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子形态与男性不育关系的研究
- 格式:pdf
- 大小:247.00 KB
- 文档页数:3
DOI:10.13602/j.cnki.jcls.2021.04.12·生殖检验·精子线粒体功能检测与男性不育相关性的研究进展作者简介:李红林,1980年生,男,副主任技师,硕士,主要从事生殖检验研究,E mail:hayylhl@163.com。
李红林,傅广波,吕述彦(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淮安第一医院生殖医学中心,江苏淮安223300)摘要:精子线粒体是唯一含有独立基因组的细胞器,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的适量活性氧(ROS)和三磷酸腺苷(ATP)维持精子活力、获能、顶体反应和DNA完整性。
精子线粒体膜电位(MMP)水平的变化、mtDNA突变或缺失均可引起精子能量合成障碍,是临床评估特发性男性不育的重要指标。
该文综述精子线粒体功能检测与男性不育相关性的研究进展。
关键词:精子线粒体;不育;活性氧;线粒体膜电位;线粒体DNA中图分类号:R446 文献标志码:A 不孕不育症指育龄夫妇未采取任何避孕措施,有规律性生活12个月内女方未获得临床妊娠[1]。
据WHO估计全球约有1.9亿人患有不孕不育症[2],其中约50%是由男方因素导致的不育症[3]。
临床工作中,男性不育症的筛查和诊断主要是依据精液量、精子浓度、精子活力和精子形态等指标的检验结果[4 5],但大约30%~50%的特发性男性不育症患者的精液常规检验指标却完全正常[6]。
线粒体是唯一含有独立基因组的细胞器,通过氧化磷酸化产生的适量活性氧(ROS)和三磷酸腺苷(ATP)维持精子活力、获能、顶体反应和DNA完整性[7]。
精子线粒体损伤会引发能量合成障碍,导致精子质量和功能下降、甚至消失。
现对近年来应用精子线粒体分子结构和功能检验指标评估男性生育力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为男性不育症发病机制的研究以及精子线粒体功能检测指标的临床应用提供参考。
1 精子线粒体功能与ROS精子细胞中线粒体数超过103个/细胞。
精子发育成熟过程中,随着其他细胞器和细胞质的消失,线粒体的数量和结构也发生显著变化,当精卵结合形成受精卵时,精子线粒体会通过自噬途径被完全降解清除[8]。
龙源期刊网
50例精子密度、活率及男性不育患者年龄与精子形态的关系
作者:张霞赵德华邢金芳杨悦王雪梅孙琳
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2年第31期
【摘要】目的探讨精子密度、活率及年龄与男性不育患者之间的关系。
方法通过对本院20.08年3月至2012年3月50例不育患者的年龄、精子密度、活性之间的资料进行分析,总
结三者与精子形态之间的关系。
结果不育患者精子形态和精子密度、活力呈正相关关系
(P0.505)。
结论精子密度、活率与男性不育息息相关,患者年龄与之是否相关仍需要进一步研究。
复方玄驹胶囊辅治少弱精子症男性不育对精子形态及精液质量的影响农云(广西南宁市中医医院,广西南宁530001)[中图分类号]R698.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2814(2021)04-0636-02[摘要]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辅治少弱精子症男性不育对精子形态及精液质量的影响。
方法:8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
两组均用枸椽酸氯米芬片联合维生素E治疗,观察组加用复方玄驹胶囊治疗。
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正常精子形态占比率、精子存活率、前向精子率、精子活力a级、精子浓度均高于对照组(PV0.05),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o结论:复方玄驹胶囊辅治少弱精子症男性不育效果较好,安全性高。
[关键词]少弱精子症;复方玄驹胶囊;精子形态;精液质量少弱精子症指内分泌、先天、感染等原因引起的精子活性、浓度降低,是造成男性不育的主要原因,严重影响男性身心健康⑴'I。
本研究用复方玄驹胶囊辅治少弱精子症男性不育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临床资料共80例,均为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我院治疗的少弱精子症男性不育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40例。
对照组年龄22~38岁,平均(32.19± 5.11)岁;病程1~7年,平均(3.61±0.79)年。
观察组年龄23-38岁,平均(32.23±5.05)岁;病程1~7年,平均(3.64±0.75)年。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符合《男性不育症中西医结合诊疗指南(试行版)》⑶中关于少弱精子症诊断标准;②正常性生活1年不育(未避孕),且女方正常;③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对研究涉及药物过敏;②因药物原因导致精子活力丧失;③合并先天性生殖器官畸形或功能障碍;④难以生殖系统手术史;⑤合并严重血管性疾病;有精神疾病;⑦中途退出或资料不全。
不育症男性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参数相关性分析作者:杨乙刘秀菊李琦等来源:《中国实用医药》2019年第02期【摘要】目的探讨不育症男性精子DNA损伤与精液参数的相关性。
方法选取359例男性不育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检测其精子DNA损伤指数及精液参数,按照DNA碎片指数(DFI)分为Ⅰ组(DFI≤15%, 176例)、Ⅱ组(15%<DFI<30%, 98例)、Ⅲ组(DFI≥30%, 85例)。
比较三组患者的精子浓度、精子活动率和精子前向运动率(PR),分析DFI与各精液参数的相关性。
结果Ⅰ组、Ⅱ组、Ⅲ组组间精子浓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Ⅰ组精子总活力、精子前向运动率分别为(55.1±13.6)%、(58.6±17.2)%,Ⅱ组精子总活力、精子前向运动率分别为(51.5±12.0)%、(53.1±15.7)%,Ⅲ组精子总活力、精子前向运动率分别为(47.7±11.3)%、(48.7±11.3)%;Ⅰ组、Ⅱ组、Ⅲ组组间精子总活力和精子前向运动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精子总活力和精子前向运动率与DFI呈负相关(P<0.05)。
结论检测精子DNA损伤指数有助于临床医生对男性生育能力的评估。
【关键词】不育症;精子DNA损伤指数;精子浓度;精子活动率;精子前向运动率DOI:10.14163/ki.11-5547/r.2019.02.034男性不育症是夫妻不孕不育的重要因素之一。
精液常规分析是评估男性生育能力的基本检测方法,包括精子浓度、精液体积、pH、精子存活率、精子总活力、精子前向运动率等参数,但精液常规分析有一定的局限性,同一个体不同时间的各参数差异较大,而且约有15%男性精液常规分析结果正常仍不育[1, 2]。
精子DNA损伤检测从细胞和分子遗传层面分析精子DNA及其在受精过程、胚胎发育等方面的作用,是目前生殖医学的研究热点[3]。