轴向拉压习题及解答
- 格式:doc
- 大小:341.50 KB
- 文档页数:11
轴向拉伸与压缩练习题在材料力学中,轴向拉伸与压缩是一种常见的载荷方式,它们用于研究材料的强度、刚度和变形特性。
这些练习题旨在帮助学生加深对轴向拉伸与压缩的理解,并提供实践应用的机会。
以下是一些典型的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领域的概念和原理。
1. 假设一根钢杆的长度为L,直径为D,已知拉伸载荷为F,求该杆的应力和应变。
2. 一根弹性体的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已知施加在该体上的拉伸载荷为F,它的徐变模量为E,求该体的应变。
3. 如果一根杆材受到的拉伸载荷逐渐增加,最终达到其屈服强度,该杆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形?4. 如果一根杆材受到的压缩载荷逐渐增加,最终达到其屈服强度,该杆材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形?5. 如果一根杆材同时受到轴向拉伸和压缩两种载荷,该杆材会如何变形?6. 一根弹性体的长度为L,横截面积为A,已知施加在该体上的拉伸载荷为F,计算该体的应力。
7. 一块材料在受到拉伸载荷时,其应力与应变之间的关系可以通过应力-应变曲线来表示,请描述应力-应变曲线的特点。
8. 如果一根杆材在受到轴向拉伸时断裂,这可能是由于哪些原因导致的?9. 一根杆材经过轴向拉伸后恢复原状的能力被称为什么?10. 在材料力学中,有一种称为胶黏剪切的变形模式,你了解它吗?请简要描述一下。
以上是一些典型的轴向拉伸与压缩练习题,通过解答这些问题,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轴向拉伸与压缩的基本概念和应用。
在解答问题的过程中,我们也可以运用公式和原理来计算并分析材料的应力、应变和变形等性质。
同时,通过这些练习题,我们可以培养应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要提醒的是,在进行轴向拉伸与压缩练习题时,我们应该注意准确的计算和合理的分析。
在解答问题时,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方法和途径来验证答案,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同时,在实践中,我们也可以通过学习和研究更多的相关材料,来进一步拓展和深化对轴向拉伸与压缩的理解。
通过轴向拉伸与压缩练习题的学习与实践,我们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一领域的知识和技能。
第三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一、选择题( )1、轴向拉伸或压缩时,直杆横截面上的内力称为轴力,表示为_______A.N FB. FSC.Q F D.jy F( )2、截面上的内力大小,________。
A.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无关B.与截面的尺寸有关,但与截面的形状无关C.与截面的尺寸无关,但与截面的形状有关D.与截面的尺寸和形状都有关( )3、等截面直杆在两个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轴向压缩变形时,这对外力所具备的特点一 定是等值、_______。
A.反向、共线B.反向,过截面形心C.方向相对,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D.方向相对,沿同一直线作用( )4、一阶梯形杆件受拉力P的作用,其截面1-1,2-2,3-3上的内力分别为N1,N2 和N3,三者的关系为_______。
A.N1≠N2 N2≠N3B.N1=N2 N2=N3C.N1=N2 N2>N3D.N1=N2 N2<N3( )5、图示阶梯形杆,CD 段为铝,横截面面积为A ;BC 和DE 段为钢,横截面面积均为 2A 。
设1-1、2-2、3-3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别为σ1、σ2、σ3,则其大小次序为_______。
A.σ1>σ2>σ3B.σ2>σ3>σ1C.σ3>σ1>σ2D.σ2>σ1>σ3( )6、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_______。
A.分别是横截面、450斜截面B.都是横截面C.分别是450斜截面、横截面D.都是450斜截面( )7、由变形公式Δl =Pl/EA 即E =Pl/A Δl 可知,弹性模量_______。
A.与载荷、杆长、横截面面积无关B.与载荷成正比C.与杆长成正比D.与横截面面积成正比( )8、在下列说法,_______是正确的。
A 内力随外力增大而增大B 内力与外力无关C 内力随外力增大而减小D 内力沿杆轴是不变( )9、在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上正应力为零的截面是_______。
A.横截面B.与轴线成一定交角的斜截面C.沿轴线的截面D.不存在的( )10、一圆杆受拉,在其弹性变形范围内,将直径增加一倍,则杆的相对变形将变为原 来的_______倍。
第二章轴向拉压一、选择题1.图1所示拉杆的外表面上有一斜线,当拉杆变形时,斜线将( D)A.平动B.转动C.不动D.平动加转动2.轴向拉伸细长杆件如图2所示,其中1-1面靠近集中力作用的左端面,则正确的说法应是( C)A.1-1、2-2面上应力皆均匀分布B.1-1、2-2面上应力皆非均匀分布C.1-1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均匀分布D.1-1面上应力均匀分布,2-2面上应力非均匀分布(图1)(图2)3.有A、B、C三种材料,其拉伸应力—应变实验曲线如图3所示,曲线( B)材料的弹性模量E大,曲线( A )材料的强度高,曲线( C)材料的塑性好。
4.材料经过冷作硬化后,其( D)。
A.弹性模量提高,塑性降低B.弹性模量降低,塑性提高C.比例极限提高,塑性提高D.比例极限提高,塑性降低5.现有钢、铸铁两种杆材,其直径相同。
从承载能力与经济效益两个方面考虑,图4所示结构中两种合理选择方案是( A)。
A.1杆为钢,2杆为铸铁B.1杆为铸铁,2杆为钢C.2杆均为钢D.2杆均为铸铁(图3)(图4)(图5)6.在低碳钢的拉伸试验中,材料的应力变化不大而变形显著增加的是(B)。
A. 弹性阶段;B.屈服阶段;C.强化阶段;D.局部变形阶段。
7.铸铁试件压缩破坏(B)。
A. 断口与轴线垂直;B. 断口为与轴线大致呈450~550倾角的斜面;C. 断口呈螺旋面;D. 以上皆有可能。
8.为使材料有一定的强度储备,安全系数取值应( A )。
A .大于1; B. 等于1; C.小于1; D. 都有可能。
9. 等截面直杆在两个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轴向压缩变形时,这对外力所具备的特点一定是等值、( C )。
A 反向、共线B 反向,过截面形心C 方向相对,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D 方向相对,沿同一直线作用10. 图6所示一阶梯形杆件受拉力P的作用,其截面1-1,2-2,3-3上的内力分别为N 1,N 2和N 3,三者的关系为( B )。
轴向拉伸与压缩习题及解答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轴向拉伸与压缩习题及解答一、判断改错1、构件内力的大小不但与外力大小有关,还与材料的截面形状有关。
答:错。
静定构件内力的大小之与外力的大小有关,与材料的截面无关。
2、杆件的某横截面上,若各点的正应力均为零,则该截面上的轴力为零。
答:对。
3、两根材料、长度都相同的等直柱子,一根的横截面积为1A ,另一根为2A ,且21A A >。
如图所示。
两杆都受自重作用。
则两杆最大压应力相等,最大压缩量也相等。
答:对。
自重作用时,最大压应力在两杆底端,即max max N All A Aνσν=== 也就是说,最大应力与面积无关,只与杆长有关。
所以两者的最大压应力相等。
最大压缩量为 2max max22N Al l l l A EA Eνν⋅∆===即最大压缩量与面积无关,只与杆长有关。
所以两杆的最大压缩量也相等。
A 1(a) (b)4、受集中力轴向拉伸的等直杆,在变形中任意两个横截面一定保持平行。
所以宗乡纤维的伸长量都相等,从而在横截面上的内力是均匀分布的。
答:错 。
在变形中,离开荷载作用处较远的两个横截面才保持平行,在荷载作用处,横截面不再保持平面,纵向纤维伸长不相等,应力分布复杂,不是均匀分布的。
5、若受力物体内某电测得x 和y 方向都有线应变x ε和y ε,则x 和y 方向肯定有正应力x σ和y σ。
答:错, 不一定。
由于横向效应作用,轴在x 方向受拉(压),则有x σ;y 方向不受力,但横向效应使y 方向产生线应变,y x εενε'==-。
二、填空题1、轴向拉伸的等直杆,杆内的任一点处最大剪应力的方向与轴线成(45)2、受轴向拉伸的等直杆,在变形后其体积将(增大)3、低碳钢经过冷做硬化处理后,它的(比例)极限得到了明显的提高。
4、工程上通常把延伸率δ>(5%)的材料成为塑性材料。
5、 一空心圆截面直杆,其内、外径之比为,两端承受力力作用,如将内外径增加一倍,则其抗拉刚度将是原来的(4)倍。
2.1轴向拉压习题一、选择题1、一阶梯形杆件受拉力F的作用,其截面1-1,2-2,3-3上的内力分别为F1,F2和F3,三者的关系为()。
A、F1≠F2、F2≠F3;B、F1=F2、F2=F3;C、F1=F2、F2>F3;D、F1=F2、F2<F3。
2、图示阶梯形杆,CD段为铝,横截面面积为A;BC和DE段为钢,横截面面积均为2A。
设1-1、2-2、3-3截面上的正应力分别为σ1、σ2、σ3,则其大小次序为()。
A、σ1>σ2>σ3;B、σ2>σ3>σ1;C、σ3>σ1>σ2;D、σ2>σ1>σ3。
3、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
A、分别是横截面、450斜截面;B、都是横截面;C、分别是450斜截面、横截面;D、都是450斜截面。
4、设轴向拉伸杆横截面上的正应力为σ,则450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剪应力()。
A、分别为σ/2和σ;B、均为σ;C、分别为σ和σ/2;D、均为σ/2。
5、材料的塑性指标有()。
A、σS和δ;B、σS和ψ;C、δ和ψ;D、σS、δ和ψ。
6、图示钢梁AB由长度和横截面面积相等的钢杆①和铝杆②支承,在载荷F作用下,欲使钢梁平行下移,则载荷F的作用点应()。
A、靠近A端;B、靠近B端;C、在AB梁的中点;D、任意点。
7、用三种不同材料制成尺寸相同的试件,在相同的试验条件下进行拉伸实验,得到应力-应变曲线图。
比较三条曲线,可知拉伸强度最高、弹性模量最大、塑性最好的材料分别是()。
A 、a 、b 、c ;B 、b 、c 、a ;C 、b 、a 、c ;D 、c 、b 、a 。
8、一拉伸钢杆,弹性模量E =200GPa ,比例极限为200MPa ,今测得其轴向应变ε=0.0015,则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A 、σ=Eε=300MPa ;B 、σ>300MPa ;C 、200MPa <σ<300MPa ;D 、σ<200MPa 。
9、变截面杆AD 受集中力作用,如图所示。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二次 作业1. 低碳钢轴向拉伸的整个过程可分为 弹性阶段 、 屈服阶段 、 强化阶段 、 局部变形阶段 四个阶段。
2. 工作段长度100 mm l =,直径10 mm d =的Q235钢拉伸试样,在常温静载下的拉伸图如图所示。
当荷载F = 10kN 时,工作段的伸长∆l = 0.0607mm ,直径的缩小∆d = 0.0017mm 。
则材料弹性模量E = 210 GPa ,强度极限σb = 382 MPa ,泊松比μ = 0.28 ,断后伸长率δ = 25% ,该材料为 塑性 材料。
∆l / mmO0.0607253. 一木柱受力如图所示。
柱的横截面为边长20mm 的正方形,材料的弹性模量E =10GPa 。
不计自重,试求 (1)作轴力图;(2)各段柱横截面上的应力;(3)各段柱的纵向线应变;(4)柱端A 的位移。
100kN260kN解:(1)轴力图如图所示 (2)AC 段 310010250MPa 2020NAC AC AC F A σ-⨯===-⨯ CB 段 326010650MPa 2020NCB CB CB F A σ-⨯===-⨯ (3)AC 段 69250100.0251010NAC AC AC AC F EA E σε-⨯====-⨯ CB 段 69650100.0651010NCB CB CBCB F EA E σε-⨯====-⨯ (4)AC 段 0.025150037.5mm NAC ACAC AC AC ACF l l l EA ε∆===-⨯=- CB 段 0.065150097.5mm NCB CBCB CB CB CBF l l l EA ε∆===-⨯=- 柱端A 的位移 37.597.5135mm A AC CB l l ∆=∆+∆=--=-(向下)4. 简易起重设备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
已知斜杆AB 用两根63×40×4不等边角钢组成,63×40×4不等边角钢的截面面积为A = 4.058cm 2,钢的许用应力[σ] = 170 MPa 。
第二章轴向拉(压)变形[习题2-1] 试求图示各杆1-1和2-2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a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 FN =-11FF F N -=+-=-222(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b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 FN 211=-2222=+-=-F F N (2)作轴力图FF F F N =+-=-2233 轴力图如图所示。
(c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 FN 211=-FF F N =+-=-222(2)作轴力图FF F F N 32233=+-=- 轴力图如图所示。
(d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 FN =-11F F a aFF F qa F N 22222-=+⋅--=+--=-(2)作轴力图 中间段的轴力方程为: x aFF x N ⋅-=)(]0,(a x ∈轴力图如图所示。
[习题2-2] 试求图示等直杆横截面1-1、2-2和平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若横截面面积,试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2400mm A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kNN 2011-=- )(10201022kN N -=-=-)(1020102033kN N =-+=-(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3)计算各截面上的应力MPa mm N A N 504001*********-=⨯-==--σMPa mm N A N 254001010232222-=⨯-==--σMPamm N A N 254001010233333=⨯==--σ[习题2-3] 试求图示阶梯状直杆横截面1-1、2-2和平3-3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若横截面面积,,,并求各横截面上的应力。
21200mm A =22300mm A =23400mm A =解:(1)求指定截面上的轴力kNN 2011-=-)(10201022kN N -=-=-)(1020102033kN N =-+=-(2)作轴力图轴力图如图所示。
2-1a 求图示各杆指截面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c ')(e ')(d ')N (kN)205455(f ')解:方法一:截面法(1)用假想截面将整根杆切开,取截面的右边为研究对象,受力如图(b)、(c)、(d)、(e)所示。
列平衡方程求轴力: (b) 图:)(20020011拉kN N NX =→=-→=∑(c) 图:)(5252002520022压kN N NX -=-=→=--→=∑(d) 图:)(455025200502520033拉kN N NX =+-=→=-+-→=∑(e) 图:)(540502520040502520044拉kN N NX =-+-=→=--+-→=∑(2)杆的轴力图如图(f )所示。
方法二:简便方法。
(为方便理解起见,才画出可以不用画的 (b ‘)、(c ‘)、(d ‘)、(e ‘) 图,作题的时候可用手蒙住丢弃的部份,并把手处视为固定端)(1)因为轴力等于截面一侧所有外力的代数和:∑=一侧FN 。
故:)(201拉kN N =)(525202压kN N -=-=)(455025203拉kN N =+-=)(5405025204拉kN N =-+-=(2)杆的轴力图如图(f ‘)所示。
2-2b 作图示杆的轴力图。
(c)图:(b)图:(3)杆的轴力图如图(d )所示。
2-5 图示两根截面为100mm ⅹ100mm 的木柱,分别受到由横梁传来的外力作用。
试计算两柱上、中、下三段的应力。
(b)(c)(d)(f)题2-5-N图(kN)6108.5N图(kN)326.5-解:(1)梁与柱之间通过中间铰,可视中间铰为理想的光滑约束。
将各梁视为简支梁或外伸梁,柱可视为悬臂梁,受力如图所示。
列各梁、柱的平衡方程,可求中间铰对各梁、柱的约束反力,计算结果见上图。
(2)作柱的轴力图,如(e)、(f)所示。
(3)求柱各段的应力。
解:(1)用1-1截面将整个杆切开,取左边部分为研究对象;再用x -x 截面整个杆切开,取右边部分为研究对象,两脱离体受力如图(b)、(c),建立图示坐标。
习题2-1一木柱受力如图示,柱的横截面为边长20cm 的正方形,材料服从虎克定律,其弹性模量MPa .如不计柱自重,试求:51010.0×=E (1)作轴力图;(2)各段柱横截面上的应力;(3)各段柱的纵向线应变;(4)柱的总变形.解:(1)轴力图(2)AC 段应力a a ΜΡΡσ5.2105.22.010100623−=×−=×−=CB 段应力aa ΜΡΡσ5.6105.62.010260623−=×−=×−=(3)AC 段线应变45105.2101.05.2−×−=×−==ΕσεN-图CB 段线应变45105.6101.05.6−×−=×−==Εσε(4)总变形m 3441035.15.1105.65.1105.2−−−×=××−××−=ΑΒ∆2-2图(a)所示铆接件,板件的受力情况如图(b)所示.已知:P =7kN ,t =0.15cm ,b 1=0.4cm ,b 2=0.5cm ,b 3=0.6cml 。
试绘板件的轴力图,并计算板内的最大拉应力。
解:(2)aΜΡσ4.194101024.015.0767311=×××××=−a ΜΡσ1.311101025.015.0767322=×××××=−a ΜΡσ9.388101026.015.07673=××××=−最大拉应力aΜΡσσ9.3883max ==2-3直径为1cm 的圆杆,在拉力P =10kN 的作用下,试求杆内最大剪应力,以及与横截面夹角为=30o 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剪应力。
α解:(1)最大剪应力a d ΜΡππΡστ66.6310101102212672241max =××××===−(2)界面上的应力°=30α()a ΜΡασσα49.952366.632cos 12=×=+=a ΜΡαστα13.5530sin 66.632sin 2=×=×=°2-4图示结构中ABC 与CD 均为刚性梁,C 与D 均为铰接,铅垂力P =20kN 作用在C 铰,若(1)杆的直径d 1=1cm ,(2)杆的直径d 2=2cm ,两杆的材料相同,E =200Gpa ,其他尺寸如图示,试求(1)两杆的应力;(2)C 点的位移。
第二章 轴向拉伸和压缩 第一节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1.1 工程实际中的轴向受拉杆和轴向受压杆在工程实际中,经常有承受轴向拉伸荷载或轴向压缩荷载的等直杆。
例如图2-1a 所示桁架的竖杆、斜杆和上、下弦杆,图2-1b 所示起重机构架的各杆及起吊重物的钢索,图2-1c 所示的钢筋混凝土电杆上支承架空电缆的横担结构,BC 、AB 杆,此外,千斤顶的螺杆,连接气缸的螺栓及活塞连杆等都是轴间拉压杆。
钢木组合桁架d起重机图工程实际中的轴向受拉(压)杆1.2 轴向拉压杆的内力——轴力和轴力图bcx图用截面法求杆的内力为设计轴向拉压杆,需首先研究杆件的内力,为了显示杆中存在的内力和计算其大小,我们采用在上章中介绍过的截面法。
(如图2-2a )所示等直杆,假想地用一截面m -m 将杆分割为I 和II 两部分。
取其中的任一部分(例如I )为脱离体,并将另一部分(例如II )对脱离体部分的作用,用在截开面上的内力的合力N 来代替(图2-2b ),则可由静力学平衡条件:0 0X N P =-=∑求得内力N P =同样,若以部分II 为脱离体(图2-2c ),也可求得代表部分I 对部分II 作用的内力为N =P ,它与代表部分II 对部分I 的作用的内力等值而反向,因内力N 的作用线通过截面形心 即沿杆轴线作用,故称为轴力..。
轴力量纲为[力],在国际单位制中常用的单位是N (牛)或kN (千牛)。
为区别拉伸和压缩,并使同一截面内力符号一致,我们规定:轴力的指向离开截面时为正号轴力;指向朝向截面时为负号轴力。
即拉力符号为正,压力符号为负。
据此规定,图2-2所示m-m 截面的轴力无论取左脱离体还是右脱离体,其符号均为正。
1.3 轴力图当杆受多个轴向外力作用时,杆不同截面上的轴力各不相同。
为了形象表示轴力沿杆轴线的变化情况,以便于对杆进行强度计算,需要作出轴力图,通常用平行于杆轴线的坐标表示截面位置,用垂直杆轴线的坐标表示截面上轴力大小,从而给出表示轴力沿截面位置关系的图例,即为轴力图...。
第二章 轴向拉伸与压缩1、试求图示各杆1-1和2-2横截面上的轴力,并做轴力图。
(1) (2)2、图示拉杆承受轴向拉力F =10kN ,杆的横截面面积A =100mm 2。
如以α表示斜截面与横截面的夹角,试求当α=10°,30°,45°,60°,90°时各斜截面上的正应力和切应力,并用图表示其方向。
3、一木桩受力如图所示。
柱的横截面为边长200mm 的正方形,材料可认为符合胡克定律,其弹性模量E =10GPa 。
如不计柱的自重,试求:(1)作轴力图;(2)各段柱横截面上的应力; (3)各段柱的纵向线应变;(4)柱的总变形。
4、(1)试证明受轴向拉伸(压缩)的圆截面杆横截面沿圆周方向的线应变d ε,等于直径方向的线应变d ε。
(2)一根直径为d =10mm 的圆截面杆,在轴向拉力F 作用下,直径减小0.0025mm 。
如材料的弹性摸量E =210GPa ,泊松比ν=0.3,试求轴向拉力F 。
(3)空心圆截面钢杆,外直径D =120mm,内直径d =60mm,材料的泊松比ν=0.3。
当其受轴向拉伸时, 已知纵向线应变ε=0.001,试求其变形后的壁厚δ。
5、图示A和B两点之间原有水平方向的一根直径d=1mm的钢丝,在钢丝的中点C加一竖直荷载F。
已知钢丝产生的线应变为ε=0.0035,其材料的弹性模量E=210GPa,钢丝的自重不计。
试求:(1) 钢丝横截面上的应力(假设钢丝经过冷拉,在断裂前可认为符合胡克定律);(2) 钢丝在C点下降的距离∆;(3) 荷载F的值。
6、简易起重设备的计算简图如图所示.一直斜杆AB应用两根63mm×40mm×4mm不等边角钢组[σ=170MPa。
试问在提起重量为P=15kN的重物时,斜杆AB是否满足强度成,钢的许用应力]条件?7、一结构受力如图所示,杆件AB,AD均由两根等边角钢组成。
已知材料的许用应力[σ=170MPa,试选择杆AB,AD的角钢型号。
第四章轴向拉伸和压缩、填空题1、杆件轴向拉伸或压缩时,其受力特点是:作用于杆件外力的合力的作用线与杆件轴线相_________ .2、轴向拉伸或压缩杆件的轴力垂直于杆件横截面,并通过截面_____________ .4、杆件轴向拉伸或压缩时,其横截面上的正应力是___________ 分布的.7、在轴向拉,压斜截面上,有正应力也有剪应力,在正应力为最大的截面上剪应力为________ .8杆件轴向拉伸或压缩时,其斜截面上剪应力随截面方位不同而不同,而剪应力的最大值发生在与轴线间的夹角为________ 的斜截面上.矚慫润厲钐瘗睞枥庑赖。
9、杆件轴向拉伸或压缩时,在平行于杆件轴线的纵向截面上,其应力值为_______ .10、胡克定律的应力适用范围若更精确地讲则就是应力不超过材料的________ 极限.11、杆件的弹必模量E表征了杆件材料抵抗弹性变形的能力,这说明杆件材料的弹性模量E值越大,其变形就越 ________ 聞創沟燴鐺險爱氇谴净。
12、在国际单位制中,弹性模量E的单位为________ .13、在应力不超过材料比例极限的范围内,若杆的抗拉(或抗压)刚度越_________ ,则变形就越小.15、低碳钢试样据拉伸时,在初始阶段应力和应变成___________ 关系,变形是弹性的,而这种弹性变形在卸载后能完全消失的特征一直要维持到应力为__________ 极限的时候.残骛楼諍锩瀨濟溆塹籟。
16、在低碳钢的应力一应变图上,开始的一段直线与横坐标夹角为a,由此可知其正切tg a在数值上相当于低碳钢的值.酽锕极額閉镇桧猪訣锥。
17、金属拉伸试样在屈服时会表现出明显的__________ 变形,如果金属零件有了这种变形就必然会影响机器正常工作.彈贸摄尔霁毙攬砖卤庑。
18、金属拉伸试样在进入屈服阶段后,其光滑表面将出现与轴线成_______ 角的系统条纹,此条纹称为__________ .謀养抟箧飆鐸怼类蒋薔。
轴向拉伸与压缩习题及解答计算题1:利用截面法,求图2.1所示简支梁m — m 面的力分量。
解:〔1〕将外力F 分解为两个分量,垂直于梁轴线的分量F sin θ,沿梁轴线的分量F cos θ. (2)求支座A 的约束反力:xF∑=0,AxF∑=cos F θB M ∑=0, Ay F L=sin 3L F θAy F =sin 3Fθ (3)切开m — m ,抛去右半局部,右半局部对左半局部的作用力N F ,S F 合力偶M 代替 〔图1.12 〕。
图 2.1 图2.1(a) 以左半段为研究对象,由平衡条件可以得到xF∑=0, N F =—Ax F =—cos F θ〔负号表示与假设方向相反〕y F ∑=0, s F =Ay F =sin 3Fθ 左半段所有力对截面m-m 德形心C 的合力距为零sin θC M ∑=0, M=AyF 2L =6FL sin θ 讨论 对平面问题,杆件截面上的力分量只有三个:和截面外法线重合的力称为轴力,矢量与外法线垂直的力偶距称为弯矩。
这些力分量根据截面法很容易求得。
在材料力学课程中主要讨论平面问题。
计算题2:试求题2-2图所示的各杆1-1和2-2横截面上的轴力,并作轴力图。
解 〔a 〕如图〔a 〕所示,解除约束,代之以约束反力,作受力图,如题2-2图〔1a 〕所示。
利用静力学平衡条件,确定约束反力的大小和方向,并标示在题2-2图〔1a 〕中。
作杆左端面的外法线n ,将受力图中各力标以正负号,凡与外法线指向一致的力标以正号,反之标以负号,轴力图是平行于杆轴线的直线。
轴力图在有轴力作用处,要发生突变,突变量等与该处轴力的数值,对于正的外力,轴力图向上突变,对于负的外力,轴力图向下突变,如题2-2图〔2a 〕所示,截面1和截面2上的轴力分别为1N F =F 和2N F =—F 。
(b)解题步骤与题2-2〔a 〕一样,杆受力图和轴力图如题2-2〔1b 〕、〔2b 〕所示。
5-1 试求图示各杆的轴力,并指出轴力的最大值。
解:(a)(1) 用截面法求内力,取1-1、2-2截面;(2) 取1-1截面的左段; 110 0 xN N FF F F F =-==∑(3) 取2-2截面的右段;220 0 0xN N FF F =-==∑(4) 轴力最大值:max N F F =(b)(1) 求固定端的约束反力;0 20 xR R FF F F F F =-+-==∑(2) 取1-1截面的左段;110 0 xN N FF F F F =-==∑(a)(c) (d)N 1F RF N 1220 0 xN R N R FF F F F F =--==-=-∑(4) 轴力最大值:max N F F =(c)(1) 用截面法求内力,取1-1、2-2、3-3截面;(2) 取1-1截面的左段;110 20 2 xN N FF F kN =+==-∑(3) 取2-2截面的左段;220 230 1 xN N FF F kN =-+==∑(4) 取3-3截面的右段;330 30 3 xN N FF F kN =-==∑(5) 轴力最大值:max 3 N F kN =(d)(1) 用截面法求内力,取1-1、2-2截面;FRF N 21 1F N 1N 2F N 3110 210 1 xN N FF F kN =--==∑(2) 取2-2截面的右段;220 10 1 xN N FF F kN =--==-∑(5) 轴力最大值:max 1 N F kN =5-2 试画出8-1所示各杆的轴力图。
解:(a)(b)(c) (d)F N1F N 2FFFFF 1kN5-5 图示阶梯形圆截面杆,承受轴向载荷F 1=50 kN 与F 2作用,AB 与BC 段的直径分别为d 1=20 mm 和d 2=30 mm ,如欲使AB 与BC 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同,试求载荷F 2之值。
解:(1) 用截面法求出1-1、2-2截面的轴力;11212 N N F F F F F ==+(2) 求1-1、2-2截面的正应力,利用正应力相同;311215010159.210.024N F MPa A σπ⨯===⨯⨯32221225010159.210.034N F F MPa A σσπ⨯+====⨯⨯262.5F kN ∴=5-6 题8-5图所示圆截面杆,已知载荷F 1=200 kN ,F 2=100 kN ,AB 段的直径d 1=40 mm ,如欲使AB 与BC 段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相同,试求BC 段的直径。
解:(1) 用截面法求出1-1、2-2截面的轴力;11212 N N F F F F F ==+(2) 求1-1、2-2截面的正应力,利用正应力相同;3112120010159.210.044N F MPa A σπ⨯===⨯⨯3221222(200100)10159.214N F MPa A d σσπ+⨯====⨯⨯249.0 d mm ∴=5-7 图示木杆,承受轴向载荷F =10 kN 作用,杆的横截面面积A =1000 mm 2,粘接面的方位角θ= 450,试计算该截面上的正应力与切应力,并画出应力的方向。
粘接面解:(1) 斜截面的应力:22cos cos 5 sin cos sin 2 5 2FMPa AFMPaAθθσσθθτσθθθ======(2) 画出斜截面上的应力5-14 图示桁架,杆1与杆2的横截面均为圆形,直径分别为d 1=30 mm 与d 2=20 mm ,两杆材料相同,许用应力[σ]=160 MPa 。
该桁架在节点A 处承受铅直方向的载荷F =80 kN 作用,试校核桁架的强度。
解:(1) 对节点A 受力分析,求出AB 和AC 两杆所受的力;(2) 列平衡方程0000 sin 30sin 4500 cos30cos 450x AB AC yAB AC F F F FF F F =-+==+-=∑∑解得:41.4 58.6AC AB F F kN F kN ==== (2) 分别对两杆进行强度计算;[][]1282.9131.8ABAB ACAC F MPa A F MPa A σσσσ====σθF AB所以桁架的强度足够。
5-15 图示桁架,杆1为圆截面钢杆,杆2为方截面木杆,在节点A 处承受铅直方向的载荷F 作用,试确定钢杆的直径d 与木杆截面的边宽b 。
已知载荷F =50 kN ,钢的许用应力[σS ] =160 MPa ,木的许用应力[σW ] =10 MPa 。
解:(1) 对节点A 受力分析,求出AB 和AC 两杆所受的力;70.7 50AC AB F kN F F kN ====(2) 运用强度条件,分别对两杆进行强度计算;[][]3213225010160 20.01470.71010 84.1AB ABS AC ACW F MPa d mmA d F MPa b mm A bσσπσσ⨯==≤=≥⨯==≤=≥所以可以确定钢杆的直径为20 mm ,木杆的边宽为84 mm 。
5-16 题8-14所述桁架,试定载荷F 的许用值[F ]。
解:(1) 由8-14得到AB 、AC 两杆所受的力与载荷F 的关系;AC AB F F == (2) 运用强度条件,分别对两杆进行强度计算;[]211160 154.54ABAB F MPa F kN A d σσπ==≤=≤ FFF AB F AC[]222160 97.14ACAC F MPa F kN A d σσπ==≤=≤ 取[F ]=97.1 kN 。
5-18 图示阶梯形杆AC ,F =10 kN ,l 1= l 2=400 mm ,A 1=2A 2=100 mm 2,E =200GPa ,试计算杆AC 的轴向变形△l 。
解:(1) 用截面法求AB 、BC 段的轴力;12 N N F F F F ==-(2) 分段计算个杆的轴向变形;33112212331210104001010400200101002001050 02 N N F l F l l l l EA EA .mm⨯⨯⨯⨯∆=∆+∆=+=-⨯⨯⨯⨯=-AC 杆缩短。
5-22 图示桁架,杆1与杆2的横截面面积与材料均相同,在节点A 处承受载荷F 作用。
从试验中测得杆1与杆2的纵向正应变分别为ε1=4.0×10-4与ε2=2.0×10-4,试确定载荷F 及其方位角θ之值。
已知:A 1=A 2=200 mm 2,E 1=E 2=200 GPa 。
解:(1) 对节点A 受力分析,求出AB 和AC 两杆所受的力与θ的关系;FA CBF AB00000 sin 30sin 30sin 00 cos30cos30cos 0x AB AC yAB AC AB AC FF F F FF F F F F F θθ=-++==+-===∑∑(2) 由胡克定律:1111222216 8 AB AC F A E A kN F A E A kN σεσε======代入前式得:o 21.2 10.9F kN θ==5-23 题8-15所述桁架,若杆AB 与AC 的横截面面积分别为A 1=400 mm 2与A 2=8000 mm 2,杆AB 的长度l =1.5 m ,钢与木的弹性模量分别为E S =200 GPa 、E W =10 GPa 。
试计算节点A 的水平与铅直位移。
解:(1) 计算两杆的变形;313122*********.938 20010400 1.875 AB S W F l l mmE A l mm⨯⨯∆===⨯⨯∆===1杆伸长,2杆缩短。
(2) 画出节点A 的协调位置并计算其位移;水平位移:10.938 A l mm ∆=∆=铅直位移:0001221'sin 45(cos45)45 3.58 A f A A l l l tg mm ==∆+∆+∆=5-26 图示两端固定等截面直杆,横截面的面积为A ,承受轴向载荷F 作用,试计算杆内横截面上的最大拉应力与最大压应力。
(b)A ’1△l解:(1) 对直杆进行受力分析;列平衡方程:0 0xA B FF F F F =-+-=∑(2) 用截面法求出AB 、BC 、CD 段的轴力;123 N A N A N B F F F F F F F =-=-+=-(3) 用变形协调条件,列出补充方程;0AB BC CD l l l ∆+∆+∆=代入胡克定律;231 /3()/3/3 0N BC N CDN ABAB BC CD A A B F l F l F l l l l EA EA EAF l F F l F l EA EA EA∆=∆=∆=-+-+-=求出约束反力:/3A B F F F ==(4) 最大拉应力和最大压应力; 21,max ,max 2 33N N l y F F F FA A A Aσσ====- 5-27 图示结构,梁BD 为刚体,杆1与杆2用同一种材料制成,横截面面积均为A =300 mm 2,许用应力[σ]=160 MPa ,载荷F =50 kN ,试校核杆的强度。
解:(1) 对BD120 220BN N mF a F a F a =⨯+⨯-⨯=∑F N 1(2) 由变形协调关系,列补充方程;212 l l ∆=∆代之胡克定理,可得;21212 2N N N N F l F lF F EA EA== 解联立方程得:122455N N F F F F == (3) 强度计算;[][]3113222501066.7 160 530045010133.3 160 5300N N F MPa MPaA F MPa MPaA σσσσ⨯⨯====⨯⨯⨯====⨯ 所以杆的强度足够。
5-30 图示桁架,杆1、杆2与个杆3分别用铸铁、铜与钢制成,许用应力分别为[σ1] =80 MPa ,[σ2] =60 MPa ,[σ3] =120 MPa ,弹性模量分别为E 1=160 GPa ,E 2=100 GPa ,E 3=200 GPa 。
若载荷F =160 kN ,A 1=A 2 =2A 3,试确定各杆的横截面面积。
解:(1) 对节点C 进行受力分析,假设三杆均受拉; 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0120320 cos3000 sin 300x N N yN N F F F FF F F =--==+-=∑∑(2) 根据胡克定律,列出各杆的绝对变形;01112221211220333333cos3016021002sin 30200N N N N N N F l F l F l F l l l E A A E A A F l F l l E A A∆==∆==⨯⨯∆==FF N 1N 3(3) 由变形协调关系,列补充方程;0003221sin30(cos30)30l l l l ctg ∆=∆+∆-∆简化后得:123153280N N N F F F -+=联立平衡方程可得:12322.63 26.13 146.94N N N F kN F kN F kN =-== 1杆实际受压,2杆和3杆受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