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上册 1.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1)
- 格式:doc
- 大小:36.10 KB
- 文档页数:3
世说新语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
教学难点: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方法:情景导入教学法、朗读教学法教学手段: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前准备学生准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资料。
课时安排:二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教案一、创设情境我们中国历史上出现过许许多多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关于他们的故事,至今流传。
你知道哪些关于机智儿童的故事呢?(如曹冲称象,司马光砸缸,甘罗十二岁做宰相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现在我们就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其中的第一则《咏雪》(出示课件)二、探索新知(一)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课前布置学生预习,指名介绍作品作者。
(出示课件)2、听课文录音,把握节奏,体会语感。
3、根据所听录音及文意给课文断句。
4、理解加横线的重点词语。
5、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二)品读课文,研讨问题。
(四人小组合作)思考问题:(出示课件)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的十五个字,涵盖的内容却相当多,这一句都交代了什么内容?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3、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小组中选出代表发言,师生交流。
明确要点:1、交代了时间(寒雪日)地点(内集)人物(谢太傅与儿女)事件(讲论文议)2、营造了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气氛。
此问是开放性的,说“家庭气氛”也不限于列出的那些词语,能从整体上感知此刻的家庭气氛更好。
答案可从“融洽”“欢快”“轻松”中任择一两个。
3、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古人称谢道韫为才女,曰“咏絮才”就是从这里来的。
4、你认为谢道韫和胡儿的比喻哪一个好呢?讨论并归纳:有两种不同的意见。
(1)认为“撒盐”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都跟盐相似,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很高很远,跟雪花飘飞方式不同。
七年级(上)《世说新语》二则教案(二课时)教学目标1.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培养文言语感,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2.感受古人的生活情趣和文化修养,欣赏古代少年的聪慧和方。
3.了解“谦辞”和“敬辞”的概念,注重积累与运用,增强文化底蕴。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咏雪》一新课导入你知道哪些写雪的诗文名句?(学生思考,鼓励回答)示例: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高适《别董大二首》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古文:《咏雪》二作品简介(学生自读课下注释①)《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主要记载汉末至东晋士大夫的言谈、逸事。
课文所选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题目是编者加的。
三朗读课文,疏通文意1.读懂课文,理解重点词句。
(1)(学生结合课下注释解释下列词语)〔内集〕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
〔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儿侄女。
〔文义〕文章的义理。
〔俄而〕不久,一会儿。
〔骤〕急。
〔何所似〕像什么。
〔差(chā)可拟〕大体可以相比。
差,大体。
拟,相比。
〔未若〕不如,不及。
〔因风〕乘风。
因,趁、乘。
(2)重点句子翻译:①白雪纷纷何所似?翻译: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②撒盐空中差可拟。
翻译:在空中撒盐大体可以相比。
③未若柳絮因风起。
翻译:不如比作柳絮乘风漫天飞舞。
2.自读课文,根据文义读准节奏。
(学生齐读,注意朗读节奏)明确: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学生齐读,注意朗读节奏)3.指名学生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
示例: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里人聚集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讲解讨论文章的义理。
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教案通常又叫课时计划,包括工夫、方法、步骤、检查和教材的组织等。
它是教学成功的重要根据。
下方小编为你整理了初一上册语文教案《世说新语》两则,供大家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教材分析:这两个故事都是写古代聪颖少年的故事。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蕴表现出了咏絮之才。
《陈太丘与友期》讲的是汉末名士陈纪七岁时,对父亲的朋友侃侃而谈的故事。
学习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浏览浅易白话文,积累常见的白话词语。
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过程与方法目标:自主、合作、探求的学习方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诚实、取信,尊重别人的美德。
教学重、难点:朗读课文,积累白话词语。
学情分析:两篇故事虽是白话文,但言语文字比较浅显,又是围绕着家庭生活和亲情,先生学习起来绝对容易一些。
课前预备:先生:预备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上课交流。
熟读课文,复述课文。
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材料。
教师:查阅有关作者及作品的材料。
教学方式:朗读、复述、疏通、讨论,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1、课前两分钟训练(讲故事)请一位同学讲述“司马光砸缸”或其他故事。
同学们,其实像司马光这样聪明的中国古代少年还有很多,如四岁画画的王冕、七岁做诗的曹植、十二岁做宰相的甘罗等。
今天我再向大家介绍两位这样的古代少年,他们是谁呢?让我们一同来认识他们,和他们交个朋友。
2、先生简介作者及作品,教师补充。
[参考材料]《世说新语》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普通都是直叙其事。
《世说新语》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36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陈太丘与友期》选自“方正”一门。
二、初读课文,全体感知1、教师教读(由于先生白话文知识不够,朗读可能有必然困难,所以,教师要一句一句教读。
《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优秀4篇】(经典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总结报告、合同协议、规章制度、条据文书、策划方案、心得体会、演讲致辞、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summary reports, contract agreements, rules and regulations, doctrinal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insights, speeche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lete essays, and other sample essay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sample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世说新语》二则教学设计【优秀4篇】《世说新语》两则是初中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的一篇课文,本单元的文章以家庭、亲情为主题。
第8课《咏雪》教学设计《咏雪》是统编版2024新教材七年级语文上册第8课,《<世说新语>二则》是七上第二单元的文言文课文。
从单元主题出发,亲情是不可忽视的主题。
《咏雪》选自《世说新语·言语》,本文描绘了谢家人在雪天赏雪作赋的温馨场面,我们可以从中窥见魏晋儿童的聪慧和良好家风的传承。
所以学习本课时,要“言”“文”兼顾,在完成文言文知识积累,培养学生文言文学习兴趣之余,也要把儿童的聪慧机敏和良好的家庭教养与学生的实际关联起来,引发学生对课文及《世说新语》的兴趣,并认识家风传承对人成才的重要作用。
1.积累文言词语,掌握节奏划分,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诵文言文,培养文言语感。
2.借助注释疏通文意,初步感知古今汉语的差别。
3.探究“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
4.从文本中分析谢家温馨、轻松、快乐的家庭氛围。
教学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的拓展学生的思维。
教学难点:分析“撒盐空中差可拟”和“未若柳絮因风起”的妙处。
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诗人刘禹锡到达了六朝时期只有贵族们才能居住的《乌衣巷》,便写下了此诗,其中王谢就是魏晋南北朝时期特别有名的贵族。
谢家谢安,他凭着自己卓越的军政才能,指挥过历史上因“以少胜多”而闻名的“淝水之战”;身为宰相,谢安成为了当时“安民救世”的人物。
谢安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而且博才多学,风度优雅,为东晋名士之首。
他精通儒家经典,能诗善文,性好音乐,工书善画,待人接物很讲究风度,言谈举止更注重修养。
他的一举一动都左右着当时的社会风气。
人称“江左风流宰相唯谢安耳”。
如此有影响力的谢安,不仅在历史上诗赫赫有名的人物,其言行逸事被收录在《世说新语》一书中。
【走近作者】刘义庆,南朝宋文学家,雅好文学,招纳贤士,并组织文人编著我国古代的笔记小说《世说新语》。
全书分德行、言语、文学、方正等共36门,主要记录晋代士大夫的言谈、行事,较多的反映了当时士族的思想、生活和清淡放诞的风气。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推荐3篇)〖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咏雪教学设计第【1】篇〗学习目标: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学习重点:诵读课文,多角度拓展思维。
学习难点:对两个咏雪佳句的评析。
【知识链接】1.作家和作品刘义庆(403―444)南朝宋文学家。
此人爱好文学,喜招纳文士。
《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一部记述魏晋时期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
在内容上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
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不作任何夸饰。
语言简练、辞意隽永,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
2.谢道韫(349―409)“咏絮之才”的起源,魏晋时期的才女。
她自幼聪识有才辩。
是一代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成人后又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即王羲之二子王凝之之妻,可谓是出身于诗书富贵之家、礼乐簪缨之族。
【课前预习】(高效课堂从预习开始)1.给加点字注音:俄而()雪骤()差( )可拟 ( ) 无奕( )女2.参考注释或查阅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的含义。
内集儿女俄而雪骤欣然差可拟未若3.查阅资料,了解作者及背景:《咏雪》选自,作者,朝家。
该书是小说的代表作。
4.熟读全文。
学习过程:【呈现目标明确任务】1.能正确流畅地熟读全文。
2.能说出“内集”“俄而”“差可拟”“未若”等词的含义。
并能将本文翻译成现代文。
3.知道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合作预习问题导向】美美地读(从读中感受)1.听范读:听字音、节奏和情感。
2.组员朗读展示。
认真地译(从译中探究)小组合作,结合课前预习中的重点词语翻译全文。
细细地品(从品中领悟)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下列问题:1.“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一句总述谢太傅家人咏雪的背景,极精炼地交代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等要素。
1.5《世说新语》两则(咏雪)
教材分析:
《世说新语》中有一个著名的才女——谢道韫,《咏雪》记载了她的非凡的才思,有趣的是在文章结尾处作者特别介绍了谢道韫是“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这句话很值得回味,作者为什么特别交待谢道韫的身份呢?它很给人启示的。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积累文言实词,理解文义,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在诵读中明义,在研讨中明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在和睦、轻松、融洽的气氛中感受自由。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积累文言实词。
品析文中人物的语言,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王蓝田性急。
尝食鸡子,以箸刺之,不得,便大怒,举以掷地。
鸡子于地圆转未止,仍下地以屐齿蹍之,又不得,瞋甚,复于地取内口中,啮破即吐之。
”《忿狷》中绘声绘色地描写王述吃鸡蛋的种种蠢相来表现他的性急。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
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德行》)通过与华歆的对比,褒扬管宁淡泊名利。
你知道吗?这两个小故事都选自《世说新语》这部书记载了自汉魏至东晋的逸闻轶事。
所记虽是片言数语,但内容非常丰富,广泛地反映了这一时期士族阶层的生活方式、精神面貌及其清谈放诞的风气。
这部书对后世笔记小说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而仿照此书体例而写成的作品更不计其数,在古小说中自成一体。
书中不少故事,或成为后世戏曲小说的素材,或成为后世诗文常用的典故,在中国文学史上具有重要地位,鲁迅先生称它为“名士底(的)教科书”。
有许多广泛应用的成语也是出自此书,例如:难兄难弟、拾人牙慧、咄咄怪事、一往情深,等等。
今天我们学习其中的《咏雪》
二、走进编者
刘义庆(公元403—公元444),字季伯,汉族,原籍南朝宋彭城(今江苏徐州)人,世居京口,南朝宋宗室,南朝宋文学家。
三、朗诵课文,读懂文意。
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出节奏停顿。
(1)给黑体字注音
雪骤何所似差可拟柳絮无奕女王凝之
(2)读准节奏停顿。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
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
”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2.默读课文,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不懂的圈画出来。
谢太傅寒雪日内集(家庭聚会),与儿女(子侄辈,指年轻一代)讲论文义。
俄而(不久,一会儿)雪骤,公欣然(高兴)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差不多)可拟(相比)”。
兄女曰:“未若(比不上)柳絮因风起。
”公大笑乐。
即公大兄无奕女。
左将军王凝之妻也。
3.熟读课文,复述故事。
①故事涉及到哪些人物,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
谢太傅即谢安是东晋名士,曾任吴兴太守、侍中、吏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
胡儿即谢朗,谢安的哥哥谢弈的儿子。
兄女即谢道韫,谢安哥哥的女儿,王凝之的妻子
王凝之是大书法家王羲之的儿子。
可见这不是普通人家。
谢家还有几个后辈,在中国文学史上是很有名的。
如大小谢,谢脁以及他的叔叔谢灵运,谢灵运开创山水诗,山水诗一派就是他们家所开创的。
“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所写,很有名!后面的“景仄鸣禽集,水木湛清华”是谢脁写的,清华大学的名字就从这来的。
“水木湛清华”描绘的是傍晚时候,鸟飞到树林中唱歌,水很清,湛蓝湛蓝的,旁边的树木的倒影映到水中。
“一生低首谢宣城”“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我吟谢脁诗上语,朔风飒飒吹飞雨”,这些诗句可以知道李白非常推崇谢家祖先及谢灵运、谢脁两位诗人的。
我们再看一些文章,写谢安的,作为旁证,来了解下谢安这个人物。
谢太傅盘桓东山时,与孙兴公诸人泛海戏。
风起浪涌,孙、王诸人色并遽,便唱使还。
太傅神情方王(旺),吟啸不言。
舟人以公貌闲意说(悦),犹去不止。
既风转急,浪猛,诸人皆喧动不坐。
公徐云:“如此将无归?”众人即承响而归。
于是审其量,足以镇安朝野。
——《世说•雅量》)
可以知道这个人气量大,很镇静!你看他在下围棋听到前方捷报的时候:谢公与人围棋,俄而谢玄淮上信至,看书竟,默然无语,徐相局。
客问淮上利害。
大曰:“小儿辈大破贼。
”意色举止,不异于常。
——《世说•雅量》)
②主要人物是谁?他们谈论了一个怎样的话题?
谢太傅、谢朗、谢道韫
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
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
”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
”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
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四、质疑问难,合作探究:
①这是一个怎样的家庭?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内集”“欣然”“未若”“大笑”这是一个和睦、民主、自由的家庭。
有融洽欢快轻松的家庭氛围。
②你从字里行间能否看出人物的一些特点?
谢太傅平易近人,豁达开朗,谢朗、谢道韫机智聪明,有才华。
③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
这是一个有力的暗示,表明他赞赏道韫的才气。
好的诗句要有意象。
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好在有意象,“撒盐”一喻只有物象而无意蕴。
宋代诗人蒲寿宬(音同“成”)曾赞扬“当时咏雪句,谁能出其右。
雅人有深致,锦心而绣口。
此事难效颦,画虎恐类狗。
”可见其钟爱之深。
那么这个比喻究竟妙在何处?
柳絮因风起:飞扬之态(盐过细而无形了)、轻盈之雅(盐虽轻却太俗)、文学之韵(诗文中常见柳树之姿,折柳之情,却无从寻到赞美盐的词句)。
简简单单几个字就从形、神、韵三个层面展现了雪的美态
④古人有许多咏雪的诗句,你帮助分析一下,看看他们写得好不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树飞花。
”
──韩愈《春雪》
“剩喜满天飞玉蝶,不嫌幽谷阻黄莺。
”
──华幼武《春雪》
“战退玉龙三百万,败鳞残甲满天飞。
”
──张元所《雪》
“初疑天女下散花,复恐麻姑行掷米。
”
──陆游《夜大雪歌》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小结: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莱特,其实一千个作者也有一千个哈姆莱特,人们观察的角度不同,时间不同,个人的性情、心情不同,即使面对同一种事物,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⑤.课文背诵:
五.归纳主题,盘点收获
咏雪讲的是晋朝著名文学世家谢氏家族里的一个故事。
在一次家庭聚会中,谢道韫表现出了卓越的才华。
学了这篇短文,你的收获是什么呢?
六、课后作业:
1.阅读《世说新语》,选择你读懂的一篇给予鉴赏、评点。
2.练笔:根据图片自拟题目,运用一些修辞手法,生动地再现图片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