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 格式:doc
- 大小:33.50 KB
- 文档页数:2
标题: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关键词:烧伤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和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皮肤或组织损害。
烧伤对病人心理所造成的打击是很大的,具有突发性、严重性、长期性等特点。
因此,护理人员了解并观察烧伤病人在受伤后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1、早期的心理反应1.1紧张和恐惧:烧伤早期,大多数患者因突然的意外致伤,对所发生的突然事件无心理准备,一些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神志清楚时由于不了解伤情,对是否能治愈心里无底,往往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此时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
他们或表现出意外的镇静、冷淡、少语,反应迟钝,或躁动不安、痛苦、叫喊、抱怨等。
1.2 焦虑:由于烧伤病人需要隔离,不能会见家人亲友,还要忍受伤痛和各种担忧,轻者显得无法安静、心神不定、严重患者甚至怨天尤人、心情恶劣、无法安静、难以入眠或夜惊。
2、中期心理反应2.1 惧怕疼痛:重症患者,休克期过后,进入感染期,患者要频繁接受手术、大量换药及其他各种治疗,如注射、静脉穿刺等。
这些治疗都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承受疼痛的能力也会减弱,一些人因害怕而食欲不振,睡眠差、呻吟、烦躁、恐惧,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手术和换药。
2.2猜疑:烧伤病人住院时间较长,对周围一切事情相当敏感。
他们希望知道治疗方法和结果,有时反复询问治疗措施,很关心躯体的不适,很想了解自己的信息,如果解释不及时就会引起猜疑。
但对一些解释又抱怀疑态度,总认为自己伤情重,担心医生看轻了伤情误诊。
医生、护士查房讲话稍不慎,病人就会左思右想,担心自己将来残废;同病室的病人病情加重或死亡也会使其心理负担加重。
自己稍有不适就怀疑病情加重,紧张不安,顾虑重重。
3、度过危险期之后,患者进入康复期,这个阶段烧伤患者容易出现忧郁、急躁易怒、绝望、自卑、依赖性强等心理特点。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护理问题及措施1. 病情简介大面积烧伤是一种严重的外伤,指的是烧伤面积占全身体表面积的30以上。
大面积烧伤病人因为烧伤严重,病情复杂,需要特别细致的护理和医治。
2. 护理问题大面积烧伤病人需要面临的护理问题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2.1 休克状态:由于大面积烧伤会引起病人的休克,休克状态对病人的生命威胁极大,需要护理人员密切监测其生命体征,及时采取措施稳定病情。
2.2 严重感染:由于烧伤部位大面积裸露,容易感染,因此需要对病人进行全身抗感染治疗以及伤口局部的护理,减少感染的机会。
2.3 水电解质紊乱:大面积烧伤病人往往会出现水电解质紊乱,特别是低钠血症和酸碱平衡失调,需要合理输入水和电解质以维持生理平衡。
2.4 呼吸道损伤:烧伤病人因为呼吸道受损,容易引起肺部感染和脓毒症,需要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并给予必要的呼吸支持。
2.5 心理问题:烧伤病人常常伴有心理创伤,常常出现焦虑、抑郁等情况,需要护理人员积极面对并提供心理支持。
3. 护理措施针对上述护理问题,护理人员需要采取以下措施:3.1 监测生命体征:密切监测病人的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等生命体征,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3.2 休克处理:保持病人体温,保持呼吸道通畅,补充液体以维持血压稳定,避免休克加重。
3.3 严密护理:对烧伤创面进行清洁换药,定期观察伤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感染问题。
3.4 维持水电解质平衡: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给予适当的补液和电解质,定期检查血液电解质情况。
3.5 呼吸支持:采取必要的呼吸支持措施,如氧疗、呼吸机辅助等,维持呼吸功能。
3.6心理护理:给予病人充分的关心和支持,解释和安慰病人的心理压力,帮助其平复情绪。
4. 典型病例一位四十岁男性,因为工作意外导致大面积烧伤,40的体表面积受伤严重烧伤。
烧伤时伴有坠落损伤及下肢骨折,烧伤后出现休克状态及严重感染。
经过三个月的综合治疗和护理,病情逐渐好转,最终康复出院。
心理护理在大面积烧伤治疗中的临床应用[摘要] 目的探讨烧伤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措施。
方法回顾性分析38例大面积烧伤病人的临床资料。
结果本组病人均顺利康复出院。
结论加强大面积烧伤病人住院期间的心理护理非常必要。
[关键词] 大面积烧伤患者;心理护理[中图分类号] r248.2[文献标识码] b[文章编号] 1005-0515(2011)-07-170-01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提高,人们对护理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对患者的护理不能单纯停留在治疗和饮食护理上,而应进一步了解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实施全方位的整体护理。
尤其对烧伤患者不仅要进行积极躯体治疗,还要进行相关有效的心理治疗,指导患者正确利用应对资源(生理资源、心理资源、社会资源)。
掌握让患者的心理状态得到较好恢复的方法和技术,在烧伤患者整个治疗康复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1 现代护理定义现代护理定义为“诊断和处理人类对其现存和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
”显然,这里“反应”是指目前已存在和潜在健康问题所引起的人们在生理、心理和社会多方面的反应。
该定义包含了现代护理工作的四个主要特征—现象、理论应用、护理行为和效果评价。
这些特征是与现代护理程序密切相关的,特别是心理护理,已成为护理程序中的一个重要部分。
在我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收住的38例烧伤、烫伤、电击伤患者中,作者观察和发现,患者作为“弱者”自身评价往往较低,但却渴望别人的理解和尊重,特别是希望得到医护人员的关心和重视,从而获得较好的治疗和破格对待。
不同社会角色的患者,常有意或无意地透露和显示自己的身份,让别人知道他们的重要性,以期望医护人员对他们的特殊照顾。
2 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应贯穿整个治疗的全过程,包括烧伤早期、手术前后期(植皮术)、烧伤后期。
烧伤患者在治疗中常有较强烈且持久的情绪反应,其原因与以下几方面有关:由于制动,丧失了独立性和能动性;换药、清创等治疗的痛苦和严重的住院规则的约束,使患者感到自己无能为力;毁容、畸形和丧失独立生活能力,往往使患者丧失生活的信心;对以前生活和事业计划的破灭,陷入极度的空虚的绝望。
严重烧伤患者的护理注意事项
1. 创面护理:保持创面清洁,避免感染。
定期更换敷料,观察创面愈合情况。
2. 疼痛管理:烧伤患者往往会经历剧烈的疼痛,需要及时给予止痛药来缓解疼痛。
3. 营养支持:烧伤患者的代谢率会增加,需要提供充足的营养支持,包括高蛋白质、高热量的饮食。
4. 预防感染:烧伤患者的创面容易感染,需要严格遵守无菌操作,定期进行创面消毒。
5. 心理护理:烧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等,需要给予心理支持和疏导。
6. 康复训练:烧伤患者需要进行康复训练,帮助恢复身体功能和运动能力。
7. 并发症的观察和处理:烧伤患者可能会出现并发症,如感染、休克、器官功能衰竭等,需要密切观察并及时处理。
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摘要】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是一种严重的伤情,需要综合护理。
在患者护理中,重点是确保气道通畅和控制感染,同时定期更换烧伤伤口敷料。
护理措施包括避免皮肤摩擦、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和监测体温。
护理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困难,如患者疼痛难忍和感染扩散。
团队协作至关重要,需要医生、护士、营养师等多学科合作。
情绪疏导也是重要的护理内容,以帮助患者缓解焦虑和恐惧。
在护理过程中,护士的细心呵护和专业技能至关重要,可以为患者带来希望和温暖。
未来,将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护理方法,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
【关键词】大面积烧伤,气道损伤,患者护理,护理措施,护理困难,团队协作,情绪疏导,意义与展望1. 引言1.1 引言燃烧伤是一种严重的伤害,可能会导致受伤者面临生命危险。
当燃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时,患者的病情更为严重,护理工作也更加复杂和艰巨。
为了确保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护理和治疗,护士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以应对各种情况。
本文将重点探讨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的护理体会,包括在护理过程中的重点、护理措施、护理困难、团队协作以及情绪疏导等方面。
通过总结和分享实践经验,旨在提高护士们对这类患者的护理水平,为患者的康复和健康提供更好的支持和帮助。
在面对这类严重疾病的患者时,护士们必须保持冷静、细心和耐心,全力以赴地为患者提供全方位的护理服务。
只有通过团队的协作和密切配合,才能确保患者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和护理,最大限度地减少并发症和风险,提高患者的康复率和生存率。
希望本文能够为护士们在实践中遇到类似情况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共同为患者的健康和幸福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 正文2.1 患者护理中的重点1. 快速评估和初步处理:对于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的患者,首要的任务是进行快速而准确的评估,包括烧伤面积和程度、气道损伤情况等。
要及时进行初步处理,保障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
2. 维持气道通畅:气道是大面积烧伤合并气道损伤患者的生命线,护理人员需要密切监测气道通畅情况,及时清理分泌物和异物,确保气道通畅。
大学毕业论文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主考学校: 武汉大学专业: 护理学指导教师:***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联系电话:***********邮箱:***2019年4月 10 日目录开题报告 (2)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二、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3)三、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3)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4)湖北十堰 (4)1、临床资料 (5)2、方法 (5)3、结果 (7)4、体会 (7)致谢 (9)参考文献 (10)开题报告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目的:通过加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从而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意义:大多数护理工作人员因为工作量大,事情多而总是忽略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有些病人因为心理因素而影响病情,影响治疗,尤其是对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来说,每一位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心理因素,不及时的疏解,总是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大面积烧伤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能积极推动医疗工作的进行,促进患者的恢复。
二、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主攻方向:注重论文的经验性、理论性和调查实践性。
主要涉及烧伤病人特殊的心理护理方法。
主要内容:护理研究的目的,护理研究的资料,护理研究的方法,护理研究的结果,护理研究的讨论。
研究方法:对一位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烧伤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加强心理护理,评价护理后的效果及临床的意义。
三、论文主要参考文献[1]郭莉莉,贺敬春,孙艳秋,等。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22(10):298-299.[2]陈虹,柴建秋,柴恺,心理护理在老年性骨折中的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2010,1(12):172-173.[3]夏占娥,韩传平,南秀荣,等。
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2003,5(10):16-18.[4]邹恂。
现代护理诊断手册[M].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303.[5]肖春霞,郑少冰,李碧清,护理干预对一次性分道外剥内扎术患者恐惧疼痛发生的影响。
大面积烧伤护理计划单近年来,大面积烧伤对人体的危害越来越明显,不仅损害身体健康,还会造成心理阴影。
在这样的情况下,我们需要制定一份全面的护理计划,为受伤者提供最完善的护理服务,促进其身体康复和心理疏导。
下面,我们将详细介绍一份大面积烧伤护理计划单,以供参考。
一、护理前准备在进行护理之前,我们需要:1. 给受伤者进行全面的体格检查,了解其病情和身体状况;2. 对受伤部位进行消毒,防止二次感染;3. 为受伤者搭建舒适的住院环境,包括空气清新、温度适宜、灯光柔和等。
二、皮肤保护大面积烧伤的受伤者皮肤极易溃烂、感染,因此,护理计划需要第一时间为其提供皮肤保护。
1. 清洁受伤区域:采用温水或特殊液体清洗受伤区域,清除伤口上的灰尘和污物,以免皮肤感染。
2. 皮肤涂药:使用特定的药物,涂在受伤部位,以达到杀菌,防止感染的目的。
3. 预防并发症:对于深部烧伤,采用肌肉注射或静脉注射生长激素和抗生素,以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三、合理饮食合理的膳食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康复来说至关重要。
护理计划需要确定适合受伤者的膳食,满足其营养素需求,并帮助其恢复体力。
1. 提供蛋白质:蛋白质是构建皮肤、关节和肌肉的主要成分,受伤患者需要大量的蛋白质来支持组织修复。
患者可以通过鸡肉、鱼、牛肉、奶制品等方式摄取蛋白质。
2. 提供碳水化合物:碳水化合物是能量的主要来源,受伤患者需要大量的能量来恢复体力。
可以通过蔬菜、水果、面粉、米饭等方式摄取碳水化合物。
3. 避免刺激性饮食:包括吃辣椒、香菜以及过咸等食品,这些会对伤口造成刺激。
四、心理疏导大面积烧伤后,患者的心理状态有可能受到极大的影响,这会直接影响康复和生活质量。
护理计划需要为患者提供心理疏导。
1. 对患者进行开导:时间是治愈心理创伤的良药。
对于患者,要给予耐心的理解和安慰,帮他们通过时间去适应身体的改变;2. 安排娱乐活动:为患者安排娱乐活动,从而帮助他们转移注意力,缓解压力。
如看电影、听音乐、玩游戏等。
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烧伤是一种突发性的,不可预测的意外事件,患者在没有任何征兆的情况下受到伤害,患者情绪易烦躁、恼怒、恐惧、焦虑、失落、悲观、绝望,对生活生存失去信心,有的甚至放弃治疗,放弃生命。
因此心理护理对烧伤患者至关重要,只有给予患者良好的心理护理,才能消除或减轻患者的心理障碍,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1 烧伤患者的心理特点烧伤后创面的疼痛刺激,容易产生痛苦恐惧心理,表现为紧张、无助。
患者烧伤住院后对自己将来的生活、工作、学习或恋爱婚姻等担心,表现为暴躁易怒或抑郁哭泣。
大面积烧伤后由于治疗及康复过程相对较长,需要昂贵的治疗费用,而且面临不同程度的毁容,或已知会有较重的伤残将丧失劳动能力。
因此,患者容易出现悲观绝望心理,对治疗失去信心甚至拒绝治疗,个别患者怕因此拖累家人而产生自杀的念头。
2 护理方法2.1 基本护理病室保持清洁、安静。
病室温度保持在24~28℃,湿度为50%~60%。
保持病室清洁、宽敞、明亮、安静,适当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清洁,使患者心情舒畅,不易烦躁。
进行操作时要动作轻柔,言语亲切。
认真做好每次的护理,使患者对医务人员有足够的信任,对自己有足够的信心。
2.2 心理护理2.2.1 烧伤早期烧伤多为突发事件,患者往往较恐惧,情绪通常不稳定,不能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
这时特别需要让患者感到医生已掌握了病情的必要资料正在对症治疗。
同时医护人员还应尽早向患者提供有治疗希望的信息,让患者看到生的希望,从而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消除恐惧感。
2.2.2 治疗阶段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治疗所需时间长,痛苦大,费用高,进入感染期后,一些患者对治疗失去信心,产生绝望心理,情绪不稳定,常无缘无故发脾气、责骂医生护士,甚至拒绝治疗。
这时护士要有极大的忍耐心和自制力,谅解患者的过激行为和语言,在治疗护理过程中动作要轻柔,同时向患者做好解释工作,并争取家属的积极配合,用真诚的心和周到的服务获得患者的信任,使患者從心理上摆脱死亡的威胁,激发出求生的动力和信心。
程大胜副主任医师,副教授,烧伤外科博士。
《中华烧伤外科杂志》编委,上海医学会烧伤外科分会委员,上海药学会抗生素委员会委员。
从事烧伤外科临床一线工作23年,在严重烧伤早期急救、休克复苏、创面处理及瘢痕治疗方面有较深的造诣,尤其擅长复杂难愈创面的非手术处理和烧伤后康复治疗,及热压伤、褥疮、疤痕、糖尿病、放射性溃疡、慢性窦道等慢性创面的外科手术治疗。
参编《上海烧伤诊疗规范》《头面部烧伤重建》《临床烧伤外科学》等多部专著,在新型烧伤外用敷料研究方面有较深造诣。
出诊时间:每周星期一下午出诊。
家属如何从心理上关心烧伤患者程大胜大面积烧伤是指超过全身体表30%的皮肤均被烧伤,对全身影响较大,很多会伤及头面部、双手等重要部位。
烧伤早期容易引起患者休克,治疗过程中有时需要气管切开和多次手术,治疗周期可长达一个月以上,因此对病人的心理状态可带来严重的影响。
【烧伤早期】由于大多是在无准备和预感下突发烧伤,可能会面对伤残甚至生死问题,病人多会出现害怕、焦虑、不知所措和无助的心理,被意外伤害的会抱怨老天不公,自问为何受伤的是我,由于自己造成的事故则担心被责问而自责自罪。
多表现为痛苦呻吟、麻木淡漠、反应迟钝,同时期望得到及时的抢救和治疗。
家属应多安慰开导病人,增强其求生欲望和对医护人员的信心,不要以事故责任、毁容残疾、家庭困难等问题增加病人心理负担,鼓励其配合气管切开、导尿等感到不适的治疗措施。
【烧伤中期】一般是感染期和创面修复期,病程较长。
其间会反复翻身、换药、手术,有时会因为创面甚至全身感染造成病情反复,愈合速度减慢。
这时期换药、术后可引起创面疼痛,翻身、防疤痕体位引起体感不适,家属不能长时间陪伴带来空前的孤独感,家属能陪伴又担心子女无人照顾,担心治疗费用家庭无法承受。
主要表现为情绪不稳、焦躁易怒、悲观多疑,对家人、医护人员莫名其妙、无理智地发怒发泄,不配合治疗和护理,甚至攻击自己。
同时自尊心增强,对某些问题特别敏感,对家属的依赖加大且不容易满足。
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摘要] 目的通过加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从而减轻病人的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方法对一位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烧伤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强对患者的心理护理。
并评价护理效果。
结果通过加强心理护理后,病人病情恢复迅速,能接受现实,建立正确的生存观,积极配合治疗。
结论积极有效地心理护理能促进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康复,并有助于患者康复后正常生活。
关键词:心理护理大面积烧伤精神创伤疼痛
烧伤泛指各种热力、光源、放射线等因素所致由表及里的一种损失。
狭义的烧伤,是指各种热力,包括热液、蒸汽、火焰、高温等,易引起患者功能障碍、容貌及器官缺损、畸形等组织损害。
烧伤是突发意外事件,病人在毫无准备的情况下受到伤害,往往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对病人的治疗和预后有极大的影响。
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大面积烧伤患者加强心理护理,疏导其情绪,使患者积极、乐观的配合治疗,促进其早日康复。
研究表明,适时的心理干预和心理护理可以改善患者情绪,增进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有利于患者早日康复。
①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
2009年2月~2010年5月收治62例烧伤病人。
其中男45例,女17例:年龄0.3~84岁;烧伤面积11%~95%.烧伤原因包括:热液、热金属、化学烧伤、电烧伤等常见原因。
经过精心的治疗和适当的心理护理,除了3例病人死亡,余均痊愈出院,病人心理状态和社会适应性良好。
②
2护理措施
2.1心理评估
对烧伤病人做充分的心理状况评估,主要通过护理人员细心观察、心理问卷调查等方法评估烧伤病人的心理状况,对不能用语言表达的重危病人,主要通过非语言沟通的方式和对周围环境的反应进行评估。
病人的心理状况是动态变化的,及时有效地心理干预可解决大面积患者的焦虑、恐惧心理③所以心理评估应该贯穿于病人的整个病程中。
2.2不同阶段的心理护理
2.2.1烧伤早期阶段
患者刚入院难以接受现实,心理恐惧紧张,急于探听自己的病情,担心留后遗症,而过高估计自己的病情。
此时医务人员应充分的当好患者的治疗者、生活的料理者,在应用皮肤再生医疗技术救治过程中,向患者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讲解现在发达的医疗技术,讲解术后好的发展介个更,讲解医疗技术的实施,皮肤来源的可靠性及手术成功的病例,给患者观看治愈后病人的对比照片,及治愈后病人的心得,使其加强信心,舒缓情绪,积极配合治疗。
2.2.2病程中心理护理
这是对烧伤病人实施心理护理的主要阶段:(1)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护士应充分应用心理护理技巧,给予病人热心关怀与体谅,取得其信任,增强病人说出内心感受,认真倾听,给病人心理支持、理解与同情。
通过温柔的动作,亲切的言语和关注的目光,给病人以安慰,以稳定其情绪,消除其抵触心理,便于治疗。
(2)尽可能减轻病人的痛苦和不良情绪。
由于烧伤创面感染,病程延长,患者反复接受换药、切痂、手术等治疗,疼痛难以忍受,抱怨、怨恨、消极、悲观,甚至出现自杀倾向。
因此医务人员在进行治疗和护理操作时,动作一定要准确轻柔,以免增加患者痛苦,随时随地与病人交谈,消除烧伤患者孤独无助、悲
观绝望的不良情绪。
宣讲优秀的康复病例,让病人认识到自身对家人和社会的价值,鼓励病人战胜疾病的信心。
(3)加强医护合作,责任护士和主管医生应经常巡视病房,一旦发现烧伤患者有病情及情绪变化,沟通应及时并采取有效措施。
另外,责任护士主动介绍主管医生经验丰富、治疗效果好,树立威信,增加信赖感,解除病人的疑虑;主管医生介绍责任护士的护理技术精湛,责任心强,使病人认真配合。
(4)丰富病人的生活,转移注意力。
比如通过读书看报、听音乐、看电视、经常组织病人交流联谊活动等方式使病人忘记病情的痛苦和折磨。
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5)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家属详细讲解防范知识,使患者理解坚持长期治疗有利于疾病转归,嘱咐家属及亲人多陪伴、体贴、鼓励患者,让患者感受到既温暖又不孤独,有效地减轻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
④
2.2.3康复期心理护理
(1)调动社会支持系统:邀请患者的亲戚、朋友、同学、领导同事等经常来探视、看望病人,鼓励患者面对现实,做生活的强者!(2)生活指导:无论患者出现哪种功能障碍,都将长期甚至终生影响病人的生活自理问题,因此,康复护理不能靠“替代”解决,指导患者在掌握功能锻炼的状态下,尽早进行生活能力训练,让患者学会自我护理和生活,为患者回归社会创造条件。
3结论
大量资料显示,烧伤治疗的成功与否,与患者的心理状态好坏有密切关系。
加强心理护理对于大面积烧伤患者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稳定患者情绪,改善患者不良的心理状态,对康复后的生活充满信心,促进护患交流,有利于治疗护理。
同时护士要加强自身修养与职业素质的培养,善于运用各种方法,做好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参考文献
①陈虹,柴建秋,柴恺,心理护理在老年骨折中的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2012,1(12):172-173。
②张桂萍,62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护理现代护理·2009,6 (6)
③张雪梅,郭金香,李秋香,等。
心理干预在大面积烧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中国烧伤创x 杂志【J】,2010,12(3)
④吕修华,妇科患者焦虑状态分析【J】。
河南医药信息,2002,2(6):2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