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堵漏器具1
- 格式:ppt
- 大小:210.50 KB
- 文档页数:7
管道带压堵漏施工安全操作规程范本一、目的与适用范围为保障管道带压堵漏施工的安全进行,规范施工操作,并防范事故的发生。
本规程适用于管道带压堵漏施工人员操作,要求施工人员严格执行,确保施工安全。
二、术语及定义1. 管道带压堵漏:在管道维修、检修或其他需要临时停止流体流动的情况下,使用堵头或其他堵漏器具,在管道内形成密封堵塞,防止流体泄漏。
2. 堵头:一种用于堵塞管道的装置,可阻止流体流动。
3. 堵头规格:指堵头的管径。
4. 堵头材质:指堵头的制作材料。
5. 堵头使用压力:指堵头所能承受的最大工作压力。
三、操作规程1. 施工前1.1. 仔细检查堵头的规格和材质是否符合要求,确保堵头能够适应管道的特殊要求和工作环境。
1.2. 检查堵头是否有破损、裂纹或其他异常情况,如果有问题应及时更换。
1.3. 清理堵头及其周围的工作区域,确保没有杂物、灰尘等影响堵头操作的因素。
1.4. 检查堵头的使用压力是否符合实际施工需求,严禁超过使用压力。
1.5. 工作人员需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耳塞、手套等。
2. 施工操作2.1. 施工前,对需要堵漏的管道、设备进行安全标志设置,确保附近的人员和设施不受到施工影响。
2.2. 依据实际管道情况选择合适的堵头进行堵漏施工,确保堵头与管道的规格相符。
2.3. 在堵漏前,必须先让管道内压力降到安全范围内,排除管道内的压力。
2.4. 在堵头周围设置防护围栏,禁止无关人员靠近。
2.5. 用合适工具将堵头按照规定的方式安装在管道上,并紧固好。
2.6. 检查堵头是否安装正确,确保堵头能够承受管道内的压力。
2.7. 确保所有堵头连接处无泄露现象,若有泄漏应立即停止施工并排除故障。
2.8. 完成堵漏后,按照操作规程逆向操作,将堵头拆卸并搬离现场。
四、紧急情况处理1. 若在堵头施工过程中发生紧急情况,施工人员应立即停止操作,并向现场负责人报告。
2. 在紧急情况处理过程中,施工人员应佩戴呼吸器等必要的个人防护用品,并按照应急处理措施进行操作。
带压堵漏安全要求许多工作场所都需要在管道或容器中施加压力,让物质或介质流动。
但是,这些管道和容器也有可能出现泄漏,对工作人员和环境都会造成严重威胁。
此时,就需要使用带压堵漏技术来尽快解决问题。
带压堵漏原理带压堵漏是通过带压防水器具,将阀门、管道或者设备中的介质阻断在泄漏点处,以此达到止漏的效果。
但在使用带压堵漏技术时必须遵守一定的安全要求,否则会造成严重的伤害和事故。
带压堵漏安全要求确定堵漏位置在使用带压堵漏技术之前,必须先确定泄漏点的位置。
应当在关闭管道或设备的出口前,先利用相应的仪器或方法确定泄漏点,以缩小堵漏的位置范围,避免闭锁误操作或者影响设备的使用。
确定堵漏器具必须根据泄漏位置(管道、阀门、设备等)和介质类型(液体或气体),选择合适的堵漏器具。
应当注意堵漏器具的耐压指标,以保证使用的安全性。
堵漏前的准备1.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必须要熟悉相关操作流程和安全措施;2.在安全保护措施的基础上,做好堵漏现场的防护措施(如设立警示标志、设置隔离带等);3.需要对堵漏器具进行充分的检查,保证其符合相关要求,并严格按照操作要求安装。
堵漏时的注意事项1.堵漏期间必须由专人监护,确保操作过程中的安全和正常进行;2.操作过程中不得打开管道或设备的出口,以避免造成背压影响堵漏器具的使用;3.在操作过程中,必须用合适的工具或者设备进行对堵漏器具的加压,以保证堵漏器具能够达到预期堵漏效果;4.要时刻观察堵漏现场的安全状况,并按照预案处理突发事件。
堵漏后的处理1.堵漏结束后要对堵漏器具进行拆卸、清洁、检测和储存;2.要对堵漏现场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保证清洗消毒后的设备和管道安全可靠;3.要对操作工人进行培训和专业知识的普及,提高其安全意识,更好地保护人员安全。
总结带压堵漏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技术,在工业生产中应用广泛。
但是,要想保证其使用的安全性,必须遵循一定的安全要求,合理进行操作。
只有在规范化的操作下,才能达到预期的防漏效果,保障工作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
堵漏宝使用方法
1、首先要确定漏水的位置。
可以通过观察水渗漏位置确定,或者在墙面或管道表面敲打,听声音判断漏水位置。
2、将堵漏宝挤出适量,用手或者器具将其涂抹于漏水位置周围。
3、等待5-10分钟,让堵漏宝自然固化,形成一层坚固的障碍物,阻止水渗漏。
4、如果漏水问题较严重,可以再次涂抹,直至完全堵住漏水口。
温馨提示:使用堵漏宝时,应注意防护措施,不要让其接触到皮肤和眼睛,避免误食。
在使用过程中如有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及时清洗及就医。
不停车带压堵漏的安全操作注意事项范本1. 强调安全意识:作业人员必须始终保持高度警惕,并且具备正确的安全意识。
在进行不停车带压堵漏作业时,必须将安全放在首位,时刻关注周围环境,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2. 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在进行不停车带压堵漏作业前,必须正确穿戴个人防护装备,包括安全帽、防护眼镜、防护面罩、防护手套、防护服等。
这些装备能够提供有效的保护,降低事故发生的风险。
3. 作业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不停车带压堵漏作业前,必须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确保仪器设备和工具的正常运行,检查管道的压力和流量是否符合要求,确保所有的控制阀门处于正确的位置,以及做好应急处理的准备工作。
4. 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在进行不停车带压堵漏作业前,必须制定详细的作业方案,并将其向相关人员进行说明和培训。
作业方案应包括作业的步骤和流程、风险评估和控制措施、紧急救援预案等内容,以确保作业过程的安全性和高效性。
5. 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在进行不停车带压堵漏作业时,必须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禁止擅自更改作业步骤或绕过某些程序,以免引发事故风险。
6. 预防措施的采取:在进行不停车带压堵漏作业时,必须采取一系列预防措施,以降低事故的发生概率。
例如,确保作业现场的通风良好,防止有害气体的积聚;保持作业区域的整洁和无障碍,以确保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7. 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在进行不停车带压堵漏作业时,可能会出现一些紧急情况,作业人员必须熟悉和掌握正确的应急处理方法。
例如,当发生泄漏时,必须迅速切断泄漏源,并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以保障人员和环境的安全。
8. 定期进行安全检查:在进行不停车带压堵漏作业期间,必须定期进行安全检查。
检查仪器设备的运行情况,确保其正常工作;检查作业现场的安全状况,及时发现和整改潜在的安全隐患。
9. 健康状况的监测:在进行不停车带压堵漏作业时,作业人员的健康状况必须得到监测和保护。
定期进行身体健康检查,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对作业安全产生影响的疾病和症状。
带压堵漏安全操作规程一、前言为了保障带压堵漏作业人员的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安全意识,切实掌握带压堵漏操作规程,根据有关规定和经验总结,制定本规程。
二、适用范围此安全操作规程适用于带压堵漏作业人员。
三、操作前准备工作1、明确作业内容,操作人员必须清楚知道需要未压泵部分、已压管道的开孔、接口分口情况以及堵漏设备的具体型号、使用方法等;2、检查工具和设备:检查使用的工具和设备,确保安全、完整、正确、有效;3、堵漏器具的检查:对堵漏设备进行检查,检查堵漏器具备有完好、对应型号、适应性强、不透漏等特点;4、清除杂物:安装堵头前应清除管道内部的杂物(水、油、气、淀粉或其它各种胶料),然后将堵头轻轻放入管内。
四、堵漏操作1、在账板(或阀门)关闭前检查管子的状况(尤其是阀门,在堵头之前应妥善关闭阀门),逐级增加压力,不要一次性过高的增加压力,以防止金属断裂或疏松管道爆炸;2、先将堵头放进开口中,把堵头轻轻地放入管子中,确保缓慢通气完全关闭,并检查串口安全扣紧;3、用手开启压力调节阀,压力调节阀手柄初始位置放在关闭位置,再将所需的工作压力调到哈希马口高,按下压力调节阀启动开关;4、在压力调节阀完全打开的情况下,打开排放阀,排放随堵漏过来的毒品;5、查看是否存在漏气,检查管道上游是否由于未关闭账板(或其它类型的阀门)而产生不必要的压力;6、确保周围的作业人员以及附近的人员(尤其是工作近程)的末梢、耳朵和其他敏感器官被充分保护;7、在堵头处安装信号枪,检查和确认管道和邻近设备复合度,检查和确认管道和邻近设备之间的距离,断电或切断对管内部下流设施的供电系统;8、在堵头处加固物,防止堵头在施工过程中掉落或脱离,并进行定位处理;9、清洁废弃杂物:施工完毕后,将废弃杂物归置,及时疏通堵塞的管道,清除安装现场,做到周围清洁干净。
五、安全提示1、在带压堵漏过程中,要注意突发事件的发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确定安全措施;2、在带压堵漏前,一定要仔细检查是否存在风险和隐患,务必确保安全;3、在搬运和操作设备时,必须严格按照规定操作,并做好安全保护措施;4、在高处操作时,必须采取稳定的防护措施,并使用安全带进行保护;5、在不明确的情况下,一定要向专业人员咨询,避免操作错误导致事故发生;6、如遇紧急情况,要立即停止作业,保持冷静,积极进行自救和互救,及时报警求助。
堵漏器材的种类及用法船舶堵漏器材包括堵漏毯、堵漏板、堵漏垫、堵漏箱、木塞、木柱、木板、木锲、螺丝钩、水泥、黄沙等,船舶损漏时可根据破洞的大小选用合适的堵漏器材进行堵漏。
一、堵漏毯一般堵漏毯分为轻型和重型两种,现我们局的船上特别是8000KW的船上用的比较多的是轻型堵漏毯,它是有三层帆布缝制而成,其四周缝有麻绳的方形毯,四角和每边中央装有用于穿底索、管制索、前张索、后张索的眼环,面积分别有2x2,3 x 3, 3.5 x 3.5m2。
堵漏毯一面缝有油麻绒,堵漏时将有麻绒的一面贴在破口处,靠水的压力将毯压紧在船壳板上,堵住破洞。
堵漏毯虽不能将破洞堵严,但能大大地减少破洞的进水量。
堵漏毯的背面缝有可插置钢管的长袋,当堵较大的破洞时,可插入钢管,以承受水压。
放置堵漏毯的步骤如下:1.将堵漏毯和有关索具搬到破洞肋位的那一舷的甲板上,毯的麻面朝上,穿底索的眼环放于内侧,2.将底索从船头经过船底拉到破口肋位两舷,底索在破洞一舷的索端用卸扣从毯的上面与堵漏毯的内侧眼环相连接,(便于翻转),另一端通过开口滑车挽在绞车上,为了使底索容易下沉至船底,可在底索适当位置系上链条或测深锤。
3.用卸扣将前、后张索与堵漏毯的另两眼环连接,并将张索拉到适当位置挽住。
4.用卸扣从毯的下面接好毯外侧的眼环,作为管制索,并做好水深标志,以便控制堵漏毯的入水深度。
5.一起将堵漏毯沿破洞舷侧翻下,再调节各绳索,使得堵漏毯能堵住漏洞。
重型堵漏毯是用钢索编成网,四周镶有钢丝缆,每格小方形网格内部都垫以几层小块厚帆布。
整个网的两面各贴一层厚帆布,与中间的小块厚帆布缝合在一起。
在四周所镶的钢丝绳的外缘再扎上一条粗油麻绳,四个角都扎有眼环,供连接前后张索、管制索和底索用。
二. 折叠式堵漏板折叠式堵漏板适用于堵塞直径小于280mm近似于圆形的由外向内卷边的破洞。
它是由三块铁板铰接而成的堵漏板、撑架、螺杆和蝶形螺母等组成,而在堵漏板的四周嵌有橡皮衬垫。
堵漏的方法一.管道堵了,影响工艺所要的指标,有必要解决的话,可以具体分析在不影响或合理的影响生产合理的损坏设备管道的前提下,再分析阻垢是什么成分,管道条件有怎样?弄掉后的垢渣怎么处理才好?可从如下方法中选:1. 可以向管道内加可溶垢的化学剂2.切出管道用蒸汽吹扫(同时可用铜器合理敲管道)条件不容许可在管道外用蒸汽加热管道后对管道进行处理3.切出管道用高压水射流清洗,(高压水射流,是将普通自来水通过高压泵加压到数百乃至数千大气压力,然后通过特殊的喷嘴(孔径只有1-2毫米),以极高的速度(200-500米/秒)喷出的一股能量高度集中的水流。
这一股一股的小水流如同小子弹一样具有巨大的打击能量,能除去管子内壁的盐、碱、垢及各种堵塞物)4.捅5.管内可加一类似爆破片的盲板后向管充压,一定高压后盲板破高压物(一般为气)出行可冲去垢)6.清理管道堵可以找“外围”(专业的工程队)二.阀门泄露了,有必要解决的话,若是调节阀可以开付件阀,关前后闸阀,进行维修,或更换;若不是调节阀如付件或前后罚等类的坏了,第一要先分析阀控介质,阀的结构,先保人员安全,后积极地想法子,你可以参见:带压堵漏知识讲座:国外关于带压堵漏产品的研究有如下几种:韩国嶺南金属株式会社生产的管道连接修补器,美国)Flowserve公司生产的止漏电焊产品,以及海底原油输送管道的自动化堵漏产品,美国syntho—glass产品万能补,以及众多厂家生产可用于粘补堵漏的胶粘剂。
这些产品或者手工操作工作压力低,或者成本较高且不能带压作业目前国内的带压堵漏技术几乎是注剂式密封工艺的代名词,只要提到带压堵漏人们就会联想到注剂式密封工艺,但是带压堵漏包容广泛,有无数个泄漏需要带压来堵漏,在工业腾飞的今天,泄漏随时随地都会突然出现在我们面前,但是目前国内外带压堵漏技术对多数泄漏是无能为力的。
比如注剂式密封工艺是石化行业比较成熟的堵漏技术,但只局限于高压的部分泄漏第二章、泄漏现场组织管理第一节、现场组织管理方案制定:根据多年的带压堵漏理论和实践经验,借鉴国际前沿的管理知识,经过无数次带压堵漏现场的运用,我们制定了16个施堵组织管理方案,科学合理的压缩成两个现场组织管理标准,用这两个标准可以解决所有的带压堵漏施堵的现场组织管理。
化学危险品事故处置的一般程序不同的化学危险品其性质不同、危害程度不同,处理方法也不尽相同但是作为化学危险品事故处置有其共同的规律,其处置应遵循以下程序。
(一)询问灾情询问灾情是处置事故第一步重要环节,关系到人员物资力量的调配和救援效率,包括接警电话询问和现场询问。
1、接警询问灾情报警时,要尽量多询问一些有关灾害的详细情况,如:化学危险品名称、泄漏还是火灾、灾害现场在什么地方,是发生在储存、运输中还是发生在生产工艺过程中。
报警人如能冷静理智的描述清楚相关信息,对救援是非常有帮助的。
2、现场询问到达灾害现场,不要盲目进入灾区,首先向知情人询问情况,询问的内容包括:化学危险品名称、性质;泄漏原因;泄漏时间长短或泄漏量大小等;化学危险品的数量;周围环境情况,如附近有无其它化学危险品,火源情况,人员密集程度等;灾害区域有无受困人员需要救助;灾害单位有无堵漏设备,是否采取了堵漏措施等。
(二)力量调集与部署根据询问的情况和事态发展,调集力量分为第一出动力量和后续增援力量。
一般危险化学品事故第一出动不应少于2个中队,即责任区中队和特勤中队。
大型事故地方政府动员社会救援力量如公安、交警、武警、急救、市政、电力、专业救援部门等。
第一出动根据报警情况配齐消防技术装备,侦检器材、保护器具、防护服装;调集必要的特种工具,如堵漏器具、破拆器具等;消防车辆的调集应根据化学危险品的火灾性质,如易燃气体泄漏事故应调用水罐消防车、干粉消防车、二氧化碳消防车。
水罐消防车用于运载消防人员、喷雾驱散气体、冷却容器、装置和灭火,干粉、二氧化碳主要用于灭火;易燃液体事故应调用水罐消防车、泡沫消防车和干粉消防车,水罐消防车用于灭火;对于遇水燃烧或爆炸物质火灾,必须携带专用的灭火器材,如金属灭火器具等,水罐消防车主要用于运送人员和冷却其它装置,水、泡沫均不能用灭火。
消防车辆和人员到达现场,不要盲目进入危险区,应先将力量部署在外围,尽量部署在上风或侧上风处,消防车辆不应停靠在工艺管线上或高压电线下方,不要靠近危险建筑,车头应背离事故现场,占据消防水源,充分利用地形、地物作掩护设置水枪阵地。
《河工器具图说》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诗歌散文、原文赏析、读书笔记、经典名著、古典文学、网络文学、经典语录、童话故事、心得体会、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poetry and prose, original text appreciation, reading notes, classic works, classical literature, online literature, classic quotations, fairy tales, experience,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know the difference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format and writing of the sample essay!《河工器具图说》主要内容简介及赏析【导语】:《河工器具图说》是清代治河工程器具及其治革的著作。
易燃液体(苯)泄漏事故处置苯属易燃液体类危险化学品,是煤焦油蒸馏或石油裂解的产物,苯在常温下为带特殊芳香味的无色液体,极易挥发,不溶于水.苯用途广泛,是农药、造漆、染料、橡胶工业的重要原料;又是喷漆、制药、制鞋及家具制造业的主要溶剂、添加剂和勃合剂,还是电子、机械、印刷等行业的稀释剂和清洁剂.苯(C6 H6)是低闪点有毒易燃液体,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由于各种不同的原因而发生泄漏,易发生燃烧爆炸和中毒事故,处置不慎,将会造成严重后果.一、苯泄漏事故的特点(一)苯的危险特性1.理化性笨为是无色透明、有强烈芳香味的易燃液体,苯的相对分子量78.11,闪点-11℃(闭杯),沸点为80.1℃,自然点562. 2℃,熔点5. 51℃,最小点燃能量为0. 2mj,烧热值为3270千焦/摩尔(液体,25℃).苯易挥发,有毒,液体相对密度为0.87(20℃),苯蒸气相对密度2.7,爆炸极限为1.3%-7.1%.2.危险性苯不溶于水,能溶于醇、醚、丙酮等有机溶剂,空气中苯最大容许浓度为40毫克/立方米.苯在沿管线流动时,流速过快,易产生和积聚静电,一旦静电不能消除而放电,容易引发燃烧爆炸;苯与氯、氢等混合物会发生能剧烈反应;吸人高浓度苯蒸气可导致急性中毒;苯与空气会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最易引燃浓度为5%,遇明火、高热容易引起燃烧爆炸,苯燃烧时带有浓烟;容器受热也可能会发生爆炸.3.危害性苯具有易燃性、蒸气的爆炸性、受热膨胀性、流动性、带电性和毒害性等特性,因此,在生产、储存、运输、使用过程中发生泄漏,极易发生燃烧爆炸和中毒事故,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身伤亡.(二)苯的泄漏危害1.易燃烧爆炸苯是低闪点易液体,比水轻,又不溶于水,易挥发、易流动,苯蒸气比空气重,约为空气的2.7倍,泄漏后漂浮于地面上、水面上、下水道、沟渠等低洼处,如不限制则随之流动,其蒸气与空气形成爆炸性混合气体,遇火源会发生燃烧或爆炸,同时会造成大面积流淌火灾,直接威胁救援人员、车辆及其他装置、设备的安全,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易中毒伤亡苯属中等毒类,苯泄漏后,由于迅速挥发,极易引起现场无有效防护人员以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侵入人体,造成人员中毒.空气中苯最大容许浓度为40毫克立方米,高浓度苯蒸气对中枢神经系统有麻醉作用,轻者有头痛、头晕、轻度兴奋、步态蹒跚等酒醉状态;重者出现明显头痛、恶心、呕吐、神志模糊、知觉丧失、昏迷、抽搐等,严重时可导致死亡.3.易污染环境苯具有流动性,液体泄漏后四处流散,尤其向低洼处流淌,流经之处会对土地及周围环境造成较大范围内的污染,且不易洗消.特别是苯流淌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中将造成水污染,严重时则对城市供水造成影响.二、苯泄漏的处置措施(一)报警遇到易燃液体泄漏事故时,重点要询问泄漏的容器、地点、时间、部位、强度和流淌扩散范围,是否有人员伤亡和被困等,并立即报警.(二)侦察检测协助救援单位掌握泄漏扩散区域及周围有无火源,利用仪器检测事故现场苯蒸气浓度,测定现场及周围区域的风力和风向,搜寻遇险和被困人员,并迅速组织营救和疏散.(1)通过询问、侦察检测,监测泄漏区液体蒸气浓度,测定风力和风向,了解可燃易燃液体流淌扩散的范围;(2)掌握被困遇险人员数量、位置和营救路线;(3)查明泄漏的容器储量和罐体完好情况,以及泄漏部位、强度和范围;(4)查明储罐区储罐数量、总储存量和邻近罐储量,了解泄漏区域管线、沟渠、下水道布局及走向;(5)了解事故单位已经采取的处置措施、救援设施运行和自备救援设施情况;(6)了解警戒区其他单位、人员,地形、环境和电源、火源控制情况;(7)掌握救援水源位置、储量、供水方式;(8)了解泄漏区域建(构)筑物情况及地形地貌,以及可能引发爆炸的危险因素;(9)了解现场及周边污染情况.(三)警戒疏散(1)及时疏散泄漏区域及扩散可能波及范围的人员.(2)根据侦察和检测情况,确定警戒范围,划分危险区和安全区,设立警戒标志,大量泄漏时下风方向至少按照300米设置警戒区,合理设置出入口,严格控制进入警戒区人员、车辆、物资,进行安全检查.(3)根据动态检测结果,适时调整警戒范围.(四)禁绝火源切断警戒区内所有电源,熄灭明火,停止高热设备工作,切断事故片区强弱电源,消除警戒区内一切能引起燃烧爆炸的火源条件,进入警戒区人员严禁携带移动电话和非防爆通信、照明工具,严禁穿戴化纤类服装和带铁钉的鞋,严禁携带使用非防爆工具,管制交通、禁止车辆进人警戒区.(五)有效防护进人事故现场的救援人员必须佩戴隔绝式呼吸器,进人内部执行关阀堵漏任务的救援队员要着全封闭式救援防化服,处置人员严禁穿带钉鞋,处置时应用无火花工具,并防止产生静电,室内在加强通风.进人危险区人员必须实施二级防护,并采取水枪掩护,现场作业人员最低防护不得低于三级,其救援个人防护标准见表4-2-2的规定.(六)人员救助组成救生小组,携带救生器材进人危险区,采取正确救助方式,将所有被困遇险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将伤情较重人员送交医疗急救部门.(七)专家论证组织事故单位、救援、石油化工、气象环保、卫生救护等部门专家技术人员判断事故状况,提供技术支持,制定抢险救援方案.(八)现场供水制订供水方案,选定水源,选用可靠高效的供水车辆和装备,采取合理供水方法,保证救援用水量.(九)稀释防爆(1)储罐、管道或容器内液体外泄时,应在适当部位组织筑堤防止苯流散,并在苯面上覆盖泡沫层,防止引燃.(2)以泄漏点为中心,在储罐或容器的四周设置水幕或喷雾水枪喷射雾状水进行稀释降毒,用开花水流驱散苯蒸气云团,还可使用移动排烟机送风配合施救行动.要防止泄漏物进人水体、下水道、地下室或密闭性空间.(3)稀释驱散苯蒸气不宜使用直流水,应设置水幕或开花、喷雾水枪稀释扩散的苯蒸气,但水流不能流入围堤内的苯泄漏区域.(十)关阀堵漏(1)生产装置或管道发生泄漏,阀门尚未损坏时,可协助技术人员或在技术人员指导下,使用喷雾水枪掩护,关闭阀门,制止泄漏.(2)罐体、管道、阀门、法兰泄漏按照救援常用堵漏方法实施堵漏.(3)根据泄漏物性质和泄漏状况,可向罐内适量注水,抬高液位,形成水垫层,缓解险情,配合堵漏.(4)器具堵漏.根据现场泄漏情况,研究制订堵漏方案,分别采取不同的堵漏器具进行堵漏.①储罐、容器、管道壁发生微孔泄漏,可用螺丝钉加黏合剂旋入泄漏孔的方法堵漏;②管道发生泄漏,不能采取关阀止漏时,可使用堵漏垫、堵漏楔、堵漏袋等器具封堵,也可用橡胶垫等包裹、捆扎等;③阀门法兰盘或法兰垫片损坏发生泄漏,可用不同型号的法兰夹具,并高压注射密封胶进行堵漏.总之,要根据现场不同的泄漏部位和泄漏形式,研究制定不同的堵漏方案,使用合适的堵漏器具,采取有针对性的堵漏方法.(十一)输转倒罐(1)不能有效堵漏时,应控制并减少泄漏量,采取输转倒罐的方法将其导入其他容器、储罐或槽车,以排除险情,实施倒罐作业时,管线、设备必须良好接地;(2)储罐、容器、管道壁撕裂,液体大量外泄,来不及倒罐时,可采用砂土、水泥粉等筑堤导流,将液体导入围堤,并喷射泡沫覆盖加以保护;(3)可移动的槽车等发生泄漏,在事故现场不能有效堵漏的情况下,可转移到具有倒罐条件的地方进行,也可在人烟稀少的地方进行导流转移;(4)输转倒罐必须在水枪的掩护下进行,以确保安全.(十二)水上泄漏处置(1)通知水上公安,海事、航政部门实行水域交通管制,引导事故船只向安全水域转移;(2)通知沿岸单位严密监视险情,加强防范;(3)组织水陆救援力量,采取堵漏、圈围、拦截等措施,控制泄漏蔓延范围;(4)对水面泄漏液体使用油泵进行吸附、输转,用油脂分解剂降解.难于实施吸附、降解且严重污染环境时,在落实严密的安全防范条件下,可采取点燃措施.(十三)现场急救将抢救出来的遇险中毒人员,立即交由医务救护部门进行现场急救,经初步处理后,迅速送往医院救治.(十四)灭火准备在处置苯泄漏事故时,应调集大功率泡沫救援车和氟蛋白泡沫到场,作好灭火准备,一旦起火爆燃、立即展开进攻,扑灭火势.(十五)洗消处理(1)处置有毒可燃液体泄漏事故后,在危险区和安全区交界处设立洗消站;(2)洗消对象:轻度中毒人员、重度中毒人员在送医院治疗之前、现场医务人员、救援和其他救援人员、群众互救人员以及抢险救援器材装备;(3)洗消方法:根据易燃液体理化性质可分别采用化学消毒法和物理消毒法;(4)洗消和处置用水排放必须经过环保部门检测,防止二次污染.(十六)现场清理(1)少量液体泄漏可用砂土、水泥粉、煤灰等吸附并掩埋;(2)大量液体泄漏用防爆泵抽吸或使用无火花盛器收集,集中处理;(3)用油脂分解剂、蒸气或惰性气体清扫现场,特别是低洼、下水道、沟渠等处,确保不留残液或蒸气;(4)清点人员、收集整理器材装备,撤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三、苯泄漏处置要求与注意事项(一)行动要1.防止发生燃烧要严防引发燃烧爆炸,对泄漏液面可预先喷射泡沫覆盖保护,并保证有足够的厚度,但水和泡沫不能并用,并用时会破坏泡沫覆盖层,要严密监视液体流淌及气体扩散情况,防止范围扩大,要使用无火花器具,处置人员严禁在泄漏区域的下水道等地下空间的顶部、井口处滞留,遇有泡沫覆盖层被局部破坏开始燃烧并危及参战人员的生命安全时,指挥人员应果断下达撤离命令.2.全程动态检(1)要选择合适的检测仪器,验证仪器防爆性能,并根据爆炸危险区域的分区,确定仪器防爆结构的选型、仪器的级别和组别,检测仪器不应低于该爆炸性气体环境内危险程度最高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级别和组别.(2)在检测前,仪器要在新鲜空气处调零并要调整报警浓度,检测结果要将检测读数值与安全值比较后下结论.(3)要加强对下风、侧下风方向泄漏气体的检测,以随时调整警戒区域. 3.选择战斗位置指挥部的设置、救援车辆停放,应与危险区保持适当距离,并选择上风方向或侧风方向适当位置设置和停靠,避开地势低洼处,要尽可能使用上风方向水源,如因现场条件所限,必须使用下风方向的救援水源时,则应对驾驶员和供水员做好个人安全防护;要在扩散区上风、侧上风方向选择进攻路线,并设立水枪阵地和现场指挥位置,处置泄漏过程中,水枪手应选用喷雾或开花水流稀释.4.分工负责处置生产、储存装置发生泄漏事故,主要由事故单位负责处置,公安救援力量负责协助、掩护.当事故单位不能采取有效措施时,公安救援力量应在工程技术人员的配合指导下行动.5.做好安全防护进人警戒区内的抢险人员一定要专业、精干,佩带空气呼吸器具,穿着气密性全身防护服,不得穿化纤类服装和带铁钉的鞋;不准携带铁质工具进人扩散区参加救援.无安全防护的人员不得进人泄漏区域.6.确定发布信息按上级指示,确定新闻发布内容、时间和发言人,统一宣传口径,慎重发布灾情和相关新闻,严禁未经批准擅自接受采访.(二)注意事项1.禁止一切火源警戒区域内禁止一切火源,凡是进人警戒区内的所有人员不得穿化纤类服装、带铁钉的鞋子,不准携带铁质工具进人扩散区参加救援,关闭手机、普通电台等移动通信设备,并切断警戒区内的一切电源,在利用吊车起吊设备容器时要防止钢丝绳接触摩擦产生火花,引发燃烧爆炸.2.控制作业人员进人泄漏染毒区实施抢险作业的人员要从严控制,人员选择一定要专业、精干,个人防护要充分,并使用开花或喷雾水枪进行掩护,无关人员不得入内,对较长时间在内的作业人员要轮换作业.3.急救中毒人员对现场轻微中毒人员应立即转移到空气新鲜处,对接触毒物的皮肤、面部可用水冲洗,中毒症状严重者,立即送医院诊治.同时,要注意观察参与处置苯泄漏人员的身体状况,并进行健康检查,4.设安全监护员确定撤离信号,安全监护员要在一线现场全程监护苯泄漏处置情况,全程动态仪器检测,十分警惕和随时动察在处置过程中的危险动态,及时发现苗头性的危险信号,一旦现场蒸气浓度接近爆炸浓度极限,事态未得到有效控制,险情加剧,危及救援人员安全时,要果断发出紧急撤离信号.紧急撤离时不收器材,不开车辆,保证全部人员迅速安全撤出.5.消除危险源堵漏结束后,要仔细检查堵漏情况,是否还有不明显的泄漏源,尽可能减少泄漏点和泄漏量;对泄漏出来的苯液要组织力量吸附、输转、回收、清理,以防留下隐患;对积聚在地下空间、下水道沟空间、房屋空间的气体要开窗通风自然消散或用喷雾水驱散;要继续使用仪器检测,确认无爆炸危险时可解除警戒,做好移交,安全撤离.6.防止环境污染苯发生泄漏后对周围环境会造成一定程度的污染,如果流散到河流、湖泊、水库等水域中则会造成水污染,严重时影响人们的饮水、浇灌、养殖等.因此,在处置过程中要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关阀堵漏、筑堤围堵,控制救援用水量,严防泄漏的苯到处流散,对洗消用水也要统一处理,以防造成次生灾害.同时,要及时通知环保部门的有关专家到场,具体指导防止环境污染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