语的同时,应注意教授汉语背后的思维方式、社会态度和道德伦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就要求对外汉语教师具备双语能力和跨文化素质,能够在教学中发扬中华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对中国文化有更深入的了解和认知。
总之,对外汉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技能,还是传承和推广中华文化的重要途径。
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可以将文化教学和语言教学相融合,使学生在掌握汉语技能的同时,也感受到中国文化的魅力和卓越性。
第1篇摘要:本文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以期为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背景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对外汉语教学逐渐成为全球范围内的重要教育领域。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文化教学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和掌握汉语背后的文化内涵,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近年来,我国对外汉语文化教学取得了显著成果,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本文将从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实践角度出发,探讨其背景、意义、内容和方法。
二、意义1. 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通过文化教学,学生可以了解和掌握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际规则和礼仪,提高他们在实际交流中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2. 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文化教学有助于学生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增强他们的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
3. 促进中外文化交流对外汉语文化教学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有助于增进中外人民之间的友谊和理解。
4. 提升教学质量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在掌握语言的同时,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
三、内容1. 中国传统文化包括: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民俗等。
如:儒家思想、道家思想、佛教文化、唐诗宋词、京剧、中国结等。
2. 现代中国概况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科技、教育、文化等。
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一带一路、中国经济发展、教育改革等。
3. 汉语交际文化包括:礼仪、习俗、交际技巧等。
如:见面礼、称呼、餐桌礼仪、商务谈判等。
4. 中国地域文化包括:各地区的风土人情、地方方言、民间艺术等。
如:四川火锅、北京烤鸭、上海滩、广东音乐等。
四、方法1. 文化浸泡法通过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文化活动,如:节日庆典、民俗表演、地方旅游等,让学生在真实的语言环境中感受中国文化。
2. 文化对比法通过对比中外文化的异同,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
3. 文化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的文化案例,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中国文化的精髓。
浅析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摘要】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是至关重要的,因为它不仅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中国语言背后的文化内涵,也有助于提高教学效果。
在文化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当代社会文化以及实用文化知识的传授。
在文化教学方法的选择方面,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等方式来生动地展示中国文化。
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融合是必不可少的,可以通过文化体验、文化交流等方式来提高学习者的语言运用能力。
文化教学对学习者有着积极的影响,可以增强他们的文化自信心,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最终,文化教学的意义在于帮助学习者更全面地了解中国,促进对外汉语教学的发展,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未来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对外汉语教学、文化教学、重要性、地位、内容选择、方法选择、融合、影响、学习者、教学效果、意义、持续发展、未来。
1. 引言1.1 对外汉语教学的重要性对外汉语教学可以促进不同国家和地区的人们之间的交流与沟通。
随着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地位日益提升,对外汉语教学成为了连接中外文化的桥梁,有助于增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谊。
对外汉语教学可以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与传承。
汉语作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之一,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可以让更多的外国学生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从而促进中华文化在世界范围内的传播。
对外汉语教学还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就业机会。
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外汉语教学的需求也越来越大,掌握良好的汉语和丰富的中华文化知识可以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为他们的职业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可以说对外汉语教学在当今的国际交流中有着重要的意义和作用。
1.2 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地位文化教学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和中国在世界舞台上的影响力增强,对外汉语教学不仅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是传播中国文化和价值观的重要途径。
文化教学可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和现代文化,增进对中国的兴趣和理解。
语言教学研究odern chinese2011.06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国际地位的提高,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想要了解中国,所以学习汉语就成了他们进行一切活动的首要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虽然许多人花费了很多精力去学习,并且也掌握了大量的词汇,但是仍然不能顺畅自如地交流,还经常会出现交际双方都不知所云的情况。
这就使许多学生逐渐丧失了学好汉语的信心,甚至埋怨汉语是世界上最难学习的一门语言。
实际上我们发现,在他们学习的过程中,除了语音、语法和词汇上的问题外,对中国这样一个特殊的东方国家的文化背景知识的缺失,已经成为阻碍他们交流的突出因素。
所以说,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因素不容忽视。
一、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与语言教学的关系语言是文化的主要载体,一种语言由特定的文化而产生,它承载着特定的文化。
与此同时,作为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语言又受到文化的制约,使不同民族的语言呈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一种语言是一个民族在长期物质生活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物质生活基础上的精神产品。
由于每个民族的语言都融入了该民族独特的历史和文化,从而形成相当数量反映该民族社会生活、价值观念、道德传统、宗教信仰、思维方式的文化语言,如果不能准确地掌握此类语言的国俗语义,交际就会遇到障碍。
在汉语作为第二语言的学习中,要真正理解中国文化,必须掌握作为该文化载体的汉语。
而要学好汉语,就必须同时学习汉语所负载的中国文化。
越是深刻细致地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传统、风俗习惯、生活方式以至生活细节,就越能准确地理解和使用汉语。
文化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留学生在汉语理解中所产生的问题和障碍,主要是由生活方式上的文化差异造成的。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影响及意义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核心应着眼于跨文化,着眼于用文化的观念去提升语言教学,为语言教学服务。
它不仅包括文化的传授,还涉及到学习者母语文化的认同和比的文化。
第1篇一、案例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国际地位的不断提升,汉语作为世界上最古老、最丰富的语言之一,其国际影响力日益增强。
对外汉语教育作为一项重要的国际文化交流活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来中国学习汉语。
本文将以一个真实的对外汉语教育案例为切入点,分析对外汉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策略。
二、案例介绍(一)案例背景某语言培训中心开设了一门面向外国留学生的初级汉语课程,旨在帮助留学生掌握基本的汉语词汇、语法和听说能力。
课程为期三个月,每周四节课,每节课两小时。
学员来自不同国家,年龄在18-30岁之间,具有不同的汉语学习背景。
(二)案例描述1. 课程设置该课程共分为四个阶段,每个阶段包含8个单元,每个单元有4个课时。
课程内容主要包括汉语语音、词汇、语法和基本表达。
2. 教学方法教师采用多媒体教学,结合课堂讨论、角色扮演、小组活动等多种教学方法,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3. 学员学习情况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以下特点:(1)学习兴趣较高,但对汉语学习有一定恐惧感;(2)学习积极性较高,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3)对汉语语音、词汇掌握较好,但对语法和表达运用能力较弱;(4)学员之间交流较少,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三、案例分析(一)问题分析1. 教学方法单一案例中,教师主要采用多媒体教学,虽然能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但长期依赖多媒体教学可能导致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不足。
2. 课程设置不合理课程设置过于简单,未能满足学员的多样化需求。
部分学员反映,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联系不大,导致学习效果不佳。
3. 学员学习习惯不良部分学员学习兴趣较高,但缺乏自主学习能力,学习效果不理想。
4. 团队合作能力不足学员之间交流较少,团队合作能力有待提高。
(二)解决策略1. 丰富教学方法教师应结合学员特点,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如情景模拟、游戏教学、案例分析等,提高学员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2. 优化课程设置根据学员需求,适当调整课程内容,增加与实际生活相关的实用语言知识,提高学员的学习兴趣和效果。
63446 学科教育论文浅论现代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课一、文化传播与文化教学的重要性中国上下五千年中,文化传播曾出现过多种形式,而不同国家之间的交往则是文化传播的主要途径之一。
早在唐朝,日本、大食、新罗等国家就派出遣唐使来学习中国文化。
唐代长安国子监曾接纳大批西域国家的留学生,他们学习研究中国古代典籍,接受中国式教育,参加中国的科举考试。
这些遣唐使和留学生成了当时对外传播中国文化的主要力量。
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大大增强,外国人对中国这个神秘大国越发感兴趣,“汉语热”持续升温。
据统计,至20xx年各类外国留学生已经达到了35万6499名,并且分布在全国各高校、科研院所和部分教育机构中接受教育。
毋庸置疑,各国留学生的来华学习将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对外汉语教学应立足于中国文化的传播,有意识地将汉语知识教学与中国文化教育相结合,引导学生了解中国文化内涵,减少两国文化间的冲突,从而提高中国文化的影响力。
传统的对外汉语课堂教学中比较侧重语言结构的学习,忽略了文化教学和学生背景文化与中国文化之间的差异,没有对中国文化进行系统教学。
汉字是一种表意文字,经历了几千年的时代变迁,其背后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
没有文化支撑的语言,就如婴孩的随手涂鸦,虽有其形却无其意,亦无人通晓。
所以,透彻理解一种语言必须与其文化背景紧密联系。
在平常的对外汉语课堂中,留学生主要学习汉语的语音、词汇和语法,在这些知识点中渗透的中国文化比比皆是,教师更应高度重视学生对中国文化的学习和了解,提高留学生汉语学习效率,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将文化教育的内容落到实处是我们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二、中国文化课程开展中存在的问题为了使文化更好地服务于语言教学,在现代对外汉语课堂中,教师会在语法教学上进行一定的文化背景知识教学,让学生在不同层面对所学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
这种强化式教学方式无疑是一种好方法,但笔者认为,在知识统合方面这种教学方式会让学生对中国文化一知半解,对文化零散浅显的认识加上学生主观因素的认知和负迁移的影响,容易造成对中国文化的曲解,所以在汉语学习的基础上,学校及相关教育机构有必要计划性地增设以中国文化为主题的课程,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教学,增加文化教学的比重,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教学,加深留学生的文化底蕴。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中国文化传播随着中国的经济实力和国际地位的提升,对外汉语教学在全球范围内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中国文化的传播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通过对外汉语教学,可以向外国学生传播中国的语言、思想、艺术以及传统文化,增进国际人士对中国的了解,并加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本文将探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如何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
一、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是一种国家文化的载体,通过语言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到更多关于中国文化的知识。
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教师可以通过语言课程介绍中国的传统文化,如中国的节日、习俗、风土人情等,让学生在学习语言的也能了解中国的文化,增进对中国的兴趣。
在语言教学中融入中国的历史典故、传统故事等,可以使学生更加自然地接触到中国文化的精髓。
通过语言的学习,学生可以感受到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从而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了解与认同。
二、文化体验活动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组织一些文化体验活动也是很有必要的。
这些活动可以包括中国茶艺、书法、绘画、剪纸、中国歌舞等,让学生通过亲身体验来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使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通过这些活动,学生可以不仅仅是通过书本上的知识来了解中国文化,更能够在实践中体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
还可以组织学生参观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历史古迹等,让学生亲身感受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增进对中国文化的体验和感悟。
三、文化交流和合作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可以鼓励学生参与到中国文化的交流和合作中。
组织学生参加中国文化的演出、比赛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锻炼语言能力,同时也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文化。
与此也可以组织中国学生和外国学生的交流活动,促进不同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合,增强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合作。
通过组织学生参与到中国社区服务、慈善活动等,让学生在实践中了解中国人的价值观、行为准则、社会风尚等,使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中国文化,并能够更好地融入中国社会。
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在对外汉语教学中,既要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又要注重中国文化的创新。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探析作者:古丽娅·阿里汉来源:《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7年第05期【摘要】对外汉语教学又称汉语国际教育。
如今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日益增强,中国的国际地位逐步提高,全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对汉语感兴趣,很多国家已经把汉语当成“第二语言”来学习。
在我看来,对外汉语教学如今已经不仅仅是一种语言的教学,更多的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探索。
中国有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上下五千年的历史等待着国人和非国人的探索和发现,中国的历史文化也逐渐被全世界各国人民所认可。
如今来华旅游的人越来越多,这些方式都为对外汉语的发展奠定了强有力的物质文化基础。
本文就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进行深刻的分析和探讨,从而提出一些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存在的一些问题、现状和对策的分析。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中图分类号】H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020-02一、对外汉语教学中文化教学的意义中国对外汉语教学发展的历史悠久,对外汉语的影响在全世界也是源远流长的。
世界各地基本都开设有孔子学院和汉语桥等可以学习和交流汉语的地方,这些方式无一不在向全世界倡导和推广中国文化和汉语的学习和发展历史。
之前很多留学生在去中国之前对中国文化和汉语的认识程度少之又少,加上西方与东方之间的文化差异让留学生对此更加的迷茫。
但随着中国在世界上日益的发展壮大,中国和汉语都受着全世界人民的喜爱和追捧,越来越多的留学生喜欢中国,喜欢中国的文化和汉字背后的故事。
通过对外汉语的教学使世界上越来越多的人对中国有了解,对中国的文化有了解。
外国人对中国的文化感兴趣,教师在讲课的过程中以中国文化作为引导,这样的学习方式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汉语的乐趣,还可以提高他们对中国文化的认识程度和了解程度,从而更好更快地提高他们的汉语水平。
二、对外汉语教学中应注意的原则1.要打好汉语基础汉语同一个词语有多种意思,这就加大了对外汉语的学习难度。
对外汉语论文文化教学论文:对外汉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策略探究内容摘要:文化影响着语言的学习和传授,关系着语言教学的质量和汉文化的传播,开展文化教学策略的研究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重要的。
文化教学策略的选用应从学习者的角度出发,可结合文化差异、文化与语言的关系以及文化自身的特点来进行。
关键词: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策略探究语言与文化密不可分,对外汉语教学同样离不开文化传授。
那么,如何在语言教学中融入文化教学,如何在语言教学之外开展文化教学以及运用哪些方式、方法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说到底是一个教学策略的问题。
“教学策略是教学设计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在特定教学情境中为实现教学目标和适应学生学习的需要而采取的教学行为方式或教学活动方式。
”它重点研究如何教的问题,是为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而采取的系统性行为。
下文,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经历,从文化差异、语言与文化的关系、文化层次、文化体验几个方面就对外汉语文化教学的策略进行探究。
1.文化差异比较法从语言教学的角度看,文化的差异影响着语言的习得,学生的母语文化对目的语的理解和运用有一定的干扰作用。
吕必松指出:“文化差异不但要反映到语言本身的特点上来,而且要反映到语言的使用上来。
因此,人们在学习和使用第二语言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文化差异所造成的障碍。
”在教学过程中,对中外文化差异加以比较能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和把握所学的知识。
比如在汉语中,与狗有关的词语大多含有贬意,如“走狗”、“落水狗”、“狐朋狗友”之类;而在英语国家,狗被认为是最忠诚的朋友,人们常以狗的形象来喻人的行为,如:“a lucky dog”(幸运儿)、“love me,love my dog”(爱屋及乌)等。
学生明白了文化上的这种差异,便能有效提高语言理解与表达的准确性。
再如,汉民族世代在亚洲大陆繁衍,英语民族多靠海而居,比喻大手大脚花钱时,汉语是“挥金如土”,英语则是“spend money like water”;在中国文化氛围中,“东风”指春天的风,而英国地处西半球,报告春天消息的是西风,英国著名诗人雪莱所作《西风颂》正是对春的讴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