踝关节内翻扭伤致慢性腓总神经损伤临床治疗观察
- 格式:pdf
- 大小:143.71 KB
- 文档页数:2
双侧腓总神经损害病历讨论记录范文主管医生:Dr. XXX参与讨论的医生:Dr. A, Dr. B, Dr. C会议日期:2022年11月15日患者信息:患者姓名:李先生年龄:65岁性别:男病历号:XXXXXX会议内容:Dr. A: 大家好,今天我们要讨论的病历是李先生的双侧腓总神经损害。
李先生是一名65岁的男性患者,最近出现了双下肢活动困难的症状。
Dr. B: 李先生有其他相关病史吗?例如糖尿病、高血压等?Dr. C: 根据病历资料,李先生有糖尿病和高血压的病史。
他过去几年一直在接受药物治疗,但最近血糖和血压有所波动。
Dr. A: 这次双侧腓总神经损害的症状是怎样的?Dr. B: 根据病历记载,李先生出现了双下肢活动困难、感觉异常,表现为足背和腓肠肌区域的无力和麻木感。
他还有双下肢肌肉萎缩的表现。
Dr. C: 这些症状与腓总神经受损有关。
有没有进行神经电生理检查?Dr. A: 是的,李先生已经进行了神经电生理检查。
结果显示双侧腓总神经慢性损害,可能与糖尿病有关。
Dr. B: 针对这样的损害,我们应该给予李先生怎样的治疗?Dr. C: 首先,我们要控制李先生的糖尿病和高血压,以减轻神经损害的进展。
其次,可以考虑使用镇痛药物来缓解他的疼痛症状。
Dr. A: 同意你的看法。
此外,我建议配合物理治疗,包括肌力训练和康复训练,以增强李先生的肌肉力量和改善他的日常生活功能。
Dr. B: 这些治疗方案听起来很合理。
我们还需要定期复查患者的神经功能情况,以评估治疗效果。
Dr. C: 同意。
我们还可以推荐李先生进行康复医学专科的咨询,以便提供更专业的康复治疗建议。
Dr. A: 好的,我们就按照这个治疗方案来进行治疗。
我们还需要安排随访,以及监测李先生的糖尿病和高血压的控制情况。
会议总结:经过讨论,我们决定对李先生的双侧腓总神经损害采取综合治疗方案。
这包括控制糖尿病和高血压,使用镇痛药物缓解疼痛症状,并结合物理治疗和康复训练来改善他的肌肉力量和日常生活功能。
疾病概述腓总神经:概述:周围神经损伤是常见的外伤,可以单独发生,也可与其他组织损伤合并发生。
周围神经损伤后,受该神经支配区的运动,感觉和营养均将发生障碍。
临床上表现为肌肉瘫痪,皮肤萎缩,感觉减退或消失。
闭合性损伤,如关节脱位或骨折,可挤压或牵拉神经;骨筋膜室综合征对神经血管的压迫;锐利骨折端刺破和切割作用致伤神经;暴力冲击钝性挫伤,石膏外固定压伤浅表神经;肢体被暴力牵拉等因素致伤神经。
开放性损伤,如锐器切割和火器伤致神经断裂;机器绞伤或撕脱伤等;这类神经损伤范围有时可达20-30厘米,治疗困难,预后差。
腓总神经损伤症状体征:1.运动由于小腿伸肌群的胫前肌、踇长短伸肌、趾长短伸肌和腓骨长短肌瘫痪,出现患足下垂内翻。
2.感觉腓总神经感觉支分布于小腿外侧和足背,故该区感觉消失。
3.营养足背部易受外伤、冻伤和烫伤,影响功能。
[显示]1.运动由于小腿伸肌群的胫前肌、踇长短伸肌、趾长短伸肌和腓骨长短肌瘫痪,出现患足下垂内翻。
2.感觉腓总神经感觉支分布于小腿外侧和足背,故该区感觉消失。
3.营养足背部易受外伤、冻伤和烫伤,影响功能。
腓总神经损伤:(1)足下垂,走路呈跨越步态;(2)踝关节不能背伸及外翻,足趾不能背伸;(3)小腿外侧及足背皮肤感觉减退或缺失;(4)胫前及小腿外侧肌肉萎缩。
腓总神经沿腘窝上外缘经股二头肌内缘下行,至腓骨头后方并绕过腓骨颈,向前穿腓骨长肌起始部,即分为腓浅神经及腓深神经两终支。
腓总神经绕行腓骨颈处位置表浅,且与骨膜紧贴,故腓骨颈骨折或使用固定器材不当时可受累及,引起小腿伸肌瘫痪而导致足下垂。
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两个终末支腓浅神经superficial peroneal nerve行于腓骨长肌与腓骨短肌之间,分出肌支支配上述两肌;本干至小腿中、下1/3交界处穿深筋膜至皮下,分布于足背及趾背的大部分皮肤。
腓深神经deep peroneal nerve穿过腓骨长肌起端,进入前肌群,伴随胫前血管下降,沿途分出肌支支配小腿前肌群和足背肌,皮支分布于第1、2趾相邻的皮肤。
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结果分析
在伤残评定中,腓总神经损伤是一种常见的情况。
腓总神经是正常神经系统中的一条重要神经,负责下肢的踝关节的运动和感觉。
因此,腓总神经损伤会导致下肢的踝关节功能障碍,给患者的生活和工作带来严重的影响。
本文对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结果进行分析,并探讨有关伤残评定的问题。
首先,对于腓总神经损伤致踝关节功能障碍的伤残评定,评定主要依据患者的功能障碍程度和活动受限程度等方面。
具体来说,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足背屈功能障碍程度
足背屈是腓总神经的其中一个作用,也是踝关节的重要运动之一。
如果患者腓总神经受损,足背部的屈曲活动将会受到影响,导致患者在日常生活中活动受限。
因此,评定踝关节功能障碍时,需要确定患者足背屈功能障碍的程度。
一般情况下,如果患者不能完成足背屈屈曲活动,或者仅能完成低于正常水平的屈曲活动,评定结果会相应较高。
三、脚平足程度
最后,需要注意的是,伤残评定是一项非常复杂且精细的工作,还需要根据国家相关法规、标准和规范的要求进行。
对于伤残评定中存在的相关问题,需要及时处理,并不断地完善伤残评定流程和方式,保证评定结果的准确性和公正性。
【康复微助手】腓总神经损伤的康复治疗
一、运动疗法
0级肌肉力量的患者主要以被动关节活动为主,防止关节挛缩;1-2级肌力可尝试使用生物反馈训练;3-4级以主动训练为主,渐进抗阻以促进肌力的恢复,或采用等速肌力训练。
二、药物治疗
神经生长因子、神经节苷酯和腺苷钴胺等有促进轴突生芽、加速伤口愈合等作用,可使用肌肉注射和局部导入的方法用药。
三、足踝矫形器
轻质的踝足矫形器可以塞入鞋中,对脚掌起到有效的支撑作用。
更有可以连接足踝上部和鞋带的足吊带,更加实用。
四、物理治疗
神经肌肉电刺激能使肌肉收缩、抑制萎缩和纤维化,并且加快神经恢复的速度。
功能性电刺激比传统的肌肉电刺激更适用于腓总神经损伤,它能适应使用者的步频,在足部下落时通过电刺激使小腿肌肉收缩,从而辅助完成翘脚尖的动作(见下图)。
肌电生物反馈疗法能帮助病人了解在神经再支配早期阶段如何使用肌肉。
随着肌力的增加,电刺激的波宽和断电时间逐渐减少,每次治疗肌肉收缩的次数逐渐增加,当肌力达到四级时,可停止电刺激治疗。
同时可使用温热疗法、磁疗、水疗等配合运动疗法,促进肌力恢复。
还可使用TENS、干扰电、超声波等理疗减少局部的麻木感。
五、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3个月效果不明显应选择手术探查,也可根据医师建议
早期行神经探查术。
术式根据不同情况有神经端端吻合、自体神经移植、腓总神经胫神经端侧吻合、探查松解、肌腱转移、关节融合术等。
腓总神经损害(腓总神经麻痹)腓总神经是人体中最重要的神经之一,它控制着下肢的肌肉和感觉。
腓总神经损害是指腓总神经遭受到某种程度的损伤或压迫,导致下肢肌肉无法正常运作,以及部分感觉异常。
腓总神经损害可以由多种原因引起,例如外伤、神经炎症、压迹等。
病因腓总神经损害的病因多种多样。
外伤是其中最常见的原因,例如骨折、扭伤、手术过程中的误伤等都可能导致腓总神经损害。
此外,压迫也是引起腓总神经损害的常见原因,如长时间交叉腿、穿鞋不合适等都可能导致神经受压。
神经炎症,如糖尿病性神经病变、多发性硬化等,也是引起腓总神经损害的原因之一。
症状腓总神经损害的症状多种多样,主要表现在下肢肌肉无法正常运作和感觉异常。
患者可能会出现下肢无力、疼痛、麻木、刺痛等症状。
部分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肢肌肉萎缩、脚背拇指翻转等情况。
除此之外,由于腓总神经受损,患者还可能出现踩不稳,走路困难等问题。
诊断诊断腓总神经损害主要通过临床症状的检查和影像学检查。
医生会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并进行神经系统的检查,例如对下肢的肌力、反射等进行评估。
此外,影像学检查如MRI、CT等可以帮助医生确认神经受损的位置和程度。
治疗治疗腓总神经损害的方法主要包括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包括休息、物理治疗、药物治疗等,旨在减轻症状和促进神经的康复。
手术治疗则针对严重的腓总神经损害病例,例如严重压迫引起的神经受损,可能需要手术治疗来减压或修复神经。
预防要预防腓总神经损害,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做起。
避免长时间交叉腿、穿着不合适的鞋子,保持适当的运动,注意控制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都是预防腓总神经损害的重要方法。
结语腓总神经损害是一种常见的神经病变,患者需要及时就医并接受正确治疗。
通过本文的介绍,希望读者能更加了解腓总神经损害的病因、症状、诊断和治疗方法,并且注意预防措施,保护好自己的腓总神经健康。
腓总神经损伤临床路径(2016年版)一、标准住院流程(一)适用对象。
第一诊断为单侧腓总神经损伤(ICD-10:S84.801)行腓总神经松解术(ICD-9-CM-3:04.49009)(二)诊断依据。
根据《临床诊疗指南-骨科学分册》(中华医学会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外科学(下册)》(8年制和7年制教材临床医学专用,人民卫生出版社)1.病史:无明确外伤史或有膝关节外伤或手术病史。
2.体征:单侧出现足下垂,伸趾伸拇丧失,合并足背侧感觉麻木。
3.肌电图检查:有腓总神经损伤的表现。
(三)进入路径标准。
1.第一诊断必须符合ICD-10:S84.801腓总神经损伤疾病编码。
2.如患有其他疾病,但住院期间不需要特殊处理,也不影响第一诊断的临床路径流程实施时,可以进入路径。
3.不合并腰间盘突出症或脊柱疾病。
(四)标准住院日7-15天。
(五)住院期间的检查项目。
1.必需的检查项目(1)血常规、尿常规;(2)肌电图,肝肾功能、血电解质、血糖;(3)凝血功能;(4)感染性疾病筛查(乙肝、丙肝、艾滋病、梅毒等);(5)胸片、心电图;(6)膝部正侧位片、彩超和MRI。
2.根据患者病情进行的检查项目(1)肺功能、超声心动图(老年人或既往有相关病史者);(2)对于合并糖尿病的情相关科室调整血糖;(3)有相关疾病者必要时请相应科室会诊。
(六)治疗方案的选择。
腓总神经松解术,局部神经受压严重可考虑放置防粘连膜。
(七)预防性抗菌药物选择与使用时机。
术前半小时及术后24小时预防应用抗菌素。
(八)手术日为入院第3-5天。
(九)术后恢复4-11天(十)出院标准。
1.体温正常,常规化验指标无明显异常。
2.伤口愈合良好:引流管拔除,伤口无感染征象(或可在门诊处理的伤口情况),无皮肤坏死。
3.术后复查肌电图满意。
(此条删除)4.没有需要住院处理的并发症和/或合并症。
(十一)变异及原因分析。
1.围手术期并发症:伤口感染、皮下血肿等造成住院日延长和费用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