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诊断与治疗
- 格式:ppt
- 大小:579.50 KB
- 文档页数:55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肝性脑病是指由于器质性或功能性肝病发生脑病症状而形成的一种脑神经病变,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是影响临床肝脏功能的常见疾病。
按照临床表现,肝性脑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肝性脑病是一组复杂的综合症状,临床诊断肝性脑病时要综合考虑其诊断标准。
一、急性肝性脑病诊断标准1、急性肝性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头痛、出汗增多、面色苍白、情绪低落、有力量丧失、记忆力减退、失眠等;2、血清急性酶升高,尤其是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水平明显升高;3、上述情况发生在慢性肝病尚未发展为肝硬化的早期或者有肝炎发作的情况下;4、脑电图检查显示可以见到脑室改变、局灶性阻滞以及脑电信号变异等;5、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细胞数减少,脑脊液指标异常,有时细胞的造血功能被破坏;6、肝脏彩超检查显示肝实质区被坏死组织替代等改变。
二、慢性肝性脑病诊断标准1、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抽搐,肌张力减退,反射减弱,行走不稳,意识改变,精神病性症状,共济失调,嗜睡,反应迟钝,神经萎缩,特异性感觉神经功能障碍;2、血清检查指标:血清肝素激酶和总胆红素、血氨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显示升高;3、肝功能检查指标:肝功能指标显示轻度肝功能受损,肝脏衰竭可能已经发生;4、脑彩超检查:显示头面部的血流改变,肿瘤等;5、脑磁共振检查:显示肝炎伴发脑病的结构性改变,如脑室扩大,脑灰质变性,尤其是大脑深部结构受损;6、脑电图检查:显示肝炎伴发脑病的电生理学改变,如波形变异,慢性病变伴发的继发性抽搐等。
以上就是肝性脑病诊断标准,临床上一般需要综合应用上述诊断标准,以进行准确诊断。
肝性脑病在临床治疗中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根据肝病的病因,及时做出有效的治疗,以控制肝病的发展;2、根据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使用针对性药物缓解症状;3、根据神经系统症状,采用合理的物理治疗;4、应用理疗技术,如催眠,助眠,心理疗法等;5、合理营养,正确的饮食,进行体力活动及冥想等;6、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少受刺激,减少精神压力;7、密切观察患者的脑病症状,及时调整治疗,以缓解其症状。
内科学:肝性脑病的诊疗一、目的和要求1. 掌握该病临床表现、分期、诊断要点和治疗。
2. 掌握该病病因和诱因。
3. 熟悉该病发病机制。
二、重点和难点1.重点:本病的诊断和治疗。
2.难点:通过了解本病的病因和发病机制,理解治疗。
三、讲授内容和要点1.概述定义。
2.病因和发病机制3.临床表现以介绍临床分期为主,讲解临床表现,指出各期特征和判断主要指标。
4.辅助检查血氨、脑电图、肝功能检查,诱发电位,心理智能测试,临界视觉闪烁频率,影象学检测指明意义。
5.诊断和鉴别诊断主要是诊断要点,与引起昏迷和精神症状疾病之间的鉴别。
轻微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6.治疗(1)一般治疗:去除诱因(2)药物治疗(3)其他治疗:减少门体分流,人工肝, 肝移植,肝细胞移植.四、自学内容和要点病理和发病机制,了解四种学说及引起中枢神经系统紊乱的途径。
五、参考书籍和文献1.邱德凯主编。
慢性肝病临床并发症现代诊治概念。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六、外文词汇hepatic encephalopathy 肝性脑病,blood-brain barrier血脑屏障,false- neurotransmitter假性神经递质,hyperaminohemia 高氨血症,electroencephalography 脑电图,branched-chain amino acids 支链氨基酸,porto-systemic encephalopathy PSE 门体分流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 MHE 轻微肝性脑病。
七、复习思考题1.肝性脑病的诱因和病因有哪些?2.肝性脑病有几期?各期应注意与哪些疾病进行鉴别?3.如何治疗肝性脑病?4.何谓轻微肝性脑病?如何进行诊断?。
肝性脑病的诊治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指由各种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神经精神综合征,是严重肝病的常见并发症及死亡原因。
因其发病机制复杂、临床表现多样,目前尚无诊断的金标准,主要依耐于临床表现以、辅助检查及排他性诊断。
早期he具有可逆性,若进展为肝昏迷者治疗效果较差,因此早期诊断、及时采取个体化、综合治疗手段对改善he的预后十分重要,本文对he的诊断及治疗进展进行综述。
1肝性脑病的定义、临床分型1.1定义肝性脑病是指由各种急、慢性肝功能衰竭或门体分流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并排除其他已知脑病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综合征。
临床表现广泛,轻者仅能通过智力测验和电生理检查发现异常,重者可出现人格改变、智力障碍、行为失常、扑翼样震颤、意识障碍,甚至昏迷和死亡。
1.2临床分型根据he病因不同,可将其分为3种类型[1]。
a型:急性肝功能衰竭相关的he,即以往所称的“爆发性肝衰竭(fhf)”所致的he。
b型:门体旁路性he,患者存在门体分流,但无肝脏本身的疾病,肝组织学正常。
c型:慢性肝病、肝硬化基础上发生的he,常伴有门脉高压和(或)门体分流,肝功能衰竭是脑病发生的主要因素。
根据临床症状轻重可将c型he分为轻微he(mhe)及有临床症状的he(she)。
在我国,c型肝性脑病最常见。
2肝性脑病的诊断肝性脑病临床分期根据肝性脑病患者意识、智力、精神和神经改变、脑电图改变的轻重程度,可将肝性脑病分为5期。
2.1肝性脑病常用辅助检查(1)生化检查:①血氨测定:由于高血氨在he发病机制中起关键作用,有学者证实血氨与肝性脑病严重度相关[2],因此目前血氨测定仍是最重要的生化指标。
但b型和c型he患者血氨升高、a型he患者血氨常正常,并且血氨测定受标本因素影响大,故血氨测定并不能作为he的确诊标准,但动态随访血氨,对判断疗效与预后有一定价值。
②血浆氨基酸测定:he患者血浆支链氨基酸减少、芳香族氨基酸增高,二者比值≤ 1(正常>3)有助于he的诊断,但因检验设备特殊,普通化验室难以开展。
肝性脑病的诊断提示及治疗措施肝性脑病(hepaticencephalopathy)是严重肝病引起的、以氨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综合征。
临床表现为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产生神经精神症状。
【诊断提示】(1)有急、慢性严重肝病或广泛门体静脉侧支循环存在。
(2)有神经精神症状,如精神错乱、昏睡或昏迷。
(3)扑翼样震颤。
(4)血氨增高>70.44μmol/L。
(5)脑电图典型表现为节律变慢,出现普遍性每秒4~7次的θ波或三相波,有的出现每秒1~3次的δ波。
【临床分级(期)】1.一级(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异常,无或有轻度扑翼样震颤。
脑电图多数正常。
2.二级(昏迷前期)以意识错乱、睡眠障碍、行为反常为主,出现扑翼样震颤。
脑电图表现异常。
3.三级(昏睡期)以木僵、严重精神错乱、昏睡为主,叫之可醒。
扑翼样震颤仍可引出。
脑电图有异常改变。
4.四级(昏迷期)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脑电图明显异常,有肝臭,常合并感染及肝肾综合征。
【治疗措施】1.一般治疗治疗原发病,消除发病诱因。
昏迷期限制蛋白质的摄入,以糖类为主;不能进食者鼻饲或输高张葡萄糖溶液为主。
补充维生素,纠正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2.阻断氨的产生和吸收(1)乳果糖60g/d,分2~3次口服或鼻饲。
(2)新霉素0.5~1.5g,3次/d或甲硝唑200mg,4次/d口服。
(3)嗜酸乳杆菌,每次20g,3次/d。
(4)导泻:用生理盐水或弱酸性溶液清洁灌肠,或50%硫酸镁30~60ml鼻饲导泻。
3.降低血氨(1)谷氨酸2.0~5.0g,3次/d;昏迷者可选用谷氨酸钾25.2g/d,或谷氨酸钠23g稀释于10%葡萄糖溶液内静滴,尿少慎用钾剂,腹水多或水肿时慎用钠剂。
(2)精氨酸10~20g/d加入葡萄糖溶液内静滴,尿少时慎用,伴有酸中毒或肝功能损害严重者不宜应用。
(3)γ-氨酪酸2~4g稀释后静滴。
(4)醋谷胺(乙酰谷酰胺)600~900mg,稀释后静滴。
肝硬化患者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与干预在临床医学中,肝硬化是一种较为常见且严重的慢性肝脏疾病。
而肝性脑病作为肝硬化的常见并发症之一,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质量带来了极大的威胁。
早期准确地诊断肝性脑病,并采取及时有效的干预措施,对于改善患者的预后至关重要。
肝性脑病是由严重肝病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
简单来说,就是肝脏出了问题,影响到了大脑的正常功能。
其发病机制较为复杂,目前认为主要与氨中毒、神经递质失衡、炎症反应等多种因素有关。
对于肝硬化患者而言,早期诊断肝性脑病并非易事。
这是因为在疾病的早期阶段,症状可能并不明显,容易被忽视或误诊。
一些轻微的精神和神经症状,如性格改变、睡眠颠倒、行为异常等,可能被患者及其家属误认为是普通的情绪问题或生活习惯的改变。
然而,这些看似不起眼的变化,却可能是肝性脑病的早期信号。
那么,如何才能早期诊断肝性脑病呢?首先,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肝硬化的病因、病程、治疗情况等。
同时,还会了解患者近期的饮食、睡眠、精神状态等方面的变化。
其次,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也是必不可少的。
医生会重点检查患者的神经系统,观察有无震颤、反射异常、意识障碍等表现。
此外,一些实验室检查对于诊断肝性脑病也具有重要意义。
血氨水平的检测是常用的方法之一,当血氨升高时,往往提示可能存在肝性脑病。
另外,肝功能检查、电解质测定、血常规等也有助于综合判断患者的病情。
除了上述常规的检查方法,一些特殊的检查手段也能为早期诊断提供帮助。
比如,神经心理测试可以评估患者的认知功能和精神状态,有助于发现潜在的神经功能损害。
脑电图检查虽然并非诊断肝性脑病的特异性方法,但在病情较重时,脑电图的异常改变可以为诊断提供一定的参考依据。
一旦怀疑或确诊为肝性脑病,及时的干预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
干预的目的主要是去除诱因、减少氨的生成和吸收、调整神经递质平衡、改善肝功能等。
在去除诱因方面,需要积极治疗患者的原发疾病,如控制感染、纠正电解质紊乱、止血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