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无为段-安徽交通运输厅
- 格式:doc
- 大小:47.00 KB
- 文档页数:11
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无段项目工程概况
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无为段是安徽省“四纵八横”高速公路网中“横六”南通~武汉公路即北沿江高速公路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与芜湖长江公路二桥、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接线相衔接,是两座过江通道连入高速公路网的关键环节,承担着南京、马鞍山等与安庆、武汉方向之间的东西向沿江交通出行,对皖江两岸城镇之间的跨江交通出行,交流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同时对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以及实施安徽省东向发展战略具有重要意义。
项目起自马鞍山市含山县卧虎村,接北沿江高速公路马鞍山至巢湖段终点,向西南经林头,跨裕溪河、合福铁路,经望湖山、石涧、无为县城、赫店,至终点无为县塔桥西北侧刘家庄,接在建的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北安公路接线起点,路线全长43.86公里。
全线桥梁12.955km。
其中特大桥4座、大桥4座,主线上跨分离立交桥8座;设张疃、林头、石涧、无为北、塔桥枢纽互通立交5处,预留石涧单喇叭互通1处,设林头、无为北收费站2处,服务区1处、养护工区1;工程概算投资为36.577亿元人民币。
全线采用高速公路标准建设,全封闭,全立交,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起点至石涧枢纽互通立交段采用双向六车道,路基宽度34.5米;石涧枢纽互通立交至终点采用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8米,沥青混凝土路面。
项目计划于2014年11月底开工建设,2017年年底建成通车。
一、招标项目基本情况1. 项目名称:巢湖高速公路建设项目2. 项目地点:安徽省巢湖市3. 项目规模:巢湖高速公路全长约100公里,双向四车道,设计时速120公里/小时。
4. 项目总投资:约50亿元人民币5. 项目业主:安徽省交通运输厅6. 招标内容:巢湖高速公路工程设计二、招标范围及要求1. 招标范围:巢湖高速公路工程设计,包括但不限于路线设计、路基设计、桥梁设计、隧道设计、排水设计、交通安全设施设计、机电工程设计、绿化设计等。
2. 招标要求:(1)投标人须具备中华人民共和国独立法人资格,注册资金不低于人民币1亿元;(2)投标人须具备公路行业工程设计综合甲级资质;(3)投标人须具备类似高速公路工程设计经验,近5年内至少承担过1条同等规模或以上的高速公路工程设计项目;(4)投标人须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无不良信用记录;(5)投标人须具备较强的项目管理能力和技术实力,能够按照招标文件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工程设计任务。
三、招标文件获取及报名1. 招标文件获取:投标人可通过以下方式获取招标文件:(1)网上下载:投标人登录安徽省公共资源交易平台,按照提示下载招标文件;(2)现场购买:投标人持单位介绍信、法定代表人身份证明或授权委托书、营业执照副本、资质证书副本、近5年类似项目业绩证明等材料,到招标代理机构购买招标文件。
2. 报名时间:自本公告发布之日起至2023年3月15日17:00止。
3. 报名方式:投标人须在报名时间内,将报名材料电子版发送至招标代理机构指定邮箱。
四、投标文件递交及开标1. 投标文件递交截止时间:2023年3月30日9:00。
2. 投标文件递交地点:安徽省合肥市政务中心二楼开标室。
3. 开标时间:2023年3月30日9:00。
4. 开标地点:安徽省合肥市政务中心二楼开标室。
五、评标办法及中标原则1. 评标办法:本次招标采用综合评估法,评标委员会将对投标文件进行评审,包括技术部分、商务部分和信誉部分。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无为段设站收费
经营的批复
【法规类别】公路运输
【发文字号】皖政秘[2017]253号
【发布部门】安徽省政府
【发布日期】2017.12.29
【实施日期】2017.12.29
【时效性】现行有效
【效力级别】地方规范性文件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无为段设站收费经营的批复
(皖政秘〔2017〕253号)
省交通运输厅、省财政厅、省物价局:
《关于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无为段设站收费经营的请示》(皖交运〔2017〕168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
一、同意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无为段(以下简称“巢无高速”)设站收费,由省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经营管理。
1 / 1。
北嗣高速公路删至无为段环勰响报告书简本1工程飙本项LI位于皖江城市带中东部地区,处于东经117。
4&〜117。
59;北纬31。
37〜31。
15, 之间。
本项U起点位于含山县彭山咀东南侧的九莲塘附近,与合巢芜高速公路、省北沿江高速马鞍山至巢湖段等衔接,终于无为县塔桥西北侧的刘家庄附近,与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接线、省北沿江高速公路无为至安庆段衔接。
项U经过含山县、巢湖市及无为县三个市县。
本项U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汽车荷载等级:公路级,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起点(巢湖枢纽互通卜石涧枢纽互通(K214420)段里程21.42公里为双向六个车道、路基宽度34.5米:石涧枢纽互通(K21M20)~塔桥枢纽互通(K43+936)段里程约22.516公里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0米。
沥青栓路面。
本项口建设里程约43.936公里;全线填方637.61万亦,挖方201.47万N 设置桥梁5667.5 X/14座,其中特大桥4407.5米/I座、大桥850米/3座、中桥276米/6座,小桥134米/座,涵洞136道;设置互通立交6处;设主线上跨分离立交3514初座;通道49 道。
沿线设置养护工区I处,位于无为北互通(K32+360)附近;服务区1处,位于K8+560 处。
本项L1推荐方案建设里程43.936公里,投资估算为36.12亿元,其中环境保护总费用320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0.89%。
项LT汁划2013年初动工,2016年初建成通车,工期3 年。
2 环论2.1自納境地貌包括低山、丘陵.平原等,地形起伏较大,总趋势表现为南北两端高、中部低。
选线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征。
年平均气温15.1°C〜16.9°C。
项tl区属长江水系,沿线主要地表水体有裕西河、黄陈河、花渡河等。
2.2社会环境项LI直接影响区马鞍山市、合肥市、芜湖市及其所辖的含山县、巢湖市、无为县。
目录一、工程概况 (1)二、检测目的 (3)三、检测依据和标准 (4)四、荷载试验实施 (4)(一)试验内容 (4)1、静载试验 (4)2、动载试验 (5)(二)试验过前已完成工作 (6)1、试验前的准备工作 (6)2、理论计算及复核 (6)(三)试验过程 (13)1、加载车辆 (13)2、工况设置 (13)3、设备选型及准备 (16)4、现场准备工作 (19)5、现场测试 (19)(四)试验数据及成果提交 (21)1、静载试验 (21)2、动载试验 (22)3、提交的成果 (23)(五)项目特点分析 (24)1、桥梁结构的内力计算 (24)2、应变数据采集的准确 (24)3、加载试验中桥梁结构裂缝观测 (25)4、检测工作组织 (25)5、现场影响工作开展因素 (25)五、试验检测保障措施 (26)(一)试验检测组织机构、人员配置 (26)(二)项目实施 (29)(三)检测原则及质量保证措施 (31)(四)检测进度保证措施 (33)(五)应急措施 (34)(六)安全保障措施 (35)(七)廉政建设 (39)六、配合、协调工作及建议 (40)七、附件(各桥具体检测细则) (40)●DK0+716.6匝道桥 (41)(一)项目概述 (41)(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41)(三)测点布置 (42)(四)试验荷载布置 (44)(五)静载试验工况 (45)(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46)●K5+152.5分离式立交桥 (50)(一)项目概述 (50)(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50)(三)测点布置 (51)(四)试验荷载布置 (53)(五)静载试验工况 (54)(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55)●K10+305.5西河特大桥 (59)(一)项目概述 (59)(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59)(三)测点布置 (61)(四)试验荷载布置 (62)(五)静载试验工况 (63)(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66)●K24+091.562特大桥第1联 (70)(一)项目概述 (70)(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71)(三)测点布置 (72)(四)试验荷载布置 (73)(五)静载试验工况 (74)(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77)●K24+091.562特大桥第16联 (81)(一)项目概述 (81)(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82)(三)测点布置 (83)(四)试验荷载布置 (84)(五)静载试验工况 (85)(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88)●K28+327.158大桥 (92)(一)项目概述 (92)(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92)(三)测点布置 (93)(四)试验荷载布置 (95)(五)静载试验工况 (96)(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99)●K29+444.658大桥 (103)(一)项目概述 (103)(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103)(三)测点布置 (104)(四)试验荷载布置 (106)(五)静载试验工况 (107)(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110)●钟鸣互通主线桥 (114)(一)项目概述 (114)(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114)(三)测点布置 (115)(四)试验荷载布置 (117)(五)静载试验工况 (118)(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121)●铜陵北互通主线桥 (125)(一)项目概述 (125)(二)静载试验方案设计 (125)(三)测点布置 (126)(四)试验荷载布置 (128)(五)静载试验工况 (128)(六)动载试验方案设计 (130)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接线桥梁静动载试验实施方案一、工程概况合福铁路铜陵长江公铁大桥公路接线工程位于皖江流域,起点位于安徽省无为县西神墩村刘家庄附近,与安徽省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无为段衔接,形成塔桥枢纽互通;终点位于安徽省铜陵县钟鸣镇东,与安徽省南沿江高速公路芜湖至铜陵至池州段、铜南宣高速公路衔接,形成钟鸣枢纽互通。
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上海至武汉高速公路无为至岳西段设站收费经营的批复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安徽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3.10.27•【字号】皖政秘〔2023〕223号•【施行日期】2023.10.27•【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公路正文安徽省人民政府关于上海至武汉高速公路无为至岳西段设站收费经营的批复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关于上海至武汉高速公路无为至岳西段设站收费经营的请示》(皖交路〔2023〕147号)悉。
经研究,现批复如下:一、同意上海至武汉高速公路无为至岳西段设站收费,全线设9个匝道收费站,由安徽省岳黄高速公路有限责任公司经营管理。
其中,无为至岳西段主线设7个匝道收费站,站名分别为无为严桥收费站(位于K16+400M处)、槐林收费站(位于K31+100M处)、冶父山收费站(位于K48+800M处)、庐江北收费站(位于K61+064M处)、范岗收费站(位于K119+725M处)、天柱山北收费站(位于K151+325M处)、岳西东收费站(位于K174+612M处);安庆支线设2个匝道收费站,站名分别为怀宁收费站(位于K15+653M处,已经省政府批复并于2022年9月29日开通运营)、源潭收费站(位于K6+850M处)。
二、收费经营期限30年,自全线开通之日起计算。
收费标准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计费方式调整方案的通知》(皖交路〔2019〕144号)、《关于我省收费公路车辆通行费有关事项的通知》(皖交路〔2020〕162号)等规定执行。
上海至武汉高速公路无为至岳西段(含安庆支线)新建路段全线加收1座特大桥隧通行费,按车辆实际行驶里程占总里程的比例计算,分类型按车次与高速公路通行费一并收取。
免费范围按照省交通运输厅、省发展改革委、省财政厅《关于清理规范我省地方性车辆通行费减免政策有关事项的通知》(皖交路〔2019〕134号)及有关规定执行。
2014年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公章):
2014年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公章):
2014年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公章):
2014年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公章):
2014年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公章):
2014年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公章):
2014年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公章):
2014年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公章):
2014年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公章):
2014年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公章):
2014年工程系列交通运输专业高级工程师任职资格评审通过人员名单 单位(公章):。
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北沿江高速公路马鞍山至巢湖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正文:---------------------------------------------------------------------------------------------------------------------------------------------------- 安徽省环保厅关于北沿江高速公路马鞍山至巢湖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意见的函皖环函〔2016〕498号安徽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关于北沿江高速公路马鞍山至巢湖段工程竣工环保验收的申请》及附送的《北沿江高速公路马鞍山至巢湖段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报告》等材料收悉。
2016年3月16日,我厅组织有关单位对该项目进行了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现场检查。
经研究,现提出如下验收意见:一、项目建设基本情况北沿江高速马鞍山至巢湖段工程项目起于马鞍山市和县姥桥镇附近,项目起点设计桩号为K0+000(运营桩号K149+378)接马鞍山长江大桥北岸接线姥桥互通立交起点,项目终点设计桩号为K35+771(运营桩号K185+149),实际路线全长35.771公里,双向六车道。
工程的实际路线走向与环评阶段基本没有变化。
全线共设置服务区、管理处(与养护中心合建)、收费站各1处,工程共设置特大桥1743米/1座,设置大桥2546米/5座,设置中桥120米/2座。
工程总投资23.99亿元,其中环保投资2247万元,环保投资占总投资的0.94%,较环评阶段环保投资增长0.13%。
工程于2011年1月开工建设,2013年12月建成通车。
二、环境保护措施落实情况(一)生态环境保护措施。
在设计阶段已对路线进行优化,实际永久占地比环评阶段少8.1101公顷,取弃土场、拌合站等临时设施与当地居民有一定距离。
项目沿线7处取土场、11处弃土场已全部恢复。
沿线施工临时设施仅路基1标拌合站移交当地,其余也全部恢复。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正文:----------------------------------------------------------------------------------------------------------------------------------------------------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关于印发安徽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的通知各市交通运输局,广德、宿松县交通运输局,厅直相关单位,各高速公路建设单位:为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全省绿色公路建设,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交办公路〔2016〕93号)精神,结合本省实际,省厅制定了《安徽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安徽省交通运输厅2016年9月26日安徽省推进绿色公路建设实施方案为认真贯彻落实绿色发展战略,积极推动全省绿色公路建设,按照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实施绿色公路建设的指导意见》有关要求,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一)指导思想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安全的发展理念,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加快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行动计划》,加快推进“综合、智慧、绿色、平安、法治、文明”六个交通的发展,促进全省公路发展转型升级,建设以质量优良为前提,以资源节约、生态环保、节能高效、服务提升为主要特征的绿色公路,实现公路建设健康可持续发展。
(二)基本原则——坚持可持续发展。
高度重视公路、环境、社会各方面、各要素的关系,提高资源和能源利用率,发挥公路先导性和基础性作用,实现在发展中保护、在保护中发展。
——坚持统筹协调。
统筹公路规划、设计、建设、运营、管理、服务全过程,强调均衡协调,突出建、管、养、运并重,降低全寿命周期成本。
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无为段跨合福铁路分离式立交桥连续梁施工技术措施单位名称:编制人:审核人:一、连续梁施工第一节施工工艺流程第二节0#段施工1、0#段施工工艺流程2、垫石、临时支墩施工为了抵抗连续梁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不平衡力矩,0#段施工时每个墩设置6个临时支墩将梁体进行临时锁定(临时支墩布置见设计图纸)。
临时支墩内部竖向钢筋,在墩顶施工时预埋,要求钢筋安装前必须放线定位,确保其位置准确。
采用C50混凝土浇筑,中部设置5cm厚的硫磺砂浆。
主墩垫石的截面尺寸为140×140cm,采用C50混凝土浇筑。
施工时严格控制好垫石及锚栓孔的位置,并控制好垫石的顶面标高,因为每个墩的两个支座高度不同,左右两个垫石标高存在差异。
3、支座安装本桥连续梁支座类型较多,主要有:LQZ-9000SX-100、LQZ-9000DX-100、LQZ-60000SX-100、LQZ-60000DX-100、LQZ-60000GD,施工时各种支座的具体安装位置如(图5-2-2)所示:5-2-2连续梁支座布置图支座安装前先通过放样,弹出支座边线;支座在装好下锚栓后,用吊车起吊到垫石处就位。
支座通过4个千斤顶顶升到设计标高,并调平。
在下座板四周立模,模板与下座板每边的距离为5cm,在支座四周封好后,将灌浆管伸入到支座下面中心位置,从支座中心向四周灌浆,排除气泡,确保空隙全被砂浆灌满。
水泥砂浆层上表面应与支座下锚碇板平齐或略低于上表面。
灌浆前应初步计算灌浆所需浆体的用量,实际不应与计算值产生过大误差,防止中部缺浆。
灌浆料采用无收缩水泥砂浆。
待水泥砂浆强度达到要求前,不可使球型支座受到碰撞或在支座上方进行其他作业。
4、安装钢管桩支架4.1 0#段支撑,每墩每侧设置3根φ100钢管桩,桩间距5.72m,桩中心距离墩身为4.55m。
具体布置见:(附图一)支架的安装顺序为:桩顶加强工字钢→横向3工I40→调节铁凳子→纵向工I28→横向工I32三角支架→底模。
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无为段房建工程施工监理招标评标办法(综合评估法)1、总则1。
1为规范本工程施工监理评标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招标投标法实施条例》、《评标委员会和评标方法暂行规定》(国家发改委等七部委令2001年第12号令)、《公路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办法》(交通运输部令2015年24号令)等有关规定,并结合本工程招标文件,制订本评标办法.1。
2评标活动遵循公平、公正、科学、择优的原则.1.3评标活动应在严格保密的情况下进行。
评标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保密规定,不得和投标人串通,不得泄露与评标活动有关的情况,不得索贿受贿,不得参加可能影响公正评标的任何活动.评标期间投标人不得干扰评标工作,不得采用行贿或其他不正当手段影响评标。
1.4 本项目评标采用综合评标法。
2、评标组织与职责2。
1评标委员会组成招标人依法组建评标委员会。
评标委员会由招标人代表和从安徽省综合评标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的评标专家共同组成,人数为5人及以上单数,其中评标专家人数不得少于总数的三分之二。
评标委员会开始工作之前应由评标委员会推举产生一名主任评标委员,负责协调、组织评标委员会成员开展评标工作。
2。
2评标委员会职责(1)对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资格审查;(2)确定评审需澄清、核实的内容;(3)进行商务、技术和财务的详细评审;(4)综合评分并推荐中标候选人;(5)建议是否重新招标;(6)完成书面评标报告提交招标人.3、评审程序3。
1评标准备评标委员会开始评标工作之前,必须首先认真研读招标文件;招标人应当向评标委员会提供招标文件、评标办法和评标所需的其它重要信息与数据,协助评标委员会了解和熟悉招标项目的如下内容:(1)招标项目的工程规模、标准和工程特点;(2)招标文件规定的评标办法;(3)招标文件规定的其他与评标有关的内容。
3。
2评审程序(1)初步评审;(2)资格审查;(3)详细评审;(4)投标文件的澄清;(5)综合评分;(6)财务评审(7)推荐中标候选人;(8)编写评标报告.4、初步评审评标委员会将对投标文件进行初步评审。
北沿江高速公路巢湖至无为段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1 工程概况本项目位于皖江城市带中东部地区,处于东经117°48′~117°59′,北纬31°37′~31°15′之间。
本项目起点位于含山县彭山咀东南侧的九莲塘附近,与合巢芜高速公路、省北沿江高速马鞍山至巢湖段等衔接,终于无为县塔桥西北侧的刘家庄附近,与铜陵长江公铁两用大桥接线、省北沿江高速公路无为至安庆段衔接。
项目经过含山县、巢湖市及无为县三个市县。
本项目按高速公路标准建设,汽车荷载等级:公路-Ⅰ级,设计速度120公里/小时,起点(巢湖枢纽互通)~石涧枢纽互通(K21+420)段里程21.42公里为双向六个车道、路基宽度34.5米;石涧枢纽互通(K21+420)~塔桥枢纽互通(K43+936)段里程约22.516公里为双向四车道,路基宽度28.0米。
沥青砼路面。
本项目建设里程约43.936公里;全线填方637.61万m3,挖方201.47万m3。
设置桥梁5667.5米/14座,其中特大桥4407.5米/ 1座、大桥850米/3座、中桥276米/6座,小桥134米/座,涵洞136道;设置互通立交6处;设主线上跨分离立交3514米/7座;通道49道。
沿线设置养护工区1处,位于无为北互通(K32+360)附近;服务区1处,位于K8+560处。
本项目推荐方案建设里程43.936公里,投资估算为36.12亿元,其中环境保护总费用3200万元,占总投资比例0.89%。
项目计划2013年初动工,2016年初建成通车,工期3年。
2 环境现状评价结论2.1 自然环境地貌包括低山、丘陵、平原等,地形起伏较大,总趋势表现为南北两端高、中部低。
选线区域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具有气候温和湿润,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光照充足,无霜期长等特征。
年平均气温15.1℃~16.9℃。
项目区属长江水系,沿线主要地表水体有裕西河、黄陈河、花渡河等。
2.2 社会环境项目直接影响区马鞍山市、合肥市、芜湖市及其所辖的含山县、巢湖市、无为县。
项目路线布设已充分考虑了与沿线各市、县和城镇发展的规划,均保持适当距离。
推荐方案与沿线县市发展规划不冲突,项目建设对沿线城镇发展影响较小。
根据文物部门调查结果,拟建公路不直接涉及各级文物保护单位。
项目不涉及矿产压覆。
2.3 生态①区域自然环境概述本项目位于皖江城市带中东部地区,处于东经117°48′~117°59′,北纬31°37′~31°15′之间。
选线区域内地貌包括山地、丘陵、平原等,地形起伏较大,总趋势表现为南北两端高、中部低,地形变化与地貌变化相一致,地面标高6~325米。
②区域敏感区现状拟建公路经过含山县、巢湖市和无为县,项目生态评价范围内5km的生态敏感区有1个即重要生态敏感区巢湖风景名胜区,公路K7+000至K12+700段经过风景名胜区外围缓冲区。
巢湖风景名胜区位于安徽省中部,江淮丘陵南部,因湖呈鸟巢状,故名。
巢湖素以优美绮丽的风光而闻名。
湖面烟波浩淼,帆樯如画,姥山矗立于湖心,湖光山色交相辉映。
巢湖风景名胜区于2002 年5 月被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
现巢湖风景名胜区涉及了合肥、巢湖两市、五区县、数十个乡镇街道的特大型国家级风景名胜区,规划分17个景区和3个景观带。
按空间地理布局将巢湖风景区分为“湖西次区、湖北次区、湖东次区、东南次区、西南次区”五部分。
景区总面积1299.64km2,陆域面积525.48 km2,湖域面积774.16 km2。
③植物资源现状评价区地带性群落为北亚热带常绿阔叶落叶混交林地带,亚型为安徽中部北亚热带落叶常绿阔叶混交林带江淮分水岭以南植被片区。
评价区各路段的植被类型通过现场考察和卫片解译结果可知:K5~K11、K15~K43+936路段以农业植被为主;K0~K5、K11~K15路段以灌草丛为主,主要种类有黄荆、檵木、构树灌丛和五节芒、白茅、狗牙根、小白酒草、野艾蒿灌草丛等,该路段山体有马尾松和杉木林等分布,公路沿山脚布线,基本不占用林地。
公路沿线不涉及生态公益林的占用。
④动物资源现状评价范围陆生野生动物种类不丰富,有陆生脊椎动物12目19科35种,有国家二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脊椎动物3种即虎纹蛙、灰林鸮和长耳鸮,有安徽省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种即灰喜鹊,有安徽省二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14种。
⑤水生生物资源现状评价范围浮游生物较少,多为一些耐污物种。
浮游植物优势种为异形鱼腥藻、颗粒直链藻和拟多甲藻等,浮游动物常见种类有小口钟虫和针簇多肢轮虫等。
底栖动物优势为种水丝蚓和羽摇蚊。
水生植被主要有空心莲子草群丛、莲群丛,分布于拟建项目沿线沟渠、藕塘附近。
拟建项目不涉及鱼类产卵、索饵、越冬“三场”及洄游通道,也没有国家及安徽省重点保护鱼类。
鱼类多为人工放养的经济鱼类,以鲤形目鲤科种类为主,主要有青鱼、草鱼、鲢和鳙。
⑥土地利用现状评价区内以耕地为主,主要分布在沿线的K5~K11、K15~K43+936路段,其次为林地,主要分布在沿线的K0~K5、K11~K15路段。
⑦水土流失现状项目区土壤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项目区属于南方红壤丘陵区,侵蚀方式主要为面蚀,土壤侵蚀强度为微度,容许土壤流失量为500t/km2·a。
2.4 声环境(1) 环境噪声杜冲、张疃、初中盛家疃、关山傅、杨家塌、大庄子、千家大村、张后头、二埠、福路初级中学、郭蒋村、庙坂、倪楼、刘山、留桥村等乡村居民点昼间环境噪声范围为36.8~52.5分贝,夜间环境噪声范围为34.1~42.0分贝,均满足《声环境质量标准》(GB3096-2008)中1类标准要求;尖山脚、无为健民文武学校(头埠村)等集镇或现有交通干线35m以外区域居民点昼间环境噪声范围为42.5~63.2分贝,夜间环境噪声范围为36.9~56.9分贝,尖山脚临路第一排受现有合芜高速交通噪声影响,昼间不超标,夜间有超标现象,尖山脚村中间及无为健民文武学校(头埠村)昼夜均满足2类标准要求;解疃位于合芜铁路及县道旁,在无火车经过时段,昼间环境噪声范围为64.4~66.8分贝,夜间环境噪声范围为46.7~54.6分贝,均满足4a类标准要求(2) 交通噪声根据对合芜铁路交通噪声监测,合芜铁路昼间交通噪声为80.9分贝,夜间交通噪声为78.7分贝。
根据对省道208交通噪声监测结果,距离公路中心线20m处交通噪声昼间不超标,夜间超标,40m处昼夜均满足4a类标准;60m以外昼夜均满足2类标准要求。
2.5 水环境通过对拟建公路沿线裕西河、花渡河等地表水体水质进行监测,裕溪河、花渡河各断面pH值、高锰酸盐指数、石油类、氨氮等4项指标均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标准要求。
2.6 环境空气项目沿线含山县境内解疃、无为县境内的无为健民文武学校测点NO2、TSP日均值浓度均满足《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二级评价标准要求。
3 环境影响及保护措施3.1 生态影响及保护措施⑴对生态敏感区的影响拟建公路K7+000至K12+700段经过巢湖风景区外围缓冲区,但不涉及景点资源,对风景名胜区总体影响较小。
①对风景名胜区路段景区、景点的影响分析:拟建项目穿越区域为巢湖风景名胜区外围缓冲区,不穿越巢湖风景名胜区景区范围,距离风景名胜区边界最近距离约5km,项目涉及景点。
因此工程不会对景区风貌产生不利影响。
②工程对该段植被的影响分析:拟建公路K7+000至K12+700段占用的植被类型主要是马尾松和栓皮栎等针阔叶混交林,灌丛以杉木、牡荆、小果蔷薇等为主的灌丛,灌草丛以芒草、狗尾草等为主,拟建工程占用植被类型为当地常见的植被类型,无珍稀濒危保护植物。
因此,工程对风景名胜区植被生长和生态环境影响不大。
③项目建设对风景风景名胜区的正效应:项目建成后将会提升景区的基础设施及服务水平,从而增加风景名胜区的游客数量,为景区带来一定的经济效益,这样将有利于解决景区保护所需的资金,对景区的保护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⑵对陆生植物的影响●农作物影响分析拟建公路对沿线农作物的占用将导致农作物的生物量损失。
●林地占用影响分析拟建公路占用林地约8.3hm2,主要为灌丛及少量经济林等,均为沿线地区常见种,但是公路建设仍然会对沿线涉及林地路段两侧一定距离内植物种类组成造成影响。
通过对占用的林地进行补偿和工程建成后绿化等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公路建设带来的林地损失;在对占用的生态公益林按照“占一补一”的原则由县级人民政府在本行政区域内补足后可进一步减少项目建设带来的影响。
公路临时占地将对植被产生直接的破坏作用,但是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通过绿化和复耕后可以恢复。
⑶对陆生动物的影响施工期间,公路建设对两栖动物和爬行动物的活动有一定的影响,会迫使它们迁移到非施工区,但对其生存不会造成威胁。
鸟类和兽类受施工噪声干扰将被迫离开原来的领域,当临时征地区域的植被恢复后,它们仍可回到原来的领域。
营运期交通噪声和夜间车辆行驶时灯光对动物的活动有一定的不利影响,主要是造成公路两侧区域动物活动范围缩小,并向附近地区转移,但影响较小。
对评价范围陆生动物而言,工程占地将减少动物的生境,评价范围陆生动物在公路两侧主要以个体形式存在,且栖息生境较广,受公路施工、营运影响可以迁移到附近栖息地,公路建设对其影响程度有限。
⑷对水生生物的影响跨河桥梁水下桥墩施对施工水域附近水生生物有一定影响,但影响是暂时的,施工结束后,随着水质恢复,浮游生物可基本恢复到施工前的水平。
营运期对水生生物基本不造成影响,但是危险品事故泄漏将造成部分河段或水体的水生生态的损失。
⑸水土流失影响本工程在各时段水土流失预测年限内,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量为97959.13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92244.26 t。
⑹取、弃土场环境影响弃渣场在选址时已经注意避让耕地,基本避开水田,特别是优质水田,但拟定弃渣场中有部分涉及占用耕地,下阶段应进一步优化取土方案,最大限度减少对耕地占用。
弃渣结束后采取复耕措施后影响不大;弃渣场选址在可视范围内,若恢复不当将会对景观构成影响;弃渣场选址区无保护植物分布,同时避开了野生动物集中活动区,弃渣场使用对周边野生动物影响较小。
⑺生态环境保护措施●工程设计阶段应制定合理的生态维护方案,优化线路设计,尽量减少耕地和林地占用数量,对占用林地采取异地栽植措施,避免砍伐。
道路边坡防护应采用植物为主防护措施,防护树种选择地方树种,并采取乔、灌、草等结合方式进行综合防护。
●加强施工期管理,施工活动要保证在征地范围内进行,施工便道及临时占地要尽量缩小范围,减少对耕地的占用。
对占用耕地部分的表层土予以收集保存,施工结束后用于复耕或绿化。
加强公路两侧绿化,在公路两侧绿化范围内采取乔、灌、草结合的形式进行绿化,绿化树种尽量选择乡土物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