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0
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
肝性脑病是一种由肝功能障碍引发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其临床表现有神志改变、运动障碍、行为异常以及嗜眠倦怠等。
临床上对于诊断肝性脑病的标准有三个方面:
首先是实验室检测。
应当进行血液生化检测,以评估肝功能情况,如尿胆原水平、血清谷丙转氨酶、血清谷草氨酶和总胆固醇水平。
此外,还应当进行电解质、尿常规和尿微量元素分析来评估体内电子平衡情况以及对毒物的耐受情况。
此外,还要对大便进行常规化学分析以及相关微生物分型。
其次是影像学手段。
核磁共振成像可以显示出大脑的定位性异常信号;CT扫描显示出大便囊在大脑皮层的体征;此外也要使用SPECT成像来评估大便囊中神经递质的含量以及合成代谢情况。
最后是神经心理测试。
要对大便囊中神志、感官-运动功能、人格特征、情感-心理功能以及注意-学习功能五个方面进行测试:神志方面使用MMSE来评估注意力、写作能力、思考逻辑以及时间-地理定向能力;感官-运动方面使用Romberg Test来评估站立平衡;人格特征使用MMPI来评估人格特征;情感-心理方面使用Rorschach inkblot Test来评估情感-心理;最后注意-学习方面使用WAIS R来测量注意学习功能。
上述三个方面都是判断一个人是否有肝性脑病的重要依据:实验室数据显示出其体内生化代谢异常;影像学显示出大便囊在大脑皮层的体征;神心理测试显式出五个方面的异常信号;三者相互印证后即可
作出肝性脑病判断。
肝性脑病肝性脑病(hepatic encephalopathy,HE)是在严重肝病基础上发生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表现为性格智能改变、行为失常、意识障碍和昏迷等。
肝性脑病可由各型肝硬化、急性肝功能衰竭、TIPS手术、原发性肝癌等引起。
随着对肝性脑病的研究进展,最近有学者将肝性脑病的病因基础修正为“严重的肝脏功能失调或障碍”,包括急性肝功能衰竭、严重的门体分流以及慢性肝病/肝硬化三种主要类型。
一、肝性脑病的命名和分类第11届世界胃肠会议以前,HE的术语差异较大。
“门脉系统性肝性脑病”曾使用广泛,反映门系统分流在精神方面的发展变化。
然而,无固有肝病也可能存在分流。
分流所致精神异常与肝硬化代谢异常引起的精神表现难于区分。
“急性肝性脑病”指急性肝功能衰竭引起的脑病,有人则认为肝硬化患者发生HE是可逆的,也可以是急性的。
“慢性肝性脑病”用以描述复发性HE和精神状态持续异常的患者。
1970年Zeegen发现部分肝硬化患者无临床精神状态及神经系统检查的异常,但能用精细的智力测验和(或)电生理检测发现患者存在智能障碍,从而提出亚临床肝性脑病(subclinic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SHE)的概念。
为了更好地研究HE,需要规范研究方法,对HE的命名标准化,促使HE 的临床研究和治疗趋于规范。
第11届世界胃肠会议上世界胃肠病学会一个工作组公布了一个关于HE的共识(见表77-1)。
第11届世界胃肠会议后,轻微型肝性脑病(minimal hepatic encephalopathy,mHE)的命名逐步取代了亚临床肝性脑病的命名,会议将mHE归属C型的亚型。
表77-1 第11届世界胃肠会议工作组推荐的HE命名HE类型HE命名HE亚型HE再分型A 与急性肝功能衰竭相关的脑病(Acute)B 与门脉系统旁路相关而无固有肝病的脑病(Bypass)C 与肝硬化和门脉高压或门脉分流相关的脑病(Cirrhosis)发作性HE 突发性HE自发性HE复发性HE持续性HE 轻度HE重度HE治疗依赖性HEmHE二、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关于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的研究经历了相当漫长的探索。
肝性脑病的诊断标准一、临床表现。
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症状包括认知功能障碍,如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行为异常等;精神症状,如情绪波动、易激惹、嗜睡等;神经肌肉系统症状,如震颤、肌张力增高、肌肉无力等。
在临床实践中,医生需要仔细观察患者的表现,结合详细的病史询问和家属的描述,来判断是否存在肝性脑病的可能性。
二、实验室检查。
肝性脑病的诊断还需要依靠实验室检查,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等指标,以评估肝功能的损害程度。
2. 血氨浓度,血氨浓度升高是肝性脑病的重要指标,血氨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有助于诊断肝性脑病。
3. 凝血功能检查,肝功能不全时凝血功能常常受到影响,如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国际标准化比值(INR)升高等。
4. 血清电解质和血糖测定,肝性脑病患者常伴有电解质紊乱和低血糖,需及时检测并纠正。
三、其他辅助检查。
除了上述实验室检查外,影像学检查如头颅CT、MRI等可排除其他颅内病变,腹部B超、CT、MRI等可评估肝脏病变,胃肠镜检查可排除消化道出血等引起的肝性脑病。
四、诊断标准。
根据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肝性脑病的诊断主要依据以下标准:1. 存在肝功能不全或肝脏疾病的基础上,出现认知功能障碍、精神症状或神经肌肉系统症状。
2. 实验室检查显示血氨浓度升高,或其他肝功能指标异常。
3. 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病,如颅内病变、代谢性疾病等。
综上所述,肝性脑病的诊断需要综合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结果,排除其他原因引起的脑病,以确保诊断的准确性。
对于肝功能不全的患者,及时进行肝性脑病的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肝性脑病诊疗指南【诊断要点】(一)病史采集:1.病史中注意患者有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可以出现意识错乱、睡眠障碍,定向力和理解力均减退,举止反常,可出现不随意运动及运动失调。
多有睡眠时间倒错,甚至有幻觉、恐惧、狂躁。
严重者以昏睡和精神错乱为主,甚至神志完全丧失,不能唤醒。
2.亚临床性肝性脑病是指无啁显临床表现和生化异常,仅能用精细的智力试验(如数字连接试验等)和(或)电生理检测才可作出诊断的肝性脑病。
(二)体格检查一期患者可有扑翼(击)样震颤(flappingtremor);二期除有扑翼样震颤外,尚有明显的神经体征,如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痉挛及Babinski征阳性;三期仍可引出扑翼样震颤,肌张力增加,四肢被动运动有抵抗,锥体束征常呈阳性;四期无法引出扑翼样震颤,浅昏迷时,对痛刺激尚有反应,腱反射和肌张力仍亢进,深昏迷时,各.种反射消失,肌张力降低,瞳孔常散大。
(三)辅助检查1.血氨慢性肝性脑病,尤其是门体分流性脑病患者常增高。
在急性肝脑多正常。
2.脑电图检查典型的改变为节律变慢,昏迷前期和昏睡期主要出现每秒4~7次的0波或三相波,有的也出现每秒1~3次的d波。
昏迷期两侧同时出现对称性高波幅慢波。
3.诱发电位包括视觉诱发电位、听觉诱发电位和躯体感觉诱发电位。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对亚临床型肝性脑病诊断价值较大。
4.心理智能测验对于诊断早期肝性脑病包括亚临床型肝性脑病有意义。
(四)诊断与鉴别诊断根据以下情况可做出诊断:(1)严重肝病和(或)广泛门体侧枝循环形成。
(2)精神紊乱、昏睡或昏迷。
有明确的肝性脑病的诱因。
(3)(4)明显肝功能损害,血氨增高(5)扑翼样震颤和典型的脑电图改变。
但需与临床上引起昏迷的疾病相鉴别。
【治疗原则】1.消除诱因合理及慎用麻醉、镇痛、催眠、镇静等类药物,禁用吗啡及其衍生物、度冷丁、速效巴比妥类药物,及时控制感染和上消化道出血,避免大剂量使用排钾利尿和短期、快速放腹水,及时纠正水、电解质和酸碱失衡。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肝性脑病是指由于器质性或功能性肝病发生脑病症状而形成的一种脑神经病变,其具有多种表现形式,是影响临床肝脏功能的常见疾病。
按照临床表现,肝性脑病可分为急性和慢性,肝性脑病是一组复杂的综合症状,临床诊断肝性脑病时要综合考虑其诊断标准。
一、急性肝性脑病诊断标准1、急性肝性脑病最常见的症状是:头晕、头痛、出汗增多、面色苍白、情绪低落、有力量丧失、记忆力减退、失眠等;2、血清急性酶升高,尤其是碱性磷酸酶、谷丙转氨酶、乳酸脱氢酶的水平明显升高;3、上述情况发生在慢性肝病尚未发展为肝硬化的早期或者有肝炎发作的情况下;4、脑电图检查显示可以见到脑室改变、局灶性阻滞以及脑电信号变异等;5、脑脊液检查结果显示脑脊液细胞数减少,脑脊液指标异常,有时细胞的造血功能被破坏;6、肝脏彩超检查显示肝实质区被坏死组织替代等改变。
二、慢性肝性脑病诊断标准1、神经系统症状:头痛,抽搐,肌张力减退,反射减弱,行走不稳,意识改变,精神病性症状,共济失调,嗜睡,反应迟钝,神经萎缩,特异性感觉神经功能障碍;2、血清检查指标:血清肝素激酶和总胆红素、血氨和碱性磷酸酶等指标显示升高;3、肝功能检查指标:肝功能指标显示轻度肝功能受损,肝脏衰竭可能已经发生;4、脑彩超检查:显示头面部的血流改变,肿瘤等;5、脑磁共振检查:显示肝炎伴发脑病的结构性改变,如脑室扩大,脑灰质变性,尤其是大脑深部结构受损;6、脑电图检查:显示肝炎伴发脑病的电生理学改变,如波形变异,慢性病变伴发的继发性抽搐等。
以上就是肝性脑病诊断标准,临床上一般需要综合应用上述诊断标准,以进行准确诊断。
肝性脑病在临床治疗中应该采取以下几种措施:1、根据肝病的病因,及时做出有效的治疗,以控制肝病的发展;2、根据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使用针对性药物缓解症状;3、根据神经系统症状,采用合理的物理治疗;4、应用理疗技术,如催眠,助眠,心理疗法等;5、合理营养,正确的饮食,进行体力活动及冥想等;6、尽量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少受刺激,减少精神压力;7、密切观察患者的脑病症状,及时调整治疗,以缓解其症状。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肝性脑病指的是一组由肝脏病变引起的脑损伤,其发病机理目前尚不清楚。
肝性脑病在中国的发病率较高,许多患者诊断不及时或治疗不及时,导致病情恶化,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
为了便于临床上对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诊断准确性,中华医学会神经内科学分会,江苏省神经病学会,江苏省部分学术机构联合研究制定了《肝性脑病诊断标准》。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共分为七部分,包括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血清学检查、影像学检查、生物标志物检测、神经学检查以及临床评分。
1、临床表现:肝性脑病的临床表现主要有精神状态异常、头痛、失眠、言语障碍、抽搐、智力衰退、瞳孔及肢体运动异常等,具体表现可因患者而异。
2、实验室检查:患者血常规、血生化、尿常规、肝功能等均可作为诊断肝性脑病的重要参考依据,但这些检查并不能排除其它疾病的诊断。
3、血清学检查:血清学检查可以检测出肝性脑病的特异性标志物,如脑特异性神经元免疫球蛋白(S100B)、神经元免疫细胞联合蛋白(NSE)及脑细胞解离蛋白(BDNF)等,它们提供了快速、有效的诊断肝性脑病的参考。
4、影像学检查:肝性脑病常常伴随有视网膜血管病变、脑源性炎症反应、脑损伤或脑血管病变。
CT或MRI等影像学检查,可以检测出这些病变,提高对肝性脑病的诊断准确率。
5、生物标志物检测:肝性脑病患者体内活性氧(ROS)含量、神经营养因子(NGF)等变化,均可作为诊断参考。
6、神经学检查:通过神经学检查,可以检测出患者的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排除其它疾病的可能。
7、临床评分:肝性脑病患者通过综合评估,可以更好地了解患者的临床表现,从而帮助临床医师更加准确地诊断肝性脑病。
《肝性脑病诊断标准》的出台,为临床上对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和准确的诊断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依据。
虽然这一标准尚不完善,但它可以作为临床上肝性脑病患者的诊断参考,帮助临床医师以及患者们更好地认识肝性脑病,控制病情,减少患者的痛苦并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
未来,肝性脑病的早期诊断及治疗将引起越来越多的关注,需要有关科学家们继续进行深入的探索、研究,以便早日实现肝性脑病的预防、治疗及康复等目标。
有效鉴别是否患有肝性脑病的方法怎么有效鉴别是否患有肝性脑病一、诊断1.早期诊断试验(智力检测试验)对于肝性脑病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者,除需认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外,尚需行下述几种方法进行检查,有助于早期诊断,由于此检查不需特殊设备因而成为实用简便快速的最具价值的诊断检测方法,适于基层医院。
(1)数字连接试验:随意地把25位阿拉伯数字印在纸上,嘱病人用笔按自然大小用线连结起来,记录连接的时间,检查连接错误的频率,方法简便,能发现早期患者,其异常甚至可能早于脑电图改变,并可作为疗效判断的指标。
(2)签名试验:可让患者每天签写自己名字,如笔迹不整,可发现早期脑病。
(3)搭积木试验:如用火柴搭五角星,或画简图,或做简单的加法或减法。
2.诊断本病的诊断以临床诊断为主,结合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主要根据患者:(1)有严重的肝病和(或)广泛的门-体分流(门静脉高压症或门体分流术后)的病史,临床表现及肝功能检查异常。
(2)出现一系列神经,精神症状。
(3)并常伴有血氨升高和(或)支/芳氨基酸比例下降或倒置。
(4)脑电图或视觉诱发电位的异常并排除其他原因。
(5)脑脊液压力及常规检查正常;即可做出诊断。
(6)如能找到引起肝性脑病的诱因者更有利于诊断。
3.脑水肿的诊断脑水肿通常根据颅内压升高的征象来判断,但病人处于Ⅳ期肝性脑病(深昏迷)时颅内高压特点常不明显,易把此期各种表现都归因于肝性脑病而忽略脑水肿的存在,以致不少患者生前漏掉了脑水肿的诊断,如果肝性脑病患者昏迷程度加深,血压升高,脉缓而洪,呼吸深快,球结合膜明显水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治疗可迅速见效,脑水肿的诊断即可成立,此外,头部CT和磁共振成像检查对诊断脑水肿都有帮助,用颅内压监护器监测颅内压是当前应用的重要技术。
二、鉴别诊断典型的肝性脑病诊断一般并不困难,但应注意以下几点:1.肝性脑病前驱期症状一般不易引起人们的重视,极易漏诊,延误病情,故对严重肝病或门脉高压症或门体分流术后病人,必须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认真检查,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行数字连接试验,签名试验,绘画或搭图形试验,及早做出诊断。
有助于诊断肝性脑病的血液化验指标
肝性脑病是一种常见的脑部疾病,它可以对个体产生严重的影响。
诊断肝性脑病的最有效方法是检测一些化学标记物,并运用血液化验指标来判断病情。
因此,本文将围绕以《有助于诊断肝性脑病的血液化验指标》为标题展开讨论。
首先,它应该注意的是,血液化验指标在诊断肝性脑病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血清乙酰氨基酸转移酶(ALT)、血清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血清肌酐(CRE)等指标在诊断肝性脑病时都具有重要意义。
其次,血液化验指标可以帮助诊断肝性脑病的病因。
ALT和AST
是体内代谢机能及肝脏损伤的基本指标。
如果ALT和AST水平异常,可能说明患者患有慢性肝病,这可能是肝性脑病的原因之一。
此外,TBIL、CRE等指标的异常可能提示患者患有慢性肝脏病,这也是肝性脑病的一个重要原因。
再次,血液化验指标在诊断肝性脑病时还可以帮助确定病程的严重程度,以及是否出现恶性肝细胞及活动性慢性肝炎等疾病。
一般来说,ALT和AST水平可以衡量患者肝脏损伤的严重程度,TBIL水平可以衡量患者肝脏损伤的程度,CRE水平可以衡量肝炎是慢性还是恶性。
最后,血液化验指标也可以帮助诊断肝性脑病的治疗。
如果一些指标水平出现异常,就可以采用有针对性的治疗方案,以保证患者的病情得到有效的控制。
总之,血液化验指标是诊断肝性脑病的重要指标,对于肝性脑病
的诊断、治疗和预防均具有重要意义。
因此,诊断肝性脑病时,有必要进行血液检查,以准确诊断病情,准确制定有效的治疗方案。
肝性脑病的应急预案肝性脑病是一种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多发生在肝功能失调的患者身上。
该病可导致患者的认知、运动和行为功能出现严重障碍,严重时可能危及生命。
为了及时应对肝性脑病的紧急情况,制定一份应急预案是必不可少的。
本文将重点介绍肝性脑病的起因、症状、诊断方法和应急处理,供相关人士参考。
一、肝性脑病的起因肝性脑病是由于肝功能失调导致的代谢异常和神经功能障碍所引起的。
主要起因有:1. 肝硬化:肝硬化是肝性脑病最常见的病因。
肝硬化会导致肝细胞受损,造成腹水、肝丙红蛋白增高等症状。
这些症状刺激大脑,导致神经功能紊乱,从而引起肝性脑病。
2. 营养不良:肝脏是营养物质的储存和代谢中心,当肝功能异常时,会导致身体对蛋白质、碳水化合物和脂肪等营养物质的代谢异常。
营养不良是促使肝性脑病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
3. 消化道出血:肝脏是血液循环的重要器官,肝功能失调会导致门脉高压,进而引起消化道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消化道出血造成体内大量血液流失,导致肝性脑病的发生。
4. 感染:肝功能受损的患者抵抗力较低,容易受到各种细菌、病毒和真菌等感染。
感染会导致炎症反应和体内毒素的大量释放,进而引发肝性脑病。
二、肝性脑病的症状肝性脑病的症状表现多样,主要包括认知障碍、运动障碍和行为障碍等。
具体的症状有:1. 认知障碍:患者常出现记忆力减退、思维迟钝、注意力不集中、意识模糊等表现。
有些患者还会出现嗜睡、昏迷等严重症状。
2. 运动障碍:患者可出现震颤、肌阵挛、肌肉僵硬等运动障碍。
严重时,患者可能完全丧失行动能力。
3. 行为障碍:患者表现出情绪波动大、易激惹、易冲动、烦躁不安等行为异常。
4. 神经肌肉异常:患者可能出现手指扑动、张口咬牙、呼吸停止等神经肌肉异常。
三、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肝性脑病的诊断主要依靠患者症状和体征的表现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
常见的诊断方法包括:1. 详细询问病史和检查症状:医生会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是否有肝脏疾病、饮酒史、脑部外伤史等。
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及其研究发表时间:2019-12-05T16:49:17.217Z 来源:《中国蒙医药》2019年第8期作者:高原付朝旭[导读] 本文就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及其研究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肝性脑病的深化研究提供借鉴。
延边大学医学院吉林延吉 133002【摘要】肝性脑病是对人类健康威胁极为严重的病症之一,做好肝性脑病的及时诊断,才能进一步对其进行诊治,才能做好肝性脑病的预防。
本文就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及其研究进行分析,希望可以为肝性脑病的深化研究提供借鉴。
【关键词】肝性脑病;诊断方法;研究分析1 肝性脑病诊断方法1.1血氨目前不能通过生化指标来诊断肝性脑病,临床常用的生化指标是血氨的测定。
但是血氨的测定容易受到标本收集、转运和运输等方面的影响。
在医学中,多用动脉血氨测定,动脉血氨比起静脉血氨来说更具有参考价值和意义;其次就是血氨与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相关性偏弱,在急性肝性脑病患者中血氨多数正常,所以测定血氨对于诊断肝性脑病的意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但是判断药物治疗反应性与预测病情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测试动态随访血氨实现[1]。
1.2脑电图由于脑电图的改变相当普遍,所以肝硬化患者的精神状态诊断、评估和检测一般是通过脑电图进行的,并且脑电图的变化与肝性脑病的严重程度有着较为紧密的相关性,可以用来作为诊断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而且也能够发现轻微肝性脑病患者。
由于没有诊断肝性脑病的准确标准,所以不能够客观的对轻微肝性脑病进行诊断。
脑电图可以对肝性脑病患者进行诊断,但是其效果以及这种方法的价值无处体现,从根本上来说还是没有弄清楚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以及发病原理,所以无法真正体现出检测方法的价值[2]。
1.3心理智能测试肝性脑病患者一般会伴随着注意力下降、行为能力较差以及专注功能和神经运动功能下降,这些都可以通过心理测试来进行有效的判断。
早期的肝性脑病可以通过心理智能有效的检测出来,但是对于再高层次的肝性脑病患者则意义不大。
肝性脑病患者的检验诊断肝性脑病(HE)是由严重的肝功能失调或障碍引起的以代谢紊乱为基础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失调的综合征,其主要临床表现是意识障碍、行为失常和昏迷。
HE分为A型:指与急性肝衰竭相关的HE,不包括慢性肝病伴发的急性HE;B型:门-体分流相关HE,无肝实质损伤;C型:与肝硬化、门静脉高压和(或)门体分流相关的HE。
1临床表现HE的临床表现因原有肝病的类型、肝细胞损害的程度以及不同的诱因而各异。
急性HE常见于急性肝衰竭,诱因往往不明显,患者在起病数周内即进入昏迷直至死亡,昏迷前可无前驱症状。
慢性HE多见于门体分流性脑病,由于大量门体侧支循环和慢性肝衰竭所致,多见于肝硬化患者和(或)门腔分流手术后,常有摄入大量蛋白食物、上消化道出血、感染、放腹水、大量排钾利尿等诱因。
在肝硬化终末期所见的HE起病缓慢,昏迷逐步加深,最后死亡。
根据意识障碍程度、神经系统表现和脑电图改变,将肝性脑病自轻微的精神改变到深昏迷分为4期。
各期的分界不很清楚,前后期临床表现可有重叠,病情发展或经治疗好转时,程度可进级或退级。
2 检验诊断HE患者有明显的肝功能试验异常,尤其是出现血氨增高,其他组织脏器受累时其相应的检验指标出现异常。
2.1 肝功能试验A型HE本身就是在AHF基础上发生,故其肝功能试验类似于AHF;C型HE 主要在肝硬化和慢性活动性肝病基础上发生,其肝功能试验的变化在这些疾病的基础上加重。
A型和C型HE患者的肝功能损害都非常严重,均表现为:①肝脏蛋白质合成功能下降使血清蛋白质减少、凝血功能指标异常;②肝实质细胞功能下降使其转运有机阴离子能力下降;③严重肝损害使其对脂类代谢异常;④严重肝损害使其对氨基酸代谢能力下降;⑤因肝细胞大量损害而释放到血液的多种血清酶活性增高等。
2.2 其他肝功能试验-肝性脑病的特殊检验2.2.1 血浆氨(NH3)(1)测定方法:主要有谷氨酸脱氢酶法和干化学法。
前者最后利用反应体系中还原性辅酶Ⅱ(NADPH),在340nm吸光度的下降程度来检测氨浓度。
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天坛医院杨昭徐一、肝性脑病诊断依据肝性脑病分四期。
肝性脑病如果有显性临床表现的,诊断依据有以下几点:①有严重肝病和(或)门体侧枝循环形成的基础;②出现精神紊乱、意识障碍,扑翼样震颤;③存在肝性脑病的诱因;④肝功能减退的生化指标异常;⑤脑电图异常。
这 5 条诊断依据主要是支持显性的肝性脑病,称为 OHE 。
二、肝性脑病临床分期I 期:前驱期,主要表现为:性格改变、认知力差、日夜颠倒、注意力不集中、轻微扑翼样震颤( flapping tremor )、脑电图多正常。
II 期:昏迷前期,主要表现为:意识错乱、行为失常、睡眠障碍、扑翼样震颤、锥体束征、定向力差,脑电图显示节律慢。
III 期:昏睡期,主要表现为:昏睡、精神错乱、扑翼样震颤、锥体束征、 Babinski 征、脑电图异常。
IV 期:昏迷期,主要表现为:浅、深昏迷、脑电图明显异常。
在欧美国家分成五个期,在前驱期前,有一个亚临床期,现在称为轻型肝性脑病。
西方国家多采用 West Haven 诊断标准,重点是介绍临床、亚临床的阶段,是轻微的肝性脑病或称为隐肝性脑病。
它的特点:在意识状态上是正常的,在神经系统的表现和精神症状方面几乎没有症状,没有什么显性的表现,只有在做精细的精神生理的检查才发现有异常的表现,神经系统一般没有什么症状鉴别。
其他 4 期,和刚才介绍的非常相近。
下面介绍亚临床型,或称为轻型肝性脑病的临床特点。
用这个坐标图来表示,肝性脑病特别是第三型的,门体分流的这样的类型,是属于慢性肝性脑病。
发作的形式有三大类型,一个类型,有阵发性的发病,最左边图,发作期可以出现一期、二期、三期、四期不同的临床表现。
在发作的间性期,可能表现在相对正常的一个范围,再次发作之间是正常的,发作时有不同的临床表现。
第二种类型是持续型的,中间这个图,在红线以下,是红线以下没有明确的临床表现,但发病以后,可能持续有相当长的时间,经常是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包括精神神经方面的综合表现。
轻微的肝性脑病,右图,基本上没有明显的精神、神经方面的临床表现,只有做精细的神经心理检测,或者是电生理的检测,才能够发现隐性的疾病,对这种类型,在现实生活中的检测,是很重要的意义的。
很多隐性的肝性脑病,如果还从事高空作业或驾驶机动车,或者做很精细的操作,对这些特殊的工种,常常存在潜在的因素。
前几年有在轻微肝性脑病发生交通事故的调查报告,分两组,一组有慢性肝病,在这个基础上,如果有已经检出确定有轻微肝性脑病一组的和没有肝性脑病的一组,他自己可以根据报告,在登记以前随访回忆他已经发生过交通事故的占17% ,在登记以后,继续随访一年,在这一段出现交通事故的几乎是 100% 。
通过车管所报告的在登记以前也是 17% ,跟自报的是一致的,在随访一年以后,在这一年当中,经过车管所所了解到的,发生交通事故的占到 89% ,这数字是非常惊人的。
这说明这些人群,如果在驾驶机动车很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常常被误判为不遵守交通规则,实际上是在精神、神经调控方面失控了,导致发生交通意外,所以,对这些人群,在考驾照的时候,在相当多的发达的国家,开始有严格的标准的,必须经过严格的筛查,才可以办驾驶照。
相对我们国家在这方面还是滞后的,估计有很多的交通事故的肇事者可能是存在疾病所造成的,虽然也可能是出交通事故了,人也有可能还处于健康的状态,对这样的人群适当做深入的调研,来保护驾驶车辆的这些患者,也更重要的是保护其他无辜的人群。
三、轻微肝性脑病( MHE )诊断方法在鉴定有没有轻微肝性脑病的诊断方法,大体上有三个方面:(一)心理智能测试1. 韦氏智力量表2. 数字连接试验3. 抑制性调控试验这个是需要用电脑的,现在在西班牙、在印度都有英文字母、数字的基础,用电脑进行操纵的。
把不同的顺序的英文字母像图上所标的, P 、 X 、 A 、 T 、 N 、 T 、 Y 、A 、 G 、 L 、 Y 等等,以此类推,可以上百个甚至几百个,按照不同的规律来排列。
但其中有一条规律是在若干的字母之间,必须得插上 X ,若干字母以后要插上 Y 这个字母,这两个字母,是凡出现 X 以后,第二个字母插上不管前面是什么字母 Y ,这相邻的这两个字母,都是出于反映的阶段,就不要去碰它,让它过。
须第三次出现 X 和 Y 的字母,如果如这个图上所示出现 Y ,那是不许可的,就要把它遏制住,按住这个电脑的键盘,把它打掉,表示你已经认出来了,因为这个 Y 和前面的这个 Y 中间没有隔 X ,没有隔 X ,这就算需要抑制的字母,以此类推,如下一字母是 X 还是让它过, X 后应该是出现 Y , Y 也让它过,如果它又出现 Y 了,就是要遏制住,。
或者在 Y 以后出现 X , X 之后下面应该是 Y ,这个英文又出现 X ,所以 X 也应该是被抑制掉的,经过这样的电脑操作实验,也是比较精确的,很容易就能够检出有没有肝性脑病。
这个试验,也是非常成功的,是非常可靠的一种检查方法。
可是这个方法可能在我们国人操作起来有点困难,第一,必须都会电脑,第二,必须都得英文字母都很熟悉。
4. 数字符号试验5. 划线试验划线实验, line trasing 。
先给它模拟一下下面这个格,横线轴实际上是一个空格的曲线图,给他一支红铅笔或是黑铅笔都可以,让它在两个空格的线道之间划线,划线不允许碰壁,只能在中间划取这个线路,从开始一直到图像的终点,如果中间有碰壁的情况从头开始,因为要有时间的控制,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精细的操作,当然也比较简单,一看就会,可以试验一下,然后就正式开始计算时间,这个时间差不多和数字连线实验相近。
(二)神经电生理1. 脑电图2. 诱发电位3. 视觉4. 听觉5. 体感(三)影像学检查1. 磁共振2. 磁共振波谱分析四、轻微肝性脑病检查方法(一)韦氏智力量表分为两个量表:1. 语言量表包括:常识,主要测试: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理解,主要测试:实际知识的理解和判断;算术,主要测试:算术推理能力;相似性,主要测试:抽象概括能力;数字广度,主要测试:注意力和机械记忆力;词汇,主要测试:词语知识广度。
2. 操作量表包括:数字符号,主要测试:学习和书写速度;填图,主要测试:视觉记忆及其理解能力;木块图,主要测试:视觉分析、综合能力;图片排列,主要测试:对事件情景的理解能力;图像组合,主要测试:处理局部与整体关系的能力。
(二)数字连接试验数字连线的实验或叫数字连接实验,代号叫 NTC ,有两个检查表,一个检查表叫 A 型的表,这 A 型的表,像右边测试图上面所标出来的,一共从 1 到 25 有 25 个数字,每个数字在一个圈内,都事先设置好,在测试开始的时候,用秒表开始记录这个时间,开始从 1 开始,然后要很快地找到 2 ,连线再连到 2 ,从 2 再找到 3 ,从 3 到 4 ,从 4 到 5 到6 到 7 到 8 到 9 到 10 ,一直到最后连上 25 为结束,整个的时间要计算好,一般正常的可能在 30 秒就可以完成,不会超过 66 秒,标准值是 66 。
第二型是 B 型的检查方法,相对比较复杂些,一共是 13 个数字,从 1 到 13 ,还有英文字母从 A 到 L 这 13 个字母, 1 是跟 A 对应的, 2 是跟 B 对应的, 3 是跟 C ,如此类推一直到 L 和 13 ,也像刚才讲的 A 型图一样,只不过数字少一些,要加重它的难度,是 1 必须和 A 相连,然后从 A 到 2 , 2 再连 B 。
对我们国人来说,可能不适合 B 型的,因为有一些测试者可能没有英语的基础,有点困难,但是一般只要有小学的水平,这个数字应该认识,应该不难操作,一般正常的快的, 10 秒就可以完成了,一般应该不会超过 60 秒。
(三)划线实验先给它模拟一下下面这个格,横线轴实际上是一个空格的曲线图,给他一支红铅笔或是黑铅笔都可以,让它在两个空格的线道之间划线,划线不允许碰壁,只能在中间划取这个线路,从开始一直到图像的终点,如果中间有碰壁的情况从头开始,因为要有时间的控制,实际上这是一个比较精细的操作,当然也比较简单,一看就会,可以试验一下,然后就正式开始计算时间,这个时间差不多和数字连线实验相近。
(四)抑制性调控试验这个是需要用电脑的,现在在西班牙、在印度都有英文字母、数字的基础,用电脑进行操纵的。
把不同的顺序的英文字母像图上所标的, P 、 X 、 A 、 T 、 N 、 T 、 Y 、A 、 G 、 L 、 Y 等等,以此类推,可以上百个甚至几百个,按照不同的规律来排列。
但其中有一条规律是在若干的字母之间,必须得插上 X ,若干字母以后要插上 Y 这个字母,这两个字母,是凡出现 X 以后,第二个字母插上不管前面是什么字母 Y ,这相邻的这两个字母,都是出于反映的阶段,就不要去碰它,让它过。
须第三次出现 X 和 Y 的字母,如果如这个图上所示出现 Y ,那是不许可的,就要把它遏制住,按住这个电脑的键盘,把它打掉,表示你已经认出来了,因为这个 Y 和前面的这个 Y 中间没有隔 X ,没有隔 X ,这就算需要抑制的字母,以此类推,如下一字母是 X 还是让它过, X 后应该是出现 Y , Y 也让它过,如果它又出现 Y 了,就是要遏制住,。
或者在 Y 以后出现 X , X 之后下面应该是 Y ,这个英文又出现 X ,所以 X 也应该是被抑制掉的,经过这样的电脑操作实验,也是比较精确的,很容易就能够检出有没有肝性脑病。
这个试验,也是非常成功的,是非常可靠的一种检查方法。
可是这个方法可能在我们国人操作起来有点困难,第一,必须都会电脑,第二,必须都得英文字母都很熟悉。
(五)连续反映时间的测验( CRT )这是需要一个耳机戴上以后,连续给他发出听觉信号,这个信号是用频率是 500HZ ,强度是 90 分贝的,在计算器上,让他去判断这个听觉的能力,如果判断有声音了,就让他标明做一个记号,有一个反应记录一下,这种方法就表示他已经听到了,好像是一个听力。
实际上,因为听觉的信号,要经过脑干的传导系统,然后再传到脑对信号加以分析,然后,通过传出的效应器,然后才发出指令来表示我接受了,应该很短的时间就可以完成的。
它比较敏感,是非常可靠的,不受文化修养、不受年龄、职业的限制。
一般是容易掌握的,正常值是在 0.22 秒就能够有反映,这也是一个非常可靠的一个检查方法。
(五)临界的视觉闪烁频率( CFF )光刺激停止后视觉残留现象观察系列闪光,当闪光增加到某一频率时,闪光被看成连续固定的光,称为临界闪烁频率。
早期肝性脑病星形细胞肿胀可改变神经元传导,视网膜胶质细胞在肝性脑病时有类似变化,视网膜细胞病变可作为星形细胞病变标志。
CFF 是人眼对光刺激分辨能力的指标,反映视网膜胶质细胞功能,反映星形细胞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