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9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 第八章 第四节 澳大利亚教案1 (新版)商务星球版
- 格式:doc
- 大小:1.60 MB
- 文档页数:5
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课前部分1.课程标准(1)运用地图和资料说明澳大利亚地理位置及人口分布特点;(2)运用地图和资料说出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特点并分析原因;(3)学会运用地图和资料分析说明澳大利亚自然条件对其农牧业和工矿业发展的影响。
2.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本节课是在《日本》和《俄罗斯》之后学习的又一个国家。
根据地理课程标准要求,区域地理学习应培养学生具有通过读图初步确定一个国家地理位置,范围的基本能力,初步认识地理环境与人类活动的相互关系。
本课设计着眼整体素质教育目标的实现。
教学中统筹兼顾教育的诸目标。
将传知、育能和育德有机结合起来。
本课的选材、课件制作、教法选择、课堂检测等过程以素质教育目标为出发点,通过师生、媒体的相互作用,以多种手段(多功能“位置”系列图象与精美的景观图相配合,形象比喻与知识的识记配合等)抓住关键(地理位置),突出重点(经济、环境与人口分布等),突破难点(人口分布及其成因、特有动物)。
运用巴班斯基所倡导的激发动机、组织学习、检查效果的方法”,发挥多媒体电脑优势。
该课知识面覆盖大,图片资料活动多,教学中以优美的语言,创设模拟旅游模式,将学生带入学习情境,构建一种诗意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课堂体现了“全员参与,师生互动,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求异创新”的特点。
本课自始至终,几乎所有地理事物认识、特征规律的总结,都是在教师引导下,由学生通过读图、再发现,通过讨论,再研究等主动积极的学习而获得的。
本课知识体系共四部分。
(1)古老的大陆:通过读图、看图、析图分析本国位置特点,领土组成,归纳本国地广人稀的特点,创设小动物自我介绍情景,启发引导探究古老动物原因。
(2)“骑在羊背上的国家”:通过图片配以“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现牛羊”创设情景,将学生带入本国四大农牧业区和气候的关系的探究。
在探究过程中培养学生从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小组合作探究能力,培养因地制宜,合理发展农业的情感目标的教学。
《澳大利亚》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运用资料说明澳大利亚特有生物的生存原因;能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的位置、范围、首都及主要城市;运用地图分析澳大利亚农牧业、工矿业特点和人口分布特点及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读图,采用自主式学习法观察地形图、气候图以及矿产资源分布图,总结出各地理要素的特点,并分析出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必要性。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探讨气候、交通等因素对澳大利亚人口和城市分布的影响,初步学会分析人类的发展与环境、经济活动的内在联系。
【教学重点】澳大利亚自然条件的基本特征,现代化的工矿业与农牧业,人口分布与环境的关系。
【教学难点】澳大利亚自然条件与农牧业发展的关系;人口和城市的分布特点。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讲授法、读图分析法【课前准备】搜集有关澳大利亚动物、农业、工业、城市等方面的资料、教师准备教学课件【课时安排】共1课时【教学过程】环节一:情境导入教师:喜洋洋羊村家族听说澳大利亚的同伙较多,决定前去探访。
想象一下,它们去到那儿会有怎样的发现呢?环节二:新知学习学习任务一:了解澳大利亚教师:在去澳大利亚之前,它们需要了解澳大利亚哪些方面的内容呢?出行攻略——位置教师:出示澳大利亚位置图,找出赤道和南回归线,描述澳大利亚的纬度位置。
学生:澳大利亚位于南半球,南回归线穿过中部,地处热带和亚热带。
教师:出示澳大利亚海陆位置图,说出澳大利亚的海陆位置。
学生:澳大利亚位于大洋洲,东临太平洋,西临印度洋,是唯一独占一个大陆的国家。
出行攻略——范围教师:找出澳大利亚的范围组成。
学生:领土包括澳大利亚大陆、塔斯马尼亚岛和周围的一些岛屿。
教师:出示世界面积较大的六个国家面积对比图。
说出澳大利亚的面积特点。
学生:国土面积774万多平方千米,是大洋洲面积最大的国家。
出行攻略—地形教师:出示澳大利亚地形图,找出大堡礁、大分水岭、澳大利亚大盆地、墨累河和北艾尔湖。
学生:读图完成。
教师补充:大堡礁是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北艾尔湖澳大利亚最大湖泊,大洋洲最低点。
教学设计
()
A.埃及
B.中国
C.澳大利亚
D.俄罗斯2.世界上唯一独占整个大陆的国家是()
A..马达加斯加
B.澳大利亚
C.印度
D.俄罗斯
3.下列关于澳大利亚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非洲和南极洲之间
B.东临印度洋、面临太平洋
C.全部位于南半球
D.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4.澳大利亚的气候类型的分布大致呈现()
A.环状分布
B.竖条状分布
C.横条状分布
D.杂乱分布5 .澳大利亚有很多古老动物的主要原因是()
A.位于南回归线附近,气候干燥
B. B.位于南半球,季节与北半球相反
C.几千万年前就同其他大陆分离,孤立存在
D.长期以来自然条件比较单一,演化缓慢完成练习题。
巩固知识点,检测课堂效果。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 8.4澳大利亚(一)》教案一. 教材分析本节课主要介绍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以及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掌握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等分布特点,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六年级时已经学习了亚洲地理,对本洲地理有一定的了解。
但澳大利亚作为一个独立的大陆,其特殊的地理位置和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学生对其认识相对较少。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结合学生的已有知识,引导学生逐步了解澳大利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经济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学生对澳大利亚的认识和理解。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培养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和地理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关爱地球、珍惜资源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资源、人口、城市等分布特点。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及其对当地气候、经济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地图、视频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直观地了解澳大利亚的地形、气候等特征。
2.案例分析法:以澳大利亚的悉尼、墨尔本等城市为例,分析澳大利亚的城市特点和经济发展。
3.合作探究法:分组讨论澳大利亚的自然资源、人口分布等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4.自主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查阅资料,了解澳大利亚的历史、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多媒体课件、地图、图片、视频等。
2.学具:笔记本、彩色笔、地球仪等。
3.教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澳大利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视频等素材,展示澳大利亚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引导学生产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和好奇心。
2.呈现(10分钟)介绍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地形、气候等自然地理特点,以及自然资源、经济发展、人口分布等经济地理特点。
2019-2020学年七年级地理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新版)新人教版✧课标内容1. 在地图上指出国家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2. 根据地图和资料,概括国家自然环境基本特点。
3. 运用地图和资料,联系国家自然条件特点,简要分析该国因地制宜发展经济的实例。
教学设计✧课标分解择合理的教学策略,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完成学习任务,其设计如下图所示:重点: 1.澳大利亚的位置和自然地理环境特点2.澳大利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3.澳大利亚的美称内容结构行为动词行为条件行为程度难点: 澳大利亚如何因地制宜发展经济 过程与方法情景引入:教师同学生聊旅行,播放澳大利亚宣传片,介绍本节课内容——“澳大利亚品质游”。
出发准备:(自主学习)学生在地图上定位澳大利亚的位置,明确国家领土组成、首都。
(学生展示)学生上台指图说明,教师及时引导点拨。
第一站 悉尼野生动物园:(播放资料)提示学生注意观察这里的动物有何特点?结论:动物独特而古老,引出“世界活化石博物馆”。
(教师提问)为何动物会有此特点?(给予大陆漂移学说资料,进行地图推理活动一)。
结论:澳大利亚很早与其他大陆分离,生物缺少天敌,进化缓慢。
(播放资料)介绍澳大利亚的养羊业,引出“骑在羊背上的国家”称号。
(读图分析)教师提供澳大利亚地形图与气候图,学生分为地形组与气候组,就单一条件讨论哪里适合养羊。
(学生展示)组里代表上台指图分析澳大利亚的地形条件和气候条件,说明适合养羊地区。
(教师总结)简要总结澳大利亚自然环境基本特点,得出结论:地形分为东中西三部分,整体地势低缓区域多;气候呈环状分布,温和地区集中在东南和西南沿海。
适合养羊区域众多。
(教师承转) 展示牧业分布图,验证猜测。
进而提出澳大利亚畜牧业分为两种:粗放牧业带与混合经营带,给予条件和资料进入游戏——“牧场我做主”。
(学生活动)地图推理二:根据所给资料(地形图、气候图、人口分布图、牧业分布图等)分析两类农牧业带分布位置。
澳大利亚(第1课时)【课型】新授课【课标要求】●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地理位置、领土组成和首都。
●依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澳大利亚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1.运用地图和资料,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说出澳大利亚物种古老的原因。
2.运用地图总结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教学模式】问题导学模式【教学方法】读图法、小组合作法【教具准备】地图册、地理填充图册、多媒体图片教学环节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进程中,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西班牙人立刻征服了南美洲,殖民统治获取了众多的财富,使得其他欧洲国家羡慕不已,进而促使他们去探寻传说中未知的“南方大陆”。
据说这块大陆有众多的黄金和其它宝藏。
同学们,你知道吗,最终寻找到的这块名叫“南方大陆”的陆地就是现在的哪个国家呢?是的,这就是“澳大利亚”。
地理大发现之航海时代学生一边看图片一边听介绍。
学生大致可以猜出是“澳大利亚”。
通过了解航海时代的地理大发现,引起学生探索的兴趣,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承接过渡欧洲人寻找她用了上百年的时间,而我们现在只需分分钟的时间,看看课本就能准确定位了。
假如,真的有时间穿越,你被传送到了16世纪的欧洲,根据现在所学,你能准确描述澳大利亚的位置吗?(学生跃跃欲试)提出问题研讨一、位置描述1、对于学生急于表现的状况,加以控制。
引导学生去思考,如何准确系统的描述清楚澳大利亚的位置和组成。
2、给两分钟的时间去从课本中组织答案,并尝试用自己语言描述。
3、看投影描述位置一、描述位置1、学生回答“描述位置的方法”,可由多位同学补充。
(参考已学过地区的描述)(1)描述半球位置;(2)描述经纬度位置,尤其是被哪条重要的纬线穿过;(3)描述海陆位置,周围临的海洋、大陆、岛屿等;(4)简单描述澳大利亚的组成。
2、从课本中找寻答案,用不同颜色的笔标划下来。
并且,同位之间相互一再强化一种意识,并不是能够解决哪个问题,而是应该学会解决这类问题。
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地理七年级下册第八章第四节《澳大利亚》是本册教材的重要内容,主要介绍了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经济交流等内容。
本节内容通过生动的地图、图片和文字,使学生能够全面了解澳大利亚的基本情况,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和跨文化交流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本节内容前,已经掌握了世界地理的基本知识,对大洲的概念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学生对澳大利亚的了解相对较少,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来加深认识。
此外,学生可能对澳大利亚的动物、地貌等自然地理特征感兴趣,但可能对澳大利亚的人文地理特征和经济交流等内容了解不多。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经济交流情况。
2.过程与方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培养学生的地理观察能力和资料分析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澳大利亚的兴趣和好奇心,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增强学生跨文化交流的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经济交流情况。
2.难点: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和地貌特征,以及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和与中国经济的联系。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学生互动,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和经济交流情况。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澳大利亚的典型地理案例,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澳大利亚的地理特征。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澳大利亚的地图、图片、文字资料等。
2.教学工具:投影仪、电脑、白板等。
3.教学辅助材料:澳大利亚的相关视频资料、澳大利亚的经济发展数据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世界地理的相关知识,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澳大利亚。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地图、图片和文字等资料,呈现澳大利亚的自然地理特征、人文地理特征以及澳大利亚与中国的经济交流情况。
澳大利亚(第1课时)
【课型】新授课
【课标要求】
●在地图上指出某国地理位置、领土组成。
●根据地图和其他资料概括某国家自然环境的基本特点。
【教学目标】
1.在地图上指出澳大利亚地理位置、领土组成,说出澳大利亚物种古老的原因。
2.结合资料概括澳大利亚的地形和气候特点。
【教学模式】问题探究。
【教学方法】读图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启发式讲述法。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出示一组图片。
问:你知道下面的动物哪些生活在
澳大利亚吗?
1、读课本P75~76的文本内容和图8-4-1。
说出:
(1)找出太平洋、印度洋,看看南回归线穿过澳大利亚的什么部位。
并描述澳大利亚的地理位置。
(2)看图说出澳大利亚的领土组成。
2.澳大利亚的古老生物
1、拓展:展示图片认识澳大利亚的特有的古老动物。
(1)找出大堡礁、大分水岭、澳大利亚大盆地、墨累河和北艾尔湖,说说澳大利亚大陆东部、中部、西部的地形有何差异。
(2)在地理填充图册上落实上述地理事物的位置。
(3)澳大利亚地形条件对水资源的影响
4.澳大利亚的气候
2、读上图8-4-2、8-4-3,完成:
(1)找出澳大利亚的主要气候类型,
说说哪种气候类型分布最广。
(2)探究:对照图8-4-2和图8-4-3,
说说澳大利亚年降水量分布与气候类型
分布的关系。
1、指导学生背记基础知识,熟练掌
握重点知识。
并独立完成助学P83的当
堂达标内容。
达标测试:
1.下列动物中属于澳大利亚特有的动物的是()
A.鸵鸟
B.河马
C.袋鼠
D.卷尾猴
2. 世界上面积最小的大陆是()
A.亚欧大陆
B.南极大陆 C.澳大利亚大陆 D.北美大陆
3. 澳大利亚最大的河流注入()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北冰洋
D.印度洋
4. 澳大利亚悉尼市房屋朝阳的方向为()
A.坐北朝南
B.坐南朝北
C.坐东朝西
D.坐西朝东
5. 澳大利亚自西向东的地形组合是()
A.高原—平原—山地
B.山地—平原—高原
C.高原—盆地—高原
D.山地—盆地—山地
6. 澳大利亚塔斯马尼亚岛的气候类型是()
A、热带雨林气候 B.热带草原气候
C.温带海洋性气候
D.地中海气候
7. 澳大利亚的中学,放暑假一般是在()
A.7月
B.1月
C.8月
D.11月
8. 读“澳大利亚图”,回答下列问题:
(1)海洋:①,
②,
(2)地形:③山地,④盆地,该
盆地有丰富的资源。
(3)河流:⑤,
(4)岛屿:⑥,
(5)澳大利亚分布最广的气候类型是
和,。
教学反思:
课堂上围绕课标实施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通过古老生物的图片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师适当引导点拨,使学生能够自己得出结论,体现了学生的自主认知过程。
这节课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性,让学生在自学的基础上上台展示交流,以便提高学生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这节课的不足是,参与展示的人数少,有些同学准备
了但因胆小而不敢上台展示,在以后要培养这些孩子的自
信心,让他们能大胆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