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单元 黄河,母亲河
- 格式:ppt
- 大小:5.16 MB
- 文档页数:50
【单元作文】初一下册第二单元作文黄河,母亲河黄河,被称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是中国境内第二大河流,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黄土沉积区,是中国五大河流之一。
它源于中国青海的巴颜喀拉山,流经六个省区,最终注入渤海。
黄河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中国重要的经济命脉和文化象征。
黄河的发源地位于青海的巴颜喀拉山脉,海拔5000多米,非常高。
巴颜喀拉山的冰雪融化经过了许多年,流水汇聚在一起,形成了黄河的源头。
黄河穿行在高寒地带和干旱地区,因此水量较小,河水清亮见底,水质纯净。
黄河的上游有许多美丽的风景线,让无数游客流连忘返。
从巴颜喀拉山脉到青海省的湖泊,再到宁夏鸣沙山和沙湖,每一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
这里有苍茫的戈壁滩、连绵的雪山、清澈的湖泊,还有民族风情浓厚的藏族、回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
黄河的中游从甘肃向东流经宁夏、陕西、河南,是中国最主要的农业区域之一。
这里有肥沃的黄土,适合种植许多谷物和水果。
很多历史名城都建立在河边,这些城市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如兰州、银川、西安等。
黄河的下游流经河南、山东等省,是中国的重要水利发电基地。
黄河下游的水资源非常丰富,水面宽广,水流湍急。
这里也是中国大型水利工程的重要地区,如三门峡水库、银川水库等,这些水库对于保证下游农业灌溉和生活用水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黄河的流域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从古代起就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之一。
在历史上,黄河周边的文明发达,人口众多,农业兴旺,商业繁荣,这里也是中国古代王朝的中心之一。
黄河文化也因此独具特色,影响深远。
在黄河流域的许多地方都有着丰富的文化遗产,如王郎村遗址、二里头遗址等,这些遗址证明了黄河流域古老的文明历史。
黄河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水土流失、河道淤积、洪水灾害等。
尤其是黄河下游的地区,土壤含沙量高,造成了河床上的淤积;又因为地势平坦,洪水容易泛滥,给当地的农业生产和居民生活带来了许多困难。
为了保护黄河,中国政府多年来一直在加强黄河流域的治理工作,实施了许多工程和政策。
第二单元活动课:黄河,母亲河活动目标:1、热爱祖国河山,感受黄河文明,体会黄河作为"母亲河"是怎样深入全面地积淀在中国文化中的,从而歌颂黄河,学习黄河的精神。
2、关注母亲河现状,加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搜索、整理、筛选资料的能力,引导学生掌握分析运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的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5、培养学生在综合性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活动内容:黄河概况历史文化名句荟萃黄河现状活动设计:一、音乐激情,设场引读《黄河颂》音乐播放,壮丽的黄河景色展示,一方面给同学以美的享受,另一方面自然而然地导入活动课。
二、黄河巡礼,合作交流第一站:黄河概况在活动课之前,老师给大家布置一项作业,收集一些有关黄河的资料,现在我们检阅一下搜索成果,下面进入我们的竞赛环节。
组织竞赛:学生分组,每组派出代表,轮流回答。
第二站:历史文化第三站:名句荟萃: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悠悠历史中,她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下面请同学们把搜集、整理、筛选的歌颂黄河的(诗、俗语、谚语、成语、文章、图片、音像)等资料展示出来,共同欣赏。
◎集体朗诵诗歌《黄河颂》◎学生朗诵根据搜集到的资料自写或小组合写的一首歌颂赞美黄河的诗。
通过这次小小的竞赛,诗文欣赏和朗诵,我们大家知道了更多的有关黄河文化的知识,黄河作为中华民族的象征,她将和中华民族一样在新的时代焕发勃勃生机! 第四站:“忧黄河、救黄河”黄河,由滔天之水变成涓涓细流,继而只留下龟裂的河床,面对这严峻的现实,所有的炎黄子孙都应该进行深刻的反思。
下面请同学们展示、交流我们的调查报告。
1、调查报告:现在的黄河是什么样的◎学生可出示黄河决堤给人类带来的灾难和黄河断流、河水污染现状的图片或课件。
◎原因探究:学生自学课本,用横线勾画出写黄河变化原因的地方。
学生谈自己的想法和感受,最后得出:自然原因、人为破坏2、黄河论坛:黄河,中国的母亲河,现正面临着断流的威胁,中华民族不能没有伟大的母亲河,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163位院士联名呼吁——行动起来,拯救黄河! ◎看到如此残酷的现实,你想说些什么吗?我们又该怎样做呢?◎学生自学院士的联名呼吁。
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作文:黄河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我们的民族气魄,以她汹涌磅礴的气势,澎湃的河流,奔流的河水在河塘里川流不息。
小编收集了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欢迎阅读。
第一篇:黄河我们的母亲河一把黄土塑造了千万个你我,静脉是长江,动脉是黄河。
”应该说,只要你是中国人,就没有不知道黄河的。
这条出现在亚洲的一条大河,以它那伟大而又坚强的力量,养育了几千年以来一代代华夏儿女。
啊!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从缘故时期开始在历史进步过程中,华夏儿女在你那气势磅礴之水冲积成的平原上,发展我们民族的原始文明,使黄河很快成为中国文化的经济、政治中心。
那边远的历史记忆,已载入史册。
留下许多刻骨铭心的记忆。
有的写为神话传说。
黄河!你从远古走来,你向未来奔去。
俗话说:“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大海复不回。
”是啊!你那一泻千里的江水,浩浩荡荡,你那支流,犹如伸向南北两岸的铁的臂膀,支持着大地。
不要浪费这条万古流长的大河啊!几年来由于我们破坏了黄河周围的环境,得到了来自黄河这为母亲的腾鞭,断流,旱灾,水灾,水质污染等。
我们作为这一代的中国人,对祖国的热爱,请投入到拯救黄河中来,从自己坐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第二篇:黄河我们的母亲河黄河,我们的母亲河,我们的民族气魄,以她汹涌磅礴的气势,澎湃的河流,奔流的河水在河塘里川流不息。
栩栩如生,犹如千万条张牙舞爪的黄磷巨龙,一路挟雷裹电,咆哮而来。
自古以来有多少人想征服这条黄磷巨龙,却却无一例外的屈服在了黄河的脚下。
直到大禹治水时,才平息了黄河一时的愤怒,想必以前也发生过大量的洪水。
黄河在以前其实是好脾气的。
或蜿蜒,或盘旋,水流舒缓;直到有一天,人们开始大量开采黄河周边的树木,使得那里水土流失,下雨时,雨水都因无树木吸收而流到了黄河里。
这样一复一日,年复一年,她终于忍不住了——带着泪水开始来报复对她造成伤害的儿女们。
人类这次受到了严重的打击。
黄河,母亲河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注重母亲河,增强环保意识。
3、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水平,引导学生掌握分析使用所得资料的基本方法。
4、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
二、学习重点、难点:重点:了解黄河,注重母亲河,增强环保意识。
难点:锻炼学生听说读写的水平,着重培养学生在综合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水平三、活动准备教师准备:搜集和黄河相关的资料;把学生分成四个小组,协助确定小组长,明确各组的任务,协助小组内分工合作。
学生准备:利用一周时间搜集和黄河相关的资料。
四、课时安排:一课时五、教学过程:(一)导入: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今天就让我们作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唤醒我们内心深处的黄河情。
(二)、活动实践理解黄河1、谈谈黄河为什么被称为母亲河?(1)生谈理解。
(2)出示课件,让生了解原因。
2、给资料归类。
(1)同学们课前通过网络,或者其它渠道收集到了许很多多相关黄河的资料,并且已根据自己确定的主题实行整理、筛选,加工形成了文稿和电子稿件。
今天我们来做一次黄河文化的巡礼,以解开我们内心深处那一个个黄河谜!现在,就请各组同学相互交流,共同分享彼此的收获,丰富我们的思想。
(1)生小组内交流收集的资料。
(2)各小组派代表板书。
3.交流展示小组派代表交流,交流时间一分三十秒。
4.评价。
赞美黄河1.欣赏黄河风光图。
2.谈感受。
3.齐诵《黄河颂》。
保护黄河1.观看黄河受污染的图片‘2.写感受。
3.全班交流感受。
4.小组讨论:黄河离我们如此遥远,我们该怎么保护呢?5.全班交流。
老师: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了解了黄河,赞美了黄河,更需要拿出实际的行动去保护黄河,保护我们的家园。
拓展延伸】孩子们,拿起手中的笔写上一则公益广告或者一份倡议书吗,呼吁身边的人保护母亲河吧!。
综合性活动《黄河,母亲河》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黄河历史,接触黄河文化,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2、学会根据主题收集、整理、筛选资料的方法,培养学生在综合学习中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设想:1、在课前搜集材料的基础上,一个课时完成(可能需要60分钟)。
2、利用电脑、多媒体、网络教学平台进行教学,充分展示直观、形象、高效学习的特点。
3、本课采用教学三步法:创设情境知识积累和探究写作拓展。
这三步,每一步不可忽缺,前两步是积累,后一步是运用。
第一步,创设情境。
从“黄河的历史”导入,引到“黄河的文化”层面上来,通过检查学生的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再把学生带到一个想象和创造的情境:展望“黄河的未来”。
第二步,知识积累和探究。
采用网络平台互动比赛的形式,以达到积累知识,拓展视野的目的。
第三步,写作拓展。
采用网络平台互动写作的形式,以“黄河的未来”为话题,设定情境,进行片段写作训练,最大限度的体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精神。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一)导入新课,初步体会“黄河与中华民族”的关系。
导入语:自古以来,赞颂黄河的诗文举不胜举,这条奔腾不息的河流,用她甘甜的乳汁哺育了一代又一代的中华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
今天,让我们做一次黄河的历史、黄河文化、黄河的现状的巡礼,来捡拾沉淀的黄河文明印记的语言文化珍宝,来追溯过去,正视现在,展望未来。
检查学生资料收集和整理情况,并播放几组动画:第一篇章溯源篇:黄河,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的历史。
第二篇章奔腾篇:滔滔黄河水,悠悠中华情——黄河的文化。
第三篇章忧患篇:拯救母亲河——黄河的未来。
(创造一种学生求知探索的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知识探究(采用网络平台互动交流、比赛的形式,测评同学们对有关黄河的了解程度,包括对黄河的历史、黄河的文化、黄河的未来的认知和展望。
)说明:对以下问题,同学们在网络平台的互动地带中表达自己的意见。
1、以最快的速度说出带“黄河”的词语(包括一般成语、俗语、谚语)十个。
黄河母亲河初一第二单元作文1.黄河母亲河初一其次单元作文篇一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中华文明的摇篮。
《黄河母亲》石雕位于兰州黄河岸边。
慈爱的母亲怀抱婴儿,表现出了黄河母亲无私奉献自己、孕育华夏文明的精神。
无论怎样给她淡妆浓抹,总是非常适宜。
黄河上游峡谷一个接着一个,从青海省的龙头峡到宁夏的铜铃峡,在大约920千米的行程中,有20多个峡谷。
这些峡谷山高谷深,清奇俊秀,隐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被称为我国水力资源的“富矿”。
若在早晨乘坐小船仰视山顶,一片云雾飘渺的景象。
山顶若隐若现,犹如仙境一般。
另外还有壶口瀑布。
壶口瀑布在山西省境内的黄河上。
这里的黄河自北向南流淌,当河水流到山西省境内时,两岸群山突然收拢,其外形就向一只茶壶的壶口,因此有了“壶口瀑布”的名字。
黄河在壶口处,滚滚的浊流突然跌进20多米深的一条深沟,形成宽30米的瀑布,当地人把它称作“龙壕”。
黄河在这里翻滚着、咆哮着,就像一只困兽发出的吼声,真是波澜壮阔。
黄河两岸景色美丽,资源丰富,人文景物绚丽多彩,真不愧是我们的母亲河。
2.黄河母亲河初一其次单元作文篇二黄河!你是大家的母亲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蓝。
您这一条波涛滚滚的江河,您香甜的奶水浦育了一代又一代华夏儿女,培育出灿烂的中华文明。
黄河以细沙岁而著名世界,黄河下游每一年输沙量为16亿多吨,均值含沙量约为每立方36Kg,因此大家称它为黄河。
黄河,你多么的英雄人物杰出,或许大家不曾相遇,但我是听着你的故事,在你的培育下进展的!我们是在你的怀里里生息繁衍,大家在你的关爱下欢乐成长。
黄河妈妈啊,你牵引带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学校二班级历史人文,这类民俗文化,让我们留有了栩栩如生纪录,而这种中华传统文化,将由大家再次承传下来。
妈妈啊!你在我心中的影响力比大家全部人的生命也要宝贵,你培育了大家每一位华夏儿,失去了你就不简单有大家。
你始终都在悄悄地无私奉献,静静的关注着大家抒情想象,从无私奉献。
现在的你,被大家大肆破坏你仍旧還是选择悄悄奉献自身能给的一切。
【单元作文】初一下册第二单元作文黄河,母亲河黄河,母亲河黄河是中国著名的大河,被誉为“母亲河”。
自古以来,黄河一直为中国人民带来了无数的利益,同时也带来了一些困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会介绍一些有关黄河的知识。
黄河是中国第二长的河流,总长约5464千米。
它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青海省巴颜喀拉山脉的北部,并在山西晋城市的黄河穿青山处于海拔约1500米的地方流入华北平原,最后注入渤海。
黄河之所以被称为“母亲河”,是因为它给中国北方大片地区带来了养分丰富的泥沙,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可靠的水源,使得这片土地成为中国的粮仓。
黄河的水患问题一直是中国人民面临的重大挑战之一。
由于黄河的下游地势低而平坦,加上黄河上游常年冰雪融化和暴雨等原因,每年都会发生洪水。
所以,“河东井冈,河西乌江”的说法形容的就是黄河的水患。
历史上,黄河泛滥给中国北方带来了巨大的灾难,无数人失去了家园,农田被毁,家畜死亡,造成了数不尽的痛苦和困苦。
为了解决黄河的水患问题,中国古代农民长期以来进行了许多治理黄河的工程。
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黄河之治”,又称为黄河的人道主义工程。
在数千年的历史中,中国人民用汗水和智慧构筑了一道道强大的河堤,以减少洪水的泛滥。
中国政府也加强了对黄河的监测和预警系统,及时发布预警信息,为人们提供了逃生的时间和空间。
治理黄河的任务依然艰巨,因为黄河的流域面积广大,地球科学家认为黄河的下游地势将会进一步下沉,导致洪水的泛滥更加严重。
所以,中国政府正在积极探索新的治理黄河的方法,以减少洪灾的损失。
发展雨水资源利用、加强黄河上游生态保护和生态修复等。
通过这些措施,希望能够取得更好的效果,保护好中国的母亲河。
黄河是中国的母亲河,它是中国人民的朋友和敌人。
它给中国带来了丰饶的粮食,改变了中国北方的自然环境,同时也造就了无数的灾难。
我们应该保护好黄河,尽量减少黄河的灾害,为我们的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家园。
第二单元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活动方案侣俸中学陶鸿中活动目标1.培养学生根据主题收集、筛选并展示资料的能力,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2.关注母亲河,感受黄河文明,加强环保意识,培养热爱祖国河山的情感。
活动重点:通过各种途径搜集关于黄河的语言、文化、历史和环境等资料,经过整理、筛选,设计成果展示,加深自己对黄河及其文化的了解。
活动难点:搜集关于黄河的语言、文化、历史和环境等资料;活动课时:2课时活动设想:本单元以“探寻黄河文明”为活动核心。
根据课文安排的前三项活动帮助学生分为三大组(各组可自行分为若干小组),即文化知识组(以“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作为主题词)、歌唱表演组(以“歌唱黄河”作为核心)、宣传报告组(环境保护为中心)。
通过资料收集、小组交流、展示成果、评价活动等途径将以上分工综合起来达到资源共享。
活动准备:活动分组,布置活动任务;将学生收集的相关资料加以补充,制作成课件。
活动方法:探究法、合作法、陶冶法、演示法、讨论法。
活动步骤:第一课时(总第30课时)活动要点:1. 帮助学生分组,明确活动任务;2.小组交流,准备全班成果展示。
(分两个半节课完成)一、帮助学生分组,明确活动任务第二单元写作•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活动核心:探寻黄河文明。
根据课文安排的前三项活动帮助学生分为三大组(各组推选一位组长,可自行分为若干小组),将开展资料收集、小组交流、展示成果等活动。
(一)第一组:文化知识组(以“黄河,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作为主题词)以课文中第一部分为活动内容:(二)第二组:歌唱表演组(以“歌唱黄河”作为核心)以课文中第二部分为活动内容──搜集有关黄河的诗词歌谣。
(三)第三组:宣传报告组(环境保护为中心)。
以课文中第三部分为活动内容:第一项侧重了解黄河现状,第二项重在宣传呼吁。
先由部分学生搜集资料或进行调查,互相交流,然后引导学生设计公益广告并展出。
公益广告的设计力求巧妙、生动、有创意,但仍然应该突出语文学科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