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课件(龙凤文化--教学完整版)
- 格式:ppt
- 大小:3.71 MB
- 文档页数:23
对外汉语教学完整课件对外汉语教学是面向非汉语母语者的教学,旨在帮助他们掌握汉语的基本语法、词汇和听说读写技能。
本课程旨在提供一整套完善的对外汉语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提高汉语水平,并能够在日常生活中运用。
帮助学生掌握汉语基本语法和词汇,提高听说读写技能;语音教学:教授正确的拼音发音、声调、语调等;基础语法教学:教授基本的汉语语法规则和句型,包括词法、句法、时态、语气等;词汇教学:教授常用词汇,包括名词、动词、形容词、副词等;听说读写技能训练:通过听力、口语、阅读和写作练习,提高学生的听说读写技能;文化教学:介绍中华文化的基本知识,包括历史、地理、风俗习惯等。
任务型教学法:通过设计实际生活中的任务,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学习汉语;情景教学法:通过模拟真实生活中的情景,让学生在实际场景中运用汉语;游戏教学法:通过设计有趣的汉语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汉语;合作学习法: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让学生在互相帮助、互相学习的氛围中提高汉语水平。
教学教材:建议使用《汉语入门》、《新实用汉语课本》等经典教材;教学音视频:收集网上优秀的汉语教学音视频资源,供学生学习;教学软件:推荐使用《HSK标准教程》、《博雅汉语》等教学软件;网络资源:推荐使用汉办官网、孔子学院官网等网络资源。
在教育学的领域中,课件是教师传递知识、引导学生学习的重要工具。
一个完整的教育学课件,不仅需要包含各种教学资源,还需要具备科学的教学策略和清晰的教学目标。
一个完整的教育学课件应该包含课程所需的各类教学资源。
这些资源包括但不限于课本、参考书籍、在线资源、以及各种教学软件。
这些资源应该能够满足学生在不同学习阶段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
一个好的教育学课件应该具备科学的教学策略。
这意味着教师应该根据学生的年龄、能力、兴趣等因素,制定适合学生的教学计划和教学方法。
例如,对于年幼的学生,教师可以采用游戏化学习的方式,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记忆知识。
中英龙文化对比及龙族词的对外汉语教学语言与文化关系密切,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有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并反映着文化的方方面面。
人们要想学好一门语言,了解与之相关的文化是基本的前提。
词汇是语言中最活跃的一部分,那些承载了本民族文化附加意义的大量词汇,不但承担语言的使命,还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汉语中的“龙”就是比较典型的这类词。
汉语学生通过学习词汇了解其背后的文化,从而了解这个民族的文化和思维方式,更好地掌握这门语言。
因此,以“龙”为代表的这类词汇是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应与文化教学相结合。
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中,引入龙文化词汇教学,揭示其教学的原则与方法,从而可以探究文化承载词这一大类词汇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理论与方法。
一、中英龙文化内涵比较中英两国人民对龙的观点是不同的,甚至截然相反。
基于不同的历史背景、宗教习俗、地理位置等原因,龙在中英文化中的地位和形象是差异巨大的,从而形成龙文化的不同内涵。
可以肯定地说,汉语中的“龙”与英语中的“dragon”是不同的,这两个词是无法对等的,但是,由于一些历史政治原因或者翻译不严谨的问题,这两个词在翻译时被通用,这是值得引起人们注意的问题。
(一)中英“龙”的不同形象和习性首先,在形象上,中国和英国的龙有着显著的差别。
在中国古代神话传说中,龙是一种神异的动物,具有蛇身、蜥腿、鹰爪、蛇尾、鹿角、鱼鳞、口角有须、额下有珠的形象,是现实中存在的动物的综合体,产生于远古劳动人民的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
缺乏知识的先民无法正确认识大自然的自然现象,认为天上有神异之物主宰着刮风下雨,于是有了龙崇拜,认为龙是管理风调雨顺的神仙,备受人民的尊崇,因而古代的龙王庙特别多。
在集中了各类动物的特点之后,加上文学作品的渲染和人们适当的想象,它最终形成了中华民族崇拜的龙的形象。
英语dragon源自于希腊语,本义为“to see,to look at(看,看守)”。
传说中的dragon是看守财物的怪物,长有翅膀,类似鳄鱼,口吐烈焰,生性凶残,令人望而生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