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 格式:docx
- 大小:27.83 KB
- 文档页数:2
标题: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及心理护理关键词:烧伤心理状态心理护理烧伤是由热力、化学物质、电流和放射线等作用于人体所引起的皮肤或组织损害。
烧伤对病人心理所造成的打击是很大的,具有突发性、严重性、长期性等特点。
因此,护理人员了解并观察烧伤病人在受伤后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并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疏导和护理,不仅有利于患者积极配合治疗,而且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烧伤病人不同阶段的心理状态1、早期的心理反应1.1紧张和恐惧:烧伤早期,大多数患者因突然的意外致伤,对所发生的突然事件无心理准备,一些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神志清楚时由于不了解伤情,对是否能治愈心里无底,往往产生紧张和恐惧心理,此时的心理活动比较复杂。
他们或表现出意外的镇静、冷淡、少语,反应迟钝,或躁动不安、痛苦、叫喊、抱怨等。
1.2 焦虑:由于烧伤病人需要隔离,不能会见家人亲友,还要忍受伤痛和各种担忧,轻者显得无法安静、心神不定、严重患者甚至怨天尤人、心情恶劣、无法安静、难以入眠或夜惊。
2、中期心理反应2.1 惧怕疼痛:重症患者,休克期过后,进入感染期,患者要频繁接受手术、大量换药及其他各种治疗,如注射、静脉穿刺等。
这些治疗都会使患者产生不同程度的疼痛。
随着治疗时间的延长,患者承受疼痛的能力也会减弱,一些人因害怕而食欲不振,睡眠差、呻吟、烦躁、恐惧,有的甚至拒绝治疗、手术和换药。
2.2猜疑:烧伤病人住院时间较长,对周围一切事情相当敏感。
他们希望知道治疗方法和结果,有时反复询问治疗措施,很关心躯体的不适,很想了解自己的信息,如果解释不及时就会引起猜疑。
但对一些解释又抱怀疑态度,总认为自己伤情重,担心医生看轻了伤情误诊。
医生、护士查房讲话稍不慎,病人就会左思右想,担心自己将来残废;同病室的病人病情加重或死亡也会使其心理负担加重。
自己稍有不适就怀疑病情加重,紧张不安,顾虑重重。
3、度过危险期之后,患者进入康复期,这个阶段烧伤患者容易出现忧郁、急躁易怒、绝望、自卑、依赖性强等心理特点。
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曹颜丽摘要:烧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损伤,也是对人体破坏性很大的创伤。
治疗护理复杂、病程长、烧伤后瘢痕形成、毁容和功能障碍都会给病人造成极大痛苦,带来不同程度的心理负担。
我们通过了解烧伤患者的心理状态,探讨与其心理健康相关的因素,针对处于不同病程阶段的烧伤患者,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对策。
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在治疗护理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能够稳定病人情绪,改善其不良的心理状态。
及时分析患者的心理问题,采取有效的心理护理是减少和预防各种并发症的重要因素,是烧伤患者康复的关键因素之一。
关键词:烧伤病人心理护理烧伤是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的意外损伤。
烧伤后剧烈的疼痛,新生皮肤颜色的改变与瘙痒,瘢痕增生孪缩所致的功能障碍和外貌的改变,给烧伤病人造成不同程度的心理压力,从而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重新投入社会生活和工作的能力。
针对病人所面临的心理问题,做好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可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社会工作能力得到更好的恢复。
1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对象来自我院烧伤科自2015年 6月~2016年6月间第一次住院的烧伤病人180例,男113例,女67例,年龄最小的1岁,年龄最大76岁,57%病人可见头、颈、手等暴露部位烧伤。
1.2临床特征:病人烧伤后通常可出现恐惧行为,社会能力紊乱,睡眠形态改变,警觉,记忆和情绪的改变。
易出现躯体不适、抑郁、焦虑、敌对、恐惧、烦躁等精神症状。
病人通常把自己受伤怪罪于他人或过分自责,这类情况都必须给予恰当的心理医疗干预。
2影响因素2.1家庭社会因素:社会家庭支持不足,家庭功能退化,面对来自别人奇异的目光,过重的经济负担,同时,烧伤对于患者整个家庭的严重影响并不低于患者本人。
因此,对于烧伤患者的亲属,尤其是有自责倾向者应给予恰当的心理评估及尽早的干预治疗[1]。
2.2 烧伤因素:烧伤不仅对机体造成巨大的生理损伤,使机体处于应激状态,而且还会造成持续而剧烈的心理社会应激,常导致精神、心理后遗症的发生,还明显增大了个体家庭所承受的来自生活、工作、社会等方面的压力[2]。
烧伤患者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引言烧伤是一种严重的创伤,给患者带来了极大的身体和心理压力。
对于烧伤患者的护理工作至关重要,合理的护理措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痛苦,促进伤口的康复。
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探讨烧伤患者的护理问题及护理措施。
1.烧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问题1.1生理问题-烧伤伤口的感染:烧伤患者由于皮肤的破损,容易受到感染,因此必须进行严格的伤口护理。
-烧伤伤口的失水:烧伤后,由于大面积皮肤破坏导致液体和电解质的丧失增加,患者容易出现脱水症状。
-烧伤后的疼痛:烧伤患者常常伴有剧痛,护理人员需要及时给予止痛药物以缓解患者的疼痛。
1.2心理问题-焦虑和恐惧:烧伤患者常常面临重病和残疾的风险,容易感到焦虑和恐惧。
护理人员要给予患者情感上的支持和安抚。
-自卑和自尊心受损:因烧伤导致患者外貌的改变,其自尊心受到很大的打击,护理人员应帮助患者重建自信。
2.烧伤患者的护理措施2.1伤口护理-温和清洁:保持伤口清洁,使用温开水或生理盐水轻轻清洗,切勿使用刺激性物质。
-伤口换药:根据医嘱及时更换伤口敷料,并做好相应的消毒工作。
-防止伤口感染:做好隔离措施,进行消毒并佩戴无菌手套进行操作。
2.2保持水平衡-补充液体:根据患者的情况确定液体补充量,包括输液和口服补液。
-监测尿量:密切观察患者的尿量,及时调整液体补充量。
2.3心理支持-情感疏导:倾听患者的心声,理解并支持他们的情感表达。
-心理干预:采用积极的心理干预措施,如认知行为疗法、放松训练等。
2.4疼痛管理-使用止痛药:根据医嘱合理使用止痛药物,注意剂量和给药途径。
-物理疗法:如冰敷、理疗等,可以减轻疼痛感。
结论烧伤患者的护理工作是一项复杂而重要的工作。
护理人员需要了解烧伤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只有给予患者全面的护理支持,才能帮助烧伤患者尽快康复并重返社会。
(字数:2538字)。
大学毕业论文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主考学校: 武汉大学专业: 护理学指导教师:***考生姓名:***准考证号:************联系电话:***********邮箱:***2019年4月 10 日目录开题报告 (2)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 (2)二、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 (3)三、论文主要参考文献 (3)一例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及体会 (4)湖北十堰 (4)1、临床资料 (5)2、方法 (5)3、结果 (7)4、体会 (7)致谢 (9)参考文献 (10)开题报告一、论文选题的目的和意义目的:通过加强对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从而减轻病人心理负担,提高护理质量。
意义:大多数护理工作人员因为工作量大,事情多而总是忽略对病人的心理护理,有些病人因为心理因素而影响病情,影响治疗,尤其是对大面积烧伤的病人来说,每一位都会存在一定的不良心理因素,不及时的疏解,总是会带来一定的不良影响,因此加强对大面积烧伤术后患者的心理护理能积极推动医疗工作的进行,促进患者的恢复。
二、论文的主攻方向、主要内容、研究方法主攻方向:注重论文的经验性、理论性和调查实践性。
主要涉及烧伤病人特殊的心理护理方法。
主要内容:护理研究的目的,护理研究的资料,护理研究的方法,护理研究的结果,护理研究的讨论。
研究方法:对一位大面积烧伤患者在烧伤科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加强心理护理,评价护理后的效果及临床的意义。
三、论文主要参考文献[1]郭莉莉,贺敬春,孙艳秋,等。
大面积烧伤病人的心理护理。
第六届全国烧伤救治专题研讨会论文汇编,2009,22(10):298-299.[2]陈虹,柴建秋,柴恺,心理护理在老年性骨折中的应用。
亚太传统医药,2010,1(12):172-173.[3]夏占娥,韩传平,南秀荣,等。
心理干预对烧伤患者疼痛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齐鲁护理杂志,2003,5(10):16-18.[4]邹恂。
现代护理诊断手册[M].第1版.北京:北京医科大学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6:303.[5]肖春霞,郑少冰,李碧清,护理干预对一次性分道外剥内扎术患者恐惧疼痛发生的影响。
烧伤病人的康复与心理护理一烧伤病人的心理变化:由于烧伤后强烈的刺激和创面疼痛,引起剧烈的系列心理变化。
1.1 烧伤早期怕痛会出现系列应激反应,发抖、面色苍白、出血、忧虑、担忧、害怕及恐惧心理,言语表现有烦躁不安、多言多语,还有沉默寡言,哭泣甚至狂叫,有的病人实在忍受不了疼痛就产生轻生的念头,会出现情绪危机,焦虑忧郁。
1.2 烧伤治疗期即治疗中期怕死面积烧伤病人的病程较长,这样的病人大都怕死,也有的病人不怕死而想死,怕给家人及社会带来负担,还有的年轻患者怕毁容而产生自杀念头。
1.3 烧伤恢复期即烧伤后期怕残烧伤后期病人多担心留有残疾,怕影响以后的工作和生活,产生很重的精神上的痛苦和负担,情绪低落。
2 护理措施2.1 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稳定病人和家属的情绪主动热情,对病人提出的问题作好解释,争取家属及密友的配合,共同参与治疗和护理。
针对不同的病情做好治疗和护理。
对小儿烧伤针对小儿全身各器官发育不完全,且代偿机能差的特点,在临床观察中要特别注意休克期的护理:重点观察尿量,加强小儿精神和神志变化的护理。
与小儿频频接触,建立感情,不能让其产生害怕,要用怀抱、抚摸等方式与小儿交往接触,从而进一步了解病情,加强护理。
配食时要注意小儿口味,满足烧伤创面营养的需要。
对整形病人的临床护理:从病人入院就开始接受做好精神的临床护理宣教,并通过我们的言谈举止及稳准的工作态度及工作作风,解除病人的心理压力和心理障碍,使病人对术后的效果充满信心。
对疼痛的患者态度要和蔼,以同情安慰的语言鼓励病人,减轻病人的心理压力,提高痛阈值,转移注意力,应用暗示疗法等。
鼓励病人早期进行功能锻炼,减少疤痕粘连与挛缩,鼓励病人增强自信心和自强心,克服自卑感。
在护理中,各不同的烧伤原因、病人年龄等情况的特殊性,要根据具体的情况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帮助病人增强信心,达到早日康复的目的。
对于老年病人的生理特点对有心肺肾功能不全者补液要限量,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准确记录入量,并根据临床表现及时调整输液速度。
烧伤患者的心理护理
心理护理是护理的手段和方法之一。
烧伤患者在住院期间,虽然因其生活环境、文化程度、修养、职业等的不同,心理反应不同,但他们的心理需求是相同的。
心理护理就是在护理中去了解、观察患者在烧伤后不同阶段的心理反应及心理需求,针对其心理状态,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和行为,有利于患者的身心健康,发挥医疗护理的最佳疗效。
1提高自身素质
护士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做好心理护理的必备条件。
作为一名护士,在护理工作中应有坚定的政治目标、成熟的医学伦理道德,应热爱护理专业,具有救死扶伤的人道主义精神及献身护理事业的高度责任感,有同情心,工作主动热情,在不断的护理实践中逐步提高自身素质,使自己成为具有优良品质的好护士。
1.1 富有同情心
护士对烧伤患者要有深切的同情心和责任心。
患者是不幸的,当患者因烦闷与其交谈时,护士要做一个富有同情心和耐心的聆听者,尊重病人的人格,切忌议论病人的伤残所造成的缺陷,要理解、体谅他们因伤残而表现的激动、抑制、自卑、消极、对抗行为,使他们体会到自己没有被人们抛弃,而有生存的希望。
1.2 热情主动
护士的态度直接影响病人的情绪,对病人热情友好、礼貌相待、和蔼可亲,能使患者因此而产生信任感,明显减轻他初人院时的紧张不安和对医院环境的陌生感及畏惧心理,从心理上获得安全感而情绪稳定。
对忧郁绝望的患者,护士态度应是满腔热情、主动亲近关心他们,使他们受到乐观、热情、健康的生活态度的感染,从而增强信心;并帮助他们认识自己的伤情,面对现实,通过自身修养来增加战胜伤残的信心,消除忧郁、绝望心理,使之以最佳的心理状态配合治疗。
1.3 理解和容忍
作为烧伤科护士要学会关怀和体谅患者,对病人的变态心理要宽容体量、容忍克制,不要为细碎小事与病人争执。
在患者面前切忌急躁,当患者情绪激动时,护士应有自我克制力,要理解他们因伤残而产生的焦虑、急躁的苦恼心理,容忍他们一对的情绪澈动,尽量及时解决病人提出的问题并满足病人的要求,给予诚挚的帮助、安慰,这样才能获得病人的好感和信赖。
对拒绝治疗的病人,在治疗过程中,要向患者及家属讲明各种治疗的目的,如只有手术植皮及换药才能尽快消灭创面,虽然手术或换药会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但应相信医护人员在操作中会尽力减轻他们的疼痛,若不及时换药或手术将会危及生命,使病人理解采取这些治疗措施的重要性。
切不可因患者对抗,拒绝冶疗、护理。
便对他们产生厌恶情绪,或采用生硬、训斥的态度,造成病人心情不舒畅,以至于继续对抗,导致不良后果。
2 取得患者及其家属的配合
对初入院的患者,除积极配合做好各项救护工作外,还应向患者亲属及单位讲明病情的真实情况,以取得配合。
在允许的情况下,救护的同时,合理、恰当地向神志清醒的病人讲明伤情及变化、治疗方法及目的、在治疗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大概住院时间等,能减轻患者的紧张恐惧,消除患者焦虑不安的心理负担,能帮助患者做好接受各种治疗的心理准备。
3讲话慎重,做好病人思想工作
对有猜疑心理的患者,切忌在病人面前窃窃私语,在查房、交接班时谈论病情。
讲话要慎重,如病情发生意外变化时也不要让病人感到有慌乱和紧张的气氛。
对病人的反复提问,针对不
同情况,耐心地进行恰当的解释,使他们对病情有所了解,向他们介绍其他烧伤病人的治愈
情况,以消除不必要的担心和猜疑。
严重深度烧伤的患者,治愈后身体某些部位功能丧失或残废是难免的,所以在进入康复期时,要向病人讲明伤情的起初情况,愈后出现的伤残程度,使他们思想上有所准备。
当然患者在
得知伤情的严重程度后,思想上是难以承受的,常变得情绪低落、悲观失望,不愿继续治疗,这种心理对康复是不利的,这时同情和支持就非常重要,对病人要多给鼓励和安慰,适当地
劝解和疏导。
帮助他们振作精神,克服暂时的情感障碍。
如左手残废的患者,应鼓励他右手
仍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工作,使他们看到生活的希望,树立生活的信心和勇气。
4细心观察病人心理变化
护理工作不仅要细心观察病人的病情变化,还要细心观察病人的心理变化。
每个护士要学会
应用心理学知识去观察分析病人的性格、气质和心理特点,密切注意他们语言的真正含义、
行动的真正意图,避免和减少患者受到不应有的伤害,如自尊心、人格、感情等的伤害。
5加强基础护理
在心理护理的同时,要加强基础护理,帮助病人满足一些基本生理要求,如给双手烧伤的病
人喂饭、洗足;给不能动的病人翻身、擦澡,主动询问他们需要什么,创区是否疼痛等。
生
活上的体贴关心,常常可稳定患者焦虑不安的情绪,使之感到身体舒适、生活的温暖美好和
护士的亲切。
此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让病人听听轻快的音乐,可减轻病人忧郁焦虑的心情,如换药时可分散其对疼痛的注意力,使之在音乐中得到一些解脱。
参考文献
[1] 付满勤.大面积烧伤患者的心理特点及护理[J].当代护士,2009,10:65-66.
[2] 罗艳红,刘红莲.烧伤患者健康教育需求调查与分析[J].当代护士,2007,8:4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